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归档管理方案范例6篇

档案归档管理方案

档案归档管理方案范文1

【关键词】人事档案;归档管理;工作

为了指导医院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政府部门下发了《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等文件,在条例的要求下,医院要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在规划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医院的业务建设过程中,也应当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一、加强人事档案归档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医院工作人员众多,按照规定收集、整理、鉴别、分类和归档医院的人事档案是医院基础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一般而言,医院可据此进行业务考核和工作调动。人事档案中,针对医院工作人员真实的历史工作表现、工作实际等有翔实的记录。同时,医院会根据归档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德、能、绩、勤、廉方面动态信息进行补充(具体包括工作任务、论文、论著、成果奖励等),以保证为考核提供参照。现阶段,人事档案有纸制及电子数据两种。不论以何种形式存档,其必然需要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实施管理。

二、医院人事档案归档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关于医院人事档案的归档管理,遇到了一定的问题,现存的干部人事档案中,关于干部综合能力、素质的绩效考核材料非常有限。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医院实施考核。通常,档案中的考核材料应该比较完善,包括个人的德、能、勤、绩四项的年度考核材料。但由于考核材料的不完整性,使得考核在激励员工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小,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此外,在医院人事档案中,难以完整地了解个人的绩效情况。其中,仅仅存在一个人的某一阶段的业绩成果,而不能提供个人量化考核动态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对于绩效考核形成的材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其整理和归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以至于开发和利用不能正常进行。同时,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在绩效管理方面较为欠缺,主要是因为其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事管理对档案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菹拢必须更新管理方法。否则,人事工作需求的变化将会打乱档案管理的秩序。

三、加强人事档案归档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事工作变化的前提下,应从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验收把关上加强管理,以确保档案的查、借、用、转等程序更加规范。

(一)档案材料的收集要全面翔实。目前,关于加强人事档案的归档管理,应注重人员绩效方面的材料收集管理。医院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临床工作,按照此工作性质,业务、行政管理等部门分别拥有医务人员的绩效材料。为了收集材料的全面翔实,应按期验收绩效考核文件材料,并根据人员的教学、医务、护理工作立卷和移交材料,确保二级管理单位上报档案材料的全面翔实。同时,为了保证人事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的全面而规范,应针对负责课题兼职档案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责任心,认真负责地做好课题文件材料的积累、立卷与归档工作。

(二)档案材料整理要各负其责,协力合作。在绩效档案归档工作中,具体有项目收集、鉴别、整理、登记、归档、保管、利用等多个环节,涉及不同部门。对于这些环节的整体运作,应该由各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如在课题资料整理中,人事档案室有自己的职责范围,课题组也有相应的职责权限,两个组织各司其职,将课题各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整理完善。另外,对于课题文件材料的积累,应该由医务人员负责,人事档案室和课题组应进行督促、指导。归档的绩效档案文件材料也有严格的要求,第一,必须是原件;第二,材料必须翔实,且没有缺处;第三,文字不得出现涂改痕迹;第四,确保承办单位准确,个人签字清晰,形成材料的时间有效。

(三)档案材料的归档要严格把关验收。医院档案管理室应严格把关。以科研课题为例,课题(项目)负责人主持立卷归档的责任制较为适合。一旦科研项目完成或部分完成,归档时间应确定,一般为项目结题或鉴定后不超过20天,且由课题组负责人整理文件材料。课题形成积累的全部文件材料,应由课题兼职档案员负责汇总,对于文件材料应进行系统整理、立卷,并按时移交。医院综合档案室在收到科研项目文件材料后,出具“归档证明”给科研主管部门,并完成签署意见、加盖档案室专用章等一系列工作。归档过程中,针对三类材料可予以退回,一类是材料不齐全;一类是材料不完整;另一类是对象不明确的。对于退回的应及时进行补办。此外,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应加快推进其信息化建设进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的人事工作中,离不开人事档案。医院设置档案管理室,应提供更规范的档案管理服务。为此,医院管理者应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加强人事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事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领导在人才选拔和干部任用上有可靠依据。加强人事档案的归档管理,对于服务工资、职称等人事管理工作非常有利,应该得到医院人事档案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理文.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3.

档案归档管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模式;方法

前言

研究生学位档案作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在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学位授予等环节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增强档案服务的高效性,在本文研究中会着重对研究生学位档案的内容和特点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相关理论原则为基本框架,从多个角度出发,实现归档模式与学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结合。

1.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的内容与特点分析

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内容涉及到研究生攻读期间形成的相关个人信息,学位培养、学位申请、学位论文以及答辩等多种内容,实现了对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记录。与其他档案相比,研究生学位档案具有分散性、成套性等特点。研究生的攻读时间一般为3到5年,在不同的时间内,出现不同的档案材料,需要归档人员开展持续性的归档操作[1]。研究生学位档案虽然呈现出一定的分散性,学位档案材料众多,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档案材料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进行档案归档过程中,进行材料的系统性管理,推动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工作的顺利进行。

2.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中应用所遵循的原则

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的开展不仅需要各项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工作人员立足于归档模式开展的实际,以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为引导,从宏观层面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程度,明确归档模式的基本需求,进而全面提升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模式的效率。

2.1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中的实现,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的相关内容、归档模式的定位以及具体职能,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归档模式能够满足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工作的客观要求。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够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与操作方式为基础,确保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工作中的科学高效实现。

2.2 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由于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涉及领域较多,工作类型内容多样,信息数据繁多。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状况,确保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中的有效应用,就要尽可能的增加归档模式应用方案的兼容性,减少复杂冗余环节应对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中归档模式应用活动的不利影响。因此归档模式以及相关技术应用流程必须进行简化处理,降低操作的难度,提升归档模式应用方案的实用性能,使得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化操作,保证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现阶段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3.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中应用的途径

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中的应用是一个全方的过程,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明确学位档案管理的内容与基本特点,以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为基本框架,从归档内容、归档时间、云计算技术以及组卷方式等层面入手,推动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中的有效应用。

3.1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内容与时间的确定

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归档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责任的划分,明确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部门作为归档部门,其在档案资料的管理以及传输过程中应发挥出作用。在进行归档部门确定的同时,应对归档内容进行明晰,通过不同档案主管负责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对学位信息中的材料进行分析,确定归档信息,在此基础上由归档部门统一进行立卷管理,例如文献综述、学术论文等档案材料,需要归档部门进行收集。对于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时g,为了便于归档操作,归档部门通常情况下选择第二年的3月份之前完成学位档案立卷与移交工作,例如2017年接受2016年的研究生学位档案,由于不同档案材料的形成时间不同,因此通过对归档时间段的划分,使得档案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为了保证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质量,除了在进行归档内容与归档时间的确定之外,还需要从归档标准出发,对档案材料排列顺序、卷宗目录设置、档案好编制等出发,实现归档模式的准确性,避免档案管理差错的出现。

3.2云计算网络归档框架模式的构建

为了实现归档模式的现代属性,实现研究生档案的科学高效管理,以云计算为框架,对学位档案管理的内容进行科学性分析,厘清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推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模式的模块化与分区设计工作的实现。为了减少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过程中出现冗余信息出现的几率,需要借助于云计算的处理能力,将网络框架进行细化,进行信息存储的安全隔离与有效扩展,为了避免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模式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业务量增长导致的网络运行负担,需要对现有网络架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对网络关键阶段进行必要的无缝互联以及动态扩展,以此提升云计算下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模式服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5]。

对云计算模式下归档模式的骨干网络区域、业务区域、安全管理区域以及数据备份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云计算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满足档案服务系统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需求与内容需求,实现档案信息的科学汇总、有效分析与实时共享。这种电子档案方式的出现,使得信息数据能够在短时间进行快速交互,实现不同归档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为归档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支持。

3.3立卷操作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中的应用

在立卷操作的过程中,归档人员要根据研究生学位档案多元化的特点,根据“以研究生个人为案卷,个人具体材料为卷内文件”的组卷方式,对研究生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有效避免档案归档过程中出现档案材料顺序错乱的情况,为后续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档案在查阅过程中,为了提升查阅速度,归档人员需要进行档案编号的制定,例如某医学院校研究生分为博士、硕士以及七年制几大类,其档案编号分别对应为1612、JX1613以及JX1614,档案编号有毕业时间+分类号+案卷号等要素工程,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档案编号编制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4.结语

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文章立足于研究生学位档案的内容,在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从多个层面出发,推动归档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邓德成.高等学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模式研究[J].卷宗,2015(1):53-54.

档案归档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经济学;档案工作;归档

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后须交档案室或档案馆保存。凡是反映本机关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应归档保存。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由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整理、立卷后定期向档案馆(室)移交。归档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与档案资源建设和向社会提供利用密切相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归档的原因以及优化归档的对策,对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归档的原因

(一)档案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任何消费均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非排他性指在某一物品的消费过程中,物品的提供者无法有意将某些消费者排除在外,例如不支付费用不予消费。甲到档案馆查档案,不会因为甲来查阅了档案乙便不能来查。但是纸质档案一次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这便会影响下一个用户同时来使用这份档案。数字化或电子化的档案可以同时供多名用户同时使用,但是受地域限制,便不能在空间上提供给所有需要查档的人员。只要符合查阅档案的资格,档案工作者便不能有意地将这些消费者排除在外。所以,档案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正因档案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不能将档案交由私人市场进行配置,市场无法将丰富的档案资源给予有效配置。因此需要档案部门据此制定公共政策来规定各机构的归档事宜。

(二)档案资源具有稀缺性。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不是所有文件处理完毕都归档保存,处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才能归档。在归档前,需对处理完毕的文件进行鉴定,一是鉴定是否有保存价值,二是划分保管期限。档案价值鉴定,本身是一种极具主观性的工作,诸多原因使得保存的档案资源有限,而用户利用档案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所以,档案是一种稀缺资源,档案部门不能生产出用户所希望拥有的所有档案资源。正是因为档案资源具有稀缺性,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利用到所需的档案,为了丰富档案资源,需要进行归档保存。

(三)档案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档案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如参考凭证、修史编志、学术研究。但档案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因此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每一份档案的形成,凝聚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在文件时期,需要草拟、审阅、签发、处理,处理完毕后,需要鉴定是否需要保存并划分保管期限,需要归档再按规定定期归档。每一环节都凝聚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档案具有使用价值。档案具有使用价值,因此需要归档保存,以便将来提供方便、优质的利用服务。

(四)档案归档存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量。它包括两个条件,即消费者愿意购买和有支付能力。如果消费者没有支付能力,即使有获得某种使用价值的愿望,也不能形成有效需求。归档部门每年要形成许多需归档的档案,这表明有“支付能力”。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经营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产品量。符合查档条件的都可来档案馆查阅档案,符合查档条件即“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保存有归档过来的档案材料即“愿意并可能出售”。归档部门每年要形成许多有保存价值的、需要归档的档案,以防将来查考备用。保存在档案馆,可以有效实现方便、快捷查找档案。社会其它公众因编史修志、学术研究、查考佐证也有到档案馆查找档案的需求。档案馆作为公共部门,以向社会有效提供和利用档案为最终目的,有收集档案有效保管的需求。

二、归档到档案馆保存的原因分析

(一)档案归档到档案馆没有竞争者。排他性是指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所谓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于档案而言,档案工作部门主动提供档案供使用,用户使用该档案并不会妨碍他人再使用该档案,随着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档案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即多人可同时利用同一份档案。当一种物品在消费中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时,这就是“自然垄断”。每一档案馆保存的档案都不可能和其他档案馆的一样,所以档案馆在保存档案时具有非竞争性,属于“自然垄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条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第十一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应该归档的档案都应归档到档案馆,在归档上,档案馆没有竞争者。

(二)节省成本。从成本——收益上来分析,归档档案集中移交到档案馆有利于节省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档案形成机构自行归档保管,不仅需要专门的档案库房,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档案人员管理档案,配备保存空间与专业人才,无疑需要消耗财力与物力。档案馆配有专门的档案库房,建筑标准能满足保存档案的需求。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能使档案得到更好的保管和提供更有效的利用服务。对于档案管理而言,由档案形成机构分散保管和提供利用所需要的成本肯定会大于由档案馆集中保管和提供利用所需要的成本。因此,将档案归档到档案馆集中保管,统一利用是一种经济的做法。

(三)降低风险。在经济学上,风险厌恶指不喜欢不确定性。在归档保管时,各档案形成单位自行保管档案,一则档案库房不同于一般的建筑,专业档案库房能更好地延长档案寿命,各档案形成机构自行保管档案,由于缺乏专业库房,或缺乏保管空间,档案受损受破坏的风险远大于档案馆集中保管。二则一般单位很难为档案保管配备齐全的档案管理设施及档案专业人才,档案的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便很难实现。将档案集中到档案馆统一保管,便于实现档案的科学管理,借助现代管理手段和专业人才,便于提供便捷有效的档案利用服务。对于风险厌恶者而言,集中到档案馆统一保管相当于购买了一份保险,能有效延长档案寿命,又使档案得到科学、有效的保管,还方便自己或其它用户查找利用档案。

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优化归档的对策

(一)档案行政部门充分行使公共政策。私人市场提供的档案信息往往是不完整不充分的,档案部门以向社会提供档案资源,满足社会性需求作为自己的最终目的,而市场无法将丰富的档案资源给予有效配置。档案部门如何将档案整合成档案资源,并有效地提供和利用档案是需要档案部门解决的问题。作为档案这一公共物品的行政部门,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定适宜的政策,引导社会对归档工作的正确认识,并进一步完善归档工作。各档案馆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馆归档的规章制度,规范归档范围,制定整理档案的细则。如文书档案可遵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来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整理,电子档案归档可遵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

(二)制定评比制度。由于国家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档案的所有权和保管权得到了法律的保障,档案馆没有私营竞争对手。由于没有竞争,容易导致档案馆工作人员按部就班、安于现状,缺乏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意识。建立与完善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归档评比等制度,将归档工作与奖惩挂钩。引导档案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技术,提高档案整理质量,提高归档效率。形成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态势,使归档工作的质量、效率均得到提高。

(三)提高兼职档案员的职业素养。建立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度,能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形成人人努力向上的竞争态势,但也存在一切向利益看以及优秀、先进轮流当的问题。档案工作传统的默默奉献、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精神仍需要提倡。另外,归档文件多由档案形成部门的兼职档案员整理、鉴定后归档,而大多数兼职档案员非档案专业出身。因此,通过定期培训、专业业务指导、就业再学习等方式,加强兼职档案员的职业素质。兼职档案员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同时也要秉承档案工作传统的默默奉献、兢兢业业的职业道德。

(四)电子档案归档,降低成本。在经济学上,节约社会需要劳动时间,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对于归档而言,也需要提高归档效率。一方面,各单位在办理完文件后,应按照规定整理好待归档文件,并在规定时间内归档;另一方面,对于电子档案归档应提倡逻辑归档。在不改变档案实体的存储方式和位置的前提下,将反映档案实体的管理元数据移交给档案部门,并同时转移管理权限的归档方式。在《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中指出归档文件指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文件材料,包括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其中便指出电子文件材料应该归档。电子文件材料归档,便于在空间上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减少档案利用的排他性。

【参考文献】

[1]石磊.从经济学角度试析档案服务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建设[J].浙江档案,2005(12):14-15.

[2]周林兴,苏君华.经济学理论对档案工作者价值观的影响[J].四川档案,2004(08):15-16.

[3]曼昆.经济学原理[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10.

[4]徐波,李杰.公共经济学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供给[J].山东档案,2013(04):20-21.

档案归档管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机关档案室文书档案

2006年底,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第8号令)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时隔6年,机关档案室贯彻落实第8号令的情况如何呢?笔者对北京市朝阳区61家单位(约占区属立档单位的二分之一)2011年形成的文件材料的归档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单位包括党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企业,涉及各部委办局、街乡等(以下统称机关)。通过调研发现朝阳区各机关贯彻落实第8号令及时,从总体上61家机关2011年形成的文件材料归档齐全,保管期限划分准确。但是机关档案室在正确界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分析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归档不全或归档范围扩大

1.归档不全。61家中6家机关存在归档不全的问题,其中1家机关5个科室分别只归档了一件档案,2家机关各有1个科室只归档了一件档案,1家机关2个科室只归档了科室计划、总结,缺少职能业务文件材料。未归档的文件材料主要有:领导班子会议记录未形成或未归档:向上级或同级机关报送的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未留底归档保存;重请示而轻批复的收集归档;本机关编辑、编写的出版物、书刊;机关财务预算、批复;财务审计、领导离任审计材料;职工住房公积金汇缴清册等。

2.归档范围扩大。2家机关扩大归档范围,将上级机关普发的不需本机关办理的、同级机关普发的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作为档案保存:1家机关在之前原件已归档的情况下把为完成编史修志而查找的大量文件的复印件集中归档,造成了重复。

(二)保管期限划分方法不统一或不准确

1.保管期限划分方法不统一。5家机关仍然采用永久、长期、短期,1家机关永久、长期、短期与30年、10年的划分方法混用。

2.保管期限划分不准确。14家机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保管期限划分不准确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反映领导决策过程和结果的领导班子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涉及个人权益等类档案保管期限偏短;事务性的会议通知、请示等类档案保管期限偏长。

二、原因分析

(一)档案室未严格执行本机关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2009年朝阳区档案局根据第8号令对区属125家机关编制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了审批。审批后总体上各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归档范围齐全、保管期限划分准确,成为各机关归档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机关档案人员将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封存保管”,不了解、不熟悉这项制度,甚至新上岗的综合档案室人员和科室兼职档案员不知道本机关有这项制度,在归档中不按照制度界定一份文件是否归档,档案如何划分保管期限,而是凭自己的直觉进行鉴定,造成实际确定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中规定的不一致。

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少数机关编制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照搬照抄第8号令中的归档范围,未结合本机关职能工作的特色,条款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影响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执行力度。

(二)档案人员对第8号令的认识程度不够

第8号令自2006年底颁布实施仅6年时间,各省、市、县在逐级贯彻中需要一个过程,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和审批亦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比如朝阳区档案局根据第8号令和北京市档案局出台的实施细则制定本区的实施细则,然后宣传贯彻、培训,各机关编制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并经区档案局的审查同意后执行,自2010年各机关按照第8号令执行本机关新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也就是说具体到各机关按照第8号令实施的时间更晚,因此档案人员对第8号令的理解消化尚不够深入。而国家档案局1987年12月4日颁布的《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实施长达19年之久,档案人员对永久、长期、短期的保管期限划分方法等规定印象深刻,尚没有完全转变到对第8号令的贯彻执行中。

第8号令改革了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划分方法,但是《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1988]4号)、《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等规定的期限仍为永久、长期、短期,目前朝阳区基建、设备、实物档案仍采用永久、长期、短期的划分方法。一些不属于第8号令执行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仍然采用永久、长期、短期,比如朝阳区的社区居委会、社会保障事务所等三级单位。各门类、各单位保管期限划分方法不同,容易使档案人员混淆。

(三)专兼职档案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全区125家机关中除2家机关有专门的档案机构外,其它机关都没有专门的档案机构,也没有档案岗位编制,档案人员绝大多数身兼数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钻研档案业务、透彻学习档案规章制度,存在突击做归档工作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归档质量。并且档案人员更换频繁,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工作规定和业务工作比较生疏。档案人员在工作上表现得较被动,在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中,一般业务部门给什么就收什么材料,对保管期限的划定也较少过问:对学习贯彻档案工作新的规章制度有畏难情绪,习惯凭以前的经验或按照以前的做法开展现在的工作。

三、对策建议

(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大对第8号令的宣传贯彻力度,强化对归档工作的培训、指导、检查

1.加大对第8号令的宣传贯彻力度。第8号令是一部部门行政规章,具有法规效力,机关档案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继续加大对第8号令的宣传力度,使档案人员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第8号令的基本内容,了解与1987年颁发的两个业务文件的主要变化,增强档案人员依法管理档案工作的意识,把贯彻第8号令转变为自觉行动。加强对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审查力度,切实发挥审查委员会或小组的作用,确保各机关归档范围条款细化、内容全面,保管期限划分准确。

2.强化对归档工作的培训、指导、检查。归档工作要对一份文件是否归档、若归档保管期限如何划分进行鉴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档案人员的日常培训、新上岗档案人员的培训、新成立机关或档案基础工作薄弱机关的档案培训等,使档案人员掌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和档案业务要求,提高档案业务水平,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在档案监督指导、行政执法检查中加大对各机关归档工作的检查力度,及时对各机关每年提交的文书档案目录和原文进行检查,督促各机关正确界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科学划分档案保管期限。

(二)机关档案室严格按规章制度归档,把好档案的入口关

1.严格按规章制度归档。规章制度一经公布,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任何人不得随意违背。机关档案室要全面贯彻落实第8号令,学习、了解、掌握、并严格执行依据第8号令编制并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的本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在每年归档前做好对本机关各部门兼职档案人员的培训、指导、检查。把对第8号令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学习扩大到本机关全员的学习,使每名人员注意本岗位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为做好归档工作奠定基础。

各机关编制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要细化,体现本机关职能业务工作特色,将“重要的”、“一般的”细化为具体工作,尽量具体到文件级,提高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可操作性。在机关职能和内设机构有变动之后,应及时修订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并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

2.把好档案的入口关。档案人员要主动了解本机关基本职能、掌握各部门主要职能活动及其形成的文件材料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各部门注意做好文件材料的平时收集和归档前收集,每个部门每年可准备一个档案盒,文件在办理完毕后对照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判断是否需要归档,若需要归档及时放入盒中,防止文件材料散失;归档前再把分散在本部门个人手中的材料集中收集一次,查漏补缺,确保归档文件收集齐全完整。本机关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当是归档保存的重点,上级机关普发性不需办理的、同级机关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不用归档,避免文件材料重复归档和档案将来重复进馆问题。严格按照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划分档案的保管期限,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历史面貌、经济关系、个人权益等重要档案永久保管,第8号令规定为永久的,不能擅自突破划为其它期限;常规性、事务性、技术性等一般性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根据重要程度保管30年或10年。档案人员要加强对各部门提交的文书档案目录的检查,依据本机关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可对照本机关职责、年终总结、大事记或发文登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进行检查,发现归档不全、归档范围扩大或保管期限不准确的问题及时督促各部门整改。

(三)不断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

科学划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人是第一要素。档案人员要善于学习档案工作新的规章制度,提高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要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为己任,不断提高做好档案工作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恪尽职守,做好本岗位工作。建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会同人事部门考虑制定根据室藏档案数量确定机关档案室人员编制的标准。建议各机关保持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档案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档案工作,为档案人员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的科学划定。

本文为北京市档案局科研项目“机关档案室制定和实施《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06)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明华.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问题解答[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档案归档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速公路;档案归档;管理效益;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随之蒸蒸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突破,也正是如此,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种状况下,我国一直致力于改善国内的交通状况,加强对交通运输的管理,以保障交通运输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常见的运输方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实施有效的管理,无论是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还是高速公路路面等级的升级,都需要将其资料和信息整理成档案,并进行归档和管理工作,以为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是基础性工作,需要确保其工作效率和效果。

一、高速公路档案的特点

高速公路档案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其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具有综合性,可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高速公路档案的归档时间跨度比较大,具有周期性,通常是从项目规划的时候就开始收集和整理档案。每个信息文件之间都存在着内部联系。另外,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材料来源都有所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单位,在实施档案管理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管理方案。

二、现阶段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解决。其问题主要在于:第一,档案管理工作并未受到重视,管理效果不佳。在实施此项工作的时候缺乏专人管理,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从事高速公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大多数都是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来兼顾,其缺乏时间和精力。而且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室来存放高速公路档案,未对这些档案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二,高速公路档案信息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高速公路的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意识,未能明确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第三,所使用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手段较为落后,不符合现代特点。

三、加强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制度,实施专人管理

现阶段,大多数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由一些其他岗位的人员来兼职实施,并未有专职的档案归档和管理工作人员。为了提升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水平,则必须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以保障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就目前而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在管理的时候应当采用现代的管理措施,实现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大力推广和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以保障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其业务水平比较高,而且从时间和精力上来说要比不是专职人员更为丰富,在工作方面能够应对的问题更多,具有专业性。另外,要制定完善的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制度,以规范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以为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分级分类管理高速公路档案

在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先对高速公路档案的特点进行了解,要以高速公路档案的专业性为基础,遵循其服务特点,以此来确定高速公路档案信息的收集范围,做好信息整理工作,并且要进行有效的存储。在管理档案的时候,应当按照档案资料的类别来进行分类管理,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制定合适的分类管理标准。比如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党群类。这一类的档案类型主要是一些与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相关的上级文件等,也包含了高速公路发展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或是工作计划。第二类则是业务类。这一类的档案主要涵盖了高速公路各部门中的财务报表、相关业务活动等文件。第三类是人事类。这一部分主要涵盖了高速公路相关部门的职工信息和组织机构等。第四类是后勤管理类,这一部分的档案主要是与高速公路后勤管理方面内容相关。合理的分配高速公路档案资源,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管理,便于信息查询,可提高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在管理高速公路档案的时候,应当实施分级管理,由各个部门来实施相对应的档案管理工作。比如说行政审批档案、养护专项工程档案等就应当由相应的管理部门来承担归档责任,但是其管理人员由档案管理部门所决定。

(三)转变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被动状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较为重要,高效率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以为其指明正确的方向。就目前而言,在高速公路发展的过程中,并未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没有主动地利用档案服务来开展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完全发挥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功能。为此要改善这一状况,积极主动地应用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机制,加强与高速公路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主动地为高速公路的修建和养护等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贯彻落实相关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创新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方式,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以改善纸质记录的现状,利用计算机来登储存相关信息,以促进我国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结束语

加强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必须进行系统的规划。为此,在实施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当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路信息技术,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措施,以保障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质量。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更为优质的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慧丽,杜永梅. 高速公路档案归档及管理[J]. 河南科技,2013,02:235.

[2]郑美娟. 高速公路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 西部交通科技,2013,05:93-96.

档案归档管理方案范文6

二、归档范围

公司的规划、年度计划、统计资料、财务审计、会计档案、劳动工资、经营情况、人事档案、会议记录、决定、委托书、协议、合同、项目方案、通知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精彩专题推荐:公司管理制度大全

三、公司的档案管理由总经理办公室档案室档案管理员负责。

四、档案管理员的职责:保证公司及各部门的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安全保密和使用方便。

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公司的归档资料实行“季度归档”及“年度归档”制度,即:每年的

四、

七、十和次年的一月和每年二月份为公司档案资料归档期。

2.在档案资料归档期,由档案管理员分别向各主管部门收集应该归档的原始资料。各主管部门经理应积极配合与支持。

3.凡应该及时归档的资料,由档案管理员负责及时归档。

4.各部门专用的收、发文件资料,按文件的密级确定是否归档。凡机密以上级的文件必须把原件放入档案室。

5.档案管理员根据公司的《文书立卷归档管理制度》实施档案归档整理。

六、资料的分类与归档

1.公司档案资料的分类依据《文书立卷归档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2.公司档案资料的归档每年一次,属于平时立卷归档的不在此规定范围内。

七、档案的借阅

1.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借阅非密级档案可直接通过档案管理员办理借阅手续。

2.因工作需要,公司的其他人员需借阅非密级档案时,由部门经理办理《借阅档案申请表》送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核批。

3.公司档案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级别,绝密级档案禁止调阅,机密级档案只能在档案室阅览,不准外借;秘密级档案经审批可以借阅,但借阅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秘密级档案的借阅必须由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批准。总经理因公外出时可委托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审批,具体按委托书的内容执行。

4.档案借阅者必须做到:

①爱护档案,保持整洁,严禁涂改。

②注意安全保密,严禁擅自翻印、抄录、转借、遗失。

八、档案的销毁

1.公司任何个人或部门非经允许不得销毁公司档案资料。

2.当某些档案到了销毁期时,由档案管理员填写《公司档案资料销毁审批表》交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