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大全范例6篇

俗语大全

俗语大全范文1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由维那以棓(木制之棒)击鸣,以引导一切唱诵的起落、快慢、转合。

木鱼

诵经时敲打的法器之一。古称鱼鼓、鱼板。为鱼形木制的法器,中凿空洞,扣之作声。佛教既是讲慈悲的,为什幺用木头做成鱼形,在诵经时敲打呢?原因是一切鱼类,牠的眼睛都是终日睁着不闭,所以出家人取此义以示精进,不敢稍有懈怠而已。

引磬

俗称小手磬。作碗状,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皆鸣之。

铛子

法器之一。以铜片制成,状如圆盘,四边凿有小孔,系于铜制圆形架上,下按木柄,以小槌击之。执铛子时,名"照面铛子"。

铪子

铪子,名"平胸铪子",敲时左手托下铪,右手提上铪往下敲,必须音声响亮;不敲时,两铪相合,双手捧持,用二指与中指夹心,皆平胸次。

铙钹

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而流传至今。

铙,古来即广用于佛门中,有金铙、铜铙之别。铜铙,类似铜钹,惟形状较小,由二个钹构成,音亦清澄,故俗称为铙。

钹,又称铜钹、铜盘,由响铜制成,呈圆盘形,中央部份隆起一圆,此圆的中心穿有小孔,并以纽带穿之,使用时,依节拍相击鸣奏。

诵经时使用的法器之一。用青铜、紫铜等材质所制。铃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鸣铃以供养诸佛,称为振铃。

敲打乐器之一。有各种形状及大小,为寺院中常用的法器。其种类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的鼓。

一般寺院中,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梵钟:又称大钟、撞钟、洪钟、鲸钟等。悬挂于钟楼上,用于召集大众,或做朝夕报时之用。

唤钟:又称半钟、小钟。吊于佛堂内的一隅。其用途在于通告法会等行事的开始,故亦称行事钟。

香板

用于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用以警策用功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一般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纠察等职事所持用。

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的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鸣击,以通知大众入浴。现今一般寺院常悬挂于斋堂外,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蒲团

以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垫子,供人坐禅及跪拜,免得地上的灰尘弄脏了衣服。

在中国各地,因为气候、地理、产物的不同,所以有好多的地方只有蒲团的名称,而并不都是用蒲做起来的。例如:有的是用布做成蒲团的形式,更有的只用板做成长的小矮凳;蒲团的形式虽没有了,但仍习惯沿用着蒲团的名称。

如意

在佛教中,法师于说法及法会时,所持的法物。此物原为印度古时的爪杖,梵语为阿那律,是由骨、角、竹、木等所制,柄长三尺,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如意,又称痒和子。在我国及日本,又成为一般的持物,表示吉祥之意。

念珠

又称佛珠、诵珠、数珠、咒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佛教经典中有关念珠的起源,是以《木子经》中,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为通说。《木子经》:"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子。如是渐次度木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

念珠的颗数,诸经所载不一,较常见的用法有一百零八颗、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一、十四颗等。念珠的材料则有菩提子、水晶、香木、玛瑙、琥珀、金、银、真珠等。

拂尘

又称拂子、麈尾。乃将兽毛、麻等扎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蚊虫,称为拂子。

戒律中允许比丘执持拂尘,以拂除蚊虫的侵扰,然禁止使用如"白拂"等,以较为华美贵重之物所成的拂子。

经典中屡有菩萨或长者手执白拂的记载,如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归来时,梵天尝执白拂,侍佛之右。

禅宗则以拂子作为庄严具,住持或者手执拂子上堂为大众说法,即所谓"秉拂",因此,拂尘是说法的表征。

香炉

又称火炉、熏炉。乃焚香之炉,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三者合称三具足。上香时,插香于此炉中,乃人心与佛心交流的桥梁。

香炉材料种类很多,有金、银、铜、金铜、白铜、赤铜、青铜等金属制品的不同,及陶制、琉璃、象牙、紫檀制品的分别

手炉

有把手的香炉,称为柄香炉、手炉、提炉。其柄长七寸,乃至一尺许,形状有多种,古式的形状尾端作狮子形,有铸制、锻制或青铜镀金、真制等类。

净瓶

贮水的器具,供饮用或洒净之用。

杨柳枝

杨枝,又作齿木。是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树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刮舌。《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载:“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洗清净,方行敬礼。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齿木,名作杨枝。”

印度、西域诸国请人时,先赠齿木及香水等,祝其人健康,以表恳请之意,故请佛菩萨也用杨枝净水,称为请观音法或杨枝净水法。皈依典礼时,以杨柳枝沾净水洒净,表净身之意;或于法会前,以杨柳枝沾净水遍洒法会坛场,表洁净坛场。

海青

本属于宽袍大袖的唐装,身腰、下摆、袖口都很宽阔,穿着自在,为我国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所穿的衣服。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也就是赞美的歌词。

海青又称"大袍",古代丛林将礼佛的衣服称为海青,乃取意于:"海",因海洋浩瀚深广,能容万物,自在无碍;"青",因其色泽青出于蓝,意在鼓励策进修道者,不同凡俗,代代更胜。

现今的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礼佛时所穿;一为黄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一般大众不得穿着。

缦衣

又称作缦条衣、缦条、礼忏衣。用两幅布缝制而成,为受持五戒、菩萨戒的在家信众所穿着。

袈裟

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其制作方法是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后缝缀,像一块块的田,故又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称作慈悲服、无上衣、离尘服、解脱服等。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会(五条衣)、郁多罗僧(七条衣)、僧伽梨(九条大衣)三种,具有三种功用:杜防法衣他用;使僧尼舍离对衣服的贪欲;避免他人盗取。

袈裟乃圣贤的标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穿着袈裟的利益有十:一者、菩提上首;二者、处众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刹恭敬;九者、天龙护佑;十者、得成佛道。

长衫

长衫又称长褂,为僧众的常服。仿唐装而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一般黑色长衫与黑色海青的最大差别在于袖口,海青的袖口宽大,如海鸟的翅膀,不分出家与在家,于礼佛时皆可穿着;长衫的袖口如一般的窄袖,只有出家僧众可穿。

稳带

缝于长衫及海青右胁下的带子,长约一尺,其作用在于提醒行者走路要从容、稳健,不可摇摆身体,乃至大步奔跑,而使胁下的带子左右晃动,因此稳带有训练行仪的功用。

出家人所用的食器。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其材料、颜色、大小均有定制,为如法的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的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的食器,故又译作应量器。有三事相应:色相应||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体相应||体质粗,使人不起贪欲;量相应||应量而食,含有少欲知足之意。

比丘六物之一。音译尼师坛。意译为敷具、铺具、坐卧具、坐衣、衬卧衣、随坐衣,即坐卧时敷于地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这是为了防御地上植物、虫类,以保护身体及避免三衣、寝具受污损而作,因此具有护身、护衣、护众人床席卧具的作用。

今为拜佛或礼拜师长时所用。

锡杖

为僧侣所持的用具,比丘十八物之一。又作声杖,智杖,德杖。锡杖是由锡、木柄、錞三部分组成。杖头附有大环,亦悬数个小环,摇动时,则发出"锡锡"之声,故锡杖又称“有声杖”,为比丘行于道路时,应当携带的用具,用于驱赶毒蛇、害虫等;或于乞食时,振动锡杖,使人闻声而知。后世则为法器之一。

罗汉鞋

僧众所穿的鞋子,以麻、草、布、化学皮等编结或缝缀而成,鞋面除脚尖部份之外,余皆缝缀为若干方孔,颜色有黑、灰、黄、褐等色。也有鞋面全部无孔,只在前端缝一硬梁,与一般的便鞋相似。若鞋面有六孔,则象征六度,表修道人应勤修六度波罗蜜,亦象征看破世间一切无常的事物。

七众弟子

教团中出家与在家的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

上座

指法腊高而具德望的僧尼。又称长老、首座。

大士

菩萨的美称。如:观音大士、傅大士等。

大德

敬称词。在印度,是对佛菩萨或高僧的敬称。于诸部律中,凡指比丘众,称“大德僧”。

在我国隋唐时代,凡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此外,统领僧尼的僧官,也称大德。

近代以来,"大德"一词已广泛的被使用,凡是有德有行的人,不论出家、在家,都以"大德"尊称之;或是不限于具足德行与否,也称之为大德。因此"大德"一词成为佛教界一般性的礼称。

三师七证

三师与七证师的并称。指僧尼受具足戒时,戒场必须具足的戒师人数。又称十师、十僧。

三师是:得戒和尚:指正授戒律的和尚。乃比丘得戒的根本及其归投处,故必至诚三请之。凡担任戒和尚者,其戒腊须在十年以上,并严守戒法,具足智能,堪能教授弟子。

羯摩和尚:即读羯磨文的阿阇梨,主持白四羯磨授戒仪式。羯磨师为诸比丘受戒的正缘,若无羯磨师秉承圣法,则法界善法无从生起。担任此职者,其戒腊须在五年以上。

教授和尚:即教授威仪作法,为众人引导开解者。其戒腊亦须在五年以上。

七证师则是证明受戒的莅会比丘。凡此十师均须于受戒前恭请之。

方丈

寺院的住持,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务,监督大众,并为大众说法的主僧。古时,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为制,故称方丈室。后来转指住持的居室,今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的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引礼

于法会或戒会时,引导大众如法进行一切行仪礼节,使不违犯者。

比丘

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僧团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据《大智度论》卷三载,比丘的语义有五种,即:乞士(行乞食,以清净自活者);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

比丘尼

出家受具足戒的女子。僧团五众之一、七众之一。

比丘尼除六情之饥,断贪染欲,以善法熏修,所以称为除女、熏女。

功德主

指施主。即供养佛、法、僧三宝的施主、檀越。在佛门中,布施净财者为功德主,发心作务或热心接引他人入佛门,使佛教蓬勃发展者,亦可称为功德主。例如符合左列条件者,佛光山功德主会得依法聘其为功德主:

护持本山各种弘法利生事业捐献净资者。

热心参与本山活动,多年不退转者。

发心服务多年,道心坚固者。

一师一道,劝募功德者。

贡献智能有具体成效者。

协助度众皈依为数众多者。

参与讲学多年且有正见者。

文字着作宣扬佛法有贡献者

行堂

佛教丛林中,每日用斋时,为大众添饭菜、茶水者,称为行堂。

老参

长期于禅林中参禅办道者,或长期从事参禅修业者。又称为旧参、久参。

全称佛陀,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乃觉悟真理者。也就是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成就等正觉的大圣者。为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沙弥

沙弥,乃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在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的出家男子称之。《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九,以年龄区别沙弥为三种:

驱乌沙弥:年龄在七岁至十三岁之间,已具有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

应法沙弥:年龄在十四岁至十九岁之间,出家得度,依一定的仪式受持十戒。

名字沙弥: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者。

以上三者合称三沙弥。

沙弥尼

初出家受持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女子,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尼,故译称勤策女。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

沙门

意译净志、勤息,为出家者的总称,通内、外二道。亦即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盘的出家修道者。

住持

原为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后指掌管一寺的主僧。我国初时并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百丈怀海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

阿弥陀佛

乃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因为此佛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成道的本缘,据《无量寿经》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净土的庄严,历经五劫的思虑而发四十八大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的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能接引念佛人往生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佛门中常见人彼此招呼,互道"阿弥陀佛",即是说早、好的意思;或向人表示关怀、歉意亦可说"阿弥陀佛"。

阿罗汉

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略称罗汉。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学、真人。乃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的圣人。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都作狭义的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的最高果位;广义而言,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

阿修罗

印度最古诸神之一,属于战斗的鬼神类,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且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

阿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多由瞋、慢、疑等三因而受生,以其果报殊胜,邻次于诸天,却不同于诸天,故称阿修罗,意即非天。

阿修罗的形像有多种,如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的四倍。又阿修罗的男众很丑,女众却很美丽。此外,阿修罗喜瞋,所以我们常称瞋心大的人为阿修罗。

金刚

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乃取其最胜之义。

侍者

僧职名称之一,指随侍师父、长老之侧,听从其令,予以服侍者。

在丛林职位中,侍者通常由利根的沙弥或下腊的比丘任之。其与长老(或师父,或住持)的关系最为密切,除处理杂事外,朝夕既听其教诲,复观长老道德于前后,故特受长老重视,常被视为衣或法席的传承者。

典座

丛林中负责大众斋粥的职称。典座职掌大众的斋粥,一切供养务须净洁,物料调配适当,节用爱惜。

纠察

于寺院中,负责维持秩序,使一切行仪如法者。

法名

为皈依佛教者所特取的名字。又作法号、法讳、戒名。如僧侣在剃度仪式举行后,由师父另取的名字;又如在家信众于皈依、受戒或葬仪时,师父即授给法名。

香灯

在寺庙中职司佛殿的焚香、燃灯等工作者,称为香灯。

祖师

指开创一宗一派者(开祖),或传承其教法者(列祖)。

开祖有宗祖、派祖之别。例如一般尊称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宗祖,临济义玄、洞山良价则分别为临济宗、曹洞宗之派祖。

书记

一般又称外史、外记,负责掌管文书、书写寺院来往信件及法会中祈祷之词语等。住持专柄大法,对文字之事较无暇亲自处理,因此设立书记一职,以掌管寺院的书疏。

国师

我国历代帝王对学德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所加的封号。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如南阳慧忠国师、清凉澄观国师、无业大达国师、玉琳国师等。

净人

在寺院中,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者。

陪堂

禅院中,陪伴客僧在僧堂的外堂受食,称为陪堂。

律制仪轨中,头单戒师为开堂,二单为陪堂。陪堂的职责为协助开堂训导众戒子受戒的仪规。

善知识

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可称为善知识。

善知识就像慈母,能生出佛种。

善知识就像慈父,能给予我们广大利益。

善知识就像乳母,能守护你,不让你做坏事。

善知识就像教师,能显示菩萨所学。

善知识就像善导,能指示你走向波罗蜜道。

善知识就像良医,能医治你烦恼诸病。

善知识就像雪山,能增长你一切智乐。

善知识就像勇将,能帮助你去除一切怖畏。

善知识就像船师,能指引你驶入智能海洋。

善知识是佛法大器,像江河能吞纳众流。

善知识是功德处所,像大海能出生众宝。

善知识是净菩提心,像猛火能炼真金。

善知识是能生世法,像须弥山出于大海。

善知识是不染世法,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善知识能不受诸恶,像大海不为污染所污。

善知识能照明法界,像日光遍照四天下。

善知识能长菩萨身,像父母养育儿女。

开士

即菩萨。以菩萨明解一切真理,能开导众生悟入佛的知见,故有此尊称。《释氏要览》云:"经中多呼菩萨为开士,前秦苻坚赐沙门有德解者,号开士。"可知开士也是高僧的尊号。

开山

本指开山建寺而言,因古代寺院多建于山谷幽静处,故称开山。

寺院第一代住持亦以开山尊称之。此外,宗派的创始者也称为开山。

开堂

指新任命的住持入院时,开法堂宣说大法,这是寺院的重要行事。

"开堂和尚"的略称,为我国传戒法会中重要职事之一,有关戒子的受戒仪规、生活礼仪规矩等,都是由开堂和尚教导。

当家

为都监、监院、监寺的俗称。须负责应对官吏、参辞谢贺、吉凶庆吊、探访施主、借贷往还、筹计一寺岁用、备办米麦酱醋等,乃至营办年节各大斋会等事务

新戒

指新近受戒的僧众。又如参加在家戒会,初受五戒、菩萨戒的戒子,亦称新戒。

僧伽

略称为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的意思,故又称为和合众、和合僧、海众。又华梵并举,合称为"僧侣",为三宝之一。即指信受如来教法,奉行其道,而入圣得果者。或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的团体。

维那

又作都维那。在古代丛林,维那是寺院中的纲领职事,掌理众僧的进退威仪,非但要佛门的规矩熟,而且要喉咙好,资格老,正如戏台上挂头牌的角色,一切的节目都要靠他安排。今日寺院的维那,则仅于举行法会、课诵时,担任众僧的先导,掌理举唱、回向等。

学僧

又称学问僧,其义有二:指研究佛教的僧侣;指有学问的僧侣。

学人

泛称学习佛法者。禅林中则指修禅者。又称学道人。一般学佛者自称学人,乃自谦尚须学习的意思。

檀那

意译布施,即给与、施舍的意思。中国、日本又将檀那、檀越引申为施主之称,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的信众。

优婆塞

意译近事、近事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与优婆夷同是在家的信仰佛法者。

优婆夷

意译清信女、近事女、信女。即亲近三宝,受持三皈五戒,施行善法的女众。为在家二众之一。

长者

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

檀讲师

凡皈依三宝,信仰人间佛教,具有弘法能力、正知正见的佛光会员,经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考核通过者,礼聘为檀讲师。每年可经总(协)会安排到各地机关团体讲演,但不得主持宗教法会仪礼。

三藏

指经藏、律藏、论藏,佛教圣典的三种分类。

经藏:音译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陀所说的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的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律藏:音译毘尼藏,意译调伏藏。佛陀所制定的律仪,能制众生之恶,调伏众生的心性。有关佛陀所制定教团的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论藏:音译阿毘达磨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后人以殊胜的智能,再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

大雄宝殿

指寺院中供奉佛陀的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意思是伟大的英雄。是佛陀的德号之一。因为佛陀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称大雄。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为主,也有供奉三宝佛者,即外加药师佛、阿弥陀佛;或以象征解行并重的大迦叶、阿难尊者侍立在佛陀左右;或供奉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

上堂

指上法堂说法。古时长老住持可随时上堂,后来则有定期及临时上堂之别。

上供

指以鲜花、水果等各种物品供养诸佛、菩萨或诸祖师,表达虔诚礼敬之意。

山门

寺院正面的楼门。这是因为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所以又称"三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

寺院的一般称呼。因为以前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故以山门为寺院的别名。

尸罗

含有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等诸义。是六波罗蜜中的"戒行",乃佛陀所制定,令佛弟子受持,作为防过止恶之用。

除此之外,另有修习、正顺、三昧、清凉、安眠、得定、增上等义。

六斋日

又称作六斋。指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

公案

本义为官府中判决是非的案例。禅宗将历代高僧的言行记录下来,作为坐禅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为一种思考的对象,或修行坐禅者的座右铭。

此种言行录一如政府的正式布告,尊严不可侵犯,又可启发思想,供人研究,并且作为后代依凭的法式,故称公案。此一风气倡始于唐代,至宋代大为兴盛。

公案有五种重要的涵义:作悟禅的工具;作考验的方法;作权威的法范;作印证的符信;作究竟的指点。

文疏

寺院举行法会时,将信众于此法会所作的功德,书写于红纸或黄纸上,用以向诸佛菩萨表白者,称为文疏。一般都由主法或维那宣读。

牌位

书写姓名以便祭祀的长方形木牌。

止静

使大众由动中归于寂静的意思。

开大静

寺院本为寂静的僧团,晚上开大静钟板响后,大众睡眠,一切活动停止,寺院更加寂静,故称开大静。

打斋

于寺院举行法会时,信徒出资斋请与会大众,广结众缘,称为打斋。

打七

"打",举行的意思。打七,指于七日中克期求证的修行。

若于七日中专修念佛法门者,称为打佛七,略称佛七;专修禅宗法门者,称为打禅七,略称禅七。此外,亦有专念观世音圣号的观音七。

打板

又作打版。丛林中,于斋食、开浴、普请、上堂等集会时,敲击木板,发出声响,以告示众人,称为打板。

正法、像法、末法

佛陀入灭后,依其教法之发展状况,可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

正法:如来灭后,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

像法:虽有教法与修行者,多不能证果。

末法:正法灭绝之意,指佛法衰颓的时代。即佛陀灭度后,教法垂世,人虽有秉教,而不能修行证果,称为末法。末法之世即称为末世。

加持

加被任持。

功德

意指功能福德。也就是行善所获得的果报。《大乘义章》卷九:"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

合掌

合掌,又作合十,意指合十法界于一心。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礼法,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表达恭敬的意思。

因果

因果,指原因与结果,亦即因果律,是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一切诸法的形成,互为因果,因为能生,果为所生。我们身、口、意种种行为的造作,若是善业,就成为善因,可得到善的果报;若是恶业,就会成为恶因,得到恶的果报,此名因果报应。

因缘

因,指引生结果的直接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如一朵盛开的花,其种子就是"因",使种子发芽、成长到开花所不可或缺的水分、阳光、土壤等,就是"缘"。

安座

即安置佛像。

行脚

又作游方、游方、游行。谓僧侣无一定的居所,或为寻访名师,或为自我修持,或为教化他人而广游四方。游方之僧,即称为行脚僧,与禅宗参禅学道的云水同义。

又作持、捧、乞食。即持游行街市,以化缘乞食。这是印度僧人为资养色身所作的行仪。

在禅林中,亦称托为"罗斋"。又粥饭之时,擎而赴僧堂,亦称托 。

回向

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向饶益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

有情

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的生物。其它如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则称无情。

佛性

又作如来性、觉性。指成佛的可能性、因性、种子,为如来藏的异名。据《北本涅盘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然凡夫因烦恼覆盖而无法彰显;若能断尽烦恼,即可证悟成佛。

戒腊

夏腊。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的年数。

告假

请假。佛弟子于外出前,至佛殿礼佛三拜,向佛菩萨告白,意谓自己将要外出。

如子女出门敬告父母,即是告假的意思。反之,则称为销假。

伽蓝

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僧伽蓝的略称。又称僧园、僧院。原指僧众所居住的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住的寺院、堂舍。一所伽蓝须具备七种建筑物,如佛殿、法堂、禅堂、库房、山门、西净(厕所)、浴室等七堂,故又称七堂伽蓝。

延寿堂

即如意寮。丛林中,病僧用来养病、休养的地方。因为含有祈求延长色身寿命而延续法身慧命的意思,所以称为延寿堂。又称为"省行堂",取其"省察行苦,以兴悲智"之意。

巡寮

到寺院中的各单位去巡视,称为巡寮。巡寮也有巡山的意思,这是为认识环境、人事等。过去丛林巡寮,相当于拜访各寺众,让大众知道寺中住有此人。巡寮有二:公众巡寮,即各单位的巡示告众;私人巡寮,即新戒比丘、比丘尼,至其师父及诸长老处销假、顶礼。

在古代丛林,巡寮是指住持巡视山内诸寮,以谘问老病,点检寮房的缺乏等。其缘起是:佛陀在世时尝以五事而五日一次巡视僧房:恐怕弟子着于有为事;恐怕弟子着于俗论;恐怕弟子着于睡眠;为探问病僧;令年少比丘见到佛陀的威仪庠序,心生欢喜。

供养

又作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

招提

寺院的别称。源于北魏太武帝于始光元年(四二四)造立伽蓝,称为招提,世人遂以招提为寺院的别称。

招提原为梵语音译之略,意译为四方、四方僧、四方僧房。为四方来集的各方众僧均可止宿的客舍。

受戒

指通过一定的仪式,领受佛陀所制定的戒法。也就是遵守教团规定的行为。

常住

指寺院。《行事钞》随戒释篇云:"众僧舍宇、什物、树木、田园、仆畜、米麦等物,但得受用,不通分卖,为常住也。"《释氏要览》云:"即今十方住持寺院是也。"今佛弟子于寺院受戒,则可称该寺院为受戒者的"受戒常住"或"戒常住"。

威仪

威严的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

一个修道者的风姿,在举止言谈中皆可表露无遗,走路时,要如风一样迅速无声,不弯曲,直走;坐下来时,要如钟一样平稳、庄严;站立的时候,要如松树般笔直;睡觉时,睡姿要以吉祥式的右胁而卧,像把弓。

法堂

七堂伽蓝之一,乃禅林演布大法的地方。位于佛殿的后方,方丈的前方。相当于讲堂,而"讲"通于"讲教",在禅宗,为别于他宗,且示其教外别传的宗旨,所以特称为法堂。

法语

佛陀的教说。后世禅家则专指诸祖的教示与禅师开示的机语为法语。

法会

佛教的仪式之一。为供佛施僧及讲说佛法等所举行的集会,又称法事、佛事、法要。

法会的仪式每每依其性质而有不同,一般的进行方式:庄严道场,于佛前献上香、花、灯、烛、四果等,并行表白、愿文、讽诵经赞等。

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教区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超度历代考妣宗亲的佛教仪式。

据《盂兰盆经》载:佛弟子目连以天眼通见其母投生饿鬼道,皮骨相连,日夜受苦,于是以盛饭往饷其母,然其母以恶业受报之故,饭食皆变为火炎。目连为拯救其脱离此苦,于是向佛陀请示解救的方法。佛陀乃指示目连于七月十五日众僧夏安居结束日,以百味饮食置于盆中,供养三宝,仗此功德,得使七世父母脱离饿鬼之苦,生人天中,享受福乐。后世遂于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法会,斋僧供佛,沿习成例

食存五观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

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施食

将饮食布施给他人的意思。施食有许多功德,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载,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得命;得色;得力;得安稳无碍辩;得无所畏;无诸懈怠,为众敬仰;众人爱乐;具大福报;命终生天;速证涅盘。此外,以饿鬼为对象的施食仪式,称为施饿鬼、施食会。

祈愿

又作祈祷。仰求佛菩萨的冥助,以祈得消灾增福的意思。

苦行

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修各种苦行,诸如绝食、身体倒悬、冬卧寒冰等。佛陀时代,在印度就有许多外道因希冀生天,而行诸种种苦行。佛陀在出家后也曾修行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麦,终于觉悟苦行并非究竟之道,不能解脱,因此放弃苦行,最后得到解脱,证悟出修行的方式,应过着一种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佛教的修持生活,如典座、行堂、香灯、饭头、菜头。此中任何一种行单,都可以激励我们。

持午

即过午不食。

客堂

寺院中接待客人地方。

剃度

即归依佛门,落发出家。

娑婆世界

"娑婆",梵语音译。意译"堪忍"。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修行

谓从事自利利他、弘法利生、传教传法、清净和合、随缘自在、伦理纲常、勤劳自给、合理净化、正命正知、正信正业等生活。

参话头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

参禅

禅家透过参究而悟入禅境。

挂单

"单",即单位,指僧堂内各人的座位,各单前长六尺、宽三尺的空间,亦即各人坐卧、饮食的座席。在丛林中,单即代表"人"。挂单是指到寺院投宿,若人已额满而不接受云水僧挂单,称为"止单"。自己左右两邻的单位,称"邻单"。辞别寺院而他去,称"起单"或"抽单"。僧众挂单后,日久知其行履确可共住者,即送入禅堂,称"安单"。拜访他人的住处,称"看单"。若犯戒被摈出门,称"迁单"。

偷偷的离开常住,称"溜单"。提供僧众住宿额满,称"满单"。无限制接引僧众投宿,称"海单"。安排僧众住宿,称"送单"或"进单"。

单银

丛林中,每月发予住众零用款项,称为"单银"。

问讯

敬礼法之一。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居安否。《大智度论》卷十载有二种问讯法:若言是否少恼少患,称为问讯身;若言安乐否,称为问讯心。至后世的问讯,仅为合掌低头。

一般所行的问讯法,是以两手相属,曲腰至膝,操手下去,结手印上来,两手拱齐眉,再合掌至胸前。我国佛教徒多于拜佛将结束时,以问讯作结。

顶礼

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向佛陀圣像行礼,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接佛足。又称头顶礼敬、头面礼足、头面礼。

梵行

为僧俗二众所修的清净行为。因梵天为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

在佛教中,以不淫,受持诸戒,称为梵行。经典中则以行八正道、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为梵行。

众生

又作有情、含识、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众生"通指迷界的有情。《大智度论》谓,众生是以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故称众生。《不增不减经》载,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故称为众生。又受众多之生死,亦称众生。一般以为被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者为众生。

荼毘

即火葬之意。举行荼毘的火葬场则称为荼毘所。火葬法于佛陀以前即行于印度,原为僧人死后处理尸体的方法,佛教东传后,中国、日本亦多用之。

超荐

又称超度。佛教中,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为亡者诵经拜忏,谓之超荐。

净房

寺院道场中,对厕所的通称。

结夏安居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众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这是雨季期间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而遭世人讥嫌,因此禁止外出。

安居一般在夏季举行,也有于十月十六日至次年元月十五日举行者,称为结冬安居。安居的地点不一定,小屋、树下、山窟、聚落等处皆可,不过,不可在危险、没有救护的地方安居。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过夏。安居旨在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因此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功夫,是养深积厚,是自我沈潜的修行。今之一般佛学院的生活便是夏安居、冬安居。

结跏趺坐

坐法之一。即互交二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脚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在诸坐法之中,以此坐法为最安稳而不易疲倦。

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交二足为全跏趺坐、大坐、莲花坐,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

结缘

意指彼此结交善缘。一般为造立寺塔、刻印经书而喜舍财物称为结缘;又人与人之间,以欢喜心相见,而互相招呼,亦称结缘;或于大众中,共同听闻佛法,彼此以结法缘,亦称结缘。

菩提

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的智能。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的菩提为无上究竟,所以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菩提。

冀求无上菩提的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或菩提心;佛成道的处所,称为菩提道场,其道场之树称为菩提树。

开静

开觉静睡。指寺院晨朝鸣板,催促僧众起床。

开放静虑。指禅者停止坐禅,或于课诵、粥饭、听讲、普请时,听许散动,相对于止静。

开光

即新佛菩萨像、佛菩萨画完成,欲供养于佛堂时,所举行替佛菩萨像开眼的仪式。其实,佛菩萨是不需要众生为他开光的,重要的是众生心眼要开。

开示

佛门中,和尚、大德为弟子及信众说法,称为开示。

历代祖师大德为教育、启发徒众及行者,每于殿堂或禅堂为大众说法,有时讲说经论,有时仅简单一、二句话,目的皆为使大众明了法意,依之修行,如语录、公案等皆是。

及至今日,开示已迈向大型的讲演,语言也趋于通俗化、大众化,着重在佛法与生活的融和,以接引广大信众为主,因此地点或在体育馆、文化中心,乃至电视、卫星传播。

发心

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亦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的愿望。又作初发意、新发心。为发菩提心的略称。

菩提心是一切诸佛成佛的种子,长养净法的良因,发此心,勤行精进,可速证无上菩提。发心如发大智心,以智能广求一切法,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发大悲心,慈愍一切众生,为免其轮回生死之苦,誓愿救拔;发大愿心,依四弘誓愿,发成就无上菩提之心。

圆顶

完成剃发而现出家之相,这是象征出离烦恼之相。

经行

指在花园、山林、水边、道路等处行走。

通常在饭后、疲倦时,或者坐禅昏沈瞌睡时,就起而经行,这是一种调剂身心的修行方式。

据《四分律》载,经行可得五种利益:能堪远行;能静思惟;少病;消化食物;于定中得以久住。

过堂

僧众上斋堂用食之意。又僧众入斋堂进食,不贪不着,是为过堂。

业障

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的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

禁语

禁止自己说话。禁语在于收摄口业,反观自心,故于禅堂参禅时,则须先禁语,藉由禁语来约束身心,以达清净自在。

福田

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皆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

《正法念处经》、《大方便佛报恩经》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父母为三界内的最胜福田。《大智度论》云:受恭敬的佛法僧等,称为敬田;受报答的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受怜悯的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说法

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

寮房

修道者在寺院中所居住的房间,称为寮房。

轮回

众生由惑业之因(贪、瞋、痴),而招感三界、六道的生死轮转,恰如车轮的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

欲灭六道轮回的痛苦,必先斩断其贪瞋痴三毒的苦因,此三毒如种子之能生芽,所以众生流转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得出离,若断灭我执及三毒,则诸苦亦断。

龙华三会

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成道的三会说法。又称龙华会、弥勒三会,略称龙华。乃指佛陀入灭后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出家学道,坐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正等觉,前后分三次说法。昔时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以上中下根之别,悉可得道

机缘

机,根机;缘,因缘。众生的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化的因缘,称为机缘;凡说法教化皆以根机之纯熟为缘而起。

机锋

禅林用语,又作禅机。机,指受教法所激发而活动的心之作用,或指契合真理的关键、机宜;锋,指活用禅机的敏锐状态。意思是说禅师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化学人时,常以寄寓深刻、无迹象可寻,乃至非逻辑性的言语来表现一己的境界或考验对方。

随喜

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称为随喜。《法华经.随喜功德品》载,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至大。《大智度论》则谓,随喜者的功德,胜于行善者本人。又随己所喜,亦称随喜,如布施时,富者施金帛,贫者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随喜。

头陀

苦行之一。谓去除尘垢烦恼。意即弃除对衣、食、住等贪着,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

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守如下十二种修行规定:要选择空闲的地方;要过托的生活;要饮食节量;要一日一食;要乞食不择贫富;中后不得饮浆;要守三衣具;要穿着粪扫衣;要常坐树下思维;要常露地静坐;要住于坟墓之处;要常坐不卧。修学头陀苦行者的生活,就要过这样简单的生活,也是清净的生活

应病与药

比喻诸佛、菩萨善应众生不同的根机而说法,犹如医生善能分别病相,晓了药性,视众生的病而授与药方,使之乐服。因此,经典中以大医王广喻诸佛。众生有贪、瞋、痴烦恼种种病症,诸佛菩萨则施以种种法药,如以不净观对治贪心,以慈悲观对治瞋心,以因缘观对治愚痴等,这是以烦恼为病,佛法为药的譬喻。

应供

佛陀十号之一。又称应真。佛陀是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的觉者,应受人天供养、尊敬。

阿罗汉三义之一。指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的供养,故称应供。

斋僧

设斋食供养僧众。初设斋僧的原意在于表明信心、皈依,后渐融入祝贺、报恩、追善的目的。我国唐代斋僧法会极为盛行,曾举行万僧斋。今之佛教徒亦盛行于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法会,以斋僧供佛表达对三宝的恭敬供养。斋僧可得无量功德,但斋僧之法,以敬为宗,并依僧次延迎,不得妄生轻重。

斋堂

指禅宗寺院的食堂。也就是用餐的地方。又称五观堂。

禅堂

"坐禅堂"的略称,亦作僧堂,是众僧坐禅用的堂室。因为要与僧堂有所区别而称禅堂。僧堂是坐禅、睡眠、饮食的地方;禅堂则专指坐禅用的堂室。

禅定

内不为妄念所惑,是名为"禅";外不为境界所染,是名为"定"。禅定意指令心专注于一境,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

转凡为圣

禅林用语。指转凡夫迷妄的状态而入于圣者开悟的境界,与"转迷开悟"同义。

礼拜

合掌叩头表示恭敬。广义而言,礼拜对象并不限于佛菩萨。如塔、长老、和尚等,均可以礼拜表达恭敬之意。

礼拜的种类及仪式作法上有种种不同,大抵而言,自印度以来,于各种礼法之中,以"五体投地"为最殷重,是最恭敬的礼法。

礼忏

礼拜与忏悔的略称,又作拜忏。即礼拜诸佛、菩萨,忏悔所造诸恶业。大抵藉由礼佛、诵读经文,以为忏悔之意。

药石

指疗病的药饵与砭石。即医药与医疗器具。

又作药食。指禅林的晚餐。意谓服之以疗饥渴。

颠倒

违背常道、正理的意思。例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违反于真理的妄见。一般常以众生不知真理,迷妄为真,执空为有,为烦恼所迷惑,称为众生颠倒。

宝刹

诸佛的国土或其教化的国土的敬称。例如《大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都说佛土有七宝庄严,所以称为宝刹。

佛寺或佛塔的美称。在佛门中,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请问法师,贵宝刹在那里?"就是请问法师的常住寺院在那里的意思。

灌顶

即以水灌于头顶的仪式。原为古代印度帝王即位及立太子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的水灌其头顶,表示祝福。

灌是灌持,表示诸佛的护念;顶是头顶,表示行持的崇高。

佛教诸宗中,密教特重灌顶,总称为秘密灌顶。其作法是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的意义。

护法

保护、维持正法的意思。传说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

又梵天、帝释天、四天王、十二神将、二十八部众等善神听闻佛陀说法后,皆誓愿护持佛法,此等诸神总称为护法神,或称护法善神。

此外,人世间的帝王及诸檀越,都是保护佛法的人,亦称之为护法。所以今日的佛教界,对于虔敬三宝,护持佛教的在家居士,都以护法称之。

辩才

巧于辩述。即善说法义的才能。

诸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的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例如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等,称为四无碍辩。

洒净

洒香水以净物之意。即以印言(手结诸佛菩萨的印契,口诵真言陀罗尼)加持香水散洒之,是清净道场或供具等净化之法,称为洒净,又称洒水、洒水。今日佛教界,每于授戒、佛七、拜忏等诸法会之前,即以净水散洒道场,为结界清净的仪式。

庄严

严饰布列的意思。即布列诸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

菩萨于因位发大誓愿,为利益众生不惜身命所累积功德以严饰其身格,称之为庄严。

今亦以庄严来赞叹人的相好、威仪。

佛欢喜日

俗语大全范文2

关键词:韩剧字幕翻译 俗语翻译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98-02

近年来中韩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活动日渐频繁,影视剧的互相传播就是其中一个主要途径。笔者从事韩语教学,也非常喜欢韩国影视节目,在欣赏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影视剧的字幕翻译中,经常会出现俗语。我们一般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群众中的定型语句。俗语应用广泛,因此俗语翻译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剧情的理解,从而也会对文化理解产生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小觑俗语翻译。

中韩两国都有丰富的俗语,因为历史渊源,两国的俗语有许多是意义基本完全对应的,这样的俗语比较易于理解。但是因为两国之间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差异,也存在一些意义差异较大的。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该理论摒弃了“文本中心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将读者感受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笔者认为,影视剧中的翻译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因此影视剧俗语的翻译要在注意中韩两国的语言差异,文化特征的前提下,以中国观众能够理解接受作为标准,避免直译和误译。下面就先从目前俗语翻译的现况入手,来探讨影视剧字幕中俗语的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期望对从事韩语学习、韩语教学以及韩语翻译的同仁们提供一点参考。

一、俗语翻译现况

笔者对几部电视剧中涉及到的俗语翻译进行了归纳,发现目前俗语翻译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原文使用了俗语,但是译文和原文的意思完全不对,俗语翻译完全错误

例1:

(《泡菜战争》9:45)

原译文:我眼里可揉不得沙子。

修改为:除非我坟上长草了,否则没门儿!

此处晟灿养父要表达的是他死都绝不搬走的坚决态度。而中国俗语“眼里揉不得沙子”是指为人耿直,容不得是非。原文直译是“我眼睛里进了土,长出树之前没有可能”,也就是说“我死之前,不可能”。这里用“眼里揉不得沙子”这句俗语来翻译显然是错误的。

例2:

(电影《泡菜战争》99:46)

原译文:好像在金刚山流传着如何做好泡菜的办法。

修改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啊。

剧中房地产商在紧张地观看泡菜比赛时要吃饭,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看比赛固然重要,但是吃饭更重要”,用这句俗语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告诉人们再美丽的风景也要吃饱饭才有心情欣赏。译文完全错误。

2.原文和译文都运用俗语,译文与原文意义相近,但让译入语观众摸不着头脑,不能很好理解

例3:

(《明星的恋人》19集 35:32)

原译文: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

修改文: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剧中闵长秀不满徐艺琳大手笔买衣服,劝说无效后发出此感叹,表达他和徐艺琳是两种不同的人的意思。原译文“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富有韩国文化色彩,虽然和原文的意思相似,但是翻译文是要让中国观众看的,中国观众能理解才是好的译文。“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这句话,中国观众看了很容易联想到“门当户对”这句俗语,所以不如修改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更贴合剧情,也符合中国文化特征,中国人一看就懂是什么意思。

例4:

(《匹诺曹》 4集 34:18)

原译文:不知者无畏。

修改文:初生牛犊不怕虎。

这里的“不知者无畏”和“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思相当,但是说到耳详能熟,“初生牛犊不怕虎”更被广大民众熟悉,意思也是一目了然。翻译的目的就是让译入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原文,因此应该选用观众熟悉的句子。

3.原文和译文都运用俗语,译文和原文很好地吻合,恰当表现出原文的意思

例5:

(《异乡人》13集 34:17)

原译文: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

例6:

(《来自星星的你》8集51:42)

原译文:你这人还真是杞人忧天啊。

以上两例,结合剧情,准确把握了原文的意思,选用意义相对等的俗语,恰当地翻译出来,既清晰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又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原文虽然不是俗语,但是翻译时结合剧情,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恰当借用中文俗语进行翻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7:

(《异乡人》 6集 23:58 )

原文:有很多人看着我,也有很多耳朵在竖着偷听。

译文:盯着我的人很多,隔墙有耳。

例8:

(《来自星星的你》14集27:56)

原文:她妈妈那个样子,她比妈妈还厉害。

译文: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以上两例中,原文虽然没有使用韩国俗语,但是译者为了更好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选择运用中国俗语来画龙点睛进行翻译,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国观众一眼就可以理解原文的意思。这种处理方法不仅节省笔墨,避免了不必要的嗦,而且译文的层次也一下子提高了。

二、俗语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以上几种情况不难看出,俗语翻译在影视剧字幕翻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直接影响到译入语观众对影视剧的理解。笔者认为做好俗语翻译要注意几点。第一,要熟悉源语和译入语两国的语言文化。这里的语言文化范围包含语言习惯、文化、生活习俗、民俗特征等等。例1、例2中,出现了金刚山,就很有韩民族特征,不了解的话很容易翻译错误。第二,俗语是在群众中口口相传,逐渐固化形成的,都通俗易懂,翻译过程中要注意选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句子。例3、例4的翻译就在这方面出现失误,翻译的句子也可能与原文意思相似,但是译入语观众看了之后还要再思考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违背了翻译的目的,因而不是好的翻译。第三,必须准确把握剧情,了解故事情节,这样才能很好地翻译出原文的俗语,不至于离题万里。例5、例6就是正面的例子,在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运用译入语中耳熟能详的俗语翻译出原文的意思。第四,要做好俗语翻译,还包括恰当运用译入语的俗语去适当概况原文的意思,以一当十地去翻译原文,让译入语观众一目了然。例7、例8就是这样的例子,原文虽然没有运用俗语,但是直白地照原句翻译出来的话,不仅嗦,而且不利于理解,而选用恰当的俗语翻译不仅节省笔墨,还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观众理解剧情也有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俗语翻译要遵循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以译入语观众为中心,在具体翻译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方能让翻译起到交流的“桥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圣华.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2]许均.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3]张敏,朴光海,(韩)金宣希.韩中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俗语大全范文3

论文关键词:国俗词汇,分类,难点,教学建议

在语言系统内部的几个子系统中,词汇最能反映出社会文化的特征,也最容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英汉民族文化具有很多的相通性,但由于生存环境、社会、物质、文化传统的不同,也表现出很多的不同性。这也就导致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尤其体现在词汇系统中。一个民族的文化中独具的部分体现在词汇系统中,就是国俗词语,就是别的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语,或者说是别的语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非等值词语”(梅立崇先生,1993)。英汉两种语言当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等值词语”,由于这类“非等值词语”往往和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的文化背景有关,所以也称为“国俗词汇”。学习这种的语言而非母语的人除了需要了解词义,还需要知道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才能真正地、完全地理解、运用这类词汇。这类词语增加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同时也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探讨英汉语言中的“国俗词语”。

本文结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文字等级大纲(修订本)》中列出的8822个词汇,找出其中的“非等值词语”,丁级3个,丙级词36个,乙级词16个,甲级词4个,共计61个。比较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国俗词语”的分布状况,越是核心词汇中的“国俗词汇”就越少,甲级词汇中的国俗词语最少,乙级比甲级词汇中的国俗词汇更多,丙级比乙级词汇中的国俗词汇更多。丁级词汇中的国俗词汇数量最少,是因为丁级词汇数量本身很少,所以不能作为比较的依据。这说明英汉两种语言的相通性是主要的,越是基本词汇,其相通性越大。但是汉语800甲级词是无法满足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和交际需要的,所以国俗词汇虽然数量不大,但对留学生汉语学习却具有重要的影响,王佐良先生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地掌握语言。”

一、国俗词汇分类

汉语国俗词汇种类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五种:名物词语、制度词语、熟语、

征喻词语、社交词语。第一类名物词语,是指反映汉民族所创造的特有的物质文化的词语,如筷子、旗袍、豆腐等,这类词语占词汇大纲中的国俗词汇的绝大部分。第二类,制度词语是指反映汉民族社会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制度的词语,具有较强的能产性,如“国民党”、“毛泽东思想”、“多劳多得”等。第三类,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这类词语数量次于名物词语,但由于其意义具有双层性,即表面语义和真实含义,熟语的真实汉语又和独特的文化渊源有关,所以熟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困难性。第四类,征喻词语,主要指具有修辞意义的词语,如“喜鹊”“红豆”“月亮”等。第五类,交际词语,即汉民族进行社交活动时所使用的独特的词汇,包括招呼语、称呼语、敬谦辞等。

名物

词语

节日

词语

制度

词语

征喻

词语

熟语

社交

词语

其他

数量

甲级词

1

1

1

4

乙级词

9

1

6

1

16

丙级词

6

6

12

8

4

34

丁级词

1

1

俗语大全范文4

关键词:国俗语义;汉英对比;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涉及到得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转换。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汇本身承载着很多文化民族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汉英两种词汇在国俗语义方面的差距,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二、汉英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关系及其翻译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上添加的一个民族文化含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英汉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下文就这四种情形分别举例植物词以及习语进行讨论。

1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时的翻译

由于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现象的认识能力大同小异,因此,英汉有些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在对此了解的基础上,译者方可直译意象,达到传神。

植物词。laurel(桂树):中西方人都将laurels(桂冠)视为“胜利”、“荣誉”和“辉煌成就”的象征。汉语中“蟾宫折桂”喻指科举及第、“丹桂”是月亮的代称、“桂树”喻指“长寿”。因此在翻译“look to one’s laurels”和“win one’s laurels”可分别洋为“确保声誉”和“金榜题名”。

习浯。这里的国俗语义基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思想等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形式方而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比如“just so so”和“不过尔尔”;”A No.1”和“天字第一号”等等。第二种如“to burn one’s boat”和“破釜沉舟”;”t0 one’s heart's desire”和“称心如意”等,这些习语形式不一,但是表达了相同的内容。从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国俗语义差别对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部分一致时的翻译

汉英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存在只有部分一致或相似,也就是说,对应的国俗同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此时要求译者充分了解语境,对词汇意义进行分析,而后选择翻译策略。

植物词。willow(柳):从前英国人戴柳枝编成的帽子表示哀思,英美许多文学作品中,就用willow来象征因失去心爱的人,尤其是恋人而感到的悲伤。“柳”在汉语中也有“离别”、“忧渤”、“苗条”、“避邪”等国俗语义。古代送别诗中,常以“折柳赠别”或以“折柳”代称送别,其中蕴含着诸多令人神伤的离情别绪。同时汉语中也用“柳姿”形容女子姿色,又用“柳”比喻女子眉毛纤细、身段苗条。这在英语中就会显得奇怪,如红楼梦中对黛玉的描述,在翻译时要注意。

习语。在习语方面,汉英的对应词上出现了一种不对等的部分对应,即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的却是相同的国俗语义。例如,“torob Peter tO pay Paul”和“拆东墙补西墙”,“the kiss of Judas”和“口蜜腹剑”,“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和“挥金如土”等等。习语国俗语义上的相似,可以使得译文的传神达意更加的到位。

3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时的翻译

基于以上谈到的两点,我们不难想到在汉、英语言的对应词中,会有一部分词汇的国俗语义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这时作者最好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植物词。“Apple(苹果)”一词在汉语中与“平安”谐音,因此中国古代新娘出嫁坐花轿的时候要手捧苹果,意蕴平安。而在英语中,对“a11 appie of discord”的翻译应为,引起不和的因素。在希腊神话中,竞美的三位女神为争夺它而引发特洛伊战争,因此有意为引起不和的寓意。

习语。英语中跟“dog”有关的习语大多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lucky dog;dressed like a dog’s dinner。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以上英语俗语应翻译成:爱屋及乌,幸运儿,穿着极为讲究等。汉语中跟“dog”有关的习语大多有贬义,如“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

4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时的翻译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些其独有的词汇;这些词汇包含的文化蕴涵是来自于另一文化背景的语言使用者不明了或者很难理解的,尤其是那些包含历史、地理、宗教、风俗习惯、典故知识的习语。此时译者可以根据译文的目的分别采用意译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进行翻译。

植物词。竹(bamboo):“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极深的关系。古人常用“高风亮节”概括其品性,象征“正直、坚贞、有骨气”等高尚品格。如《孔子家语》曰:“山南之竹,不博自直,斩而为箭,射而达”,以此教人正直、坚强。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由此,竹子便成了活跃的喻体,如“势如破竹”、“功垂竹帛”、“胸有成竹”、“竹篮打水一场空”等等。

习语。汉英习语空缺主要出现在宗教、文学和神话等方面。例如“the Achilies’heel'’;“the Tower of Babe”等在汉语中均找不到相应的对应,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则要通过上下文进行解释,分别译为“致命弱点,薄弱环节”和“空想的计划”。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英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往往具有其独特性,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为进行更好的进行蕴含文化民族语义的词汇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颖:中英动物语汇及其文化价值之关联与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2002(1).

[2]潘红编著,英汉国俗语义例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俗语大全范文5

[关键词]国俗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 词语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35-01

一种民族语言的词汇折射着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汉语中约定俗成、民族色彩浓厚的国俗词语则是探究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隐性窗口。

一、汉语国俗词语概述

20世纪70年代,王德春教授首次从苏联引入“语义国俗学”,并在深入研究汉语国俗词语语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国俗语义学这门语言学的新学科。所谓国俗词语,就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这类词语在其他语言系统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语,因此,国俗词语也被称为“非等值词”。国俗词语不仅与独特的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而且自身也负载着明确的文化信息,蕴涵着丰富的国俗语义。所以,词汇作为语言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其中能够从某个或几个层面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词汇,必定是国俗词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俗词语的特点

汉语中的国俗词语数量繁多,这些国俗词语与一般词语不同,它们是汉民族文化在汉语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是特定文化范畴下的词语。一般词语只有表层概念意义,汉语国俗词语却承载着汉民族悠久的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除了具有国俗词语的普遍特点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特征。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最基本的直接反映,这些词语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学习掌握和运用它们,对初步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有几大帮助。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节日名词,饱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是汉语学习者初探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茶”“太极拳”“京剧”“针灸”等词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名片,其蕴涵的国俗语义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处于最基本、最重要的地位,汉语学习者在掌握这种基本国俗词语时难度相对较小。相反,来自浩繁文学典籍或带有浓厚时代文化内涵,汉语学习者理解难度较大的国俗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鲜有涉及。

其次,汉语国俗词语运用的广泛性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的特点之一。汉语学习者以提高跨文化交际为目的,汉语交际中广泛运用且语义鲜明的国俗词语,是汉语学习者最感兴趣的内容。“龙”“福”“拜年”等词语在汉语日常交际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词语表示的特定国俗语义也为汉语学习者所熟知;对于“炒鱿鱼”“泼冷水”“画蛇添足”“朝三暮四”等国俗词语,虽然汉语学习者在刚开始接触它们时并不完全理解其殊的民族文化内涵,但这些词语无论在日常交际还是教材学习中,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又如“红色”是汉民族最常用、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红色”在汉民族文化背景下象征着幸福、吉祥、兴旺。人们喜欢在春节的时候贴红色的对联、红色的福字;新人结婚时要贴红双喜、穿红衣;事业兴旺发达的人,我们可以说他走红运等。因此,汉语学习者只有了解了“红色”这个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涵义,才能更好地理解由“红色”衍生出的其他国俗词语。

最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国俗词语还具有差异对比性。由于反映特定民族文化的国俗词语必然受到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民族文化视角下会出现相同事物具有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或同样的意义内涵却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等现象。汉语学习者只有充分掌握汉语国俗词语与对应母语词汇的差异对比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汉语国俗词语,为跨文化交际服务。喜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鸟,人们认为“喜鹊登枝”是有好事将来到的吉兆,“喜上眉梢”“欢天喜地”等词都与喜鹊有关;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人们厌恶喜鹊的叫声,因此英语中的“magpie”常比喻爱唠叨的人。对于另一种动物“乌鸦”,中国人认为乌鸦叫是不祥之兆,是民间最流行的禁忌,“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等都是对这一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映;但是“乌鸦”在日本被奉为“国宝”,是日本神的象征。

由于国俗词语与特定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密切相连,两种不同的语言相比较所得出的国俗词语系统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汉语学习者不了解不同民族间国俗语义的差异,在学习汉语国俗词语过程中就会面临很多障碍和负迁移的困扰。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汉语学习者熟练掌握国俗词语的用法,理解其内部蕴涵的中国文化,我们必须在重视国俗词语绝对性特征的基础上,注重国俗词语的相对性。

俗语大全范文6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国俗词语” 异化翻译

1.“国俗词语”及其翻译

“国俗词语”,指与某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相关、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1] “国俗词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和载体,反映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国俗词语”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行为,向目的语(target language,TL)传播源语(source language,SL) 文化。这样的翻译不是翻译文化,而是翻译容载或蕴含着文化信息的意义。[2]“国俗词语”的翻译显然要传达其所蕴含的特定的国俗文化意义。

然而,“国俗词语”在其他语言中往往没有相对应的等值词语,即出现“词汇空缺”(lexical vacancy)和“词汇冲突”的现象。[3]这势必会对跨文化交流带来障碍。所以,解决好“国俗词语”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2.文化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

如上所述,“国俗词语”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翻译。译者常常必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源语作者(the SL author)和目的语读者(the TL reader)之间有所“站队”,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即所谓的 “异化”和“归化”策略。前者为“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后者为“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Lerevere,1977:74)。这两种翻译策略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4]但是最新研究表明,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文化翻译有从“归化”翻译向“异化”翻译方向发展的趋势。[3]法国翻译理论家勒代雷就是这一趋势的支持者,他认为:“优秀的译者不会让原来的文化改变国籍,但也不会丢掉应该让读者了解的东西。同化文化现象(即“完全归化”)等于低估知识的活力。”[5]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林语堂似乎是这一理论较早的实践者,为中华文明在全人类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3.林语堂与《京华烟云》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 ,深谙中西文化,精通汉英双语,是一位杰出的双语作家和翻译家。而在他所处的年代,中西文化交流极不平等。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人是还停留在尚未开化阶段的野蛮民族。因此,林氏急切地感受到向西方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必要性。1938年8月至1939年9月旅居法国时,林语堂创作了英文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向西方人展示了一幅中国民族文化的完美画卷。

《京华烟云》虽用英语创作,但全书散发着浓郁的汉语文化气息,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许多西方人所不知的和无法想象的,否则他们就不会如此轻蔑中华民族――这正是林语堂创作此书的强烈动机。他在书中描述中国文化时尽量保留其原汁原味,其中最典型的当推汉语“国俗词语”的英译,其主要策略是异化翻译。

4.《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异化翻译

笔者通读了林语堂英文原著《京华烟云》,统计出英译汉语“国俗词语”733个,其中用异化策略翻译的词语520个,占总词数的70.9%。林氏根据不同词语的需要,主要采用了字面直译法、直译加注释、音译法、音译加直译、音译加注释等五种翻译方法。

4.1字面直译法(word-for-word translation)

所谓字面直译法就是汉英逐字对译,而不管译入语地道与否。如:“青霞”译为“Bluehaze”,“四喜”译为“Four-Joy”,“请早安”译为“say‘early’”,“守身如玉”译为“guard one’s body like jade”,“有喜”译为“have happiness”(in one’s body),等等。《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字面直译的译例有230个,占所有异化翻译译例的44.2%。

4.2直译加注释(literal translation plus annotation)

此法是在字面直译基础上附加文字说明,帮助译入语读者理解原文丰富的文化含义。如:“生辰八字”译为“eight characters”加上注释“consisting of the hour,day,month,and year of one’s birth,each being represented by two characters of the Celestial and Terrestrial Cycles;“绞脸”译为“plunk the hair on one’s face”加注“as was done for every bride”;“寻短见”译为“seek a ‘short-sighted way’out”加注“by which one meant suicide”等。《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直译加注的译例有25个,占所有异化译例的4.8%。

4.3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音译法,顾名思义,根据汉语读音,用英文拼写,现在一般与汉语拼音相同;而林氏使用的是当年流行的“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Wade-Giles Spelling System)。如:“小姐”译为“Hsiaochieh”,“老爷”译为“Laoyeh”,“莫愁”译为“Mochow”,“福州”译为“Foochow”,“磕头”译为“Kowtow”,“天桥”译为“tianqiao”,“饺子”译为“chiaotse”等。《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音译法的译例有145占总的异化译例的27.9%。

4.4音译加直译(transliteration plus literal translation)

音译加直译有几种模式,或是音译之后再直译一遍,如“福气”译为“fochi or luck”,“观音”译为“Kuanyin,or Goddess of Mercy”,或者半音译半直译,如“玉如意”译为“jade juyi”,或“双喜饽饽”译为“popo with the united happiness”等。《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的这类译例有67个,占异化译例总数的12.9%。

4.5音译加注释(transliteration plus annotation)

音译加注释翻译的原理和方式与直译加注释情况相同,也是为了帮助译入语读者了解字面背后深刻的文化含义。如:“木兰”译为“Mulan”加上注释“the name of a Chinese Joan of Arc”,“莫愁”译为“Mochow”加上“meaning‘don’t worry”,“家法”译为“Chiafa”加上“meaning‘family discipline’”,“开吊”译为“Kaitiao”加上“or receiving guests who came to pay respects to the deceased”,等等。《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的这类译例有53个,占异化译例综述的10.2%。

《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的异化翻译,据我们对部分西方读者的了解,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向西方读者展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和文明,有助于他们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进而有助于中西方民族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但是,我们采访的西方读者认为,有些词语纯音译似乎没有必要,如“天桥”译为“tianqiao”、第三人称的“孩子”译为“hietse”。因为英文中的“overpass”和“kid”基本上可以作为等值此对译。毕竟,音译作为翻译方法在较大程度上讲,是一种无奈之举,有“不译”之嫌。

5.结语

双语间文化意义的翻译是一个比较热门而棘手的重要课题。我们对“国俗词语”的汉英翻译研究算是对这一课题的一个子课题的初步研究,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上文提到的读者反应,就是一个值得深入和系统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德春,吴友富.一门新的语言学分科――国俗语义学略论[C].国俗语义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1.

[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76.

[3]王仁强.国俗新词语汉译英探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5).

[4]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

[5]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05.

[6]林语堂.京华烟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上一篇牛过独木桥

下一篇语言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