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论文范例6篇

投资学论文

投资学论文范文1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大致可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前者以重点高校为代表,后者以职高院校为代表。独立学院介于两者之间,既不能一味地强调“就业岗位导向”“、证书导向”,也不能一味地埋首理论,简单地坐而论道。区别于重点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和职业学校的“简单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在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金融投资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金融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独立自主进行实际投资分析的能力。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有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与国际资本市场不断接轨,金融产品不断创新、股权结构改善、外部环境变化,这些变化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多数院校的实训课程设置中,都有针对单一课程的实训环节,但是对涵盖了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实训却鲜有涉及或者设计粗糙。基于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有必要对这一课程体系的设计进行探讨。

二、金融实验室的构建

金融实训离不开金融实验室。一个金融实验室、一套完善的金融模拟实验系统、一个仿真现场交易的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考虑到经费问题,一个简单的初级金融实验室金融需要由电脑、网络、桌椅、多媒体教学设备和金融类模拟软件构成。其中,与金融投资相关的模拟软件系统应包括:(1)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黄金即时行情系统;(2)财经资讯综合分析系统;(3)上市公司资料查询及财务分析系统;(4)多媒体教学系统。在金融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实验室为教学场所,以各种硬件和软件为媒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比较、抽象等各种能力,可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验室应该采用开放式管理,学生可以申请在课余时间进行模拟投资操作。

三、课程内容设计

1.时间安排作为金融投资综合实训,由于涉及的投资品种较多,因此时间安排应该相对较长,至少10周,最好能够持续一个学期。每周安排1—2次集中实训,其他时间采用分散实训的方式。金融实验室对外开放,学生选择适当的时间自主进行模拟操作。在进行实训之前,学生应该完成证券投资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学、期货与期权交易、国际金融、金融投资技术分析等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实训时间最好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

2.内容模块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1)基本分析法,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2)技术分析法,包括道氏理论、K线理论、切线理论、价量理论、形态理论、波浪理论等;(3)学术分析法,又称投资组合分析法,包括均值-方差模型、CAPM模型、APT模型等;(4)心理分析法,又称行为金融分析法,从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的角度解释投资行为,解释一些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基于这些投资方法的应用,整个内容模块的设置以上六大实训板块基本涵盖了金融投资分析的理论知识点,并且囊括了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黄金、基金等交易品种。目前个股期权和商品期权的细则已经基本制定完毕,等将来开市交易之后,可考虑加入相应的模拟实训内容。

基于此六大模块的综合实训相较仅针对单一品种的实训,其优势在于:(1)综合实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每一种交易工具和交易方式的对比,掌握其共性及各自的特点,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比如,虽然技术分析理论适用于各类投资品种,但是通过比较,学生会看到股票的K线图与债券、期货、外汇的K线图相比,形态上细微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可转债的价格和正股价格之间的联系,从而选择适合的转债时机。通过比较,学生会更深刻地了解期货交易特有的卖空机制、T+0交易、保证金交易、逐日盯市制度等,了解黄金交易中实物黄金、期货黄金和纸黄金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如何进行各品种或合约之间的套利等等。这些都是在单一的实训中无法领会到的。(2)综合实训可以避免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单一的股票操作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再好的投资技巧也无法盈利。但是加入了股指期货这一投资工具,无论大盘指数如何,只要选对投资方向,都可以获得利润。(3)综合实训可以锻炼学生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金的约束下选择合适的投资品种,合理地分配资金,规避风险,获取最大收益的能力。

3.组织方式

在金融投资综合实训中,应当改变以往的个人独立操作的方式,采用小组团队操作。每组成员6—8人,每个成员主持1—2项自己感兴趣的投资模块,并适当参与其他模块。项目组设一名组长,对组员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及任务分配等。于投资期结束时计算各分项投资收益率以及总体投资收益率,并按时提交实训报告。采取小组方式实训的好处在于:(1)可以让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的同学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工具;(2)可以锻炼学生的分工、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整体观和责任感,(3)不会因为投资品种太多而使学生精力过于分散。

四、课程教材建设

时至今日,针对金融投资的实验教材数量仍然较少,加上各院校装设的模拟软件不同、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很难在市面上找到符合自身需要的实训教材,故而大多数院校都结合自身特点,采取了自编讲义或教材的方式。

教材的设计应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讲理论,一部分讲操作。理论部分虽然在相关的课程当中已有所涉及,但是由于分散在不同的课程当中,没有形成有序的系统,而且不同课程的老师在讲授时往往深浅不一,所以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整理。但是,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把相关课程的所有内容都详尽展开,必须遵循重要性、相关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将整个实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提纲挈领地加以阐述。操作部分主要是讲述软件的操作,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软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金融投资。例如,如何切换行情窗口、如何使用画线工具、如何建立股票池、如何设置指标的参数、如何进行交易买卖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各种交易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多,在选择模拟软件的时候既要注重实用性,又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

五、课程评分体系课程的评分体系

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收益情况,二是实训报告的撰写情况,三是答辩情况,分值比例各占1/3。对收益情况进行评分时,一是就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总体业绩比较,二是就同一类投资品种或交易方式的进行单项横向业绩比较,就两部分成绩给出综合分。各组长需要对小组成员的单项报告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整体报告。对实训报告进行评分时,对每一个小组成员独立撰写的分项报告给出单项分,以及总体报告给出总体评分。在此基础上,各小组需要制作答辩PPT,在答辩会上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指定专人进行答辩记录,以此作为评分依据。

六、结语

投资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模拟交易教学改革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建设的重点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案例部分和证券实验模拟交易三大部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出现了许多如复杂的股权结构(如股权分置)和多样化的资产重组等等金融现象,已经成为现有的《证券投资学》不能覆盖和尚未解答的前沿问题;为了让学生认真掌握这门功课的核心内容,并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势必对传统的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

按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应该给学生提供实际应用性教学和实践性教育的平台,教学改革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的构想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将传统教学的以“课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1.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介绍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所以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证券投资分析,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理解了的能够全面理解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而不再像课堂讲授法下获取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2.认真挑选有代表性的动态案例

证券投资学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对证券市场和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认识,在系统讲解基本知识之后,可以通过上海和深圳等国内市场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概览,总结和比较中外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差别,对国内市场各类证券的市场特点和表现进行直观对比。而课后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市场上的证券品种,进行对比,从而对各种证券的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要点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具体分析某相关品种的区别和联系。

3.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从证券市场中精心选择证券投资案例,案例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认真设计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1)案例教学与理论学习进度相结合

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按照《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理论学习顺序和学习目的编写案例,便于根据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训练,并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尽量选用比较新的案例进行教学。

(2)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相一致。

首先,在案例之前应比较系统而简明地讲解所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在案例之后应提出问题,使学习者明确本案例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材料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理论知识点讲解,主要简明而系统地讲解分析本案例需要预先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案例基本材料;分析问题及分析引导材料;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构想

1.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的目的及内容介绍

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

(1)证券模拟交易的教学目的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由板书、投影、PPT到现代的多媒体,现代化的技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手段,网上实时行情和资讯在课堂上的展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这门课程在课堂上的生动效果。

(2)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的内容介绍

证券实验模拟投资内容本部分课程以我系编制的《证券投资学实验指导书》为蓝本安排课程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①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性质、实验目的与实验的基本内容;

②行情阅读与股票分析软件的使用,主要介绍行情阅读的各类指标与方法,世华财讯行情分析系统、恒泰证券分析系统的学习与使用;

③证券交易模拟,这部分安排五大实验,包括证券交易模拟实验、K线及K线组合分析实验、形态分析实验、技术指标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实验。

(3)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的基本思路

①选取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全程跟踪

全程跟踪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股票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证券投资者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而通过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

②证券投资模拟交易设计思路

通过对所选择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只能选取个别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性试验。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各种因素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

结合单元和热点的实盘讲评。这里的讲评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实盘案例在课堂以外的延伸,是强化实盘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术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

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变化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而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三、教学效果

证券市场瞬息万变,通过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交易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学生通过课堂以及课下对教学案例的进一步研究和模拟操作,真正地开始理解证券市场和证券交易,并且在研究中能够提出问题,具备讨论的能力。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真正地用所学知识了解和理解社会经济现象。诸如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经济政策进入了应用性分析,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齐瑞宗.谈实践教学与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1,(11).

[2]王晓渝.案例教学法在证券投资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5):6.

投资学论文范文3

第一,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学生的期望出入较大。现有教材基本上都是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忽视了实体投资的重要性,教材设置缺乏国、内外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环节。同时,一些教材的章节之间缺少逻辑关系,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投资经济学课程整体脉络的把握,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重复讲解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已经学过的投资理论没有多少兴趣,对于老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非常反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与未来职业规划和个人投资理财有关的经验和知识,也希望投资经济学课程能够与项目管理、创业投资等课程成为一个更为系统的课程群体系。第二,青年授课教师普遍缺乏投资实践经验。现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本硕博直读,进而进入高校任教,对于证券投资和项目投资等内容虽然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和短期培训,大致了解一些案例。而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方式也使得青年教师无暇去系统搜集和深入了解各类投资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投资经济学课程的授课质量。第三,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单一。传统的教学形式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迫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于其他课程,投资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开拓精神。但是传统的考核形式往往局限于闭卷考试或者交课程论文,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结合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培养计划,我们认为当前投资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难以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要求,需要调整宏观投资理论教学的比重,将授课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投资理财的能力,培育学生的风险意识、商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同时,也要改进教学方式,引入研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题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形式,改变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我们以2012~2014年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经济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评估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效,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结论,与同行分享。经济学是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下设的本科专业,2010年被列入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投资经济学课程在2012年被湖北经济学院列为校级优质课程,这门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一般在本科三年级时开设。

第一,更换授课教材。过去投资经济学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罗乐勤,陈泽聪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投资经济学》,这本教材虽然知识点涵盖范围广,但是知识点较为浅显,缺乏投资理论的前沿知识介绍,也没有案例设计。这本教材比较适合作为财经类专业专科学生的教材,但是对于大三本科生来说,这本教材已经无法适应需求。因此,近年来我们选用了张中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投资学》作为授课教材。选择这本教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本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投资总论、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宏观投资四个部分,系统介绍了现资理论和分析方法。由于这本教材的信息量很大,一个学期难以讲解完,因此,我们尝试将教材内容分为课堂教学部分和课后兴趣阅读部分。同时,预留课堂时间与学生交流课后阅读部分的心得,逐步调整教学内容的设置。二是这本教材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教材,而近几年来我校考入该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选择这本教材也可以帮助我校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一专业的特点。三是这本教材里设计了一些案例和习题,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使用这本教材授课3个学期以来,学生对这本教材的反映良好。

第二,引入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为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每次上课即将结束的五分钟时间里,教师一般会向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些话题,并在下一次上课时做五分钟的主题发言。如在学习中国投资体制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双轨制、国退民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信息;在学习证券投资知识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股权分置改革、大小非解禁、原始股大案等信息;在学习马克维茨模型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马克维茨、威廉•夏普等学者的生平趣事;在学习证券市场及其运行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去搜集纽约、伦敦、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区证券交易所的特点,等。对于一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或国际投资事件,教师会引导学生成立多个研究小组,运用所学知识系统分析案例,并要求各个研究小组提交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做主题发言,主题涉及大学生创业、中国的期货市场现状、中外投资监管体制的比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等。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扩展;而教师在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背景后,再进行系统教学,教学效果也有显著提升。

第三,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往的投资经济学课程主要由一位教师担任所有教学任务,为了给课程改革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近两年来该课程尝试由多位老师分别承担授课任务。对于任课教师的人选,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系,而是与我校金融学院合作,聘请金融学院的资深教师来讲授投资经济学课程,强化学生对于金融实务知识的理解。通过比较不同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不仅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授课经验和心得。近两年来,学校也非常重视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每年暑假都会选派这一课程的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课程培训。第四,调整课程考核的方式。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学生参与资料搜集、课堂讨论、主题发言的效果进行评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将学生围绕投资经济学课程主题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和公开作为平时成绩加分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改变期末考试的试题结构,试卷里不再仅仅是名词解释、简答、计算等具有标准答案的题型,而是引入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投资案例分析,投资项目设计,资产组合的选择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建设的反馈信息,调查结果反映出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首先,大部分学生普遍认同这本教材,但是有12%的学生认为这本教材偏难,希望能够降低数学推导和统计模型的难度,而这些学生大多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生。其次,92%的学生赞同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后资料搜集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但是只有54%的学生愿意花费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准备一次课堂发言或者课题讨论,这些学生的发言一般都非常精彩。最后,有63%的学生认为投资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虽然有助于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个人理财没有什么帮助,他们或是认为自己无财可理,或是认为个人投资理财是工作以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三、对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投资学论文范文4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在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当前的形势如何,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投资学论文范文5

培育学生的商业意识。《投资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应该在培育学生商业意识方面发挥作用。从理论上看,商业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市场洞察力、对市场的反应力和执行力。市场洞察力指的是学生主动发现商机,积极面对商机的能力。《投资经济学》课程中项目可行性分析方面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市场洞察力的培育夯实理论基础,学好了并充分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的市场洞察力应该会较之以前有所提高。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指的是学生发现商机后能够立即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投资经济学》教材中筹资方式、筹资决策等方面知识的讲授,会增强学生对市场反应能力的信心,有利于发现商机后能够立即付诸行动、采取措施、抢抓商机。

执行力指的是学生投资策略制定后,为全面贯彻落实相应策略所应当具有的强大的后期可持续发展的执行能力。《投资经济学》教材中关于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可以为学生强化执行力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投资经济学》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商业意识的强化提供理论支撑,这也是学生应当学习并学好《投资经济学》这门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培育学生的风险意识。作为投资的重要特征之一,风险(意识)是《投资经济学》课程应该传授给学生的重要意识之一。《投资经济学》课程中的风险,一般指的是风险自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前者包括风险产生的后果可能是损失、可能是获利也可能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后者则仅仅指损失。从《投资经济学》课程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无论是筹资还是投资,无论是做项目决策还是规避项目所可能带来的损失,这些都与风险紧密相关。任何一项投资活动都必然会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这是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对于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其他无法避免的不可抗力因素等,有一定程度的预测能力,也有一定的规避风险的意识,但对一些实实在在发生的损失在很多时候是无能为力的。面对损失,只能是尽量采取措施减轻程度,而不是彻底规避损失。以对外投资为例,东道国(地区)政局变动的情况是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等也是不可以控制的,投资在可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极有可能会带来风险。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学习了《投资经济学》以后却不能对风险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

显而易见,风险意识是在《投资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点传授给学生并要求灵活掌握、运用的意识。培育学生的开拓意识。开拓意识是建立在商业意识和风险意识基础上的,其对于学习过《投资经济学》的未来投资者综合素质的培育极为重要。商业意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商业机会不会失去,风险意识可以进一步强化商业意识,为抢抓投资机会夯实基础。但是,仅有这两方面意识,即使是商业机会被抓住了,有效规避风险、确保项目收益的目标仍然难以有效达成。从各种投资活动的实际过程来看,即便是抓住了商业机会,制定了极为缜密的投资策略,在纷繁复杂的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投资活动的收益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是难以一直保持不变的。这就要求投资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针对现实困境克难奋进、排除万难、以不变应万变,随时随地监控投资活动的进展,分析投资活动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出现风险的情况下,要求投资者不仅要沉着镇定,还要求投资者根据形势发生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尽量减少损失。虽然在《投资经济学》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要培育学生的开拓意识,但是基于投资活动的特殊性,开拓意识应该始终贯穿于《投资经济学》教学之中。

与高职高专类学校相比,本科院校在办学模式方面封闭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校企合作问题也很难落到实处。即便是部分高校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有项目合作,但对于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难以发挥作用,学生缺乏从学校到企业的良性流通渠道。一方面,部分高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到企业实习,真正掌握企业投融资决策活动基本流程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即便是毕业实习,很多高校也是流于形式,很多学生难有真正的动手机会,接触不到企业的一些真实的操作,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难以在实习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与高校签订有合作协议的企业,往往在实习过程中将目光锁定在要招聘的所谓的“优秀人才”身上。只有这部分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而大部分人即便是待在企业实习,所从事的也都是一些琐碎的工作,几乎不可能接触到企业核心层面的一些东西。比如,企业投资决策之类的材料往往被企业以保密为理由加以封锁,学生无法接触到,自然也就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目前高校的《投资经济学》课堂教学来看,绝大多数高校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无论是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对课程的考核(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均难以切实有效地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课程本身所要求的实践标准相结合。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高校对教师主要以公开的数量和质量来进行考核,以至于大部分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撰写并的过程中,对教学工作松懈,能够与时俱进,及时补充自身知识并传授给学生的教师相对少。另一方面,与高职高专类教师招聘相比,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更为注重科研型教师的招聘,实践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一般的教师难有机会进入到重点大学中,往往是科研成果丰富、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更有进入重点院校的优势。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90后的成长环境与80后、70后存在显著差异,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较之以往明显好转,是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很多学生没吃过苦,不懂得生活的艰辛,自我认知能力差,自身期望值高,对待学习也不像以往学生那样刻苦和认真,学习效果欠佳。对某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地调研发现,对农业生产的基本常识有所了解的学生极为少见,这从侧面说明,吃过苦的学生很少。部分学生虽然学习努力,但“死读书、读死书”的多,对于自身、对于课程缺乏认识,很多人学习动机不明确,甚至仍然抱着高中时的学习态度来对待大学课程的学习,更喜欢的是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自主性不够。在此情况下,自然不难理解《投资经济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相背离的现实。要通过《投资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商业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拓意识,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在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有保障,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要发挥《投资经济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应然角色,达成《投资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将《投资经济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付诸努力。学校要重视实践教育,创新办学模式。鉴于《投资经济学》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开设有《投资经济学》的本科院校需要高度重视实践教育,创新办学模式。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畅通学生实习的机会,为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应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点,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切实参与到相关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同时,学校还可以有意识地尝试改革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工作,根据学生所学课程的实际情况,将实习贯穿到不同年级的寒暑假等时间段中。另一方面,考虑到本科生的就业等诸多现实问题,不同高校可以在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前提下,主动与企业合作,尝试新的办学模式。比如,可以借鉴高职高专院校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办法,在本科院校开设专门的实验班,为特定企业培养人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侧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掌握,将上岗培训等有关知识理念贯穿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重视理论教学,重视动手能力。针对《投资经济学》课程自身的特点,要切实达成该课程的实际教学目标,必须在继续高度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要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强化自身动手能力的提升。要充分利用高校人员到企业挂职的机会,直接参与到企业的运转过程中,稳步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为更好地教育学生夯实基础。

对于工作经验丰富而理论知识较为欠缺的教师,要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力求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发挥自身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更好地传播理论知识,提升教学效果。高校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也要转变过去的做法,以论文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有失偏颇,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不同的人才招聘标准。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强调应聘者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应聘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需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大。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找到合适的工作,对于经济管理类毕业生来说,学好《投资经济学》这门课程尤为重要。商业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拓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投资经济学》这门课程所要灌输给学生的重要理念。学生要充分认识企业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主要表现在哪里。只有扬长避短,努力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才能够更有竞争力。这就要求学生自身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对待所学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像《投资经济学》这样的课程。应该在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育。在信息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尤为迅速,面对海量的新知识,学生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在抓紧学习《投资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践中,要强化《投资经济学》课程所灌输的商业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拓意识,逐步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投资学论文范文6

我国本科院校的投资学课程考试方式还是以试卷为主,考试内容是关于一些定理概念方面的知识,很难有创新.而且考试手段也过于单一,不但养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习惯,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惯性,导致思想僵化,没有创新意识.另外,我国本科院校的投资学课程平均只有36个学时,这样的课时数对于综合性强、实践性大、应用性广的投资学课程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投资学的课程不仅仅涉及金融方面的内容,还需掌握数理统计知识.以CAPM模型为例,计算某一只股票的风险系数,要求学生熟悉金融学知识,也要掌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技术,而从我国目前的教学形式来看,很多学生虽然对学科中的知识理论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对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却是一窍不通,尤其是涉及实践操作中的软件应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制约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科院校投资学课程改革措施

因投资学本身的特殊性,在改革上应结合该学科的特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

2.1教材选择应科学适当

在教材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该教材内容是否顺应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动态;其次,教材所涉及到的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方向;此外,在教材的难易程度上要由浅至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并有利于学生的自学;最后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内容必须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

2.2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使经济专业教学内容变更的频率较快,尤其是投资学科,其本身的性质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动自己的思维,在接受知识时由被动变为主动,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利用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去搜索查询数据、资料,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搭建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据统计,在美国有66%的院校开展了本科生科研项目,并设有专门的科研办公室,通过科研活动,可让学生从最初的学习者演变为开发者、探索者,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才能,增强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

2.3科学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是专业学科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安排的比较密集,出现了大量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因此,有效调整课程设置,也是投资学科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应适当的删减一些不重要或重复的课程,这样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度把握重要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2.4加强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投资学课程中,数据分析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课程内容.其中,模板的处理作为投资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本科院校常以学习知识理论为目的,忽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很多学生连最基础的EXCEL数据处理分析都不会运用,对投资学的实践性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投资学的课程中,可考虑开设一些与其相关的软件应用课程,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软件操作上得心应手,更为今后投资学的学习做好有效铺垫.

2.5改进考试方式

上一篇教育学论文

下一篇放管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