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探究

[摘要]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二者关系作出初步探讨,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人本关怀做一些研究。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

当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两者的辩证关系研究和内在联系的讨论。从已有的一些观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内向共生、外向共联的关系,是纵向相继、横向促进的关系。通过对这两者的关系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这两者在社会人文大环境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一、人性的关切:在异化问题态度和原则上的一致性

1.对人的异化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一种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19世纪30-4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工业革命相继在西欧国家完成,大机器的采用加深了社会化生产的分工,无产阶级的劳动外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工人的异化结果也越来越严重。马克思在对此研究时说道:“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P40-41)马克思把德国哲学广为使用的异化概念用来分析社会关系,把它同私有制的统治和由私有制所产生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认为劳动异化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同自己的生产活动和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最后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后来进一步揭示了劳动异化的社会根源,指出私有财产是一切异化包括劳动异化的基础和原因,同时又是劳动异化的结果,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结束异化劳动,克服异化才会消除产生私有财产的条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异化理论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异化理论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例如,厉以贤先生认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在研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时,很少注意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之间的联系。”[2](P24)王逢贤先生也说道:“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本来应该像马克思那样,运用异化的理论和方法,首先从人的学说入手。可是,长期以来,在一些教育论著中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这一点。”[3](P31)这两种观念都从教育层面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异化理论做了阐述。看待人的发展问题不能止于单纯的发展目的,必须着手理清社会历史因素和经济文化关系,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之中,一方面汇聚人的发展力量推动社会向着更适合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高级阶段发展,另一方面让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充实的条件。但是,我们在看待异化理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时,必须充分认识到一个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表述主要是在《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这些早期著作中,在这一时期里,马克思的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多少还保留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痕迹,马克思在仔细研读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和古典经济学的关于异化的思想后,在继承批判他们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异化理论。后来马克思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1844年《手稿》之后,在他阐述完剩余价值理论之后的研究中,很少使用“异化”这一词了。当然,我们不能凭此就来非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但是,把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归之于异化理论,则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非常严重的曲解,必然造成抹杀这一理论,否定这一理论的科学性。

2.对社会异化的批判

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研究,谈论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问题,那么社会主义是否有异化问题,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有异化现象?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异化的根源在于私有制,所以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如果要把异化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内,必须牢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总设计师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同时也不完全否定一定程度私有制的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单一经济制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允许私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程度加深的现象,这必然出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碰撞,并导致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出现颠倒和混乱。因此,加强人民群众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党和政府着眼于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于当前中国的发展实际,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人文的关怀:在价值目标追求与践行上的一致性

1.个人价值

在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资本主义得到充分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提高前所未有,资本主义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大大超越以往时代,但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当然这也包括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时说道,“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1](P278)这表明,当时马克思已经充分意识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资产阶级工业生产的分工,更加深了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与压榨,工人们没有自由,没有生活,更没有所谓的人的价值。因此,马克思认为,要消灭这种剥削与压迫,不仅需要消灭资本主义的分工,更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样才能实现工人的自身价值。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每个人都是“全面发展的个人”,都有“个人生活的自由活动”[4](P516),每个人不仅有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自由,也有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一切条件。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高度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也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科学阐发,同时又将三者贯穿于一个价值观主线,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既整合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品格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形成的人格操守,又统御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文层面。积极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让个人价值自我发掘、个人品格自我完善、个人素质自我提高、个人能力自我培养、个人理想自我追求、个人自由自我实现和个人发展自我获取。这七个方面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个体作为。

2.社会价值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的核心思想有两个方面,即“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学术界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见解,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即“一般的人的全面发展说”、“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说”和“个人———类的全面发展说”。第一种观点中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一般人”、“一切人”的发展。第二种观点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体性、单一性,也就是强调个人发展的完成。第三种观点是站在社会发展的宏观立场上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类和个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5](P2),它将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关联起来,讨论两者的共生性趋势。其次,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制约时写道,“‘人的’这一正面说法是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一点关系和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满足需要的方式相适应的。”[4](P508)这表明马克思认为人是与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同时人的各种需要,如自由和发展的需要是由当时当地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的,含蓄地表达了人的社会性的思想。这一思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得到进一步阐述,“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P1)这里,将制约人的生产关系进一步推进、落实到“一切人”的社会性上。最后,在对人的本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与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不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6)由此可以进一步发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核有两种表现形式。从人的存在形态来看,它是紧密围绕在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运动之中,人既是维持自身生存的个体,也是维系整个群体的成员,每个人的双重特征具有必然性;从人的存在目的或者发展诉求来看,实现个体的存在和个体发展的完成,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实现人类的存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这是更高层面上的“人”,“人”不单单是现实性的个体集合,也是推动理想和价值实现的主体。不论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还是更高层面上的“人”,在存在和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形成能够代表区域或群体的文化风俗和价值思想等人文现象,这些人文现象常态化地进一步发展就会凝炼出核心的思想观念体系,即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指能够集中反映处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某种社会形态中的人们普遍认同并遵守的基本价值观念凝结的人文价值体系。中央党校牛先锋教授指出,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有三个特点:一是“历史的延续”、二是“与各种思潮的相互影响性”、三是“整合性”[6](P12)。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推进到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如何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力量,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和持久战,如何引导舆论导向,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和占领文化高地,如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高国家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世纪难题,正如学者们所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价值难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的一个世界性价值难题。”[7](P1)中国提出并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并且对国内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两者寓于以人为本

综上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通过研究“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现实与理想,探寻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途径和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点从一开始就是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规范。从根本上说,两者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科学关注和人文关怀、历史意识和道德规范,都寓于“以人为本”之中,两者本质的价值取向都是“以人为本”。

三、人本的关注:在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与实践上的一致性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经济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对“经济社会形态”作出了精炼的表述,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8](P101-102)对此,我们必须有完整准确的理解。首先,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是像自然发展的那种客观进程,而不是自然而然无规律而言的过程。其次,这种客观进程是指“经济的社会形态”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也是一个由经济关系不发达到经济社会关系发达的过程。根据人类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三大社会形态或三个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自由个性”阶段。这三个阶段也证明了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关的人的关系发展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时代性,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当前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全方位的改革不仅要解决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完善、不成熟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和自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们改革事业的总目标,进一步探寻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更深层次地发掘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潜力。从生产与人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制度是把人从传统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模式,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既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超越,同时也表明了我们党对人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不仅是生产者和创造者,也是社会成果的所有者和消费者。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开辟并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思想上和社会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它解决了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层出不穷的思想问题和理论问题,厘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路径,理论上发展和深化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

2.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一切生产生活,都取决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状况。在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要实现自身解放,人民群众要获得自由发展,必须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必须变革社会所有制关系。但是,作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私有制基础,资产阶级无论如何是不会拱手相让的,他们穷尽一切可能的手段,一方面从经济上破坏无产阶级内部团结,一方面从政治上引导无产阶级进行和平合法运动。但是,作为社会前进动力的新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他们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对于资产阶级的猛烈攻势,“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是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P307)他们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例如未来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每个人都不必再受到资本主义所带来的金钱关系和人格异化,追求人生的美满幸福,享受美好和谐的社会生活,这都是人们的发展权利,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1](P307)中国走的社会主义道路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预言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不一样的。马克思认为,要成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切都必须是在一个资本主义生产力充分发展、经济文化先进的前提下进行,即使后来在谈到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时,也表达过这是一种可能性的观点。列宁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和俄国社会的具体情况,认为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也可以建设社会主义的“先革命,后建设”的理论。这一理论更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萌芽、发展、高潮和成功起了巨大作用。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立足中国处于初级阶段国情这个现实,作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纪难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布局,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社会主义事业思想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

3.共产党执政规律

共产党执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一般都要涉及到国家理论、党建理论和党在一定国家所进行的具体执政的领导方式、执政手段、执政能力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些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代表并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产党执政跟资产阶级政党执政不同,作为一个独立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政治自由、集会结社的权利和新闻出版自由,就是我们的武器”[4](P124)。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共产党在前期准备中必须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打破旧的国家机器的管理方式,实行工人阶级的社会管理;二是对于人民代表和官吏可以毫无例外地随时撤换,并且规定公务员的工资跟工人的一样。在取得统治权后,共产党还必须重视和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充分发挥自由的和联合的经济规律对社会生产的自发作用。这些都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和作为执政党进行建设的一般性规律,为共产党执政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断与中国近现代的国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都非常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问题是坚持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我们致力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致力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致力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者:杨鹏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厉以贤.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教育[J].教育研究,1989(10).

[3]王逢贤.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1981(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林永柏.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研究概述[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1).

[6]牛先锋.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J].前线,2012(2).

[7]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