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献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档案文献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档案文献管理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1

关键词:河北戏曲;电子档案;发展现状;方法

河北地方戏曲是我国传统曲艺的一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河北境内流传的剧种有三十余个,其中源自河北本地的有二十六个,最具代表性的有评剧、河北梆子、保定老调、平调落子、哈哈腔等。剧河北省曲艺协会顾问、著名戏曲评论家刘仲武估算,河北省境内大约有两千到三千家戏曲剧团,从业人员多达五十万以上。综上可见,河北地方戏曲的发展十分蓬勃,因此戏曲文献电子档案必须做到及时更新和发展,故而戏曲电子档案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戏曲档案管理现状和问题

(一)戏曲文献电子档案可靠性较低

进入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后,戏曲档案的管理随之由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管理方式,然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尚存问题较多。戏曲档案的本质是原始性及真实性,传统纸质档案在此方面,较易应和上述两个基本特性,然而电子档案由于可进行无痕修改和其本身具有游离性,较大程度提高了信息载体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电子档案在可靠性方面长期以来备受质疑。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

网络技术、软硬件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环境等因素,是影响戏曲电子档案管理的至关因素。一方面,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对上述因素的要求条件相对较高,然而现实戏曲档案管理机构对网络安全技术掌握水平较低,导致档案管理机构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戏曲档案管理机构部分人员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再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失误以及错误的操作方式,大幅提升戏曲档案数据海量丢失和泄露的可能性。

(三)戏曲文献电子档案安全性不足

计算机技术具有高效性和共享性等特点,使得计算机使用者获取信息十分便利,同时为导致戏曲电子档案管理增加难度,降低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由于戏曲文献电子档案存在保密性较低、信息易泄露、对原始档案修改不易查出等诸多问题,困扰戏曲电子档案的正常录入和发送接收工作,同时妨碍存储戏曲电子档案的工作正常进行。现有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技术,对不断变换的病毒难以及时防范,因此,戏曲文献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存在安全性严重不足问题。

二、戏曲文献电子档案管理方法

(一)加强网络宣传工作

加强网络管理宣传工作,构建高素质文献管理工作团队。电子戏曲档案管理是计算机技术和戏曲的融合,使得戏曲档案方式更加清晰,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同时对文献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提出较高要求。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实现线下和线上的同步发展,意味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对一定的河北地方戏曲知识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还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好电子档案存储和调取,以及网络转移、河北戏曲文献管理工作人员,普遍为高龄的戏曲爱好者,对计算机等新鲜事物带有强烈的排斥情绪,缺乏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难以运用计算机对电子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因此,通过培养戏曲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塑造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管理团队,对戏曲文献电子档案管理尤为重要。

(二)提升网络安全环境

戏曲档案管理存在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致使传统纸质戏曲文献档案弊端逐渐显现。河北省是我国地方戏曲最为繁荣的省份之一,海量优秀戏曲作品不断涌现问世,同时加大了河北戏曲文献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难度。戏曲文献档案巨大的数量和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网络计算机漏洞诸多、网络环境具有多元性特点,上述因素皆是造成戏曲文献档案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做好电子戏曲档案管理,应做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培训工作。例如,采取电子身份认证等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保障戏曲文献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完善档案管理系统

戏曲文献档案是对戏曲创作资源的整合方式,是对戏曲艺术发展轨迹的梳理和探究,因此从资源整合管理角度审视戏曲文献档案,是将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完善的必要途径。在我国全国档案互通互联的宏观背景下,戏曲文献档案管理从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戏曲档案管理与其他档案实现有机结合,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资源划分,不断完善档案资源系统化体系构建。

(四)复原原始档案内容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及保存方式,无法满足戏曲文献档案管理的需求,电子档案管理是新型的档案管理方式。戏曲文献档案管理要在创新中将其现实功能最大化,必须确保原始戏曲资源的真实性,并实现戏曲文献资源共享。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利用影像技术对原始戏曲文献档案进行精准扫描,利用高清数码照相机及U盘等工具完成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化。对于部分陈旧的音像资源必须做好完整的复原和保存,收录于戏曲档案的数据储存库中,以便需求者查阅调取。对于部分残缺的戏曲资源,应进行专业性的修补工作,最大限度补充完善缺失部分。

三、结语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当下,加强对电子信息技术运用的同时,应及时发现电子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技术本身及戏曲档案管理人员的不足。档案管理人员应在不断完善电子档案管理方法中,将电子档案管理方法的优势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许燕梅.中国著名戏曲人物档案构建研究——以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7(10):120-121.

[2]杨连启.档案文献是戏曲史研究的基础——论“前海学派”对宫廷戏曲研究之贡献[J].戏曲研究,2017(01):69-83.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2

[关键词]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地运用于档案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简单化。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一、实现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科学研究数据通常是以文件的方式进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能有效地解决传统的纸质档案的存储与利用,并能减少档案管理的费用。在传统的纸质科学档案管理中,档案的收集、归档、保存主要靠人工完成。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工作效率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科学文献的信息化将极大地提高科研文献的采集和整理工作的效率,减少科研文献的人工差错;在科学文献的复印、传输过程中,电子文档的数字化,使得使用者在得到授权后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所需,为科学文献的传输提供了便利。通过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科学文献的交流与共享。因此,要提高管理效率,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科研档案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构建点对点的档案资源,并在信息的快速分析上表现出了卓越的优势。与此同时,借助多种现代媒介,基于信息的科学文献将从“收藏”走向社会、从研究单位走向大众、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让民众了解科技发展的现状,并提供科学参考。所以,科研档案的信息化依然是发掘科研档案潜力,深化科研档案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

二、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一)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薄弱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普遍现象。我国科技文献的编制、监管等方面,均未能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适应,科学文献的管理呈现出一种落后、粗放的状态。大部分的管理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方式上,无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因此,无法实现全系统的信息化。意识淡薄、观念滞后,使科研档案工作日益成为发展档案管理的症结,并逐步滞后于其他档案工作,亟待改革。

(二)管理手段落后,无法快速应对变化

传统的档案管理,科研工作以文字表格、照片、录像等方式进行,信息化使纸质文件的存储场所向“云”转变。电子数字文件是当前各类信息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个成熟稳定的数字平台,以确保新文档的及时上传与存储。同时,平台还需专门人员进行维护,并随时进行科学文献的维护,这恰恰是传统的科学文献管理所缺少的。传统的研究机构大都缺少搭建平台的能力,缺少一个稳定的支撑平台的专业人员。因而,在科学研究中,许多突发事件都无法及时处理,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数据也会因为人为的原因而受损、遗失。

(三)缺乏专业性较强的优秀档案管理人员

与其他类型的工作相比,科学研究的档案管理有些乏味,所以在招聘人才时,管理层往往会选择比较稳定的人才,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空缺。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我国企业的竞争仍然激烈,而且就业情况也很严峻,因此,校招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好的档案管理员已经进入了市场,技术的核心是人才。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具备良好的档案管理知识,能从容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对档案工作的快速响应,极大地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短缺,使得档案管理已不能满足信息化的需求。

(四)档案信息管理条例不明确,缺乏规范

在档案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档案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会有一种情况,档案管理是一种最“容易”的工作,等于是一种空闲的工作。人们往往对该作品有一种片面的认识。有的公司对档案的管理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范,这就导致档案管理员在工作中无能为力。没有正确的方向,再快的速度也会偏离原来的目标。在对多个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档案管理员思维不清、仅凭文字资料进行统计、归纳、遗失、混乱等问题。但是,有些公司制定了清晰有效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在档案工作中,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标准理解不清楚,内容模糊不清,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科研档案管理是一项亟待完善的工作,没有制度和周期约束。科学研究档案管理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如果发生了差错,造成了科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五)网络安全问题频发令人担忧

大部分研究资料都是国家秘密,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知道。所以,在选择文件的时候要慎重。将宝贵的档案保存在“眼睛看不到”的虚拟空间里,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建筑管理方式。近几年,网络黑客横行,就连国际著名的网络公司也时常遭遇各类安全事故,让人忧心。比如,现在的电子文件传递方式,大多是通过社会网络和信箱进行。一旦账号泄漏,就有可能盗用以前的秘密档案。由于网络的不安全,使得科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研单位要做好准备,以应对这个充满风险的网络环境。

三、推动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增强档案管理意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科学研究档案的管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只能由档案室来完成。积极组织科研工作者进行有关档案管理的知识培训,提高档案意识。可以不定期举办档案信息管理专题讲座或定期聘请有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为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降低工作错误率。可以在工作中挑选工作突出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为研究院的档案管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优秀的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并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要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实施信息化管理,来提升科研档案管理的质量。

(二)加大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设备投入

在科研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科研机构要按国家或相关产业的严格要求,采购符合要求的电脑仪器。同时,要合理配置科研档案管理软件,规范数据库,规范信息交流。当前,我国各研究院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总之,科研档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所以,研究院之间应该建立起沟通。加快建立科学档案的信息化工作,力争在短期内增加科研档案的基础设施投入,形成全面合作、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科研档案的信息化程度。这将为未来的科研院所提供更好地沟通与交流。而科学文献的信息化,则是为了减少文献资料的使用,从而达到档案管理信息化。但是,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到信息化的转型,目前的工作非常艰巨,迫切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一转变。计算机为科研档案的发展提供了快速、准确、完整的档案资料。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文件的自动分类和检索,文档的存储与检索,文档的业务管理,计算机辅助文件的归档和文件管理等。文档自动索引,文档集成管理等。所以,必须实现统一型号、规格计算机的全面覆盖,为科学研究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物质保证。随着科学文献的不断增多,档案馆在承受着庞大的库存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档案的自然老化、人工退化等问题。采用磁盘、光盘、光盘等设备,尤其是光盘存储器,可以很好地解决文件资料的存储问题。采用海量的数据媒体,既能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能有效地提高文档的工作效率。比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都是由多功能扫描器、ORC智能识别技术等设备完成的。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科学文献的存贮、管理费用,确保科学文献资料的完整性与安全。为此,要加强对科技档案的投资,以满足科技文献的信息化需求。

(三)制定规范的科研档案信息化总体规划和规章制度

科学研究档案的信息化程度较高,需要逐步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与仪器,以提升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程度。结合研究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科研工作的特征,科学地分析和论证未来的发展方向,制订科学的档案信息化总体计划。要减少科研文件存放、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就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比如,从各个层面上对科研档案使用者和使用者的权利与义务进行界定,并建立起责任制,以及对可能出现的资料遗失与泄漏的第三方监控体系。尤其要抓好“双保”。在科研文献电子存档过程中,应增设电子文档的备份,并对重要数据作相应的纸质备份。重点环节甚至要进行录像,对科研文件的扫描、复印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从现实出发,建立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制度,以确保档案资料与资料的安全运作。根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相关的档案管理机构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档案管理体系。一是进一步健全和改进档案管理的操作程序、技术规范,细化工作程序;二是制订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尤其是对电子文档的安全防范,保证电子文档的安全、完整、统一。科学文献的规范化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档案管理规范化主要有:档案整理、统计、服务、技术标准等。没有这些标准,就不可能在档案数据库中建立起信息资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发展自己的档案信息体系,就不能形成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

(四)构建复合型科研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档案工作要做到信息化,必须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实现科学档案的收集、归档、检索、统计等工作的自动化,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一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档案管理人才。二是要加大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使之从传统的档案管理向现代的管理方式转变。在系统中,对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工程等方面的培训。为档案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档案发展的动向和动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以工作为本,强化自我教育,经过训练,最终达到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三是要建立一个复合型的管理系统队伍,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资讯意识。信息时代的自动记录,辅助归档,记录,检索,信息网络传输,以及文件的安全利用。因此,档案人员既要了解电子文档的特性,又要了解其标准化管理的整个流程。在保证档案资料完整的基础上,加强对电脑及网络的保护。四是建立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而档案管理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为人们所熟知和忽略,因此,各级领导既要关注其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对职称晋升、职务晋升、发展的展望也进行了初步探讨。有了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可以让他们对科学文献的管理充满激情。

(五)增强信息安全系统建设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3

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迅猛发展,使档案馆的功能发展变得更迅猛,与传统的功能相比,它又延伸出另一些特有的功能。1.文件管理移交的功能,现在档案馆很多的资料都以电子形式保存,因此,这些资料能迅速的移交、共享、保存;2.中心管理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法展,档案资料的整理变得容易很多,那么可以根据电子资料形成电子档案馆,它的功能日后会更多;3.档案传输功能,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档案馆可以用不同的渠道把资料传播出去,满足各个不同利用者的需要,它形成一个公共服务网,未来这项功能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二、传播学引入对档案馆文化的重要意义

档案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上来说,具有很多功能,其中文化记忆、储存、传播、教育、发展、休闲六个功能为重点。而将传播学引入到档案文化中,则会给档案馆文化带来更多重要的意义。

(一)传播学对文献编撰的影响

档案文献的编纂目的是为了使档案的信息能够记录历史、传播知识、发展文化,引入广播学的传统效果,能使档案文献能增加传播文化信息的注意力与影响力,减少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档案部门统过传播学的系统,利用传播学的媒介、方法,调动各种有利的社会因素,形成使档案文献信息传递的网络,使档案文献受众的范围内增强,同时这种主动的服务也能使受众愿意更加主动的接受传播的信息。

(二)从信息的角度谈,都是信息科学

传播学与档案馆文化都是信息的科学,具有性质相同、传递过程相同的特点,从对档案文献的编纂学角度来说,可以借用传播学的方式更迅速的收集与处理档案,可以更精准的加工与传递档案,可以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档案,传播学的传播方式能给档案的编纂工作作出很好的示范作用,把传播学引用到档案文化中来,能使编纂学的发展更迅速,必要的资料也会更丰富。

(三)对档案信息传播作用

档案信息的传播是引入传播学极其重要的一环向受谁传播,如何传播、传播什么是决定档案文化能否有效传播出去的关键,根据传播学本身的特点,可以把传播者定义为普通传播与专止传播,普通劳动者的传播可以见缝插针,不受任何约束的传播,对传播的时间没有限制,而专职的传播则要担负起权力与义务,比如要在信息传播中重视搜集权与编辑权,这些传播者通过种种渠道将档案馆文化的内容根据需要扩散出去。

(四)对受众的意义

档案馆文化的受众必须要介入到传播过程中,与传播传与内容都有一定的接触才能称得上受重,在引入传播学后,受重不再是被动宣传的对像,他们可以有选择的接受档案的信息,由于引入传播学的概念,受众在得到信息时立场、认知、经历、教育、爱好都不相同,对同一个信息的判断也会有不同的接受程度,甚至还会出现与传播者本意完全不相符合的状况,因此受众也因为传播学的介入受到影响。在传播的过程里,传播者与对象形成互动的关系,当传播者传递给受众信息的时候,如果不了解受众的反馈,就很难理解受众的需要、评价,就很难调节信息交流的方法,无法对传递的速度、文式做调节,累此反馈的信息也非常重要。只有做好反馈的工作,传播的工作才能不断修正,然后逐渐达到满意的传播结果。

三、如何运用传播学的理念促进档案馆实现其文化功能

将传播学引用到档案馆工作中,就必须注意传播学本身的特点,运用一些规则、技巧取豪夺,把档案馆的信息与传播学接合在一起。

(一)与媒体合作

与媒体合作才能将档案馆的资料更好的传播出去,而要与媒体合作,则必须要了解各种媒体的特点,比如电台、电视台、展览会等,每种媒介都有自己的方针、定位、受众群,要与媒体合作,要根据自己要传播的东西选择合适的途径;同时,要抓住一些历史机遇,比如一些热点话题出现时,用各种方式将档案馆里的资料适当传播出去。

(二)运用多样化的传播手段

比如可以做好网络化建设的发展,要作好档案网站的建设;建立档案联合的网络系统;建立网站的评测制度和管理制度;用社会效应带动经济效应,只有实现两个效益共同提高,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加强多种宣传工作,让公众更加了解档案馆工作的意义。

(三)重视分众传播

只有了解受众的需要,才能明白档案馆的工作能如何更好的进行,因此在档案宣传工作中要提高传播的技巧,比如、针对受众的喜好、选择空间、目的进行宣传,使各个不同阶层的受众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四)利用大众传媒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4

高校档案是对高校全体工作人员信息、高校教育、科研以及重大发展历程的有效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是高校发展历程的缩写,同时也是全校师生奋斗历程的缩写,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总结了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对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档案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教职工和学生信息等的真实记录,是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教职工工作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人数的与日俱增等,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开始变得复杂,档案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与进步,给高校档案管理提出了比较严峻的考验。发现和总结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目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高校档案管理有所贡献。

1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档案管理观念落后,意识不足

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高校档案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档案管理意识。首先,高校相关领导对于档案管理不够重视,认为档案管理仅仅是将一些重要的材料进行整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档案管理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其次,高校管理者认为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等工作,而忽视了对档案的管理,认为只需要将档案进行简单的装订与保存即可,所以没有必要对档案管理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直接导致了高校档案管理硬件的缺乏,档案管理辅助工具简单、陈旧,并且落后,极有可能导致重要档案的损坏与丢失,从而给学校的相关工作带来不便。最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缺乏管理意识,对档案的收集不太完整,并且档案保管不是太规范。主要表现为档案时间编号混乱,组装装订不规范,这就导致了档案在使用查找之时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1.2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高素质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然而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却一直不太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偏低。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如下:首先,高校领导不太重视档案管理,导致档案管理缺乏硬件与软件设施,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缓慢,没能够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其次,高校缺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现阶段,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学校教职工的家属,档案管理职位都为解决教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而没有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所以导致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最后,档案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对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掌握程度不高,接受系统化的培训较少,所以这也导致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使得档案的信息功能得以体现,导致档案利用率不高,从而造成珍贵文献资料的浪费。

1.3缺乏完善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

虽然我国各个高校对于档案管理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高校档案管理制度仍然不太健全,急需改善。首先,高校各个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联系,档案管理与文字管理比较混乱,没有有效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得文件的形成与管理出现不对称的现象。其次,对重大会议等的记录有失规范;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缺少相关材料的归档;对学生的学业考评、社会实践等各项记录情况不太严谨;学生学籍、异动、退学等档案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相关工作不能有效进行。最后,档案的网络信息更新不及时,档案的信息功能不能有效的利用,对档案的借阅与归还等也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说明,容易造成档案的丢失与损坏。

2高校档案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宣传力度,提高管理意识

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与意识的增强,所以,我们首先要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使得档案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使大家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关领导应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并予以重视,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有序开展。其次,档案管理者要改变观念,加强档案管理意识,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的分类与整理等做到有序无误。最后,广大教职工应该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作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重要资料的归档,借阅档案应及时归还,以免造成档案的丢失与损坏。

2.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一方面,各个高校应该不断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定期开展培训,培养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与能力,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档案管理队伍;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投入,积极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当中去,加大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力度,构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平台,使得档案管理的信息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提高其使用效率。

2.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完善的高校档案管理依赖于有效的、系统的、健全的管理制度。所以,各个高校必须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有关领导要狠抓档案管理工作,成立系统的档案管理组织,各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要对档案做到及时收集与分类整理,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局面。其次,高校有关部门应该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各部门对档案进行分类归档,然后交由学校统一管理,避免管理出现分散的情况。最后,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补齐管理中的短板,使得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总之,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事业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不断加大高校档案管理宣传力度,提高管理意识,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健全管理制度,为高校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作者:王慧乐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综合档案室

参考文献: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5

我国少数民族原生档案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当地文字记录的历史档案文件,如以蒙古文、藏文以及水书等文字记录的文件档案,依照现存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文书、碑刻以及竹简等;第二种是以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档案文件,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文书、碑刻以及印章等;第三种主要是以图画记录的历史档案,这类档案是最为珍贵的档案之一,对于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历史中由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统治过程中,形成的官方汉文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其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文书、石刻以及印章等,文书是指统治者以文书的形式颁布的一些政治策略,石刻是指统治者以文字的形式在石碑上记录的一些事件、任务等形成的档案,印章主要是统治者向少数民族授予的具有权力象征意义的物件,保存完好的有《建伶道宰印》以及《南夷长吏•铜印》等。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流失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原因。一是非法文武贩卖活动导致大量珍贵档案流失。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在沿海城市逐渐推广经济开放政策,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一些非法贩卖文物的不法分子逐渐变得更加猖獗,随着我国人们对于档案重要性的理解加深,少数民族文化档案遗产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在民间一些文物商贩大肆搜集一些文化遗物,进而贩卖到国外,致使大量文物流失到国外,虽然这种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但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日益严重,其中流失最为严重的是以藏文、东巴文记载的文化遗产,目前在很多国家如英国、俄罗斯以及蒙古等都存在我国非常珍贵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档案,主要原因是旅游业的发展,致使很多国外人士从当地人手中买了很多历史档案,造成大量档案流失到国外。第二少数民族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档案上的意识非常的薄弱,导致一些珍贵档案换成了金钱。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档案只有很少的部分存在图书馆以及一些民族研究所之内,更多地还是在少数民族人民的手中,如大姓家族后人、巫师以及一些文物爱好收藏者。随着云南、湖南等地方的旅游业发展日益加快,一些文物档案所有人员没有什么保护意识,导致一些档案被贩卖,如在丽江地区,《祭天经》以及《昭通蛙钮彝文铜印》就是从此被人买走的。第三相关法律在保护少数民族档案上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保护力度不够。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档案保护还处在一个初期发展阶段,在物权所有者方面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管理机制也存在很多缺陷,种种原因都限制了档案的管理与保护。对于散落在民间的少数民族档案收集存在很多很大的困难,相关法度不够造成普通民众对于档案的保护意识不够强。

二、保护少数民族档案策略

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少数民族档案的保护,首先国家档案相关部门应加强征集流失国外以及民间的档案文献工作,尽量使散落在各地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搜集在档案馆中,以便能够进行更好地保管。具体而言,可以定期组织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民间收藏者捐献出收藏的档案文献。对少数民族宣传我国的《档案法》,使人们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来鼓励相关人员捐献档案,并给予一些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奖励。不断加强搜集散落在国外的档案文献工作,在前文提到由于战乱,导致我国的一些文献流失到国外,国外的一些出版社有时候会将档案文献出版,我国的相关部门应抓紧这个机会,搜集档案文献,争取以购买等方式来获取档案,对于具有特殊意义的档案文献,可以考虑以外交的方式来进行获取,利用可以利用的所有机遇来搜集流落在外的档案文献。第二建立健全档案保护法等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从事历史档案文献倒卖人员进行严厉打击。目前我国档案法以及文物法中对相关贩卖档案文献的处罚,公安以及一些执法机关都应严格依照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制裁,另外对于历史档案贩卖活动也要进行严格的排查,一旦发现不法行为,就要进行严格的处罚。第三对于一些纸质历史档案以及其他的一些特殊档案,要做好保护工作。由于这类档案文献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造成损坏,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保护意识,对于这类档案进行一些技术性的保护,如对于保管的地方要能够防火、防尘以及防高温,纸质档案保存在温度在14℃~18℃之间的环境中,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若是纸质档案出现了破损以及粘连现象可以采取一定的古籍修补技术来进行恢复。建立档案管理管理体系与监督体制,逐渐更新改造档案馆陈旧的设备等,如果遇到技术问题,一定要及时的求助一些技术人员,尽最大程度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对于不易于保存在档案馆的少数民族档案,如一些大型的不宜挪动的碑刻等,可以采取其他的一些手段来保护档案,如可以采用拍摄等手段来记录下档案内容,在石碑上涂一些有机硅材料来进行防腐工作。

三、档案数字化管理策略

除了以上几种保护少数民族档案的策略,我国也要尽快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要想加快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工作人员对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可以说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比较长远的发展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少数民族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改革,档案管理部门要认清这一点,转变传统“重藏轻用”的观念,使得服务模式变得更加的主动,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和查询的方式,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准备,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尽快实现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常用少数民族档案的数字化,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明确的档案类型,极大地提高少数民族档案管理人员和利用者的工作效率。从长远考虑,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硬件设施建设包括数据服务器、图文影像扫描设备、数码摄像机等,软件设施包括规范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等都需要进行完善,少数民族档案管理软件要涵盖档案信息的收集、处理、整理以及检索、利用等的服务功能,同时还必须适应多种平台以及不同操作系统的运行,本身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控制能力以及连接其他数据库系统并进行交换数据的能力,保证各系统管理网络顺利进行。在建设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方面,首先就是建立一个比较新型的管理机构,使得管理网络能够覆盖到所有档案,档案管理各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双向、开放的交互式档案管理网络。第二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少数民族档案管理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来制定比较详细的管理办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就是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以及其实用性能。为满足这些问题,就需要制定相对统一的电子文档归档管理制度,整体保管,加快档案信息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统一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少数民族档案资料的质量,多多加强网络技术、服务设施以及网上档案资源开发等工作,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来建立档案信息网络,使得档案网络更加的具有统一化,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少数民族档案人员素质将会影响到档案利用的效率,现代的高效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化的办公,否则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电子文件的收集和管理也就无从谈起,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和服务也不可能完成,所以少数民族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尽量为档案管理工作配备计算机专业的人士,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减少档案利用者的麻烦,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6

1大数据时代党校档案管理的意义

1.1党校档案是党的历史文化记载,反映党的活动。党校档案是开展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增强学员的党性素质而留下的历史记录。党校档案见证了党的发展历史及党的活动轨迹,通过查阅党校档案既可以了解党的过去,又可以再现党的历史,还可以规划党的未来,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利用新时代大数据可以不断提高党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完整化,可以把党的历史完整的再现,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党的历史。

1.2党校档案是党校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主要支撑。党校档案真实的记录了过去党校教学的全部过程,记载教师科研、教学活动的成果、过程及其思想、经验、方法,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不但在教学管理中起到最直接、最基础的作用,还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还可以确保党校教学研究和改革有据可查。

2大数据背景下党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新时代档案管理观念。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未来5至10年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应实现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党校工作的全面推进,就要提高各项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目前一些党校缺乏新时代档案管理观念,仍然按照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档案信息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忽视了对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以致于档案文献材料没有统一规范,归档的材料也没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有时会出现材料丢失或找不到的现象,同时也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党校档案信息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有效利用。

2.2缺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大数据信息技术是网络技术的一种,也是现代信息文献服务主流,而大数据技术恰恰又是这些区域网络的集合,档案管理员应该是具有专业知识的新型人才,才能快速、准确地整理档案信息,并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分析。面对大数据上的大量信息动态,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网络信息,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检索,为需要者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然而,据调查现阶段个别党校的档案管理者多为非档案专业的“老人”,档案管理水平停留在过去,靠老经验去收集整理档案,缺少一定的计算机运用技能,所以在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不能很好的发挥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势。

3大数据背景下党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大数据带来档案管理机遇。运用大数据管理档案会带来非常大的便利,管理和服务的高效化、高质化有很大提升,对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作用非常大。

3.1管理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大数据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交互性和即时性的档案管理,大大提高档案的真实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及时性;还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优质化,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是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种改进。从职能上来说,在档案收集、保管、服务等方面,都能够比传统的方式更加便利与安全,同时在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上起着一定作用。新的管理模式,也是一种步向科学管理的阶段,为社会服务增强一层保障与壁垒。

3.2服务便捷,增强用户体验。大数据为档案共享提供了技术,为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奠定了基础,可以在分析用户需求和使用历史基础上主动提供个性化与社群化服务,满足“所有即所得”的使用体验。

3.3价值深化,发挥档案影响力。大数据能够从浩瀚的档案中挖掘出更大价值,使我们找到各种工作的利弊得失及其根源,从而借鉴经验、汲取教训,提高工作效率。

4大数据背景下党校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1机遇。4.1.1可以大幅度提升储存空间。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条件下,只有珍贵的档案资料才可以留下,成为党校教学、科研、基建和人事等方面的主要历史见证,但是随着党校规模的扩大,档案信息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档案数据增长的现实。大数据存储技术的运用,才能极大地提升党校档案信息存储容量,才能满足党校档案数据资源完整存储的需要。4.1.2可以有效分析,提供便捷服务。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党校档案主要以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形式存储,其中,纸质档案无论从存储空间,还是检索使用等方面都受限;电子档案虽然比纸质档案有了新的突破,但在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度和横向联系,不能快速对党校档案信息进行聚类、分类和关联性分析,所以不能满足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服务器的扩容及数量的增长有效解决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不足,实现了党校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档案价值的充分发挥。

4.2挑战。4.2.1档案管理理念创新。过去,党校档案管理注重“存”、“整”、“管”,管理导向明显,用户导向不明显。大数据时代,档案资源数量庞大,信息结构错综复杂,模糊了“管”、“存”与“整”的界限,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分析、调用,需要党校档案管理工作者积极转变档案管理理念,突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方向,重构党校档案管理的新逻辑、新流程及新方式等。4.2.2档案信息安全性维护。大数据隐藏的海量复杂敏感数据,成就了网络攻击的“大目标”,也为网络黑客和病毒提供了良好“栖息地”,对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带来了致命的冲击。大数据时代,人、机、物的高度融合,深刻改变了档案秘密的存在方式。信息在电脑档案管理软件中被处理和分析过程,一些信息数据不可避免地会残留在某些终端端口,造成信息的泄露;同时,由于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常采用软硬磁盘、云储存等技术进行,档案安全保护的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地加强,可还是存在被黑客或别有用心的人窃取、泄露。这样党校或个人信息就会被泄露出去,可能会给党校或个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给党校档案管理带来不便。4.2.3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是永恒的话题,大数据时代,我们更要加强党校档案人才能力的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是档案大数据管理和服务的基础工程,关系到档案管理能力水平的提升。党校档案管理需要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相应的档案管理业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技术。如有机会,应积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大数据技术应用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党校做好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提供可靠的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万和.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兰台内外,2014(4):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档案局令第27号《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3]唐婷.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模式转型研究[J].兰台世界,2019(7):81—84.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7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信息技术;解决措施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今天,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对电视台的长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档案是企业的经济命脉,是企业一切活动决策的基础,建立科学的计算机档案管理体系,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广播电视台是社会潮流的掌控者,其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优于其它行业,要率先建立自己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和档案信息使用平台。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文书档案管理,这是档案管理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越来越深,档案管理者正在不断创新完善档案管理方法,力争减轻档案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增强文书档案的活跃度,发挥出文献资料应有的价值,让档案管理成为广播电视台日常工作开展的有利工具。

1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是广播电视台的后勤工作,其殷实厚重的信息资源是维持广播电视台日常经营运转的有效工具。档案的情报价值、评审价值等固有特性使档案成为广播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一,广播电视台档案的情报价值。档案对电视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查考价值,广播电视台档案为制定重大决策提供技术依据,为电视台制定战略规划把控方向。在领导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中都能见到档案的身影。从这个意义上讲,档案为广播电视台发展提供了一个上升的平台,构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框架。第二,广播电视台档案的评审价值。档案是电视台变迁的真实再现,除具有法律效力外,还具有书面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具有极大的说服力。立足档案管理角度:存档千日,用档一时,无论沉睡多久的档案,都有显现价值的时刻。就如同我们的国防建设,面向今后、服务未来。第三,广播电视台档案的维权价值。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档案项目骤增。广播电视台档案扮演着维护电视台权益的重要角色,是强有力的可查信息资源。第四,广播电视台档案的营销价值。广播电视台要适应市场,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注重打造广播电视台的自身形象,宣传台里的节目。借助一切手段向社会展示电视台形象、精神风貌、节目品质,提高广播电视的知名度,力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帮助广播电视台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档案管理中文书工作的重要地位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与文书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处。从概念上理解,文书工作包含收集、记录、运转、文件整理、立卷、归档等内容。简单来说,文书工作就是文献档案资料归纳存档的全过程。文书工作是开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提前,具有统计、保存、鉴定的功能。文书工作将广播电视台人日常经营中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归纳整理成卷,再上交档案管理部门归档。文书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成败。

3广播电视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档案管理是一项背后的工作,不如广告招商、节目策划等部门容易取得成绩。其沉默性经常被管理层忽视、认为其可有可无。档案管理对广播电视台的业务开展至关重要的,管理层的长期忽视会使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认真,认为即使再努力也不会获得领导认可、不会取得成绩。久而久之,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消失殆尽,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很难得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3.2硬件设施落后

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各广播电视台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往往较小,档案管理部门的硬件设施不能及时更换相对落后。有的电视台甚至把其它部门淘汰下来的电脑分配给档案部,有的甚至没有设立单独的综合档案管理部门。使很多珍贵档案因存放随意逐渐丧失了参考价值或丢失。还有的广播电视台没有颁布实施档案管理办法,使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3.3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性差

档案管理是一项表面看起来简单实则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高重复性、枯燥性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耐心,管理人员必须发自内心喜欢这份工作,否则很难长期坚持。管理人员还有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感度,档案管理要细致、有规律、有目标,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失误。聘用专业性管理人才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已迫在眉睫。

4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4.1建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

广播电视台的档案管理包括管理已经归档的具有收藏价值的文书和党政工作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档案管理将更为有序高效,还能明确档案归类范围,凸显出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除档案的日常维护和保管外,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充分了解文书档案的归档范围和归档时间,熟悉保密层级和移交流程,严把各个环节。在档案管理制度中,要明确规定档案借阅时间和借阅手续,档案销毁要严格规范,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电视台的长期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4.2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广播电视台的档案管理工作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对广播电视台内部形成的文档管理。二是对上级形成的文档管理。这两类档案是广播电视台的行为指导和依据。因此,广播电视台必须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各广播电视台应加大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从硬件上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保障,营造一个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广播电视台的管理层也要积极参与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实际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将档案管理列入年底考核。档案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要通过宣传让各部门都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资料收集和查阅。注意各部门员工间的交流,为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4.3将信息技术融入档案管理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借助信息技术这一重要工具建立安全可靠的档案管理数据库,将全部数据信息都上传其中并实现智能检索。档案信息数字化、检索查询信息化是档案资料价值体现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我们当今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紧跟时代步伐是广播电视台的义务和责任,要保证广播电视台的先进性,可以依靠档案数据系统。与其它数据库相比较,它具有源数据库的功能,只需输入目录就可实现档案查找调阅,具有减负增效的作用。在健全电子档案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作为双保险,防患于未然。

4.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减少员工流动性

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广播电视台要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就要注重对员工的培养,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员工的信息素养,确保他们对现代化工具的掌握,早日实现档案管理智能化。广播电视台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用奖金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用绩效留住员工,减少因员工流动给广播电视台造成的额外负担,让档案管理成为广播电视台增效的辅助手段。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在广播电视台的日常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把控管理着广播电视台的全部信息资源。在大数据时代,为让这些文献资料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价值,我们可以依靠档案信息数据库,在优化管理的同时方便档案信息共享,助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邱白桦.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对广播电视台站发展的影响[J].办公室业务,2019(10):131.

[2]戚丹红.关于基层广播电视台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9):92.

[3]王春梅.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对策[J].电视指南,2018(7):209-210.

[4]戚丹红.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8(7):50.

[5]苏静.论县级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8(4):73.

[6]詹丽.新形势下基层广播电视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11):74-75.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8

关键词:校园文化;档案编研;编研管理;高校

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初期,档案就已经被人们尝试使用,而高校档案馆中档案资料则是经过长时间留存下来的,是高校文化沉淀的宝物[1]。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高校留存的档案越来越多,甚至已经出现了“尘封的角落”,部分档案信息也因为时代背景影响下出现失真的现象,要想将这些事情解决最好的方式就是对档案进行重新整理,而档案编研工作是社会服务性较强的工作,同时档案编研管理工作也是各级档案管理中较为核心的部门,对档案部门工作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

一、高校档案编研管理工作的含义与内容

(一)高校档案编研管理工作的含义。高校档案编研管理工作就是将档案文献编研按照工作需要重新分类整理成可供参考的编研成果,通过结合档案馆之前收藏的档案进行参考资料编制,同时对编制后的参考资料进行整理与管理。目前,我国高校档案馆中存放的档案资料较多,且随着我国学术研究水平飞速增长,我国所有高校档案馆都对自身存放的档案资料文献编研重视起来,通过合适的档案编研工作与相应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不断提升高校档案馆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高校档案编研管理工作的内容。高校档案馆编研管理工作是将高校档案馆资源完整发挥出来最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而言,高校档案馆编研工作都是由专业编研小组进行,而将档案馆收集资料与编研相结合,就可以将档案编研工作变成有效利用的结果,同时大部分高校档案馆都会对存放的档案资料进行编研,从而为民众提供可以使用的材料,但是目前高校档案馆编研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编研之后的参考资料质量存在一定不同,因此,需要对档案编研工作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与各个高校档案编研部门的沟通,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2]。

二、以往高校档案编研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

(一)增强档案收集力度。为了防止使用时文件资源过少的情况,就需要档案编研人员在编研工作中坚守自己工作岗位,将自身职责范围内工作做好,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将自己编研中收集的散存文件与资料进行归纳,不可以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就将使用的文献乱扔。同时档案编研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监督编研人员工作情况,提醒人员将资料归档,避免再次使用查找不到现象发生,最后编研人员完成之后,管理人员需要对编研后的参考资料进行录入与存放。

(二)编制不同检索工具。档案编研工作并不只是将文件保存好就可以,而是需要学会使用相应的检索工具,便于文档的查找与使用。档案编研人员可以与编研管理人员及时沟通,就自身新的想法进行交流,充分研究之后进行档案资料的编制,并提供使用,例如在检索工具方面可以由双方共同交流以研究出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案,再经由编研人员的配合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检索工具,这样可以保证人员在文档查找时,能够快又准,减少时间上的浪费。

(三)采用现代先进技术。传统档案编研工作存在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内容费时费力的现象,因此,在档案编研中编研人员应该学会开动脑筋,不断尝试更为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从而减少编研工作的强度。而编研管理人员则可以在编研人员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协助编研人员利用先进设备进行编研工作,并从本质上解决文档编研与查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只有将编研管理工作科技化,才可以更好的将档案信息变为生产力,继而为高校发展服务。

(四)创新编研管理观念。高校编研管理工作均需要摆脱以往工作中的条条框框,通过独立的创新意识,在档案利用价值的开发上多下功夫。编研人员应该时刻围绕学校工作重心,具有主动性与前瞻性,提前预测某一时间段师生可能会使用的文档,并在第一时间内将档案中重要信息进行整理与汇总。而编研管理人员则需要对高校发展有一定预见性,具备极强超前意识,尽量避免突然需要档案,却无从下手或查找不及时现象。

(五)更新编研管理内容。以往档案编研工作重点是对史料进行编研,但是随着自动化办公的不断普及,档案编研工作已经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以往传统文化叙述也变成了图片与影像等形式,这种模式可以给予人们更新的体验与视觉冲击,真实性的感染力可以更好的感染人们。因此,高校档案编研与编研管理人员均需要不断在编研中注入这些新兴模式,从而使档案信息更加具备感染力。

(六)改变编研管理形式。传统编研工作都是以纸质信息作为载体,采用文字的方式进行内容记录,但是随着科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也应该尝试更新。编研人员与编研管理人员需要探寻更加科学且快捷的工作方式,将多媒体网络作为辅助设备,在网络中编研文献与查找文献,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不仅能够增加信息的时效性与可用性,更能够将信息的传播范围扩大。

三、当代高校档案编研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高效便捷。随着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档案编研与编研管理工作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网络与多媒体时代下,编研工作可以更加具有准确性与及时性,且编研过程也能够得到相应简化,人员劳动成本减少,也会提升档案编研效率,且在网络覆盖模式下,要想查询文献资料,就可以随意选择使用终端设备,从而增加档案时效性,拓宽其传播路径[3]。

(二)灵活多样。以往高校档案编研中,编研人员之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档案的编研,但是在这种编研影响下,文献资料的使用效果并不佳。因此,编研与编研管理人员均可以通过网络等模式构建出与使用中的沟通渠道,使用者可以在渠道中与编研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及时交流,编研人员根据提供的改进措施进行文献的改进,这样可以极大程度提升档案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价值与意义。

(三)开放集约。以往传统档案编研工作信息收集的来源较为单一,只可以通过档案馆中存放的资料进行编研,这样编研出的资料存在单一且不完整性。而网络媒体的应用可以保证编研人员及时获得全国各地档案信息收集,从而捕捉最前沿的动态信息,且编研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交互性的特点,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编研人员进行沟通,从而共同协作、联合编研,进一步提升档案的质量。

四、高校档案编研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化发展。以往高校档案编研与编研管理工作都存在形式单一的特点,而在新时期下,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将声音与图像等信息进行保存,从而形成立体的档案信息。这种网络多样化的模式可以提升档案趣味性,增加档案的翻阅人数,同时也可以拓宽档案信息的传播,扩大社会对档案信息的使用范围[4]。

(二)社会化发展。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档案编研工作就是对编史修志材料与历史的反映,很少将档案资料与现实相结合。而如今信息化、知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人们对档案的使用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档案编研与编研管理人员不论是在档案学术理论的研究,还是档案工作的实践,都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社会服务之上,从而贴合人们实际[5]。

五、校园文化建设汇总档案编研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延续校园文化。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其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文化熏陶的重要阶段,而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文化记录的重要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在一直默默奉献。高校档案编研与编研管理工作是高校文化部门最核心的内容,其中包括对高校过去的校园文化进行记录与编研,以此满足高校学术研究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包括为高校未来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资料。高校所编研的文献资料都是经过认真筛选与修订而制成,这不仅是高校档案馆工作需求,更是学校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二)提高工作质量。高校档案馆编研与编研管理工作就是对高校内部资料进行汇总与整理,并通过此次将高校档案馆中存在的杂乱信息变得井然有序,利于高校后期使用与利用。高校档案馆作为文献传承和历史见证的重点部门,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师生对学校文化的感情,同时,档案的服务质量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服务质量,因此,只有提高高校档案编研与管理的水平,才能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展现出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三)传播校史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而高校档案馆编研与编研管理工作则是可以有效引领校园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领导层面应该充分认知档案馆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对档案馆的编研与管理工作,不断研究其服务功能,继而将档案资源充分利用,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参考资料,且随着档案编研数量的提升,编研人员会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这也标志着高校校园文化与形象风貌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结语

高校档案编研与编研管理工作的改进,不仅可以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还可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进一步提升。然而,目前高校档案馆档案编研与管理工作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人员不能提高档案编研质量,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文化,与此同时,高校对档案编研与编研管理工作不重视,不能进一步提高档案编研的效率与质量[6]。基于此,高校档案馆应该不断提升自身档案编研与编研管理力度,积极投身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梅.试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兰台内外,2018,234(10).

[2]李燕,李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及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8,62(017).

[3]颜丽琼.试论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挥[J].兰台内外,2019,12(33).

[4]夏文光,张安林.高校档案编研及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文存阅刊,2019,107(014).

[5]李艳霞.新时期加强学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原则和途径探析[J].山东档案,2019,2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