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旅游文化建设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旅游文化建设探析

[摘要]新时代旅游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建设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取向的引领。当前,旅游文化建设面临泛娱乐化、文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同质化等问题,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优化旅游文化的内容供给、提升文化的内涵表达、推进正确的旅游发展理念,让中华文化透过旅游大放异彩,铸就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旅游文化建设;价值引领

旅游在文化交流和价值观传播方面承载着越来越大的分量。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9年我国国内游客达到了60.1亿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大概有1600多万人次的游客出行,发展先进的旅游文化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感悟中华文化,获得精神满足的重要途径。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问题,不仅在教育文化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其他场合也多次提出在旅游文化中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旅游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推动旅游业健康持久发展,借助旅游文化传递中国精神有着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托,是旅游业精神气质的集中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我国旅游文化建设遵循的价值原则,引领旅游文化从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获得感出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建设和发展。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旅游文化建设指引了正确方向。旅游文化是蕴含在旅游业实践活动中的,影响旅游发展方向的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国家旅游业的自身特色。在旅游发展中,旅游文化既具有与一般文化相同的社会属性,也具有推动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商业价值。能否在建设中平衡旅游文化的社会属性和商业价值,避免旅游业在发展中单一追逐商业利益,解决旅游文化“三俗化”问题,是实现其育人、引领社会风尚关键,关系着旅游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深层次上决定着我国旅游文化建设的方向。在旅游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是保证旅游文化朝着正确方向建设的重要遵循。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旅游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标准。旅游文化建设关系着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合和发展,有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凝结着全体国民共同的价值尺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旅游文化建设提供了“以人民为尺度”的价值标准,要求旅游文化建设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更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帮助我们在旅游文化建设过程中甄别美丑、剔除糟粕,坚守正确的文化立场,向世人展现中华文化。

2当前旅游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旅游文化的本质来看,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引发什么样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品味由发展旅游的价值观主导。受市场竞争环境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当前的旅游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2.1旅游文化泛娱乐化。旅游文化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人的价值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旅游文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借助旅游活动的流动性实现先进文化对旅游者灵魂启迪、心灵熏陶的作用,然而在旅游文化建设中却存在核心价值观缺失的问题,导致文化的泛娱乐化现象。旅游文化泛娱乐化旨在片面追逐文化消费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弱化或忽视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是放大旅游文化的娱乐面,迎合人的娱乐心理,用低俗趣味吸引大众的关注。二是用娱乐化的方式推出低格调的旅游产品。例如:某一景区为了提升热度,博人眼球,在开业当天将一头猪捆绑,让其蹦极;有的导游讲解忽视客观事实,对某些历史人物捕风捉影的奇闻趣事夸夸其谈,不尊重历史,丑化人物形象;有的民俗旅游区歪曲了“婚礼仪式”节目的本意,把它变成了拙劣的“宰客”手段:以“聘礼”为名向旅游索要钱财,以“入洞房”为诱惑将游客骗进“洞房”。这些现象消解了旅游文化涵养育人的功能,阻碍了旅游文化的健康发展。

2.2旅游文化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自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全国旅游发展迅猛、品质向好,厕所革命、全域旅游、文化旅游等兴起,旅游文化整体环境越来越好,涌现了不少高质量的旅游文化产品,但仍然存在某些政府和企业受功利心的驱使,推出低俗化、缺乏内涵的旅游文化产品的现象,拉低了部分文化产品的品味。有些地方为了用旅游提振经济,只顾招商引资建造“小镇”、“民俗村”,建成后主要以价格高且与园区外无差别的小吃吸引游客前来消费,这样失去文化吸引力,一味强调经济利益的产品终究成了“空城”,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也影响了地方整体形象;有的红色景区环境过度包装,与文物本身倡导的艰苦朴素精神格格不入,丢失了其本身的文化精神和影响力;还有打着文化的旗号宣扬迷信的景区,建造“鬼神像”、造仙境、神宫等场景。旅游产品是旅游文化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载体,旅游产品的好坏由旅游文化的品味决定,这些产品的出现影响着游客的精神世界,与主流价值观不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旅游文化建设引领作用的发挥。

2.3旅游文化发展同质化现象普遍旅游文化发展同质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某些景区主题定位和体验项目的提供无新意、盲目跟风,缺乏对自身文化特色的挖掘和表达。多地兴起发展古镇旅游风,在与古镇毫无关系的地方建造仿古街区,其中的体验项目都围绕餐饮、文创、酒吧、民俗等内容展开,有些内容直接复制粘贴、产品雷同,很少具有地方标记性。旅游文化的创新表现不足,表现在景区缺乏自身独特的旅游品牌,例如山岳景观一味跟风,普遍建造彩虹滑道、玻璃栈道、高空秋千,这样没有独有文化意蕴的建设多是“一次性消费”,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视人民群众多方位的精神文化需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旅游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净化旅游文化内容,提质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旅游业的落地生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性的规范、指导落实到实际性建设中,需要将以下三个方面作为落脚点。

3.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旅游文化的内容供给。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旅游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保证高质量的内容供给是建设中的首要环节。首先,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我国旅游文化独有的物质和精神标识,构成了我国旅游业吸引力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探清我国文化遗产总量,详尽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落实保护行为。通过为文化遗产挂牌标识、在景区讲解中突出其人文精神、时代价值、融入艺术展演等方式扩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强化公众的保护意识。其次,加强高品质旅游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民族品格、时代精神和共同理想注入旅游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核,创作更多制作精良、品味高尚、体验生动的旅游产品,打造优质的文旅品牌,推出一系列精品旅游活动,发挥旅游文化人文关怀的功能。再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置的精准性。按照人们对文化内容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提升公共文化的使用效率。根据群众需求及时更新服务内容,按照地方特点设置服务设施,依据群众习惯改变服务方式。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群众的文化选择相对接,精化细化服务内容,为人们提供优质且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3.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旅游文化的内涵表达。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旅游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必须将其转化为旅游业内部深刻的思想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为旅游业规范和塑造健康的旅游文化内涵立下了精神基准。一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浪潮中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代相守、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这是我国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所不可或缺的珍贵养分。旅游文化的内涵要守好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传统诗篇意蕴下的山水景观、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的勤劳智慧创造的民俗遗产、中华民族美好品格映照下的人文资源等都是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要在现代旅游中用好文物、文化遗产、民俗等传统因素,用现代科技活化传统价值,将其融入康养、研学、观光等旅游活动中。二是发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在民主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文化形态。以红色体验为主题的旅游是学习和感悟中华民族敢于斗争精神、坚强不屈信念最生动有效的方式,盘清红色资源,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讲解工作,在红色景区的开发中抓住展现中华儿女的信念支撑、精神标识和红色资源开发这个主要矛盾,把握好红色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关系,以宣扬红色精神为主,在坚持核心资源主体地位的同时结合情景体验、实景演出、学习交流等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形式,传达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的旅游内涵。三是承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在社会改革、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中国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情况和社会风貌的集中展示。无论是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这些雄伟工程的落成,还是西北地区从前无人问津的沙漠、盐湖到如今的网红公路、天空之境的发展,它们成功建成和发展的背后蕴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内涵,在旅游这种综合性体验活动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以突出展现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目标,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保持旅游文化的内涵表达与国家的进步发展同步。

3.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正确的旅游发展理念。理念是实践的发展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旅游文化建设,就是要坚持理念先行,保证旅游发展理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一是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发展目标。旅游文化建设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在旅游时开不开心、旅游后满不满意是衡量旅游文化建设好坏的根本价值尺度。把人民作为鉴赏文化的主判官,令人民群众撇嘴皱眉的,坚决不开展;让人民群众喜笑颜开的,大力支持。要从“旅游与美好生活紧密相关”这个意蕴上真正把握人民对旅游活动的文化需求,提供契合人民心声、提升人民精神获得感幸福感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二是坚持主客共享的发(下转P60)我国企业需要准确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应用价值,并基于贸易法的精神在对外贸易期间针对纠纷风险问题,应用法律武器实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抵抗,从而实现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例如,我国某企业与日本某企业都被美国投诉并以产权维权为主体要求赔偿巨额的赔款。对此,我国企业可以应用国际技术贸易法作为工具,邀请高级律师并和产品的行业专家一同进行应诉。借助两年的调查、取证、应诉以及审查工作,最终我国企业成功胜诉。同时,被投诉的日本企业不能并没有应用国际技术贸易法,以消极态度应对,导致美国诉讼成功而赔偿巨额赔款。借助这一案例便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公司在面临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或者得不到有效保证时候,可以通过使用国际经济法对于知识产权的保障作用通过国际法庭申诉的形式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面对国际纠纷问题,应当积极应用国际经济法并实现对纠纷问题的应对,合理地维护自身权益,并实现对企业合法权益不会被侵害,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经营效益。

3.2倾销的应对。在倾销和反倾销方面属于企业适应国际市场以及在国际市场保持较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倾销与反倾销本身属于对市场秩序影响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也是国际经济法的应对重点。倾销的本意在于卖方将货物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口给买房的市场,导致买方的国内市场秩序出现混乱。反倾销则是买方为了应对买方倾销策略的一种行为措施。但是过多的反倾销也会导致国内贸易呈现出混乱表现。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因为我国的劳动力特征,在生产成本方面具备低成本的特征,货物的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对此,导致许多的买方国家都对中国实行了反倾销的调查。但是对于反倾销调查问题来看,也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相对比较普遍的一种问题。借助国际经济法的应用,可以合理的应对反倾销的投诉现象。在具体策略方面在于:一是国内应用国际货物贸易法构建反倾销的相关条款,并实现对我国企业的保护;二是企业可以应用WHO的反倾销基础原则实现对自身的保护,同时应用法律规定实现对买方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与应对;三是因为买方国家在实行货物倾销行为评估期间,往往会将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当做是主体,所以在反倾销调查期间经常会出现歧视性特征的价格调查。对此,在面对反倾销调查过程中,需要基于企业的发展需求,应用据理力争的原则落实公开性调查,并应用国际货物贸易法实现对公平、公正市政地位的争取,规避倾销的风险问题。由于倾销与反倾销是常见的问题,更是一种不正常的贸易行为,会对于国际进出口环境以及国际市场秩序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国家应该采用更加有效的反倾销策略,利用国际贸易法的相关规定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够帮助不同国家共同建立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解决办法公式,促进全人类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的对外贸易问题。在国际贸易背景环境下,国际经济法便成为了维护企业持续发展以及保障市场稳定性的重要途径,在应对国家贸易诉讼以及维护企业合法利益方面具备非常显著的影响力。对此,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强化国际贸易法的学习与理解,基于国际经济法的相辅相成原则强化法律规定的应用能力,同时需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地位以及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燕红.国际经济法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评《国际经济法案例教程》[J].教育发展研究,2019(02).

[2]白宇轩.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经济法——评《国际经济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三版)》[J].中国教育学刊,2020(05).

[3]党玉婷,盛丹.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仍然为环境污染赤字国?——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计算分析[J].商业研究,2018(06).

[4]李文娟,朱春奎.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中的角色和地位演变——基于2000-2015年国际专利合作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03).

作者:赵雨菲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