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教育范例

高校专项教育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1

高等教育产生于中世纪的欧美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与转型,逐步得到完善。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为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目的、职责或者称之为使命。我国的高等教育就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被引进而来的,并且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朝着社会需求的方向不断探索和前行。

2网球专项教育发展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引领

网球运动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体育运动。在网球运动刚刚走入国人的视野中时,还未被广大中国体育爱好者所熟知,因此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就更少了。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攀升以及我国体育事业的飞跃式发展,加上李娜、郑洁、彭帅等中国金花在国际网坛不断取得佳绩,我国的网球运动如雨后春笋一般,网球人口也是突飞猛进地剧增。在此情形下,网球专项人才的就业缺口不断扩大和凸显,真切反映了我国网球专项教育功能的缺失和薄弱。网球专项教育是体育教育的分支,尤其是属于高等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产业化快速成熟和发展的当下社会,网球运动已经绝非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而已,它是一项涵盖着悠远的体育文化,并且在竞技体育领域和社会体育领域都扮演者重要角色。高校网球专项教育担负着培养能够很好的服务社会的网球专门人才的重任,也是网球运动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因此,网球教育发展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引领。

3社会需求背景下高校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路径

3.1树立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教育思想

高校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原动力和根本所在,就是要摒弃落后的网球教育理念,开放大胆地与时俱进。正如网球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网球教育理念的演变与发展始终与体育教育理念保持协调一致。然而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体育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功用逐渐被人们所放大和看重,体育教育理念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已经从单纯对于人的体育教育,拓展为通过提高人的体育素养使其更好的为体育事业服务。网球教育理念亦是如此。网球运动传入中国之后,各大高校的网球专业和课程纷纷应势而生,这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了解网球文化和技能的需求。然而与网球普修和选修课程相比,网球主项课程的开设初衷以及生源条件远远不止如此。所以,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起点便是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3.2建立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课程体系

3.2.1培养目标

高校网球专项教育改革,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且特色鲜明。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网球运动的发展需要专项素养较高的专业化人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高校只要培养出会打网球的人就算完成使命了。当下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体育行业亦是如此。通过调查我国专业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方案发现,目前吉林体育学院等专业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多以“技术精良、人文厚实”为主导思想,重点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专业运动素养和技能,能够胜任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学校体育教学,并能从事体育科研、体育管理和体育产业开发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凸显了高校对于大学生在人文素养、知识技能、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与社会需求相契合。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各高等体育院校在教学目标设定上的一个弊端,就是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趋同的现象比较明显。网球专项教育与其它主项一样,在高校教育中唯以运动训练专业为主要教育阵地。运动训练的首要原则是竞技需要原则。因此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多元化绝不能忽视训练为竞技服务的本质。培养目标的差异性能够引导人才培养方向的分异,提高社会对专业和人才的认可度,从而拓展高校和毕业生的生存空间。

3.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结合社会对于网球专项人才的实际需求。课程设置的变革是实现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具体途径和必要条件。通过对吉林体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可知,目前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为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基础、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等7个方面的课程,从学时比例看占据了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广泛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凝练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两个重要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其一,部分课程存在着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兴趣淡薄的问题。其二,专业课程的设置绝大多数没有实践环节。在课程设置的改革环节,我们要把握两个原则和一个方面有所革新。(1)教学时间上,确保足够的网球主项课课时。网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该项运动的场地大小和运动规则。目前高校网球主项课的上课人数都在每堂课15~25人次,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用于实际演练的时间和空间严重不足,限制了网球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因此必须通过足够的课时数来弥补课堂效率低下的弊端。(2)教学内容上,加大网球竞赛规则、裁判法、运动康复和指导等与社会应用紧密相连的内容的教学比重。在网球赛事不断增加,参与网球运动的群众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对于网球专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上述教学内容。(3)实践环节上,确保足够的网球实战教学。实践教学的匮乏十分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应当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并加以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为学生毕业后自如地从事本专业的社会工作提供专业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保证。网球专项教育的使命在于为社会培养网球专业人才,其课程设置应当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社会转化效率。

3.2.3教学方法

网球专项教学过程应当包含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网球运动对于我国而言属于舶来品,教学和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然而,高校网球专项教育者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网球专项人才,必须通过广泛学习和科学研究,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调查发现:网球教师的专项教学多采用传统的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口述讲解、示范技术要领,学生模拟、练习技术动作的方法。训练中以多球抛球训练为主,辅以少量的对打和比赛。缺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不利于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规避错误的技术动作,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因此要求我们的网球教师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和训练方法,采用多元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网球教学。

3.3建设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师的学历水平已经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基本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由于网球教师的年龄较为年轻化,故职称以中级和副高级为主体。网球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瓶颈在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实战经验、竞赛组织与编排能力以及裁判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因此网球教师在未来的自身建设中要重点提高以上几个方面。另外网球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视野的拓展方面也亟待提高。

4结语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2

1986年9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高校正式开设“法律基础课”。1995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相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即通称的“两课”,以下也简称“两课”),统一规定:思想品德课设置“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1998年教育部要求在本科开设8门课程,将“法律基础”列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一层次中,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与修养”并列,这一点尤其重要,它表示官方将法律教育列为德育课的一个组成部分。2005年按教育部公布的意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概括原来的“两课”,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的在于突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从高校法律教育形式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法学专业以外的法律教育逐步的从一门独立的课程———《法律基础》,被逐渐的融合到德育课程中去了,且不论最初设立这门课程的初衷何在。要指出的是,笔者并非是想争辩说法律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原本就应当相互独立,因为即便在法学知识体系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也依然是被频繁争论的问题,这不是本文讨论的主旨。

笔者想指出的是,各高校按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将法学专业以外的法律教育列入思想品德课教学课程后,担负这一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们在处理涉及法律问题的教学内容时,或多或少会受自己专业知识背景的牵引,习惯于从道德的立场来阐述法律问题。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教师与学生都习惯于用“好”或者“坏”、“对”或者“不对”等二元对立观点来评判法律事件与行为,其实质是中国法律伦理化传统的现实表现。这种带着些许的德育色彩的法律教育,也许仍然秉承中国传统,强调社会整体的步调一致性,却没有对实践中个体的差异需求给予必要的关注。这种教育所塑造的心理若向极端发展,必定会有人一面屈服于社会整体的一致性需要,内心却为自身的个性被抹杀而耿耿于怀。这显然不是我们当下教育所希望看到的,无论是德育或是法律教育。从课程内容设置上看,法律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减少。1986年,时逢法律基础课教育起步,当时的法律基础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宪法、行政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民法、婚姻和继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律师和公证制度。到了1995年以后,教育部不断调整法律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在“法的基本理论”一章,有了较大篇幅的删减,但法律基础课仍然是一门独立的课程。2005年以后,法律基础课被合并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涉及法律教育的章节被归入两个专章,尽管在其他章节也略有涉及,其内容仍涵盖现行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方面,但总篇幅约为80页,能否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阐述清楚是值得怀疑的。

二、法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材内容表述过于空洞,过于专业,不适于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生学习现行的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与其说是法律基础,倒不如说是法律术语与法律条文的集合体。例如,在论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中国地方政权问题时,全部转述了《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相关条文,但却没有对至关重要的“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这两个概念进行阐明。有人可能争辩这两个概念过于专业,可是在教材中却列出了“抽象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相当专业且精简的阐述,笔者认为这一概念根本就没有必要在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提出来,这一专业的术语即便是在法学专业内部也是少有提及的一个概念,可是涉及选举权———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这两个基本概念却不着一丝笔墨。这本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权利教育的最有利机会,却被轻易放过。这一点也已经有文章指出,要“……力图改变过去压缩饼干式的内容体系框架,创建……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内容体系”。[5]

(二)缺乏针对中国的法律现实问题的关注,无视学生头脑中已具备的但不系统的法学理论,也没有在教材中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疑虑给予应有关注我们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要内容为例,在这一问题的阐述上,基本是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展开的。然而,最为微妙,最难以讲清楚的莫过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因为非但是学生,社会大众在理解“党的领导”这一论述时,也会不自觉的将其和“依法治国”联系起来,得出一个令人并不愉快的结论。在这里本应当讲清楚“党”与“政府”的关系,但教材没有给予关注。学生最为困惑的是“服务大局”与“公平正义”的关系,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彰显个人权利的时代,学生的困惑就在于:到底是要个人的公平正义,还是要以服务大局优先?现行的法律教育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理念,但却忽视学生大量接受并关注的是社会现实,这两者其实是有矛盾的,教材必须对这些类似的问题给予充分关注。

(三)缺乏恰当的批判立场这实际上是我国分析法律问题时的一个通病,学生对中国当下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浅尝辄止的停留于“法治意识淡薄”、“陋习”、“亟需改进”、“人治残余”之类的负面评价上,不去分析背后的原因;或者对国外标榜的法治范例津津乐道,例如了解到“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仅作表面考查,没有完全掌握美国宪法的制度安排和该案的历史背景,就觉得这个制度新颖,中国也应该建立,这完全是用西方的法治标准来要求中国的法治实践,却忽视对西方法律的批判。

三、高校法律教育的转向

(一)将高校法学专业以外的法律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

中国的高等教育最初模仿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思想,强调以专业学习为主的教育,这明显的带着一种功利色彩。不可否认,在建国之初,百业待举之时,这种目的性极强的高等教育思想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权威部门以及大批学者就已经强调单纯的专业教育并不是大学的唯一使命,呼吁大学更应当致力于培养一个知识体系全面的人才,在实践中让学生可以接触到跨学科的知识领域。而恰逢此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等主流概念的提出,加速了作为独立课程的“法律基础课”朝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过程。但遗憾的是,接纳“法律基础课”的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没有真正的准备好,而是下意识的将原本是法学专业内容的知识体系浓缩后,变为“法律基础”,并没有认真的考虑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法律基础”教育。将法律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可以避免以功利性的思维来评判高校法律教育的成败的片面性。在功利性的评判标准的指引下,人们会追问“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了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会引申出“法律素质、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精神的培育还存在着相当薄弱的环节”这样一种论断。笔者认为这种论断过于武断,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很难用一个客观的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法律素质是不是真的提高了。一个人依法而行,未必就是法律教育的结果使然;一个人任意妄为,也未必就是法律教育的缺失而致,“因为一个缺乏理性的法治观念的人,不仅不会认真地对待和遵守法律,还有可能以邪恶的方式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所以,马加爵案、付成励案、郭力维案、药家鑫案等等牵涉高校学生的重大案件,笔者认为,恐怕公众不能单纯的指责这是由于他们法律素质不高、学校的法律教育缺失造成的。否则,按照这样的逻辑,三十年以来我国的普法岂不是也不怎么成功?只要以“犯罪率趋势是走高”这一理由就可以否定已开展的普法活动?再者,现行的法律教育,实际上在向学生讲授一部浓缩的法律法规大全,很少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本专业结合起来,去拓宽学生的思路。在法学领域,学者们已将法学与文学、法学与经济学、法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研究,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反倒是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生把法律教育还停留在规则的记忆层面。这无论如何都不是开展法律教育的初衷。笔者并不是否定在高校开设法律教育课程的必要性,而是想强调,不能够赋予法律教育过多的功利性目标,而是应当把法律教育还原为一种通识教育,有利于我们更为科学的去展开法律教育。

(二)高校法律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要结合进行

“意识形态”是一个令人异常敏感的词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有很多人从潜意识里以贬义的角度来看待“意识形态”,更遑论“意识形态教育”了。然而,法律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通识教育也正是克服生硬的意识形态教育的渠道之一。笔者坚定不移的支持国家在高校开展法律教育,因为这就是要强化法律意识形态乃至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形成一种观念上的共同确信,从而对依法治国这一方略的外在运行和内在运行起到促进作用。而另一方面,实际上的法治实践与法律意识形态之间又包含着冲突,实践中的众多问题会对法律意识形态的权威和合理进行抵消,诸如法律制定的不科学、法律执行过程产生的有失公正、传统观念和本土资源对法治运行的阻却等。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在高校开展法律教育的同时,应该把握法律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下的、中国的基本立场,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中国的法律问题,而不只是进行简单的法律概念与法律条文的解说。要力争使中国自有的法律意识形态取得主流的地位。笔者一贯认为,在政治和法治问题上,中国犯不起错误,特别是中国正在崛起的当下。

(三)高校法律教育的教材编排要调整,不能仅从纯粹的法律知识教育展开如前所述,不能将法律教育等同于法学教育,一方面追求大而全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又要顾虑法律教育课程总学时的安排,如此一来,法律教育的教材无非就是一本浓缩的法学百科全书。我们在编写法律教育的教材时,要果断的舍弃一些专业性强的概念和理论,要尝试让学生用法律的方法去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焦点问题,比如在阐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平等权的角度讨论异地高考政策、户籍迁移政策,并且抓住此类机会阐述政府的公共政策。再比如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去阐述被无限拔高的道德争议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不反对仍然将法律教育整合在德育课中,德育课专业教师尽管会受专业知识背景的牵引,但是当学生遭遇到法律与其他规范的冲突时,德育专业教师的引导也许比法学专业教师更为有效。西方刑事审判程序中的陪审团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陪审团的成员也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审判却要倚重这些非专业人士的判断。这当然很难,但必须要做,否则法律教育又会落入教条主义的俗套。

对于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牢记规则,而是领会精神,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普通人对法律的诉求只不过是寻求一种大方向的指引,具体的细节与他无关,细节是由专业的法律人去掌握的,在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不能刻意培养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才。笔者对高校法律教育教材编排的初步设想为四大部分:西方法治理论及其批判、中国的法治之路、宪法常识、三大诉讼法常识。首先对学生饶有兴趣的西方理论进行简要但全面的梳理,更要着重指出西方法治之所以为西方社会所接受的历史原因、经济原因以及文化背景,应当客观的指出西方法治理论背后的荆棘;其次要简述近代以来中国的法治历程,应当从马克思主义以及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中寻找理论依据来支撑,更应当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讲透、讲清中国法治进程中的得与失,中国法治问题背后的中国思维,切忌简单武断的评判近代以来的中国法治实践,并指出完善中国法治需要完善的方面以及背后的阻力所在;第三,应该详细阐述中国的现行宪法,但是不应该局限于宪法条款本身,其中应当补充政治学常识、政党制度、各种组织法、选举法的知识,并且要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社会热点事件交由学生讨论;第四,应当详细的介绍三大诉讼法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每一类型诉讼的基本程序有完整的了解。

(四)调整法律教育的教学计划

目前,高校的法律教育主要还是依赖以思想政治课为主导的课程,并且是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问题在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模式下,“法律基础”部分所占的学时总量是否足以满足法律教育的要求?要着重指出的是,笔者并不认为解决了这部分的学时总量就可以把法律教育的水平提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必须首先要实事求是的综合考虑学生所在专业的培养计划、学校的教育资源配备、师资力量的充实与否等方面的因素。笔者的设想是将法律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列入选修课,并适当提高本门课程的学分,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

四、结语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3

1986年9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高校正式开设“法律基础课”。1995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相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即通称的“两课”,以下也简称“两课”),统一规定:思想品德课设置“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1998年教育部要求在本科开设8门课程,将“法律基础”列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一层次中,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与修养”并列,这一点尤其重要,它表示官方将法律教育列为德育课的一个组成部分。2005年按教育部公布的意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概括原来的“两课”,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的在于突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从高校法律教育形式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法学专业以外的法律教育逐步的从一门独立的课程———《法律基础》,被逐渐的融合到德育课程中去了,且不论最初设立这门课程的初衷何在。要指出的是,笔者并非是想争辩说法律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原本就应当相互独立,因为即便在法学知识体系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也依然是被频繁争论的问题,这不是本文讨论的主旨。笔者想指出的是,各高校按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将法学专业以外的法律教育列入思想品德课教学课程后,担负这一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们在处理涉及法律问题的教学内容时,或多或少会受自己专业知识背景的牵引,习惯于从道德的立场来阐述法律问题。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教师与学生都习惯于用“好”或者“坏”、“对”或者“不对”等二元对立观点来评判法律事件与行为,其实质是中国法律伦理化传统的现实表现。这种带着些许的德育色彩的法律教育,也许仍然秉承中国传统,强调社会整体的步调一致性,却没有对实践中个体的差异需求给予必要的关注。这种教育所塑造的心理若向极端发展,必定会有人一面屈服于社会整体的一致性需要,内心却为自身的个性被抹杀而耿耿于怀。这显然不是我们当下教育所希望看到的,无论是德育或是法律教育。从课程内容设置上看,法律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减少。1986年,时逢法律基础课教育起步,当时的法律基础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宪法、行政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民法、婚姻和继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律师和公证制度。到了1995年以后,教育部不断调整法律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在“法的基本理论”一章,有了较大篇幅的删减,但法律基础课仍然是一门独立的课程。2005年以后,法律基础课被合并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涉及法律教育的章节被归入两个专章,尽管在其他章节也略有涉及,其内容仍涵盖现行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方面,但总篇幅约为80页,能否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阐述清楚是值得怀疑的。

二、法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材内容表述过于空洞,过于专业,不适于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生学习现行的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与其说是法律基础,倒不如说是法律术语与法律条文的集合体。例如,在论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中国地方政权问题时,全部转述了《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相关条文,但却没有对至关重要的“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这两个概念进行阐明。有人可能争辩这两个概念过于专业,可是在教材中却列出了“抽象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相当专业且精简的阐述,笔者认为这一概念根本就没有必要在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提出来,这一专业的术语即便是在法学专业内部也是少有提及的一个概念,可是涉及选举权———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这两个基本概念却不着一丝笔墨。这本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权利教育的最有利机会,却被轻易放过。这一点也已经有文章指出,要“……力图改变过去压缩饼干式的内容体系框架,创建……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内容体系”。

(二)缺乏针对中国的法律现实问题的关注,无视学生头脑中已具备的但不系统的法学理论,也没有在教材中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疑虑给予应有关注我们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要内容为例,在这一问题的阐述上,基本是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展开的。然而,最为微妙,最难以讲清楚的莫过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因为非但是学生,社会大众在理解“党的领导”这一论述时,也会不自觉的将其和“依法治国”联系起来,得出一个令人并不愉快的结论。在这里本应当讲清楚“党”与“政府”的关系,但教材没有给予关注。学生最为困惑的是“服务大局”与“公平正义”的关系,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彰显个人权利的时代,学生的困惑就在于:到底是要个人的公平正义,还是要以服务大局优先?现行的法律教育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理念,但却忽视学生大量接受并关注的是社会现实,这两者其实是有矛盾的,教材必须对这些类似的问题给予充分关注。

(三)缺乏恰当的批判立场这实际上是我国分析法律问题时的一个通病,学生对中国当下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浅尝辄止的停留于“法治意识淡薄”、“陋习”、“亟需改进”、“人治残余”之类的负面评价上,不去分析背后的原因;或者对国外标榜的法治范例津津乐道,例如了解到“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仅作表面考查,没有完全掌握美国宪法的制度安排和该案的历史背景,就觉得这个制度新颖,中国也应该建立,这完全是用西方的法治标准来要求中国的法治实践,却忽视对西方法律的批判。

三、高校法律教育的转向

(一)将高校法学专业以外的法律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最初模仿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思想,强调以专业学习为主的教育,这明显的带着一种功利色彩。不可否认,在建国之初,百业待举之时,这种目的性极强的高等教育思想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权威部门以及大批学者就已经强调单纯的专业教育并不是大学的唯一使命,呼吁大学更应当致力于培养一个知识体系全面的人才,在实践中让学生可以接触到跨学科的知识领域。而恰逢此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等主流概念的提出,加速了作为独立课程的“法律基础课”朝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过程。但遗憾的是,接纳“法律基础课”的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没有真正的准备好,而是下意识的将原本是法学专业内容的知识体系浓缩后,变为“法律基础”,并没有认真的考虑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法律基础”教育。将法律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可以避免以功利性的思维来评判高校法律教育的成败的片面性。在功利性的评判标准的指引下,人们会追问“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了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会引申出“法律素质、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精神的培育还存在着相当薄弱的环节”这样一种论断。笔者认为这种论断过于武断,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很难用一个客观的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法律素质是不是真的提高了。一个人依法而行,未必就是法律教育的结果使然;一个人任意妄为,也未必就是法律教育的缺失而致,“因为一个缺乏理性的法治观念的人,不仅不会认真地对待和遵守法律,还有可能以邪恶的方式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所以,马加爵案、付成励案、郭力维案、药家鑫案等等牵涉高校学生的重大案件,笔者认为,恐怕公众不能单纯的指责这是由于他们法律素质不高、学校的法律教育缺失造成的。否则,按照这样的逻辑,三十年以来我国的普法岂不是也不怎么成功?只要以“犯罪率趋势是走高”这一理由就可以否定已开展的普法活动?再者,现行的法律教育,实际上在向学生讲授一部浓缩的法律法规大全,很少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本专业结合起来,去拓宽学生的思路。在法学领域,学者们已将法学与文学、法学与经济学、法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研究,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反倒是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生把法律教育还停留在规则的记忆层面。这无论如何都不是开展法律教育的初衷。笔者并不是否定在高校开设法律教育课程的必要性,而是想强调,不能够赋予法律教育过多的功利性目标,而是应当把法律教育还原为一种通识教育,有利于我们更为科学的去展开法律教育。

(二)高校法律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要结合进行“意识形态”是一个令人异常敏感的词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有很多人从潜意识里以贬义的角度来看待“意识形态”,更遑论“意识形态教育”了。然而,法律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通识教育也正是克服生硬的意识形态教育的渠道之一。笔者坚定不移的支持国家在高校开展法律教育,因为这就是要强化法律意识形态乃至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形成一种观念上的共同确信,从而对依法治国这一方略的外在运行和内在运行起到促进作用。而另一方面,实际上的法治实践与法律意识形态之间又包含着冲突,实践中的众多问题会对法律意识形态的权威和合理进行抵消,诸如法律制定的不科学、法律执行过程产生的有失公正、传统观念和本土资源对法治运行的阻却等。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在高校开展法律教育的同时,应该把握法律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下的、中国的基本立场,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中国的法律问题,而不只是进行简单的法律概念与法律条文的解说。要力争使中国自有的法律意识形态取得主流的地位。笔者一贯认为,在政治和法治问题上,中国犯不起错误,特别是中国正在崛起的当下。

(三)高校法律教育的教材编排要调整,不能仅从纯粹的法律知识教育展开如前所述,不能将法律教育等同于法学教育,一方面追求大而全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又要顾虑法律教育课程总学时的安排,如此一来,法律教育的教材无非就是一本浓缩的法学百科全书。我们在编写法律教育的教材时,要果断的舍弃一些专业性强的概念和理论,要尝试让学生用法律的方法去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焦点问题,比如在阐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平等权的角度讨论异地高考政策、户籍迁移政策,并且抓住此类机会阐述政府的公共政策。再比如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去阐述被无限拔高的道德争议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不反对仍然将法律教育整合在德育课中,德育课专业教师尽管会受专业知识背景的牵引,但是当学生遭遇到法律与其他规范的冲突时,德育专业教师的引导也许比法学专业教师更为有效。西方刑事审判程序中的陪审团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陪审团的成员也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审判却要倚重这些非专业人士的判断。这当然很难,但必须要做,否则法律教育又会落入教条主义的俗套。对于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牢记规则,而是领会精神,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普通人对法律的诉求只不过是寻求一种大方向的指引,具体的细节与他无关,细节是由专业的法律人去掌握的,在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不能刻意培养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才。笔者对高校法律教育教材编排的初步设想为四大部分:西方法治理论及其批判、中国的法治之路、宪法常识、三大诉讼法常识。首先对学生饶有兴趣的西方理论进行简要但全面的梳理,更要着重指出西方法治之所以为西方社会所接受的历史原因、经济原因以及文化背景,应当客观的指出西方法治理论背后的荆棘;其次要简述近代以来中国的法治历程,应当从马克思主义以及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中寻找理论依据来支撑,更应当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讲透、讲清中国法治进程中的得与失,中国法治问题背后的中国思维,切忌简单武断的评判近代以来的中国法治实践,并指出完善中国法治需要完善的方面以及背后的阻力所在;第三,应该详细阐述中国的现行宪法,但是不应该局限于宪法条款本身,其中应当补充政治学常识、政党制度、各种组织法、选举法的知识,并且要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社会热点事件交由学生讨论;第四,应当详细的介绍三大诉讼法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每一类型诉讼的基本程序有完整的了解。

(四)调整法律教育的教学计划目前,高校的法律教育主要还是依赖以思想政治课为主导的课程,并且是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问题在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模式下,“法律基础”部分所占的学时总量是否足以满足法律教育的要求?要着重指出的是,笔者并不认为解决了这部分的学时总量就可以把法律教育的水平提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必须首先要实事求是的综合考虑学生所在专业的培养计划、学校的教育资源配备、师资力量的充实与否等方面的因素。笔者的设想是将法律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列入选修课,并适当提高本门课程的学分,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

四、结语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一、引言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我国“双一流”政策正式出台。“双一流”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政策制定也在不断拓展和提升,改革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和加深。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推动审计全覆盖,促进审计“防未病,治已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国家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规定和要求,以“双一流”政策为例,分析现有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其原因,尝试性地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的改进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国家审计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发达国家较我国更早开始了绩效审计的研究,并且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理论和实务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绩效审计设计、实施和评价体系。美国等发达国家认为,公共政策依赖于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或者政治行为,它是周密和严谨的。Guthrie等(2002)将绩效审计定义为一种社会结构,其与社会环境发生着交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邓恩(2002)在《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阐述政策评价的标准分为六个方面:政策效果、效率、充足性、公平性、回应性、适当性。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包括“双一流”政策的具体阐述和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1.双一流政策的阐述陈廷柱等(2019)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点大学的建设始终秉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体现了“以点带面”的理想价值,同时坚守了“择优支持”的立场。张端鸿(2016)认为,“双一流”政策的实质,实际上是在实施重点建设政策过程中的调整。在保持高校以往重点建设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充分应对了以往重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双一流”政策也得到了较系统的调整和改革。“双一流”是为解决重点大学建设政策施行过程中存在“身份固化”弊端而做出的一种有竞争机制的新的尝试。2.财政专项绩效审计的含义杜冰丽(2019)认为,政府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资金的使用结果,以此提高资金的进一步使用效果。董丽双(2019)通过分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特点,指出我国在建立相对完备的审计体系过程中,在实习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3.财政专项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谢明等(2015)指出,政策评估关注点应是政策影响而非政策输出,其标准应基于多维理性,这些标准应包括政策效益、政策效率、充分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适当性。董丽双(2019)认为,需要完善财政专项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解决出现的评价指标不规范的问题,同时要加大社会公众的的舆论监督,制定出符合我国需要的财政专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献述评

从相关文献的时间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深度可以看出,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相较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我国的相关绩效审计理论内容和相关经验还不如发达国家成熟,仍需向发达国家多学习。从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角度,目前对于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的初始动因即是意图为我国该方面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同时提出对相关领域绩效审计的一些改进意见。

三、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

(一)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公共政策除了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以外,还涉及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公共政策既可以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提高能力提供基础指导,还可以为他们的管理行为合法性提供相关依据。公共资源的有效分配,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各个方面都需要更多的高科技人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可以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学历与人才短缺和专业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以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各个方面都需要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双一流”是为了弥补因“985”和“211”固定化而产生的大学生被迫分层提出的,“双一流”在设置上不是固定的,就像流动红旗,并不一定长期成为某个学校的标签。

(二)高校中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

财政管理是各高校的重要项目,各地纷纷出台了“双一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从各地的相关办法可以看出,虽然在内容上各有地方特色,但是其中心主旨是统一的:一是强调重点突出,共同发展,重点支持“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二是科学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行为;三是保证分配的公平公正,针对“双一流”建设的类别和数量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类,合理确定权重,体现科学公正;四是对于绩效的强调,强化目标导向和绩效考核,建立激励和退出机制,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四、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发展缺陷

(一)缺乏相应理论框架基础

在目前的发展情况下,公立高校是一种非盈利组织,从一般理念来看,高校的专项资金财务风险较低。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通常只会做基础性的工作。由于绩效审计在公共政策专项资金审计中是一项开始较晚的审计项目,所以相关专业审计人员缺乏准确的绩效审计标准,也缺乏相对应的审计经验,这就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很好地利用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进行。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充分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否与高校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然而这一指标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无法帮助审计人员作出正确判断,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无法正常开展。

(二)专项资金因素绩效审计较为复杂

复杂表现在:一是“双一流”专项资金来源多元,导致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相关绩效审计较为复杂,如按照性质分类,包括基本建设类资金、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以及其他项目专项资金;二是由于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数额巨大,很多时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许多跨年度的项目要结转到以后使用;三是在各个高校的教育经费中,专项资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相关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三)缺乏相应的高水平人才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绩效审计的正常开展及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由于各高校本身审计较为薄弱,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对于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无法很好地进行系统的监管,且由于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大部分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缺乏相关绩效审计的经验,高校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还处在一个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阶段。

(四)审计手段欠缺,缺乏技术的运用

绩效审计涉及高校日常运行的各个方面,且高校的运行依托于网络而存在。所以,各高校的相关运营数据信息量大且复杂,这无疑又给审计人员增加了绩效审计的难度。高校公共政策绩效审计需要审计机关相关工作人员学习这一技术,要求相关人员具备初步的信息整合和分析能力,也要求审计机关提升相关审计工作的资金投入,进而保证绩效审计工作在各高校正常开展。然而,由于审计机关在这些方面的关注和投入显著不足,无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使其充分发挥审计过程中的协助作用,这也导致了绩效审计在部分情况下无法有效开展。

(五)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运用范围有限

审计结果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最终产物。审计结果如果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有损绩效审计作用的正确发挥,也会影响审计工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由于相关政策的特殊性质,其审计公告的相关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既会有碍于绩效审计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影响相关审计结果的良好运用。

五、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优化路径

一项公共政策制定出来,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阻力,要在不断总结中寻求进步,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国家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保障,必不可少的就是具有前瞻性的、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公共政策,同时要求做好相关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保证其正常运行。

(一)丰富审计技术方法,加强信息化建设

考虑到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特殊性,政府选择相应的绩效审计方法应该充分发挥专项审计具有的宏观性、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大范围运用到审计工作中。科学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提升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战略审计中的失误,节省审计相关人员的时间,还可以规范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工作流程。由于科学信息技术的利用需要资金,所以需要审计机关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所需用到的审计技能和软件。同时,要建立绩效审计的信息数据库,并确保信息库里的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库的建立,还可以提供平台以便审计机关各部门之间交流和沟通,保证审计过程中的信息流通性、准确性,进一步保证绩效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引入“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管理会计工具,该工具不仅能够帮助管理会计,也可以利用在绩效审计中。“平衡计分卡”概括了政策落实的重要方面,记录重大追踪事项,有助于识别认知和分析之间的差距。绩效审计可以利用此工具,针对每一个维度,对高校的专项资金绩效进行审计,有助于审计工作人员关注真正重大的问题,可以提升审计绩效。“平衡计分卡”的形式也在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并逐渐适应行业要求。根据特殊行业的特殊情况来具体制定,不仅能够帮助审计工作人员有效地了解绩效审计流程,还能提供给审计工作人员准确信息和细节的处理流程等。

(三)建立健全系统性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教育本身是前瞻性的。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技术进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必须建立更具前瞻性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绩效审计的标准也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同时也为我国建立健全系统性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提供了参考,需要我们结合国情进行深入探索和应对变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国际趋同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国际合作与沟通的进一步加深,“一带一路”倡议等合作机制已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对于具体国家来说,建立健全系统性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相关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可参考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来选择,保证绩效审计标准选择的一致性和国际标准与国家现实的有机结合。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相关的评价标准体系,随着发达国家审计目标的变化,在“3E”审计的基础上,又出现对经济活动的适当性和环境性两个审计目标进行分析、评价的审计行为。我国也可以进一步借鉴国外的“5E”目标评价设定细化的指标。

(四)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养

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正常执行,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审计经验。因此,要确保绩效审计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需要从聘请审计工作人员开始,考察其对绩效审计的职责目标是否明确,从人才使用上提升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工作过程中,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开课授学,对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定期就工作结果和工作状态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对绩效审计工作中认真负责的员工给予奖励,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战略审计正常进行,促进绩效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完善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

要保障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的安全,需要落实追责体系,在公共政策不断完善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监管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审计工作成果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公开,以便于群众和有关部门进行监督。各高校在进行公共政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要根据各高校专项资金的制度体制,对各类专项资金的申报等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在执行过程中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编制专项经费预算计划,加强预算管理。在当前形势下,高校的预算管理是有可能存在问题的环节,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预算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出现过度浪费的情况。

(六)重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的信息披露和落实监督

审计准则中规定,审计机关应就审查的事项和作出的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进行披露。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开,是实现公民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审计结果的公开和披露,尽可能将审计成果向社会和民众公开,增加公众的参与意识,发挥反馈和公示的效用,从而提高外部监督力度,促进制度不断完善。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一直是国内众多学者深入钻研的课题。为保证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能够有效地为优化我国治理提供有效路径,审计机关还可以强化审计结果问责机制,通过与行政监察和司法机关的结合,规定项目实施各个阶段相应的责任人和应承担的责任,从根本上对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项目中的不法行为进行预防。

六、结论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5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高职高专院校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出现的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通过手机、iPad等易携带终端即可查看文本、图片、视频和网络资讯等信息。在信息时代的笼罩之下,教育工作开展中的网络媒介已成为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传播思想道德理念的重要方式[1],形成了一种全球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中是共享的,不受任何限制和影响,现今的信息资源也逐渐使得人们的传统观念等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易接受新事物,创新能力强,思维敏感活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2],学生是最容易接受网络的群体,其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都离不开网络环境,而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开始在网络环境中渗入思想道德文化等内容,网络文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复杂的网络环境不仅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网络环境给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1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客体挑战

网络环境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品质、心理及情感等有着日益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网络具有民主性特点[3],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带来了相应挑战,过去人们接收信息的形式都是通过广播或电视,所接收到的信息内容也都是经过严格审核才得以播放的,而如今网络的发展恰好打破了这样一种方式。网络是开放式的信息传播源,网络上所公开的信息良莠不齐,既有真理,也有谬误,既有科学,也有伪科学。网络上的信息没有统一的管理者、运营者,没有国界,使得各种信息都会被毫无节制的传播。这样的信息传播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上的信息真伪还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其不良信息的影响很容易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不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健康形成。②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于部分心理上及自制能力不足的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不仅会污染他们的心灵,还会弱化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误入歧途,消磨意志。网络上的社交文化同样也会存在着不良因素,影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交际能力,会形成主体冷漠的倾向,为此,网络的隐匿性为广大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无法预测的影响和挑战[4]。

1.2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新挑战

高职高专院校中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往往是通过课堂来进行宣讲,将思想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多以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法为主,上述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无法获取良好的教育效果[5]。“两课”的主渠道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等新媒体的传播,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国内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有政治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其内容及目标还是比较明确的。但事实上,由于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用户传播即时性、互动性极强[6],往往使得反对这种教育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还有西方某些非友好关系的国家利用网络来散布各种针对我国的不实言论及谣言等,扭曲我国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而鼓动部分人的思想,这一信息所形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为此,加大了国内对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②网络环境的发展也对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容易被弱化[7],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导致网络知识的缺乏,其能力的不足无法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求。

2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2.1创新“两课”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方式来将“两课”的教学模式走进网络,充分地将“两课”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我国教育要与时俱进,跟随现代的教育技术将教育信息全方面发展,进行深入改革,凸显出教育现代化理念。“两课”虽然有着一定的历史,但同样要做到与时俱进,它在思想品德教育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作为一种主渠道,要与网络环境进行连接,占据网络环境的主要领地,利用网络的优势,取长补短,以最大的程度来发挥“两课”的重要作用。

2.2建立网络互动交流平台

利用微信、微信公众号、微博和QQ等互动交流工具为师生构建一个网络互动交流平台,以这些新媒体工具作为纽带构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畅通师生交流渠道,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无缝对接[8]。同时可以一些最新的思想理论、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大学生心理健康小常识和就业创业类典型案例等信息。借助该平台,构筑一个参与者都能受益互利的信息和服务生态圈[9],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与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可通过朋友圈、微博和QQ空间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情况,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10],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及时积极充分地利用好网络资源,建立一批具有时代特色且内容鲜明的“红色网站”,这个“红色网站”与学生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及密切的关系,吸引学生上网时能够习惯性地浏览该网站,使得学生形成一种接受思想教育的日常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将最新的思想理论等及时上传至网络中去。

2.3丰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高校要十分重视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下遵守法律规定,形成自律上网,并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及精神面貌。开展有关课堂,牢固树立学生“文明上网”的概念,建立正确的处事规则、行为规则等,严禁在网络上使用不文明用语,将正确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对负面信息进行有效过滤,积极的正面引导学生,建立高校网络发展过程中的舆情干预机制,为高校学生构建一个绿色、清朗的网络空间[11]。

2.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格和向上的精神品质[12]。积极发展网络的同时,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解除疑惑。许多学生在网络面前会形成不同的心理或生理疾病,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会形成“网络综合征”。网络的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同样也成了当今学生成长教育的一种负面问题,网恋就是网络所引发出来的一种不良现象。多数学生因为新鲜的游戏而沉迷于此,从而荒废学业,使其身心及心理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无法分清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因此,必须要有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来开展上网指导课,对学生呈现出的思想、心理困扰及时进行疏导[13],引导学生学会分清网络和现实,懂得适可而止,明白学习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2.5培养打造一支能适应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必须培养一批专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素养,提升他们的媒体素养水平[14],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生教育管理中去,强化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只有从理论上把握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动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他们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他们的人生导师,帮助他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各种问题。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5],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学会用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追求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作为一名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觉悟和提升管理能力,更要充实自己在网络方面的知识,融入网络,学会收集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并且要多了解重视学生们所关注的一些热点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学生群体,才能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上思考,确保做到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3结语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6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范转移

一、自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占全部网民45.5%,而其中学生占比最多,占全部网民26.0%。可见自媒体已经嵌入了人们的生活,自媒体交流平台也成为了人们获得咨询、沟通交流、情感抒发、写实生活的重要工具。现在较为流行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传统主流媒体几乎没有关注,其获得信息的主渠道是借助手中的智能手机浏览自媒体平台。针对现代青年人这一现象,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媒体应用进行融合,增加了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可能性。利用自媒体技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让育人手段更丰富,育人效果更高效。

(一)育人手段和效果的提升

其一,育人手段由现有的相对固化向丰富多样发展。自媒体技术的出现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更加多元。利用自媒体应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更加贴近学生的视角,增强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互动性,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通过自媒体对相关事件进行主动发声,并通过发起讨论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看待问题。其二,育人效果由普化育人向精准育人转变。自媒体技术可构建虚拟现实平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可通过网络以虚拟的身份重构独立的交流集合。这种相对虚拟的形式可以消除两者间的距离感。而教育者也可通过虚拟的身份将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向学生阐述,进行思想交流并加以引导。在沟通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精准的针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了解、分析和把握,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提升育人效果。

(二)教育范围与空间的扩展

自媒体依托网络,借助于其特定的影响范围,通过选择添加推送,将信息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相应载体传播给特定人群。其及时性的服务属性,推动了传统媒体的革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青年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应积极运用自媒体的衍生功能。授者可以不必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接受教育,其可通过智能手机、私人电脑甚至是公共场所的Led宣传屏等及时接收信息,这些新兴的信息接收形式正在不断的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屏障,传统教育的传播固化被逐步消除。受教育者可以通过自媒体共享不同地域的教育资源,近距离的接受优质的教育课程并自主的参与教学互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微视频、图片、文字简述等方式及时发表教育信息,用自媒体的方式把教育内容在大学生群体内进行扩展,让思想政治教育更直接、深入。

(三)教育内容与载体的丰富

自媒体应用的广泛使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自媒体使用者间的信息传递、推广、互动,让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使信息资源顺时而动、推陈出新、容量增加,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在局限,增强了教育内容的选择性,也扩大了教育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学生在接收相关信息的同时,也可以被嵌入式的思想所影响,在无声中对学生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例如在某些国际事件发生后,教育者可在第一时间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利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网络语言对这一事件进行解析,并通过自媒体应用向广大学生推送,在第一时间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主动权,启发学生正确看待事件的观点。自媒体较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更具有及时性,其传播速度快,灵活、便捷,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载体。

(四)教育互动与交流的增强

教育互动与交流的增强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媒体赋予主体间性的理性深化,也可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自主权或话语权的再次重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接受由单向被动式向实践过程双主体思维意识转换,即教师(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并共同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属性。作为主体,学生可自由地对一问题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教师在认可与否定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并在自媒体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这过程中教育者可针不同学生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

二、自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所孕育的自媒体应用对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媒体为很多领域中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特别是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运用。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强烈,但三观尚未完全形成,易受客观外来事物影响。其在面对负面性信息时常常缺少辨别能力,仍需要教育者进行引导。在自媒体应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辩证地面对自媒体时代的双刃性,明晰自媒体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

自媒体在保持传统媒体点对面的基础上,增加了消息传播的点对点功能。自媒体时代的信息资源来自不同角度,而个别个体所发出的言论、分享的内容责任意识欠缺。自媒体应用的匿名属性也增加了主体责任追究的难度。因此,可信度低是当前自媒体发展过程中难以跨越的屏障。其常常表现在:一些未经审核荒诞不经的信息以自媒体应用为载体在人们的智能终端间肆意疯传,其所产生的负效应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主流媒体宣传造成了削弱效果。这种境遇下导致了自媒体受众对主流舆论宣传的质疑,易产生功利化的倾向,混淆受众视角。大学生是自媒体时代中的主力军,但这一群体通常表现出了对某些片面观点认识的不成熟,甚至在一些问题上会有盲目跟风的现象。那么如何让大学生群体在这样多元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正确的政治意识,是当前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科学性和先进性需面对的重要挑战。

(二)如何应对自媒体传播过程中的负导效应

负导效应,笔者认为是自媒体在进行相关新闻咨询的传播过程中,因对关注量的盲目追崇,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伦理评判偏离道德规范,造成了价值观盲区,产生了道德失范的现象。自媒体应用以其自身特色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中的垄断地位。当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一系列自媒体应用已经对禁止媒体私人化的政策规定进行了瓦解,个别微博大V所拥有的粉丝数量群体庞大,其中不乏有大量的青年学生,极易影响其思维观念。而且自媒体应用作为互联网的衍生品,其本身具有较强的隐密性,增加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和成本。“网络不仅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信息丰富、交流便捷、预警及时等便利,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信息混乱、管理困难、话语霸权等挑战。”因而会产生大学生价值取向偏离、道德缺失等负导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善导自媒体的负导效应,引导受教育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行为规范,共同营造自媒体应用的和谐氛围,是每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思考的。

(三)如何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体系构建

自媒体应用技术在给广大青少年提供生活便利、消息获取渠道便捷和个性化讯息资源分享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原有的道德体系带来问题。一方面是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在某些自媒体应用中发表看似苦口婆心实质另有玄机的文字或线上互动活动,蛊惑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生活的误解,动摇大学生对我国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国内一些平台为提高关注量,常常联合“网络水军”对这些虚假信息进行大肆宣传、推波助澜,让意识形态在自媒体平台上的争论形式日趋复杂化。此外,大学生可应用匿名化规避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通过互动交流建立自我“朋友圈”,进行圈内的思想交流。这样虚拟化的交往方式易导致大学生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在“圈内”对个人的道德底线一降再降,形成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中的双向自我,造成了不同世界中的不同人格。长此以往,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混淆,产生道德下滑的现象。那么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中,以自媒体应用为载体,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把握网络意识形态战场上的主动权,为青少年重构正确的道德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好地发挥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领航人,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心里健康的辅导者,权益的保护人”和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三、自媒体视域下应渐进性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范

(一)典型引导选择与正面灌输并重

自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即时性是其被现代人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利用这一特点开展教育。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围绕“实”来确定。首先,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围绕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需求、贴近学生生活来进行教育教学。例如在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热点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热点进行正确的分析阐述,并将对热点的见解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在自己的自媒体应用上,在虚拟的空间中寻找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切合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其次,引导学生运用自媒体发声的正确选择,并主动参与学生以自媒体传播的朋友圈,对学生正能量的分享进行鼓励,这样主动参与的方式可以将教育内化到学生心中。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能脱离现实、脱离群体。所以在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可以融入自媒体的因素,主导方向上对学生进行“信息灌输”,保持育人环境的“正能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引导选择”找准方向,也要保证“信息灌输”环境,减少负面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言传身教与互动交流有机结合

教师主导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在自媒体时代略显无力,而自媒体时代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多元化的信息资源,难免会对主流价值观念等产生疑问,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既需要言传身教又需要互动交流。通过互相交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让受教育者主动倾诉内心真实想法,教育者可收集受教育者的案例进行分析,做到“对症下药”。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取得实效的标准则是利用“严”字把关。一是标准严格,将教学活动及教学实际和顶层设计进行有机结合,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注重提升理论素养,也要注重提高实践能力;二是纪律严格,专业课教师也承担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分工作,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完成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全方位育德格局,达到教师的传业解惑与传德释疑的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样不能忽视言传身教,应明确以身作则的思想,坚持以德立身、立学、施教的原则,做好良师益友。

(三)科学监督管理与主动宣传并举

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典范,不能单单停留于教育本身,监督管理与主动宣传也是不可或缺的。“正确的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监督、引导方式是决定自媒体纯净度的关键。”对相关自媒体应用进行依法监督管理,从大局观角度出发,正确处理“管”与“导”之间的关系。寻找自媒体使用者的言论自由与维护网络社会秩序间的平衡点,是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需面对的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时时关注学生情况,掌握校园热点事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掌控校园舆论脉搏。在尊重学生知情权,满足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监督管理,引领校园舆情的发展。如:校园BBS、论坛、聊天室等的合法性管理。也可通过增强官方网站及主流新闻网站的思想政治建设,鼓励师生工作创作积极的网络文学、微电影及音乐作品。并精心策划组织网络宣传活动,借助网络优质特性集中力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宣传,产生正面网络舆论效应,弱化并消除“校园负效应”,让每一个参与自媒体创作、传播、阅读的受教育者都能自觉产生正能量,发出好声音,找到高尚的精神归宿。在自媒体视域下,人们更依赖于运用自媒体进行沟通交流和信息传递。自媒体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学分析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渐进性地构建自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范,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研究的课题。正确面对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引导选择和信息灌输环境,注重言传身教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做好自媒体应用的监督管理和校园主动宣传,推进自媒体和传统教育方式融合发展,延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典范。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蔡丽华,黄永久.浅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实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1):152-155.

[3]潘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46.

[4]韩冰,儒家仁爱思想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16.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7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销

互联网以其开放性、资源易得性、互动性等特点赢得了广大学子的青睐。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大众可以通过网络支付系统,获取优质课程资源。面对这些变化,国内高校还没有做足准备,在教学理念的转变上明显滞后,对学生思想政治领域里的教育尤其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诚如彼得•德鲁克对知识的判断:“网络条件下,知识没有疆界,因为知识的传播甚至比资金的流通还要容易。”因此,尽管在网络环境下我们有所作为,但不要期望这些转变就能解决这个时代在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网络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确切地说其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和渗透。多年来,教育者为之头疼,终不得善法。或许是由于中国高校之于市场远离的缘故,居于其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们终究没有想到在市场法则中,营销将两难有效结合,完成了商品到货币最为惊险的一跃——“将产品及产品倡导的理念带给消费者,将消费者的货币纳入囊中”。仔细审视,这种理念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无借鉴意义,本文结合营销的几个环节,谈谈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路径。

一、转变之一:寻找受教育者

从理念上说,“占领网络教育阵地”的理念很美好,但这一理念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网络是一个开放空间,握住鼠标的那只手具有绝对的选择权(只要他尊重法律的框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搬上网络的做法只是传统课堂教学理想在网络领域里的一种延伸——坐而论道,以师引人。这种吸引的关键是课堂教学里有一种评价机制在制约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的选择,纵使学子有千百个不愿意,在评价机制的制约下,他们只能做出“不得不”的选择。网络环境下,评价的约束机制不再有效力,选择权交还学生,这种情形就像在商品同质化的市场里,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购买的商品。营销之要务就是去寻找消费者!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何尝不是如此。那种设立专门网站就以为占领了网络教育阵地的认识无异于在营销时代依然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基地意识超前,但实际操作不当,在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之前,就大谈引导需求。这与营销之理念不吻合。在产品没有足够的顾客依赖度之前,引导何从谈起,就像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之前,您要引导谁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再以“坐而论道”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而是要主动出击,寻找学生喜欢去的网页,与学生就他们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倾听其心声,化解其困惑,了解其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校学生的这些需求,有针对性地在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网络基地”上设立相关栏目,慢慢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我们的“网络基地”上来,完成市场营销中的第一步——了解需求,满足需求。如果我们设立的网站能顺应学生的要求,满足他思想领域里关于某一方面的诉求,网站的吸引力就会大大提升,为以后引导其需求奠定基础。

二、转变之二:参透学生的语言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和思想的载体。但语言并非一成不变的存在,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而随时被人们赋予了“时代特色”,打上时代的烙印。网络的兴起更是给语言的变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类对语言创造的热情。小范围的调查表明,将现代最火的网络流行语言编成一本小册子,拿去给对网络不熟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任教者阅读,其理解率竟然低于4%!在营销领域里,再好的产品说明,如果不能用消费者接受的语言、文字进行解读;换言之,消费不能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内用熟知的文字和语言进行解码,再好的产品要想进入消费者的购买视野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几乎不可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何尝不是如此。语言、文字作为简化人类日常交往的工具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彼此沟通交流的中介物。没有共同的语言就等于没有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没有彼此可以理解的语言和文字作为载体,思想政治课无异于教师对“牛”弹琴。然而,此时此地,责任并不在“牛”不懂,而在于教师提供的产品“不合需求”。师生之间在网络环境里所彰显出来的语言差异成为横亘在思想政治教育间的一道栅栏。当前,很多教师做博客,发帖子,吸引率不高,点击量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因此,寻找受教育者仅仅是完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营销”的第一步。第二步,必须要学会学子惯用的网络语言,能用这些语言跟学子交流和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这些文字和语言参透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唯其如此,了解其需求,倾听其声音,了解学生的需求,化解其困惑才成为可能。

三、转变之三:整合资源

在市场营销的理念里,销售终端是兵家必争之地,正所谓“终端为王”。“占领网络阵地”“设立思想宣传网站”,无疑是这一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具体体现。然而,无论对于市场,还是对于高校,对“终端”的占领总是有限的。换言之,一个组织对资源的实际占有与他的需要量总会存在差距。因此,如何以有限的资源去做最多的事以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是营销最为关心的。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种产品都不可能占有全部的终端:一是成本太高,不划算;二是没有必要,当您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顾及这些资源是否有效运转时,资源很快就变成了废弃物。在市场营销里,资源的运用全在于整合。一个真正的市场营销高手一定是一位资源整合的高手。这样可以节省成本,降低资源的空置率,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高校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时,要学会“资源的整合”思维,不一定非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网站系统,而要学会去整合已有的网络资源。比如,与门户网站联动合作办论坛、几个高校合作共同建立宣传网页、利用大型门户网站提供的空间进行网络渗透教育、与知名网站合作开展名家论坛等,力争在已有的框架内整合社会、高校、媒体和政府等网络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由此看来,单一地依靠高校自己去占领网络阵地并不可取,其一,形不成规模效应;其二,资源的维持花费甚大;其三,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资源闲置的问题,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诚如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所言:“要做牛奶,并不一定要自己养奶牛。”可见,要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并不需要大规模地建立“红色”网站,更关键的在于高校如何转换理念,调整战略,有效整合各种已有资源的能力。

四、转变之四:树立品牌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8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新载体

高校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社会转型阶段,面临着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这需要民族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方能顺利完成转型,走向社会主义新时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重要阶段,高校作为输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抓住时代特征,实事求是,坚持积极贯彻党的领导方针政策,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探索创新,紧跟时展潮流,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为高校思政教育事业增添新动力。

1新挑战

在社会转型阶段,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生活、价值观等各方各面都带来极大的影响,这也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学术体系,教育习题也是如此,不同的历史,有着不同的教育要求目的。在新时期的中国,经济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眼下,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中国高校思政教育,更是带给我们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将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在倡导双一流建设的今天,中国的高校如何转型,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沟通方式也在随着岁月在不断更新和创新,比如微信的应用、微博的应用、各种自媒体的出现,也是带给我们教育一种新的方式,如何接受和应用这种新的方式,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2新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开拓思维境界的一种途径,不仅仅要引导和教育当代大学生的三观选择,更要引导他们找寻自我,找寻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性真谛,这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实现的,要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寻找到。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育风格,但是各自寻求的归宿是相同的,那就是如何寻求人性的真善美,把握生活的点点滴滴,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追求。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肩负着众多使命,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填鸭式的教育来引导和灌输书本既有的教育知识和理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人性认知,我们如何把握好前进的步伐,将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新载体作为思政教育实现的方式,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教育和老师的言传身教,更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引导我们找寻思政教育的新方向和思索思政教育的新形式。思政教育离不开课堂,但我们更应打开课堂。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科技体验的同时,更是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从前,我们交通只能靠走,现在,不到一天时间,我们可以飞向世界的任何的一个角落,这就是科技的带给我们的新的世界。在即时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选择众多的方式来感知世界和彼此交流。思政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借助新的通讯方式,与不同的老师和同学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这就是新的载体,新的载体带给我们便捷通讯的及时,也带给我们了一些新的认知,如何把握好这一认知,应是我们努力探索的过程和方向。一直以来,学生的思政教育一直是高校的重点教育课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变得更为广泛,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开始感到压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思政需求,这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强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政教育强调的就是学生的思想,其内容也是围绕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和培养优质道德品质而展开,这是一项长期繁杂的工作,无法短期见效,且易受到周围环境左右。然而事实是,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并未有效落实到课堂活动中,做不到对学生开导、引导效果,缺乏对学生作为主体教育对象的考虑。其二,过于关注学生接受知识的结果。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自上而下都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思政教育也深受其影响,工作内容多强调对知识的积累,教学方式多为说教或公开讲授,教学手段千篇一律的死记硬背、做习题,通过考试的形式评价一个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严重遏制了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脱离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理念和目标。新媒体环境下,给高校思政工作带去了一定的机遇和便捷,但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也给思政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人们借助新媒体工具,可将一段信息以文字或声音等形式快速的传播至每一个角落,加之网络带有虚拟性,对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者并不能及时制止,学生在浏览信息时易受到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高校正是大学生完善人格、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受此类不良信息的影响极易误入歧途,如,部分大学生在完善自己自制力的关键时期,没有坚定下去,缺乏自我监督、管理而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为了打游戏旷课、熬夜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对高校思政工作者而言,新媒体的兴起亦是一个挑战。教师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和价值观的设计师、引导者,教师的素质和文化内涵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对此,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首先,利用新媒体不断提升现代化素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能熟练运用新媒体工具作为教学媒介以更高效的实施工作。其次,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网络知识的传授,学会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增强信息辨别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再者,新媒体具有极强的娱乐氛围,极易对学生产生娱乐至上的错误人生观,对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地位,端正自己的态度。

3新措施

新媒体的兴起,渐渐摆脱了传统说教式的思政教育,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观念上的转变。不同于传统思政教育,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方式和载体,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网络通讯工具实现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展开,也更加便捷和快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并及时有效的进行引导和再教育。同时,有关新媒体与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施问题也被提上日程。《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从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联系与问题出发,围绕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关于思政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讨,为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思路。对此,结合上所述问题,高校思政工作应作出如下创新:(1)利用新媒体技术主动搭建交流平台。堵不如疏,新媒体兴起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既方便学生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方便推进思政工作的改革创新。满足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好奇心,避免学生的抵触心理,拉近师生之间距离,达到高效的思政教育目的。(2)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传统教育模式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对学生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如,宣传栏、板报、海报等对良好校园氛围的构建效果都是不容忽视的,学校是集中教学场地,良好的校园氛围对思政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传统驾驭模式应注意结合新媒体技术,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3)革新思政教育理念。将现代新媒体思维落实到教学、管理等每一项工作上,高度认可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改变。思想决定行为,接受新媒体,改变固有落后的观念,是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的新载体,诸如微信、QQ、投影机等工具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媒体环境下不仅促进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还给高校思政教育和学生生活学习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给当代高校大学生创造了全新的生活学习方式,但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鉴于当前环境下,利用新载体推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卫.大数据时代下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9).

[2]吕春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基于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的视角[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