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范例6篇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范文1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言;文化

对外语教学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记忆宝库, 同时也意味着作为文化之网中的动物的人不得不生存在语言文化之网中, 受到语言文化之网的制约, 语言也因此而成为陷阱和桎梏。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外语是外国文化的载体,外语的传授过程含有丰富的文化教育的因素。因此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不了语言。

一、语言与文化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它所归属的文化异同,民族色彩。不同文化背景,持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持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 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外语的文化性

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语言教学以语用为目的,必然会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也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外语的内在文化性是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而外语的外在文化性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它因外语教、学者的思想基础文化阅历、思维能力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外语教、学者经过对文化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心理过程, 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化观点。外语的内在文化性和外在文化性是一个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辩证统一体,两者的辩证统一过程,构成了外语文化性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 第一,外语作品的混杂性。外语教材在选材上均贯彻了教学大纲的思想性要求,但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东西,用于泛读的外国原著中除优秀的东西外确有良莠混杂的成份。读外国原著须有正确的思想、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第二,中、外文化的对比性。外语的内在文化性一旦显现出来,外域文化与外语学习者所拥有的民族文化之间便产生了对比的过程。第三, 文化因素的育人性。文化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名词,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已不再被单纯地当作人类文明的附带品,而是维系社会形态、关系到社会历史命运的灵魂与支柱的东西。我们对科学文化素质的理解,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要重视外语的文化育人因素。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1.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每一种语言都能够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如何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正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外语教学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 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好,并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2.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前为止, 文化背景知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它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 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 而不能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换而言之,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 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文化背景知识,如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雅的外文歌曲等。其次,除专业知识要学习,还要学习其他文化科学知识。另外,注重外语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在教育中方法得当,富于成效。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同时包括阅读心得,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巩固阅读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中摄取不同的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

四、结束语

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忽视语域的文化特征,也极易导致“文化冲突”。萨丕尔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对于儿童来说,在习得母语系统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习得本国的文化系统;在内化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则的同时,也会内化文化系统中的规范。由此可见,明确语言和言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辨证统一关系, 通过语言学习言语并从言语中学习语言, 进而掌握其中的文化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就是将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语言,把语言看成主要的文化现象,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将语言纳入文化的大范畴之中。用这种科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兼顾语言与文化的3 种关系: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即文化环境);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在传授学生外国语言系统内部规则及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地理、宗教等表层文化的同时,注重对词汇的联想意义、句法以及语域层等深层文化的发掘,将语言教学从文化的外显性转移到文化的内在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学习成为一个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领域的“建构过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公槿,丁石庆. 文化语言学[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

语言与文化范文2

【关键词】语言学习;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

我国英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传授,强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传授重视不够,所以学习者仅凭掌握单词形态、语义和句法有时不能完全理解和正确使用英语,即使学习多年,与外国人沟通仍存障碍,语用错误不断,这直接影响了语言学习的效果。教育部2004年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教学性质和目标提出明确要求: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课程设置要将综合英语、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语言文化和专业英语等有机结合。这表明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相关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

文化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文化是人类从事物质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果,文化从一开始就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由人创造,使用,发展和完善,它的产生又使人有了文化、语言的这种功能,确定了其文化属性。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所以研究语言离不开研究社会文化。

语言系统本身体现文化。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语义构成的音义结合符号系统。语义是核心,它通过语法和词汇以语音的形式展现。语言符号本身虽不具意义,但它与意义之间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就被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接受,用来记录、传播该民族的文化。人们可以从英汉语言的大量谚语中发现民族文化的独特渊源、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语言信息的发送、传递、接收都以文化为背景,因此人的沟通是文化的沟通,人们的交际是文化的交际。

文化是人们十分熟悉而内涵又非常丰富的一个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它作为学术用语始见于Tylor 1865年所写的《文明的早期历史与发展之研究》,到现在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300余种。研究它时有的人侧重文化集体性,从共享的一面研究不同文化的构成,而认知心理学侧重个人的文化心理研究。Kleinjans将文化概括为三个层面:认知、行为和情感,它是一个群体共享的思想、信仰、情感和行为的方式。总之,文化对语言影响深远,下面将具体从词汇、言语、修辞三方面对比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语言与文化差异

(一)词汇与文化

词语、词组、习语、谚语等是每个民族语言、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体现了该语言群体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整天与雪为伍,在他们的语言中竟有20多个词语描述不同的“雪”。同样美语中有大量的词指代“汽车”,反映了“生活在轮子上的”国家的民族特点。汉语中“梅、松、荷、竹”等词语除了简单的字面以外,都含有丰富的文化涵义,没有相应的汉民族文化知识,很难理解它们的联想意义是用于称颂人高尚的品格。因此在学习词语时不仅要掌握字面意义,更要了解内涵意义,包括词义的褒贬。如,a small man并不等于“小人”,因为前者没有色彩,只是从形体上说个头矮,而后者有色彩,它的意义完全不在形体上,而是在品格上,相当于a base or man person,在古代还有a person of low position之意。

VOA节目中有“Words and Their Stories”,讲述了英词语的由来,如 Alexander,取自希腊神话,男子的保护神,Diana 月亮与狩猎女神。中国的成语也有源于历史和传说中的人或事,如削足适履、凿壁偷光、黔驴技穷等,这些词语的背后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此外,外族人理解谚语和俚语时出错最多,如Don’t be a goose.不要当一只笨鹅。“鹅”在汉语文化中象征“珍贵、纯洁和美丽”,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蠢、笨”的象征。所以,词汇的文化含义蕴涵丰富,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们对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达成默契,而对外语学习者,词汇的文化意义是难点,不能孤立地学,而要在文化语境中学。

(二)文化与言语

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对特定人说出特定的话,这就是语用中的“得体”,如何做到得体,是语用学的研究目标。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常出现语用语言失误(pragma li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 pragmatic failure),前者指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而后者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语用错误,涉及到哪些话该讲,哪些不该讲。英国人见面打招呼常用“lovely weather, isn’t it?”或“hello/good moring”等等,中国人见面寒喧语是“吃饭了吗?”“你要到哪去?”“最近在忙什么?”等等,问者并非真的要探究这些问题,如果将它们直译为: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our meal? What are you busy with? 不仅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反而会伤害对方的感情。

西方文化除了允许人们随便谈天气,还可以谈论工作,业余爱好,新闻事件等,但有些话题则受限较多,如谈论个人年龄、收入、政治态度、宗教信仰、婚姻等。这方面,不同文化确实存在差异,如英语国家的人较自由、公开地谈论女性的身孕,怀孕的女性本人也可以向异性直言,而在中国就不太适合,尤其是向异性谈论。我们与英美人交流时,要尽量避免语用的失误,对于我们在语言、语法上出现的错误外国人是宽宏大量的,但由于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的差异,造成忌讳有时难以原谅。所以学习语言时要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进行交际时,要知道什么是符合语言形式规则的,更要知道什么是符合文化约定的,是文化所认可和接受的。

(三)文化与修辞

修辞是人类长期从事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语言的提炼,使其表达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中西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也表现在修辞上:英语从构词、构语、构句到语篇的联结侧重“形合”;而汉语相反,疏于结构,重在达意,即“意合”。Hinkel 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学生的英语文章与美国学生的的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文章,在修辞风格上存在很多差异:美国学生讲求摆事实,提供数据,描述明确,主张正论与反论结合,客观性强,而亚洲学生凭主观决定文章的客观性,不是由读者判断,修辞中使用很多典故、谚语和警句增强文章的权威性。Kaplan曾认为英语语篇的组织结构有直线特点,段落通常用主题句直接点明中心,后边各句将其展开,而包括汉语在内的东方语言的语篇行文往往是螺旋形的,对主题是“拐弯抹角”地从不同方面迂回阐释。Kaplan认为修辞的逻辑产生于特定的文化思维,随语言文化以及文化阶段性不同而不同,具有语言与文化的特殊性。尽管后人对Kaplan的直线式、螺旋式的论点争议很大,但还是反映出英汉修辞的差异。不同文化造成的人的思维差异影响到词语的选择,句子的结构,谋篇布局,语篇的衔接,修辞风格。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存在于语言中。要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了解它的文化。在交流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与头脑中的文化意识都会自然流露,影响交流所使用的语言。语言体现文化,是文化传播、交流、发展和延续的载体。因此学习外语时,要了解文化,这有助于对外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3]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4]Kaplan,R. B.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1966,(16).

[5]Kleinjans, E. On Culture Learning [M].Working Papers of the East-west Learning Institute:Honolulu,Hawaii:East-west Center,Paper No.13.1972.

[6]Hinkel,E.Objectivity and Credibility in L1 and L2 Academic Writing [M].In E. Hinkel,1999.

语言与文化范文3

中国文化在数千年间不断与外来文化接触和交流,其形成发展必然会受到外来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和语言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是始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①文化现象的形成、发展、吸收要通过语言实现,文化间的交流也要以语言接触为先导和手段。游汝杰就曾经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语言的背后是文化,不同的语言代表不同的文化。当不同的语言互相接触的时候,不同的文化也随之产生交流。”②文化间的交流往往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因此以语言演变作为研究视角,考察外来语与汉语的接触过程,分析汉语中受到外来语影响产生的特殊语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呈析外部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透视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轨迹。 一 从东汉开始,佛教从印度及中亚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不断与本土文化融合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工作,大量以梵文为主的佛教典籍被翻译为汉语,形成了首次大规模系统性的汉语与外来语间的接触和交流。据朱庆之①统计,在东汉至隋期间的汉译佛经文献就有814部、3187卷、约2552万字,语言接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空前的。因此,从汉译佛经中厘清由语言接触所产生的语言现象,对于探寻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佛教对汉语的影响涵盖了语言的各个方面,尤其在词汇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已有的研究例如王力《汉语词汇史》②、向熹《简明汉语史》③、潘允中《汉语词汇史概要》④和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⑤等考察了佛教传入中土的大量外来新词,诸如禅、慈悲、佛、和尚、罗汉、僧、刹那、世界、塔、比丘、钵、忏悔、地狱、法宝、法门、袈裟、劫、烦恼、方便、伽蓝、魔、涅槃、平等、菩萨、庄严、比丘尼、玻璃、导师、未来、现在等。史有为在探讨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时指出,“外来词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它反映了某种社会的或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文化交流形式。可以说,外来词的产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和文化融合的一个标记。”⑥外来词固然是外来文化和语言反映在词汇方面的典型标记,然而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对词汇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外来词,其影响更为深刻和广泛。佛教在中国漫长的流布过程中,汉译佛经中某些构词语素的使用也产生了相应的演变,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角度考察中国历史上佛教流布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 二 “语素”这一术语源自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指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语正是由一个或多个语素构成。语素之间的搭配构词能力不尽相同,有些语素构词能力较弱,只能和少量的其它语素构成词语,而有些语素则可以大量地与其它语素进行搭配。语素的搭配构词是语言中重要的词汇现象之一。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某些语素的搭配构词能力在汉译佛经文献中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它们具有很强的与其它语素结合构成汉语复合词的能力,而且这种新用法逐步扩散到中土文献中。本节将以“净”和“妙”这两个佛经文献中比较常见的构词语素为例,描写它们在上古时期(先秦到西汉)、中古时期(东汉到隋)和近代时期(唐代以后)的构词特点,呈现这些构词语素的演变过程。 在上古时期,“净”用作形容词性语素,义为“清洁”、“干净”。“净”通常是单用或是与其它表示洁净、干净等义的形容词连用,构成同义连文的并列复合词,一般不用于名词性语素前面充当修饰语构成偏正复合词。例如:(1)观辜是何圭璧之不满度量?酒醴粢盛之不净洁也?(先秦《墨子•明鬼下》)(2)凡应之理,清净公素,而正始卒焉;此治纪,无唱有和,无先有随。(先秦《吕氏春秋•任数》)(3)障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西汉《春秋繁露•山川颂第七十三》) 在中古时期的中土文献中,“净”的这种用法仍然沿袭下来,例如:(1)如天能原鼠,则亦能原人,人误以不洁净饮食人,人不知而食之耳,岂故举腐臭以予之哉?(东汉王充《论衡•雷虚》)(2)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为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3)食瓜时,美者收取,即以细糠拌之,日曝向燥,挼而簸之,净而且速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2) 中古时期的佛经文献中,“净”的基本意义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可以用于大量名词性语素如“水”、“目”、“法”等之前,构成偏正复合词“净水”、“净目”、“净法”等,其搭配构词能力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1)每至斋日,吾要入佛正真之庙,听沙门众散说净法,以为德本,防绝凶祸,而子婬荒,讹云有务。(三国吴康僧會译《六度集经》卷6)(2)譬如长者,若尊者子,净水洗沐,着新好衣,所有具足,无所少乏。(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2)(3)净目修且广,上下瞬长睫,瞪瞩绀青色,明焕半月形,此相云何非,平等殊胜目?(北凉昙无谶译《佛所行赞》卷1)(4)其于初时虽无净心,然彼其施遇善知识便获胜报,不净之施犹尚如此,况复善心欢喜布施?(南齐求那毘地译《百喻经》卷3)(5)又如净衣置之香箧,出衣衣香;若置臭处,衣亦随臭。(元魏慧觉译《贤愚经》卷5) 到了近代时期,“净”与名词性语素搭配构成新词的用法不再局限于佛经文献,在中土文献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用例,例如:(1)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唐张籍《西楼望月》诗)(2)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唐张乔《青鸟泉》诗)(3)尖两耳,攒四蹄,往往于人家高堂净屋曾见之。(宋欧阳修《戏答圣俞》诗)(4)百媚算应天乞与,净饰艳妆俱美。(宋张先《百媚娘》词)(5)易器淘治,沙汰之,澄去垢土,泻清汁于净器中。(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42)(6)见坐着一个人,头戴顶万字头巾,身穿领皂纱背子,下面皂靴净袜。(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回)#p#分页标题#e# “妙”是汉译佛经中另一个常见的构词语素。上古时期,“妙”用作形容词性语素,义为“精妙”或“美妙”。“妙”可以放在名词性语素前面充当修饰性成分,但是这种情况很少,主要是与其它形容词性语素构成同义连文的并列复合词,例如:(1)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先秦《庄子•齐物论》)(2)夫微妙意志之言,上知之所难也。(先秦《商君书•定分》)(3)神合乎太一,生无所屈,而意不可障,精通乎鬼神,深微玄妙,而莫见其形。(先秦《吕氏春秋•勿躬》) 中古时期的佛经文献中,“妙”的构词能力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放在很多名词性语素前面充当修饰性成分,构成偏正式复合词,如“妙乐”、“妙花”、“妙体”、“妙音”、“妙果”等,使用频率非常高:(1)心念若干品,不慕其诤讼;少欲如妙花,大男子所好。(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2)云何贤者,世尊大圣,已以圣通身最正觉,讲世妙法,难及难了。(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1)(3)以一妙音,演畅斯义,常为大乘,而作因缘。(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卷3)(4)我等何缘,得离苦恼,受是妙乐?(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卷3)(5)超世圣王子,乞食不存荣,妙体应涂香,何故服袈裟?(北凉昙无谶译《佛所行赞》卷3)(6)昨夜二天,来觐世尊,威相昞著,净光赫奕。昔种何德,获斯妙果?(元魏慧觉译《贤愚经》卷1) “妙”的这种用法逐步扩散到同时期乃至后代的中土文献中,酌举如下:(1)命班尔之妙手,制朝阳之柔木。(晋蔡洪《围棋赋》)(2)自然成妙用,孰知其指的?(唐李白《草创大环赠柳官迪》诗)(3)妙舌寒山一居士,净名金粟几如来。(宋黄庭坚《再答并简康国兄弟》诗之二)(4)今日要擒拏庞涓,雪俺六国之恨,皆赖军师妙计。(元无名氏《马陵道》第4折)(5)尔其孤禀矜竞,妙英隽发,肌理冰凝,干肤铁屈。(明徐渭《梅赋》)(6)“八千里外常扶杖,五十年来不上朝”,将杖朝二字拆开一用,便成妙谛。(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6) 三 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时逐渐传播开来。汉译佛经是佛教在中国汉地传播的最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汉语首次系统欧化的直接产物。这种以汉语为材料而进行的言语再创造,不可避免会有羼入其中的外来成分,从而造成了汉译佛经语言的特殊面貌。许理和认为:“早在公元3世纪,中国佛教的‘经典系统’已经形成,它的语言既不同于中国的世俗文学,也不同于佛经的印度原典,它已逐渐变成了脱离于活语言的一种定型的佛经语言。佛经语言在术语和风格上的定型是几种力量产生作用的结果:印度原文的长期影响、古典汉语的影响和译经者在创造或借用新形式新方法时的个人的创造性。”①朱庆之也指出:“汉文佛典的语言从整体上来看是一种既非纯粹口语又非一般文言的特殊语言变体。”②在汉译佛经的语言中,有些语言现象是汉语固有的,也有些语言现象是受到原典语言(主要是梵文)的影响而新产生的。通过将梵文原典与相应的汉译进行对照考察,汉译佛经文献中“净”和“妙”这类构词语素迥异于中土文献的用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梵汉语言接触的产物。从梵文与汉译的对照分析来看,“净”和“妙”来自于相对应的梵文,它们所修饰的名词性语素也对应着梵文原典中的名词性成分。可见,汉译佛经文献中“净”和“妙”大量放在名词性语素之前搭配构成复合词的现象并非汉语固有的,而是译者翻译原文造成的,属于佛教文化传播过程中语言接触所产生的新的语言现象。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蹴而就。东汉时期的佛教最初只在皇室贵族中流行,并未在群众中广泛传播,影响力比较有限。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大规模的佛经译场开始出现,译经事业更加进步,佛教逐渐进入普通民众之中才真正发展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隋唐之后,佛教进一步与本土文化融合,日益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和流布,以梵文为主的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也在逐步深入。最初阶段,“净”、“妙”等语素放在名词性语素之前充当修饰性成分,主要是出于对应原文的需要,而且这种用法仅局限在汉译佛经文献中,具有了一种宗教色彩。但随着佛教文化的深入传播,这类用法逐步扩散开来,在中土文献中也出现了大量与佛教义理无关的用例。到了这个阶段,语言接触对词汇的影响已经不再限于佛经文献,而是融入到汉语的全民语中,成为汉语自身的一类词汇现象。 四 本文考察了“净”和“妙”两个构词语素在上古、中古和近代的历史演变过程。这类语素在中古汉译佛经中呈现出新的用法,它们可以跟大量名词性语素搭配使用构成偏正式的复合词,这种用法迥异于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的中土文献。“净”和“妙”的新用法最初仅限于具有宗教色彩的佛经文献中,随后逐步渗透到同期和后期的中土文献中,日益脱离了宗教色彩而成为汉语全民语的一部分。通过与梵文原典的对照,“净”和“妙”新用法的形成并非属于汉语的固有现象,而是梵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接触的产物。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语言接触在构词语素层面的这类影响扩散到汉语的全民语中,成为汉语自身的语言现象之一。佛教在中国经历了初期的传入、逐步流布和最终与本土文化融合的漫长过程。文化间的交流与上述语言现象的变迁在时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语言演变作为视角,不仅可以呈现外来语与汉语的接触过程,也透视着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轨迹。与单纯的外来词相比,外来文化和外来语言在汉语构词语素层面的影响更为隐蔽和长久,而这类深藏于汉语自身中的印记则更为深刻地呈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

语言与文化范文4

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意识;翻译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对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有正确的理解,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落入翻译陷阱。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清楚,便不能透彻理解反映它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往往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地联系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如果对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交流又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现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

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二、文化差异——翻译的障碍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任何两个社会都有文化重叠现象。但是除了相似点以外,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面对不同于他们母语的一种异族语言和文化,常常碰到一些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标准无法理解或者无法解释的事、物或者观念,这种跨文化的困惑在翻译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英文电视台新剧集《高校风云》(Bos—tonPublic)中有句对白“No,youdidn’tdisturbUS.Wewerejustchewingthefat.”Chewtheaft不指嚼肥肉,真正的意思是“闲聊”。所以,此句应译为“不,你没有打扰我们。我们只是在闲扯。”又如:刚刚才发薪水,有人提议周末大家一起上馆子打牙祭。一位中国女士想要减肥,好穿新近买的一条短裙,推辞说:“No,Idon’tthinkIcanmakeit.1wanttotightenmybeh.”后来,朋友悄悄地问她:“如果你最近手头不方便的话,我能帮你什么忙么?”该女士被问得一头雾水,解释半天才弄明白。原来,“tightenmybelt”是经济拮据,必须节衣缩食度日。例如:“Theharvestwasbadlastyear,weallhadtotightenourbelts.”(去年收成很差,我们必须节衣缩食度日。)

看来文化差异引起的麻烦还真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

1.文化差异影响听话人获得信息的原因,往往是说话人越过了话语字面意义,传递一种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例如:Thatguy’SgotaMidastouch.作为听话人,我们首先要懂得Midastouch是什么。

尽管我们知道它来源于希腊故事,Midastouch指的是希腊国王Midas的点金术(theGoldenTouch),但仍不足以完全领会这句话的文化内涵,无法获得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交语境(如商务活动),最终推断出这句话的意图是说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费太多气力,就会像点石成金那样轻松赚钱。

2.汉英两个民族在各自文化熏陶下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交际双方如不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就会使交际发生障碍,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例如:英语中的adultbooks一词语,从字面上看,这个是“成年人”,一个是“书”,放在一起自然就意为“成年人用书”了。然而这样推理出来的答案只是它的字面意义。从文化内涵上讲,它实际上是“色情书籍(刊)”的代名词。原来在西方社会,淫秽书刊充斥市场,为了遮人耳目,这个委婉词便应运而生。再比如seniorcitizens一词,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它所指的是“有社会地位的公民”。而实际上,这里的senior与社会地位并无任何直接联系。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人们也常常倚老卖老。而西方人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老,更不想变老,老年意味着孤独,所以,就在“公民”前面冠以senior这一听起来堂而皇之的字眼。

对诸如此类的词汇,我们如果只注意字面意义,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正确运用。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了解语言所负载的这种“文化信息”,有效交际势必受阻。如有人将字面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之间随意划等号,把“milkyway”理解为“牛奶路”,那更是不懂天文学而贻笑大方。

3.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了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对应,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

例句: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这座昔日被誉为远东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城市正在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发展起着龙头作用。

译文: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hiscity,formallycrownedasthefinancial,economicandrade 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dragonhead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该句中把“龙头作用”译为“dragonheadrole”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英文中,dragon一词的意思是:amvthicalmonster(thatresemblesalargefire—breezinglizard”柯林斯最新英语),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做是光明的未来,而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而这里所谓的“龙头作用”意指“引导、领头、先锋作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误译。

应改译为: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thiscity,formerlycrownedastheifnancial,economIc and trade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leading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可见,文化差异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诸多障碍和困难。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往往不同。如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很难正确理解、正确翻译。因此,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应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至于文化差异的可译性多高,则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的功底,取决于译者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

三、提高文化意识,跨越文化鸿沟

文化意识即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译者在进行语言文字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为此,译者不仅要精通译出和译人语言,还要了解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而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这就会导致误译。所以,我们说,翻译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翻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时必须牢牢记住两点:一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原作的意思;二是如何让译文的读者在其自身的文化框架中去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语的文化养分。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尽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问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有了这种态度,译者才能让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还要善于发现语言的共通性。如:Speakofthedevil,andheappears.(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不难发现,中英文在这一成语上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处。汉文化中,曹操素有“奸雄”的称号,而英语中就使用了“devil”这个词。中英文用法上有惊人相似之处的还有:He that has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To wam a snake in one’S bosom讲述的正是我们汉文化中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等特征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

由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间存在着众多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了不同文化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反应不可能相同。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读者的这一独特的文化敏感性正是作者在创作语言作品时的语用前提。因此,用某一种语言创作的作品只有生活在这种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人才能做出作者所期待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也只能是大致相同。俗话说得好,读《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言与文化范文5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影响 作文

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对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下面就谈谈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

一、分析

1.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有一天,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一位中国朋友从他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等于英语中的 Hello或Hi,但如果照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Have you had your lunch?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美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他以为人们总问他“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您好!)”“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 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你最近好吗?)”。

2.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 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宇称呼别人(如:Tom,Michael,Linda,Jane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r Summers,Mrs Howard,Miss Jones等)。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宇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Joe,Ben,Helen,等。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也是这样的。例如,许多大学生叫老师的名字。老师们对这种做法并不反感,也不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或过于随便;他们反而认为学生能这样做,正好说明自己待人友好,平易近人。

这当然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呼其名,成年人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孩子会挨一顿骂,甚至会挨几巴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称父母为Dad,Mom,Mum,Mother等,称祖父母为Grandpa,Grandma等,有时称年长的亲戚为Aunt Mary或Uncle Jim(注意:一般用名字,不用姓)。就连对这种亲属关系,美国人也倾向于用名字相称,不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

中国人称呼别人时,有时称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务,前面加上他的姓,如“黄局长”、“林经理”、“马校长”之类。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为Bureau Director smith(史密斯局长),Manager Jackson 杰克逊经理),Principal Morris(莫里斯校长)。只有少数职业或职务可用于称呼。如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 Doctor;有权主持法庭审判的人可称Judge――。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和 Mayor――,但往往只称Governor或Mayor,省去其名;Professor一词也有类似用法。在汉语中用姓加职务,如“陈司令”、“郝团长”、“梁排长”等。在英语中则用姓加军衔,不用另加职务,如可以说 Captain Johnson(约翰逊上尉),却不说company Commander Johnson(约翰逊连长);可以说 Admiral Benjamin(本杰明海军上将),却不说Fleet Commander Benjamin(本杰明舰队司令官)。

3.寒暄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 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 话题是天气的 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或“It's raining hard,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 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 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 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另外,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学生习惯用汉语的语义结构来套用英语。如:打电话时,中国学生习惯说:“Hello who are you please?”而英美人的习惯是接到电话先报自己的号码或单位、公司的名称。如:

A:Hello 8403229

B:Hello,this is Tom. Could I speak to Jim,please? 打电话的套话,必须这样用。四、赞扬与祝贺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 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 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 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

4.赞扬与祝贺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 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 答:“No,no M 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 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beautiful today(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幸亏这位美国人懂 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 so.”

二、小结

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会对双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这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掌握这两种语言。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姜波.谈语言与文化――英汉文化差异之我见[M].中国建设教育,2006

[2]王永聘.走出民族文化语言交际的困惑[A].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出版,2003

[3]李英男.语言与文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4]刘润清.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C].2006

[5]罗常培.语言与文化 [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6]刘焕辉.语言交际学[D]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7]戴昭铭.文化语言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出版,1998

[8]爱德华・萨呸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管出版,1985

语言与文化范文6

语言的学习在于应用,在于交际,而语言的使用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同样要表达一种感情或一种意思,来源于不同文化的民族表达所用的语言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方式。外语的学习是用来与别的民族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注意用他们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语言文化习惯。小学生实际语言交流时经常可能用到称呼用语、礼貌用语和电话用语三方面。

二、称呼用语

称呼用语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的运用十分频繁的。在汉语中根据辈份和亲属关系等分得十分详细清楚,对于无直接亲属关系的年长者也称呼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爷和大妈等。而在日语中更是在这些称呼上加上大量的敬语,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之意。但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时是不可能教授小学生这么多称呼的英语说法,因为事实上英语中对长者的称呼并没有我们文化中那么复杂,而是简单称呼男的为“unele”和女的为“auntie”。但是我们要让小学生了解英语中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说法没有汉语中他和她那么简单了。在英语中我们一般称呼他和她可以用“he”和“She”,但还常把男士尊称Mr,未婚女士尊称为MsiS,己婚的尊称为Msr或不明对方是否己婚的可称呼为MS。让小学生了解掌握这些日常称呼用语可以很好的让他们获得对方的好感。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樊湖[3]在“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谈到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中应注意遵循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1.适用性原则:指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要和学生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2.适度性原则:指所选的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应注意选择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同时兼顾趣味性。3.阶段性原则:主要是指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生理和心理状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我们认为分析的相当的恰当和合适,结合小学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参照以上原则的内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外的情景教学中进行主动地英语文化的输入。

四、结束语

上一篇俗语大全

下一篇把耳朵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