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范例6篇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范文1

人文关怀的方法是先确立正确的人文关怀的概念,只有搞懂了什么是人文关怀才能完成后面的建设。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精神层面给予帮助。所以人文关怀的方法要从人的精神层面去实施。比如曾经杭州有个图书馆允许流浪汉、拾荒者进入图书馆看书,这对于那些原先不被允许进入图书馆但是渴望看书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人文关怀。除了确立正确的人文关怀的概念,还要贯彻实施在每一个方面。调查每一位公民的人文素质对未来的发展也有起一定的重要性。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人文关怀范文2

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后进生则更需要教师爱心的浇灌,他们像弯曲枯黄的幼苗一样,更需要雨水的滋润。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只要教师施以关爱、真心对待、体贴其忧愁、排除其疑难,柔弱的枯苗有沃土的滋养必能迅速成长。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包括智力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教师只有深入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才能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热爱、理解、尊重

有些学生智商低下,各方面都明显表现出理解迟缓、思维迟钝、记忆力差、表达不清的特征。作为后进生,他们因成绩的差异常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眼,久而久之,就会在心灵上留下创伤,失去进取的勇气,造成心理变态,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对待此类学生,教师必须适时地抓住时机,寻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启动他们的内在动力,给学生找回应有的自尊,捍卫其做人的尊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基础差、缺乏信心、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战胜困难,从而迎接新的挑战。

有些学生因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沦落为后进生,如单亲家庭、父母文化低、有恶习(嗜赌、酗酒、粗俗尚武)等。他们的性格往往表现为内向、古怪、偏激、自卑、厌学、逆反心理严重、自制能力差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给学生送去慈母般的关怀会让你得到意外的收获。因为在这种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冷眼挖苦、暴风骤雨甚至拳脚相加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温柔慈爱、和风细雨却很少光顾他们的生活。此时教师只要给孩子一线阳光,他们就会感受到整个春天;只要给孩子一滴雨露,就能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只要给孩子一声问候,他们就会领略到骄阳的温暖。因为慈母般的关爱,可以抹平心灵的创伤,可以溶化坚固的冰川,可以消灭所有的沟坎,可以战胜天大的困难。笔者去年所带的毕业班中有名女生,在她六岁时母亲因车祸过早地撒手人寰,性格本来就暴躁的父亲,从此变得更加怪癖,稍不顺心非打即骂。家庭的影响造成了孩子沉默寡言、自卑孤僻的性格特点,对这株脆弱的花朵,笔者总是精心培育、细心呵护、耐心修剪。学习上帮助,生活上照顾,爱心的浇灌终于使柔弱的秧苗展现出自己的灿烂,成绩也慢慢得到提升。

二、平等、民主、开放

传统的师生关系注重“师道尊严”,教师站在“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上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之感。教师总是板着面孔、背着手,不流露一点轻松,不奉献一点微笑,学生敬畏有余,亲和不足,班级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增加了心理负荷,不用说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就连起码的师生关系和班级凝聚力也很难维持。

“人生而平等”,师生、生生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而非主宰者,应自觉融入到学生之中,不能端架子、摆样子。优等生和差生之间没有永恒的尺度,不能用考试评比、排名、排座等方式设置鸿沟,这样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但更多的时候则是让后进生自暴自弃,适得其反。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后进生在学习上、行为上出现的差异甚至严重的行为过失,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进行认识、理解和诱导,要站在“人”的角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可取之处应及时予以肯定,切不可“恨铁不成钢”,用过激的言行刺伤他们的心灵,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破罐子破摔”。爱默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则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谛。

民主、开放既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班级管理中。虽说“严师出高徒”,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束纪,若对“屡教不改”的后进生只严不宽,一有风吹草动便予以惩处,反而易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课堂上遇到问题,应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不唯师,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后进生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班规的制定、干部的选任、评优评教一律让学生参与、监督,给后进生一展身手的机会,形成一种民主、开放、融洽的氛围。

人文关怀范文3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关怀对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关怀对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除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外”,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一、打破“一言堂”的格局,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多元化的社会,因此信息获取的途径也是多元化的,这就使教师不再拥有知识上的“绝对权威”,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应走下“神坛”,由课堂的灌输者、领导者、训练者变为课堂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以恢复平民色彩;也应当认识到相对于文本,教师与学生同样是习得过程的参与者,不存在高低之分,师生应一起审美、品美、赏美、共同探讨生命价值、哲学精神、人文关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独立体验思考的能力,多角度、多侧面解读。增加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教学环节。实现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平行交谈,真诚沟通,民主协商,甚至共同成长。这种平等对话也是师生双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也只有这中种平等对话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理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二、以人文精神为底蕴,尊重个性意识,珍视独特体验,享受审美情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基于读者生活阅历,思维品质不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文体理解有很大差异。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尊重读者的个性和主体意识,打破标准答案“一元化”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会,抒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为名家名篇,大多文质兼美,提升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如在教学中多采用对比性教学,换位思考法和历史再现法等。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呼吸,让作品中人文的魅力塑就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和审美情趣。

三、让课堂充满诗意,让人文旗帜高扬

让课堂充满诗意,就是让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诗一样蕴含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像诗一样充满想象和创造。一言蔽之,让人文的旗帜高高飘扬。

诗歌,是情感的精灵。充满诗意的课堂,就会有激情飞扬的情感磁场,就会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是生活悲剧中最令人心碎的地方,也是最令人感动之处,在这部分我和同学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朗读,当读到“我已经懂得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时,音乐《懂你》缓缓响起,学生的眼中噙满泪水……。在音乐结束后,我问大家读懂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了他们对母爱的诠释和对人生的感悟。读人也就是读自己。情感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它发自内心,难以忘怀。

诗歌,是美神的种子,充满诗意的课堂,就会有优美的意境,也就有了审美空间。教学《音乐就在你心中》要求从不同的音乐中体味不同的意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美,在播放《春江花月夜》时,深情朗读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使学生在诗意的引导下展开想象,在异度的审美空间飞翔。

诗歌,是灵感的造化,充满诗意的课堂就会有想象的飞越,就会有创造的火花,如古诗赏读课,可以引导学生为诗配画、配乐、编配美丽故事,以开启学生的想象力,点燃学生思维中创造的火花。

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有激情的燃烧,有审美的空间,有想象的飞跃,有创造的火花……有人文的旗帜高高飘扬。

四、召唤人文意识,理性提升更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之可悲,不仅在不知感动,更在感动之后无所适从。因此,在学生感动之后再重锤敲击,将感动提升到理性认识。以教授《我与地坛》为例,在师生声泪俱下的阅读后,给学生提出下面问题:“作者把他用全部生命力感悟到的宝贵的东西传达给我们,用他的苦难提高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请谈谈你阅读全文后获得最深的感悟:“生命是不朽的”“当困难到来的时候,你别无选择”“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家”“人生的过程此结果更富有意味,这是人对自身、对有限的根本上超脱”等。

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厚重的积淀,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现代学生的认知心灵,情感体验和民族精神的大悲悯,大关怀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不仅需要情感的点引,更需要理性的提升。

人文关怀范文4

1.人文关怀在当代艺术中提出的背景

在这个消费时代,我们的文化环境,不管是美术、影视、城市环境等等出现了当前艺术上的“快餐文化”,很多艺术作品缺少精神内涵,缺少人文精神。要实现中国当代艺术对社会问题与公众生活的关怀,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是不容回避的。艺术的人文关怀已经转化为文化关怀,文化问题之所以成为艺术问题,一方面是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世界范围的文化碰撞与冲突;另一方面则是国际间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消费市场流通日益频繁和紧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人文关怀共同面临着文化错置与文化解读问题。

2.人文关怀在当代艺术中的内涵

就艺术的根本功能来说,当代艺术应该关心广大公众的现实生活和审美爱好,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才能起到净化灵魂的美育作用;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当代艺术应追求人类和平的理想,为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奋斗;从人和自然角度来看,当代艺术应体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人文关怀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

人文关怀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甚至是对特殊人群的关注,也是对社会的态度。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在批判中获取养分,重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人的本质关系,从而更好的创作,提供精神和物质的财富。

二、人文关怀在当代建筑艺术中的体现

1.人文关怀体现人类构筑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蕴含人文关怀的环境,会给人一个温馨、恬静、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与其说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不如说是时代对建筑设计的召唤。城市空间的拥堵在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加之不断膨胀的大城市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使艺术家和建筑师们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视线投向都市生活空间。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探询环境、社会、生活的相互适应,从根本上说正是在探索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如日本在2001年开始的“东京住宅楼再生计划”,这也是在“人文关怀”的立场出发,针对自1960年以来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建设的大量住宅楼群面临的老化问题。其主张并不是一味地对所有的古旧建筑物进行简单意义上的维修或拆除,更确切地说是从一个新的侧面去体验都市、体验建筑和体验日常生活。

2.人文关怀体现建筑师本人对时代的关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建筑与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状况、场地与景观、阳光与空气、建筑材料之间的关系成为艺术家和建筑师们关注的课题。建筑设计师以艺术家的身份解读建筑观念和公共空间,这是当代建筑师的新使命。这种实践的意义在于它赋予构想、创造和发展建筑以新的可能性,显现出建筑家融入当代艺术潮流的意义,也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当代艺术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如日本建筑师坂茂从2000年开始他将纸质圆筒作为建筑的骨架。从卢旺达难民营到阪神地震的临时住所,从日光浴的休闲族到流落街头的露宿者,他尝试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建筑。纸的使用在日本传统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和日本的环境、气候有关,也反映了日本民族亲近自然的审美心理。

3.人文关怀在无障碍以人为本的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就是人文关怀在建筑设计中的充分体现。关爱弱势人群,构筑无障碍城市,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及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的水平。人口老年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寿命也随之增加,中国也预计在2020年进入老年社会。在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变得由为重要,人人都是它最后的受益者,它是前期的付出,但有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外早已出现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专科医院,残疾人的专科医院,老年人的福利示范新村,以及加大用于无障碍设计的建筑材料的研发。

三、结语

人文关怀范文5

纵观近年来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媒体将目光投向了普通百姓,关注平常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情感需求,新闻报道中的“人”作为个体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种从现实和精神上体现出的真诚的人文关怀,让人感到欣慰。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有哪些现实意义呢?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呢?

首先,在新闻报道中只有关注人,才能更好地坚持“三贴近”原则。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强调指出,新闻宣传报道思想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作为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的新闻媒体,只有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只有真正地“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民意、民情,做好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传声筒”,才会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真正做到“三贴近”。

其次,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可以引导受众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与社会的现代化。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转型期的问题日益凸现,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亟须新闻媒体及时地进行引导。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一直把受众等同于被动的接受者,媒介就是单一的传播者,而忽略了每一个受众的个性、参与性与耐受性。因此,我们的新闻媒体亟须把目光从教条式的口号宣传转向平民大众乐于接受的饱含人文精神的鲜活新闻事实。冯天瑜先生曾说:“已经迈开现代化步伐的中国,针对目前现代化开发的一些弊端,用呼唤人文关怀的努力来救活功利主义导致的文化失范,是十分正当的。人文关怀与工具理性地协调发展才是文明进步的健康之路。”事实上,社会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依靠人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媒,传媒以人文关怀为价值本位,真实客观地反映外部世界,将有助于引导受众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现代化。

最后,人文关怀精神的注入有利于媒体自身品格的塑造。开播于1996年的凤凰卫视经过十余载的发展,已经成为华语媒体中的一个品牌。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先生在“2004・中国新视角”搜狐年度高峰论坛上致辞中表示:“凤凰卫视一贯把人文关怀作为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旗帜上写上‘发现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价值、张扬人的价值’。”把人文关怀做到极致,人的权利至上、人的价值至上,这些在凤凰卫视的节目中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理念,也是凤凰卫视赢得全球华人关注和赞誉的关键所在。再如《南方周末》始终致力于展现普通百姓的感动、悲伤、愤怒、希望和疑问等最基本的民生状态,记录下他们为希望而奔忙、为正义而主张、为秩序而思考的身影。它真诚地为民众呐喊的努力赢得了读者的信任,树立起了独特的媒介形象和公信力。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重视人文关怀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一名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应时刻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存放在心中、体现在笔下。新闻报道要关注普通人的需求、愿望,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基本权益,在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感受。

新闻报道要体现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曾有一个新闻图片,画面捕捉的是一名骑自行车的市民在大雨中因为陷进无盖污水井中而倒地。事后,人们纷纷议论这名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许多人批评这名摄影记者,明知有危险而不去提醒过往市民,却守株待兔等待所谓“精彩”镜头的出现。新闻记者首先是一个人,而后才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应该时刻把对人的关怀放在首位。河北卫视《午间视野》栏目中曾播出一条新闻《灵寿县寨头中学:学校明知规定,故意超员运学生》。讲述的是记者在采访途中遇到灵寿县寨头中学正在运送放学回家学生的校车大都超员了100%。记者在采访客观情况的同时,极力地劝说校车司机不要超载运送学生。这种常规采访之外的劝说就是发自内心的对于人的生命的敬重和关爱,人文关怀说到底是对人及人的价值的尊重。

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在报道普通平民、弱势群体时,更应该尊重他们的处境、他们的人格尊严,体现出人文精神,《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在这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它在喧哗的新闻“热点”中,把目光瞄准了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人民,关注他们的艰难生活、悲惨命运,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另外,2007年河北卫视《午间视野》栏目贯穿全年的“与爱同行・爱心编织轮椅梦”系列节目也是关注并帮助弱势群体的一个典型。通过“与爱同行・爱心编织轮椅梦”系列节目,《午间视野》共筹集募捐了100多部轮椅并全部送到贫困的肢残者家中,使他们走出了多年未出的家门。通过报道一个个肢残人士的命运,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残疾人群体的氛围,履行并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精神。由此可见,弱势群体的媒介诉求与新闻媒体的价值追求的一致性说明这正是新闻节目展现人文关怀的最佳领域。

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应该避免为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以肤浅的感情取性的思考。在当今的一些新闻中,经常可见纯粹为了体现“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现象。人文关怀并未融入到新闻理念中,从而造成了关注题材越来越琐碎,新闻立意越来越庸俗。事实上,人文关怀不应仅仅成为媒体报道的角度和题材选择的方向,作为一种精神,它更应该成为新闻媒体工作者所持有的一种理念。如果简单而纯粹地为了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缺乏冷静理性的思考,缺乏对人生价值的尊重和人生意义的深层次探讨,这样就很容易使媒体成为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所谓人文关怀化的“同情”和“关爱”就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总之,从感求回归于理性关照,人文主义的天平才不会倾斜。

其次,应该避免新闻节目在注入“人文关怀”,“突显人”的过程中走向极端。一些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巨大的利润诱惑和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下,将原本应给予人文主义关怀的新闻事件当成了其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的工具。他们在传播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极尽渲染之能事,强烈刺激人的感官。如在灾难发生后,记者为了抓取“生动鲜活”的现场,挖掘所谓的“人性化细节”,不顾人的感受。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大量及时的新闻报道让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第一时间了解了灾情,营造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舆论氛围,也使中国人民的国民精神和公民精神进一步升华,让团结友爱、同舟共济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进一步升华,让全国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但是毋庸置疑,有些新闻报道也不无遗憾,一位老人被压在废墟中,一直痛苦,救援人员在极力劝阻老人不要发出声音,保留体力,我们的现场记者却做了这样的现场报道:“大爷,能听见吗?大爷?说说话。”大爷又发出了声。不知道记者要听老人说什么,难道此时还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重要的吗?在运送伤员的直升机上、救护车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的记者在对那些被埋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已经很虚弱的伤员进行采访,这些采访难道真的就那么重要吗?一些记者为了拍摄下生动感人的情景,不顾灾难受害主体及其家属的悲痛,毫无顾忌地触碰已经很脆弱的情感底线,直到采访出眼泪才算罢休,殊不知这些粗鲁的采访方式实际上是对采访对象造成“二次伤害”。

在有些报道中,采访对象在一种完全无知的情况下接受诱导式甚至设计式的采访,然后记者将这种“非常态”状况下获取的图片、图像和文字公之于众,这对采访对象来说有失公平,也侵害了他们个人隐私权。这种传播行为是把受众仅仅看作自然的人、本能的人,对大众作为“社会人”缺乏合理的情感关注、道德提升,显然这是对人的简单理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是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原则的。

在当前中国的新闻实践中,新闻的人文关怀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认知和实践,媒体正以越来越浓的人情味与亲和力出现在广大受众面前,而新闻的人文关怀也成为社会评价媒体品位和格调的一种尺度,新闻媒体只有秉持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持“人文主义”精神,才能在众多新闻媒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文关怀范文6

一、人文关怀对于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1.课堂的人文关怀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

人文关怀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课堂人文关怀是教师在课堂关心学生的具体行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发生在课堂,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都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那么还能说教师爱学生吗?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思维,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行为的艺术性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是学生健康的成长前提.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饱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真爱.

2.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是培养能力、掌握知识的手段

学生是活的个体,有思想,需要理解、尊重,希望了解社会,思考人生.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渴求,因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学生的思维因此活跃,学习的效率因此提高.课堂上,教师不仅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减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就越高.这说明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之外,倾注了人文关怀的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例如,在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学时,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效率.教材用三幅画概括地表示了数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三幅图表现了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的文化服饰特征,更包含“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哲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强烈地吸引.教材中还出现了中国古代用于计算的算筹的图示,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可以适时进行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豪感.教材例题还出现了三个学生合作称体重极富生活情趣的插图,可以增强学生对正数与负数的理解.这说明当我们在课堂上注重了人文关怀,就会发现理性与感性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它们是彼此交织,互相穿越的,共同作用于人对知识的学习,对世界的认识.

3.课堂人文关怀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不能只依靠学科知识的学习来完成,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课堂的人文关怀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如:1.教师对学生的呵护、关爱,密切了师生的关系,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3.小组学习给学生充分自主思考、自由发言的机会,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4.课堂中渗透人文知识的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5.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设计的教案能让学生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愉悦;6.平等对待每位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民主的思想;7.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无条件地接纳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可以消除学生的惰性与心理障碍.可见,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品质.

4.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需要

和谐课堂一般有以下特征:井然有序;师生互相理解,真诚交流;民主、平等、公平、公正;宽松、宽容;充满活力;关系融洽,心情愉悦.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幸福与和谐.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构建和谐的课堂.和谐课堂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课堂的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共鸣,师生之间才能坦诚相见.这样才能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课堂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做法

1.像关心学生的学习一样,关心学生的健康

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学生精力不济、学习吃力、性格忧郁等情况.苏霍姆林斯基经过几十年的观察与研究,得出的答案是:这些学生中85%是由于身体健康出了问题.他认为所谓思维迟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由于大脑皮层的生理和功能改变,而是孩子的整个机体出现了毛病.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他认为:“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实际上,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教师把关注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了呢?我曾遇到过一位中学生,他上课嗜睡,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围绕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开导他,但都没有效果,后来有人发现该生上课睡觉是暂时的生理因素原因,不是他精神方面的原因,便决定允许他上课睡觉,但课后要求其尽量自学补上所学新课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家长每天花较多时间陪他锻炼身体.经过半年的努力,这位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了,上课不睡觉了.一年后他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确,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首先要关心其健康状况.如果教育不是首先维护人的快乐、健康,教育的其他一切智谋、手段、信念,都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课堂教学的人文理念便无从谈起.

2.呵护课堂的生态环境

课堂是时空立体,课堂是多重因素的组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对学生生存状况的高度负责.记得刘国正先生说过一句话:“教室的四壁不应称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重孔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环境与人文是统一体,对环境的呵护实现了对人的关注.课前与课中,教师努力消除环境对课堂造成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课堂环境:1.教室的清洁卫生;2.学生课堂的坐姿;3.课堂上学生的服饰;4.教室物品的摆放;5.教室四周的文化布置;6.教室电器的使用情况;7.教室光线;8.气温变化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习环境的关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比如,坐在教室前面的学生容易出现“灯下黑”的现象,做出小动作;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接受信息困难多一些,容易走神,教师要前后巡视,兼顾全体学生.这些看似不经心之处,无不在影响学生的生存状况、学习状态.呵护了课堂教学环境,就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细致入微的关怀.

3.打造教师的亲和力

课堂上的人文关怀的显著特征是教师与学生作为人的因素共同存在,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引领学生学习知识,实际上是扮演了双重角色:与学生的人格平等者,指导学生学习的知识长者.既要与学生做朋友,又要驾驭课堂,演好教师这个角色,这就需要打造教师的亲和力.那么如何打造亲和力呢?1.用精湛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教师从事的是一门大爱无痕,大教无形的艺术,优秀的教师都应该是一名合格的艺术家;2.拥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气和灵气,学生的学习才会如鱼得水,才会敬重老师;3.让课堂充满民主的气息.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显现对学生的爱,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以营造课堂民主氛围,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

4.渗透人文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渗透理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社会常识教育、人性意识唤醒教育.人文教育的内容可以是:历史、地理知识,社会新闻背景,哲学规律,文化传统等.比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渗透如下人文教学的内容:数学的发展史、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爱国主义教育、数学之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学科教学中渗透了人文教育,既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又能让课堂丰满、生动.当然,渗透人文教育不能偏离学科教学内容,要突出学科特征,要为学科教学服务.

课堂中的人文关怀是为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存在的,要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设计.要实现课堂中的人文关怀,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需要教师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有平和、宽容的心态.课堂的人文关怀要贴切、自然,避免矫揉造作.

总之,课堂教学中重视人文关怀,是教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把学科知识教学与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