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理论工作计划范例6篇

人才政策理论工作计划

人才政策理论工作计划范文1

黑龙江省山市种奶牛场计划生育办公室 黑龙江海林 157113

在党的十八大中,总书记指出,对于“十八大”精神要入脑入心,深入浅出。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紧紧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个核心,摸清计划生育工作对象的心理需求寻找新的切入点,作为一名人口计生工作者来说,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和践行“十八大”精神,创新开展工作,如何认真研究计生工作的特点与政策,开拓新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宣传工作

计生工作的的实施者是计生干部人员,首先计生人员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素质与修养。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让群众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在依法行政中,首先要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如何使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有效地提升起来,以真正充分地提高计生水平。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教育相结合,营造思想政治工作氛围。计划生育工作就是解决育龄群众在生育与节育上的思想矛盾,受几千年封建思想和传统婚育观念的束缚,“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陈旧的婚育观念依然存在,婚育观念的转变是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思想政治工作是及时化解和消除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方法,是计划生育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宣传教育工作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其核心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过去,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者习惯于向群众一味地灌输思想,“以我为主,无论群众是否需要,将宣传教育的一些内容硬塞给群众,这种脱离群众实际的宣传教育,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不相符的,群众无法接受,达不到宣传教育的目的。营造浓烈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能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育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群众欢迎不欢迎、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估宣传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作为衡量宣传教育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确立以人为本的宣传教育理念,在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必须切合群众的实际、满足群众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除了需要获取计划生育政策、避孕节育知识以外,还想获得致富信息、技术等。因此,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必须创新,必须更加 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加以人为本。

二.落实政策、将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我们要必须按国家政策法律规定,贯彻落实好生育政策法规,不打折扣,在实践中运用好各种有效的方法,以解决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只有真正地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深入了解与掌握第一手的资料,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提高自身的说服力,使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地提升,耐心教育,以理服人,只有通过多种形式、通俗易懂、使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计划生育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广大群众了解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提高觉悟,并不是蛮干、傻干,失了民心和伤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失去了计生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只有依据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讲实情、摆实理,才能使他们易于接受。由于每个育龄群众的思想、性格、文化素养及社会经历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有分析、有区别,做到因人而异。只有对群众怀有深情厚谊,才能深入地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找准问题症结,才能有针对性地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减少矛盾,不要把干群关系搞僵,搞砸,让群众不理解,出现网上曝光的“陕西镇坪县怀有7月身孕的冯建梅因交不起4万元罚款,竟被计生人员强行暴力引产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我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仆形象,所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惠民政策的宣传。对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履行工作要实施到位,让人民群众真正的得到国家政策的福祉,对响应国家号召,合法生育的夫妇国家给予奖励扶助,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群众遵纪守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好有利于计划生育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激励的措施,使群众看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群众的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就自然得到解决,执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自觉性也就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不难做,就更加增添工作活力。

人才政策理论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计划生育;全面二孩;有限理性理论

一、政策回顾

新中国成立起初,我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医疗水平也逐渐改善,促使我国出生率上升,死亡率降低,整个国家都处于人口高增长状态。然而,人口增长过快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对人口问题也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节制生育计划,这时期的计生政策以教化宣传为主,没有强制的行政手段为铺,对于生育子女的数量也没有明确限制。直至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简称《公开信》)。《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期三十多年的独生政策就此拉开了序幕,至2009年我国出生率已经降低到12.13‰,妇女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并逐渐降低,这意味着我国成功实现了向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1]。

我国长期践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人口减少的积极作用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男女比例失调、失独老人养老难、青年劳动力不足面临“刘易斯拐点”问题等。为此,党的十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新的表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的发展。”在生育率降低引发性别比例失调的压力面前,计划生育政策不再仅是控制人口数量,而是追求人口数与经济发展的均衡,人口政策中开始出现“一个不少,两个也不多”的松动迹象。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政策规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从“单独二孩”政策到“开放二孩”政策的调整是基于我国现实情况而定的,是党和政府对当前人口现状及经济发展情形的深刻认识,也是继“单独一孩”、“单独二孩”之后生育政策的一项重大转折性调整。

二、计生政策调整中有限理性的体现

在西蒙提出有限理性理论之前,一直都是传统经济学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和完全理性假定作为公共决策理论研究的主要逻辑依据,“经济人”假设将人视为利益角逐者,其行为动机都是由利己需要来支配,那么,想要对“经济人”施加外在影响朝着既定目标行动,就可以将物质激励和惩罚作为手段。“完全理性”假定作为古典决策理论的理论依据,将决策者视为全知全能的“经济人”,能不计时间精力得失穷尽所有备选方案,并能精准预测各方案发生的概率及结果,从备选中选择最优实现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为现实决策带来了可行性指导,使决策者关注到公共决策中的各方利益之争,但随着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霍桑实验开启了人类行为规律及人际关系的研究,将人视为“社会人”难以达到近乎完美的“完全理性”。

20世纪40年代,西蒙详尽而深刻地指出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不现实之处,批判了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指导实际中的决策。西蒙指出,由于人类知识的不完备性、预测的困难、人类活动或行为范围有限等因素,使得决策者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从事决策,用有限理性去取代纯粹的理性。计生政策时至今天已经执行了三十多年,其中也经历多次生育数量的调整,不同地区的生育政策执行结果也是大不相同,计生政策之所以调整很大程度是因为决策者只能依据现实情况达到有限理性,在难以追求最优决策情况下追求满意决策。

(一)计生政策体现有限理性的价值偏好多元性

生育权本是公民的基本权,公民有权决定生育或不生育、少生或多生,计生政策的推行导致了公民权利与国家公权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国家如何在保障公民的隐私生育权不受侵犯的同时有效控制人口总量成为计生政策推行的首要目的。计生政策的实施需要政策主体来主导、目标群体的迎合来进行,由于政策主体和群众都是由不同价值偏好的个体组成的,这种复杂性便决定了其价值偏好的多元性。有夫妇立志做“丁克”,对于这类选择不生育的群体,无论国家主张生育多少孩子其执行结果都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农村夫妇长期受“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的熏陶,就会钻计生法律空子“偷生”,政策执行者对于这类群体要予以关注并采取措施限制生育数量;此外,不少富裕者由于经济宽裕负担得起超生罚款,也会明目张胆地越过法律生育或奔赴他国产子。这些是不同目标群体可能出现的价值取向,是由不同的利益取向决定的,很多利益群体因为在政策制定过程时没有承担一定的角色而不得不放弃个人的价值偏好,但只要有实现的机会这些利益需求都会显现,甚至会出现利益冲突。由于计生政策是党和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在其权威合法地位的影响下赋予计生政策不容侵犯的法律地位,使多元价值观顺从了主流价值,使想多生孩子的夫妇也不敢违抗,从而保障了这一政策目标的明确性。

(二)计生政策的调整源于执行主体认知能力的有限及环境的复杂性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我国一项强制推行的公共政策,也是一种人类的选择行为,计生政策在经历70年代的提出确立,80年代、90年代生育数量的调整,及21世纪初对公民逐渐放开生育限制和鼓励生育二胎行为等历程,是在执行主体认知能力有限、政策环境的复杂多变下政策方案的调整。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呈现高生育水平状态,人口处于高增长状态,为了抑制人口增长影响经济发展的平衡,党和国家做出了计划生育决策,执行独生子女政策有三十五年,也取得了生育率降低的突破性进展,但步入21世纪之后,由于长期滞后的计划生育政策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性别比例失调、老龄化加剧、失独老人养老难等,甚至有专家预测:2020年之后,将爆发招工难、娶妻难和养老难等问题,从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在未来可能会因为人口少于10亿而奖励生育[2]。因此,决策主体在面临这些可能爆发的问题之后,调查民众的生育意愿,逐步设立试点放开政策,成为亟不可待的任务。一项政策确实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暴露出存在的问题,计生政策也历经三十年才暴露出独生子女政策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决策主体认识能力是局限的,并不能如“完全理性”要求的那般,认为目标是单一可衡量的,决策者可以知尽一切变化因素,穷尽所有备选方案,选出最优。外界问题的模糊性与理性分析所需材料的精确性存在矛盾,使理性在公共政策行为选择的准确性上是有限的;客观外界信息的繁多性与理性选择的时效性存在矛盾,使理性在公共政策行为选择的全面性上是有限的;客观外界事物的不确定性与理性思维过程的逻辑性存在矛盾,使理性在公共政策行为选择的科学性上是有限的[3]。

(三)计生政策的调整源于执行主体追求于“满意”方案

当决策者不能找到最优方案转而求其次,寻找满意方案,也是省时减力的有效方法。每一时期的计生政策都是为了解决当前问题,决策主体在三十五年前作出的独生政策也不能考虑到在21世纪后也会带来人口结构失衡的负面影响,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决策主体就只能依据当前形势做出判断,不能做到全面客观地分析未来时期的决策情况。西蒙指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对备选方案的选择,所追求的不是最优方案,而是次优或令人满意的方案;决策者在“满意”标准和有限理性之下,面对一个简化了的决策,不必去验视“所有的”可能备选方案[4]。有限理性并不如同当前的完全理性去追求一种“客观理性”,相反,它追求的是一种“主观理性”。计生政策的决策主体也是纯粹的“行政人”:充分意识到把握决策环境中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是不可能的,自觉地承认他对行政形势的看法往往过于简单化,且只满足于“满意”的标准,从而减少决策所需收集的范围和数量才降低了政策花费的成本。

三、对推行全面二孩政策的建议

(一)落实前期宣传,鼓励公众参与决策

正因为决策主体的有限理性,政策推行就要更加注重宣传,鼓励公众参与,充分听取民意汲取民智。由于顶层领导、决策主体在推行计生决策时往往都是在抵消多元价值的前提下推行主流价值观,因“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往往使决策主体难以聆听到群众的声音,只是在做出决策后却少参与决策过程,更加无法评估政策运行的利弊,对是否需要推行、修正还是终结难以做出有效衡量。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但在实际宣传和执行过程中,却过分强调了人口数量的控制,而忽视了人口素质的提高。政策宣传不准确,使政策难以准确地被执行,或在执行的过程中被打折扣,或者不被政策对象理解而使政策受到抵触[5]。任何认识上的偏差、工作的失误和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可能造成生育水平的反弹,都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公众都要明白,全面二孩政策并不是国家对生育数量限制的完全放开,违反生育规定仍然要受到相关处罚。对于计生政策的调整,政府层面应该多创建平台让民众发声,有关方案也要经过社会各界的充分讨论,尤其是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政策的调整也要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政策取之于民,利于民。

(二)完善相关法律衔接及配套设施

由于决策主体的认知能力有限,不能充分认识到影响环境变化的所有因素,那么,对于计生政策的执行就要随时保持密切关注,要积极采取方案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在政策推行中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衔接及配套政策以减少争议摩擦。在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中,自然也有很多民众关心的问题还有待解答,如:未经二孩生育审批就已怀孕是否违规、社会抚养费是否要继续征收以及征收的条件是什么、二孩审批制需不需要废除等等。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并要求各省启动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修法程序。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原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施全面二孩并不意味着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作为体现违规成本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将继续执行[6]。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也表示,将取消二孩审批制,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所有这些民众关心的问题都需要正式文件来为公众解答。

应对全面二孩政策,不单单需要修订计生法律法规,还要具备前瞻性,对于即将可能到来的生育潮,要及时完善教育、养护、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配套设施,尤其学校、医疗的完善对未来新生儿的成才教育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力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的服务水平,为新生夫妇提供相关专业的育儿指导,加大对计划生育的基层建设,加大对困难生育家庭的帮扶力度。

(三)加强政策执行主体素质建设,深化计划生育基层工作

美国学者艾利斯说:“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计划生育立法的不足、执法缺陷、服务人员水平不高、设施不齐等现象的出现,为计划生育系列政策的执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产生了社会矛盾[7]。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队伍建设成为政策执行的关键,首先,计生执行者要自觉主动提高法律意识,仔细研读计生政策法律法规,才能落实好政策宣讲工作,及时解答民众疑惑,预防执行偏离。其次,鼓励计生队伍深入农村县乡,走家入户调查了解民众生育的需求、养育的能力,对切实有困难的家庭要及时编号入档,上报组织,争取支持,此外,动员组织镇、村计生工作人员学习计生法规知识,提高群众依法约束婚育行为的自觉性,使全面二孩政策落到实处。最后,加强对政策执行者的权力监管,健全计生制约监督机制,防止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权钱交易寻租腐败行为,也可在各个乡镇计生工作点设立民意评议箱,或实施问卷调查法,使计生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效果作为多项考核指标,提高计生工作者的服务水平。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是一项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过程,公民参与是前提,政策执行是关键,我们应要努力汲取西蒙带给我们丰富的决策理论知识,充分认识到政策主体的有限性,着重落实信息的有效收集,做出令公众满意的政策。

参考文献:

[1] 王金营,赵贝宁.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J].人口学刊,2012,04:81-89.

[2] 发改委专家:中国人口若少于10亿就要奖励生育了[N].中国经济周刊,2015-11-10

[3] 王春福.有限理性利益人―公共政策学的人性假设[J].理论探讨,2006,03:121-125.

[4] 徐晨.公共政策[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263

[5] 庄国波,陈万明.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选择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09:93-96.

人才政策理论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西部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蒋慧琼(1979―),女,福建泉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厦门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在和毕业班学生摸底谈心的过程中,沈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我看来,沈同学是位富有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但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却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于是,我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了现阶段国家的就业政策,鼓励沈同学申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最终帮助他实现了前往的光荣征程。

1.人的因素分析

沈同学是一名来自四川的学生,父母都是普通的企业职工,他是家中独子。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是沈同学的父母比较明事理,他们既培养了沈同学诚实守信的品格,又给予沈同学独立思考的空间,支持他的决定。而在老师眼里,沈同学服从组织,执行能力较强,能够把任务很好地完成。根据沈同学的情况,我运用心理测评工具对沈同学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显示,沈同学是“INFP”的性格类型,其特点是“忠于自己的价值观及自己所重视的人。很快看到事情可能与否,能够加速对理念加以实践。适应力强,有弹性;如果和他人的价值观没有抵触,往往能包容他人”;适合的职业方向为咨询服务、写作等。结合沈同学所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专业,我判断他比较适合从事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行政工作。

2.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

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沈同学所学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偏向理论型专业,市场用人需求较少。即使是专业较对口的体制内单位,特别是公务员岗位,每年的招聘岗位需求也不大。从就业政策来看,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中有“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这些政策都是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良好举措。这些政策对毕业生需求数量较大,并且优惠扶持力度也较大。在这些政策中,我认为沈同学比较适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部计划有许多优惠的配套政策,特别是专项,这样的政策不仅能够让沈同学实现“人职匹配”从事行政相关工作,而且能够帮助他在基层工作中锤炼自己,为他最终的职业生涯道路创造更好的条件。

3.实施过程

首先,我从学生处和校团委获得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其他基层就业的专项宣传资料与通知,通过毕业生班会和毕业生座谈会的形式在学生中做宣传。宣传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沈同学就是其中一位。通过宣传,他心中那团为祖国贡献力量的火焰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其次,利用沈同学不断向我咨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相关政策的机会,我有针对性地与沈同学进行深入谈心。一方面,从思想出发,教育沈同学作为优秀学生党员应该站在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高度,不畏艰苦,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另一方面,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从个人角度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帮助沈同学认清形势,坚定信念,下定决心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再次,与沈同学家长沟通,达成共识,支持沈同学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最后,取得学院、系领导的支持,向校团委极力推荐,为沈同学取得该项目的名额铺平道路,让沈同学感受到学校、学院作为坚强后盾的支撑作用。

4.取得的成效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中,沈同学最后确定申报专项的志愿,选择到最艰苦的地区工作。通过自主选择和组织协调等一系列程序,沈同学被分配在林芝地区工作。经过近一年的考察培养,沈同学各方面表现均获得单位肯定。

5.结论

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贴国家政策方针。人才培养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国家的需要。在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求我们认清形势,读懂政策,用好政策,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确保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始终。应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将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人才政策理论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人才实验区;高层次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竞争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国不管在人才的引进、开发还是培养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2011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意味着我国在向世界人才强国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国内学界对“高层次人才”还未有权威、统一之界定,但基本共识是认为高层次人才是相对一般人才而言,在一定领域、行业中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科研水平及战略眼光的高端领军人才[1]。本文所指的高层次人才包括海外留学生、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科技领军型人才、创业型人才等。对中国学术期刊网 CNKI 进行跨库检索,从2008年开始,以“高层次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的文献逐年递增,以“高层次人才政策”为题名和“模糊”为匹配的文献952篇。主要集中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以及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研究。很少对高层次人才政策创新及其对人才工程推动作用的成果和经验进行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央人才政策指导下的国家自主创新实验区在人才工程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创新进行总结,探讨政策创新对人才工程的推动作用,构建政策创新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模型,说明政府在人才工程推动当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通过对人才实验区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创新的成果经验分析,探索一条科学化的人才政策创新路径。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中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无锡“东方硅谷”、武汉东湖、福建平潭、广州南沙六个。为使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样本选取是根据2013年2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的人才改革试验区政策创新研讨会选取的。以上六地以及深圳前海、珠海横琴8 个典型人才改革试验区代表分别在会上对各自建设及政策创新情况进行交流。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地在国务院的批准和指示下正在合作建立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本文随机选取其中一个作为样本,避免政策重复。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中的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指对各种信息交流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2]。本文的研究分析单位是各实验区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分析总体是这六个区域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的相关政策,重点在有创新的政策上。政策和数据主要来自该人才特区政府门户网站、专业网站以及政府年鉴等。

二、人才实验区政策创新路径及分析成果

(一)人才实验区政策创新路径

通过对以上六个人才实验区的人才政策及其创新之处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及对高层次人才政策施行之后对该区在经济发展、科研成果、人才数量质量上的统计。我们可以构建政策创新对于人才工程推动作用的路径图,用以探讨政策创新的成果经验。

图1 政策创新对人才工程推动作用路径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人才实验区是制定政策的主体,同时也是人才工程的受益者。因此,人才实验区在高层次人才政策创新的过程处于主导地位。但实验区政府或管委会在依据中央政策或者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针对该区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政策之后,要发挥对人才工程推动作用,必须看政策的执行,为更有效的引进高层次人才,人才实验区在制定创新政策的过程中以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承前启后,制定一套政策创新体系,恰当的使用激励的手段,发挥创新政策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满足高层次人才基本生存需要如住房、医疗和津贴补助上的创新,安全需要如出入境与居留的政策创新,社交需要如子女、配偶安置的政策创新、尊重需要如职称评定等政策创新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政策创新。图中央的三角形表示越高层次的需要越有创新的空间,但是相对就越有创新的难度。同时,政策创新和施行都应考虑到政策施行可能受到人文地理环境、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法律保障体系和特区建设历史等周遭复杂因素的的影响。

(二)人才实验区政策创新分析结果

1.高层次人才政策创新对人才工程推动的成果。2008年,我国开始施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即“”,依托这一高层次人才工程,地方政府和各个实验区也开始探索高层次人才引进之路。本文主要选取了自2008年实施开始至2012年,人才实验区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所取得的成果,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人才实验区政策创新对人才工程推动的数据统计

成果类别

北京中关村

上海张江

武汉东湖

江苏无锡

广州南沙

福建平潭

留学归国创业就业人才超过1.5万人5 000余人3 500余人8 000余人2.1万人

中央人才600余人83余人25人82人9人11人

当地人才工程“北京海聚工程”近300人上海“”68人,浦东“百人计划”8人“3551光谷人才计划”431人,省“百人计划”70人“530”计划企业1 631家,引进4 552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四个一千”人才工程40人

专利授权或引进项目授权专利15 407件授权专利3 187件申报专利4 034项,外资项目63个获批专利34 077件授权专利453件,项目26个重点项目70个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中关村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上海张江园区截至2012年底,留学归国人员、“”入选人才名列前茅。自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以来,共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明显进步,开发区引进外资项目和全年申报专利数量较大。至2011 年底,无锡已经吸引了过千家企业落地,同时吸引了大量海内外高层次高素质人才 。至2012年,南沙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也取得了明显成果。福建省2012年有8位专家入选国家“”,有3名入选“青年” [3]。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在引领实验区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验区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实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人才实验区高层次人才政策创新的经验。

(1)建立健全政策创新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载体平台。要实现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单一政策无法对高层次人才形成吸引力。如,北京中关村在2011年11月了《关于印发〈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结合北京市施行的居住证制度,制定并实施专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解决了海归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的市民待遇问题,为他们创新创业带来诸多便利。人才创新扶持政策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要重视发挥政策体系的作用,为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构筑完善的平台。中关村还在2012年10月相继印发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支持雏鹰人才到中关村创办企业,采取先认(可函评)后支持的新模式人才为切入点,探索运用市场机制选人才的方式不同于以往只针对已落户中关村的人才进行评选的模式 [4]。同时,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以及由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业孵化服务体系都构成了中关村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5]。

(2)对人才创新政策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注重高层次人才实际需求和发展。 任何人才都存在着作为普通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因此,要从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出发,在政策创新上从高层次人才出发,全力服务高层次人才。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实验区根据引进人才的分类的不同,采取不同政策。例如,2009年9月,无锡市委了《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以更大力度实施无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即“无锡”,通过民企与海归人才“嫁接”创办企业的形式,实现了资本与高科技人才的对接。创新之处还在于建立创业导师服务机制,组建无锡市海外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业导师理事会,积极发挥“海外科技创新交流联盟”的作用,在海外人才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多方面提供帮助,对人才引进时的使用的恰当的激励手段。政策创新的落脚点应该放在人身上,从人才需求的各个角度和方面出发,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注重人才个体差别追求,避免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同质化。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个层面的需求,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人除了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较低层次的需要之外,还会有高层次的需要。应该要注重高层次人才在追求更高层次需要上的个体差别。根据不同需要,采取灵活性的政策,满足高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人才实验区的政策创新多数集中在高层次的需求上,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归属感、长远发展、地位声望的获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2010年8月,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实施“511黄鹤英才计划”暂行办法》(送审稿),推出了扶持资金、贷款贴息、股权激励、购房补助等六大优惠“套餐”。创新之处在于对入选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基于我国现存“院士终身制”的荣誉,东湖积极推荐入选领军人才参评院士,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帮助人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4)创造政策实行的软硬环境,以适应高层次人才阶段性发展。

政策执行需要良好的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是指实验区的人文环境,比如有的实验区就打出了文化牌,宣传该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吸引高层次人才。硬环境指的是生存环境,例如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等。有关心理学调查表明,人有不同的发展阶段,高层次人才更注重生活的品质,更注重生活环境质量,,追求自身的价值。因此,实验区应注重创造政策施行的软硬环境。例如,2009年4月,武汉市委和人民政府了《中共武汉市委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表明了要通过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东湖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和成果,着力提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5)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方式,发挥市场的作用。

在人才引进方式和方法上,突破单一的引进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例如,2008年4月,广州南沙开始施行了《广州市南沙区中高级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通过 “全职、特聘、客座”等形式面向社会公开聘用引进中高级人才。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人才特聘工作制度”,引进人才在特聘期内享受与本单位同类人员同等的工资福利、职称评聘、各种评比和奖励以及参加社会保险等待遇。2011年8月,浦东新区推出了《关于推进张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若干配套政策》,推行的“聚才计划” 一改以往“唯学历论”、“唯职称论”的评价方式,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引入市场元素,把人才评价的权力留给“企业家评审团”,明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对经认定的创新团队和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6)明确自身定位,发挥特区自身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人才实验区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例如江苏无锡科技园区,对自身的定位就很明确,为建设成为“东方硅谷”的目标而努力。因此,在制定人才政策时,对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的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并为这样的人才建立创业导师服务机制。在政策创新的过程中,应当认清和认准人才实验区自身的引才优势,突出当地的地方特色。实验区在引进台湾人才时,有着天时地利的天然优势,和地理历史、文化上的传承和契合。例如,2010年5月7日,福建省了《关于支持平台综合实验区人事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支持实验区先行先试推荐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提出在引进台湾专才时,待遇要适当高于台湾水平。

(7)正确对待高层次人才,恰当使用激励手段。

激励手段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手段。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创新政策应该综合使用两种手段,并更重视精神激励,逐步往精神激励的方向过渡。例如,2009年4月武汉市委和人民政府了《中共武汉市委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在武汉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对入选人才优先推荐其承担部级重大科技及产业化项目,设立专项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支持人才专职或兼职主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发挥东湖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功能等手段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还对高层次人才取得的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市有关科技奖励。2010年5月27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了《海外留学人员优惠政策》对留学人员有优先上市、知识产权入股等创新支持。

(8)健全法律保障体系,为政策施行提供保障。

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健全人才法律保障体系有了很大进步。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流动、人才使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和人才保障上都做出了很多规定 [6] 。例如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和保障制度。已经出台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等。依托这些部级的法律法规文件,实验区在政策创新以及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指定保障的细则等,以确保创新政策更顺利因地制宜的实现。

三、总结与讨论

高层次人才政策创新使得各试验区在科研成果、经济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上都有很大的进步。但不能忽略实验区在引进人才时存在着一些误区。第一,实验区高层次人才政策创新存在盲目性。“人才特区”之间盲目比拼人才投入资金额度,导致资源的浪费[7]。因此,实验区在人才引进时,应该正确认识特区自身的优劣势,明确特区当前建设所亟须的人才,用正确的物质或者精神激励方式来引进人才创业就业。第二,创新政策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如政策执行人员对创新政策的误读或政策执行能力存在不足都可能导致创新政策起不到实际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实验区政府或者管委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对新政策进行正确解读,并正确评估工作人员的能力,寻找合适的执行负责人,同时加强对创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日益重视人力资本要素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各个人才实验区都极为重视人力资本的地位,采取各种手段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在既定的人才体制机制条件下,通过修正人才发展目标,或采用新的方式或路径来实现人才发展目标,这就是人才政策创新[8]。政策创新的过程就是对人力资本进行改善和投资的过程。尽管政策创新不应该有路径依赖,但在高层次人才创新的过程中,离不开必要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只有明确政策创新的要素和影响因素,才能对政策内容进行修正和创新。除了以上所列出的影响因素之外,通过以上路径图,我们还可以看出政策创新的施行还受到实验区建设历史的影响,只有形成初具模式并且形成了较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一套人才发展长效机制。才能在面对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变化时,能够及时和有效的进行人才政策创新。

参考文献:

[1] 郑代良,钟书华.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研管理,33(9):130-137.

[2] 袁芳,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01.

[3] 吴艳蓉,中共福建省委员会.组织工作[C].2012福建年鉴,2012-12-17.

[4] 来有为,王佩亨.北京中关村深化人才特区建设的探索及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13-1-30(05).

[5] 来有为.我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进展与成效[N].中国经济时报,2012-4-13(07).

[6] 沈荣华.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N].中国人事报,2007-01-05(05).

人才政策理论工作计划范文5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这个定义所揭示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涵有如下几点:

第一,从开发的角度看,它不仅包括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也包括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觉悟的提高;不仅包括人的现有能力的充分发挥也包括人的潜力的有效挖掘。

第二,从利用的角度看,它包括对人力资源的发现、鉴别、选择、分配和合理使用。

第三,从管理的角度看,它既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也包括人力资源的组织和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典理论解析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早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人的性质和人的行为而进行的,这些理论大致可以分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权变理论三大流派。随着民主意识的提高,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人自身价值及其实现来进行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1、科学管理流派

泰勒(FrederickW.Taylor)认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在其《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他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管理的思想。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②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③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④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⑤管理和劳动分离。

科学管理理论首次运用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以金钱为主要激励要素的激励理论。然而,科学管理理论由于没有考虑员工的感受,仅仅把员工作为和机器设备一样的生产资料来对待,使员工开始对工作产生不满,从而影响了其激励效果的发挥。尽管科学管理及其相关理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存在许多在今天看来是相当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它第一次将科学管理的观念引入到人事管理中,揭示了人事管理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说明通过有效的人事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作绩效,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

2、行为科学流派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GeorgeEltonMyao)等人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影响生产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外部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因素和被团体接受的融洽感和安全感。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必须注意与正式组织保持平衡;③提高工人满意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首要条件,高满意度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种需求的合理满足。

行为科学通过对个体、群体以及组织在工作中行为的研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个体、群体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生产绩效的。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使人事管理中对个体的研究与管理,扩展到了对群体与组织的整体研究与管理,人事管理的实践也为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当代激励理论,如麦克里兰(McClelland)的成就动机理论,亚当斯(Adams)的公平理论和弗罗姆(Vroom)的期望理论。它们对人事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且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

3、权变理论流派

弗雷德•菲德勒(FredE.Fiedler)提出了“权变领导理论”,开创了西方领导学理论的一个新阶段,使以往盛行的领导形态学理论研究转向了领导动态学研究的新轨道,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菲德勒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合。菲德勒相信影响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他认为领导风格是与生俱来的——你不可能改变你的风格去适应变化的情境。因此提高领导者的有效性实际上只有两条途径:替换领导者以适应环境、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菲德勒模型强调为了使领导有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从领导者的素质出发强调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行为,这为领导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菲德勒模型表明,并不存在着一种绝对的最好的领导形态,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适应力,自行适应变化的情境。同时也提示管理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领导者。菲德勒模型的效用已经得到大量研究的验证,虽然在模型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LPC量表的分数不稳定,权变变量的确定比较困难等,但是菲德勒模型在实践中还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发展中的经典理论论述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之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了人力资本研究的新领域。他的人力资本理论有五个主要观点:

第一: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度量。

第二: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投资渠道有五种,包括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学校教育费用、在职人员培训费用,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徙费用。

第三: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投资的增长无疑已经明显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质量,这些质量上的改进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源泉。有能力的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

第四: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人力投资的目是为了获得收益。

第五: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的实质是耐用性的,甚至比物质的耐用性消费品更加经久耐用。

在舒尔茨之后,又有加里•S•贝克、爱德华•丹尼森等人在继续深入研究人力资本理论,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第一,舒尔茨把教育作为生产过程的单独因素,而丹尼森则认为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

第三,“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所谓人的“知识增进”,主要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质量和毕业后自学、进修所获得的知识;人的知识扩大的存量;知识应用延续时间的减少等。

第四,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3/5在起作用。他认为各级教育程度就业者的工资差别,相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别,并非全部是教育因素的作用,教育只有3/5在人力资本中起作用,因为除教育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的作用,如天赋、才能、工作经验等因素。

2、职业生涯理论

美国的埃德加•施恩(EdgarSchein)教授立足于人生不同年龄段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9个阶段。

第一,成长、幻想、探索阶段;第二,进入工作世界;第三,基础培训;第四,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第五,职业中期;第六,职业中期危险阶段。;第七,职业后期;第八,衰退和离职阶段;第九,离开组织或职业—退休。

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施恩还说,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施恩根据自己对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技术型、管理型、创造型、自由独立型、安全型。

正如许多其它分类一样,以上的分类并无好坏之分,之所以将其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据此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开发与战略规划是对未来人员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可能差异的分析,在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在保持组织与员工个人利益相平衡的条件下,使组织拥有与工作任务相称的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并结合部门的具体目标来制定。

(一)制定完整的规划与开发计划

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按时间可分为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按范围可分为公司总体规划、开发与部门规划。

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应该包括总计划、职务编制计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需求计划、人员供给计划、教育培训计划、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投资预算等。一般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只包括人员配置这方面的计划,即人员增长、人员补充、人员调配和员工离职等方面的计划。

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总计划:人力资源总计划陈述人力资源计划的总原则、总方针、总目标。

2、职务编制计划:陈述企业的组织结构、职务设置、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等内容。

3、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配置计划陈述企业每个职务的人员数量,人员的职务变动,职务人员空缺数量等。

4、人员需求计划:通过总计划、职务编制计划、人员配置计划可以得出人员需求计划。需求计划中应陈述需要的职务名称、人员数量、希望到岗时间等。

5、人员供给计划: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计划的对策性计划。主要陈述人员供给的方式、人员内部流动政策、人员外部流动政策、人员获取途径和获取实施计划等。

6、教育培训计划:包括教育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

7、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计划中明确计划期内的人力资源政策的调整原因、调整步骤和调整范围等。

8、投资预算:上述各项计划的费用预算。

(二)制定稳定和灵活统一的人才战略规划与开发对策

一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战略规划还要同时注意其战略规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必须是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战略就是联系企业整体战略和具体人力资源活动的一座桥梁。

1、企业内部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是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针对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要制定不同的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需要制定人员扩张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这个时期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为了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在企业转型期则需要制定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在这个时期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特别要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要考虑的是企业未来是增员还是减员等;另一方面,还要求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有长远目标和宽阔的胸襟,从企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协调好劳资关系,做好企业的人才再造的培植接班人的工作;在企业的稳定发展期则需要一个稳健的人力资源规划,其主要内容更多考虑的是以公司稳定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当然这个时期也可考虑人员淘汰方面的人力资源规划,以便为未来企业的再造期做好准备;在企业的再造期,可以再次制定人员扩张的人力资源规划,主要考虑的是人员招聘方面。

2、企业的外部因素

主要考虑的是地域因素对人才引进方面的影响。尽管目前出于各地投资环境的改善,薪资的提高,人才的分布在地域方面有离散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沿海及中心城市对人员的吸引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所以在制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企业人员扩张的影响。

当然,对于地域占据优势的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与规划方面的工作时,则需要考虑一些本地人力资源政策环境的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这包括国家对于人力资源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于人才的各种措施,如国家各种经济法规的实施,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以及地方对于人力资源和人才的各种政策规定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定影响企业内部的整体经营环境,从而使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政策也应该随着有所变动。

在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与规划时,要特别考虑到动态这一因素,而不能简单地将人力资源规划理解为静止的数据收集和一劳永逸不变的应用。规划的制定要考虑时间、环境以及数量等因素。而这些都是会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3、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有全面资源管理的思想,对业务流程非常清晰,才能明白棘手的问题可能出现在哪个环节,再去有重点地建立起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将企业政策、管理、培训教育等内容传递给企业管理者与员工。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①培训开发体系。

②绩效管理体系。

③建立激励体系,保障员工长期利益。

④引入或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

4、确保企业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问题是人力资源计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包括人员的流入预测、流出预测、人员的内部流动预测、社会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分析、人员流动的损益分析等。人力资源预测应注意的方面:

①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在稳定员工上所起的作用。

②市场上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

③本行业其它企业的人力资源。

④本行业其它公司的人力资源概况。

⑤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力资源需求趋势。

⑥本行业的人力资源供给趋势。

⑦企业的人员流动率及原因。

⑧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状况。

⑨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状况。

只有有效地保证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才可能去进行更深层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人才政策理论工作计划范文6

一、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1.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善始善终搞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抓好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巩固扩大成果工作。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和用人导向,切实改变单纯以升学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发展成效和工作成绩的观念和做法,推动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抓紧研究制定规划纲要和筹备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7个分领域规划和9个省(区、市)分地区规划,统筹推进各省(区、市)编制本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制定规划纲要任务分解分工方案,提出重点任务、重要政策和重大工程配套实施办法。编发学习辅导材料,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规划纲要学习宣传培训活动。以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为重点,抓紧启动重大教育项目和改革试点。建立规划纲要实施监测与评估机制,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做好全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3.积极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资源配置,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落实公共资源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适应城镇化进程,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产业振兴计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支持力度,鼓励东部地区教育率先发展,推动区域教育改革和协调发展。

4.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的新格局。建立健全部部合作、部省(区、市)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研究、部署和落实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任务。拓宽听取广大师生、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渠道,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形成合力。更加重视对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政策研究。加强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和网宣队伍建设,切实抓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营造教育改革发展良好环境。

5.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大力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做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出版和使用工作,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筹备召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充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落实坚持和完善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完善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巡视制度。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完善符合教育系统特点和规律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6.着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建设,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新方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审议制度,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并修订教材,编写好思想品德、语文和历史课程教材。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业质量基本标准和学校督导评估意见。深入做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7】7号文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视力保护。编制第三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十年规划。全面推进普通话教学,提高师生使用和书写规范汉字能力。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研究制定国家语言文字“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规划。

7.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动各地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改造薄弱学校力度。完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措施。采取综合措施、增强政策合力,有效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鼓励县(区)域内率先实现均衡发展。制定监测指标体系和督导评估办法。做好最后一批13个县实现“两基”目标的检查验收工作。

8.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专业与职业岗位、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继续学习与专业引导的对接。支持办好涉农专业和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外出务工技能培训。研究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办法,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政策措施。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实习实训全过程管理。全面落实学生实习责任险政策。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修订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制定引导地方各级政府、企业行业以及社会各方共同担负基础能力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培训教师体系,加强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设计划,引领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9.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研究制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统筹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加强普通高中教育指导意见,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探索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鼓励举办特色高中、新型综合高中,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10.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制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及管理办法,推动高校面向社会需要办学。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开展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试点。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管理和建设。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计划”,启动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加强高水平、有特色大学建设。完善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统筹做好年度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扩大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启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深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启动实施高校自主创新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实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和文化传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1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乡镇幼儿园建设。修订《幼儿园建园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12.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适应群众生活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发展和改进教育培训。加强社区教育。办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改革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考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加强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3.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研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

14.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支持相关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制定《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修订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启动民族院校建设工程。编制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五年规划。深化内地民族班教学改革和招生改革。办好内地班、新疆高中班及、新疆中职班。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1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抓好教师绩效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完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办法,将师德表现放在首位。健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做好首届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准备工作。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研究制定深化高师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意见。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研究建立教师资格注册制度。开展教师资格考试试点。完善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积极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编制管理。研究制定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意见。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推动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研究和指导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教育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新一轮“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

16.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制定构建覆盖城乡学校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全面部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质量监控、毕业生就业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启动运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继续推进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建设。

17.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落实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全面取消借读费。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办法,推动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推动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

18.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活补助标准,推动和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将普通高中纳入国家助学体系。推动各地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资助政策。大力推行高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19.重视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巩固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切实抓好就业指导和服务。深入推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应征入伍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完善科研助理制度,深入推进重大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强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20.统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及试点。围绕教育优先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成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研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及试点实施的方案,支持重点领域改革。完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布局。鼓励和引导各地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开展教育改革试点。探索和支持区域教育协作与联动发展。

21.改革义务教育体制。加强省级政府统筹责任,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建立健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推动县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健全中小学管理制度,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

22.改革职业教育体制。以政府统筹为主导,建立和完善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办法改革。深入推进委托培养、定向培养与订单式培养改革。支持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推进集团化办学和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完善发展职业教育保障机制。

23.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完善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研究制定高校分类指导意见和分类管理办法。推进与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直属高校和省部共建地方高校。依法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指导直属高校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推进高校制定章程、依法治校。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扩大社会参与学校管理。

24.改革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支持和扩大各地开展高考综合改革实验,鼓励高水平大学和示范性高职院校进一步探索多元化人才选拔模式。完善初中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深化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重点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确保考试安全和公平公正。

25.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制定和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对民办学校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试点。探索符合民办教育特点的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民办学校的管理。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加强独立学院建设和管理。

26.进一步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好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开展评估试点。办好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及中国与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东亚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规模。研究制定和启动实施接收美国10万名学生来华留学方案。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政策,提高公派出国留学效益。做好俄罗斯汉语年工作。加快汉语国际推广,抓好汉语教师培训和教材建设,办好孔子学院。积极推进双边、多边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7.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先发展教育,研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政策措施,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探索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拨款基本标准。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清理化解。扩大化解高校债务风险试点。探索化解普通高中债务。加强教育经费使用和资产的管理,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制定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方案。在高等学校积极推行总会计师制度。

四、进一步转变职能,树立良好作风

28.坚持科学调研、科学决策、科学执政。建立教育部党组成员、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重大改革咨询、听证制度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提高决策水平和能力。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完善重大教育决策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及纪律保障机制。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做好国家督学换届工作。

29.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主动接受和配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教育的执法检查。完成《职业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配合做好《考试法》和《教育督导条例》的制定与审议。修订《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减少和规范教育行政审批。加强教育行政复议制度建设。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教育纠纷解决机制。深入推动各地开展创建依法治教示范校活动。做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超级秘书网

30.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和学风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积极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区)”创建活动。严格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研究制定规范教育收费指导意见。坚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等突出问题,继续配合做好治理中小学教辅散滥工作。广泛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完善加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