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论文范例

语言研究论文

语言研究论文范文1

 

新时期初,文学批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努力摆脱时期“政治标准第一”的批评原则,逐渐向艺术标准转变,开始重视语言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但由于受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研究仍在“内容决定形式”的思维框架中,将语言形式看作是思想内容的容器和工具。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语言论转向”的引进,文学批评开始以语言本体论为基础探索文学语言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使文学语言研究从观念到方法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完成了从工具论到本体论的视域转变。   一、文学语言的本质:从载体到本体   与“”时期清一色的阶级分析和政治批判相比,新时期文学批评开始以反叛的姿态努力摆脱政治标准对文学批评的钳制,突出艺术标准的重要性。对比1977年和1978年的文学批评,可以发现批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1977年的文学批评中很难看到以“艺术”作为篇名的关键词,即使在文章中涉及“艺术”方面的内容也大都放在文章的末尾或者几笔轻轻带过。而1978年的文学批评中以“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形式”、“艺术结构”等作为篇名的文章开始涌现。1979年以后,分析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和语言风格,探索小说语言、诗歌语言、散文语言的特色等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的一大特征。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79-1984)可以发现这方面的论文很多。如涂一程的《试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李裕德的《〈在烈日和暴风雨下〉的语言分析》、赵毅衡的《诗歌语言研究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刘心武的《小说语言问题之浅见》等,这些文章在分析文学语言的特征时较少涉及文学语言本身的形式美,主要还是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的,将文学语言作为叙事写人、写景状物、传情达意的工具。虽然有的评论者认为文学语言具有形式美,但语言形式的美必须要服从于思想内容的真。如王畅认为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美的语言,是一种形式的美,“但这种形式的美必须服从于内容的真,只有当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真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统一体的时候,这种形式美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才具有艺术美”[1]。这说明,新时期初的文学批评虽然重视文学语言研究,但仍然将文学语言作为表达思想内容的载体,强调思想内容对语言形式的决定作用,忽视了语言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研究模式的根源在于工具论的语言观。工具论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外在于人、可供人支配和使用的工具,本身没有独立的价值。在社会学意义上,工具性成了语言的本质属性。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工具性是“文学反映论”和“文学表现论”的基础:对“文学反映论”来说,语言是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工具;对“文学表现论”来说,语言是文学表现作家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工具。当语言完成反映和表现的任务后,它就被人遗忘了。这种“得意忘言”式的文学批评一直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流。尽管20世纪初文论界曾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语言革命———“五四”白话文运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语言的工具性基础。这场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的本意也只是进行一场工具意义的变革,在他看来“今日中国需要的文学革命就是用白话替代古文的革命,是用活的工具替代死的工具的革命”[2]。不仅如此,他还把历史上的文学革命都看作是工具的革命,他在中国文学史的更迭演替中看到的也只是语言工具的变革。所以,语言工具论始终是胡适文学革命的核心,也是“五四”文学革命的核心。   “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的“文艺大众化”论争和“民族形式”的探讨,看中的仍然是文学语言的工具性能。在文艺大众化论争中,左联对文艺大众化的坚决维护其目的是利用文学来唤醒工农大众的阶级意识、激发他们的革命斗志和反抗情绪,使文学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部分。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语言问题上升到“为什么人服务”的政治高度,正式确立了文学为政治、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到了“”期间,文学及其语言完全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沦为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工具。因此,“”时期是文学工具论最极端的表现,也是语言工具论发展的极致。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虽然解除了文学和语言的阶级性、政治性,但并没有改变它们的工具性,文学语言仍然是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而存在的。这种局面的整体改观需要等待一种新的理论的引进,并激起创作界和文论界的巨大反响,才可能发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变革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语言论转向”伴随着西方的形式主义思潮进入中国文论界,掀起了“语言本体论”的热潮。本体论语言观首先来自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不是供人类驱使的工具,而是人类存在的家园,人类就生活在语言之中。海德格尔从哲学本体的高度肯定了语言与存在的一体关系,语言不是外在于人类,而是人类生存之本。语言哲学的杰出代表维特根斯坦则认为,“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表明了世界是语言化的世界,语言是世界的本体。这两种语言本体观必然导向“语言是文学的本体”。俄国形式主义学派认为,文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学之外的“行情”或“政策”,而是“文学性”,即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形式;英美新批评同样把文学批评聚焦于文学形式,倡导细读式批评,主张对文学文本进行精细的语义分析,使文学批评回归文学形式本身;结构主义批评则用“文本”取代“作品”,使“文本”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它是语词的编织物,与作者无关。这种将文学语言形式奉为文学本体的批评就是以本体论语言观为基础的语言批评,它在8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   1985年,以刘索拉“黑色幽默”小说《你别无选择》为代表的一批在语言方式上极具创新力的作品吸引了文坛的关注,马原、王安忆、莫言、徐星、韩少功、残雪等作家脱颖而出,他们的小说以形式的创新和语言的怪诞为文学创作开启了又一个崭新的空间。1987年以后,创作界对语言的关注更为凸显,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派作家以更加反叛的姿态痴迷于小说叙述方式的革新,语言在他们的笔下更是呈现出腾挪跌宕的跳跃之姿;以于坚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也打出了“诗到语言止”的旗号。作家们不仅在文学创作时醉心于语言的创新,而且也从理论上阐发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张承志在《美文的沙漠》一文中指出:“叙述语言连同整篇小说的发想、结构,应该是一个美的叙述。小说应当是一首音乐。小说应当是一幅画。小说应当是一首诗。而全部的感受、目的、结构、音乐和图画,全部诗都要依仗语言的叙述来表达和表现。”[3]何立伟同样赋予语言于文学显要的地位:“一个作者或读者,若完全属于审美型的,于他的第一要义,我想应该是语言,一部作品失去了语言的魅力,则正如同一朵花失去了清香,它的审美价值就真正是值得怀疑了。”[4]#p#分页标题#e#   汪曾祺的一段剖白很能说明当时创作界对语言的重视以及语言观念的转变,他说:“中国作家现在很重视语言。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5]从上述作家的创作感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所秉持的语言观不再是工具论的语言观而是本体论的语言观,表现为:(1)语言不再是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语言是文学的本体,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2)语言与内容是融为一体的,不可分割,两者不存在主次之分,先后之别;(3)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内容决定一切”的观点。   对于文学语言的本体价值,李?在《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一文中指出:“所谓文学,在其本体意义上,首先是文学语言的创作,然后才可能带来其他别的什么。由于文学语言之于文学的这种本质性,形式结构的构成也就具有了本体性的意义。”[6]   可见,李?把语言与形式看成是二而一的东西,两者不可分割:形式是内容化了的形式,内容消失或溶解在形式之中,与形式水乳交融在一起,这是语言形式本体论的要旨所在。转向本体论语言观的文学批评开始关注文学语言自身的意义和价值。1985年,黄子平率先对传统理论命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进行重新审读,对“得意忘言”式的文学批评进行批判。他指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却是忘却语言的艺术。语言被当作文学创作的‘副产品’放到‘最后’来说,更多的时候连这‘最后’也没有。”基于此,黄子平倡导建立“文学语言学”,“文学语言学不仅研究‘语言的文学性’,更注重研究‘文学的语言性’。因此,不要到语言的‘后面’去寻找本来就存在于语言之中的线索”[7]。80年代中期,经过创作界和文论界的共同努力,文学语言的本质终于从文学内容的载体转变为文学的本体,从而开启了文学语言研究的崭新空间。   二、文学语言的功能:由实用到审美   在工具论视域下,文学语言主要担负着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以及表现思想情感等功能,对此,高尔基曾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8]这段话在新时期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分析中被援引的频率相当高。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文学语言具有叙述功能、描写功能、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功能、反映现实的功能、传情达意的功能等。这些功能主要注重的是文学语言的实用性,在实用标准下,文学语言是被动的,它必须根据人物、情节、环境以及作品思想情感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表面上文学语言与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完美契合,实际上两者仍有主从之分,即思想内容的变化决定语言形式的变化。正如涂一程在论述《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时所说的那样:“一定的语言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红楼梦》高度的语言艺术,只是作者赖以表达其政治主题的手段和工具。”[9]这种将文学语言功能实用化的分析方法占据着新时期初文学批评的主流。但随着语言本体论观念的崛起,文学批评开始发现文学语言不仅仅具有作为表达工具的实用功能,而且还具有其他的功能。1987年,唐跃、谭学纯发表了《语言功能:表现+呈现+发现———对“语言是文学的表现工具”质疑》,阐述了新的语言功能观。在他们看来,文学语言具有表现性价值,但这种表现价值与传统的“表现工具”有本质区别。他们认为,语言作为“表现工具”,“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只是具体言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而具有“表现价值”,“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则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语言的丰富属性”[10]。这种丰富属性体现在:一是语言表现的艺术化价值,即文学的艺术化实现首先依赖于语言表现;二是风格化价值,即文学风格最终是在语言表现中定型的;三是内容化价值,即文学的语言表现不仅构造着文学作品的形式,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文学作品的内容。   [11]这样,语言表现就不仅仅是文学技巧或简单意义上的形式因素,而是形式要素与内容要素的综合呈现。除了表现功能外,文学语言还具有呈现和发现功能,这是因为文学创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作者的创作阶段,文学语言被用来表现作者的意图,因之具有表现功能;在文本的实现阶段,文学语言被用来呈现文本的意义,因之具有呈现功能;在读者的接受阶段,文学语言被用来发现读者的意味,因之具有发现功能。”[12]可见,文学语言参与了文学创作活动的全过程。以前的文学语言研究只看到语言在作者创作阶段的表现功能,却忽视了语言在文本实现阶段和读者接受阶段所具有的呈现和发现功能,这是由于研究视野仍然拘束于工具论语言观,看不到语言本身的价值。   在工具论意义上,文学语言主要的功能是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本体论意义上,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造型功能。夏中义认为,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分界线在于文学语言具有语象造型功能。   “语言作为传达媒介只有在文本结构中才能获得其美学生命,这一美学生命集中体现在它的语象造型功能上。”[13]正是这一功能将文学的虚构世界与日常的现实世界区分开来,使文学进入了自由的审美天地,而摆脱了日常语言的现实指称性。一般来说,诗歌的语言造型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象形图形直接表意,即把文字和诗行排列成某种图案或形状来表达某种意义,图案或形状与所要表达的意义相吻合。   如周振中的《英雄纪念碑》把诗句“一尊巨大的磨刀石砥砺着民族的意志”造型为纪念碑形状,给人强烈鲜明的视觉效果。二是通过意象组合来表达意义。   在组合策略上,可以通过并置式组合、重叠式组合、承接式组合以及向心式组合等方式来获得。[14]#p#分页标题#e#   不同的组合方式虽然带来的诗意效果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诗歌的语义。如温庭筠《商山早行》的第二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采用的就是并置式组合。诗句将六个独立的、缺乏逻辑联系的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并置在一起,中间没有插入任何动词和关联词,没有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固定化,从而为读者留下了发挥想象的阐释空间,诗歌的语义也由此丰富多义起来。可见,意象的组合方式不单纯是形式的排列问题,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排列组合中隐藏着独特的意义。   小说的语言造型主要是在语法或句法上做文章,通过打破固有的语法规则或句法结构来引起人们的审美关注。小说语言造型主要有四种形态:倾斜造型、重迭造型、移位造型和频闪造型。倾斜造型是破坏句法结构的均衡性,将某一句法成份或话语成份无限扩展,使句子原有的体积膨胀,造成头轻脚重或头重脚轻的倾斜感。重迭造型是利用括号将两种语言单位同时呈现,或取消括号样式直接将几种叙述话语并列排置。移位造型是变动语言单位的常规位置,造成错位效果。频闪造型则利用语词的高出现频率达到意义一致或变异的效果。[15]   如王蒙小说《布礼》在描写钟亦成被打成右派后的心理活动时就采用了倾斜造型的方式:走过早点铺,我不敢去买一碗豆浆,我怎么敢、怎么配去喝由广大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农民种植出黄豆,由广大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工人用这黄豆磨成,而又由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店员把它煮熟、加糖、盛到碗里、售出的白白的香甜的豆浆呢?引文在句子的宾语中心语“豆浆”前面添加了超长的定语,详细叙说了豆浆的原料及制作加工过程,并且在农民、工人、店员前面重复添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限定语,从而使句子的宾语体积过度膨胀,破坏了句法结构的平衡性,给人一种头轻脚重的倾斜感。这种倾斜表面上看似乎重复、多余,令人觉得荒唐可笑,但在言语表层的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它一方面反映了时期宏大话语的泛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时代对知识分子精神及灵魂的戕害。可见,语言造型本身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意义,它不是一种语言游戏而是为了使文本更具创造性,获得更多的意蕴。   无论是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发现功能,还是呈现功能、造型功能,其立足点不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表现目的的手段,而是关注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这就是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诚如日本符号学家池上嘉彦所说:“实用功能,认为语言作为‘手段’只有对某种目的起作用时才有其价值,而‘美学功能,是从语言本身所固有的价值角度来理解的。”[16]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逊曾经提出过著名的语言六功能图,在这张图中,他认为人类语言具有表情功能、指代功能、诗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意动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其中审美功能是语言艺术具有决定意义的、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它关注的不是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是语言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从而指向一种本体论的语言功能观。   三、文学语言的研究方法:从单一到多维   弓心月在《建国以来文学语言研究管窥》一文中认为,文学语言“不仅要发挥语言表达思想的交际作用,而且要发挥语言作为塑造形象之工具的艺术作用,因此,它在美学和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定地位。   要全面解释语文的修辞现象,尤其是所谓‘积极修辞现象’,不仅要用语言理论,而且要用美学理论,文艺理论等等”[17]。在这段话中,弓心月虽然仍将文学语言看做是塑造形象的工具,但他认为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多样化,不必拘于语言学领域,而可以向美学和文艺学领域延伸,借鉴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来解释语文修辞现象。尽管作者只是在文章最后提出这一想法,并未详细论述该如何借鉴,但已显露出突破传统文学语言研究方法的端倪。整体地看,新时期初的文学语言分析并没有向美学和文艺学延伸,基本上还是在语言学领域内打转。对此,傅继馥曾有所反思,他说:“怎样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才比较科学呢?用对非文学语言的要求作为评论文学语言的标准,会忽略后者的特点;把语言的形式和它所反映的内容混淆在一起,又会忽略语言作为艺术形式的特点;单纯罗列一些形容词,会缺少内在联系,而再任意摘引一些例句,又缺少代表性。这样恐怕很难获得科学的认识。”[18]   傅继馥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但他并没有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这说明新时期初处于工具论视域中的文学语言研究,只能处于这样的一个过渡地带,只有在本体论语言观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出现研究方法的更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本体论语言观的观照下,文学语言研究突破单一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向语体学、文艺美学、文化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寻求理论给养,呈现出多维视野竞相开放的研究局面。   1.语体学方法   1988年10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修辞学会联合举办了“首届文学语言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重建语言学对文学语言的解释力”。《修辞学习》1988年第3期以“文学语言专号”的形式汇聚了这次研讨会的大部分成果。从这些成果中可以看出,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占据了主导。刘大为《文学语言研究方法论》对传统的修辞学研究模式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传统的修辞学模式缺乏一种把文学语言作为文学语言来研究的意识,远没有在方法上把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区分开来,另外,修辞学模式对意义的认识离开了语言形式的控制。可见,传统的修辞学研究模式仍是在工具性语言观的基础进行的,这样“文学语言的研究几乎成了文学内容和文学效果的归纳”[19]。如何改变这种研究格局呢?刘大为提出了“语体学方法”。这种方法一是根据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联系与变异,既揭示文学语言具有语言学价值的变异特征,又揭示这些特征与日常语言的联系;二是寻求造成语言变异的语言外变力量,这就把内在的语言形式研究与外在的社会历史因素结合起来。#p#分页标题#e#   语体学又称“文体学”,是西方文学批评中备受欢迎的理论流派之一。西方文体学派别林立,其中有两个表面相近而实质迥异的派别,即“语言学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两者都采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但其目的却迥然不同:语言学文体学把文学文本作为语言学分析的工具,目的是为了证实或发展他们的语言学理论,“而不考虑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学效果(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匆匆一笔带过)”[20]。文学文体学特指:“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文学文体学是连接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桥梁,它集中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21]   如对韩少功《马桥词典》这样的词典体小说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找出它与一般的小说文体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其次,要对这些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审美分析,思考这种独特的文体样式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具有怎样的审美价值,蕴含着怎样的用心和意义。因此,文学语言研究的语体学方法采用的应该是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模式,重在探寻文学形式背后的主题意义和审美价值。   2.语言学—文艺美学方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及日常语言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文学语言不仅仅是作为媒介的工具性语言,而且是一种艺术性的、审美性的语言。审美性是文学语言的本质属性,因此,对它的研究离不开文艺美学的方法。语言学与文艺美学相融合的方法既突破了语言学方法,但又不止于语言学,而向文艺美学层面提升,关注语言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谭学纯、唐跃是这一方法的开创者。他们认为文学语言研究和纯语言学的语言研究虽然起点相同,都始自语言,但研究路径和落脚点不同:纯语言学的语言研究其路径是从语言到语言,始终在语言学视域内进行;文学语言研究的路径是从语言到文本再到作家的精神世界,“存在着本自语言学,又超出语言学的双重阐释空间”。前者“关注的是一般的修辞技巧”,后者则是“超越技巧论的修辞诗学”[22]。修辞诗学就是研究作家的修辞行为如何转化为修辞文本的语符化过程。这种批评方法一方面摆脱了传统社会学批评重内容轻形式的桎梏,注重文本的形式分析,揭示语言形式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重蹈西方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纯形式”分析的覆辙,把形式分析与审美文化分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文学语言研究方法。   3.心理学方法   文学心理学主要探讨文学语言的发生机制以及作为创造性精神活动所具有的个体性、心灵性等。   文学语言作为创作主体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外化形式,必然带有创作主体个人的印记。不同的创作主体由于人生经历、生活体验和情感趋向不一样,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就会有差异。与张承志的长句铺排不同,汪曾祺则以简洁的短句著称。   因此,文学语言研究应该把语言与主体关联起来,而不能割断两者的联系。鲁枢元的文学言语学研究是这方面的代表。[23]   在他看来,文学言语是充满个体生命的、具有灵性的、尚未受到语言规则模塑的语言,而文学语言学对语言的科学性分析,显然是对文学语言人文性的漠视,因此,他极力倡导“文学言语学”。文学言语学就是要超越语言的逻辑法则的束缚,注重言语的“个体性”、“心灵性”、“创化性”和“流变性”。为了展示文学言语与创作主体的关联,鲁枢元创造性地运用了“神韵”、“延宕修辞”、“瞬间修辞”、“裸体语言”、“场型语言”等充满心理学内涵的概念,深刻揭示了文学言语与人的生命活动与精神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文学言语的灵动性、生命性和诗性,使文学言语重返诗意的家园。鲁枢元从心理学视野来探究文学语言的独特品质,看到了文学语言超越语言规则的束缚,而具有个体性和灵动性的一面,却又忽视了文学语言受制于语言规则的一面。因为,无论是书面定形的语言,还是内心涌动尚未显形的言语,都无法逃脱语言法则的规约力量。文学语言正是在遵循法则与偏离法则的缝隙中显示出其独特美感的。   总之,新时期文学语言研究在工具论和本体论的较量中,逐渐以语言本体论为理论依据,对文学语言的本质、功能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新的考量和探究,使文学语言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但转向本体论之后的文学语言研究也有滑向“形式至上”的趋势,把文学语言看作是纯形式,从而丢失了语言背后的“意味”。这是值得警醒的。

语言研究论文范文2

 

文学语言是长期以来困惑文艺理论界的一个难题。问题的症结在于在人们的思想中,文学所要创造的是形象,而作为塑造文学形象的语言却是一种概念的系统,这样,两者之间就形成了难以解决的矛盾。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传统语言学理论在人们头脑中所造成的思想侄桔在作祟。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是依附于西方知识论哲学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把语言看作是一种思想的工具,把语言与思维和逻辑结合在一起,甚至完全依附于思维和逻辑来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白古希腊直到近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事物—思想(观念)—语言的思维模式,即认为思想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语言则是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符号和工具。这就是德里达所批评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原本是为了人们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同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而现在“由于形而上学把事物的真实存在理解成直接被‘思想’所接受的本质,存在经验的语言性质就被隐蔽了。”[2也就是说,它与人的实践、实际生活、交往活动分离开来,这样自然就不能解决在语言使用中的许多具体的问题,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使用的问题。因为作家创作所思考的不是事物的抽象本质而是他所面对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我们从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东西与科学家通过抽象思维所把握到的东西是不同的。尽管哥白尼证明了地球自转而分昼夜,但我们平时还是说太阳下山了而不说地球在转动。所以,若是按照传统的语言观来研究文学语言,就很难解决它在创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要使我们对文学语言的研究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我认为首先要破除的就是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形而上学的语言观。   其实,这种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在19世纪随着哲学上的反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早已产生动摇。   这首先反映在被伽达默尔称之为“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的著作中。他在19世纪30年代所写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等文中,受了当时欧洲以及德国启蒙主义学者所创导的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启示,提出要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联系人的精神生活和交往活动去研究语言,特别强调“我们不应把语言视为一种僵死的制成品,而必须在更大得多的程度_L将它看成是一种创造;我们不必去考虑语言作为事物的名称和理解的媒介起作用,相反,应该更细致地追溯语言与内在精神活动的紧密相联的起源,以及语言与这一活动的相互影响。”正是因为“语言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活动,因此,语言的真正定义只能是发生学的定义〕”[3一这些思想无疑是对传统语言学理论发起的一大冲击,是在强大的科学主义思潮统治下为恢复语言与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和语言学理沦的人文内涵所作的创造性的思考;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文学语言问题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但遗憾的是,洪堡特的这些很有价值的语言思想,在2o世纪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中,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这一研究领域,人们所遵循的主要似乎是瑞士语言学家费尔南德•索绪尔所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虽然索绪尔与洪堡特一样,都反对形而L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都强调对语言作形而下的研究的重要意义,但与洪堡特不同的是:他主张把“语言”与“言语”严格地区分开来,强调语言只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性的确定部分,“它既是语言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必不可少的规约”;而言语则是个人的、或然的,是语言在个人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变异。所以语言科学所研究的只能是“一切言语活动的表现规则”,它“不仅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要素,而且只有没有这些要素搀杂在里面,才能够建立起来。”[’J这些言语活动的表现规则在他看来主要有两类关系,即由句段之间所构成的“组合关系”和由联想活动所构成的“聚合关系”。这样一来,他就把语言当作一个自足的概念系统,完全离开人的精神生活和交往活动来作封闭的研究,在分离语言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上,与传统语言学所走的是完全同一条道路。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被俄国形式主义莫斯科学派创始人罗曼•雅各布森引人到诗歌语言研究中来。他根据索绪尔的言语活动的两类规则来划分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认为由句段的组合的关系所组成的“换喻的过程”是散文语言的基本形式,而以联想的聚合的关系所组成的“隐喻的过程”则是诗歌语言的典型特征。因此,“隐喻之对于诗歌,换喻之对于散文分别构成了各自阻力最小的路线。”一5〕所谓文学的“文学性”,在他看来也就是由这种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所赋予文学的特性。这样,也就开创了完全离开文学作品的内容,仅仅从形式方面、从修辞学的技巧方面来研究文学语言的道路,并与俄国形式主义彼得堡学派的创始人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一起成了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两大主要代表人物。因为尽管什克洛夫斯基所借鉴的理沦资源是德国浪漫派的“陌生化”的理论,与雅各布森不同,但是他把“陌生化”仅仅理解为在语言中通过扭曲、套叠、颠倒,借以增加感觉的困难和延长感觉的时间,使习以为常的反应萌发出新意。所以他把文学看作只不过是一种“语言的编织形式”困,这说明他在分离文学语言与作品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仅仅就手法与技巧上来研究文学语言与雅各布森是如出一辙、完全一致的。这一学派后来对结构主义、符号学、直至5O年代在美国风行一时的“新批评”文学理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了2o世纪语言学文学理论批评的主潮。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当代文学理论的大量引进,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有一度时间也曾引起文艺理论界、特别是其中一些青年学者的极大兴趣,也在我国文学语言学研究中居于霸权的地位。   形式主义理论对于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的研究与建设的价值自然是不能否认的,它至少提高了语言问题在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地位,使我们看到了语言对于文学作品来说不只是一种媒介、一种形象的载体;在一个艺术上臻于完美的文学作品中,它的内容不可能与它的形式包括语言的节奏、韵律、句法截然分割的;任何形式__上的改变,也就意味着内容上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语言确是像“新批评”理论家所说的,它自身就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所以,在文学创作中,对于语言的运用和推敲就不应该像传统文学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次一等的工作”,它应该引起作家足够的重视并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但不论怎样,这些形式主义的理论的价值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它不仅不是什么新的创造,充其量只不过是传统的修辞学文学理论的复活与更新,而且这种完全脱离和排除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仅仅就语言表达来研究文学语言的方法,还必然会把我们对文学语言的研究引人一种纯技巧的歧途,丧失对文学语言的优劣作出科学评价的最终依据。#p#分页标题#e#   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要使我们的文学语言研究走上正确的道路并在理论上真正有所推进、有所创造,还是应该遵照洪堡特所指明的方向进行努力。因为文学语言对于作家创作来说毕竟首先是一种媒体,它的职能主要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我们评价一个作品语言的优劣主要也应该从它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所达到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创造性的方面着眼,而并非什么孤立的节奏、韵律、音调以及句法变化之美。离开了生活世界和作家思想情感的参照,我们的评价也就失去了依据,就会变成为纯形式的探讨。如王维的《山居秋嗅》中间的两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烷女,莲动下渔舟}”有人认为,这两句的作法之妙就在于由于额联“照”、“流”二动词用在句末,所以颈联“归”、“下”就不再在同一位置上重复,以免在句法上一与领联雷同,有失变化而削弱美感。这遵照的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其实,这两联句法上的变化在我看来完全是出于表达诗人耳闻目睹的当下的情景之需所作的一种安排,它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感觉的过程:耳闻竹喧才知院女还家,眼见莲动方知渔舟归来。它的效果不仅使欣赏者产生了一种实地观察的真切感受,而且还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和期待,更能激发起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若按照额联的句法改为“烷女竹喧归,渔舟莲动下”,意思的变化虽然不大,但情味却令人索然了。而领联的句法之所以主语提前,突出“明月”、“清泉”,也不只是为了不与颈联雷同,而是让人感到虽然无情之物,也仿佛能通人情、善解人意,穿过松林来与我作伴,慰我寂寞,不由得使人自然联想起《竹里馆》所描写的“独坐幽草里,弹琴复长哨。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境,画面也显得更富有情趣和生机。既然这样,那么,我们怎么能完全撇开诗歌的意境的传达,仅仅就句法的变化来判断这两句诗的审美价值呢?由此可见,要真正评判文学作品语言的优劣是不可能离开它的表达的功能,仅仅从修辞学的层面上来进行研究的,而应该像洪堡特所指出的首先联系人的精神生活和交往活动(我认为“交往”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人与人之间一种交流活动;在创作中,由于作家的移情和想象作用,物我之间同样也会形成一种交往的关系,文U腮所说的“神往似赠,兴来如答”,就是作家与对象的对话和交往的生动体现)来进行考察。洪堡特提出的这一有价值的思想虽然在当今文学理论研究中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但应该看到它在本世纪的语言学、哲学,乃至心理学研究领域,在萨不尔、沃尔夫等语言学家,在伽达默尔、利科尔、哈贝马斯等哲学解释学家,乃至列昂节夫等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心理学家的著作中,还是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并有了较为重大的发展的。这些理论家在研究语言方面的共同倾向都是为克服“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伽达默尔所说的“近代科学的方法概念与生活于世界上的人类的理解要求之间存在着的一种不可解决的对峙”侧,为恢复语言与生活世界,与人的精神生活和交往活动的联系而竭尽全力。   他们都反对把语言看作只是一种抽象的思想工具或封闭符号系统,而认为它首先是存在于人的现实的语言行为中的一种活生生的东西。他们的最基本的思想原则就是洪堡特所指出的:虽然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只能把人的讲话活动的总和称之为语言,但是“现实存在的只是那种通过讲话而产生的个别的东西。这种个别的东西是永远不完整的,我们只有从不断进行的新的活动中才能认识到每一生动讲话行为的本质,才能观察到活语言的真实图景。语言中最深奥、最微妙的东西,是无法从那些孤立的要素上去认识的,而只能在连贯的语言中为人所感受到或猜度到(这一点更能说明,真正意义的语言存在于其现实发生的行为之中)。一切意欲深人至语言生动本质的研究,都必须把连贯的言语理解为实在的和首要的对象,而把语言分解为词和规则,只不过是经科学音」析得到的僵化的劣作罢了。”因此,“语言在任何地方,包括在文字里,都不是处在停留不变的状态,它那仿佛僵死的部分必须始终在思维中重新予以创造,生动地转变为言语和理解,才能完全转人主体。”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语言在每个人身上产生的变异,体现着人对语言施加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又“只有在个人身上,语言才获得其最终的规定性。”圈这就向我们表明:语言总是在个人的日常交往活动中仓d造性地进行使用的。在语言行为中,语词的意义往往不完全按照概念所固有的含义而是它的实际使用来理解的。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后期著作中所提出的“语言游戏”说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因为游戏既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又需要对规则作灵活的运用。就像棋盘中的棋子一样,它在棋局中的意义和作用完全是靠它的运用而产生的。根据这个道理,维特根斯坦认为“只有在已经知道了如何用这个做什么事之后,问它的名字才是有意义的。”回语言使用的道理也是这样。所以到了后期,他改变了前期视意义为“事物—名称”的主张,提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句子中的使用”[’0,“每个记号本身似乎都是死物,什么东西给它生命?—它在使用中就变成活的。”!”」他的观点对“语言行为”说的代表人物奥斯丁和塞尔都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毕竟是从他前期的逻辑分析哲学发展而来的,尽管他说过:“‘语言游戏’这个词强调的是讲语言是一种活动的一部分,或者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L’2一,但他是离开人的语言活动的内在动机、外部环境和条件,只是从语言活动的形式上来进行研究的。这表明,他的方法仍然是封闭的,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他前期逻辑分析方法的印记,与索绪尔那种仅仅从语言结构内部来研究语词的使用的方法本质上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他的以走棋来比喻语言的使用这个例子,也是从索绪尔那里借用过来的。这样,就使得他对语言活动的研究由于失去与社会、文化、心理的联系而陷人模式化,这在奥斯丁对“语言行为”的分析中表现得更为充分、更加明显。   #p#分页标题#e# 这表明,即使同是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人的活动、人的行为,但这里还存在着以科学的观点还是以人文的观点来进行研究这样两种倾向的区别。   这里分歧就出在对语言的使用者—人的理解上。所谓人文的观点,最主要的我认为就是在研究语言的时候,我们不仅把它当作一种文化现象、一种人的活动及其产品,而且还把这个人看作不像科学家所把握到的,是一个未经抽象和分解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不但有思想,同时还有意志和情感,是在知、情、意统一地个的意义上参与活动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所以从人文的观点来看,人对语言的运用就无不源于他自身的感觉、情感、想象、理解、意志与欲求,即使在借助语言进行思考、传达信息的时候,也无不表达他自己所特有的感觉方式、理解方式和评价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在与世界的交往过程中经过他自己所创造的,所以伽达默尔认为使用语言“并不是指学着使用一种早已存在的工具去标明一个我们早已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熟悉的世界;而只是指获得对世界本身的熟悉和了解,了解世界是如何同我们交往的。’,〔’3〕它体现着人与世界的一种活生生的、丰富而生动的关系和联系,一种人类生活的整体的存在形式。这决定了在具体的语言行为中,对于一个词或一句话的理解,仅仅像结构主义语言学那样联系与之相邻的其他要素还是不够的,更需要联系人的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所展示的人的整个生活世界: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习俗的、心理的等等多方面的关系来进行。它不只是一种共义化的思想符号,同时也是人的整个生存方式和精神生活在其中的投影。   们联系整个作把整作品所描写的时点、人物关系等等当作一个统一的语言背景,那么,自洪堡特以来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语言问题所作的人文学的理解与解释,对于我们文学语言的研究,又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呢?我认为最主要有这样三点:首先是“语境”的理论。作为文学作品反映对象的生活世界是我们感觉的世界,它与理念世界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未经分解、抽象,一种都按照生活原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个整体。文学之所以必须通过形象创造来反映生活,就是由于唯有这样一种感性的形式,才能实现从多种关系和联系中反映生活世界这种整体特性的目的。而语境的理论,正是生活的整体特性在语言运用中的一种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从多种关系和联系中来理解语言活动中每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不仅指在文学作品中,语词的释义总是受特定的语言环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心理状态所规定,随着这些语境要素的变化而改变,而且还要求我语言的大环境来加以看待在这个语言的大环境中,正如巴赫金所指出的“人物的言语听起来完全不同于在现实的言语交际条件下独、l._存在的情形:在与其他言语、与作者言语的对比中,它获得r附加的意义,在它那直接指物的因素上增加J’新的、作者的声音(嘲讽、愤怒等等),就像周围语境的影子落在它身上。”[’4〕人物的语言如此,叙述人的语言又何尝不是这样?如鲁迅《孔乙己》中这样的一段话:“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同样这么过。”从语一言的大环境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的“快活”决非字典释义中的“快乐”或“高兴”,它有着比这些常用意义远为复杂而丰富的内含。它既反映了孔乙己言行的迁腐可笑和周围群众的冷漠无情,也表达r叙述人(他代表着作者的态度)在对孔乙己的批判中所隐含的深刻的同情和悲哀:是科举制把他造就成了-个废物,一个在生活中只是供人调笑、奚落的对象,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这些附加的语义成分就不是一般常用意义或字典中的释义所能概括得了的;对于这些附加的意义,我们只有联系移篇小说,把整篇小说当作一个大语境,才能深人体味到。这正是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现实生活的生动再现,一种现实生活的整体把握所要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是“交往”的理论。“交往”是借助一定的媒介来传递思想、情感,以达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互相理解、沟通、协调一致的一种社会活动。这种媒介最主要的就是语言。文学作品是有赖于读者的阅读而存在的。因为只有在阅读中,当读者进入到作品所创造的境界之中,完全为作家所征服,把作家的思想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之后,作品的潜在价值才能转化为实在的价值,它的社会效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由于作家创作都是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写出来,以求与读者进行交流,所以写作并不是以往人们所理解的只是一种独白。一旦当作家真正进人到创作的境界,他实际上就是在与他心目中的读者进行谈心、对话和诉说,在他的意识中都有一些潜在的、隐含的读者在。就像柯洛连柯所说:“作家必须不断地感觉到另一些人的存在,必须回过头来看看,他的思想、情感、形象是否能够呈现在读者面前,变成读者的思想,读者的情感和读者的形象。”〔’5〕唯有这样,他的意图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哈贝马斯为了强调语言行为在日常交往中的功效,认为“文学文本之内出现的有效要求只对在其中出现的那些人物才有约束力,并非针对作者和读者。有效性的转移在文本的边界被中断;它并不通过交往关系延伸到读者那里。文学言说行为在这种意义上只对那些在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效,对那些处在第三人称或者由第二人称转移到第三人称的人有效。它并不针对真正的读者。”因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是参与者的视野”,“第三人称是旁观者的视野”〔’6;。但事实上,为了达到交往的效果,许多作品都是有意把读者当作一个参与者来看待和处理的。虽然在小说中,像布托那样直接以“第二人称”来进行写作的并不多见,但在抒情类文学中却非常普遍。如苏轼的《烷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首词在我看来就不是独白而是交谈。因为正是由于他心目中有着以为“黄鸡催晓”、“白日催年”、“人生易逝”、“光阴不再”的一些对人生怀有消极情绪的读者的存在,词中才发出“谁道人生无再少?”这样的反洁问。这个疑问句与诗歌中通常的那种自问自答的写法,如“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等是完全不同的,它有很强的思想针对性,是直接针对着这种消极悲观的人生观而发的。这难道只是一种独白而不是对话吗?所以伽达默尔认为:“讲话不属于我的领域而属于我们的领域”,只有当听话者参与进去之后,讲话的形式方能成立。#p#分页标题#e#   “语言的真实存在是,当我们听到话语时,我们就已经参加进去。”“只要一个人所说的是其他人不理解的语言,他就不是在讲话。”L‘7j因而,当文学作品在与读者开展的对话过程中,一方面,读者作为听话者并不只是消极地接受作家通过作品向他和传递的信息,他总是积极参与其中,并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接受它、理解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只有当文本所说的东西在理解者自己的语言中找到表达,才开始产生理解。”另一方面,成功的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运用都不会只以表达作家的构思成果为满足,它同时在向读者发出吁求,争取与读者开展对话,并通过激活读者的想象,唤起读者的情感,使读者把自己相关的经验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到对艺术形象的创造中去。“若是文本保持缄默,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开始。”L’“所以,一部作品通过阅读而存活于大众心目中的形象,都是读者与作家所共同创造的,它不仅有时代的差别,而且还有个人的差别。而语言交往亦即对话的理论,正是从媒介的角度向我们说明了文学创作与阅读之间原本存在的距离,通过阅读如何获得沟通、融合而又发生变化、更新的现实依据。   再次是“个性化涵义”的理论。“个性化涵义”是由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历克赛•列昂节夫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借此来区分它与意义的不同。他认为“意义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映,它不依赖于个别人同现实的关系”,而涵义则“是意义在个人心理生活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以及意义在个人的生活中是何物的问题。”所以“涵义决非潜含在意义之中,而且也不会从意义中来而在意识中产生。涵义不是由意义产生的,而是由生活产生的。”〔’9〕如“长命百岁”这个词组,从意义本身来说,无论如何是一种表达祝福的意思,但是在一位99岁的老人听来,却很可能变成为一句咒语,这就是它的涵义。所以涵义的理论表明了“意义在具体个体的意识中的运动的一个方面,是它们‘返回’到世界的感性的对象性”的表现困,也就是意义进仪到个体心理层面所生的一种变异。文学的对象是实际生活中的丰富多姿的感性世界,作家不是通过抽象思考而首先凭借感觉、体验来与之建立联系的,因而反映在语言上,所使用的只能是一种富有“个性化涵义”的语言。这是文学语言区别于科学语言的一大特征。   对此,萨不尔早就有所注意,他认为“真正深入的符号作用并不依靠和特种语言的词句相结合,而是稳固地建筑在一切语言表达的直觉的基础上。   ……某些艺术家的精神活动大部分在非语言的平面上进行,甚至发现难以用习惯说法的严格固定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圈这样,就通过“在非语言平面上”的使用,使语言的意义从普遍的、社会的层面转人到了个体的、心理的层面,转化为个性化的涵义,从而使得与原先没有相应语言的个J吐意识,包括感觉、体验等等都能得以生动的表达。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某些特殊的使用手法,就是由此而生。如前面所举的在《孔乙己》中鲁迅把孔乙己在生活中的遭人愚弄、嘲笑、侮辱说成是“使人快活”,只要我们细细阅读一下鲁迅的小说,就会发现类似这样一种变异的用法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存在而决非个别的例子。它们共同构成了鲁迅小说语言含蓄、幽默、苦涩、冷峻的文体风格和反讽、悖论、夸张、含混的叙事语调。这正是鲁迅对于生活所特有的感受方式、理解方式、评价方式以及他所特有的人生智慧、人生见解、人生态度在作品语言上的投影。而这种出于为了表达“个性化涵义”的需要对语言进行创造性的使用不仅是文学赋予作家个人的最高权利,而且一旦当它获得社会的认可之后,它反过来又为丰富和充实民族的语言,推动民族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卡西尔认为“一切伟大的诗人都是伟大的创造者,不仅在其艺术领域是如此,而且在语言领域也是如此。他不仅有运用而且有重铸和更新语言使之形成新的样式的力量。意大利语、英语和德语,在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身后和他们生前是不同的。这些语言由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作品而经历了本质性的变化,这些语言不仅为新的词汇所丰富,也为新的形式所丰富。”圈这结论我认为也同样适合于施耐庵、曹雪芹、鲁迅、老舍等大师,他们的语言观都是在汉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加工的,而通过他们的创造,又推动了汉民族语言的发展。白话文之所以能达到今天的表现力,就是与吸收他们的创造成果是分不开的。他们之前的白话文与他们之后的白话文也是不一样的。这些创造虽然并不都属于“个性化涵义”的表达,但至少是包含这些由表达“个性化涵义”所创造的成分在内。   以上三点归纳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整体的、开放的、创造的与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语言。相比于我们过去文学语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我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要寻求的、并在研究中真正值得我们遵循的一条道路。

语言研究论文范文3

论文的被引量在科研评价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在科学基金申请、学术奖项评定、机构人才引进等过程中,往往需要科研工作者提供论文的引证报告作为其学术影响力的佐证。但是,单纯地依靠被引量及其相关指标来评价一篇文章学术水平的高低或效用的大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论文往往需要在发表后一年或更长时间才可能被引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人文社科领域的论文,往往需要3-5年才能达到被引高峰。因此,利用初期的特征因子对论文中长期被引量做出预测,较早地发现未来可能被高被引的论文或高被引学者,将有助于科研人员的管理与决策活动。在预测活动中,预测指标和预测方法的选择是最为重要的两部分内容。预测指标的选择主要基于相关性分析,一般认为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能否利用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进行预测的基础。关于被引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已有较多成果【1-6】,如赵思?等人采用相关分析对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作者特征、引用特征和期刊特征共12个细分指标进行了检验,发现对论文被引量有显著贡献的指标包括第一作者的H指数、第一作者的总被引量、第一作者的平均被引量、样本后两年内的被引量、期刊即年指标等【5】;Haslam等对308篇心理学期刊论文十年被引量进行分析,发现第一作者的权威性、是否具有一个或多个资深作者、期刊声望、论文长度、参考文献的新鲜度及数量等均与论文被引量相关【4】;Tahamtan等在其一篇综述中,将28个与论文被引量相关的因素归纳为三大类,即与论文相关的影响因素(如论文质量、主题新颖性、研究主题和领域特征、研究方法等)、与期刊相关的影响因素(如期刊影响因子、期刊的语种、期刊范围、出版形式等)、与作者相关的影响因素(如作者数量、作者声望、自引情况、作者的国内国际合作情况、国籍、性别、年龄、种族等)【1】;类似地,鲍玉芳等人将影响论文被引量的34个相关因素按作者因素、文章因素、期刊因素、网络计量学、其他因素这五个维度进行梳理,提出了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6】。此外,Jahandi⁃deh等人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两组论文进行差别检验【3】,Zavos等人选用TheWilcoxonrank-sumtest方法进行假设检验【2】,来判断被引量和其他因素间的关系。在上述研究中,许多与被引量相关的因素(如作者因素、期刊因素等)都是在时即已确定。然而,就算在同一刊物上发表的同期论文,其后期被引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显然其长期被引量主要受到了后一些动态变化因素的影响,如早期的被引量【5,7-8】在被引量预测方法的选择上,目前仍以传统的回归分析法为主。通过上述梳理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在论文被引量预测的相关研究中,已有多位学者研究了作者相关因素、论文相关因素、期刊相关因素等与被引量的关系,但鲜有学者对论文的被引量与早期动态变化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在基于数据类型及其关系视角下的模型构建和模型预测的方法选择和运用上,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本研究中笔者对论文早期动态指标(如早期被引量、早期下载量)、论文总下载量、总被引量、论文题名、论文作者数量、关键词数量以及期刊综合影响因子等指标进行逐一分析和选取,以论文的早期被引量和下载量作为重要研究标的,并结合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模型建构和预测,以期寻找到影响论文中长期被引量的有效指标,并构建较为优良的预测模型。

2研究方法与数据

2.1相关性分析

基于样本中变量的不同属性,在本研究中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变量间相关性分析与处理。

2.2分位数回归

回归分析能够定量地阐释变量间的依存关系,是预测和控制领域常用方法之一。传统的回归分析一般要求数据满足正态性假设或方差齐性假设,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数据无法满足上述假设,如论文的被引量分布【16】和下载量分布【10】都属于偏态分布,经典回归模型在此领域的准确性会失效。而分位数回归则利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条件分位数进行建模,不特定要求数据的分布形态,能够更好阐释因变量条件分布的全貌而不仅仅分析其条件期望;而且,运用分位数回归,自变量可充分反映其对因变量的分布的位置影响、形状影响等。因此在社科研究中,对于实际所得数据的分析解释,分位数回归分析更胜一筹【17-20】。

2.3研究工具

采用spss20.0对数据的分布形态以及数据的相关关系程度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运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以及被引量的预测分析和预测效果检验。

2.4数据来源与处理

以中国知网提供的11种图书情报领域期刊2006-2008年发表的且获得过下载的10334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CNKI从2005年开始有完整的下载数据),选择这些期刊主要是由于这些期刊创刊时间较长,在CNKI中收录完整。剔除数据集中的目录、卷首语、征稿启事、简讯等噪声数据后,得到最终数据集DataSet1,共涉及论文9919篇。在9919篇论文中,通过SPSS模糊抽样,随机抽取总样本中约50%的样本(4988个)作相关分析和分位数回归分析,剩余约50%的样本(4931个)用作后续模型验证以及被引量预测使用。DataSet1中,每篇论文所涉及的数据包含论文的基本题录信息以及该论文在2006-2015年每一自然年的下载量和被引量,分别加总每一自然年的下载量和被引量,得到每篇论文自出版时到2015年12月31日的总下载量和总被引量;由于不同论文出版月份不同,有的在年初出版,有的在年末出版,因此出版月份较晚的论文在出版当年的下载量和被引量无法体现其真实数量,为了更加准确地呈现论文在出版后1年内的下载量和被引量,本文假设每篇论文下载量和被引量在一年的不同月份不存在差异,首先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绝对下载量:其中M表示论文出版月份,并以此类推获得每篇论文出版后3-7年内的绝对下载量;然后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获得了每篇论文出版后1-7年内的绝对被引量,汇总获得新数据集DataSet2(由于2008年发表的论文截止至2015年12月31日只有7年的下载及被引数据,所以将所有论文统一统计年限为7年)。

3研究结果

3.1论文被引量与论文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从论文题名长度、作者数量、关键词数量、综合影响因子、分年被引量、分年段被引量6个常见指标,以及总下载量、分年下载量、分年段下载量3个新入指标,共9个指标,对4988个样本运用等级相关分析,发现:表2所示的5个指标中,仅有论文总下载量与论文总被引量之间存在正的强相关关系,而其他几个指标相关强度一般,如影响因子这一指标呈现出极低的相关性,这也印证了Prathap等人的发现——不论是独立的科学家的论文还是研究团队的论文,文章的被引率与其期刊影响因子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21】。Lozano研究发现,来源期刊影响因子高的高被引论文比例正下降【22】。Seglen认为期刊影响因子并不是文章的特殊属性,因此用它来评估论文实质上没有意义【23】。此外,有些学者认为,通过期刊影响因子来判断文章,使得“自己的成果变成由发表在哪儿而不是发表了什么来评判”。表3的结果显示,论文分年下载量、论文分年被引量与论文总被引量的相关趋势相同,即前7年中,论文的分年下载量和分年被引量均与论文总被引量存在正的强相关关系,而后两年则不存在强相关。依据上述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分年段下载量与论文总被引量的相关情况,同样发现论文分年段下载量和分年段被引量与论文总被引量的相关趋势也相同,即前2年和中间2年的下载量和被引量均与论文总被引量存在正的强相关关系,末2年下载量和被引量与总被引量的相关关系强度一般(如表4所示)。通过上述分析结果,早期的分年被引量、前2年被引量(选取第1年和第2年)、中间2年被引量(选取第5年和第6年)均与论文总被引量有着强相关关系,由于论文的引用时间有差异,单一年份论文被引有的极少,有的甚至为0,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我们选择分年段被引,由于前2年被引量和中间2年被引量与论文总被引量的相关结果相差不大,那么选择前两年被引量会有时间优势,正如Ponomarevp所说,越早发现突破性研究,则能有更多时间通过工作坊、资金资助或合作研究等方式促进相关科研领域的发展【12】;且赵思?等人研究发现“样本后两年内的被引量”也是有效指标之一【5】;Levitt研究相关领域的论文发现论文早期引用量与论文总引用量排名具有高强度的相关性【7】;Stegehuis也采用了论文早期引用量作为预测指标之一。基于上述分析,将前2年被引量作为预测指标之一较为适宜【24】。对于下载量这一新纳入的预测指标,从上述分析结果可发现,论文前2年下载量与论文总被引量的相关程度也较为密切,因此前2年下载量也作为一个预测指标用于论文被引情况的预测。

3.2文章被引情况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3.2.1回归模型

由于数据的极偏态分布,使得普通回归模型无法较好解释变量的真实关系,如第二节所介绍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社科研究中数据偏态分布的回归分析。在分位数回归分析中,采用了核估计法对回归模型的各项系数进行检验,得到0.25、0.5、0.75、0.95分位点处的回归模型,且各分位的回归模型拟合良好,各回归参数指标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Intercept代表常量,FTC代表前2年被引量,lnFTD代表前2年下载量的对数。从表中可看出在不同的分位点上回归模型均显著有效。

3.2.2回归系数分析

通过分析各分位点处的前2年被引量、前2年下载量以及常量回归系数分布,由图1发现,常数项随着分位点的升高而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而前2年被引量和前2年下载量与之相反,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常量(Intercept)在0.5分位点后下降较其他分位点处幅度增大,其余分位点处的斜率较为保持一致,且斜率平缓;FTC的回归系数,在75%分位点往后斜率开始陡然变大,而lnFTD斜率变大的幅度较为缓和。从图1中不难发现,75%分位点之前,FTC和lnFTD对于总被引量的贡献比例均较为稳定;在75%分位点之后,FTC对总被引量的贡献比例相较之前有明显提高,lnFTD的贡献率也有小幅度的提升。由此发现,前2年被引量对论文未来的总引量具有强有力的贡献,尤其是高被引的论文,且与之对应的前2年下载量对其总引量也具有显著贡献,高下载量在一定程度上。

3.2.3不同分位点处回归模型差异检验

通过分析不同分位点处的回归系数,随着分位数的变化回归系数也随之呈现出略微差异。虽然回归系数的变化看似微弱,但这些变化是否会引起回归结果随分位数的有序递增而呈现某种无差别性等级递增呢?这一疑问,值得进一步探讨。由此,我们通过方差分析推断这一疑问,即分析在不同分位点处的回归模型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差异程度是否显著。通过分析发现,总体上来说,不同分位点处的回归模型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2.2e-16***),如表6所示。这也意味着FTC和lnFTD这两个预测指标在不同的分位点处对总被引的影响情况是不同的。那么如果采用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笼统地模型拟合分析,这一差异情况就会被平均以至消除,预测的准确性有可能会偏离。这也进一步验证了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的合理之处。

3.2.4模型总体及不同分位点处拟合结果

常用的评价模型拟合优度的方法有判定系数R方(R2=SSR/SST)、模型F检验、对单个参数的t检验、判定系数增量等,MayankSingh等人和赵思?等人在回归拟合判定方法上均选择了复相关系数R和判定系数R方【5,14】,在此我们选择通过上述对不同分位点的模型结果进行比较,我们进一步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模型总体拟合度优良(R=0.860,R2=0.740,F=14220.348,P=0.000*,<0.01),分位点拟合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分别是四个分位点处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分布情况,并在图中给出斜率为1的参照线,从图中可看出,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分布较为贴合参照线。此外,0.25分位点的拟合情况总体上预测值比实际值略微偏大,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部分论文的早期下载量偏高而被引量滞后所致。

3.3回归模型适用性验证

通过分析0.25、0.5、0.75以及0.95分位点处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及其拟合效果,在本次预测中,运用SPSS随机抽样出的4931个样本,采用上述各分位点回归模型进行如下模型验证。图3可看出参照线从预测值和实际值的散点中穿出,总体上散点较为贴合参照线。进一步,对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模型F检验结果由表7所示(F=16568.688,P=0.000*,<0.01),线性拟合效果优良;通过计算可知R2=0.771(R=0.878),标准化残差。

4讨论

4.1前两年下载量较其他影响因素的预测优势

在的最早期(比如刚发表前几个月),期刊影响因子以及论文题名或主题的相关性是读者下载和引用论文的驱动力,此时期刊影响因子等因素连同下载量一同对论文被引量的增长做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论文累积年下载量(比如前两年下载量、中间两年下载量)逐渐取代期刊影响因子等因素,与论文被引高度相关,成为预测论文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论文的前两年下载量这一累积下载频次,其主要源于论文本身因素(内部因素),对被引量的预测优势不言而喻,首先,论文前两年下载量属于动态影响指标,其不同于期刊影响因子这一基于期刊的较为固态化的指标,前两年下载量有着与论文被引量更高更显著的相关性,对论文被引的动态发展能够更好地追踪和预测,一些学者也证实早期下载量可作为被引量预测的一个指标依据【2-3,11,25-26】;其次,论文前两年下载量作为论文被使用的一个指标,可以及时反映论文被使用的情况,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先于被引而发现文章的引用价值,一定程度地促进论文被引用,处于一种下载-使用-引用的良性循环中;最后,论文下载量这一动态指标,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论文的质量,而论文最终是否被引用,终究取决于论文内容的价值性,而非期刊影响因子等因素。

4.2分位数回归在被引量预测上的优势

传统的基于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通常描述的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条件期望即均值影响,这在经济活动以及科学研究中,通常所获取的数据并不满足最小二乘的理论基础如图4和图5所示的科研论文的前两年下载量(FTD)和前两年被引量(FTC)的极偏分布形态,数据存在显著的异方差,使用基于最小二乘的回归模型其稳健性会较差;而分位数回归理论优势之一即对数据的分布形态不做严格限定,这对被引量回归模型的建立、模型预测较为便利。分位数回归的优势之二:不同于基于均值的线性回归,在大数据偏态分布时,可以从不同分位点给予确切的回归模型,使模型拟合比基于均值的回归更准确、更贴合数据(如论文下载量和被引量)的实际分布形态和发展趋势。在本研究结果中,发现总体上不同分位点处的回归模型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采用基于均值的回归理论对总体样本进行笼统建模和预测,那么这种差异情况会被平均弱化以至忽略,预测结果也会失准。分位数回归优势之三:基于已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可不对数据进行各种转换,从而减少原有数据信息量的损失,最大限度挖掘变量间的真实确切关系,以便后期做较为准确的预测。在本研究中,所获取的原始论文的被引量以及分年被引量存在0值情况,数据不适于采取对数转换等;而采取0值样本删除措施亦不可取,这会导致数据样本不完整,样本不具代表性。

语言研究论文范文4

1.1人文素养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而言,它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①人文知识、方法层面,即对各种人文科学所创造的精神价值的认知与运用水平;②人文精神层面,对常见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特征的把持程度,如气质、人格等。

1.2医学人文素养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体,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医学人文素养,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人文情怀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对患者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患者生存价值的关怀;它是医务人员非技术因素如仁爱之心、社会道德、责任情感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长期修炼和内化的结果,均关联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危。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若忽视人的社会性质,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就会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

1.3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辩证关系

医学包括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绎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医学人才的进步。任何割裂二者的行为,或只重视其一,不重视其二,顾此失彼,均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不论是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还是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处理,都要遵循这规律。

1.4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文知识:熟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2)人文思想:能将学习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人文方法:能运用人文基本方法去分析、提出和解决医学及其相关问题;(4)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能自觉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注重对患者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这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

2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2.1人文课程的局限性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以课程讲授为主要模式。然而,研究生3年学习期间、只有半年时间在校本部集中授课,而且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种类十分有限,一般只有大学英语、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几门课。这种“短时间、少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已无法满足临床研究生所需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亦不适应临床研究生教育特点。

2.2人文教育内容缺乏实践针对性

不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还是本科阶段的陈旧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们需要更新、更高的人文素养能力以帮助解决临床实践、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中所面临的价值理念、人际沟通、人文关怀以及职业发展等问题。多数调查研究表明,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很有必要,但对研究生成长的帮助呈下降趋势。这不是说人文课程对临床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没有意义,而是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不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人文课程没有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即在医院尚未建立人文教育基地;另一方面,人文教育没有贯穿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一个教育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

2.3人文教育忽视了临床研究生多样性背景

临床研究生的来源参差不齐,有的从本科直接考研的,有的在医院上班后读研的。来源不同和背景不同的研究生对学医的首要目的、个人利益、医患纠纷等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也必须注意个体差异。现在部分院校的集体授课、无差别指导等形式不能适应研究生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

2.4导师忽略对研究生的人文教育

多数学校对研究生导师考核只注重科研成果,有关导师职责中没有硬性规定导师对研究生人文素养负责;因此,不少导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方面教育。由于科研成果是评价教学和科研产出的最直接标准,研究生往往成为导师实验或者项目的主力军,造成多数研究生认为与导师的关系是“老板雇员型”,如同学之间交流时,把自己的导师通常称为“我的老板”。最终导致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几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一些基本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文关怀能力低下。

3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然要求

3.1Engel医学模式与人文素养

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精神病学 和内科学教授Engel于1977年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Engel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该模式认为人患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把患者当作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因此,医生不仅应该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还必须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相作用。Engel模式以“人与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强调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要求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并要真正尊重、理解关爱患者,加强医患感情沟通,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就要求,临床研究生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3.2“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与人文素养

现代医患关系已由“主动-被动型”转变成了“共同参与型”,患者主动参与医生的诊疗活动。古代西方医学之父Hippcrates曾经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患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博大的仁爱之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然而,当前医疗市场渐趋于市场化,医患关系呈现“物化、经济化和利益化”倾向。患方辱骂、殴打、敲诈医生,围攻医院,更有甚者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事件在各地频频“上演”,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当然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有患方认知差距,也有社会因素等,然而在医疗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构成医患互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导致的纠纷约占2/3。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爱心、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用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适当的人性关怀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3.3创新能力是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共同表达

目前我国临床研究生教育“重专业、轻人文且二者分离”。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各临床科室轮转实习,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知识和医疗实践整合,最终导致研究生实习质量与临床效率低下、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其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没有人文动力,就没有工作上的尽心与科研上的创新。研究生皆有创新潜能,但其创新欲望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需要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支撑。“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不存在脱离知识的创新能力,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突破现有思维的转换。”人文教育缺失可能会使研究生因知识结构的单一而无法顺利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这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尴尬,如少数“知名学者”时常出现学术腐败问题等。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使用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衡量研究生合格与否的依据。对人文教育不重视,只会抹杀研究生的韧性和个性,使之无法拥有持续的热情、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成为“缺乏批判思维与独立创造能力、丧失精神追求”的单向度人(One-DimensionalMan),从而导致研究生在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创新动力不足。

4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新机制的创建与探索

4.1确定导师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孙鹏等和宫福清等研究建议,医药院校要建立“一贯式、内省化、全维度、双螺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一贯式”是指人文教育持续整个研究生教育期间,并延伸至医学生涯;“内省化”是指将显性教育成果如知识、能力与隐性教育成份如感悟、体验、激励,通过心灵感知和情感震撼,内化为研究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全维度”,是指从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分别构建子体系,形成人文教育的支撑体系“;双螺旋”是指生命健康的维护既需要研究生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充分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共同提升研究生“救死扶伤”的综合素养能力。基于上述人文教育体系,加上导师的地位与作用,即导师制为研究生与导师深度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研究生在与导师的密切接触中,能充分感知导师的言传身教,导师的一言一行、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均深刻地影响着研究生。这样,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最有效地把人文精神渗透、融合进去,成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主力军和第一责任人。

4.2完善导师遴选和评价制度

正因为导师是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要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导师自身必须有过硬的人文素养。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不仅要对导师的学术修养和业务水平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对导师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人格品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定。作为一名导师不仅应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为人师表。对于不负责任和学术不端的导师,应立即停止其导师资格。青年导师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高达近50%。青年导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支最有活力的力量,他们自身精力充沛,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饱含爱心,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青年导师在育人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素养不够过硬,育人意识不强,育人方法不得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青年导师的教育与管理,对于将临床研究生培养为“合格医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3利用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平台,开展研究生人文教育

根据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每学期开学初有计划、针对性地提出6~7项医学人文讨论主题或基于背景的讨论专题,研究生在适当的时间就他们感兴趣的、与临床实习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与导师进行深度探讨,以摆脱目前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反感的说教式空洞理论以及教师讲授、研究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授课模式。期末每位研究生要提交一份医学人文讨论报告或论文,其中优秀的鼓励发表或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从2011年2月开始至今,在我校2010级、2011级和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实施了该项“平台人文交流”教育,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对20多项主题的相关医学人文问题在实践背景下面对面地进行了系统、深度探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4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

临床实践是研究生直接、大量接触患者的时期,有助于帮助他们通过感性认知,深化理性认识,是人文教育效果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点要与其临床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紧密结合。①培养研究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的优劣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互信、减少医患纠纷。②要使研究生认识到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养成规范应用语言文字、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的习惯,同时,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还要融入法律知识,既维护患者权力又保护自身利益。③培养研究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全心全意去救死扶伤,用和蔼、微笑去温暖患者,用关爱、自信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廉洁行医,不以医谋私。④培养研究生人文关怀意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情感,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选择经济、适当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⑤要在查房、手术、抢救等医疗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些素养往往是通过课堂的说教无法完成的。

4.5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中渗透人文教育

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真实、准确的科研态度既是科学研究的根本需求,也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近年来研究生中屡屡发生的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声誉。挪用或剽窃他人成果、编造或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等,这些在以前甚少听闻的科学道德失范行为如今已司空见惯。作为导师,要在研究生“科学选题、科研实施以及科研总结”全过程中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指导研究生科研选题时遵循“需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原则,从战略上选择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研究生要认真书写科研开题报告,并严格履行开题程序,导师及其专家组要审核和批准其开题报告,这样既让研究生明确自己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与进度,又有利于导师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避免重复研究与学术腐败。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导师要跟踪研究生实验实施过程,检查其科研实验记录,是否“真实、准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实验过程中杜绝“数据造假”。对研究生论文,导师必须严格审查、修改后方能发表和提交。只要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过程真正负起了责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将会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团结协作精神、科研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4.6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文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语言研究论文范文5

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商务英语大学毕业论文关于现状研究存在几个严重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引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注意,避免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犯同类错误。

【关键词】

商务英语;大学毕业论文;现状研究;问题;对策

一、引言

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论文的选题、摘要的写作与翻译,关键词的提炼,论证的过程、语言表述等等)已受到很多学者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本文无需重复讨论此类的问题。在连续几次毕业答辩中,笔者发现商务英语大学论文关于现状研究存在几个严重的问题,很有必要在此提出并加以讨论,以引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注意,避免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犯同类错误。

二、商务英语大学毕业论文关于现状研究的几个常见问题

(一)对“现状”这一概念的模糊和错误认识

首先,什么是现状研究?所谓现状研究,就是对当前的某一现象状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1]可见,现状研究的时间段应当是“当前”。然而,怎么理解“当前”这一概念呢?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当前”,是指“近期的时间概念,视野范围内的时空阶段。[2]可见,现状研究,应当把时间段放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具体地讲,就是近一年内。然而,有些学生将现状研究的时段放在了十几年前,甚至三十年前,恰恰缺少近一年(即,2016年)的数据。例如,有一学生以“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为题,然而,该生追溯了珠三角企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至21世纪初的大约三十年的外贸发展状况,恰恰缺少近一年的数据和事实。显然,这不是现状研究,而是历史研究。又如,有一学生以“中国电子商务存在的新问题及对策”为题,其实,这也属于现状研究。然而,该论文所选择的时间段却是中国电子商务从开始至2012年前后这段时间,而最重要的近一年(即2016年)的数据却被完全排除在外。当然,还有学生将现状研究的时间段放在“历史”和“现在”两个阶段。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之所以犯这种致命的错误,是因为学生对“现状”这一概念存在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但也有学生是因为一时无法收索到近一年内的相关数据和事实,就只好用历史数据来充当近期数据了。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混淆“现状”和“历史”这两个概念,不能用“历史数据”来代替“现状”

(二)对“特点”、“优点”、“缺点”、“存在问题”

这四个概念的混淆在现状研究中,我们常常是通过对某一事物近期数据和事实的分析,得出该事物现在所具有的特点、优点、缺点,或存在的问题。然而,很多学生分不清“特点”、“优点”、“缺点”、“存在问题”这四个概念。所谓“特点”,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任何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同其它物质所持有的共性。比如同样是人,有的语速快,有的语速慢,有的个性张扬,有的个性谦和,比较之下,都是一个人的与众不同,在某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与众不同,就是特点。[3]所谓“优点”,是指人的长处、好的地方,其与缺点相对。优点是与同类事物作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重点在于更优秀、更好。[4]所谓“缺点”,是指人或事物的短处,欠缺之处,其与优点相对。缺点是与同类事物作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重点在于认清自身不足而尽量改之。[5]所谓“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主要是指“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麻烦”通过对这四个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特点不一定是优点或缺点。特点是不同于其他事物之处。但是,有些学生,在分析现状时,却习惯于将事物的某个特点归于优点或缺点。例如,上文提到的“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一文,该生将“珠三角企业GDP增长速度减缓”这一特点归入到“缺点”这个范畴。显然,这是不对的。珠三角企业GDP增长速度减缓,只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的,或相对于以前而言的,只是它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或必然结果,既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可能还是优点,因为,这符合“软着陆”的原则。但是,该生却盲目将这个特点归入“缺点”这个范畴,显然,她混淆了“特点”与“优点”、“缺点”之间的区别。同理,“缺点”不能等同于“存在的问题”。前文已经指出,所谓“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主要是指“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麻烦”。事实上,“缺点”是导致“存在问题”的部分原因,除了“缺点”,外部环境的恶化也可能导致企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缺点”归入到“问题”这个范畴,而应当分析,这些缺点是如何导致问题的。但是,仍然有学生,误以为,缺点就是问题。例如,企业技术不够先进,这是一个缺点,但是,这个缺点并不必然导致问题。因为,这样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技术不够先进的劣势,生产一些低端产品,来满足低端市场的要求。

(三)“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专业知识或概念的混淆

仍以“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一文为例。按照该论题,论文应当论述分析珠三角地区专门从事外贸的企业的现状。然而,该生在文中阐述的却是珠三角地区各行各业的从事生产的企业在外贸活动方面的情况。显然,“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两个概念被混淆了。“外贸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外贸活动的公司”,这些公司一般不从事生产活动,他们的业务是组织货物(或服务、技术等)的进出口,通过差价从中谋取利润。而“企业外贸”是指各行各业从事生产的企业对外进行贸易的情况。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WTO体系以来,珠三角地区及中国其他地区专门从事外贸的企业或公司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小,特别是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兴起和发展,这类外贸企业已大大地猥琐,相反,企业的外贸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对策

(一)加强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

本文所谈及的三大问题,其中前两个都属于基本概念的问题,属于普遍性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存在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中,同时也存在于其他专业的论文中。学生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如,“现状”、“特点”、“优点”、“缺点”、“问题”等),往往自以为是理解的、清楚的,而实际上却是模糊的,或是想当然的。我们往往因为对自己太熟知的东西(或概念)缺少思考,而造成对它们的错误的认知。因此,我们应当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加强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并将此类涉及基本概念的共通问题纳入教学中,以避免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屡犯此类错误。

(二)加强专业课程的教学

本文所谈的第三个问题,是属于商务英语领域里的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应当在相关的专业课(如,外贸实务、电子商务等)的教学中呈现出来。同理,其他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概念的差别,都应当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得到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以避免学生在论文基本完成时,甚至在毕业论文答辩时,才发现此类错误。这类错误,往往不属于局部错误,修改的难度很大,是论文的硬伤。

(三)加强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才能避免学生犯基本概念的错误,以及其他涉及论文全局的错误。教师应当对学生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进行指导,从选题、开题报告、初稿、中稿到定稿,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教师不要过多地检查论文中语言表达的错误,因为此类错误容易修改,它并不影响论文的全局,即使放在论文写作的后期修改,都不影响论文的进程。教师应当重点检查论文是否存在上文所谈及的基本概念上的严重错误及专业知识或专业概念的错误,尽可能杜绝论文出现难以修改的硬伤。

结语

语言研究论文范文6

摘要: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与创建和谐校园的教育目标下,落实感恩教育理念应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从探析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基础地位出发,推导其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德育 感恩教育

感恩指有感于获得的帮助与关爱并乐于回馈的倾向。它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修养。不懂知恩图报之人会被群体所谴责与排斥,而感恩之心的匮乏必将导致人情疏离、社会冷漠。鉴于此,人人都应学会感恩,甘于回报和奉献,并乐于收获感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和谐社会氛围,并成就个人的品格升华。所谓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绪的感化与理性的教化,传递知恩的认同感与报恩的责任感,营造相互关爱与尊重的氛围,最终达成人格健全、价值观完善与精神升华的一种主题教育。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与普遍存在的过分包揽与溺爱的养育模式,致使不少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不仅过度依赖别人的扶助与照顾,还将获得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知足、回报与付出的意识严重缺失。这是道德的失落,更是教育的缺位。学校有责任通过教育培养学生互敬互爱的意识与个人责任感,帮助其构建健康的人格与良好的品德。因此,在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呼唤下,在小学教育中推行感恩教育犹为迫切。

一、感恩教育

在小学德育中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价值德育即是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基本品德,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素质养成具有深远意义。社会人才评判标准的转变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教育从以往偏重智育的模式逐渐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修正,并开始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随着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感恩教育与德育具有价值理念上的深度契合,应是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版块。

(一)感恩教育与责任感培养

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懂得感恩是回报与付出的前提,怀有感恩之心才会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奉献他人,进而学会对自己负责。在此意义上,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路径。开展感恩教育可引导学生更加体谅父母师长的艰辛,体会自身肩负的期望和收获的关爱,从而更加具有个人和社会责任感。而责任感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其形成和增强主要依靠道德教育。因此,在个人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德育中的责任感教育和感恩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二)感恩教育与人格塑造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当前,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方向性误区,过多地包办和过分呵护让孩子丧失了自立自强的空间。没有经历人生的挫折、体味生活的不易,导致孩子只能接受正面教育,欠缺处理负面信息的能力,进而无法成功应对之后的社会历练与人际交往。感恩教育的路径之一就是引导孩子学会正视负面情境,从而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对给予自己帮助与关爱的他人与社会心存尊敬与感激,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格。随着小学德育工作中人格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感恩教育的开展将与之起到互促互进的作用。

(三)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

长期以来对生命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对生命和死亡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思考。现实的教训告诫我们,教育学生敬畏生命、善待人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珍视生命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感恩教育,通过感识父母给予生命之恩,感激社会呵护生命之恩,可使孩子更易了解生命的内涵,领悟生命的宝贵。同时,感恩教育能帮助学生学会互敬互爱、和谐共存,而正确的生命观念只有在相互关爱的社会环境中才有可能形成。因此,感恩教育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前提,而生命教育的结果也会最终转化为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恩,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深化。

二、在小学德育中实践感恩教育的系统构想

(一)感恩氛围的营造:识恩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现象比较普遍,其根源十分复杂,涉及到文化、舆论、经济等诸多因素。就青少年而言,家庭教育失范与学校教育缺位是感恩意识欠缺的重要成因。学校往往把工作重心置于应试教育和教学评估上,在德育方面存在长期的形式主义倾向。即便德育工作已被提上小学教改的重要日程,传统教师本位的教学模式仍然阻碍着德育工作的开展与深化。灌输式、注入式的道德规范传授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愿与能动性,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感恩之心乃有感而发,感性的教育方法自然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渠道。为充分达成情感认同,首先需要营造感恩的情感氛围,将感恩的理念渗入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拒绝感恩教育的模式化与碎片化。学校可因地制宜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巧妙穿插各种教育素材,通过将感恩典故编入课外读本、制作名人轶事的宣传画报、在集体活动上做主题发言等途径,使学生对感恩有初步认识,为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感恩层次的深入:感恩

在具备感恩氛围的前提后,学校可全面推进感恩教育活动。主要途径为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课外主题活动,如班会、阅读会等。在教师主持下引导学生进行小规模交流,讲述身边所见所闻,总结感悟。教师可有针对地对不同年龄段、家庭背景、认知水平的孩子进行特色化指导,达到个别点拨、普遍提高。在此需注意寓教于乐,不可功利性实施,更不能强制性传授,谨防学生产生抵触厌烦的情绪。同时,学校也应适时进一步提高整个感恩氛围的水平,通过举办写作竞赛、朗诵比赛、感恩节活动、电影展播等形式,在激励学生积极争取荣誉、表现自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感恩价值的升华:施恩

从感恩到施恩的转变是通过强化感恩实践达到感恩教育最终价值目标的过程,也是整个感恩教育关键环节。在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感恩意识和一定的情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开展施恩活动,以活动促进认识,以行为促成习惯。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向社会施恩的公益活动,如服务社区、帮助养老院孤老、向灾区捐赠等。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在小范围内进行力所能及的感恩活动,如向父母、老师、长辈等进行情感表达和行为表示。对此,学校可进一步制定认定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充分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从而促成学生自觉习惯和优良品质的养成。为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落实感恩教育,学校也可将评定结果计入学生成绩和档案,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考评依据。

三、总结

感恩教育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更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感恩教育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的长期协同合作,而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形成与健康全面人格的建立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因此,感恩教育是当前小学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切实落实,有效开展,以感恩教育带动德育,以德育促进感恩教育,从而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共进共赢。

作者:王艳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杰臣.实施感恩教育,突出实践体验[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S1):92.

[2]陈永菊.德育更应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7):116.

[3]严瑾,武立华.生命教育:品德课堂的价值追求[J].江苏教育研究,2013(34):59-61.

[4]陈昌兴,刘利才.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危害及其对策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6(6):15-18.

第二篇: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创新

[摘要]

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重知识传授、轻道德教化,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训练,缺乏有效的反馈和监督,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发展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应树立道德与技能并重的理念,开展“连环式”教学内容变革,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来实现教育监督。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德育教育 模式创新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日益提升。高职教育作为培育现代新型技术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未来发展前景愈发广阔。然而,社会生活中缺德、失德、无德问题日渐凸显,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这一重要群体。在此情况下,构建有效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内容有着漫长的历史,它不仅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形势,影响高职教育有效性的因素正日益复杂化、多样化,这就使得原有的德育教育模式效能大大降低,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1]

(一)重知识传授,轻道德教化

伴随着西方功利主义在中国的盛行,传统中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日益弱化,人们也就仅关注那些可以获取现实收益的技术训练。在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中,道德教育往往依托于固有的职业教育内容进行渗透,以期在进行技能学习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然而,由于职业院校对于职业技能训练的专注以及个体对于功利主义的追崇,职业教育异化为了技能训练课,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理念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

(二)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训练

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往往过分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忽视个体课下实践、练习的重要意义。自明清八股取士之后,中国教育就患上了重书本背诵、轻实践训练之毒瘤,期间虽有仁人志士的改革,然而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制约,至今仍难以完全剔除。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德育教育。这是因为在传统认知上,人们往往重视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训练对于道德行为产生的作用,却忽略了道德行为本身对于知、情、意的反作用力,这就使得德育教育因偏重理论灌输而忽视了实践训练。

(三)缺乏有效的反馈和监督

我国职业院校同其他院校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共同的缺陷,那就是缺乏及时、准确的反馈和监督。也就是说,即使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了一定的德育知识,丰富了自身的德育情感,也不断尝试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然而由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缺乏一种有效的记录、监督、反馈机制,一旦个体行为发生错误、思想发生转变,原有的正确道德发展状态便会被打破,并无法修复,最终使个体的道德训练彻底失败。

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的路径

(一)树立道德与技能并重的理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培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技能型人才,同时要培育出富有道德感的合格公民。因此,高职院校应革新发展的理念,树立道德与技能并重的观念,特别是要使职业院校的领导干部、教师以及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而在高职院校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对个体实际的道德实践进行记录,并通过标准化问卷等方式开展测评,以此全面了解个体德育发展状况;其次,应赋予个体道德成绩以一定权重,使其在总成绩中得以表现,以对个体形成督促;最后,由于职业院校大多同企业单位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同企业单位建立互联互报的机制,最大程度地通过外界压力来实现个体道德行为的产生。

(二)开展“连环式”教学内容变革

当前社会对于理性公民的需求愈来愈紧迫。[2]与此同时,社会对于新型劳动者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就需要职业院校进行合理设计,使得道德和技能的发展有效融合。笔者认为,发展“连环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连环式”教学,就是将德育任务和技能学习任务相连接,通过任务单的合理、有序组合来促使学生进行技能和德育的双重学习,避免个体由于重视技能学习而忽视德育锻炼。具体而言,首先教学组织者要明确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并通过任务清单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在任务清单中必须包含技能学习情况和德育发展情况两种类型的要求,并努力使其穿插进行。其次,要对任务清单的完成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任务清单中内容的完成,避免出现仅完成技能型任务而不完成德育发展型任务的情况。最后,要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得个体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跳跃任务,避免由于单个任务造成后续任务全部失败。当然,这一过程中对教学组织者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学组织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业务技能和较高的德育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任务清单,也才能真正发挥“连环式”教学法的优势。

(三)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来实现教育监督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也应依靠现代化的工具来实现自身的优化和发展。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可以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进行提升。

三、总结

简而言之,就是要搭建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线上线下对接平台,使个体的学习过程、德育实践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首先,职业院校作为培育现代职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不仅要发展个体在职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同时要使其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基本要求,即熟练掌握一般的计算机操作。而这就为线上线下对接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行性。因此,职业院校要依托学生在学校的学号进行系统设置,保证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德育教育账号。其次,职业院校要安排专门的教师为学生派发德育发展项目,使学生可以经常性地获取任务信息。当然,也可以将“连环式”教学内容进行输入。再次,学生在线下完成德育项目后,应对所做项目内容进行记录,以视频、照片、文本等形式通过自己的德育账号进行提交,以供教师检查。最后,教师在检查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至此,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德育教育监督。

作者:邹新 梁钜源 陈灵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玉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时效性研究现状与反思[J].职教论坛,2012(7):69-71.

[2]郭立强,梁莹.民主课堂:理性公民训练场的构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1):14-17.

第三篇:小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及安全管理

摘要:

小学学校的正常运作与小学管理工作紧密相关,做好管理工作对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小学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将德育教育应用于小学管理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规范教师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高小学管理水平,建设和谐校园。

关键词:

小学教学 德育教育 安全管理

目前,在小学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将德育教育应用于小学管理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规范教师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高小学管理水平,建设和谐校园。

1改革管理理念

1.1重视德育教育,把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小学管理中。

传统小学教学管理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弹性与自主性不足,管理者在思考问题和分配任务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则主要是遵守和执行,缺乏自主性,这实质上是刚性管理,虽然有利于保证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但是也存在很大弊端,如教师参与管理积极性较低、灵活性不足等,导致管理工作僵化、呆板,并且在管理过程中易出现矛盾,对学校长远发展不利。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学管理理念正在发生变化。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以人为本,激发和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管理贯彻人本管理理念要求充分重视教师的作用。人本管理理念要求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小学管理贯彻人本管理理念,即要求尊重信任教师,理解关心教师,积极激励教师,赋予教师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管理活动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德育教育和人本管理理念实质上属于柔性管理[1]。重视德育教育,把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小学管理中,赋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积极为小学管理献言献策,同时又可以使他们适应小学的发展,满足小学管理的需要,这对于提升小学整体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1.2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小学管理工作亦是如此,以往主观化的管理方式完全凭借个人经验,是导致小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传统管理方式,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势在必行。小学民主化管理是指由全体教师共同行使管理权力,其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首先,学校管理者要有包容之心,积极听取学校教职工意见。其次,学校管理者要增强民主意识,合理分权授权,信任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三,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集思广益,以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民主的关键是对人的尊重,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就是充分尊重学校教职工,形成民主、平等、融洽的管理关系,这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学校内部管理关系好了,教职工就会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管理效率自然会提高。

2严格规划安全管理措施,建设和谐校园

在小学教育管理环境中,首当其冲需要注意的就是校园的安全管理,它对校园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安全管理就是小学进行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把安全管理搞好了,教师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小学生才能够在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完成学习。再次,我们必须注意的一点就是,由于年龄及阅历的限制,年纪尚幼的小学生对很多问题都没有充分的意识,同样地,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导致稍不注意就会有不可预测的危险情况发生,受伤情况也在所难免。因此,学校的管理人员要对安全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高度关注校园安全管理建设,以周密科学的考虑和措施来全方位消除安全隐患,使得小学生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其打造一个安全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安全管理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给予全方位的重视,以科学的思路对学校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和建设:第一,校风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根本建设,良好的校风能够培育出更加优秀文明健康向上的学生,有效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杜绝学生之间发生不文明现象,诸如打架斗殴等行为,校风可以说是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大前提;第二,奖惩分明的校园规章制度,是严格规范校园行为的标尺,它能够使师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行为适当哪些行为是明令禁止的,一旦有了明确的依据,师生的各种行为才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标尺来丈量。校园内任何行为的实施要有理有据,才能够使一切顺利有序地进行。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行为的安全管理和和谐建设非常需要一个奖惩分明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警示学生以足够的分量引起他们的重视,不仅如此,对于教育者和管理者来说,制度也是一把明确各自责任及职责的标尺,若是发生什么状况,就能够按照制度规定有章可循[2]。第三,一个及时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是小学校园所必须具备的,除此之外,校园内要定期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小学校园内,要认真贯彻有关于防火防灾的基础知识,让小学生对灾害及一些急救措施有所了解,与此同时,增加一些动手的安全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小学生安全技能所急需的。在一些小学校园内,定期组织安全抬升演练,以平时的训练有素来预防危险来袭的可能,将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损害率降至最低。

3结语

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措施都是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和规划的,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将民主化、科学化融入教学管理是极其必要的,以科学的眼光审视传统管理模式进而改善现在的小学校园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等问题。积极思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管理工作,以建设和谐校园为重要目标,加强各方面管理,努力协调好校园各方面工作,真抓实干,保障校园安全,为小学生的德育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孙凤岩 单位:梨树县金山乡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国勇.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学周刊c版,2014,12期(12):129-130.

[2]张银红.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才智,2012,28(28):12-13.

第四篇: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创新方法思考

摘要:

学校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优良素质的摇篮,德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形成规范行为习惯、优良传统美德、健康心理素养的基石,随着人们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逐渐重视,学校需加强对小学生传统德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创新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和法律教育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根本,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们观念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评价不在拘泥于成绩、分数,逐渐加强了对学生品德和素质的关注。小学教育是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受教育场所,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对小学生良好行为品格、优良素质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教育意义,为促进小学生日后遵纪守法、健康发展起到一个根源作用。下面本文就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现存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创新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1.1小学教育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德育教育:

现在我国教育体制虽进行了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也打响了口号,但实际教育中仍然忽视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大多还以学习成绩、分数为主。而且,某些城市将中学分为了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无形中增加了小学生家长及学校对分数的看重。学校教育仍偏倚应试教育,考什么、学什么,目的以送小学生进重点中学为主,学生家长则以小学生进重点为荣,完全忽视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忽视了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学校及家长均不重视学生除成绩以外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和教育,不考虑小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在德育教育被忽视的环境中成为了学习工具,不仅加重了小学生学习的压力,而且也使学生失去了自由,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德育教育单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法衔接:

传统的德育教育只是采取说教,不予以实际行动,学校疏于对德育教育的关注,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根本不能感受到德育教育对其道德素质、思想品格形成等的正能量影响。而且,学校由于不重视德育教育,对学生在校的一些行为表现又不能及时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学生家长也没有较强的教育意识,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提供给学校,导致学校与家庭教育出现无法衔接的状况,而且很多学生家长认为,将学生送至学校教育,以后孩子的教育情况都是学校负责,也会增加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困难性,进而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断档情况,对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严重造成影响。

2小学德育教育创新方法

2.1加强学校领导、教师传统教育观念的改变:

要想在小学教育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学校应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普及和培训,提高领导与教师的重视度,同时设立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通过切实落实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只有具备德育、才干双修的人才是社会的栋梁,才是真正的人才。同时学校应加强校领导、全体教师德育教育观念的正确理解,德育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不只是需要班主任教师或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对全体教师德育教育正确思想的指导,在各科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均需适当对学生行为进行道德引导,促使学校形成一种优良的德育教育环境,进而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2.2加强道德模范教育作用,改变传统说教方式:

小学生处于人格逐渐形成时期,由于其未完全形成健全的道德思想,并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榜样心理,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小学生没有完全形成错对意识,对好与不好的行为都可能进行模仿,因此,教师与其空洞的教育学生,如不可以学坏、不可以乱丢垃圾、不可以随地吐痰等,莫不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加强对自己行为规范的约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为小学生树立榜样作用,通过自身说法来感染学生的行为,屏气传统说教方式,一味空洞的传教不如做一件实际有意义的事,其影响效果更大。或者请一位能够找到本人并乐于言传身教,做过好人好事的模范人物,到班级对学生讲述其事迹,让学生真实感受道德榜样的作用。

2.3加强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德育教育的衔接:

小学生德育教育需要在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实施,是一项时间比较漫长的工作,为了能够有效掌握学生在校及在家的综合表现,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效率,学校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了解,增进学校与家庭的关系,除了留有学生家长联系方式,通过不定期沟通来增进两者间的联系,学校还需要定期开设家长会,教师借助家长会机会对每个学生在家的表现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将学生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双方在各自环境中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适当纠正,综合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2.4学校要增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德育教育最终目的是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进行社会实践,所以学校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理论教育的同时,需加强对学生实践的教育,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体会。学校可根据不同节日设置一些大型实践活动,如植树节,学校可开展集体植树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植树过程中,体会大自然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益处,真正了解什么是爱护环境,增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对树木保护的意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或者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时,开展感恩活动,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通过设计的游戏来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而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同时让学生用心体会父母的爱,从而真正了解什么是感恩。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王艳 单位:四平市平东路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合芹.小议加强小学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1(23).

[2]陈鹏军.对当下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3]路生泉,尤秀玲.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成功(教育).2009(08).

[4]梅瑰.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5]勾华.对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3(14)

第五篇: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

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健康成长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有效加强小学生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分析了现阶段小学德育工作的工作现状,进而探究了有效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

小学 德育教育 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评价标准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学生好坏的评价不再将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现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心主要在于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要求小学德育更为合理化、科学化、高效化。在小学生的群体道德观念走向“多元化”趋势下,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深化德育理论,更要立足于德育实践,服务于德育实践。

一、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个人即便满腹才华,但若是没有最基本的道德,那么也不能算作是社会的安定因素。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比较容易接受具有正能量的道德引领,同样也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抓好小学德育工作,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性格与价值观的形成。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屡屡发生,而且这些犯罪嫌疑人越来越呈现出暴力化和低龄化的特征。我们在为这些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遭遇感到痛心的同时,也需要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失败之处进行反思。由于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一些不足,致使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得到正确形成,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慢慢走上违法乱纪,甚至是犯罪的道路。所以,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力度是十分重要的,可降低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积极反思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全面把握小学德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使之更符合小学生的需求;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一系列相关的道德教育工作,这些道德教育主要包含中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际关系处理教育等内容,并且道德教育工作也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然而,仍旧和小学德育工作所提出的标准要求相差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现阶段,由于家长与教育者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诸如“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等现象仍然存在。“减负”的外衣下,遮不住小学生的功课和作业负担的增加,学校的领导、教师均将学生的成绩作为工作的重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养参差不齐,学校评价体系较为欠缺,德育实效难以保障。

(二)德育内容不符合具身认知

目前,小学德育的内容并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自身认知,还停留在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对德育内容进行灌输的层面上,脱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缺乏实践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回应,从而导致小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抵触,或是思想意识与实际行动不相符。

(三)德育教育手段单一

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家长认为,一旦将学生送入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家庭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而学校和教师有时也不能将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向学生家长反映,导致沟通不及时,进而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断层,这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十分不利。

三、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小学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教育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之中,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重视,共同努力,以学校为主渠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形成有机的教育整体,达成德育共识,共同提高小学生德育素养。

(二)提高教师德育素养

教师要更新德育教学理念,提高德育素养,重视课堂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融入德育教育,小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小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

(三)挖掘德育教育契机

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的开展无处不在,充分利用小学课本中的丰富知识,从中获得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将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地实现寓德于教。在课堂教学中,总会有能够开展德育教育的机会,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并利用机会,适当地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

(四)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强制性地灌输德育教育知识,有时会适得其反。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接受,才能使德育教育的质量得到提高。如在语文课中的一些词句的释义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如果教师授意学生自己去翻阅资料进行查找,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总之,教师只有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体会和感悟知识,才能有效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

在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鼓励他们利用互联网来完成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这样能增强视听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身心都能受到教育,提高教育效果。组织此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六)组织开展德育实践

德育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实践,所以,学校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还需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理论体系的同时,学校要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可组织一些与节日有关的主题活动,如母亲节或父亲节,提倡学生为父母洗脚,促进学生对家长感恩之心的形成;植树节组织学生去植树,促进学生爱护环境意识的树立。

四、总结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知识,实现对学生的实时引导教育;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增强教育感染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工作,学校和教师需要为此不懈努力,在抓德育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运用丰富的德育教育方式,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灵活运用,增强德育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作者:陈达明 单位:广州市南沙区鹿颈小学

参考文献:

[1]王英.更新德育教育观念,转变德育教育方式: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若干尝试[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7):62-63.

[2]张凤荣,靳喜蜂.怎样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3):109-110.

[3]岑元媛.浅谈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2):187-188.

[4]王福英.论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2013(1):104-105.

[5]陈鹏军.对当下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2011(6):98.

[6]陈合芹.小议加强小学德育教育[J].素质教育,2008(23):55.

[7]赵启卓.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浅析[J].学周刊,2015(23):79.

第六篇: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研究

摘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搭建“立交桥”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衔接势在必行,本文从德育评价方式的衔接为切入点,抓住衔接原则,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德育评价方式的衔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德育 评价 衔接

随着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搭建“立交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德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什么样的德育评价方式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导向作用;要实现职业教育目标,衔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方式就成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目标任务所面临的课题。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的必然性

1.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是明确指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要协调发展和全方位的紧密衔接势在必行,德育工作的衔接不可或缺,德育评价方式是德育工作是“指挥棒、风向标”,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评价方式也需要衔接,他关系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完善发展。因此,探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的衔接显得比较有现实意义。

2.人才培养的需要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中等职业教育所属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所属高等教育司),教育目标和重心缺乏统一性,增加了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难度,导致中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无法真正对接。据近年来的研究和调查显示,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评价没有以长远、成长和发展的视角去制定评价标准,而是评价标准的“重心”下移,评价内容偏向于中小学德育,高等职业教育其德育评价没有以发展、完善和固化的角度去制定评价标准,而是评价标准的“重心”拔高,评价指标偏向于本科生德育;评价“重心”的下移和拔高,出现德育评价方式的断层,直接影响到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德育成长,更影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完成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3.德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但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的研究研究成果较少,并且大多散见于“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或培养目标衔接”和“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评价”的研究中。但这些学术研究也存在不足:一是从德育或德育评价视角探讨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发展较少。二是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评价方式,缺少统一性、协调性、发展性的理论原则作支撑,出现了职业教育中德育评价工作的断层。三是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德育教育的发展要从多角度去探索研究和完善。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的衔接原则

1.发展性原则

从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教育对象来看,其年龄为15至20岁左右,他们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每一个都是具有发展性的个体,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时,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个学生在每个成长阶段的德育表现,而是要更加注重其未来的发展性和阶段性,这就需要,教育评价者从学生的发展性特点来考虑制定德育发展目标、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成长和发展。

2.以生为本原则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是施教主体,学生是受教对象,选择怎样的道德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作为受教群体,存在着性格特征、学习基础、道德素质等差异,施教主体应该承认差异,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推动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知行统一原则

当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中采用的评价方式单一,多以书面考试等简单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德育成长的情况,评价方式的不完善,较多从“知”的角度进行评价,忽略了“行”的有效评估,使得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在德育方面“知、行”严重脱节,出现“高分低德”的现象;因此在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的有机衔接,就要注重和完善评价方式的“知、行”有机统一。

三、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的建议

1.制定统一的德育工作目标

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脱节,其主要结症在于没有制定统一的德育评价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无准确的工作目标可依,准确定位中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做好职业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的必经之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同一类型教育,德育工作同根同源,应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统一指导,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落实,确定统一的德育工作目标;最终,中高等职业学校根据实际工作采取有效的评估方法开展德育评价。

2.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评价“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学习的重要平台,这为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工作拓展了思路和途径,是德育工作需要开辟的新领域、新阵地。从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的角度来看,需要建立“课程-学习-实践-评价”一体的德育教育平台。(1)课程:学校根据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当前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开发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的网络课程体系,并采用视频、慕课、动画等信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2)学习:创建中高等职业院校共享的网络学习资源库,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至少要在德育教育平台上进行自学的学时数,并要修完相应的课程和环节。(3)实践:设计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一致模拟游戏平台,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在游戏中进行模拟的工作、商务洽谈、谈恋爱等项目训练,找到工作、学习、生活中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的道德素质,以模拟实践的形式提高学生道德修养。(4)评价:在平台的设计中,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中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作为学生德育考核的标准,并把标准融入到每个环节中去,到达标准的同学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3.实施统一的德育“学分制”

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学习不一样,要求人们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优良传统和美德等内化成为自身的行为意识,这个内化过程是一个漫长细致而循环往复的教育过程。学年制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反映教育成效,学分制的“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学绩考核的精确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能更好的反映学习效果。德育采用学分制的评价模式,在中高等职业学生德育评价方式的衔接中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要打通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在德育评价中的“唯我独尊”思想,采用考核和评价方式一致的学分制;二是,学分制在中高等职业院校中要互认;三是,在实施学分制时,要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的成绩如果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学生在毕业或者升学中会受到较大影响。

4.引入“三方机构”参与德育评价

在中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又是德育工作的评价者,教师即成了“运动员”又成了“裁判员”,同时,中高等职业院校评价方式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评价机制,这为科学的评估德育工作效果带来了较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完善德育评价方式,让教师回归到教育者的本质,引入“三方机构”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使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分离,德育评价效果更加科学准确。“三方机构”可以是家长组成的评价团队,可以是社区或团体组织,可以是社会正规的专门评价机构,也可以是前面几者有机结合构成的组织;按照国家对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开展阶段性或整体性的评价,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倒逼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衔接和德育工作的进步。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我国职业教育将要进一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不会改变;这就要求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各方面的相互衔接建立“立交桥”,针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评价方式的衔接与完善,已经引起了不少职业院校的关注,探索中高等职业院校德育的有效评价方式任重而道远。

作者:龚蒙 马萱 单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冯冬梅.五年制高职德育教学中多元评价方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2014(3)

第七篇:榜样教育法高职德育中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榜样教育法作为德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榜样教育法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榜样教育在德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是高职院校开展“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德育中榜样教育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榜样教育法有效运用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德育 榜样教育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起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因此,做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是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首要和根本的任务。榜样教育法作为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德育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榜样教育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优化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榜样教育法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针对当前榜样教育法在高职院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榜样教育法运用的对策。

一、榜样教育法的概念及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榜样教育法是指教育者通过用模范人物或先进典型事迹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情操方面的熏陶,以帮助受教育者提高思想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认同,进而外化为符合社会需求和时代特征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与其它德育方法相比,榜样教育法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能够将抽象的说理变成一种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吸引受教育者学习、对照和效仿,从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共鸣,是一种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教育方法。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对照它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矫正和完善自己的缺点,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优点,增强不断前进的信心和决心。榜样教育法作为德育的一种有效方法,自古至今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学科不同,德育过程中,仅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很难达到教育的效果。因为理论体系往往都是比较抽象、高深的,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深奥难懂,不易理解和接受。在德育教育中,运用榜样教育法把那些理论化、抽象化的思想道德内容,通过一件件现实、具体、生动的事件来体现,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德育效果。

二、当前榜样教育法在高职院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德育过程规律,榜样教育存在走过场、形式化的倾向

在高职院校德育过程中,对榜样教育法的实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安排和整体设计,很多时候是应付式的被动开展,带有临时性、随机性和片面性的特点。首先,从榜样的来源来看,主要还是以校外的、上级指定学习的人物优秀品质和事迹为主,缺乏学校整体设计和深度挖掘,校内本土的与学生同吃、住、行的身边有影响力的榜样少之又少。虽然学校每年都有定期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人物评选活动,但因各种原因,很多时候评选出来的先进人物代表性不强,在学生当中无法树立起榜样的真正威力。其次,从实施性质来看,榜样教育得以开展主要是来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命令性要求,具有被动的性质,学校自身自觉自主实施的效能弱化。再次,从教育机制来看,教育活动开展了,但是学生学完之后的效果如何,没有一个后期的跟进和检验环节。榜样教育遇尴尬,“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的现象普遍存在。榜样教育很多时候也只是一阵风、走过场,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忽视高职学生的特点,教育效果不显著

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具有文化基础和理论功底差,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弱,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不善于理论思考和总结提炼,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有其特殊性,在运用榜样教育法时也应该有所差别。而在现实的工作中,有些高职院校没有从学生的特殊性出发,在开展榜样教育活动时依然照搬普通本科院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都是采取海报、报告会、座谈会等“快餐式”的理论宣传教育为主,缺乏与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方式方法。

(三)忽视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是学生最现实、最直接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在高职院校德育中,有些教师则是说一套做一套,只要求学生向榜样学习,而却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在行为上更没有真正做出“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特别是专业教师,他们认为德育工作应该是辅导员的事情,与他们无关,榜样示范更不是他们“分内”的事情。学校行政教辅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学生服务管理活动中,有些人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工作态度,常常会有与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不一致、有损教育工作者的现象。一方面在加强榜样教育,另一方面又在干着与榜样相背离的行为,使得榜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榜样教育法在高职院校德育运用的对策

(一)遵循德育过程规律,系统设计榜样教育内容及具体方法

榜样教育不是简单的经验交流,在开展榜样教育时,要对教育的内容、目的和教育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对教育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反馈,要注重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避免形式化走过场。要从学校层面的高度去抓好榜样教育工作,从选树榜样到具体开展教育活动的方法再到教育效果的体现和反馈,形成一个统一的安排和合理的设计。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去挖掘校内校外典型人物事例,然后对“榜样”进行类别划分和层级设计。“榜样优秀品质的指向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利己优秀品质,如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知识丰富等;另一类是利他优秀品质,如爱国热情、正直无私、奉献精神等。”[1]在层级优化方面,可按照德育的三个层次来对榜样教育进行层级设计:一是必须层次(现阶段最基本的道德教育目标即道德底线),告诉学生那些事情是必须做的,这是做人的底线和根本。二是弘扬层次(以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目标),这是和谐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三是追求层次(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基础,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的道德教育体系)。[2]对于各种类型的榜样要以主题的形式去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在专题选择方面应该按照榜样教育循序渐进地规律,从低到高递进式的实施教育活动。此外,还要完善相应组织机构,并制定相应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挖掘、评选、宣传和学习等各环节的程序、形式、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活动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其教育效果。此外,还要根据学生后发践行榜样行为的结果要及时做出肯定评价和反馈,以此增强和巩固榜样教育效果。

(二)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发挥学生在榜样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如针对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较慢的特点,在进行教育时,从榜样的选取到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都应该要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相吻合,选择高职学生“能学”、“愿学”、“乐学”的榜样形象,针对不同的榜样类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学生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从心底接受、认可这种榜样行为,并愿意去践行榜样行为。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应“尽量少召开大型的报告会、交流会,而应该搭建更多典型模范和学生一对一、近距离接触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和典型人物共同就学习、生活、工作,产生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价值认同,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扎实有效。”[3]

(三)强化教育者的“榜样示范”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德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要以身作则,不仅要为学生树立思想道德上的榜样,更要做出行为上的表率。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的道德素质、言谈举止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2014年教师节参加北师大师生座谈会发表讲话时也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这里所说的“好老师”就是那些在思想、道德、气质、行为、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能给学生当参照,让学生从自己身上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老师。真正影响学生的是教师的道德素养。教师自身道德素养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任何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代替的。学生的品性修养是在潜移默化中向教师模仿得来的,因此,学生从教师情感态度中所学到的东西,要比教师所授的书本知识更多,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好老师,让教师真正起到良好的模范榜样作用。学校所有教职员工,包括各级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及其他行政教辅人员,都应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自身修养,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践行,做好学生的楷模和表率。

作者:廖美暖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易莉,徐惠.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榜样教育[J].江西教育,2006,(11):25.

语言研究论文范文7

一、社区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社区教育”最早起源于北欧的一些国家,如丹麦、冰岛、挪威等,从经济基础上看,这些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其中丹麦著名的民众教育学家科隆威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民众中学,并主张把民众中学朝着“面向生活的学校”进行转化。而在各个国家中美国建立的社区学院系统最为成熟。它包含了职业技术教育、补偿教育、非学历教育、大学转学教育和普通教育等多个方面,主要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开发,并最终顺应国家的发展趋势,推动国家的经济进步。我国民众对社区教育认识较晚。我国出现得最早的社区教育组织是“社区教育委员会”,1988年在上海成立。在总结原有教育形式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的社区教育经验,通过在不同的地区设立试点,并逐步在全国铺开的方式发展。

二、河北开放大学的发展

(一)河北开放大学。

河北开放大学,前身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于1978年,是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提倡和批准创办的。拥有开放教育、成人高等专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和与重点高校合作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设立了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等9个学科140多个专业。通过微机课件、网络、广播、电视、音像教材和文字教材等多种资源来完成教学过程的远程教育。其学历是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学历,而且在欧美等国家都得到认可,被誉为“国际学历绿卡”。其办学机制灵活,适合各个层面的社会人士进行学习,经过多年的建设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庞大的教学点,河北开放大学下属市级电大和分校15所,县级分校、工作站142所。各教学分校分布各个省地市县区,具有丰富的渠道资源和教育资源。

(二)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隶属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校有开放教育、中专教育等形式,先后开设专业38个,拥有各类在校生3000余人。除此之外,还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等近8所高校合作办学,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有独立的域名和IP地址。学校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5人,讲师3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者37人,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教学与管理服务。

三、秦皇岛市社区教育需求情况分析

秦皇岛市地处渤海岸边,北依燕山山脉,紧邻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一个热门的沿海旅游城市。对于秦皇岛市社区教育需求情况,我们采取了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对于社区教育内容方面,被调查者表现除了与其他城市居民的共性,如在需求按照重要性排序方面调查时养生保健类、运动健身类需求排在了前边,同时也表现除了秦皇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特性:城市居民对于地区文化、历史背景以及旅游特色都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其次从有意向的人群职业分布来看,71.3%的业人员有学习欲望,28.7%的退休人员有学习欲望,相应而来的被调查者的社区教育阻碍主要来自于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对于学习地点和内容不了解、学习方式单一、学习地点远以及缺乏需要的学习项目,而且在对于业余时间的调查中发现,65%的被调查者每周只有3小时以下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最后在对于社区教育费用方面,我们的得到的结果是63.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完全免费,21%的人选择了低收费。从中可以看出,费用也是制约居民进行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社区教育的费用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支持,而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四、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与社区教育发展的关系

广播电视大学与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有很深的渊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发展目标之一就是地、县级电大建设成为当地的社区教育基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首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对于全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和高昂的热情。以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为例,2013年秦皇岛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秦皇岛社区教育学院在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挂牌成立。在一年多的发展过程中,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将现有教学资源全部拿来为社区教育学院所用,成立专门的部门,调任优秀的工作人员和教师积极地为秦皇岛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服务。仅2014年全年完成了海港区、开发区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和社区教育学院分院完成挂牌工作;完成了社区计算机培训等4项主题活动;组织十一次社区讲堂及社区活动,包含“口腔保健”“食品安全”、“养生保健常识”等多项内容;并参与组织了“送图书进社区暨社区读书节”等活动,并与秦皇岛市新华书店图书大厦、秦皇岛电视台、秦皇岛新闻网紧密联系,做好相关活动和社区教育的宣传活动。实践证明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和秦皇岛社区教育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资源也可以为社区教育学院提供免费的宣传。

五、关于秦皇岛市社区教育教育体系的建议

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多方位、多渠道的发展。开放大学作为重要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机构,它的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十分契合社区教育的要求。因而在建设秦皇岛市社区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一下建议:

(一)充分利用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

广播电视大学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远程教育,2000年3月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网站开通,此网站开发后主要为学生所用,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立了中央电大在线、省电大在线和市电大在线三层体系,各科任教师、责任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平台相应的课程说明、课程辅导、参考资源、历年试题、视频课件、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并有相应的论坛等反馈机制,方便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社区教育依托开放大学进行发展,电大的优秀课程资源是关键的支撑点。在今后的发展中,秦皇岛市社区教育更应该依托电大的现有的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整合,建立符合市社区教育需求的体系。

(二)充分利用开放大学的渠道。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现有直属学校一个,各县区教学点7个,建有充分的市县区教学网络,在此基础上还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等近8所高校合作办学;拥有多种形式的培训项目,是多种形式考试的考点。因而秦皇岛广播电视拥有良好的宣传和拓展条件,方便社区教育的宣传和开展。电大的学历和培训教育在服务社会发展方面确实取得的成绩,在相应发展过程中建立的渠道,对于社区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快速进步。

(三)加强开放大学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与其优秀的师资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将其师资力量直接应用到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来,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学习。多年以来,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的师资培养一直以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为主,因而与社区教育的实际需求有些差异,为了弥补这些差异,建立高素质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对现有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化培训,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实践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六、总结

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共同目标把开放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联系在一起。社区教育是开放大学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开放大学是社区教育的支撑点,两者的结合顺应教育现代化、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化的趋势,有助于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作者:安伟洁 刘雪梅 单位: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第二篇: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1前言

成人教育是我国在传统教育之上的一项重要补充,而在近年来也成为了在职工作者的一种全新教育形式。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社区教育从而发展起来。面对成人教育的生源紧缺问题,社区成人教育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对我国的终身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含义

2.1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教育模式,主要针对成人而进行的相对灵活的办学方式。成人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第一,成人教育有特定的教育对象,通常是离开学校以后或者已经超出学龄的成人而设定的教育;第二,成人教育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部分国家已经将成人教育作为了一种法规来进行实施;第三,成人教育包含着很多的教育内容,成人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人无法进入高校学习和受教育的需求。

2.2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世界各国的社区教育都是结合本土实际情况而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对社区教育也都有着不同的诠释:①英美等国认为,社区教育是由社区向市民所提供的一种非正规教育;②西欧国家认为社区教育是民众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③日本等国家认为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主要是通过社区教育的形式来提升公民的社区意识。总而言之,社区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要,主要以促进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素质而形成的灵活多样的一种教育活动。社区教育能够起到推动终身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桥梁。

3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条件

3.1终身教育思想

上世纪末我国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重要教育政策之一,而且一直在不断的深化。近十几年以来,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政党报告中一直不断的强调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而这种思想也在从原来的思想理念逐步走向实践,同时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3.2建立学习型社区共识

社区是特定空间中的一种社会共同体,它将会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的工作人员渐渐的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进行转化,社区再不是传统理念上的居住空间,而是将教育功能和文娱功能等集合为一体,成为了多方位的服务场所。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城市中出现了很多的个体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等,他们对社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教育是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的发展社区教育,才能使人民的需要得到满足。成人教育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管理规模,同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条件,这就说明了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能够产生互补优势,同时也为建立学习型社会做出了贡献,二者的协同发展无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3.3成人教育的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高校每年都在不断的扩招,成人教育正在面临着强大的冲击。我国的成人教育必须要做出改变,走出固有的传统模式,并及时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发展学历教育之外的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成人教育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

4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建议

4.1树立协同发展的理念

我国的成人教育在现在看来主要有:函授、夜大、自考等,这些教育形式不论是全日制还是脱产,都是以学历补偿作为办学的目的。这些成人院校与周边的企业很少有联系,大多是关上门办学。要想真正的实现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还需要从思想上进行改革。首先,在办学理念上,应突破原有的封闭性,将办学理念增加开放性,对社会服务的功能进行增加,尤其是学校周边的社区服务功能。此外,学校的教师以及管理者等都应建立起社区服务的意识,从根本上做好社区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成人教育院校应积极的走进社区,通过各种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终身服务的教育理念,并建立起处处能学习的环境氛围,让社区居民能充分的认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2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在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中是最重要的物质力量。应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并开发实用资源,以此来促进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首先,应建立起一定的共享机制,将现有的资源完全开放。然后应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社区人民所需要的资源加以整理,并有效的使用。其次是应开发针对性的教育课程。社区的课程设计应符合居民的实际情况,在重视理论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实用性。再次,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在社区教育中,专业的教师将为居民提供更多有用的知识,并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5结语

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社区教育能为成人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而成人教育也能为社区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持,二者之间互相依靠,未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作者:王杏改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三篇: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研究

一、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是根据课程一般要求和社区教育特定需求,用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为实现社区教育目的而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的过程。陈乃林曾提出,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既要遵循教育课程共同的规律与路径,又必须形成自身的特殊规律与特点。但是目前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仍存在众多问题。

(一)课程内容不丰富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应具有综合实用性,英语课程开发也是一样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岗位需要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英语技能的掌握。而就目前现状来看,现有的社区教育英语课程相对于其他类课程而言则显得单一零散,主要集中于英语国家文化、日常用语、英语音标等基础知识的讲授,与特定职业相关的用于交际的应用英语类课程则少之又少。

(二)学习对象不广泛

社区教育是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教育服务活动,其学习对象应包括所有年龄段的人群。而在现实情况中,社区教育英语课程的对象则比较单一、不够广泛,主要以育龄妈妈和老年人居多,极少涉及到中青年,尤其是职场人士。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现有的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对中青年尤其是职场人士的吸引力不强;二是人们对社区教育的价值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对参加社区教育课程学习的动机不强,需求不够。

(三)英语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

从事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的教师主要来自于地方社区大学,他们普遍认为社区居民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因而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多集中于英语基础知识,如音标、简单语法、日常简单用语等,而事实上,社区居民中不乏英语基础较好的职场人士,出于工作的实际需要,他们可能有较多的“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

(四)开发不规范

充分调研分析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是社区教育课程有效开发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社区学习者并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客体,更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因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应集聚社区教育管理者、教师和社区学习者三方的智慧,充分发挥社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然而现阶段,许多课程的开发目标主要还是由社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制定的,社区学习者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ESP理论与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的关联

(一)ESP理论及其特点

ESP是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缩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是Halliday,…Mcinfash,…Strevens在其合著的《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中提出的概念,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特定需求而开设的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其目的是强化巩固基础英语并培养学习者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实践应用英语从而更好开展工作的能力,其中包含旅游英语、电子商务英语、财经英语、医疗服务英语、工程英语、科技英语等。ESP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通过学习能提高其在特定的职业领域内英语运用的能力,如旅游行业工作者可以通过旅游英语的学习,巩固英语语言基础,掌握旅游英语常用表达法,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提升在旅游行业内应用英语的能力。二是有特殊的内容,即以实用为导向,与特定专业或职业相联系的专门化的内容。以旅游英语课程为例,该课程会包含旅游行业常用词汇、旅游过程中常见对话、西方国家文化习俗等,通过模拟场景的学习提升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有其自身的特点。英语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有一定英语基础,浓厚学习兴趣的人士,因而从课程开发针对的对象而言,主要应是社区中的中青年群体,企业中的职场人士。中青年群体、职场人士参加英语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提升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提升职业竞争力,因而从课程目标设置而言,应具有综合实用性和职业导向性。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中青年群体、职场人士参加社区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更追求学习的高效性,因而从课程内容安排而言,应注重专业知识和实际案例的结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基于ESP理论进行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拓宽社区学习者范围

社区教育是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教育服务活动,基于ESP理论进行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可以吸引更多的职场人士、年轻人参与学习,拓宽社区学习者范围,从而提高人们对社区教育价值的认识。

2.提升社区学习者综合素质

近年来,就业市场对既掌握行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ESP课程不仅关注语言教学,更注重对学习者行业知识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因而,ESP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拓展行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3.促进英语教育社区化

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主要还是局限于学校课堂内,社区英语课程主要集中于英语基础知识的讲授,职场人士、社区学习者如有工作需要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也只能求助于相关培训机构。基于ESP理论进行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不仅可以为职场人士、年轻人提供学习行业英语的机会,更有利于我国的英语教育真正走入社区,提升社区居民的外语素质,构建学习型社区。

4.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针对社区实际和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是社区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开发出受居民欢迎的课程资源。运用ESP理论开发诸如旅游英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文秘英语等类似课程是针对职业人的一次崭新而有效的尝试,调动更多职业人的参与积极性,增强社区教育课程的实用性,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ESP理论的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的策略分析

(一)需求调研

基于ESP理论开发的社区教育英语课程的主要学习对象是社区中的中青年群体、企业中的职场人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ESP课程的开发及顺利实施需要社区、学校、企业间的密切配合。学校的课程资源应尽量向社区和企业开放,社区应加强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ESP课程学习,企业也可以为社区和学校提供实践、培训的基地和场所,扩大影响力,实现学校、企业与社区的共赢。因而,课程开发者应确立“以需定供”的课程开发理念,深入社区、企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电话访谈、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充分调研并了解中青年群体、职场人士的学习需求,从而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开设相关课程。

(二)课程目标的确定

ESP理论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强调实用,以能力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倡导“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运用”。基于ESP理论开发的社区教育英语课程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内的中青年群体、职场人士,因而课程目标的确定应立足于满足中青年群体、职场人士专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其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语言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

(三)课程结构的构建

课程结构应在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架构。因而可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形成核心课程、平台课程和拓展课程,同时以核心课程为主导、平台课程为基础、拓展课程为辅助,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社区、学校和企业的力量,共同构建基于ESP理论的社区教育英语课程体系。

(四)课程内容的编写

基于ESP理论开发社区教育英语课程需要一支特殊的英语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较好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掌握与一定行业,如旅游、医疗等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因而可组织一批“双师型”教师参与课程内容的编写。其次,社区中青年群体、职场人士参与ESP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其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语言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课程内容的编写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专业知识和案例分析相结合,职业导向性和动态开放性相结合。课程开发者还应依据社区中青年群体、职场人士的学习特点,开发相关的微视频课程,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作者:崔翠 单位:常州开放大学

第四篇:社区教育学习模式设计实践研究

一、引言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于2012年正式启动社区教育工作,2013年初被省教育厅确立为“河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全省社区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2014年国家开放大学将河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荣列首批社区教育实验中心。然而,我们清楚地看到,河北省社区教育工作与全国相比,起步晚,在学习支持服务、实训教学环节、资源建设等方面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笔者以我校工会领导下的职工服装服饰协会作为社区教育的实践基地和实践平台,以开展的服装设计与制作培训为切入点,将会员作为社区教育的对象,通过服装设计与制作的技能培训学习模式的设计、在线学习资源建设、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实践研究,归纳社区居民学习的影响要素,总结提升社区教育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和有助于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教学策略,使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工作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为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力而助力。这对构建开放大学社区教育良性教学运行机制、打造开放大学社区教育的品牌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广泛深入进行多项调研

(1)文献调研。

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张少刚认为将“i-实验”作为社区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指导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特色是“做中学”,他提出“i-实验”教学模式是在政府支持下的公益性活动,在社区和办学单位的组织下,在多功能网络平台上,经过专家的指导,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裴红丽等提出:“将网络学习、面授学习和实践操作三个环节相互结合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社区居民学习资源的自建和循环,促进有效学习,最终实现社区数字化学习。汪国新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基于社区实际、为了社区居民发展、由社区提供学习资源的独特的教育形态,其根本使命和核心价值追求是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力。

(2)学习者的需求调研。

在轻纺城市石家庄,人们的收入一般不高,因而消费水平也不高。但服装、布匹市场较多,卖布、买布的人很多。通过对石家庄多个服装布匹市场、集市和多个小区的60余位居民的随机个别访谈,了解到社区居民对服装设计与制作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目前主要有两类人员愿意参加该项培训:一类是45-65岁的人员。他们大多处在年富力强、精力比较旺盛期,有一定的退休收入或社会养老保险。在布匹市场购买布料的人员中,这类人员占绝大部分。近些年来各大商场服装价格攀升,服装加工制作费也随之大幅度提高。与这些人的收入相比,他们希望在市场上能够选择到比较心仪的面料,根据自己或家人的特点,自行设计,缝制出比较时尚且经济实惠的服装。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基本上没有服装设计与裁剪、缝纫的基础,但有比较宽裕的时间,他们渴望并有兴趣学习一些简单的服装裁剪方法,掌握基本的缝纫技能,以此满足家庭的生活需求和提升自己或家人的生活品质;同时还可以起到自我调节情绪、修身养性、放飞心情、陶冶情操、增加成就感等作用。[4]另一类是在岗的25-45岁的年轻人。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一般每个人从上小学开始读书,一直到大学,甚至有人需要更长时间,很少有人会缝纫服装。然而,在毕业或成家后,他们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为孩子、为家人设计制作出一些简单的服装、服饰,表达自己爱家爱生活的愿望,体现母性持家的大爱情怀。因而,她们渴望学习一些能够创造财富的技能,其中包括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缝制技能,提升自己幸福的创造能力。河北电大参加此培训人员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她们均为年龄在30—56岁的女性教职工,都具有较强的上网学习能力。无论来自哪个岗位,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她们从未参加过服装设计和制作的任何培训,也一直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她们中的绝大部分至今从未做过服装,但十分羡慕他人的成果,渴望学习这些技能。然而,完全从零基础、零起点学起,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我能否学会”的心理问题,学做服装某些时候可能会为家庭节省一点资金,但绝不是这么简单的省钱问题。她们现在参加此项学习的目的在于:更新知识,娱乐身心,丰富生活,使生活更有意义;提高技能,增加成就感,提高生活品味和质量;通过学习加强朋友之间的往来;满足个人兴趣爱好。我们开展此项培训的意义在于:把培训作为一种媒介,为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力而助力。主要体现在:让学习者充分体会学习过程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提升学习者幸福的创造能力、感知能力、享受能力和经营能力。

2.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的设计

根据河北电大学习者文化水平高、成人在职业余、零基础的特点,首先建立了“巧手群”,开通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大家进行情感、信息、学习体会的交流;建立了巧手实训室,方便大家进行实训实践操作学习。

(1)学习内容的设计。

学习内容设计的原则是:以满足草根百姓需求为目的,从穿着率最高、设计结构最简单、设计方法最基本的休闲装入手。淡化理论,突出实用性,让社区百姓易学易上手。学习内容分三级,每位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和时间进行学习内容上的选择。初级:身体各部分基本尺寸的测量,各种背心、马甲、背心裙、简单童裙的设计、裁剪与制作。中级:圆领T恤衫(秋衣)、吊带、打底裤、保暖裤等设计、裁剪与制作。高级:简单卫衣(帽衫)、成人裙子、开口衫、各种裤子等设计、裁剪与制作。学习内容随季节和穿着的需求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2)在线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以自编在线资源为主。根据所要学习的每一款服装,事先制作出PPT幻灯片或视频等微课程学习资源,每个微课程突出一个主题或一个款式的服装,时间在7-15分钟,在“群共享”中,为学习者提供远程的支持和服务。

3.学习模式的设计

坚持“学习者自愿主动学习,教师积极有效引领,注重实训操作”的学习原则,教学模式体现在“三个一体化”:

(1)远程在线学习、教师面授讲解、实训操作一体化。

采用线上个人远程学习资源、线下教师面授讲解、真材实料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学习者远程自学。学习者利用自己方便的时间提前对所要讲的内容进行线上自学,达到对服装的设计结构、制图方法和缝制流程的初步了解和掌握。教师面授讲解。在学习者自学网上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利用真材实料进行现场边讲解,边操作。实训操作实践。根据个人远程学习与教师面授讲解的内容,每个学习者自己选择并携带布料,进行一款服装的设计、裁剪、缝制的操作实践。

(2)设计、裁剪、制作一体化。

教师讲解每一款服装都包括:设计思想、裁剪方法、缝制流程。让学习者了解服装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的裁剪和缝制技能,为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发挥和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

(3)作品设计、制作过程、成果展示一体化。

学习者把设计、制作每一件服装都当作在创作一个作品,不定期举行不同规模的作品评析、作品展示会,让学习者在与大家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审视和批判作品,找出不足和差距。

4.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与学习效果

开展培训项目7个月以来,我们将上述教学模式和学习资源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运用以下教学策略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学习者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学习效果。

(1)开班第一课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

教师以《愉悦的心情哪里来》作为开班的第一课,以自身的经历畅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服装设计与制作的心得体会,学习者对学习设计制作服装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深刻感到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开展社区教育,进行服装设计与制作培训带给人们的不只是能够做服装,而是让大家在做服装的过程中享受生活、寻求快乐,这是个人价值和幸福创造能力提升的一种方式,也是追求、实现梦想的一种方式。由此调动、激发了许多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2)微课程学习资源引领学习者增强自信。

自行编制了社区教育系列微课程《跟我学做休闲装》,6个微课程学习资源已经上线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试用,不断改进、完善。其中一个学习资源参加了全国社区教育微课大赛并获得优秀奖。学习者只要登陆“巧手群”,就可以浏览或下载微课程学习资源进行自学。学习资源设计条理清楚,简洁明确,只要按照教师的逐句讲解,就能够看懂、听懂,理解所学的内容,逐步画出服装制图的每一条线段,再按照裁剪制作流程就可以做出一件比较满意的服装,极大地鼓舞了学习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3)教师面授教学指导学习者解决难题。

先后进行了6款服装设计与制作的十余次面授课讲解,从休闲装各部位的尺寸测量到简单夏装背心、背心裙、马甲、T恤衫、秋冬装的打底裤、保暖裤、帽衫的设计制作;教师注重根据自己裁剪、缝制的体会和经验,总结出淡化服装设计理论并且简单、容易记忆的教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把许多传统裁剪方法中较为复杂的计算公式归纳成几个简单的算式,易学、易会。这种真材实料的演示教学,大大减少了学习者的自学难度和自学时间,有效地解决了自学线上资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习者感受到服装设计的魅力与奥秘,裁剪制作过程并不神奇和复杂,只要想学,都能够学会和掌握。

(4)实训操作锻炼学习者勇于挑战。

实训操作包括两部分:首先,学习者要对自己做的服装有一个前期的设计。实训实践从选择布料开始,要做什么款式,尺寸如何测量,培养学习者的审美情趣和布料的合理用料及巧妙搭配。其次,学习者自带购买的布料进行现场设计、裁剪与制作的实训操作。学习者从原来的不敢想象到勇于学;从零起点到能够设计;从给自己或孩子做较为简单的服装到能够为父母、配偶、亲戚朋友做出来比较合体的各式服装,既有效缓解了家庭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又献了爱心,还得到家庭成员的认可和赞誉。在实训实践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习者的设计水平、制作技能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感受到了勇于挑战创新、战胜自我的成就感。

(5)成果展示鼓舞学习者价值提升。

作为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方式之一,每一位学习者在完成一件作品后都很迫不及待地拍成照片,在“巧手群”中进行着装效果展示。作为培训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在校工会和社区教育学院的支持下,成功举办为期多天的“第一届巧手制作成果展示活动”。20余位学习者都拿出自己的作品,共计40余件,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参展的学习者从许多“刮目相看”的眼神中找回了自信,热情洋溢的脸上透露出“相信我能行!”“我快乐!”的心情。通过作品评析、赏析、交流,使她们懂得科学的设计和巧妙的搭配服装可以产生较大穿着效果差别,无形中增强了学习者的审美意识,提高了审美的水平;许多学习者深刻地感受到,参加此项活动不仅能够提升生活品味、增加幸福感,而且还能起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放飞心情的作用;实现了从家庭幸福、美满、和谐到个人价值的再提高。

(6)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

由于参加培训的学习者都是在职职工,许多人的孩子在上中小学,家庭负担比较重。突出的工学矛盾使得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表现形式有:1)学习时间是碎片化的,随时可能提出一些问题;2)学习要求实用性强,他们往往不是每一节内容都有时间学习,或都要学习,而只想学习其中一些自己需要的一些内容,其他内容暂时不想学或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3)解决问题更直接,他们往往在自学或自己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为此,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成为学习者的坚强后盾。比如,买布时如何计算用料?给非标准体型的父母如何测量尺寸?裁剪时胆怯,不敢下剪子?裁剪一半后剩下料不够如何解决?制图、裁剪不规范,如何进行修正?缝纫机、锁边机出现了各种故障怎样维修?等等。不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何时提出问题,教师都会耐心解答,及时帮助解决,鼓励学习者大胆尝试,并且提醒大家细心品味克服各种困难后成功的喜悦。

三、结论

通过以上各项内容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

1.社区居民学习的影响因素是:兴趣、自信和时间

社区教育的学习是非学历教育,学习者往往凭着对某项内容的兴趣或诱发出的兴趣来参加学习。学习内容往往是陌生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的及时鼓励可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自信心可以成为继续学习的动力。时间成为影响在职学习的一种因素,但只要有兴趣和自信心,他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继续参加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是有需求、有兴趣的主动学习。所以,做好社区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特别是技能培训的各项学习支持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2.微课程是满足草根百姓需求的学习资源

淡化理论、突出实用性是社区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的最大区别。社区教育的教学资源应具有“主题清,碎片化,方法实,用得上”独特的编写方法和教法,即学习资源整体设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每个具体的学习资源相对独立,碎片化,讲解方法淡化理论、突出实用性,社区居民花较少的时间能够学会,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比如,我们以系列休闲装为主线,将社区百姓穿着率最高的几款服装的设计制作流程制作成微课程,从零基础讲起,通俗易懂,草根百姓即学、即会、即用。

3.“三个一体化”是体现社区教育技能培训特点的学习模式

以学校工会领导下的服装服饰协会,在学校工会和社区教育学院支持下,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开展的技能培训是一种公益性活动。在教师的引领下,各项教学活动有序、健康、持续地开展,丰富活跃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凝聚力。“三个一体化”是体现社区教育技能培训特点的学习模式,是“i-实验”学习模式的具体化,这种学习模式将“做中学”与“学中做”有机结合,达到了愉悦学习、行知互动、大家分享、成果测评的良好教学效果。特别是通过教学策略的设计和运用,既培养了社区学习者大胆创新意识和勇于挑战自己的精神,也提升了他们幸福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4.提升居民的幸福创造能力是社区教育的新常态

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社区教育技能培训的认识也在逐步改变,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像参加服装设计与制作的培训,人们不仅学到了家庭制作服装的一般方法,解决了部分“穿”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审美意识,知道花一样的钱或较少的钱怎样“穿”就能达到效果更好、更有品位。因此,开放大学做好社区教育工作,帮助社区居民实现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愿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创造能力的同时,不仅能够感受到快乐,而且还会享受到快乐,让幸福的经营能力得到加强。提升每个家庭和谐的幸福指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社区教育的新常态。

作者:胡晶 崔佳 康琳婕 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第五篇:社区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一、找准社区教育项目定位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把各类教育延伸到全体成员,以提高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综合体。其教育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社区教育的主阵地在街镇基层,活动点主要在居民社区。

1.沧州市社区教育管理呈多头分散自发状态

通过对沧州市社区教育现状的调查情况来看,沧州市的社区教育尚处于分散自发状态,政府及相关部门尚无关注和牵头组织。目前,社区已有的各种活动大都是遵照民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并根据各社区自身条件设置的传统活动项目,也有一些活动仍停留在多头管理、小打小闹,各部门仅仅是为了满足政绩的需要而进入社区。从行政管辖上,各社区是按区域划分的,行政归属于街道办事处,政府区、县机构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形成多条线集中于一点的管理局面。从社区内部看,同样的社区活动内容大都适用于不同管理部门的要求,形成了文教科、卫生、妇联、司法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多头渗入局面,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使得教育内容多了一些随意性。

2.以社区干部培训作为突破口

2014年5月30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并于7月1日开始实行。《条例》的颁布为我省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全省社区教育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沧州市社区教育工作同样起到推动促进作用。市教育局及时下发文件,大力宣传《条例》,并多次请示市政府出台政策。就沧州市实际情况而言,要使得社区活动由自发的形式上升到社区教育的层面上,有系统有组织地实施“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工程,除了教育系统积极争取市政府、市委的支持和协调的工作外,最首要的核心工作是抓好队伍建设,也就是社区干部培训的项目建设。

二、社区教育项目管理机制

1.政府办社区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对于社区教育工作刚刚启动的地方而言,由当地政府统筹协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是政府能够保证财政上的经费投入,以“社区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进行拨付,用来支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以及服务和管理费用;二是政府能够协调当地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支持社区教育。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的政策和规定可以起到协调各相关部门的重要作用,真正体现“政府统筹领导”的原则。

2.教育部门的管理主体作用

河北省教育厅文件规定: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的系统优势和远程教育优势,各地市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系统设立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承担起社区教育工作的统筹谋划、指导监督等,这也是借鉴了其他很多省市的经验做法。沧州市积极落实省教育厅文件精神,自2013年3月份市教育局下发文件,依托电大系统成立了沧州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并及时开展全市性的社区教育系列工作。

3.各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理想实现途径之一,从教育理念上,人人都能理解并积极认可其利国利民的作用,但是具体进入到社区特别是针对社区干部的分期培训,不是教育部门能够单纯自主操作和运行的。从行政归属上,各社区在街道办事处、县区政府等政府机构的管辖之下;从社区的设置建设上,各社区在各市区的民政部门管辖之下;从组织建设上,社区干部要由各地的组织部门协调。

三、完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管理机制的思考

1.政府积极推动,完善社区教育体制

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社区教育在当地的地位以及当地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政府的财力投入与费用支持,则更是一种实质的推动。从全国各地社区教育发展好、发展快的地方来看,政府明确发文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或社区教育委员会是非常必要的举措。文件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管理权限和管理机构,由各级政府主管领导挂率,成立由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或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对当地社区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形成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合力,真正实现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办、社区参与、资源共享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了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在当地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的督导执行下,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定会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远航景象。

2.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实体机构以积极有为争取有位

《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已颁布实施,沧州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继续积极向政府部门争取政策支持,促成政府文件早日下发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按照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开展适合沧州市的社区教育项目,抓好当前的社区干部培训工作,逐步实现“星火燎原”,从积极有为争取实现有位。借鉴唐山、承德等地情况,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通过市教育局的支持,协调市、区民政局,市委组织部等部门,针对如何完善实施社区干部的培训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同时在没有政府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适宜的由项目带动的市场运作模式,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启动运营,以社区教育需求信息的明确传递,来追求“社区教育市场”具有广泛需求的教育培训项目的供需平衡。

四、总结

2014年底,沧州市社区教育学院揭牌成立,揭牌仪式当日,开办了首期部分社区干部的培训尝试,既然是尝试就一定会有经验和困难并存。相信有了首期培训实践,工作进展中不断改进,积极争取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沧州市社区教育工作会逐渐走上新境界。

作者:王素霞 范运栋 单位:沧州广播电视大学

第六篇:社区教育开拓科技教育品牌研究

1开创社区科技特色品牌

笔者认为注重社区当地的地区条件,注重与社区的办学传统相结合才能做到开创的品牌有生命力。以下是本社区开创“水研究”科技特色的一些做法:

(1)注重挖掘地区条件,使其为科技教育提供优质资源。

板桥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北面长江流经(板桥渡口已建成);板桥河南北向贯穿整个板桥;雨花区第二大湖石闸湖位于板桥河南面;板桥地区池塘、小沟渠等在各村落均存在。

(2)注重以社区教育办学传统相结合,使科技教育的根于社区传统。

开发区针对科技活动的开展,注重挖掘地处农村的水资源。对比城区、社区,农村水资源较丰富,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板桥新城的建设与开发,周边的水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导致一些植被生态以及农民的生活随之发生变化。正是这种小地区水环境的变化,使我们认识到:开发区的科技教育可充分利用这种“有变化水”,提高居民认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水科技的活动能力,全面培养园区全体居民科学科技素养。多年来,社区也一直致力于将“有变化水”演绎成“社区教育特色教育”,开发“水的研究”成为社区开展科技教育课程中的科学观察、科技实验、科技小组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形成以“水科技教育成果”带动全社区科技教育学科的全面发展,成为开发区科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注重特色品牌内容的开发

科技教育内容的开发必须源于社区的活动,如何使社区的活动开展与特色科技内容相结合,本社区有以下几点扎实的做法:

(1)科技内容开发注重与地方特色资源相结合。

开展社区活动时,注重与家乡特色资源相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紧抓家乡母亲河这一特色资源,开展“母亲河我保护,与母亲共微笑”活动:板桥河是板桥近7万居民的母亲河,社区志愿小队更关注家乡母亲河——板桥河的水污染情况,2007年前,板桥河谷里—板桥老街一段的沿河居民因为传统的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他们每天都直接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使板桥河的水质造成极大的污染,特别是在夏天,河里的水会变质,河边的苍蝇、蚊虫等使这条母亲河令人生恶。为了保护母亲河,社区志愿小队的队员,每周五下午自带工具为母亲河排污,并发动周边的居民,宣传、开展“保护母亲河”“为母亲河添份绿”等系列活动,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的母亲河又恢复了往日清澈的笑容。

(2)科技内容开发注重与社区活动相结合。

开展科技活动时,注重与社区活动相结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社区活动促发展,使全民快乐。在开发区的社区活动中,社区志愿小队成员,每月会定期来到金叶花园及板桥新村广场,进行居民节水情况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节水知识的演讲。2年来的志愿小队进社区活动,使板桥地区的广大居民、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了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提高全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促进板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使社区志愿小队与全民因“节水”而共快乐。

(3)科技内容开发注重与社区实践相结合。

开展社区活动时,注重与社区实践相结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快乐的社区内实践行动。社区节水志愿小队还特别关注社区里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他们注重实际进行调查,针对某种具体的水浪费现象,制订了有效的整改方案,并加以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志愿活动,使这支社区志愿小队迅速成长起来,如:2011年12月志愿小队通过社区12个厕所用水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每天17:00到第二天8:00这段时间,12个冲水池都会不停进行冲水的工作,仅此一项,本社区每天浪费水就达7~8吨。为此志愿小队向管委会提出“关于板桥地区厕所冲水池”的整改方案,请命由志愿小队队员配合全社区教学值班人员每天对所有厕所进行定时关开水阀。不论天气是晴还是雨,每天都有一名志愿者迟一点离开社区,因为他们要将12个水阀关好,不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每天都有一名志愿者提前15分钟将所有水阀打开。成功地参与社区的管理,使全体社区居民都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在实实在在的社区管理中感受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快乐。

3紧抓科技教材,促使全体居民在科技品牌中成长

语言研究论文范文8

【摘要】竖笛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乐器,虽然没能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乐器,但却是世界各地音乐教育家的不二选择,在音乐教育中被广泛运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将竖笛作为音乐课的重要学习内容,并将其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竖笛在华德福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分析竖笛在华德福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华德福音乐教育,还可以为我国竖笛教学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竖笛;华德福教育;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科乐耳

华德福教育是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于1919年创立的一种新型教育体系,其教育理念建立在人智学这一哲学理论之上,致力于身、心、灵层面的全面发展。人智学是一门关于精神的科学,致力于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的意识、人的生命实践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华德福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其音乐教育体系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华德福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竖笛教学也是独树一帜。本文将从选择竖笛的原因、选择的竖笛种类、不同年级的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分析竖笛在华德福小学音乐教育的运用。一、华德福音乐教育选择竖笛的原因斯坦纳认为人类是一种音乐性的存在,音乐是人类灵魂的归宿。[1]因此,音乐是华德福教育中的重要元素,音乐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把所有的孩子培养成音乐人才,而是引导孩子欣赏和热爱音乐,唤醒和滋养孩子的内在生命,引导孩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大部分华德福学校的共识是不同类型的竖笛可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件乐器。因为与大多数乐器相比,学生在学习竖笛的初期需要克服的技术困难较少,容易入门,并且竖笛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价格相对便宜,而这些也是竖笛在其他音乐教学体系中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但不同的是,华德福学校选择竖笛还有基于人智学理论的考虑。斯坦纳建议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件乐器是管乐器,因为我们的呼吸正是声音的来源,过于鲜明的音色往往会形成很强烈的情感导向,例如马头琴的低沉深情,竹笛的灵动嘹亮等,这对于成人是没有问题的,但对处于感官保护期的幼儿和情感成长初期的少儿来讲,这样的音色显然不具备普适性。而竖笛温润梦幻的音色刚好满足了这一时期孩子的感官保护需要以及没有过多情感冲击的音乐教育需求。

二、华德福学校选择的竖笛种类

(一)科乐耳竖笛

科乐耳公司根据斯坦纳在音乐中平衡思考、感觉和意志的想法为儿童设计了专门的五音竖笛和七音竖笛。科乐耳竖笛具有温暖柔和的声音,更像是人的嗓音,而不像乐器的声音,与传统木制竖笛和塑料竖笛有时会出现的刺耳音色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在吹奏时只需要用自然的气息穿过笛子,嘴唇保持放松的状态。[2]科乐耳五音竖笛采用梨木制作而成,其音色较为轻柔,适合年幼的孩子,有六个笛孔,我们可以吹奏出d2、e2、g2、a2、b2、d3、e3七个音,有两个音是重复的,所以相当于只有D、E、G、A、B五个音,因此被称为五音笛。科乐耳七音竖笛音域更丰富,采用枫木制作而成,音色比较响亮清脆,适合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有九个笛孔,音域为c2—c4(两个八度),我们可以吹奏出完整的音阶。科乐耳竖笛从上到下被磨出了三个平面,笛孔分布在三个平面上,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手指能够稳稳地按在笛子上,防止打滑。

(二)巴洛克竖笛

巴洛克竖笛即八孔英式竖笛,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一种重要乐器。与我国中小学生广泛使用的德式八孔竖笛不同,吹奏八孔英式竖笛要求采用交叉指法,入门难度更高,但它在转调和音准上比德式竖笛表现优秀。巴洛克竖笛根据大小和音高的不同可以被分为八种类型,华德福学校中最常采用的是高音竖笛(c2—d4)、中音竖笛(f1—g3),次中音竖笛(c1—d3)和低音竖笛(f—g2)。尽管它们的大小、音高不同,但构造、指法和演奏方法是基本相同的。[3]

三、不同年级的竖笛教学策略

华德福音乐教育理念认为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音乐需求,因此竖笛教学也会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一)一、二年级

在华德福学校里,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的是科乐耳五音竖笛。首先,五音竖笛的强弱对比度被限定在一个范围内,没有大幅度的强弱变化,音乐也就更为柔美,这正契合了低年龄段的需求。其次,科乐耳五音竖笛的音量较小,可以保护幼儿的听力。最后,传统竖笛在同一指法下加大气流时会出现高八度音或者泛音,但科乐耳五音竖笛在制作时则尽量避免了这一现象,这样也就更加适合儿童并不稳定的气息状态,使他们演奏起来更加轻松。斯坦纳认为一年级的孩子应该生活在第五氛围音乐环境中,这种音乐以GABDE五音音阶为基础,以除主G以外的音符开始和结束,一般以A开始和结束或以A为中心,旋律通常是下行的,第五氛围音乐这种漂浮的感觉适合一年级的孩子。到了二年级,孩子渴望“更直言不讳的音乐语言,更直言不讳的乐曲结尾”,第五氛围音乐逐步被更纯粹的五音旋律所取代,乐曲会有明确的结束音——五音的G大调和五音E小调。刚开始教学时,老师只教孩子们吹奏他们已经掌握的歌曲,课程通常会在唱歌和演奏之间交替进行。练习初期,手指和孔的紧密配合、笛嘴与唇的45度配合、坐姿和站姿等是需要老师在练习过程中反复帮助孩子调整的关键细节。教学课堂往往采用十几支甚至几十支竖笛一起齐奏的形式而非独奏,这种集体演奏有助于培养孩子关于“他是整体的一部分”的意识。一、二年级的孩子通过演奏竖笛体验节奏、旋律、音色,但不会学习抽象的音乐概念,也不会读谱。孩子通过老师的指法示范学习吹奏,通过重复的练习记住歌曲旋律,在以后他们将会有意识地逐渐理解这些音乐概念。教学内容也并非仅仅是用笛子演奏歌曲,还包括一些笛音传递游戏、聆听游戏。此外,由于科乐耳五音竖笛没有C、F音,除去了相对不和谐的音程,孩子怎么吹都不会出现不和谐的音乐,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孩子的即兴演奏。当二年级结束后,这些8岁左右的孩子便能自如、整齐地吹奏出在这一学年里学过的十几首曲目,并通过竖笛即兴演奏短曲,与老师、同学进行音乐互动游戏。

(二)三、四年级

三年级时,孩子要经历斯坦纳所说的“九岁转变”的内在转化。孩子开始发现自己逐渐与自然而然结合在一起的世界分离,因此教师选择的音乐必须反映出孩子的这种变化。孩子即将告别五声音阶,进入全音阶音乐的世界。在一、二年级时使用科乐耳五音竖笛的孩子开始学习用科乐耳七音竖笛吹奏C调(也有一些学校会选择巴洛克高音竖笛,即八孔英式高音竖笛)以及全音阶的歌曲(包括大调和小调,主要是C大调和a小调、G大调和e小调),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通过乐谱了解音高、节奏和调性的概念。基于扎实的五音竖笛基础,经过大约2个月的转换期,大部分孩子都能适应从五音竖笛到七音竖笛的转变,并熟练演奏乐曲。在竖笛曲目的选择上,孩子会学习两种类型的乐曲:一种是用于歌唱的乐曲,主要与歌词文字有关。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的是五度氛围及五声音阶的歌曲,到了三年级之后,孩子开始接触全音阶歌曲。另一种是用以学习吹奏技巧以及乐谱的歌曲。教师对于这些歌曲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技巧性。四年级时,教师要通过新音符、新调性、新的节奏概念等新元素来扩充学习内容。有些新音符需要孩子利用简短的练习曲反复练习,在身体习惯之后,孩子才能在歌曲中应用自如。如果新的音符已经出现过,那么当孩子在阅读新的乐谱时,老师最好不要在竖笛上示范指法,而且可以一边唱谱一边指挥,使孩子停止对指法示范的依赖,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学习读乐谱。孩子在歌曲中可以体验轮唱、对唱以及其他逐步接近分声部合唱的形式。相同旋律的重复交替可以营造出和声的感觉,为孩子以后学习和声打下基础。同样,竖笛训练也不再只有单一的齐奏方式,孩子可以像轮唱时一样,分成两部、三部或四部进行练习。七音竖笛相比五音竖笛音域更宽,表现力也更强,所以孩子在竖笛即兴演奏时可以进行更多个性化表达。

(三)五、六年级

进入五年级后,有些孩子的声音开始变低,他们对于高音可能有些厌烦,因此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可以加入一些较低的音符。科乐耳七音竖笛的音域为c2—c4,集中在高音区,无法演奏出低音,因此华德福学校在五年级时引入了巴洛克中音竖笛,即八孔英式中音竖笛。孩子学习中音竖笛时需要掌握新的指法,这段时间可以把高音笛放在一边,完全投入中音竖笛指法练习。通过练习简单的歌曲,孩子会逐渐掌握吹奏中音竖笛的能力。孩子从科乐耳七音竖笛过渡到中音竖笛时一般不会产生指法上的混乱。他们开始学习中音竖笛的时候就好像接触到了一个新的乐器,因而能够很自然地接受这种新指法,就像从科乐耳五音竖笛过渡到科乐耳七音竖笛时一样。孩子进入五年级后,并不是不再学习科乐耳七音竖笛了,老师会教学生吹出更多的音符,让学生可以利用这些音符吹奏不同调的曲子。在五年级时引入巴洛克竖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孩子从五年级开始学习和声,并在歌唱和乐器演奏方面进行多声部练习。巴洛克竖笛不仅适合独奏,而且也有很多经典的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作品可以用于课堂演奏。巴洛克竖笛的音质和科乐耳竖笛很不一样,拥有丰富的泛音,更适合五、六年级的学生去欣赏和体验。竖笛四重奏(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会形成很美妙的音响效果,孩子也会更加享受吹奏具有丰富挑战性的多声部作品。次中音竖笛的指法与高音竖笛完全相同,但是因为笛身较长,孩子需要练习手指的延伸。低音竖笛与中音竖笛指法相同,其笛身比次中音竖笛要长,所以对孩子的身高和手的大小有一定要求。孩子学习低音竖笛时还需要认识低音谱号,因此学过大提琴或钢琴的孩子能够比较快上手。孩子在熟悉了三个升号和三个降号范围内的音阶后,就可以开始尝试更多伟大作曲家的经典作品。老师需要根据班级内学生学习的竖笛种类和演奏水平,寻找适合他们的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作品。这样的合奏练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乐器演奏体验,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语

华德福教育体系充满着艺术气息,音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竖笛作为华德福学校的孩子学习的第一种乐器,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晨圈、律动游戏和戏剧表演等各种教学活动中。华德福音乐教学活动选择的竖笛种类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得孩子在学习竖笛的过程更加愉悦,把鲜活的、治愈性的音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不仅能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而且还可以引导孩子领悟音乐的本质。

作者:马昕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研究篇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因此也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提升。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不断发展进步,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音乐学科,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教师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导致音乐课堂枯燥无味,影响教学质量,而且降低了学生的音乐热情。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创新,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并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创新路径探析

一、新时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综合素养,创建我国独特的社会主义精神,并且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有素质、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传承人[1]。对经典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音乐也体现了现实生活的本质,启发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观察,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对音乐进行赏析,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融合,音乐教育也进行了相应创新和改革,音乐教育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特点

为了紧跟时展的步伐,大部分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已经进行了适当改革和创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坚持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发展学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校的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2]。目前我国教育行业正在推动新课程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融合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并且将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音乐作品一般都有独特的意境,能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观念想法。除此之外,音乐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音乐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从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育情况来看,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个人的主观意识为基础,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与科研动态结合在一起,力求创建更科学化的音乐教育体系。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思想比较落后,忽视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减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现阶段我们国家大部分高校的教材内容不够完善,音乐素材比较陈旧落后,无法与新时展相结合,而且受到教学体质的约束,教材内容没有办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设备不完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从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的高校缺乏基础音乐设施,而且学校也没有意识到基础音乐设施的重要性。在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各式各样的设备以帮助完成教学内容,而且音乐设施的使用也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但是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经常使用音乐设施,由于过长时间不使用导致音乐设施存在各种问题,比如老化、缺少零件等等。除此之外,即使教师在课上使用音乐设施,但是音乐设施比较老旧,无法保证教学质量,这也从根本上阻碍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而且现在学生选择音乐专业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学历,并且可以顺利求职,这种思想观念与学校开设音乐专业的目的并不相符,也造成了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较低。加上现阶段社会的飞速进步和发展,学生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中,也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对于音乐的学习缺少兴趣和热情。

(三)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创建更科学、合理化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学生也是在被动学习,无法提升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降低了学生音乐素养。此外,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导致了课堂氛围枯燥、单一,学生的参与性较低。

(四)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纵观目前教育行业的发展状况,我国正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因此对于音乐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在大部分音乐教师的职称几乎都和科研成果密不可分,这也造成了大部分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音乐方面的科研动态情况。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完成科研任务,却忽视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吸收情况。而且现在大部分的音乐教材内容比较落后,无法和当前文化的发展相结合,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没有办法很好地对知识点进行吸收理解,而且无法完善健全自身的知识结构。此外,现在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较少,而且教学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这样也无法满足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需求。

四、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

(一)加强音乐艺术实践性教学

在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详细讲解音乐知识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比如向学生介绍舞台设计、配乐朗诵等与音乐教育相关的知识点,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除此之外,学校也需要对音乐教育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支持学生自行组建音乐合唱团,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像歌唱比赛、创作比赛等,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也帮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应用“课内外学习”的教学方式

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应用“课内外学习”的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进行音乐赏析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因为不同作品表达的内涵和思想感情也是不同的,音乐的类目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选择多种音乐类型,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波动,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4]。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音乐教学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拓展音乐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同学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更有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课下教师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课上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学习相关的音乐曲目或者音乐剧。这种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自由,也不会耽误学生时间,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三)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改革

高校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自身需要具备较强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和优势,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改革,创新音乐教学体系,并明确当前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艺术细胞。同时教师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以及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作能力以及自主思维能力[5]。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完善优化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强度以及特点进行教学,对于音乐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需要加大教学力度。教师在进行歌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进一步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当学生完成演唱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信息化手段和科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条件,将现代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时代特点融入音乐教学中,丰富教学资源内容。

(四)合理融入德育教育理念

受到时展的影响,高校音乐教育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以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德育教育理念相结合,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以学生的差异性为基础,考虑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以及对知识的实际需求,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改,选择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应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融入德育教育理念的音乐教学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利用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课上教学生演唱爱国歌曲、红色歌曲等等,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音乐水平,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正确的思想行为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比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教授学生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在进行演唱之前,教师可以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歌曲的中心思想,同时需要向学生介绍歌词的实质性含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内涵,并且让学生投入歌曲之中,反复琢磨歌词的意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对其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推动了音乐教学的改革发展。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课外活动,比如组织红歌竞赛、班级表演等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歌曲的历史性意义,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高校进行音乐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各种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学校要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德育教育理念,这样也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研究篇3

作者:刘昱君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大音乐教学系统之一,其世界领先的音乐教学思想与独到的教学模式始终被全球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青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其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音乐兴趣并发掘其音乐潜力,以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顺应了儿童的音乐天性,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游戏来调动儿童的音乐兴趣,引导教师将本国音乐文化融入其中,并且在课堂中启发儿童创新即兴音乐写作的训练方法和教育理念,应该被相关教育工作者加以总结和推广。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学前教育;应用研究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十分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成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训练的良好参考,其强调创新的特色适应了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方向。探究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和在奥尔夫音乐理念引导下的儿童音乐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对于全面提高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质量,提高孩子的音乐技能与综合素养,以及培育孩子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特殊意义。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新的音乐教学方法,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在应用方面十分灵活。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将有效地改善中国学前音乐教育现状,从而提高学前音乐教育质量。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意义和特征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意义内涵

歌声是表现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窗口,可以将人的思想感情完全展现出来。奥尔夫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常规的幼儿音乐教学方法,更全面地将音乐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把由老师领唱主导,孩子们被动模仿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化为更加强调孩子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教学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幼儿情绪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使孩子们更全面地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与实践能力,进而提升了孩子的音乐才能、情绪意识与情感体验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一开始就充分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为儿童未来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是为儿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课程中融入音乐旋律语言等,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内容,促进孩子脑部发育,激发孩子逻辑能力、逻辑思维和身心协调能力,培育孩子团体协作精神,使孩子获得自主掌握音乐作品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体验与鉴赏美的能力,使得孩子的综合素养能获得进一步提升。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

当下,我国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以音乐教师为例,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时,他们往往只采用教授基本乐理知识和演唱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严重忽略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力和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教学在中国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会极大地促进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日后在音乐教学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在实际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当注重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

(一)应当注重创造性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比较关注儿童的学习兴趣与音乐体验。对于教师而言,怎样培养儿童的音乐创意以及对音乐生命的感受才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主要侧重点。在音乐教学中,老师不过分要求音乐音准的正确与否以及儿童对音乐表达技巧的熟练程度,但是即使在音乐教学即兴课堂中,老师对于儿童的音乐创作也常常缺乏全面引导。这正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倡导的最纯正的音乐探索,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注重这种最古老自然的即兴表达。

(二)应当注重参与性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当注重参与性,从而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参加音乐活动,通过音乐和人体动作的结合来表现自身情感,最终与自身音乐思维引起情感共鸣并产生自我音乐感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同时也突出了音乐和肢体动作之间天人合一的状态。这不仅是因为音乐与动作结合才是儿童对人类本质情感的最直接表达方式,而且还因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希望儿童能够回归音乐艺术中的最原始自由的美。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当前的教学理念保持一致,都强调音乐要以人为本,都能够帮助音乐学习者更全方位地投入音乐艺术中,从而切身感受到音乐的特殊魅力,锻炼艺术实践能力。这样也可以更有效地启发学校老师将音乐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互相结合,进而提高学校各个领域的音乐教学水平。

四、当下我国音乐学前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教育资源使用不充分

目前,传统的儿童器乐创作教学模式对于中国儿童音乐教学的整体发展没有足够贡献。在音乐教育活动开展前,许多学校关于教育资源的利用是不充分的,导致孩子们不能积极参与整个音乐教育流程。音乐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音乐教育资源,增强孩子对音乐的感知,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感受,激发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才能实现良好的音乐活动效果。

(二)忽略了情绪情感

音乐老师过分关注孩子掌握的歌曲技巧,而忽视了孩子经过歌曲练习所产生的实践经验和情绪情感。在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很多教师和父母都期望孩子能够以最快速度完成音乐学习目标。在孩子们比较迅速地掌握了一些歌词含义之后,就形成了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歌曲训练的现象。这些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儿童无法对音乐教学活动产生浓厚兴趣,最终影响了儿童对音乐美的感受。

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利用教学主导作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现阶段,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规范化的音乐教育经验,在入校前没有经过艺术考试,只是依靠对幼儿教育热爱,因此对音乐基本技能的了解并不充分。因此在培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时,老师们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校的本体地位,同时吸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华,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向学生们提出适合其实际状况的音乐教育课程目标和音乐教学计划。随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深入普及,对各个年龄的音乐学习者也会有所侧重。针对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老师首先要指导本校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学前教育时期幼儿所特有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探索如何调动幼儿的内心情感,为孩子们创造一种较为轻松的音乐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能够以自由开放的心态融入音乐学习课程。

(二)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开展学前音乐教育的关键目标是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前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天性,同时根据学前阶段孩子们兴趣强、好动好玩、擅长展示自我能力等特征,进一步设定目标,更加科学地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要求以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和感受能力为先,从而形成有趣的学习体验。老师能够引导孩子们发出不同特点的声音,这就是儿童对于音乐最直接的了解和最单纯的体验。

(三)融合艺术才能,提高音乐素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孩子们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学前幼儿活泼好动、兴趣强烈的特征,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使孩子们可以在多方面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与感受。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音乐教学,比如把音乐元素运用在儿童故事讲解等教学活动中,使音乐和各种艺术表现方式融为一体,使音乐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趣味性,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六、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强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充足的教育资源来适应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综合素养。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家长能够更多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加强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社交能力。

作者:曹晓宁 刘燕 单位:固原市职业技术学校

音乐教育研究篇4

【摘要】钢琴诞生于西方,传入我国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我国钢琴艺术正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一大批钢琴艺术人才。如今,我国的不少高校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将钢琴课程作为重点的课程。钢琴课程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力,使其艺术修养得到提升,但是目前我国不少的高校钢琴课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钢琴课程教学的开展,本文主要研究钢琴课程的教学改革,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些适当的措施。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改革

钢琴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音乐技能的乐器。钢琴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世界。如今,不少的高校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这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在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琴外观精良,是一种具有良好旋律感的乐器,适合不同音乐基础的学生练习使用,本文重要研究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课程的教学改革,并针对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适当的策略。

一、钢琴教学中的音乐艺术技巧

音乐是一种注重听觉的艺术,能够调动听者的感官与想象,听者跟着音乐的节奏游走于音乐的旋律中,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钢琴是一种优质的乐器,兼具多重功能,学生在钢琴的练习中将会提升自身的音乐技能,并通过钢琴演奏掌握一些音乐艺术技巧,学生的音乐视野也能得到拓展[1]。在钢琴音乐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不能协调好音乐与技术的关系。有时,钢琴演奏者只重视钢琴演奏的技术,如当前的一些高校教师只重视教授学生钢琴技术,在钢琴课程的设置上,一味注重难度训练和技巧训练,忽略了对音乐风格、音乐内容的讲授,这就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力,虽然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在演奏时没有感情色彩,不能带给人一种情感上的享受,这就背离了钢琴教学的初衷;有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忽略了钢琴技术的塑造。此时,学生往往对音乐演奏内容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对音乐风格、应当投入的感情非常熟悉,但是自身的演奏技术却不尽如人意,长此以往,这对学生的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技术与音乐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二、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

钢琴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领悟音乐美,能够提升自身的音乐演奏技巧,并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但是现阶段有的高校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演奏技巧,讲授音乐知识,并为学生示范演奏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下听讲,并跟随教师的步伐来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钢琴教学的需要了。现在的钢琴教学注重培养实践性和技术性人才,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都会下降。灌输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灌输式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会降低学生对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学习质量的提高和音乐素养的提升[2]。

(二)教学理念需要得到改进

当前,在高校的钢琴教学课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的情况,严重制约了钢琴课程教学质量。所谓教学理念,顾名思义,是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的集中认知,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学理念还是教师和学校恪守的准则和信念[3]。高校钢琴教学理念即教师把握和掌控好钢琴教学的规律,并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钢琴能力,并最终提升音乐素养。在当前情况下,高校的钢琴教学的教学理念严重滞后,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无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大多数教师秉持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向学生讲授钢琴的知识内容,而不能将学生吸引到钢琴教学的意境中去,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钢琴课程是一种负担和复杂的任务,而不能发现钢琴学习的乐趣,不能领略钢琴艺术之美;二是只重视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钢琴教学需要学生亲身体验,需要学生操作钢琴来提升自己的钢琴水平,但是有的高校钢琴理论课很充足,实践课程却比较匮乏,长此以往,学生会变成理论知识中的巨人,实践中的“矮子”,学生的钢琴能力和音乐技能都会受到影响。

(三)钢琴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教学方向比较特别,设置钢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师范性质的钢琴人才,这部分钢琴人才偏社会实践性,将来会从事钢琴教学工作。因此,在这个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钢琴教学的目标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少的高校在设置钢琴课程时,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和一些基础的演奏技巧,不能深入地理解钢琴教学的内涵及初衷,认为钢琴教学课程只需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即可,这样培养的钢琴人才就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有的高校在设置钢琴教学目标时,只重视钢琴技术的教导,而不重视学生综合钢琴素养的提升,综合钢琴素养包含对钢琴乐曲的理解力、钢琴音乐的创造力和欣赏力等,这些钢琴素养需要慢慢培养,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是不少的高校就忽略了这一点[4]。

三、提升高校钢琴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一)改革教学方法,合理设置钢琴课程

高校应当根据钢琴课程教学的实际,以提升钢琴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钢琴能力为原则,不断地对钢琴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合理设置钢琴课程。因此,应当从以下两大方向来开展:教师应当改变过往的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钢琴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营造良好的氛围,注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讲完课程的理论内容后,应当留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例如,将学生分为好几个小组,使其能够自由、充分地讨论学习的内容,并能够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当学生遇见不理解的地方时,能够在相互合作中加以解决,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钢琴知识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难题。通过这种方式钢琴课堂教学也变得丰富多彩,也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互相学习的机会[5]。此外,还应当合理设置钢琴课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的设置应当遵循客观实际,除了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当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钢琴能力适当地优化钢琴课程的设置,学生的钢琴能力和基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优秀、良好和及格及以下,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这三种情况来设置课程。基础课程主要面向及格及以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钢琴基础和能力一般,应当通过基础课程的强化,使其具备一定的钢琴基础,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专业课程主要面对优秀及良好层次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钢琴基础,良好层次的学生需要提升钢琴技能,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钢琴技能,此时应当注意提升其钢琴演奏技巧,并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使其能力更上一层楼。此外,还应当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结合起来,并合理优化课程的布局和时长,理论课程的学习是为实践课程打基础,因此,理论课程的设置应当围绕实践课程来展开,实践课程应当注意提升学生的钢琴技术,既要注重提升钢琴的演奏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钢琴音乐表现力,使得学生的综合钢琴素养循序渐进地提高。

(二)提升学生的实践演奏能力,使得钢琴教学音乐性更强

在钢琴教学中,实践演奏能力是关键,因此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使得钢琴教学体现出较强的艺术性和音乐性。首先,高校应当加强实践课程的应用,将国际上先进的钢琴教育方法融合到实践教学中,使实践教学充满更多的可能性,此外,还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如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文艺汇演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其钢琴技能,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内举办钢琴比赛,使学生踊跃参加,营造良好的钢琴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钢琴能力;其次,应当注意提升学生的钢琴音乐理解能力,学生在钢琴演奏中会暴露出各种问题,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此外还应注意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表现力,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演奏时,不仅要注意技巧上的训练,还应使学生充分理解钢琴乐曲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使学生能够领悟和欣赏乐曲中的艺术美,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获得一个较好的演奏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钢琴能力就会突飞猛进[6]。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