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成果转化范例6篇

工业设计成果转化

工业设计成果转化范文1

技术转移中心发展历程

经过几年运行的基础上,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针对技术转移瓶颈问题,积极探索内联外引、关注技术放大与集成的新路,对内着力建设中试公共实验服务平台,强化工程设计、安评、环评工程师队伍建设,完善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专家咨询、信息平台等综合服务配套体系,瞄准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特别是国家及行业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整合校内各学科人力资源联合攻关,注重过程研究和工程研究紧密结合,聚焦技术集成,大大提升了技术转移的成熟鹿对外面向市场需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方针,于2005年牵头发起组建了行业技术转移联盟(与全国16家著名高校结盟),2007年受邀参加国家首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试点,加盟了2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密切了与能源化工领域特大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设立技术转移中心上海宝山、浙江湖州、广东深圳等5个工作站(分中心),与上海交大、中科院上海分院组成上海“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同时积极建设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推广平台,基本完成教育部科技成果推广信息平台“石油化工频道”和“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

技术转移及服务体系构建

在总结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存在较多困难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着力在技术集成和技术市场开拓上开展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转移体系架构。

功能架构与能力建设

依托学校已建的近20家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立足于打破原有科研体制的条块分割,充分发挥“转移中心”在学校的调控、组织作用,将科技成果按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分类建立人才、成果数据库,统一调配、统一指挥。

我国大学教授大多数从事过程研究,而工程研究涉及较少。针对工程研究的滞后甚至缺失势必在工程设计上留下许多漏洞和隐患(在化工领域尤其明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自成立开始,就坚持以项目为纽带,以技术集成能力建设为核心,从确定跟踪服务的拟转移项目为起点,充分整合资源发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优势,注重过程研究与工程研究紧密配合,强化技术集成。

技术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项目筛选、技术开发、示范工程到大范围推广应用是一个“链条式”的发展过程。如果一个环节受阻,就不可能使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科学有效的技术开发应包括过程研究和工程研究两部分。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自成立起就整合吸纳工程设计研究院组成技术转移中心工程设计研究部,使其紧密参与技术项目产业化的全过程,通过“转移中心”与工程设计院的整体运作,达到过程研究与工程研究无缝衔接,将工程研究提前,加强过程研究与工程研究的结合,大大降低技术转移的资本风险,加快转移速度,在机制上为研究与设计、工艺与工程的有机结合开辟了道路。2006年工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股份制改制,引入了新的活力,现已具备化工类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咨询甲级资格等一系列相应资质。

组织框架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组织框架就是围绕学校的自身特色和从事的主体行业背景展开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完善并构筑技术转移一门式服务体系。现下设办公室、市场部、信息部、专家咨询部、中试平台部、设计研究部、综合服务部、国际合作部。

运营模式与市场开拓

运营模式与市场开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成果推介:对学校重大的科技成果提前进行跟踪、摸排、调研,有重点的进行成果筛选、策划、包装、推介,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进行宣传、推荐,及早进行成果转化潜在合作伙伴的搜寻、交流与对接,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与推广率。

技术经营:对于有产业化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利用中心现有的从工程设计研究、专家咨询、中试平台、安全评价、环境评价、知识产权、技术市场等技术转移架构进行整体策划、包装、运作,必要时组织技术集成、二次开发,使创新技术、核心技术得以成套化、工程化、产业化,大大提升技术的价值。

技术转移创新团队建设与核心价值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基于自身独特的体系架构与经营理念,自2006年又开始了以技术转移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的新一轮开拓、创新探索与实践。

经过多年的建设,华东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在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模式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建立起一支内外联动、快速响应的技术转移及服务工作团队。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运营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探索“机制”、凝聚“团队”、构筑“平台”、塑造“品牌”,努力成为促进能源、资源、化工等领域及区域间、国际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的引领者和带动者。

技术转移服务业绩

技术转移项目交易额快速增长

2006年以来,随着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新一轮的建设发展与相关技术转移管理、激励制度的建立、出台,特别是技术转移创新团队的创建、带动与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技术转移工作,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

2006年和2007年,学校横向技术转移合同总金额分别达到了1.1165亿元和1.6078亿元,分别比2005年的7954万元增长了40%和102%,平均年增长率为42%,远远高出全国百分之十几的平均增长水平;促成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术转移成交数,2005、2006和2007年分别为1个、2个和4个,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100%,2008年初又已经有了3个,近两年合计有9个超过1000万元的重大技术转移项目成交。技术转移体系日益完备,技术推广和技术交易活跃

随着技术集成和综合配套的逐步完善,技术转移中心运作项目的成熟度得到显著提高技术转移联盟和网络推广、协作平台的相继建立和有效运行,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技术转移体系日益完备。

近年来技术转移中心技术推广和技术交易活跃,2007年度组织大型技术交易活动数量3项,参加各类技术交流会近百场次,合作已遍及全国25个省市。特别是“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和“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技术”两个能源化工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已完全占领了国内同类技术市场的主导地位,已分别签约推广30余台套,将分别直接带动工业增加值、50亿元和200亿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

展,树立起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一流品牌。技术转移成绩斐然,备受社会关注

2005年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评为“全国技术市场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又获得“第三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个人奖,其组织、参与运作的技术转移项目连续三届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

华东理工大学独特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与运行模式以及高达50%左右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引起了包括《科技日报》、《解放日报》等十多家媒体广泛报道,《中国化工报》等更是辟出专版介绍学校的重点科技成果。由六部委在北京组织召开的“2007产学研结合高层论坛”上,作为全国高校的唯一代表,中心的技术转移成功经验博得了业界的高度赞誉。在六部委牵头推动成立的5个战略联盟中,华东理工大学就加盟了其中的两个:“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充分反映出华东理工大学在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移领域的鲜明特色和领先优势。

典型案例

近年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技术市场提供了小试、中试、工业示范一条龙全程服务,为支援西部开发、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无水氯化镁工程被誉为“我国钾肥生产的历史性跨越”,它是在学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帮助下,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范例。无水氯化镁是生产金属镁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冶炼、汽车制造等行业。如何将钾肥生产中的废料――含水氯化镁变废为宝,加工脱水后形成无水氯化镁,是个世界级难题。技术成果在我校实验室诞生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立即介入其中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技术集成、产业化设计中试基地对实验室成果进行放大研究环境咨询专业人士赴青海开展环境评价、工程安全风险分析等等。将“毛坯”的科技成果加工成“半成品”后,科研成果产业化之路便走得顺畅多了。青海盐湖集团年产1500吨的无水氯化镁项目顺利实施,使我国成为继挪威之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技术产业化装备的国家,在青海省报批国家发改委的“十一五”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规划中,正筹备建设10万吨级的工业生产装置。

工业设计成果转化范文2

立足中小企 业服务区域和行业技术转移

整合多方资源 组建企业服务中心

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或“企业服务中心”)是根据辽宁省政府2004年12月颁发的《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由东北大学批准申报,经辽宁省教育厅、中小企业厅、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五个政府有关机构联合认定且统一命名,并与2005年11月正式注册成立的法人实体。

东大企业服务中心在东北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平台建设中处于“上、中、下”游的第三层次,学校赋予该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东北大学的学科、人才和科技成果优势,作为学校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代表学校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综合型服务机构。企业服务中心的成立,可以满足社会和企业技术转移时招投标所需的资格、资质、交易票证等项要求,并能有效控制高校技术转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可以享受政府部门所给予的优惠政策,因此代表了高校技术成果转移平台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2006年,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将东北大学钎具开发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能源环保工程中心、东北大学机电科技实业公司、东北大学冶金材料研究开发中心、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及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沈阳东金电子系统工程中心等六家校办企业合并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内,使得其技术转移能力大大增强。

为进一步加强该中心服务能力,方便社会各界企业,东大企业服务中心于2006年迁至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厦内,现有办公面积达到800平米,已形成专职人员15人,兼职人员50人的服务队伍,并通过了IS09000质量体系认定。主要职能和服务

根据政府文件要求及东北大学的相关规定,东大企业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转化和推广东北大学产出的高新技术成果;代表学校承接和组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培训和专利技术的实施,为企业提供各类有偿技术服务;为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联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培训中心、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产学研示范中心、教学实习基地、专业学位培养基地等合作项目提供信息及中介服务。

现已在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四技服务、五金矿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不含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计算机软硬件及外部设备(开发、研制、批发、零售)、企业投资管理咨询、资产经营管理咨询等方面展开服务。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成立后的近两年累计签订140余份合同,金额4700余万元。

在科技部高新司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共同支持下,集成了全国100多所高校的1.02万多项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科技成果,推荐出300多名著名专家,搭建装备制造业创新设计服务平台,大力开展面向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转移工作,已初步形成集成创新、互助创新的产学研联合长效技术转移机制,在积极发展自身的同时,为区域和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通过与外交流,推动和促进学校学科内容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可喜局面。

东大企业服务中心现已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员单位、沈阳市中小企业技术援助中心骨干成员。

自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因工作业绩较为突出,多次受到辽宁省和沈阳市有关部门的表扬和奖励,辽宁省教育厅和辽宁省中小企业厅专门拨款26万元给予重点支持,两厅还在东北大学联合召开经验交流会,请东北大学介绍相关经验与做法,在省内高校进行推广。可以说,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既是东北大学转移与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实施机构,同时也是辽宁高校转移与转化科技成果的示范和带头单位。

技术转移及服务的模式与管理方法

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是东北大学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在科技处的指导下,充分依托东北大学的学科、人才、科研机构、特别是科技成果方面的资源与优势,充分利用辽宁省给予中心的免税让利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构筑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专业技术平台,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全国冶金行业和辽宁装备制造业各企业的实际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与此同时,机构还面向社会,汲取学校退休教师和社会科技人员(特别是国外相关人员)的科技成果进行国内的技术转移。

在体制上技术服务中心为东北大学全资的法人实体,自负盈亏,独立自主。在推进技术转移服务方式上主要包括:

组织学校优势资源,直接进入企业,将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转移给企业,推动行业及企业的技术进步,搞好学校与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大力开展技术转移有关工作;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先后同辽宁省内的所有市级科技局、中小企业局及沈阳、鞍山、营口、本溪、朝阳、阜新等地的矿山、冶金、装备制造重点大型特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积极利用互联网覆盖范围广,信息便捷的特点,加大网站信息力度,并把服务器整合在中国中小企业网中,积极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通过网站发现技术需求,并建立科技成果、专家、人才和信息数据库,为有效开展技术转移服务搭建技术平台,目前网站已经担负起对外宣传并具备了支持技术转移的基本能力,2008年1月至今累计访问量已达8000余人次,电话咨询数量达230余次,因网站促成的技术交易累计已达40余项;

积极参加国家及地方举行的科技成果展览会、交流交易会,产学研合作现场会、技术难题招标会等项活动,利用这些机会宣传东北大学的科技成果,寻找合作机会,调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承接和组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培训和专利技术的实施,为企业提供实验和检测等条件。

为了加速技术服务中心的平台建设,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出台的有关文件,结合东北大学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同管理办法》、《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经费管理办法》、《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财务

有关规定》、《合同管理流程图》《报帐须知》《合同项目管理责任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业绩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10项与管理有关的各类文件。在该管理办法中,对于东大企业服务中心的指导思想、经营方针、组织机构、操作规程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包括合同的收费标准,科研人员及员工的激励政策等等。

推动技术转移,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了技术成果的转移与转化

加速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是东北大学“98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市场对于高校提出的重大需求。多年来东北大学一直积极搭建成果转移与转化平台,转移技术的方式也从单一的项目转移向系列转移并拓展到共建技术中心、合办重点研究所、国外技术与智力引进等多种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共同推进技术成果的转移与转化。2006年以来共同企业联建科技与研发机构17家,转化了上百项专利技术和一大批科技成果;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达到1000余项,包括“973”计划、“863”计划以及科技支撑计划中的国家批准的重大课题,也包括各企业委托的“四技服务”课题。转移与转化这些技术成果以及提供的技术服务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同时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

近年来东北大学及东大企业服务中心多次组织大型技术交易、技术推广和培训等项活动,对高校及整个技术转移行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其中包括:协助省教育厅、科技厅及市中小企业局组织召开多场有关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方面的论坛、讲座并作经验介绍;并联合市中小企业局、市科技局举办了“中小企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活动”,提高了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还积极配合市电视台、电台、新华社、《沈阳日报》等媒体采访撰稿,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扩大了舆论影响。“服务中心”的工作得到了辽宁省以致国家的普遍重视,也收到很多表彰,先后获得了市科技局颁发的“全国技术市场工作先进集体”和科技部颁发的“全国技术市场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经济效益显著,促进规模产业发展

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成立后的近两年累计签订140余份合同,金额4700余万元,2007年全年共审查合同68份,合同金额2012余万元,已签订并执行合同40项,其中技术咨询29项、技术服务4项、技术开发3项、技术转让2项,累计交易金额1428万元。累计吸收与转化的科研成果有200多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十亿元,其中,许多高新技术成果不仅得到转移、转化,而且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成功的案例包括:

1,400MPa超级钢成套生产技术项目。该项目为国家”973”重点项目,项目完成后以设备改进、变更工艺并现场指导的方式先后在宝钢、鞍钢、本钢、萍钢等多家钢铁企业得到推广应用,累计生产超级钢11.735万吨,产生经济效益1.694亿元,形成30多个专利,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继超级钢板材取得国际领先成果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对于促进全国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对建设北方精品钢材基地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2,流程工业综合自动控制项目。该项目由东大自动化国家工程中心完成,为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现已在冶金轧钢、发电机组、冶金选矿、回转窑制取氧化铝等不同行业的10多个工艺流程中得到应用,累计签订合同15项,获得合同经费8000多万元,给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6亿元。

3,电渣炉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近两年,东大企业服务中心组织专门机构重点开展了沈阳市“高品质钢先进冶金工艺与装备的子项目――电渣炉成套装备设计与制造”,以设备成套设计与开发的方式进行技术转移,目前已签订六项合同,合同金额2911万元。预期6家应用企业年获得经济效益8000万元。

4,冶金合金新材料项目。该项目已拥有24项专利,生产了复合脱硫合金粉剂、复合脱氧合金剂、超细晶粒合金钢等系列产品,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多次获辽宁省、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目前已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其产品和技术遍及宝钢、梅钢、本钢、鞍钢、马钢、沙钢、包钢、攀钢和福建三钢等四十佘个大中型钢铁企业。现已形成以沈阳总部为管理中心、研究中心,以沈阳、上海、马鞍山、辽阳、包头、攀枝花为生产基地的网络式生产和销售体系。

在长期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过程中,东北大学充分发挥了作为地方经济“助推器”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东北大学主动向省政府申请,于2001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其中签约国有骨干大型企业共计38家。成立东大企业服务中心以后,东北大学的服务能力与范围更是不断扩展。截止到目前,累计走访校企会成员企业150余次,企业来访300余次;在合作框架协议下企业签订技术合同318项,累计合同金额达到1 126亿元;学校还参与国家发改委东北老工业改造专项工作等,有效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人才、技术资源和来自各渠道的科研开发经费,搭建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新平台,为加速省内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大了对社会的服务力度。

未来的发展规划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区之一,也是国家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大学地处沈阳,在科教兴国、振兴地方经济事业中肩负及其重要的责任。作为转移与转化自身科技成果的平台,东大企业服务中心将继续紧密依托东北大学的学科、人才和科技成果优势,在持续转移与转化东北大学技术成果的同时,还要不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技术来源,转移转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机构,人才吸引以及效益追求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使所担负的事业越做越好,并在辽宁地区以致全国为其他高校和单位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工业设计成果转化范文3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逐步跨越,中国的笔记本电脑设计能力已经明显改观。我国笔记本电脑厂商和国际笔记本电脑厂商的设计能力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甚至我国厂商在有的环节已经取得超越,设计出更适合本土用户的外观和使用需求的笔记本电脑。

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时间:2010年9月

进行笔记本电脑工业设计竞争力评价,可以对目前笔记本电脑市场主要厂商的工业设计能力进行全面的掌握和详细的比较,分析出国内外厂商的差距,以及各自在细分领域的优劣势,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厂商发挥优势,规避劣势,促进我国笔记本电脑工业设计能力的提高。对中国笔记本电脑工业设计竞争力进行持续评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推动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持续创新对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工业设计竞争力进行正确评价,可以发现中国笔记本电脑在产业创新中面临的普遍问题,为产业创新提供可靠依据,使创新更具可操作性。这是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持续创新的关键抓手。

为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企业创业提供一个逻辑框架,为企业工业设计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 工业设计竞争力评价指标为相关产业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帮助它们更系统、更有序地完善自身的工业设计体系。

评价体系为中国厂商在找到与全球厂商在工业设计竞争力的差距方面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尺 中国笔记本电脑工业设计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建立为国内外厂商进行对设计质量进行对比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尺,能让中国厂商快速找到与全球厂商在相关指标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竞争力评价原则和依据

根据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发展的现状,此次中国笔记本电脑工业设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采用了以下6个方面的指导原则,以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时代性:体现我国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创新对工业设计的关键意义;

继承性:重视吸收以往国内外在创新竞争力评估研究方面的成果;

实效性:关注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工业设计所面临的实际挑战,这对促进产业企业创新、建设新型工业体系具有实效性;

系统性:全面系统地把握工业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要素,准确把握评价要素之间的关系,确保评价体系指标的相互独立性,以及整体的完整性;

简约性:降低数据采集难度,一方面保障数据采集的简单易行,另一方面降低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有效减少歧义解释,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公正;

发展性:在准确了解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基础上,强化对工业设计的持续创新的指导作用。

本评价体系是我国首次推出的针对中国笔记本电脑工业设计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在国内外均无可以直接借鉴的指标体系。在形成白皮书中笔记本电脑工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创新竞争力评价体系、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等相关体系。

本竞争力评价体系根据上述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目前工业竞争力领域的相关指标体系设计的核心思想,并综合考虑工业设计领域专家的建议。

本竞争力评价体系是对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工业设计全过程的评价,包括内在能力与外部环境。内在能力主要包括资源整合能力、要素投入、成果与转化等三个方面,做到既评价过程,也评价结果。环境、资源整合、要素投入、成果与转化等四个评价因素构成了评价指标的一级体系。

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完成工业设计所需的条件,主要包括:领导层的支持程度、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数比例、工业设计组织的独立性及受重视程度、工业设计组织分工的清晰程度、管理的规范程度。

资源整合是指整合需求及外部设计资源的能力,主要包括:需求采集来源、需求采集手段、外部合作资源的就绪程度。

要素投入是指在工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投入的人力资源、资金、装备、场所、生产资源、薪资等关键要素,具体内容包括:工业设计人员数量、工业设计人员的薪水、工业设计人员培训频度及培训费用、工业设计装备(软件和硬件)、工业设计工作场所的独立性及适合程度、生产资源对工业设计的投入、年度资金投入强度等。

成果及转化是指企业在环境和资源整合就绪,并进行有效要素投入后,工业设计产出及转化的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年度开发新产品数、年度申请专利数、获得工业设计奖项数量、设计成功率、年度全新产品比例、创新产品利润率、创新产品销售率等。

首次推出竞争力评价体系

工业设计成果转化范文4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阿尔托大学的“设计工厂”,斯坦福大学与“硅谷”,麻省理工学院与“128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园和佐治亚大学的创新发展为例,探讨创新创业型大学的设计教育模式。提出向创新创业型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强化设计创新和技术专利成果的商业性转化,为我国的设计教育发展提供实例考量和模式探讨。

关键词:

创新创业型大学 设计教育

国家的创新设计能力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我国提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2014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这就要求大学的创新设计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而应当向服务于国家、区域设计创新的创业型大学上去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创业型大学应以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文化积极地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树立符合当代的创新设计教育理念,如何培养符合当今经济环境要求下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大学设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一、国外创新创业型大学设计教育发展模式

1.将创新设计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芬兰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在2011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已列第一,赫尔辛基在2012年被评为设计之都,这与芬兰一向重视发展创新创业型设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将当地企业的设计研发部门引入高校,实现了产、学、研的高度融合,这种模式被称为“设计工厂”模式,是体现芬兰创新创业设计教育的典范。

在“设计工厂”里,企业的设计师们成为了设计教育教学的核心。他们将设计最前沿的信息带入讲堂,并且让学生的设计课程和该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相链接。例如在著名家居厨具品牌伊塔拉(ittala)的研发部门里,学生们在设计师的带领下参与该公司的设计研发工作,许多学生作品被公司直接取用。与ittala类似的还有Nokia,Panasonic,canon,Toyota,芬兰时尚品牌Marimekko等等。“设计工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设计教育与企业产品创新的无缝连接。

2.跨学科融合,重视专利的成果转化

据粗略估计超过1200多家硅谷的公司由斯坦福的师生创办,超过50%的硅谷产品出自于这些斯坦福校友所开办的公司,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HP、Cisco、Yahoo、Google等。斯坦福大学独特的教育办学理念是其成功的关键。

(1)D.School模式

D.School是将校内众多院系(包括设计、人文、工程、商学、医学)的学生教师联合在一起的研习会(workshop),从而实现跨学科的相互融合。D.School充分体现了其突破性合作的性质,D.School的课程都是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和产业领导者合作搭建的教学团队来进行授课,将不同专业知识相结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开放式的创新;同时学生们利用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作为创意的动力,通过新的角度来解决老问题,让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实现突破性进展。

(2)优先合作项目

由特曼提出的“优先合作项目”,则是将斯坦福的教育平台与硅谷的产业资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优先合作项目”旨在鼓励企业员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在职硕士学位,以此来吸引这些具有实践创新设计能力的人才参与到该校的各种科研活动之中。至少有70%的硅谷员工与斯坦福大学有关。优先合作项目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在职人员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们在项目设计中培养了一种创业意识。

(3)技术许可模式(OTL)

斯坦福大学虽然与硅谷紧密联系,但从不开办任何校办企业。斯坦福大学将自己定义为技术许可的出让方,旨在提高技术专利转让效率,加速设计科研成果转化。这种模式被称之为技术许可模式(OTL)。

OTL不同于普通的专利部门仅仅强调保护,而是注重对专利的营销。以硅谷为中心的众多企业的创新技术都来源于斯坦福大学,其充分发挥了其设计科研的优势,将成果与技术许可相结合,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更提高了硅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大学与硅谷的良眭循环。

3.重视创意,鼓励冒险,原创性强

据统计,麻省理工校友创办经营的公司,其年收入总和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若将其看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则能排在全世界第11位,同时与“硅谷”齐名的波士顿“128公路”也从侧面印证了麻省理工的创新创业能力。然而在建校初期,麻省理工由于失去州政府的资助,陷入财政困境,面临和哈佛合并,成为哈佛工程学院的情形。正是由于麻省理工对于大学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让它摆脱了合并的命运,进而一步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勇于创新,容忍失败的教育模式

麻省理工重视学生的创意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研讨课上,教师们鼓励学生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将此作为学业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包容甚至鼓励学生们极具创意的“恶作剧”。实际上,麻省理工诞生的很多重要发明成果,都源于这一个个恶作剧之中。

麻省理工独特的文化还在于其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精神。许多校友坦言麻省理工教会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麻省理工对于创业失败也是极尽宽容,在麻省理工的文化之中,创业的尝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积累,建设性失败的创业对于其他创业者来说可能更具启发意义,更能促使其进行有效的探索。麻省理工认为如果不能包容失败,真正的创新也就不可能实现。

(2)创业大赛(MITS100K)

在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中,有46%出自MITS100K。

MITS100K周期长达一年,MITS100K由电梯演讲竞赛,执行纲要竞赛和商业计划竞赛这三个单元组成。电梯演讲竞赛模拟在电梯内,只有60秒的时间里向客户推广自己的产品,这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初步的设想通过最简明的方式呈现出来。执行纲要竞赛要求参赛者提交两页的商业计划,包括公司概况,注册资金,赢利模式等。它强调团队组成和构思改进。商业计划竞赛首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业构思来组建创业团队,然后制作12页的PPT详尽地介绍自己的商业计划。并且在竞赛阶段安排相关导师对选手进行一对一指导。MITS100K不仅仅是选拔了出色的创业人才,也培养了麻省理工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4.高校和地方协同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佐治亚理工学院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不同与阿尔托和斯坦福,佐治亚理工学院并非处于创新领导的区域。据2004年统计,该州的工业研发水平仅占全国的22名,而收入水平也仅占全国的80%。同时佐治理工学院并不属于“常春藤大学”,没有像麻省理工或斯坦福大学那样雄厚的设计科研基础。然而佐治亚理工学院凭借着一系列创新创业型的教育理念,让本来N普通的工科学校一跃成为美国创新大学的领导者之一。

(1)佐治亚研究联盟(GRA)

GRA强调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旨在让其州内包括佐治亚理工学院在内的六所院校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交流计划,鼓励校际间技术转移,合作等;并且在企业间招募技术研究人员,提供给他们研究设备,资金等;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合作伙伴对其领域内的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并于2001年成立创业实验室,让许多商界专家协同教师学生进行知识成果的商业性开发。

(2)佐治亚创新中心

佐治亚创新中心旨在协调州内中小型城市与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交流。由于经济不发达,创新能力不足,这些城市的产业大多都处于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状态。佐治亚创新中心为这些中小型城市提供技术支持与引导,并且开展工业推广服务(每年计划为500多个制造商提供服务),组织校内相关专家与企业人员实地考察,讨论并解决当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3)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佐治亚的一些列措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在GRA中投入的4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之外,佐治亚州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当地创新设计的发展。如设立奖学金,由政府出资,鼓励州内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创新教育;建立佐治亚经济发展部(DECO),负责协调面向州外的创新发展:颁布相关的法律政策完善校企间的合作等。

二、国外创新创业型大学教育的基本模式

上文所述的四所高校虽然所处的地理、经济环境各不相同,但都因地制宜的开展了设计创新教育,建立了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深度合作,并逐步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型大学教育体系,从而带动大学与区域经济创新的发展。(附表1)

三、政策和意见

1.向创新创业型高等教育模式转变

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应当重视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建设,认识到创新创业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扮演的关键型任务,政府应当创建适合创新创业型大学发展的经济政策环境:首先引导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国家区域创新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大学和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其次积极参与大学创新创业建设,加大对大学创新创业投资或开展与大学相关的项目合作,促进大学的创新创业建设;再次,结合当地创新能力和经济水平,引导大学走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发展道路,我国创新设计整体发展不平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部分地区已形成产业聚集地,而中西部地区创新设计发展迟缓,这就需要不同地区的大学结合自己本地的环境开展其设计教育。

2.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

建立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培养能够创新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人才。通过整合高校资源,实现技术、科研共享体系,完善跨学科的教学实践平台。并且建立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建立座谈会或网络虚拟平台等,加强设计工商管理,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等专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各专业人员相互探讨学习,进而产生新的设计灵感和学术观点,推动各专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

3.强化设计创新,技术专利成果的商业性转化

打破大学科研,企业生产和市场供求的壁垒,实现技术科研开发,产品生产和市场价值的有效结合。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合作联盟,联盟以项目为依托,学校提供研究平台,围绕国家、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战略,为科研学术的创新创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完善技术专利转化体系,提高设计科研成果转化率,使大学和企业更加积极的融入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中去。

工业设计成果转化范文5

三大园区提供有力保障

TAweekly:目前,绍兴县创意产业基本情况如何?

赵奕芳: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形成了F5创意园(含创意大厦)、科技园(含科创大厦)、中国轻纺城创意园三大园区统筹发展的建设框架,建设总规模达50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在建规模达30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面积达17万平方米。科技园、中国轻纺城创意园建设进展顺利,为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设施配套保障。

产业集聚初步形成。目前,三大园区已集聚企业230多家,其中F5创意园(含创意大厦)、科技园(含科创大厦)创意设计机构120多家,聚集各类人才1500多人。基本形成了以纺织工业创意设计为主,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项目格局,产业集聚初见成效。2012年,基地企业营业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服务面涵盖县内三分之二企业,带动周边企业形成75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时,辐射省内外10余个地市及长三角纺织产业发达地区,有效带动我县纺织工贸企业提高销售、提升利润,促进纺织工业设计向产业链两端延伸,纺织原材料功能化设计和纺织装备智能化创新得到较快提升。

载体建设日趋完善

TAweekly:除了硬件设施的建设,其他载体如何推进?

赵奕芳:为进一步推动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我们以举办科技时尚创意周、中国(柯桥)纺织花样设计展览会、引进举行各类大赛为具体抓手,着力搭建各类载体,做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一是建设设计成果静态展示平台。规划面积2000平方米,在基地内计划建设两个常态化设计成果静态展示中心,即在F5创意园公共区域内建成一个以展示面料设计、花样设计、服装设计、家纺设计为主的纺织时尚展示中心;在科创大厦计划建设一个以展示新材料、新软件、新装备、新技术为主的科研成果展示中心。通过常态化展示,免费向公众传播设计研发成果有关信息,加强生产企业与设计企业对接。

二是打造创意产品动态平台。完善配套1000平方米专业厅,对灯光、音响、舞台设备进行提档升级,鼓励基地纺织设计机构、纺织品牌企业在中心举办以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流行趋势为主的新品秀和设计产品订货会,真正打造中国轻纺城纺织品流行趋势中心。

三是建立设计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在建)。依托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浙江省创意纺织产业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绍兴县纺织工业设计协会等公共服务机构,建立设计人才培训服务平台,每年举办设计师培训活动3~4期,举办纺织工业设计类讲座5~6场次,培育专业人才。并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等院校合作,努力完善产学研结合的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四是搭建设计研发成果交易平台。为实现设计成果及时转化,更好地让设计企业与生产企业无缝对接,基地以“创意服务进市场”、“花样设计展览会”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搭建设计成果交易服务公共平台,形成了“一季一集市、一年一展览”常态化交易对接模式,帮助创意设计机构及时把成果推向市场,有效地提高了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

设计产业链不断延伸

TAweekly:未来,绍兴县设计产业链如何构建?

赵奕芳:自2009年开始大力培育纺织工业设计产业,特别是建设特色工业设计基地以来,以纺织工业设计为特色,已基本形成了以原料研发、机械装备设计、面料设计、花样设计、服装家纺款式设计、品牌营销策划等为主的较为完善的工业设计链条。

培养挖掘了一批在纺织工业创意设计领域的特色企业,进行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宣传典型案例,引导其他工业设计企业和工业制造企业共同开拓“以设计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

一是“设计+平台”。进一步培育浙江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浙江省创意纺织产业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以设计创新引领纺织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县域范围内创新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设计+研发”。帮助绍兴县瑞群纺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致力于纺织印染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开拓,重点推进纺织印染智能化装备的设计研发,提升共性、重点技术攻关能力。

三是“设计+品牌”。推介绍兴百思服装设计工作室,重点打造从面料筛选、服装设计、新品、生产质量管控、品牌打造等一条龙设计服务,通过设计师品牌实现面料与终端产品的直接对接,推动家纺、服装等终端产业发展。

四是“设计+服务”。扶持绍兴县彩色橼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原色数码有限公司,重点推进了面料从外观设计、分色制、小样匹样、印染色彩控制等印染技术一条龙服务模式。

五是“设计+企业”。以浙江意梦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为试点,以设计研发技术入股、共同开发产品等形式为主,加强设计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提高产业化率。

六是“设计+贸易”。鼓励绍兴县智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贸易促进面料新产品的自主研发,以设计研发能力提升促进贸易发展,形成两者互动发展,推进工贸一体化经营模式。

创意周营造创新氛围

TAweekly:创意周的举办对绍兴县创意产业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赵奕芳:作用主要集中在人才与信息的引进、创意成果产业化的促进、创新氛围的营造这3个方面。

工业设计成果转化范文6

目前国家工程中心总数达到264个,包含分中心在内为277个,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东部地区173个,中部地区52个,西部地区52个[2]。北京、山东和江苏组建中心数量最多,共建设中心97个,占工程中心组建数量的35%;西部地区中高校、科研院所较集中的四川、陕西和重庆建设数量最多,共建设24个,占西部地区的46%;除这三个地区外,西部的工程中心仅占全国总量的1%,四川和云南、贵州、海南和内蒙各2个,青海组建1个,共计11个,不到全国总数的4%,地区差异十分悬殊。另外,和山西省工程中心组建数量还没有实现零突破。鉴于西部地区总体科技实力薄弱,工程中心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可能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观。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民生科技需求,工程中心在高新技术、社会发展和农业领域中9个主要技术领域进行布局,其中高新技术、社会发展和农业领域工程中心组建比例大致为2∶1∶1。其中,农业、制造业和新材料领域组建数量较多,共建155个,占总量的59%;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领域的工程中心数量较少,共建29个,占总量的11%,这与我国在行业、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和科技资源集聚现状相仿。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4],各级科技主管部门也在节能减排、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相关工程中心的培育和组建工作。2007年之前,工程中心组建主要是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公益类工程中心。随着科研院所转制和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企业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主体,2008年开始,依托具有高成长性的行业龙头企业组建的企业类工程中心纳入国家工程中心组建序列,并且组建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包含分中心在内的277个工程中心,具有企业属性的有148个、事业属性的有122个、企事业双重属性的有7个。其中随依托单位转企的46个,依托民企的32个,依托院校的83个。组建企业类工程中心将会是未来几年新的发展趋势。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的成就

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和专利2010年,工程中心共获得科技成果4434项,同比增长96.37%[3]。其中,工程中心自行研发成果3354项,吸收依托单位成果738项,吸收外单位成果144项,吸收其它成果98项,引进国外技术100项;申请专利6194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716项,授予专利3510项,授予发明专利1450项;出版科技着作246部;发表科技论文12920篇,均较2009年有大幅度提高。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工程化研究试验基地2010年,工程中心新增大型设备(设备原值在50万元以上)953台/套,总金额152.99亿元,同比增长89.09%和464.54%;共建成中试基地344个,中试生产线292条,同比增长6.50%和6.18%;建立技术服务网点733个;建成农作物示范基地1255个,示范面积达21278万亩;建成畜牧繁育基地46个,育种35518万头/万只,畜牧出栏规模24273万头/万只。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推动行业产业发展2010年,工程中心共转化科技成果17233项,同比增长177.38%。其中:以技术入股方式转化112项,以技术转让方式转化6596项,以技术承包方式转化628项,以技术服务方式转化9897项;累计推广科技成果18962项,同比增长36.45%。其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1930项,推广新产品14601个,推广新设备2431台/套。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队伍截至2010年底,工程中心共拥有职工61544人,同比增长18.99%。其中:固定人员49804人,客座人员11740人,共培养研究生6618人,其中硕士占21%,博士占8.17%,科技人员占58.68%,生产经营人员占28.45%,管理人员占8.13%。在人员培训方面,2010年,工程中心为科研机构、企业等培养各类急需人才749325人,同比增长33.77%;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566期,包括远程培训教育等形式,参加人数640257人,同比增长55.66%和81.45%。开展广泛产学研合作和学术交流2010年,工程中心与9474家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其中:大专院校1863家,科研机构1515家,企业6096家。主要采取共同研究开发、委托生产加工、咨询服务等合作方式。其中:共同研发4224家,委托生产加工1750家,咨询服务2219家;对外开放实验室(试验室)801个,开放设备9598台/套,开放生产线349条;举办国内外学术报告会与专题讲座3227期;召开国内技术交流会与展销会2894次,成交项目676项,成交金额7.60亿元;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994次,签订合作项目438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2010年,工程中心共承担科研项目13350项,同比增长28.90%,其中承包大型成套工程项目1081项,较上年增长30.40%。完成科研项目6769项,完成项目占承担项目总数的50.70%;承担部级项目2726项,同比增长12.92%,占承担项目总数的20.42%。其中:“863”计划项目501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619项,“973”计划项目122项,星火计划项目29项,火炬计划项目23项,其他部级项目1432项。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0年底,工程中心总资产达555.86亿元,同比增长43.41%,是2001年总资产69.57亿元的近10倍。其中固定资产177.26亿元,流动资产319.14亿元,对外投资28.46亿元,其他资产31亿元;工程中心年末负债233.80亿元,年末净资产310.46亿元,同比增长34.85%;工程中心总收入681.11亿元,同比增长150.82%,是2001年总收入64.84亿元的10倍多。其中:产品销售收入545.99亿元,技术转让收入62.04亿元,承包工程收入61.94亿元,其他收入11.14亿元;创造利税105.94亿元,出口创汇7.87亿美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的成功经验

建立了规范的管理体系,坚持严格的遴选程序多年来 ,工程中心建立了一套从遴选、同行可行性专家论证、综合评审、验收、运行评估的管理程序,严格坚持由政府决策、专家咨询、运行评估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随着工程中心组建数量的增多,技术领域内工程中心数量接近饱和,以建设管理为主向以定期运行评估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是工程中心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工程中心已经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总体运行评估,评价重点主要包括持续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行业作用、对外开放服务、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积累了丰富经验[4]。遵循科技创新规律,长期坚持工程中心定位在科学问题发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和产业化四大阶段中,我国在工程化和产业化阶段的科技投入最为薄弱,按照国际惯例,工程化阶段经费投入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10倍。多年来,工程中心一直秉承促进我国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带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宗旨,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在未来新一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工程中心应在坚持建设宗旨和定位基础上,丰富系统功能和建设内容,发挥工程中心在创新链、产业链中,不同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高等院校的重要作用,展现出工程中心独特的战略价值。创新管理体制,探索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作为工程中心体系中的微观个体,各个工程中心在长期运行管理过程中心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采用独立型、相对独立型(依托单位二级机构)、整建制挂牌型和多依托单位联合组建等多种运作模式,逐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协调国家、行业目标与依托单位目标,实现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宗旨。另外,采取“网络制”、“股份制”、“会员制”、“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技术创新联盟”等多种模式[5],建立了与上、下游单位合作网络和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积极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学术交流等活动,在对外开放与服务方面,取得了显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发挥行业带动作用的建设理念工程中心作为具有准公益性质的科研开发实体,是在市场经济条件,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科研开发活动的最好载体。不论是公益类还是企业类的工程中心,都通过积极实施“专利战”与“标准战略”[5],培育行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以适用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工程化成果扩散、辐射机制[6],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工程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等多种途径,不断地向行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对行业技术发展的引导、带动和示范作用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