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探讨

民办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探讨

摘要:近年来,许多民办高校不断扩大规模,使其财政专项资金也明显得以提升。财政专项资金从原来的预算给付向绩效拨款转变。对于财政资金拨款短缺的民办高校来说,资金绩效管理尤其重要,能有效促进高校发展。本文对民办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重要意义予以简要阐述,并针对相关资金绩效管理提出几点措施,以有效改善绩效管理现状,促进高校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

随着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不断增加,对于民办高校的财政专项拨款也有所增加,财政专项资金从原来的预算给付向绩效拨款转变,因此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1]。但由于多数民办高校对于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经验不明确,工作开展时间相对较短,存在一些问题及漏洞。本文结合民办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提出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能提高资金使用率,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1民办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现状

高校专项资金主要是政府拨给高校,而高校则用以提高财政资金和办学质量,主要包括科研、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及科学建设等。目前我国对于公共财政支出已逐渐用于预算绩效管理范畴,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高校财政专项资金[2]。绩效管理则是以绩效目标为原则,既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能使财政资金更加公开化、透明化。近年来,多数高校教育规模逐渐扩大与产业结构优化,民办本科高校重点以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主,并且与地方产业需求结构和经济紧密结合。近几年,由于政府对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方面加大支持,对高校专项资金投入量也在逐年提高。但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多数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尚未明确,导致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其管理办法也缺乏精细化、系统化,致使管理工作开展受限,专项资金使用并没有真正发挥效益。

2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2.1有助建立科学化、规范化高校

政府一直对民办高校投入极少,一方面是担心民办高校资金管理不规范,尤其是高投入、低产能。通过政府指引和督查,引导高校合理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针对高校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而言,合理规范、分配资金,将其作为下年经费核拨、后期拨款的主要依据,促使高校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分配具有科学化、公平性,拒绝主观因素,防止出现挪用专项资金、不合理配置、贪污款项等腐败现象[3]。

2.2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因财政专项资金具有有限性,对于高校大量需求,可利用项目绩效评价,让有限的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效率化、效益化的项目中,从而公正、公平的合理使用、分配资金,特别是教学质量高经营好的民办高校通过竞争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以有效改善高校矛盾,缓解资源浪费,使资金合理、科学安排,通过对高校财政支出结构予以改进,能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性、优化性,以有效提高资金效益。

2.3可提高责任与竞争意识

针对专项资金绩效管理而言,若将项目绩效评价、拨款有机结合,可改进民办高校重申报、轻管理等现象,逐渐演变成新观念、新发展思路的模式。因此,可通过对财政专项项目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高校后期申报项目、拨款的重要参考因素,以加强民办高校对于资金使用情况的责任意识,便于提高高校在发展中的竞争意识[4]。

3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缺乏管理理念

民办高校在管理上还相当弱,不少操作主要看董事长或院长的个人意见。包括项目立项和资金使用方面,缺乏绩效管理理念,高校管理部门仅注重专项资金是否取得,而对于绩效考核则敷衍了事,对于取得的专项资金会根据需要存在项目窜项使用情况及学院实际需要进行资金调剂,并没有严格按资金申报项目内容完成,使财政专项资金无法发挥效益最大化。

3.2评价组织架构尚未完善

绩效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有效的财政专项绩效管理组织。不少民办高校认为资金绩效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忽略了项目绩效的根本是需要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实际进展设定目标并付诸实践。资金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需要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和执行情况进行指导,财务部门只能作为监督部门。高校未设立资金专项小组,对绩效管理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也无法定期研讨及制定相应调整措施,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3.3绩效评价制度滞后

民办高校管理层由于对项目绩效不重视,获取的专项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即使制定了高校相应的绩效制度也没有严格执行,无法对绩效评价科学性、整体性、标准性、统一性及方向性予以指导。部分高校已建立相关绩效评价体系,但因缺乏标准评价体系,对效益方面及项目效率评价易忽视,从而导致绩效评价报告无可比性。

4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措施

4.1建立组织机构,提升人员素质

民办高校首先作为资金项目绩效评

价主体,应建立绩效管理机构或领导小组,加强评价体系。因此,要加强培训财务绩效人员,既要求绩效人员学会考评合规性、合法性,又要考评其效率性及效益性,可利用对外交流和内部学习的机会,逐渐提高高校有关绩效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高校管理层对绩效工作的重视,项目归口部门是绩效的重要管理者,财务人员提供指导支持,从项目申报即需要的资金绩效情况进行把关。

4.2完善绩效体系,建立规章制度

为了有效提高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高校要积极推动绩效规章制度制定工作,及相关配套工作。明确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基本框架、基本原则,并建立相关专家数据库等配套政策,起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效果[5]。完善高校内部项目申报程序。前期准备。各业务部门对照业务职能和管理需要,参考往年预算安排使用情况,对确实必要、可行的项目提出申请。项目申报。各项目申报内容均需提交完整的立项报告,特别注重确立切实可行的绩效目标,并为实现目标采取的措施。审核论证。学校各项目组资金申报项目需明确说明具体用途、用款部门、项目简介、测算依据、资金需求、绩效目标等信息。

4.3构建动态全面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根据高校项目设计指标,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并合理划分绩效评价等级,从而体现民办高校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每个上报的项目绩效目标需与相应的项目预算支出内容、范围、方向、效果等紧密相关。细化量化,以产出、效益、满意度等指标为主予以细化,尽可能的使用定量表述,拒绝以量化形式的方式进行表述,同时还能采取客观、定性的方式进行描述,但要具备可比较、可衡量性。合理可行、符合客观实际,能够在一定期限内如期实现。例如,对于民办高校的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可列示产出指标,其中如生师比、报到率、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与社会实践课题率是数量指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及获奖情况、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情况这些是质量指标[6]。对于每个项目,还需要描述完成的工作内容、工作量、预算资金支持等,侧重于过程性的内容。根据绩效目标制定,目的是统筹指导,确定大的方向,不宜太细。既可以用文字表述,又可用表格列举。可包括工作任务名称、投入用途、任务目标、绩效目标、实施方式、实施标准、工作量、完成时限、约束性要求、负面清单等内容。每项支出内容,需要列明所需资金额,并说明相关测算过程和依据,如列出工作量、支出标准等详细信息。项目开支标准不得超过学校的日常管理标准。建立高校绩效评价系统,能实时动态跟踪,加强动态绩效评价,能够及时有效查找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指标体系进行改进,以有效设置考核方式、考核周期,杜绝短期行为。

4.4加强绩效评价相关约束机制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体现奖罚分明。可以项目申报的绩效目标和项目资金预算为依据,按资金使用计划定期抽查各项目组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并作绩效评价,表扬优秀项目,支持专项资金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监督管理执行差的项目,并对管理行为较差的给予约束管理。此外,民办高校可以项目绩效评级体系、绩效完成程序为主要依据,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程度的停拔、扣除,严重的取消申报资格,落实相关项目考核责任制。项目成绩在绩效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可对团队资金造成影响,同时还与员工个人工作晋升、业绩考核等情况相关。通过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提高工作积极性,强化部门意识,从而达到提高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资源合理分配的效果。

5结束语

针对多数民办高校绩效评价工作散漫及忽视评价结果等现象,应建立健全相关专项绩效评价应用制度及结果反馈。利用项目最终结果予以客观绩效评价,确保绩效评价能够将结果反馈于相关责任人员及单位,让责任人员和单位能够有效认识自身隐患、问题,以改进管理办法,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水平[7]。

参考文献:

[1]胡阳雪,刘维忠.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基本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5):35-36.

[2]金俊.地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6(23):120-121.

[3]谢炳生.浅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不足和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2):77-78.

[4]卓越.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改进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29):122-123.

[5]王莹.高等学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6(6):32-34.

[6]谢炳生.关于加快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1):39-40.

[7]张小玲,褚耀光,卢玲.高校教育专项经费绩效管理框架构建[J].管理观察,2017(29):135-136.

作者:蔡昭映 单位:广东东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