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中学生对外交流能力的必要性

社会实践中学生对外交流能力的必要性

1研究设计

本课题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和对外教流小结。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班级、参加对外交流的次数、时间和目的地;对外交流小结的基本内容包括:你参加过的对外交流活动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请描述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对外交流活动的具体过程,你在对外交流活动中有什么感触和收获,你觉得自己在参加完对外交流活动之后有什么改变,或者别人觉得你有什么改变?访谈是根据各班级书面问卷结果,选定访谈对象,就对外交流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面谈,收集更多资料。课题研究成员对最终收集的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采取开放性原则,找出与研究主题有关的信息,即与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相关的内容一一析出。

2结果分析

2.1对外交流活动的类型统计按照对外交流的不同内容、方式,我们将其大体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出国与美国、法国、德国三所姐妹学校的交流访问。此类交流访问的特点是有本校老师带队,学生能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不同文化带来的全方位的冲击。

(2)观光访问或参加其他社团活动、比赛。此类交流访问往往是个人行为、学生活动主题和目标明确,学生会因社团性质和自身爱好不同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有所侧重。

(3)在国内接待各国代表团并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此类交流访问的特点是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国外的代表团介绍本国的文化。从问卷和访谈结果统计,从数量上来看,我校学生对外交流活动内容和类型是比较广泛的,但是还是存在部分活动时间偏短且比例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由于出国交流时间有限,一般在7天左右,对深入了解一种文化的时间往往过于紧张。较深入的对外交流活动通常只能涉及一部分学生。但恰恰是这些学生在问卷和访谈中更多地报告自己收获颇多。

2.2对外交流活动对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影响

众所周知,人际关系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人际关系心理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然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不能靠纸上谈兵,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广泛接触他人、了解社会。对外交流活动就是一种极好的情境组织形式,对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1)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在对外交流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了解其他文化优点。学生在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审视不同文化下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更有利于在学生学会继承本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外国文化中精华。同时,在对外交流中,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学习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人,养成对不同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

(2)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问卷和访谈都发现,参与对外交流的学生有被承认和被欣赏的心理满足。这大大提升了学生自我意识,建立起更好的自信和自尊,也在对外交流活动中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找到自身要改进、提升的方向。

(3)锻炼了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相处的技巧。

高中生对外交流中的很大障碍就是过于羞涩、缺乏交往的经验。所以在对外交流之前,我们为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训练,如:帮助学生创设了类似条件和机会,不同的实践背景和场景,会涉及具体的沟通问题,给出特定的沟通对象,这可以让学生模拟体验不同的角色,以提高实际沟通能力。此外,学生在对外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动机明显加强。总之,对外交流对提升当代高中生的国际化视野、个人竞争实力和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促进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思考

3.1实践内容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的对外交流形式还是有局限性的。对于较枯燥、没有互动的讲座,学生兴趣不高,纷纷表示对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没有特别大的锻炼意义。相反考察类或互动多的对外交流,和有具体文化特色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得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3.2价值观的引导

学生在对外交流中更多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从而易产生“拿来主义”等负面效应。所以,作为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如何更好的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增强学生民族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还是非常重要的。

3.3加强指导

在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因为锻炼机会少,在对外交流中“文化差异”,常常会遇到困难。如果能在实践之前开展针对性的社交礼仪课、文化交流知识、交往技巧的介绍等课程,以指导学生解决实际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问题,会有利于学生在对外交流活动中提升自我,成为真正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新一代高中生。

作者:余新征 单位:上海市行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