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档案管理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档案管理学

档案管理学范文1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校企合作的扩大,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突显出太多的弊端。使用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籍内容进行管理,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各项档案信息转化成数据,建立起资源档案库,还能方便校方统计和调用。学籍档案内容管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内容包括多种形式,对于学籍档案而言,主要包括元数据与数据的关系。内容管理的具体实施是在管理目标的要求下,进行内容建模、元数据提取、设定元数据信息、设定管理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体检表为例,其元数据主要包括学生姓名、学号、入学时间、专业、班级,数据主要有体检项目、体检结果等。另外,复杂的元数据可能具有层次结构,可以通过多个相互关联的表实现。由此可见,通过资源服务器进行内容的存储,并通过应用服务器向外提供服务。通过学籍档案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在线学籍管理系统的有机整合。具体做法是通过在现有的在线学籍管理系统中添加动态学籍档案生成模块(可以采用图片、文档等多种形式,其中PDF格式是目前比较常用的选择),然后利用从关系数据库中提取的元数据直接生成电子档案和元数据信息,再经由内容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元数据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中进行存储。这一系统的整合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自动化处理效率。

2载体管理

我国高校学籍档案一般包括纸质材料、电子文档及其他各类特殊载体材料,按照规定应保持各类材料质地优良、无破损、声像清晰和干净整洁。在现实中,往往由于入学教育的缺失、学籍管理手段的落后以及学籍管理决策功能不足等原因,导致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轻视学籍管理、随意更改学籍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和学校的教学秩序。传统的纸质档案目前仍在大规模应用,如录取表、学籍卡、成绩表、毕业生审批登记表等,这些档案资料在经多次查阅、复印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甚至损坏。电子文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质文件,通过编码和解码进行数字形式的信息呈现,其生成、存储、读取的载体是计算机和各种硬盘、光盘、磁盘,并能通过网络进行异地传输,具有高度共享性,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保存技术到位,不易产生损毁,并能无限复制。可见,虽然纸质档案目前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但电子档案是今后档案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制作电子档案管理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将纸质档案文件转换成电子文件时,必须与纸质等文件之间建立起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2)采取严格的加密认证等措施,切实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使用和改动;(3)做好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并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或缩微胶片拷贝件保留;(4)收集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5)收集图形、视频电子文件时,应注意其压缩算法和相关软件。此外,还要注意电子档案保存的有效性:(1)每年对电子档案涉及的形成单位和档案保管部门的设备更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登记;(2)按时进行抽样机读检验;(3)进行设备环境更新时应确认库存载体与新设备的兼容性;(4)每隔四年,对磁性载体上的电子档案进行一次转存。

3使用管理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服务越来越普遍,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应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将过去那种档案查询的服务模式转变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模式。学籍档案的应用者可以按照系统用户分为学籍档案申请者和学籍档案使用者,其中申请者主要是指学生本人,使用者指的是接受申请的单位。通过现代信息使用管理技术,可以分别进行使用,既方便申请者查阅和申请调取某些档案信息,也能方便校方进行查阅、统计和管理。档案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引导用户检索上来。首先,将档案信息设置索引编号,进行重新归档。其次,对用户进行检索培训和引导。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二维码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学籍管理系统中也可以进行开发利用,虽然在高校系统中二维码还属于一个新领域,但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有广泛应用。例如毕业生的身份识别模块,它是特别针对需要获取学籍档案的毕业生而设计的。由于学号是一一对应的,是学生的唯一标识,因此管理系统可以将学号作为索引检索学籍档案数据库,学生所输入的提示信息如果与数据库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则能生成一个属于该学生的唯一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保存了该毕业生的所有个人信息,还能连接到该生的入学名册、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等的验证界面上。要进一步推广二维码的使用范围,首先需要提高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对二维码的认可度,还要加强档案门户网站的建设。基于目前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以学生申请网上下载成绩单为例,学生调取成绩单的程序如下:(1)学生本人登陆学校网站,通过验证个人信息(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填写下载成绩单的申请表;(2)验证通过后,网络服务器向元数据库服务器申请访问令牌(包括档案地址和时间有效期等信息);(3)元数据服务器将访问令牌传递给网络服务器;(4)网络服务器按照申请者填写的信息将内容访问令牌分发给档案使用者;(5)档案使用者向资源服务器索取成绩单;(6)资源服务器将成绩单返回给档案使用者。同样道理,校方管理者如需调取档案信息也按照类似步骤进行,既方便又科学,尤其是现在新的教学模式和课外实践课程的增多给学籍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则能化难为简。

4结语

档案管理学范文2

社会学科中的大部分学科的知识体系都包括两个部分:“形而上”、“形而下”。“形而上”指的是那些比较抽象的、原理性比较高的知识内容,而“形而下”是指那些应用性比较强、实验方面的内容。这两种分布在两级的知识内容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系在一起,并且成为一个完整学科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分化还体现在学科知识体系内部,就是指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两方面的扩展。作为管理学科中的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更加偏重于对于应用价值比较高的知识内容的讲授,也就是更加偏重于对于“形而下”内容的讲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造成了“形而下”强而“形而上”弱的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学科从更加偏重于对于操作性的原理的总结概括,转变为对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信息内容的概括总结,一方面改变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传统的“形而下”强而“形而上”弱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分化,在“形而下”方面更加注重接地气,深入了解,不断做精做细;另一方面在“形而上”方面不断深挖,在理论进一步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不断地出新与实际需要相联系的理论学说,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形而下”与“形而上”的两级化发展,并没有阻碍该学科的发展,相反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学科整体水平的发展,使该学科的实际社会影响增强,以前对于该学科的一些批判性的言论已经不见了,换来的是社会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全面认识和发自内心的认可,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

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整合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就已经进入到整合为主流形态的发展阶段。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整合方式主要有两种:通过一级学科内部的三个二级学科集成融合,以及跨学科外部交叉综合两种方式出现。[2]

(一)一级学科内部的集成融合是实现该学科内部整合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科集成指的是把N个分支学科综合在一起,使这些分支学科之间产生联系,最终形成一个有机学科整体,而学科的融合是指将N个学科综合在一起,使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从而发生反应,产生一个全新的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也是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三个学科在经历融合以后形成的一个全新的学科。不管是图书馆学还是档案学、情报学,都原本是文献科学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学科发展,他们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三个独立学科。但是这三个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逻辑关系的独立学科并没有实现有机的整合,重新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理想效果。直到1997年,国务院在颁布的文件中打破了原先这三个学科并不属于一个学科群的惯例,并将其整合为一个一级学科,这也使得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三个学科有了可以整合在一起的基础。自此以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得以出现,并不断发展,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二)除了通过集成融合的方式实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整合,还可以借助交叉综

档案管理学范文3

1.1由传统的分散式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转变

过去行政文书、人事和科研等档案分别由医院办公室、人事部门和科研部门负责收集与管理,现在档案由各部门收集后,交医院中心档案室统一集中管理。

1.2逐渐由纸质文件管理转向电子文档管理

当前,电子文档的保存成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伴随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声像等多媒体档案也逐步增多。比如,随着摄像成本的下降,医院宣传、营销对影像制品需要的增多,而如何存贮并有效使用这些资料,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1.3医院档案信息利用要求增强

随着医院对各类档案信息的利用不断增加,很多医院组建了各类档案的一体化信息中心,原先是用户到档案部门查找所需信息,现在则要求档案信息部门能围绕医院的核心工作及时主动提供信息,从而为医院运营提供支持,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与时俱进,能及时学习并更新知识和技能。

1.4工作的工具发生变化

以前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手工编目和装订,用的主要工具是裁纸刀、装订机等,现在主要依赖计算机信息系统。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档案信息系统,收集、签发、保存、利用都可实现自动化、电子化,这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极大进步。

2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2.1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要求

因医院档案信息的涉密及可能包含个人隐私信息等,随着对信息应用需求的增加,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要求都有所增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职业道德,杜绝泄密事件和个人隐私信息的滥用。

2.2专业知识更新要求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进展,及对档案信息利用要求的提高,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档案学知识,而要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特别是与医院运营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档案信息工作只有与医院的日常业务工作密切结合并不断创新,为医院的运行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才能体现出档案工作及档案管理人员的价值。

3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前景思考

3.1专业方向方面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学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和选题,明确了五大领域:信息资源的战略价值及其实现机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家、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政策,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信息资源消费。可见,信息资源已经完全取代文献资源成为图书情报档案学科的研究重点。由此可见,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可以作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研究及发展方向。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关注以下领域:一是各类与医院运营绩效有关的信息分析利用。医院日常运营产生了大量档案信息,如对这些信息及时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就可能为医院运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二是与各科运营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临床科室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指导与帮助。三是与信息资源共享有关的新技术。比如云计算平台下的档案信息管理与共享利用,关注这类新技术有助于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利用的创新。

3.2职称晋升、聘任方面

档案管理学范文4

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技术。对于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等,受限与当时的技术,主要是手工的方式进行档案的整理和利用等各种工作,对于纸质档案的保存和保护等工作都是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技术进行,在纸质档案管理工作的后期,虽然采用了一些计算机等进行辅助的管理,但是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还都不发达,因此当时的计算机辅助对档案的管理功能都比较单一,对于档案管理技术的研究等也都是以纸制的档案管理为主,围绕纸质实体档案的整理和保管等进行研究,由于我国的历史悠久,对于传统的实体档案管理也有很长的历史,因此很多研究都是基础我国传统历史中对档案管理经验和改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和编写一些历史文献的需要,对历史档案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和整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可以说我国对档案管理进行专门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左右就开始了,只是当时的对档案管理的研究比较粗浅,而且对前人档案管理经验总结性较强,到了20世纪40年代左右,我国出现了一些档案管理学的著作,这些注重也标志着我国档案管理学的开始,但是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研究都是关于档案管理的方法,而对档案的分类管理和一些管理的深层理论等涉及较少,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档案管理学才开始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随后档案管理的理论等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档案管理的研究更加符合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但是这一时期档案管理的案件也局限在档案的分类、排架和保存等。

二、数字化信息档案管理的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理论开始发展,同时,计算机、互联网和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也快速发展,这些都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际的基础,通过这些理论和技术的使用,档案管理进行了革命性的发展,档案中的内容开始脱离纸质的载体,档案中的信息更加概念化,直接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

1.数字化信息档案管理的内容。在这一阶段中,对档案的管理已经不在是纸质档案的管理,对档案中信息的利用也不局限于档案中内容的需要,更多的是对深层档案信息的查询等利用,这一阶段对档案管理的内容也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时的六个环节变成八个环节,多出了档案的检索和编研两个环节,到了20世纪末,对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已经有了简单的整理、深入检索、优化利用等概念,在2000年的12月,我国档案局颁布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对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规范,其中规定了文书档案实行了卷改件原则,各方面的因素都导致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在全部档案管理中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档案中内容的开放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档案的编研工作开始向服务社会方向转变。

2.数字化信息方案管理的技术。在这一时期,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开始有传统的手工管理向计数机管理转变,信息技术在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通过互联网档案管理系统,数字化的档案都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而传统的一些纸质档案,也可以通过一些扫描等技术手段,转变成数字化的档案,这样数字化的档案可以实现档案的微缩保存,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信息的检索也更加简单,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也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而且不同地域之间的档案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对档案的检索和利用的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在2002年的11月,我国颁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刚要》,对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目标提出了政策上的引导。

三、档案管理的知识化

进入了21世纪,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档案的管理也不在局限在保存和管理,而是把档案资料作为一个知识资源进行管理和使用。

1.知识管理的内容。在知识管理阶段,对档案的管理主要就是档案内容的开发和利用,对档案的管理变成对档案中信息进行组织、存储、共享和创新,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构建一个满足人们需求为目标的知识管理体系,这样档案管理结构就不再是单纯的档案保存机构,而是一个提供知识服务型的机构,在对档案进行知识管理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传统档案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如在档案的收集阶段,知识管理更强调新的档案来源,在对档案的鉴定过程中,不再局限于时间、来源和内容等鉴定,而是更加的强调档案形成对社会的作用等。

档案管理学范文5

近年来,中等专业院校的重要性越发显著,其综合办学条件有所改善,硬件设施也越来越健全,但是由于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导致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一直没有较大的改进,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无法与学校综合建设形成很好的配合。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不完善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导致档案的在收集和传递的过程中严重失真,甚至对教学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在进行学校综合基础设施的改进过程中,也应该把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立提上日程,为档案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档案管理人员的才能以及专业素养得到更好的发挥。当然要适应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时期的中等专业院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还应该建立合理的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充分将科技运用于档案管理当中,通过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来推动自动化。

档案的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的物质基础和减小档案失真可能性的重要手段,更是与现代化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接轨的重要途径。当然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的矛盾与问题,我们应当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思想运用于学校的档案管理中,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有重点的抓好数据库建设,慎重选定适合本学校的技术路线,实事求是一步步改进管理体制。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当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许多学校已经开出了档案管理学、图书馆管理学等学科来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随即档案管理也对其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档案人员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档案大部分是文字类型的信息,要做好档案管理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能用文字与各部门交流,才能收集到全面正确的档案信息;要能理解自己所搜集的档案,才能够完成对档案管理在档案收集之后的后续工作,例如整理、分类、编目等等。

其次,要热爱学习,对档案管理工作充满热情,无论在何种行业,从事什么工作,光是有完成任务的心都是不够的,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要热爱你的工作才能够好的完成一项工作,这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否则很容易因为整天枯燥地面对档案而产生应付的心理,加之现代科技发展迅猛,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甚至事半功倍,否则容易被工作所淘汰。

最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档案的管理并不仅仅是将档案整理好而已,还需要从大量的档案研究整理中发现并撰写出有用的报告,将档案充分运用与学习和教育中。

三、加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重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档案管理的结果,也是档案管理的起点,只要将档案资源更好地利用于教学和科研服务,必然会引发对加强档案管理的要求。许多学校档案管理只是流于形式,平时不积极管理档案,当需要使用时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采集汇总。其实档案资源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并不仅仅是用来应付教学评估等工作的工具。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中的各种档案,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经验和依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可以为科研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源,节省科研的时间,提高科研的有效性;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让教师教学有据可循。

四、结语

档案管理学范文6

学籍档案对学生来讲极为重要,是学生在本阶段学习的重要记录凭证也是其进行下一阶段学习或者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做好中学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本文中首先研究了中学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对学籍档案管理进行优化的措施,同时还研究了在利用档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问题,以期更好的管理中学学籍档案。

关键词:

中学;学籍档案;问题;解决措施

进入新新世纪后,国家对教育教学愈加重视,同时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记录,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异常中重要。学生在中学期间的活动情况主要由学籍档案进行记录,是学生升学、工作等重要的依据,科学的管理学籍档案,是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对学生来讲,学籍档案极为重要,一旦在管理中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基于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中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就显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学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一、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力度不足

一般情况下学校配备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较少,从学生进入中学到学生最终毕业,要经历很多工作,工作任务量较大,同时由于学生众多,无形中加大了总工作量,虽然在此背景下,但是学生其他工作部门还会借用档案管理员协助开展相关工作,导致管理人员过于繁忙,同时学校配备的相关设备陈旧,一些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空间,时长出现学籍档案丢失的情况,繁重的工作,较大的工作量导致档案管理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2、管理学籍档案的模式陈旧

中学学生学籍档案具有繁多的内容,要想保障服务的准确性,仅仅凭借个人的记忆进行检索显得极为不易,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所以,笔者建议应该在中学学籍档案管理中使用计算机,不仅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更能保障其正确性。

3、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衔接不畅

由于学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艰苦的工作环境,因此造成人员流动较大,对学校持续性的建设、管理和利用学籍档案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当前最紧迫的就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切实提升学籍档案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二、提升中学学籍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措施

1、学校重视

鉴于中学学籍档案工作的特殊性,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对该项工作应该加以重视,在硬件、软件建设上全力支持,给相关管理人员独立的办公空间,配备专职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并加大智力投入,持续培养,保障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技能。

2、强化意识,明确职责

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作为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工作意识、服务意识,明晰自身工作重要性,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科学的管理学籍档案。

3、重视培养,构建强队

要想提升中学学籍档案的管理质量,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极为重要。管理人员不仅政治素养高,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因此这就要求当前在中学从事学籍档案工作的人员应该不断深化学习意识,在各方面提升能力,保障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作为学校,应该对这项工作有清醒的认识,举办相关培训会,提升其专业技能的深度和广度;建立管理工作激励制度,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物质、精神上的奖励;树立工作典型,强化学习意识并落实相关待遇,为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稳定队伍,持续发展

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管理队伍的稳定性、连续性有很大的关系。此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有厚重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要是频繁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会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性。所以,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要对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有清醒的认识,健全管理制度,促进连续性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工作和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是学生这一阶段学习的必要记录,更是学生开展下一阶段学生的重要保障,事关每一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负责,秉承较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观念,把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科学的进行,这也是对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综合实力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这就要求中学学校对本校内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强化重视,不断完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办法,依托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记录学生在中学的表现。有效的开展此项工作也是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慧芳 单位:山西榆次八中

参考文献

[1]徐会颖.试论如何搞好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J].科学中国人.2016(08)

[2]孙怡红.强化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12)

档案管理学范文7

“文书与档案管理”是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留给教师和学生的印象往往是枯燥乏味的。面对注册入学招生时代下的学生,运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这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内容、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改革的策略等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

高职文秘 文书与档案管理 课程改革

“文书与档案管理”是文秘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3学分,48课时。由于课程内容缺乏生动性,“枯燥乏味”便成为其专有名词。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一直致力于本门课程的改革探索,现就此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内容

“文书与档案管理”是建立在文书学、档案学、管理学等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学科,也是文秘和人力资源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书学和档案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逐步掌握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从而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门课程为4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践为12学时。主要的课程内容包括:文书的概念;文种的概念;公务文书的种类、体式、稿本和行文制度;公务文书的处理程序、立卷归档;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检索、保管、统计、提供利用、编研等方面的实体管理以及对档案内容的开发利用等等。

二、“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内容的枯燥性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也使得教师教学的兴趣大大降低。目前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缺乏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陈旧,主要表现在:自己一个人讲授得多,理论讲得比较多,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的比较多,而相对来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用得比较少。同时,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没有进入企业一线,直接到学校教书,自身的实践锻炼机会很有限,也缺少在档案馆一线工作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双师”素质的缺乏,成为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2.“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材实践性不强

“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教材很多都缺乏实践性,还是以传统的内容居多,虽然近几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教材改革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教材里的传统理论痕迹还比较明显,真正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材并不是很多;有的教材在编写体例上也尽量突出了“任务主导型”“项目驱动型”等特点,但是在教师具体的讲课过程中,真正贯彻执行的并不是很多。

3.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学生从小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长大,应试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上课过程中发现,虽然教师也会竭尽全力、想方设法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但是学生并不愿意或者说并不习惯参与进来,很多时候还是教师自己在唱独角戏。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三、“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改革策略

1.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只有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案例教学法。

运用相关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讲解“档案基础知识”一章时,讲解“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个热点问题,列举了大量的档案文献资料,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扩大了学生视野,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运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难度。因为教师不仅仅是要讲授理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事实材料,精选案例,甚至自己撰写案例,这些无形中也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而“文书与档案管理学”的内容涉及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到档案的鉴定、保管、检索、提供利用等环节,因而对于教学案例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多维的、立体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勤于积累,善于发现,随时搜集与课堂相关的资料,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法真正落到实处。

(2)互动式教学法。

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力量。比如在讲授“专题案例———家庭档案”时,让学生把自己家庭和自己成长的珍贵档案资料(如小学的成绩单、学生证、出生时的照片等)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此过程中把枯燥的档案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懂得“档案就在身边”。

(3)参与式教学法。

就是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如申请一个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秘书事务所”,有一部分工作就是让学生到学校各个系(院)的档案室参与实习,让他们在第一线锻炼,这样既可以为学院分担一部分工作,又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一举两得。

2.强化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建立校内模拟的实训室。

对于文秘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在模拟的档案室进行实训,也是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模拟档案室中,学生可以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用在实践当中,能够对如何操作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直观的感受,熟悉档案室各种设备的操作以及档案的整理和保管方式等。

(2)利用学校这个大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可以把学校的综合档案馆(室)、校内各系部的教学办公室和机关各职能部门办公室作为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帮忙做事情,接触实际的任务。同时,也可以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比如,学校档案馆(室)的辅导老师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能给予学生更多实际的指导。同时,档案馆(室)里面有丰富的馆藏,包含了声像档案、电子档案、著名人物档案、学校校史档案等,这些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因此,可以安排学生去顶岗实践,使其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

3.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双师素质

本门课程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教师一点点去实践,应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使他们不仅会“讲”,更主要的还要会“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采取不同措施鼓励他们利用适当的时间,比如寒暑假到企业挂职锻炼,这样在企业一线通过实际工作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想办法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兄弟院校等单位聘请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做兼职教师,让他们在教学中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总之,“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改革和其他课程一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都要做出很多努力。只有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运用各种有效的办法,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段赟 单位: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学范文8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心得

2005年机缘巧合,我有幸进入到高校办公室,协助学校文件收发及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从此,我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幸成为了一名兰台人。感时光如白驹过隙之余,更多的是对档案由懵懂无知到深入了解的欣慰和庆幸,对档案工作由陌生到熟悉,也深刻意识到档案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穿越古今,横贯历史,引领时代的发展,档案人则是光荣的史官。回顾我的兰台生涯,有迷茫,有追求,有欢笑,也有感激,在与档案的相识相知相守中,我渐渐地爱上档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兰台人。

一、认真做好文书档案的组卷及文件汇编工作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27号令)颁布实施前,办公室文件收发员兼任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我担任了此项任务。那时,文件收发都是纸质登记签发,学校升本以来的所有收发文全都存放在一个大柜子里面,需用时就去那里翻阅查找,费时费力。起初,我没有“全宗”“组卷”等概念,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下,我以方便查找利用为目的,以年度为单位,结合问题、级别等特征为标准进行分类,将党群及行政文件分别进行了组卷,同时为方便利用也进行了文件汇编,从文件的确定、装订、归类、排列、编号、编目及装盒,我细心认真完成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并学习掌握了word文档、EXCEL表格的操作技能,完成了单机版目录信息化和纸质档案管理二合一的档案管理模式。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档案柜里面排放了整整齐齐的档案,看到原本杂乱无章的文件一卷卷、美观有序地摆放在那里,并引来相关人员的查阅利用,看到他们满意而归,我的内心无比自豪和满足,感觉自己整理出来的不是文件,而是学校沉寂的历史,是她的发展与辉煌,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

二、重视档案继续教育学习,提升业务素质

档案馆成立之后,这里不仅有文书档案,也有科技档案、专门档案等不同种类和载体的档案,档案工作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与规范性。为尽快熟悉业务工作,我积级参加各类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活动,自学了《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等书籍,并在学校的安排下参加湖南省档案局、怀化市档案局、省高档会、第21协作组等部门举办的各类档案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活动,及时关注有关档案的网页、杂志、报刊及政策法规,对档案规章制度、实体档案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专门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及电子文件管理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工作中也虚心向有档案管理经验的同事们请教,熟练掌握档案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认真参与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及利用工作,边工作边思考及时做笔记,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工作思路日趋清晰。

三、积极做好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工作

以“谋在长远,重在开局”为长效机制,档案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动脑思考,理清思绪,分清条理,总结经验,系统全面地规划各方面,做细心完备之事,成心细全面之人。(一)提前规划,注重日常业务性工作。档案的来源原则要求把同一机构、组织形成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实际工作中收发文则是统一由办公室文秘科以电子文件形式下发,如果在各部门移交档案之前,将所有的上级、同级及本单位文件收集齐全,分门别类,即能减轻各兼职档案员的负担,也能更好地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改变了工作策略,采用灵活的方法,找准做成事的机会,主动与文件收发员沟通协商收集材料,在日常业务性工作中通过OA系统、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有关文件,所以在每年文书工作一结束,文书档案收集、来源分类及文件汇编也已全部完成。(二)以人为本,开启“走出去”服务模式。工作中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注重与兼职档案员(尤其是新接手的兼职档案员)保持联系。适时开展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与她们进行一些经验交流,提醒她们在常规性工作中注意资料的收集,指点她们做好资料的分类存放和归档工作,指导掌握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确保忙而有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另外,在每年4月份各部门实体档案移交前,及时关注档案软件管理系统内各立档部门目录输机情况,有问题就QQ、电话沟通或上门服务,在实体档案移交进馆前先完成质检工作。开启“走出去”服务模式,变被动接收为引导建档,既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优化高校档案馆藏资源建设。(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登记与统计数字化。档案登记的结果是统计的重要素材和基础。在第一次做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工作时,发现档案利用资料及效果登记本中,有的编号在登记过程中不注意填写,而其它数据也以纸质台账登记为主,平时工作中倒是没什么影响,但在年底统计时问题出来了,统计费时也费力,针对此情况,我在平时的日常业务工作稍稍进行改动,在档案利用登记本上增写了查阅序号,并及时把相关的查阅数据输进Excel表格中去。同时又把历年的档案馆藏情况、档案利用情况、档案工作人员情况及库房面积情况等各类纸质版台账都输进了Excel表格。现在的档案统计编研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各类数据信息化管理,随时都能快速调阅并筛选出各类数据信息,即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有效推进项目档案资源建设。在基建档案查询利用过程中,发现基建档案归档率低,基建设计图纸查中率低,此现象的产生除了和基建档案周期性长且来源分散特性有关外,还与两部门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沟通不畅有关,所以材料难收集齐全。鉴于此原因,也为了尽快熟悉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本人主动与基建科科长联系,反客为主,全程参与了基建档案逸夫楼和东区学生公寓的档案收集、分类、组卷、编目、装盒及归档入库工作。结合《科技档案管理学》知识,熟悉了项目档案的运作模式,形成了清晰的项目档案工作思路。并针对以后校园建设、维修及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基建档案,与基建科达成共识,本人主动参与,根据工程建设施工进度开展情况适时收集产生的档案,先集中存放在档案馆内一专门场所保管,等工程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完毕后,再协助基建档案管理员完成该项目的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所以现在的基建项目的整理归档中,基建档案的归全率明显提高,馆藏资源越来越丰富,馆藏结构也日趋合理。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