高校科学研究范例6篇

高校科学研究

高校科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绩效;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中医外科学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19

Study on the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s an Example

Yang Qin, Li Wenlin*, Fang Yuling, Xu Chenche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Jiangsu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disciplinar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elaborates its purposes, content and methods. Then, tak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s of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discipline build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学科建设作为推动高校发展的重头戏,是高校各项建设的核心,其中科研能力则是考察学科实力的一项重要的标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作为高校绩效管理的核心构成,是衡量科研人员是否胜任的基础及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同时它也能够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培训计划和发展方向,为高校的人才流动与储备、激励制度、薪酬福利等方案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1]。如何客观、准确、高效地认定学科的科研业绩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关键,本文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结合学科特色,以中医外科学为例,对单一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概念

1.1 绩效与评价

“绩效”是从管理学中引出的概念,指的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绩效

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XSK12)

第一作者:杨秦,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中医药文献分析,中医药学科评价。E-mail:

*通讯作者:李文林,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分析与利用。E-mail:

被视为成绩与成效的综合,是一定时期内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评价”是指评定的事物或人物的作用或价值,是一定价值关系主体对这一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可能后果的反映。“绩效评价”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考评方法,评定组织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成员的发展情况,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的过程[2]。

1.2 学科绩效评价与科研绩效评价

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知识的分类形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是学术活动的平台。学科绩效评价是指某一研究主体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一定的学科对象,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衡量和考核该学科建设的业绩和成效[3]。科研绩效评价是在一定科研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以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预测和调控,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认知活动[4]。

同是绩效评价,学科绩效评价与科研绩效评价都是基于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对领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评价。但是“学科绩效评价”,重点在于框定了绩效评价的对象是“学科”,但凡与学科相关的投入产出情况都可以被计入其中。跟“学科”这个名词框定的范畴不同,“科研”是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科研绩效评价”考量的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主体,需要更多地从动态发展的视角来进行评价。

1.3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

跟学科绩效以及科研绩效相比,“学科科研绩效”是一个内涵较小的概念,它把研究对象集中在学科专属的科研活动上面,强调的是学科科研的个体化特征,而非科研在众多学科之中的普遍特征。“学科科研绩效评价”,主要是根据高校自身的学科定位与发展,选取跟学科相匹配的评价方法对某一学科特定时间内的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其目的更多地是对某一学科的科研情况进行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对比。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兼具“学科”与“科研”双重属性,究其本质还是对科研活动的绩效评价。只不过在圈定了学科范畴以后,这一活动变得更加具体化。当绩效评价的对象被界定在某学科内部时,因为范畴较小,所以学科内部科研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比较容易把握,绩效评价的实施亦可以根据学科自身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2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要义

2.1 评价目的的导向性

实施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其目的主要是优化学科的科研产出,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通过学科科研的带动,来发展整个学科,提高学校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何谓评价目的的导向性呢?即根据学科在学校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科自身发展的状况,针对单学科的特点,从学科特性出发,有侧重有选择地实施科研绩效评价。具体来说,目的的导向性就是结合国家当前的科技政策和学校发展目标,有目的地引导教师紧紧围绕国家和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科研活动,通过一些指标量化过程中的权重变化,引导科技工作向纵深发展。导向性原则是选定考核指标、确定有关权重大小的依据[5]。

从目的的导向来看,学科科研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科研水平的评价,针对被评价时间内的科研实力强弱以及所达到的程度,通过历史既往水平对现期做出认知上的定位;二是学科科研发展的评价,根据现有的学科科研基础、发展状况和态势,预测将来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其着眼点定位在未来,以提高未来某一时间段内的学科科研水平为目的。相应地,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目的也不外乎上述这两个层面。

2.2 评价内容的学科性

学科是通过持续地对某一科学领域或某一问题的研究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领域,经科学分类而形成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每一具体学科都有其明确、长远的学术发展方向、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学科特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再兼顾到学科科研绩效的导向不同等因素,这一系列的差异注定了科研绩效评价内容的不同。诸多由学科特性导致的差异,被称之为“评价内容的学科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分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5个门类,包括62个一级学科或学科群,676个二级学科或学科群,2 382个三级学科。学科分类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基础。不同的学科类别之间用以评价其科研绩效情况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基础性学科主要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探索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其研究产出除了量化成果外,较少考虑成果转化的问题。而医、工、经、管等应用性学科应用性强,其科研产出还需要借助成果转化的情况来进行衡量。“评价内容的学科性”揭示的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在针对不同学科之间绩效评价的复杂程度以及同一学科内部科研绩效评价的独特性。

2.3 评价方法的匹配性

评价方法的科学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科研激励政策的公正性,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科研导向的正确与否。目前应用在评价领域的方法很多,如同行评议法、德尔菲(Delphi)法、360度考核法、文献计量法、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灰色关联度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集对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条件价值评价法等等。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及适用范畴。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性以及评价的导向具体确定。换言之,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具有学科适应性。评价方法的匹配性,指的是进行学科科研绩效评价中,能够根据学科绩效的特点,以及学科绩效实施的目的与导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或者几种评价方法。

3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思路

3.1 中医外科学及其科研现状

从学科领域来讲外科学可以被划分为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临床主干学科。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下属的重要的临床分支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再加上现代外科学的崛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已相对滞后,其现状堪忧。就当今外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模式来说,其专业分化日益细致,依据现代医疗科学技术,基本上形成了庞大而又系统化的现代外科手术体系。而且,外科学基本上被西医外科学的概念所同化,形成了西医外科统领外科技术的局面。加上中医学方法论本身存在缺陷,过分强调继承而导致理论发展停滞,因而不能及时吸收并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导致对疾病的定义命名、病因病理、诊断方法、辨证分型仍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局限性,难以深入了解疾病本质。由于收治疾病的范围和危重程度的局限,加之缺乏或未能突出专业特长,中医外科临床诊疗的覆盖面越来越窄。中医外科研究已经从广泛的外科领域逐渐缩小到了皮肤、乳腺、肛肠、周围血管、骨伤等几个比较有特色的传统领域。

科研工作是中医外科建设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着中医外科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是中医外科学建设中一项根本性的任务。目前,整个中医学方面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抛开中医药理论,用西医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中药、用西医理化统计指标衡量中医临床效果的现象。中医外科的现论研究薄弱,学术水平不高。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研究,阐明中医外科学理、法、方、药的内涵,揭示其科学、合理、规律性的东西,是中医外科学科研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目的

外科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其科研要与临床医疗实践挂钩,从而能够以科研为重点、拉动中医外科发展,大力开展中医外科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科研创新,是中医外科专业发展的动力。在西医外科占主导的今天,要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研究和解决西医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科研创造新理论、新方法,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解决中医外科临床医疗中关键性问题,促进中医外科临床医疗形成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6]。

在目前学科整体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实施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中医外科学的实际情况以及科研水平现状,表明其无法与西医外科抗衡。其科研实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科研绩效不仅是为了对现有科研实力进行评价,更是为了对学科科研潜力进行挖掘。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旨在优化学科科研环境,加强学科科研意识,带动学科科研人员课题申报的积极性,培养学科科研后备实力,提高学科研究潜力,保持并发展学科在以往研究方向上的优势,深化研究内容,完善科研制度。科研产出的由量到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中医外科学自身的特点,其科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应更主要的着眼于学科科研的中长期发展,而非片面地追求课题与论文的数量。

3.3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方法

鉴于中医外科学科范畴不大,学科的复杂性较低,学科绩效的评价在兼顾准确性的同时,需要能够方便地使用,故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德尔菲法为辅,二者结合起来运用。

层次分析法又称为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T.L.Saaty教授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与决策有关的因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体现了求解复杂问题的分解-判断-综合的整个过程,使人们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决策过程得以系统化、数量化[7]。具有简洁、适用的特点。

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定方法,是将指标体系提供给专家,依据若干专家的知识、智慧、经验、信息和价值观,对已拟出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判断、权衡,赋予相应权值并经过多轮匿名调查的一种调查法。德尔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较为成熟的咨询法,在专家意见比较一致的基础上,经组织者对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和协调程度达到要求之后,得出各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向量,再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获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3.4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

基于对影响中医外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价因素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去构建绩效评价指标的框架。确定“中医外科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目标,将一级评价指标分为科研项目、科研队伍、科研成果、科研交流、科研制度等几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二级及三级指标,搭建了一个关于中医外科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框架。在实际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其重点在于根据学校、学科的导向以及专家意见来对三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评定。与相对容易量化、客观性较强的显性指标相比,诸如“研究内容深度”“执行力度”“团队凝聚力”等一些包含主观因素的指标不太容易进行有效的评定与处理。如何准确地评价这些主观因素是构建学科科研绩效指标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见表1)。

4 小结

科研作为学科创新与学科发展的先决条件,其绩效评价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科科研实力的提升。随着学科体系的日渐庞大,学科分支的延伸,学科间的相互交融,科研绩效评价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本文尝试着对高校学科科研绩效评价这一领域进行初步的探究,并以中医外科学为例,阐述了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的大体思路。鉴于学科的专业特性,如何在技术层面构建相对完备的学科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各学科的科研人才以及科研管理

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依.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新方法之综述[J].学理论, 2011(4):261-262.

[2]李维安.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26.

[3]牛艳梅,吴文清,贾锁堂.新学科目录下学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8(1):52-56.

[4]杨丽霞,简毓峰.国内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甘肃高师学报,2007,12(5):122-124.

[5]卢秉福,霍丽华,陈长喜.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12(4):133-136.

[6]裴晓华,李曰庆.建设科研型中医外科的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4):86-88.

高校科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教育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加强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研究》(课题编号:S0913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2006年我国制定并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清晰界定了科学素质的内涵: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应用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有利于满足公民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和公民真正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科学素质一直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在高等教育中更多地关注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而对文科生科学素质不高的状况并未给予充分关注,为此有效提高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状况调查

我们对河北省部分高校(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廊坊师范学院、石家庄学院)的文科生科学素质状况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包括大学一到四年级的学生,被调查学生性别比例基本持平。问卷主要涉及对科学技术的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提升科学素质途径的看法五个方面的内容。在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座谈会、访谈法等形式对部分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素质状况如下:

(一)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较低。被调查学生中70%以上不关注科技机构以及科技机构的活动,但存在性别差异,关注这些机构及其活动的学生80%以上是男生。不足40%的学生对科技类新闻及信息感兴趣,被调查学生更关注政治、经济和娱乐类信息。对于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动态的途径,83%以上学生都选择网络,其次才是电视、广播、书籍以及报纸,不足5%的学生选择“学校开设的课程”。被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主要集中于健康和卫生保健、环境治理和医学科技进展、体育和娱乐三方面,对科学新发现类的科技信息感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不足30%。对于“最近一年内参与的科技活动”这个问题,被调查学生通过浏览网络上科技信息的占63%,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中的科技类节目、阅读科普书籍的占28%,约9%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及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及参观科技展览等。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对科技的关注度普遍较低,但男生的关注度高于女生,普通高校学生的关注度高于高职院校学生,理工及农业院校的文科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高于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文科生,被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网络、电视是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对一些基本科学概念、术语,学生普遍能够了解,对于涉及“基因”、“大陆漂移”、“放射性”、“抗生素”、“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基本概念及术语的问题,70%以上学生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但通过座谈对部分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上述概念和术语的了解仅仅处于一个比较浅层的状态,不能深度理解和应用。

但对于当前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人类基因组、纳米技术、基本粒子、燃料电池、空间技术、量子通信、信息高速公路、广义进化论等)的知晓程度,约44%学生的回答是“知道少部分”,39%学生的回答是“一知半解”,仅有4%的学生选择“熟悉”,13.3%的学生选择“知道大部分”。同样,对于科技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及其主要科技贡献,回答“非常熟悉”和“知道大部分”的不足40%,60%以上的学生选择“知道少部分”和“一知半解”。

被调查学生对于基本科学概念有所了解,但缺乏深度理解,对当前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及重要问题了解程度很低,对科学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及其科技贡献的了解也处于较低水平。

(三)不能熟练掌握科学方法,未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精神。对于涉及科学方法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学生能够基本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对“科学家判断一种新药的疗效时使用的方法”一题,99%以上学生做出正确选择;“科学研究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问题,82%学生“赞同”,17%学生“比较赞同”,近1%学生选择“不能确定”;“科学家的研究会受他以往经验和既有知识的影响,即‘观察渗透理论’”这一问题,54%学生“赞同”,44%学生“比较赞同”,近2%学生选择“不能确定”和“不太赞同”;85%以上学生“不太赞同”和“反对”科学模型是实物的复制品。但被调查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方法的深入理解与判断,如“科学不仅能戳穿‘’的谎言,还能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竟然有38%的学生选择“赞同”,47%的学生选择“比较赞同”,选择“反对”与“不太赞同”的不足15%。对“科学研究中的演绎法比归纳法更重要”这个问题,超过70%的学生认为“赞同”和“比较赞同”。

多数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精神的实质,但缺乏对科学真理追求、捍卫的勇气和决心,不是真生崇尚科学精神。如对于科学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这个问题,74.8%的学生回答是“求真”,15.7%的学生选择“务实”,5.2%的学生选择“臻美”,4.3%的学生选择“向善”。对于“如何看待布鲁诺为坚持自己的科学立场而遭受火刑的行为”这一问题“97%以上学生都选择了“敬佩”,不足3%的学生选择“不欣赏”,个别学生选择“敬佩并效仿”。

(四)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有待深入。被调查学生几乎都认为和谐社会建设依赖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理解科学,也认识到自身的科学素质对于生存、就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持乐观肯定态度的同时也能理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但对于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区分多数学生事实上并不清楚,对于“下列哪一种是伪科学(选择项包括把水稻由水植改为旱栽、用魔术方法演示“灵异现象”、炼金术、对未经证实的现象给出科学解释)这一问题,学生的错选率高达73%。对我国应优先发展的领域,多数学生选择应用技术,基本忽略了基础科学研究。对我国的高技术研究计划,5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明知道“电脑算命、星座预测、求签和周公解梦”等方式不是科学,但将近40%的学生选择“偶尔”求助于这些方式。

二、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不高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可看出,目前河北省内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整体上亟待提高,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使得文科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人文社科知识存量相对较高,而科技知识存量极低,对科学技术缺乏兴趣、关注度不高。蔡元培先生早在1918年就指出中学分科破坏了普通教育的原则,在今天的高校文科生身上这一点体现极为明显。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国民科学素质的背景下,缺乏对科技知识的关注,自然不能很好地掌握科技概念与术语及其应用,不能理解和有效运用科学方法,不能真正崇尚科学精神,也不能很好地参与公共事务。

(二)大学期间科技教育不足未能很好地弥补已有的知识缺陷。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更应担此使命。高等教育是专业化教育的阶段,但日益细分的专业化却如一道藩篱阻隔了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全面综合认知。这个阶段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弥补高中阶段知识结构缺陷的重要阶段,如果在此期间加强科技教育,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大有助益。

但实际情况是,河北省内高校对文科生的科技教育明显不足。虽然所有学校的文科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有一定量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但有些学校并未开设,一些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有学校开设科技创新与开发课程,但事实上并未有效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的大学物理课程并不适合文科生,学生倍觉枯燥而且收获寥寥。同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也未能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素质的渗透,这些都导致文科生在中学文理分科的基础上对科技领域的关注每况愈下,科学素质普遍偏低。

(三)可参与的科技活动少,导致学生不能在实践中认识科学技术。实践活动是能够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有效手段。但实际中学校针对文科生的科学讲座及科普等活动比较少,被调查绝大学生提到这一点。另外,目前高校中学生社团数量大,涉及范围也很广,但科技类社团的数量却很少,学生不能在校内有效参与科技活动。同时,学生忙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不能参与社会上的科技活动(实习、参观科研院所、参加社区科普等)这就大大减少了文科生参与科学实践、真正走进科学的机会,不能在实践中理解科学技术,无法真正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

三、加强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对于高校文科生,提升科学素质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对于如何加强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增设以科学史为中心的科学课程。中学的文理分科、大学中普遍的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缺失,影响了文科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科学素质最重要、最直接、最奏效的途径就是在文科生的课程体系中,增设相关的科学课程,如目前部分学校开设的“科学史”、“科学文化史”、“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科学史的范畴。科学史具有强大的科学素质教育功能,尤其适合文科生。

国外学者也研究过科学史对科学教育的贡献,马修斯将其归纳为:“激发动机吸引学生投入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知识的不定性与可变性、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本质等”。英国科学促进会认为“科学史是一种‘溶剂’,能溶解由学校课程表带来的文学和科学之间认为的壁垒”。我国台湾的林焕祥教授也总结了马修斯的观点,并强调了科学史课程对于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

国内部分大学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学素质教育,得到学生好评,得到同行认可,也被其他学校所学习和借鉴。同时,我们可以把课程范围继续拓宽,比如推行STS教育,开设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选修课程,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在日常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渗透科学内容。今天是专业教育盛行的时代,专业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学科的知识,但却不断强化着学科间的界限,不利于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自然与社会。高等教育要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在高校文科生的专业教学中,进行科学教育的渗透极为必要。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弱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认识科学的统一性,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的训练。这样就在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的同时能将人文与科学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起来。

(三)丰富学生课余科学活动。可以通过课余活动中丰富科技类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科学文化环境。比如,开办文科生能够理解和参与的科技讲座,并注重选择他们关心和能够接受的内容,从能够接受和关注的内容出发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倡导科学精神;要鼓励校园内学生科技社团的建设,多方合作组织学生参观科研院所、科技场馆,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使他们了解到科研开发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兵,.科学史与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彭利荣.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高校科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高校社科研究;咨政服务;内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80-02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包括思想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决策咨询功能[1]。其中决策咨询功能的重点是为决策者提供咨政服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指出,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物质生产力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另一方面是作为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帮助我们从客观上观测和分析多变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准确的鉴别和判断,并更广泛的做出科学决策,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后者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的重要使命[2]。因此,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研究作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思想库”的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检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条件。

一、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政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古往今来,无论是晁错的《论贵粟疏》,还是李密的《陈情表》,以及苏辙的《六国论》等著名策论,都是古代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决策咨询的代表,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在历史上留下盛名。而当代胡福明教授1978年5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深刻地影响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历史上书写了浓厚的一笔,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决策咨询的杰出典范。这些深刻的例子说明,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前提是对相应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吸收和消化、进行后续论证,最终形成的工作部署、政策法规才能真正起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因此,进一步提升高校社科研究的咨政服务能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促进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评价体系,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实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要达到上述目标,我们需首先从咨政服务的内涵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政服务的意蕴

咨政服务是资政服务的沿用和引申,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知识经验的储备和对各种信息资料综合加工而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开发,为政策决策提供顾问、咨询和磋商的一项具有参谋、服务性的社会活动,是社会、经济、政治中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咨政服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引导和理论创新

这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世情决定的,从国情来讲,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设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高度集中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分散,客观上也造成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3]。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不少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客观上开阔了学者的眼界和思维,但是由于有些学者对于这些理论的研究、特别是本土化的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摒弃具体国情,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的现象。要改变这些现状,需要根据我国特定国情解决社会公民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中所产生的思想困惑,在社会上形成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共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引导作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通过思想库的建设为部门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库的战略性思想。所谓“思想库”,又称“智库”,是由学者或者思想家组成的专门机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之中,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它代表了决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趋势[4]。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咨政服务正是需要有这样一批多学科的专家,长期为决策者处理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出谋划策;为决策者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最佳方案。

(三)为国计民生的政策制定提供咨政服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利益,致力于改善民生,保障民生[5]。在诸如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上,能够充分表达群众的诉求,为决策者的政策出台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形成一套能及时反映民意的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

三、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服务水平的途径

根据咨政服务的表现形式,结合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实情,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应用能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咨政服务功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在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从三个层次推进咨政服务建设:一是理论引导和理论创新;二是建设专业的思想智库;三是建立现实问题决策咨询的快速反应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一)建立起专业的咨政服务平台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平台体系主要是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平台构成。这些研究平台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因此以现有的平台基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平台建设,建立咨政平台,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治服务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具有政治导向和理论引领功能的基础理论平台建设;二是加快建设进行应用和对策研究的应用平台建设;三是建立面向服务国计民生的,鼓励高校与各级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等合作共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平台;四是依托高校、建立一批面向中外对比交流的研究平台,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与我国当前类似问题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政策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研究,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服务的整体实力。

(二)加强决策咨询专业智库的建设

充分依托高校人才、智力的集聚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思想智库,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咨政服务水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组成,为政府、企业等组织及其决策者处理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不同类别的公共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出谋划策,提供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战略策略、理论思想等智力产品的专业的人才库。二是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思想引领作用、决策咨询功能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库。三是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形成有效载体的,集合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数据的,具有提供学习、研究、借鉴等重要意义的决策咨询案例数据库。

(三)建立面向现实问题的快速决策咨询反应机制

通过建立面向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计民生开展的研究工作的快速反应机制,围绕当前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重大现实问题专项设立机制,围绕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高校学术造诣高、应用研究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研究力量开展集中攻关,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的政策咨询服务。二是加快建设服务民生的产学研推进机制,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进应用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直接性、公共性、可操作性的科学依据,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完善现有评价体系,突出咨政功能

深入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充分认识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重要意义,将开展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与树立良好学术风气,提升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结合起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应用性研究成果的科学评价,提升应用性研究成果的决策咨询功能。二是突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性研究成果在项目结项、成果验收等方面的咨政功能;旨在制度上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咨政功能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报,2012(8).

[2]周瑞超.提高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的若干建议[J].高教论坛,2013(6).

[3]王刚.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发挥咨政育人作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12.

高校科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学科 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作为服务性产业的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市场,这既是一个事实,同时也是一个趋势。高校要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产业等工作的基础和载体,是体现其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的主要标志,只有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基础和支撑,才能有效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一、学科的演进轨迹与学科建设

从古希腊到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是学科的朦胧意识时期。这一时期,人们视哲学为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将各种科学知识归属于哲学。从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到19世纪初叶,是学科分化时期。但这一时期大学却异常保守和落后,神学凌驾于各科之上。柏林大学的创办使得大学中教学与研究开始相互结合,促进由软到硬的科学分化过程,从而大学系科、研究所建制和课程设置转向以学科的特性为主要基础。在19世纪,学科结构的变革,使大量新兴学科涌入大学,与此同时,大学也有力地推动着学科结构的分化和组合。从20世纪中叶开始至今,新学科、新理论、新方法大量涌现,跨学科研究、科技间渗透、学科间交叉成为大势所趋,整个学科之林在剧烈地变化着。一般认为,学科具有独立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它的研究对象、语言系统和研究规范上。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拥有专业组织、独特的语言系统、特殊的研究策略和特有的规则。因此,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形态,有着特定的描述对象和语言系统,它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拥有相应的专业组织体系和结构。

二、高等学校定位和目标

1.学科建设的定位。如果说学科的演进轨迹和经济社会的需求是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高等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条件则是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内部因素。首先,高校的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依据。所谓高校的定位是指在科学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高校定位是一个包括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区域定位、人才类型定位、特色定位等在内的系统结构,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学科建设。但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多科性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应坚持非均衡原则,在保护性发展所有学科的同时,突出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乃至优势方向。高校所培养人才类型的定位,也影响着学科建设。人才类型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如果一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定位为学术型人才,则设置的学科为基础学科,并对科学研究水平和师资队伍、生源质量有较高要求;如果一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则设置的学科应为应用性学科,由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比较重视实践环节,所以,与应用性学科配套的实践基地建设、设备建设必然将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高校现有的和潜在的办学条件是学科建设的保障。师资队伍和办学经费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没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只能流于空谈。而没有一定数额的经费支持,学科建设就无法获取必要的硬件设施,也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到相关的学科点工作,学科水平的提高就失去了保障。但是,学科建设又不能被动地受办学条件的制约。凡是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学科,要作为重点学科,创造条件进行建设。

2.学科建设的目标。学科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是一致的,“定位”决定“目标”。(1)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相比,既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高等学校的特性。培养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学科建设的目标上,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站在学科的前沿,“立地”就是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所以,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一定要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包括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硕士和博士。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又是衡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2)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应当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一是条块分割,重复设置;二是布局结构不合理,科类单一的学校过多。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几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上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这对学科建设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3)学科建设的目标,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坚持特色,发扬优势,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坚持特色,发扬优势。一个学校的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办出特色是办学质量的集中表现与标志。所以,在制定学科建设的目标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学科特色,发扬原有的学科优势,并在对相对优势比较的基础上,去抢占学科的制高点。第二,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一般来讲,创新有三个发展过程:一是以学习和吸收为主的模仿创新;二是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突破的自主创新;三是以自主创新为主,直至超越别人。学习、吸收和借鉴别人的东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自主创新。

三、学科建设中要切实解决好几个问题

1.要有创新精神。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用创新精神指导全过程,支持创新、体现创新,要有赶超一流的气概和信心,更要有不懈努力和追求创新的毅力和决心。在学科研究上,要有创新的思维,在教学上要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启迪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高水平人才。

2.要提倡群策群力。高校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关心、参与和努力。具体到某一个学科,就需要本学科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集中学科群体的力量,发挥群体的优势,群策群力,共同探讨,特别是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时更应如此。其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工作,同时还要切实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将整个学科群体带动起来,增强学科群体的凝聚力,加强团队合作,加大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形成学科的群体优势,以发挥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并应充分、合理地使用外部资源。

3.要注重学科整合。高校学科建设,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断进行调整和整合。特别是合并高校,更应注重学科的调整与整合,要从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有利于保持原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有利于原有学科氛围的保持和发展等方面出发进行调整和整合,根据已有学科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和整合规划,分步实施。

4.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在学科建设中,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其原因有三:第一,高等学校从单纯进行教学到19世纪中叶德国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到现在的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现在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促成了科学技术的高度结合,这种结合使得相关或相近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日益强化。第三,高校通过学科建设,可在某一范围和领域内形成具有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综合优势,这就为兴办科技产业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从而加快学科建设,使高校教学、科研、产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从教学来看,教学是高校的中心任务,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使学生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从大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来看,更需要产、学、研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茂林,周积元.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

高校科学研究范文5

>> 学科制度视野下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路径探索 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的思考 试论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初探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刍议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现状的研究 跨学科战略规划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的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视角下的中英科研诚信学术行为规范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系统性创新路径研究 试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 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发挥的实现途径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解析 浅论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财务管理与监督 浅析社会科学研究之实践法的功能 文化发展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 法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0] Burns ,N.The Michigan,then National,then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 [EB/OL]. Homepage(s.d.)[2012-2-16]..

[11]罗杰斯,E・M.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03.

[12] Campbell ,A .The American Voter[M].New York:Wiley,1960.

[13] Klausner ,S.et.al.The Nationaliza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s[M].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6:20

[14]PSID.The 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PSID-is the longest running longitudinal household survey in the world[EB/OL].Homepage(s.d.)[2012-2-16].psidonline.isr.umich.edu/

[15]Johnston,L.D.et.al.Monitoring the Future national survey results on drug use,1975-2010.Volume I: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R]. Ann Arbor: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11.

[16]美联社.跟踪研究表明:电视暴力节目具有长期危害[N].参考消息,2003-3-16

[17]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National In stitutes of Health,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Growing Older in America: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R].NIH PublicationNo.07-5757,March 2007.

[18] Lindblom ,C et.al. Cohen,Usable Knowledge:Social Sciences and Social Problem Solving[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1

[19] Cherns,A.Using the Social Sciences[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9:141

[20]肯尼斯・普鲁伊特.社会科学与第三世界:美国的局限性[J].罗凤礼,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 版),1985(1).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2011年度博士启动科研项目“美国联邦政府资助大学跨学科研究的政策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B029;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政府介入大学跨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与政策机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项目编号:11SA032。

作者简介:文少保(1975-),男,湖南衡阳人,管理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南充,637009。

The Social Early-warning Fun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of The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WEN Shao-bao

Abstract: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y is committed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society, in order to influence corporate management, social values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for the purpose of enabling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early-warning func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search domain is most of the problem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using the data, case studies and statistical empirical research to create new ways, new ideas and develop new solutions to solve problems, influencing corporate and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n various field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early-warning function in the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ain reasons of its succes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nlightenment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university’s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effectively.

Keywords: Social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social early -warning; enlightenment and significance

联系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师大路1号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文少保

邮编:637009

电子信箱:

高校科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示范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分配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42-02

2006年11月,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教育部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包括优先安排招生录取批次、鼓励开展单独招生试点等。2010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扩大国家重点建设院校数量,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回顾高职院校的示范性建设成果让我们看到,不光是2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在财力上获得了支持,实训实验条件都上了新的台阶,教师队伍也得到了1―2轮的教学改革的培训与实践,在教育质量上有了较大提升。现在摆在骨干示范院校面前的命题是,在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完成建设项目验收以后,如何继续做优做强,继续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上绝大多数为专科,且大多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其“科学研究”功能相对薄弱,在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方面强调其“职业性”,忽略“学科性”。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办学层次上移也是现代职教的需求,目前已有高职院校独立试办高职本科专业、与本科进行合作试办“3+2”专业办学模式。因此这时需要审视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科建设上出现的若干问题。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学者对学科的论述有所不同, 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而已[1]。

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而专业建设主要是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

学科建设对任何高校都是必需的,只是不同类型的高校侧重不同。学科建设并不局限于学科带头人建设、纯学术研究(或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是每个高校的系统工程, 也是全局性的基础工程[2]。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及问题

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科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 学科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专业就通过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切块、组织来形成课程以及一定的课程组合的方式来满足。所以,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建设是基础, 专业建设是成果,中间通过课程这一桥梁来连接。

而职业院校尚对学科建设认识不清,这是因为其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要素科学研究的基础非常薄弱,是以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的变化进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专业建设是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围绕着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进行教师的引进、实验设备的采购。在专业建设中强调打破学科型教学模式,围绕工作实践与应用整合教学内容。而学科建设仅仅是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学科带头人、锻炼科研梯队雏形、申报院级、市级科研课题等。

因此,本科院校和职业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形成过程中实为互逆。像高等职业教育这样以专业建设为基础进行的学科建设会面临哪些棘手的问题?

(一)转型带来的问题

现今的骨干示范职业院校都面临着由教育教学型院校向产业应用性院校的转变,但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首要的工作仍是教学,教学工作量占到了职业时间的大多半。这样的情况在本科院校里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科研型院校转变时也曾出现,随着高校师资的增加和院校自身向科研倾斜的政策,大部分教授、副教授的年教学工作量可以降低到80―150个学时以下,使这些人员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纯教学很难在本科院校的大环境下提升教师自身职称水平。

现今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东部沿海省份的高考升学率已快接近100%,例如江苏省拥有7920万人口总量和高等教育47.5%的毛入学率。2013年江苏省参与高职自主招生的学校增加到26所,还有37所高职院校实行了之前争议颇大的“注册入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期望高职院校采用同样的办法放开引进师资(不久的将来学生人数必然下降,如我国台湾省现在面临的情况),让更多的教师把职业时间投入到科研、工程应用上,对院校本身也存在内生的阻力。但即使有再多的困难也要转型,因为要继续发展就要进行创新性的学科建设,没有科研工作哪里有学科建设?

(二)学科带头人匮乏

在很多本科院校初创时期,往往一个海归强人就能撑起一个院系,而现今的高职院校虽然已经能招聘到教授、博士、高工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但这些人往往因为刚到新的环境,科研氛围、资源、日常事务等和以往的情况相差很多,很难马上进入先前的工作状态。同时现在高校间人事流动性也很大,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也往往考虑到自身发展的原因转投科研型本科院校。再者高职院校中有科研能力的人,往往其他能力也较为突出,大都被组织部门普遍撒网成为各级部门的领导或干部后备力量。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期望有效的学科建设常缺乏人这个关键因素。

(三)缺少学科人才梯队

与本科院校基本上已形成“导师―年轻教师―博士(硕士)―本科生”这样一个研究梯队相比,高职院校教师之间的业务联系大多在教学层面,产业应用、科研研究层面往往独来独往,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纵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主要是与企业合作的横向工程应用型问题。这些与企业的横向型课题往往涉及人脉、知识产权、商业价值等很多问题,因此很难形成类似基础研究的人才梯队的传承。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基础知识薄弱,且在学校的时间仅两三年,往往在实验室刚刚能上手,就要毕业了。这些问题都限制了高职院校人才梯队的形成。

三、基于分配制度的学科建设策略

上述三个问题在外因内因上都制约着骨干示范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科建设,如何破解最终落脚到一个问题的解决上,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一)合理分析师资

哪里都有人才,但全才太少,太辛苦。笔者曾与一个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交流最近的工作生活情况,不乏抱怨之词。主要是工作(杂务太多)―学习(压力太大)―家庭(小孩难管),其中他的一句话概括了全部:“一天下来,往往坐下来静心干点事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了。”其实人才、全才也都是普通人,若他适合教学,就多上些课;若他适合科研就多些研究;若喜欢和学生打交道,则多当几个班的班主任,而不是样样都要干,都要干好。这样也许能少些辛苦,多些创造。但为什么更多的教师愿意选择行政管理岗,大多的教师愿意多上课,没有多少教师愿意多带几个班的班主任,这都是由于现阶段高职院校分配体制尚没有理顺造成的。

因此高职院校要真正进行学科建设,由教学型院校转型为产业应用型院校为以后的升本做准备,则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分配制度改革,真正打通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的工作量计算方式、调整模式和人员内部择岗,限制管理人员的数量,限制双肩挑的人数。

(二)学科带头人――外引内生

现阶段很多示范高职院校都在校内进行遴选学科带头人,往往是专业带头人同时也成了学科带头人,这样会导致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混淆。因此首先要理清具体的管理部门: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从上到下分别是教育部高教司、省教育厅高教处和学校教务处,这一块不是问题。而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按层次分别是国务院学位办、省学位办和本科院校的研究生院(部、处)或学科发展规划处,高职院校则没有对应的管理部门,因为高职学院大多没有学科发展规划处和学位委员会。学科建设大多是由教务处组织申报,人事处负责管理。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中,可以考虑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实施的副学士学位授予,以此归口来负责学科建设事宜。

学科带头人初期可以从本科高校、科研院所引进, 构建实用的学术梯队,学院提供相关资源和扶持,后期则从本校中青年教师中培养。当然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想留得住人才,不能靠给位子(当领导)而是要靠给条件、资源,所以关键还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三)以市场手段形成学科团队

高职学院有别于本科院校内生的“师生”关系作为学科团队,科研团队的纽带,在引进或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学科团队的形成无法靠简单的行政手段解决,这需要给教师合作创造一个共赢的环境。现阶段高职院校下大力气进行的科创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为这样的环境提供了载体。江苏省南京市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这也得益于2010年出台的《省政府关于支持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为南京科技九条,这九条里有八条是涉及对高校教职工科研创业制度的指导政策。有了这样的政策指导,就有了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科技创业园这样的越来越多的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园”。

产业园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岗位,也让高职院校的教师依托这些产业园区和高新科技产业,能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市场手段形成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的学科团队。

只有如此,高职院校才能找准有别于本科院校的自己的学科方向和目标,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平台, 在学科布局上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定位。

参考文献:

[1]陆军,宋筱平.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2]茌家飚等.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