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绩效审计范例

高校绩效审计

高校绩效审计范文1

一、绩效审计的内涵和特征

(一)绩效审计的内涵

虽然绩效审计至今尚无统一定义,但国际上对其内涵的表述,可以概括为“3E”: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称,绩效审计与经济、效率和效益审计有关。国内一些研究者除赞同“3E”内涵外,主要对经济效益审计作了三方面界定:(1)根据正确的管理原则、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审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2)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监管安排、措施办法和纠正问题所遵循的程序等。(3)将工作效果同预期效果对照起来,审查被审计单位目标实现的工作效力。2009年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中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内涵作了表述:高校内部审计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此外,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也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财政收支、经济活动等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行为。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范畴,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绩效审计的特征

如果把行政执法型的审计规范在制度之内,可以看出,传统财务审计更加倾向于审计财务的收支情况,更加关注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主要倾向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当前已经形成统一的审计要求和比较成熟的审计技术方法,并有着较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作保证。相比较而言,绩效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的是被审计对象的服务职能及管理效能。从审计成果看,绩效审计直接面对社会公众和政府公共职能部门,其审计结果直接反应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运行效果,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审计意见及建议,有利于组织宏观管控,实现目标。从审计范围看,绩效审计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收支审计,凡是与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相关联的领域,比如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的成效,在审计过程中都会涉及并影响着审计结论,这样对被审计对象的分析和评价才会更具体、更细致,针对性也更强。在审计方案实施方法的选择上,绩效审计较传统审计更具灵活性。比如,绩效审计的资料收集方法,可以为查阅、观察、外部调查、分析性复核、统计抽样、重新执行、集中讨论、重新计算,等等。再者,绩效审计也可以采用面谈、调查问卷、绘制流程图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综合研究,审计报告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审计结果,无需拘泥于某一定性或者定量指标。在审计权限和披露事项中,绩效审计不仅仅停留在财务收支,也可以依法检查所有管理活动,对管理者资源利用情况全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国内部分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的绩效审计主要表现在教育投资效益的有效性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广泛性两个方面。

1.教育投资效益的有效性。这个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高校对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使用情况上。其投资效益,具体表现为培养的人才和研究的技术,能为社会增加多少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能使受教育者提高多少劳动生产率等。

2.绩效评价体系的广泛性。新经济时代下,院系、学部、科研所、后勤服务中心以及校办产业等不同部门与经济实体使财会核算出现新的配置情况,导致高校资金管理愈发复杂多样,这种财会核算体系的多样性和资金管理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广泛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下,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快速发展,但受经济环境、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仍然占审计的主体地位,绩效审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较为欠缺。实际工作中,既没有明确的绩效审计内容,也没有完善的绩效审计标准和规范,更没有可供借鉴的完整案例。此外,现行的审计监督体制还存在诸多缺陷,对绩效审计结果的处理也无法有效评价,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符合绩效审计要求等现实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二、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绩效审计理念缺乏相关理论支撑

由于绩效审计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民众对绩效审计的认知程度还局限在“防止出现违规问题”的单一层面。即使是审计工作人员,对高校绩效审计也存在较多模糊认识,不能正确认识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务中不会利用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致使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迟迟不能全方位开展绩效审计。从国外先进审计经验看,绩效审计更侧重的是解决体制、管理、决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此外,在我国审计领域,国内学术界对绩效审计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研讨文章仅仅停留在必要性、重要性等宽泛范围,对深入钻研和实践调研的力度还不够。而对很多审计工作人员来讲,如何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如何构建由目标、范围、标准、指标、体系等内容组成的完整审计框架,还具有较大难度。再者,绩效审计的开展程序也缺乏系统的理论论证和制度保证,即使开展了绩效审计,也存在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审计结果也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二)审计制度规范和标准不健全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高校绩效审计的操作规范和准则。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却在不断修订和完善绩效审计准则,逐步明确绩效审计的实施与报告的具体要求。比如,自1972年美国首次颁布《政府审计准则》以来,到2003年已经对整个审计准则进行了4次修订。自1999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企业效绩评价标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规章,为促进绩效评价开展,规范绩效评价行为,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反观高校绩效审计,还没有形成可靠的绩效审计规范和可操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审计标准也没有明确界定。虽然,有的高校已经着手制定了《绩效审计实施办法》,但由于绩效审计对每项审计所涉及的资料、事项、范围、环节的要求都较为广泛,在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下,其操作性和指导性均难以得到有效运用。

(三)审计人员的结构配备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配备在5~10人左右,而且大部分审计工作人员主要来源于财务人员和审计、财经会计类专业,普遍缺乏法律、金融、公共管理和现代审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近年来各高校本着年轻化、知识化引进大量硕士毕业生充实到审计工作一线。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老同志实践经验丰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但现代审计技术陌生,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年轻同志专业知识丰富,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软件,但缺乏实务经验,看不懂账。由于高校绩效审计方式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审计工作人员还需要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对高校经济运行效益开展综合评价。由此可见,只具备财经、审计方面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及时组织审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使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素质等与开展绩效审计的要求产生了较大差距。这种人员配备的不均衡性、综合素质的不完整性,都对开展高校绩效审计提出了挑战。

(四)传统财务审计工作量比重过大

在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中,传统财务审计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辽宁某高校内部财务审计人员3人,2014年度计划安排经济责任审计8项,财务收支审计4项,还不算临时安排的专项审计。尽管合理安排时间,加大审计力度,这么大量的审计任务,如何让审计人员脱离传统的财务审计模式,运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评价标准,高质量、高效能地完成现代高校绩效审计的工作需求,审计人员根本无暇考虑绩效审计的积极作用,这都极大地制约着绩效审计效益的发挥,高校绩效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难以实现。

(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严重不足

数据资料(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审核、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有效的审计结果。如果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及有效性,直接影响绩效审计质量、审计结论,导致审计报告失去价值。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失真会增大绩效审计的风险及审计难度。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绩效审计过程中,主要手段还停留在因素分析法、图表法、统计分析法等传统方法上,虽然审计程序得到广泛运用,但大多数仅仅用来收集数据,还没有实行联网审计。相比之下,美国在开展绩效审计中,运用了行为科学方法、运筹学方法、决策模型研究方法和质量分析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在审计手段上也普遍将计算机运用于计划、管理和审计数据库等方面,提升了审计质量和效率。此外,个别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还存在漏洞,会计信息失真时有发生,降低了基础数据的可信度,这也给高校开展绩效审计带来了较大风险及困难。

三、开展绩效审计的应对措施

(一)牢固绩效审计理念,加强理论研究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转变经济和审计理念,依照“与时俱进、创新求实”的思路,学习先进经验,拓展审计范围,自觉将绩效审计作为发展方向和学习重点,逐渐把绩效审计融入到每项审计工作当中,在探索求新中积累绩效审计经验,为全面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要注重运用西方先进审计案例引导工作实践,最大化地提升审计地位,创造审计价值。此外,高校作为国家教育和科研的主要场所,要注重发挥强大的理论研究优势,深入探索绩效审计理论,以论坛交流、科研攻关等方式,加快绩效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二)完善绩效审计机构,保证审计独立性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好不好,独立性如何,取决于学校党委及行政领导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说,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高校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组织,审计工作由行政一把手即校长垂直领导,审计处长对校长负责。如此才能保证绩效审计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审计工作的公正性、有效性和客观性,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

(三)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建立复合型审计队伍

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除了要掌握会计、法律、审计等基本知识外,还要有运筹学、统计学、系统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知识。此外,先进绩效审计方法的运用,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后续教育培训、组织审计理论和实务研讨和经验总结交流等方式方法,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确保审计人员始终坚持依法客观、公正、保密、胜任的原则,审慎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与此同时,在审计人员的选拔任用上,也要注重配备专业、年龄和职称等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实现审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上的梯次搭配,优势互补,以提高绩效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四)探索建立绩效审计标准和指标评价体系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在高校绩效审计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效益好坏的指标体系。比如,高校基建项目资金的使用是否有效益,需要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来跟踪实现,这就需要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高度重视审计结果的合理运用。一个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包括所有影响绩效审计开展的因素(如总体目标、社会效益、群众满意度等),这个指标体系需要根据高校的发展规划、教育理念的变化做出动态调整。诚然,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专业逐步探索建立健全这种审计标准和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做到效益评价有据可依,逐步提升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绩效审计软件开发

调研发现,尽快以专业审计软件替代手工操作,这是高校绩效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着手搭建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审计信息的动态更新和整体联动。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包含着诸多内容。比如信息管理、辅助办公、网络运转等。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还要注重加强资料库建设、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应用和开发等工作,使高校绩效不断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

(六)建立高校绩效审计问责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多元变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我国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内部审计的迫切要求,都为引入绩效问责制度提供了平台。作为保证绩效审计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术界达成了普遍共识,即坚持“问责结果与奖罚制度、行政问责相结合”。基本设想为:在内部审计部门成立专门问责小组,由部门领导直接负责,区分项目和年度对绩效开展情况跟踪问责,并定期通报好的做法和部门。同时,将绩效问责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津贴和福利待遇等挂钩。实施绩效问责制度,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化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绩效审计工作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低成本、高产出”的良性循环。

(七)强化审计部门的服务意识

在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要改变以往把重点放在严厉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上的做法,首先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态度,既要传递绩效审计知识,又要达成绩效审计共识,引导被审计单位认识到开展高校绩效审计有利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推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如此,才能增强各级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被审计部门的配合意识和内部审计活力。

作者:靳海燕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财务处

第二篇

一、高校发展中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高校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审计职能只起到查错防弊的一般性监督作用。本课题创新高校审计理念、模式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把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环境审计、社会责任审计有机结合,运用免疫系统论、公共产品论、新公共管理论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理论,多维度系统地研究高校开展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促进高校审计工作提供前瞻性、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对进一步规范高校绩效管理和审计实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推动“提速、高效、避险、增值”的高校审计内涵建设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绩效审计是更新高校审计观念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而且基于高校(主要指公立高校)是财政拨款的非盈利组织,尤其是2010年中央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政策被一些人误读为政府为高校债务兜底买单,人们普遍认为高校财务无风险或风险小,资金资源无需社会监控。而且90%以上的高校内审工作也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日常物资采购询价、资产验收。高校内外审计观念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在绩效管理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年代,高校开展绩效审计时不我待。高校要以绩效审计为抓手,更新审计观念,树立绩效管理意识,积极发挥免疫、增值的现代审计职能作用。

(二)绩效审计是加强预算管理、优化预算支出、提高办学经费使用率的重要工具

目前,因我国仍缺乏严格统一、公正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导致了高校普遍存在预算管理薄弱的问题,尤其是预算编制缺乏科学规范性、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预算审批存在主观随意性、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预算绩效评价缺失等问题。并由此导致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效益低下、资产资源铺张浪费、专项经费使用不规范、盲目发展引发的巨额货款及其风险等问题。在高校发展中开展绩效审计,以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为突破口,围绕绩效审计模式,聚集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社会责任审计的协同力,查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及其根源,有的放矢地提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意见与建议,杜绝铺张浪费、效益低下和盲目发展,促进高校开源节流、节俭办学,建设节约型高校。

(三)绩效审计能促进高校治理进一步完善

高校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与核心问题。有效的高校治理结构是高校可持续发展和规范财务行为及绩效审计的根本保障。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促进高校治理结构,内部审计是有效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缺失,我国高校治理结构仍不完善,这对高校审计风险存在较大影响。在高校发展中开展绩效审计,并把高校内部审计上升到结构治理层面,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管理层渗透高校治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达到不断完善治理功能的目的。

(四)绩效审计是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监督机制

笔者对广西22所本科院校进行抽查了解,结果显示: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较严重、资金使用率不高、绩效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尤其是政府投入不足与资源铺张浪费、重投入轻管理、巨额债务风险、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率低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隐性消耗”这些问题或现象仍然突出。这些问题或现象在全国高校也是冰山一角,且与绩效审计缺失无不关联。在高校发展中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并且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把上述“隐性消耗”种种现象作为绩效审计的分析评价重点,力求在绩效审计评价中有所创新与突破,从防范和杜绝“隐性消耗”或财务安全隐患中提出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合理化建议和措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依据及其分析

基于高校“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以及绩效审计的内涵,本课题研究运用审计学和会计学、财政学、管理学、投资学、运筹学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免疫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哲学辩证法等学科原理,对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进行探讨研究。尤以如下理论机理作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理论依据。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这是一个从“权利至上”发展到“责任至上”的公共行政模式进化历程,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高效政府,其内容是更加关注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ChristopherHood提出把新公共管理看作为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将政府机构视为“绩效为本”的组织,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质量意识,实行公共问责制度。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绩效审计的效应,主要是通过公共产品社会需求扩大和审计职能提高,体现对公共服务进行资源配置与控制的市场化绩效评估工具,是对政府绩效和责任高度的关注。就教育而言,绩效审计对政府绩效和责任的关注重点是教育投入(如公共教育支出占GDP之比4%)到位情况、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与优化、社会公众“接受服务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的教育公平性等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理论。信息系统论的假定为信息是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基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信号传递理论的假设是信息的发射与质量成本成反比。那就是说,信息的传递发射,能使商品或劳务购买者业务成交后其质量得到证实。就审计而言,基于商品或劳务交易的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信息不对称。不可靠的信息会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失败或损失。由此,产生了提高信息质量及其可靠性的需求。“为了使资本市场的资源分配有效,投资者在决策时需要可靠的信息。而审计能使这些信息可靠”。通过审计这一第三方中介监督(评价)机构的功能手段,对组织开展绩效审计评价,能够保证信息传递有效和绩效信息的可靠性,使事后的商品质量或劳务服务仍能得到证实,并敦促组织不断加强绩效管理。

(三)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产生于上世纪末,由奥地利和意大利学者创建,认为社会产品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3],他们将边际效用运用到财政学科研究上,论证政府和财政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及公共管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性、互补性。公共产品理论产生,使人们对财政资金政策制定与理论研究的视野从单纯的财政支出拓展到公共产品的产出与提供,更关注财政资金的绩效问题。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就是源于如何对提供诸如教育、医疗卫生、安全、社会公共设施等此类公共产品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与预算,使财政资金取得“好钢用于刀刃上”的效果,其目的就是敦促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与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既经济又高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实现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提高和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由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提出,他当时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企业性质,他认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该理论更关注的是与组织活动保持密切联系的各相关者的切身利益与权益,认为任何一个公司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这是该理论与传统的“实现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至上”理论之别。利益相关者理论给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启示就是,审计评价高校专项资金绩效,除了运用传统的思维评价其3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外,还需拓展评价内容,即把3E拓宽为5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财政拨款大幅度增加,办学资金来源渠道不断拓展,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关注度日益提高,高校利益相关者也在从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政府和学生,拓宽到现在的政府、学生、金融机构、捐资助学者、要求享受教育公平的社会公众以及债权人、社区、竞争者等等,甚至高校重大项目建设中因受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影响的周边居民。因此,高校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需要不断提升高校“公共性”警觉,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满足政府、学生、公众等委托人迫切想了解和确保来自他们的经费是否被合理、有效使用等信息质量。

(五)免疫系统论

免疫系统论是免疫学理论之一,它认为健康体质能够保持机体的稳定和保护自身免受外界病原体侵害缘于人体内由免疫活性分子、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器官组成的免疫系统,该系统具有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借鉴了医学免疫系统概念,首次提出“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观点”。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形象生动地寓意了审计监督的功能,深刻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丰富了审计内涵,促使我国审计思路、审计方向、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提出,弥补了传统审计模式缺陷,要求绩效审计在发挥原有评价与监督同时,实现免疫系统功能。如像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需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高校绩效审计,需关注高校债务风险问题;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除了关注专项资金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同时,需防御和监视专款专用,资金有无虚报、挤占、挪用和超支等现象。也就是说,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及其评价作为绩效审计评价的重要内容。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RachelCarson发表了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1972年著名美国学者BarbaraWard和ReneDubos写作了享誉全球的《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并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至今,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不断拓展,协调发展、公平发展、高效发展、多维发展与共同发展,就成为人类社会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和资源日趋枯竭的双重压迫下的共同愿望。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组织的发展要与外界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强调发展度、协调度和可持续度。就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而言,资金投向的项目必须是教学及教辅所需,而不是因盲目攀比、复制或拷贝“豪华校园”来“跑部钱进”“争项目争资金”所造成的重复建设、闲置浪费、资金使用率低等“隐性消耗”这些外界资源的浪费损失甚至高校巨额贷款风险。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需要运用财务、经济、技术、生态和社会等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责任,尤其是教育资源配置、预算资金使用、价值增值和管理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敦促高校加强绩效管理,促进高校发展理念,由扩大规模转向提升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

作者:魏乾梅 单位:梧州学院

第三篇

一、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绩效审计的发展

绩效审计萌发于40年代,形成于50年代,并于70年代后期得到了较快发展.实践表明,绩效审计产生的内在根源是受托责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管理科学的出现、民主政治的进步、财务审计的发展以及民众对审计作用的认知程度的加深,逐步形成了绩效审计产生的外在条件.作为绩效审计产生的基础,财务审计实现了被审单位财务资料的正确和真实,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绩效分析才有价值.很多研究者认为,如果没有财务审计的发展就不能产生绩效审计;如果没有掌握财务审计技能,就很难开展绩效审计.当前,随着财务审计已经从单纯的“查账”扩展为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模式,都为绩效审计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

自2001年开始,高校绩效审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中,政府和社会普遍认识到发展绩效审计的重要价值.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开始增设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编制.2004年,教育部直属在京高校内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要做到“三个服务”,即: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服务,为防范经济风险服务.2004年4月,新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很好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也为高校内部审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审计范围、审计程序等方面都作了权威解释,对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作了全新阐述,这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2007年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审计,提高高校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为在大项工程中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而后颁布的《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指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配置、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机关责任追究机制.

二、国内外高校绩效审计的基本现状

1.国内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

纵观国内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始于1982年,其理论探索比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主要涉及公共管理学、财政学、审计学等学科.1991年,国家审计署在财政部会议上提出:“既要继续进行财务审计,又要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审计方面延伸.”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出“绩效审计”概念,突出强调了在加强财务审计基础上,重点向内部控制和效益审计转变,这标志着国内绩效审计开始进入实验阶段.此后,国内审计机关又提出了“从财务审计入手,加以分析,落脚到经济效益”的观念,并积极开展了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相关试点工作.1999年,财政部印发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国有资本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解释》(后均经修订),均可作为绩效审计最早出现的配套法规.自此,在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财政收支审计中,也逐步引入了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控制和管理效益的评价考核,由此开始,绩效审计开始向日常审计管理工作拓展.

在3年内,把绩效审计的方法体系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从政府部门到各行各业全面铺开,并建立完善的绩效审计体系.这一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全面推行,也成了国内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不可否认,与有着几十年绩效审计发展历史的美、英、德等国家相比,作为独立的审计模式的实践,我国绩效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发展到成熟还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研究情况看,国内创新性研究较少,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或者简单地将国外绩效审计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介绍和引用,缺乏结合我国国情和审计工作实践开展的真正深入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导致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际脱节严重.调研发现,我国高校的审计工作仍然以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借助社会审计仅对基本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对教育经费刚性支出、业务费等的绩效审计开展的不多,还没有完整的案例可供借鉴.

2.国外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

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对绩效审计进行研究.至70年代,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已经蓬勃发展,并且纷纷制定了相应法规条文强制保证实施.自1971年起,每经过2~3年,联合国公共管理和开发署,就将通过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专门致力于绩效审计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国际上第一次提出绩效审计概念是在1972年,具体表述在美国会计总署的《政府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标准》.到了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绩效预算制度也开始大面积推行,国际上对绩效审计研究开始日趋完善.至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绩效审计研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建立和实施了一些绩效评价制度.比如,1993年美国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案》,1999年加拿大的《绩效审计指南》,等等.

再比如,1997年,英国国家审计署的《绩效审计手册》,明确规定了绩效审计中各方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从2003年英国国家审计署的新版《绩效审计手册》来看,英国国家审计署在如何缩短审计周期、规划审计工作、简化审计程序、建立严谨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以及强化质量控制等方面,都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助推了绩效审计逐步走向标准化和正规化.根据国内外研究者阐述,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审计中的最重要工作,这使得美、英、澳等西方国家的教育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更加透明化、公开化.据不完全统计,西方部分国家已占到整个审计工作量的一半以上.比如,美国最高达到了80%,澳大利亚达到了50%,日本也达到了40%以上.此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高效可靠的绩效审计,西方国家获得了极大的收益,节省的各类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审计成本.

三、新经济时代开展高校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生存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当前,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经济时代具有信息化、知识化、人本化、全球化的特征,给高校审计带来了判断、决策、管理、人才和观念等方面的挑战.如前所述,绩效审计在国内发展较快,但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较为薄弱.具体讲,国内绩效审计尚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相应的法规条文尚需制定,也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相对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发展缓慢,不论是审计理念、审计方法都有待提升,绩效审计不少方法也局限于理论研究,在审计实务中难以应用.由此,审计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绩效审计理念,深刻认识到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校资金运行风险加大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已经难于缓解教育资金压力.为解决资金困境,经过多年尝试和探索,教育部和高校开始逐步形成“财”“费”“税”“产”“基”“社”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使非财政性投入占资金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在缓解资金困境的同时,这也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此外,很多高校在改、扩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贷款,资金运行的风险逐渐加大.据《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显示:截至2005年底,教育部直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高达336亿,相当于高校收入的51.1%.可见,传统的财务审计已不能适应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者应转变审计理念,提高审计技能,加大绩效审计,为组织抵御资金的运行风险提供保证.

2.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即使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有的高校为提升学校形象,争取更多生源,仍然不惜大兴土木,盲目上马,结果很多基建工程设计不合理,挤占挪用、损失浪费,建了拆、拆了建等问题时有发生;还有的对科研实力估计严重不足,大肆购置昂贵仪器设备,结果长期闲置;更有甚者在中央八项规定的严厉打压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感召下,依然利用职务之便,搞钱权交易,搞铺张浪费,造成教育经费的严重流失.由此可见,如何整合高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绩效审计势在必行.

3.社会民众关注度普遍提高

高校绩效审计范文2

关键词:绩效审计;高校;经济责任审计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经济责任审计指针对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的审计活动,包括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经济审计。对于高校而言,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仅仅能够有效保障高校会计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而且有助于保障高校财产安全,并为高校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高校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的问题

(一)传统审计观念尚未转变

当前,高校审计人员依然遵守传统的审计观念,并未充分意识到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的必要性,也并未实践中推进两者的融合进程。从两者融合的必要性角度分析,高校的大部分审计人员都认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融合是当前审计所迫切需要的,而有小部分审计人员则认为其融合是毫无意义的。从重点审计内容角度讲,财务收支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等内容都属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从其具体实施角度讲,大部分审计员工感觉存在困难,由此阻碍了经济责任审计融入到绩效审计中的进程。综上,当前高校审计人员的审计观念尚不明确,即使有审计人员已经意识到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融合的必要性,然而从整体而言,高校审计人员对于审计工作的具体落实到位不明显。

(二)高校内审开展此项审计面临诸多阻碍

目前,高校在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注重对审计内容的复核,然而在审计过程中却缺乏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审计方式并不能够体现出效率性、经济性与效果性。因此,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融入到绩效审计的实施而言,将存有诸多的阻碍,其主要表现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绩效审计评价因高校、地域、会计期间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即使采用相同的审计方法,也会使最终的审计评价结果存有差异;另一方面,在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方面,由于没有相关的规定对其行政指导与借鉴,仅仅依靠审计人员去不断摸索和总结,从内审的局限性上看,难以保障具体的审计实践会取得理想的审计效果。

(三)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还未普及

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的实践并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审计体系,难以支撑、引导审计的进行,尽管一些高校已经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的尝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难以把握绩效审计的方向与深度,绩效审计展开难度较大,最终结果与预期结果也并不相符,所以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还未在高校中普及。而且当前情况下,很多高校都尝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但是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思路与方法的探索效果也并不理想,致使部分高校直接放弃并搁置了经济责任审计融入到绩效审计中的尝试,影响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的整体进程。

三、基于绩效审计视角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对策

(一)转变传统审计观念

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分度不大,且具体的审计内容还未加入有关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活动内容方面的内容,因此,当前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客观反映领导干部是否存有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并不全面。因此,高校当前审计务必要改变传统的审计观念,建立全新的经济责任审计理念,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融入有关绩效审计的内容,以让绩效审计的覆盖面更广。与此同时,不断加快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发展,能够保障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及有效性,并满足现代审计与高校发展对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新要求。

(二)科学使用绩效审计方法

在经济责任审计具体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要结合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展开具体的审计实践,既要保持应用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中抽查会计凭证、翻阅账务报表、询问等审计方法,又要科学融入绩效审计中的观察法、访谈法、调研法、比较分析法等审计方法,并将两种审计方法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促进审计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同时,审计人员还应该借助审计软件以辅助审计工作的展开,在科学的审计方法下,不断扩充经济审计的覆盖面,在保障审计结果效率性、经济性与效果性的前提基础上,提升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三)完善审计评价指标

构建基于绩效审计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从高校基础行政管理、日常工作业绩、重大决策制定与变更、廉政纪律及社会效益角度展开审计,结合审计的具体需要,并赋予审计指标以相应的权重。具体而言,对于基础行政管理的审计,应该重点考核行政管理人员的合法合规性指标与预期绩效指标;对于日常工作业绩的审计,需要重点考核经济指标与科研管理指标,突出对审计结果的评价;对于重大决策制定与变更的审计,务必把握决策方向,对决策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并建立相应的审计指标;对于廉政纪律的审计,有必要重点考核经济内容,防止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是存有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不良行为。

(四)加快开展审计转型试点

经济责任审计融入到绩效审计的审计转型,在高校的普及并非一蹴而就的,对此,加快开展绩效审计转型高校试点的建设,展开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的尝试,在此过程中寻找科学的审计方法,总结审计过程中的失败经验,并审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予以反思,重新整理审计思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积累审计经验,等绩效审计经验成熟、审计业务熟练后,再将审计应用于相对复杂的单位与业务中,逐步推进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融合进程,以促进绩效审计发挥其应用的效果。

四、结束语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一种监督,更是为高校人事变动、经营管理、战略转型、决策制定等活动展开的重要依据。因此,高校务必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有效地融入绩效审计的方法与原则,合理地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不断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工作流程,及时公开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以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对于高校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保障高校的经济健康,以促进高校取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海跃.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院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4):39-41.

高校绩效审计范文3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绩效审计;影响因素;工作策略

绩效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三要素分别是经济性、效率性与效益性,通过揭露高校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形成的严重浪费与损失为重点,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维护资产的完整与安全,提高管理水平。在高校普遍依赖公共财政资金办学的情况下,各高校的财力状况差异不明显,使用资金的效益是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所以高校越来越注重绩效管理,这就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务必要顺应形势,落实绩效审计工作,推动高校提高管理水平。

一、高校绩效审计影响因素

(一)审计体制影响内部绩效审计独立性

审计的灵魂是独立性,但现行的行政模式工作体制严重影响审计独立性。国内高校内部审计的建立和西方国家不同,并非源自内部受托责任,而是用强制性方式建立,是国家审计补充。尽管当下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有显著的提升,但机构设置不科学、领导体制不顺利等因素依旧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绩效审计难免畏首畏尾,影响绩效审计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二)落后的技术很难满足绩效审计需要

顺利开展绩效审计工作需要高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但当下很多高校依旧以账项基础审计为主使用内部审计技术,审计方法继续停留在手工查账的传统阶段[1]。这种落后的内部审计技术给高校的绩效审计带来较大难度,影响绩效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很难满足绩效审计的现实需要,亟待改进和优化。

(三)缺乏恰当的绩效审计标准评价体系

绩效审计的每一项内容都涉及很多事项、环节、资料,且审计必须的指南与标准尚未出现,审计的程序、取证的方式以及编写底稿、确定报告内容、转化审计成果等规范性要求都不十分清楚,致使高校难以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与此同时,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是评价被审计高校绩效高低的重要尺度,因高校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缺少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的标准,影响绩效审计工作效率,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完善的内部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是目前高校稳步推进绩效审计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绩效审计工作策略

(一)快速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内部绩效审计的独立性

高校内部审计的开展与发展和审计环境息息相关,优良的审计环境有助于高校开展内部审计业务。同时,实施审计监督会对环境产生作用,促进高校发展经济事业,特别是把绩效审计应用于高校,能促使高校有限的资金与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教学与科研等领域应用有限的资金,促进高校良性循环发展,以低成本和高产出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尽量扩大高校内部审计范围,确保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能客观自由地开展绩效审计,需要高校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从组织层面确保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人员具有高度独立性[2]。而高校的领导者应在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中充分认识绩效审计不可替代的作用,确立审计组织地位的独立性,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的审计监督权。

(二)改进绩效审计技术,提高高校绩效审计工作水平

第一,按照高校绩效审计项目的需求灵活使用绩效审计技术方法。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应用审计调查方法,取得被审计项目或单位达成目标的程度和效果,掌握调查证明资料;分析被审计项目或单位的效率、效益,借鉴并引入专业统计技术领域的统计分析抽样技术、非统计业务测试方法、量本利分析方法等。第二,高校的绩效审计要和审计调查、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工程、审计财政和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从体制与制度等角度研究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绩效审计建议,推动高校优化内部管理,大力监控经济活动,促使高校实现精细管理。第三,在高校绩效审计技术手段上,应加快内部审计部门的计算机软硬件建设与使用环境建设,通过有效的措施开发计算机的各种审计辅助软件,促使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跟上绩效审计发展需要,提高绩效审计工作的技术水平。

(三)科学建立审计标准,优化高校内部绩效审计评价

高校使用一项资金是否有效率要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评价,绩效审计正因为缺少对高校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绩效标准而制约绩效审计的稳定开展与持续推进[3]。这就要求高校设置绩效审计标准的双重评价,并有效结合定性与定量。经济性、效率性标准应涵盖经费来源结构、经费结余比率、利用资源的效率、经费使用结构;效果性标准则通过高校办学水平、学生培养质量、科研能力、社会知名度与认可度等指标反映;制度性标准要依据高校办学思路、目标定位、规章制度建设、教学质量监控、测评系统等标准体现。由此可见,高校绩效审计中的每一类标准都需要通过多个指标反映,学生培养质量与经费使用结构等指标不仅关系到经济性、效率性标准,还和效果性标准有关,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测评系统等指标不仅关系到效果性标准,还是制度性标准。所以高校在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效益评价的特征,结合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量化能量化的效益影响因素,方便进行分析、比较;如果效益影响因素无法量化,在衡量中就应遵守优先实践的原则。通过不断总结、修订高校绩效评价体系,促进绩效审计结果的使用与转化,提高绩效审计的价值。

三、结语

绩效审计是审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绩效审计则是高校拓展内部审计的主要方向。高校绩效审计不仅是一种潮流,更是一个过程,需要在实践中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并研究内部绩效审计的影响因素与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促使绩效审计不断完善、持续提高和发展,通过开展绩效审计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提高高校使用资金、利用资源的效益,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献.高校绩效审计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1):293.

[2]苏华董.高校内部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探讨[J].新经济,2016(11):16-18.

高校绩效审计范文4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著名的会计学教授StuartTurley指出,审计方法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风险导向审计这一重大变革。一方面,风险管理涉及的审计程序再分析的基础对控制审计成本有重要作用(Knechel,2002);另一方面,风险导向审计能更有效发挥其“免疫”效应,如发现会计误报或者财务舞弊(Knechel,2001)。因此,为了有效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引入风险导向模式的绩效审计,一方面有利于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并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对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越来越重视,通过一系列举措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结合评估的风险确定绩效审计的范围及重点,进而实施绩效审计程序,其绩效审计风险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起来。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及审计实践中的问题促使我国开始重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高校专项资金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其绩效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导向模式基本上没有应用到绩效审计中,其审计程序中也没有涉及风险理念。这可能不利于发挥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也不利于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和进一步推广。随着政治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类风险必然会不断覆盖到政府及公共部门的业务。为此,如何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免疫”效应,加强风险管理,降低审计风险成为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首先,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专业人员的匮乏增加了绩效审计风险。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具有专业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审计机关和人员的首要任务是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不仅涉及财务会计及审计、信息网络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涉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规定和管理办法以及新的政策动向,同时与统计、计量、计算机技术相关。目前审计机关或审计机构普遍缺乏全面融合审计、会计、法律、计算机网络的专业型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失,不仅增加了审计工作压力,也影响“免疫”效应的发挥,更提高了绩效审计风险。同时,高校专项资金的长期性也导致审计判断的难度进一步增加。此外,大部分高校内部绩效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高,自主性较差,给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增加了难度和风险。其次,传统的绩效审计理念增加了绩效审计风险。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绩效审计思想还受到财务审计理念的影响。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过程基本是参照财务审计工作流程,绩效审计的重点基本是围绕专项资金项目的特点及使用规定来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是根据专项资金使用的成果、专项资金管理情况来确定,绩效审计的方法没有特定的技术,绩效审计的过程也缺乏完整的操作规范。这样的绩效审计工作不仅影响“免疫”效应的发挥,也增加了审计风险,进而影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质量。最后,繁重的审计任务增加了绩效审计风险。近年来,随着高校专项资金投入比例的增加,国家对专项资金越来越重视,针对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过程出台了一系列绩效审计举措及要求,同时对专项资金绩效的审计质量和效率也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这种情况下,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任务无形中加重了,审计机构“免疫”效应的发挥变得迫切了。在审计的人力与物力不变的情形下,繁重的审计任务使审计机关及人员面临的绩效审计风险增加了。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提高审计质量,在绩效审计中引入以降低审计风险为目标的风险导向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免疫”效应中的风险导向模型

常规的财务审计一般是事后审计,其典型特点是根据事后的审计资料,结合审计标准,在核实审计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过程中,侧重于审计证据的错报和漏报。而绩效审计的过程不仅是事后审计,也涉及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其特点是不仅关注被审计单位事后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也侧重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对象的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财务审计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绩效审计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分支,看似可以运用上述审计风险模型,但是,该模型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具有普遍性,没有针对性。很显然,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并没有考虑专项资金的特殊性,如专款专用、周期性长等。因此,在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风险模型时需充分考虑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特点,不能盲目套用传统的财务审计风险模型。鉴于绩效审计的特点,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绩效审计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高校专项资金实际情况,本文定义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风险是由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与专项资金绩效检查风险共同构成的,风险模型如下: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风险=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专项资金绩效检查风险=(专项资金固有风险×专项资金控制风险)×(专项资金绩效识别风险×专项资金绩效评估风险×专项资金绩效反馈风险)该模型中,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指高校提供专项资金绩效活动的审计证据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专项资金绩效活动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但因专项资金的特殊性,其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密不可分,在审计前阶段无法单独进行识别,故将两者统称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根据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的特点可知,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计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外部人员无法控制。因此,要发挥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降低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只能在审计过程中控制并降低绩效检查风险水平。此外,财务审计的重大错报风险有很大的普遍性,其原理对于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也适用,且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在此不作详细阐述。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检查风险,尽管学术界对绩效检查风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专门针对某个项目的绩效检查风险研究尚不多且不够深入,关于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检查风险的探讨更是屈指可数。因此,专项资金绩效检查风险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专项资金绩效检查风险,主要是指审计人员通过预定的审计实施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证据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由此可知,绩效检查风险的大小受到审计人员主观臆断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可控风险。因此,要降低审计风险并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需要审计人员充分了解、掌握绩效检查风险的特点及类型,运用、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术评估并规避审计风险。下面从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程序的角度将高校专项资金绩效检查风险进一步细分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识别风险、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估风险、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反馈风险。

(一)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识别风险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识别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就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时,由于对高校财务环境的不熟悉及检查工作不全面等造成的判断失当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因审计人员掌握的相关资料不齐全,运用的方法不当,数据的分析不深入,很有可能对潜在的风险识别不到,产生绩效识别风险。

(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估风险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估除了涉及经济效益评价外,也离不开社会效益评价,是一个周期性、持续性且复杂性的过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时需要大量的资料来证明,如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申报资料、审核及审批管理制度、专项资金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制度、项目反馈、考评和公开制度等。繁锁的评价内容及依据导致审计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同时,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科学、合理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及绩效评价标准,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基本是由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及主观判断进行审查、分析与评价,其绩效审计质量和审计结论很可能引起人们的质疑,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绩效评估风险。

(三)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反馈风险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最终目的是根据审计过程提出审计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意见,促进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的规范、合理、有效运用。这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然而,目前我国专项资金方面的审计人员知识不够渊博,实战经验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审计人员尽管非常熟悉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也可能会因为专业不强、经验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引发绩效反馈风险。因此,坚持风险导向进行绩效审计,不仅是充分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免疫”效应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基本条件。随着国家对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日益重视,其绩效审计的问题备受瞩目,专项资金审计风险压力日益增加。传统的账簿基础审计模式及制度导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良好审计质量的要求,无法有效发挥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也无法有效降低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风险。因此,风险导向模式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一方面能及时反馈绩效审计过程的信息,对专项资金管理活动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实现专项资金的最佳效用,进而提高审计质量。

三、风险导向模式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免疫”效应中的嵌入

坚持风险导向模式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就是在力求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免疫”效应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的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的审计中,从高校专项资金立项、实施到完工全部过程都贯穿主动控制风险的理念。风险导向审计的关键问题是在既定的绩效总体审计风险基础上,如何控制重大错报风险与绩效检查风险的大小。由于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与绩效检查风险呈反比例关系,因此,在既定的可接受水平的总体审计风险下,重大错报风险较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绩效检查风险降低到相应水平;相反,如果绩效检查风险较高,则需要适当降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由于重大错报风险是在审计前阶段就发生,审计人员无法控制,属于不可控风险,因此,如何控制审计各阶段的绩效检查风险就是审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控制绩效识别风险,发挥审计计划阶段“免疫”效应

审计计划阶段是绩效审计工作中的第一阶段,也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对后续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获取的大量专项资金信息资料,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及审计职业判断寻找专项资金可能存在不经济和不效率的领域,并充分了解这些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深入分析其成因及后果,为识别风险的性质及类型奠定基础。为了控制审计计划阶段的绩效识别风险,发挥该阶段的“免疫”效应,为后续审计工作做好准备,审计人员一方面要了解专项资金风险成因的主要类型,具体包括:(1)专项资金的构成不合理;(2)专项资金使用不符合预算和业绩的要求;(3)专项资金重复使用并造成损失与浪费;(4)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离预期甚远;(5)挤占并挪用专项资金。另一方面,要熟悉该阶段绩效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组织方式等。首先,审计人员在熟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专项资金项目的相关因素。其次,综合运用阅读、访谈、抽样调查、比较分析法和定量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存在的风险,并将其进行分类。最后,从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方面进行分析和筛选出关键影响风险的因素,归纳整理成该阶段的报告,为下阶段的审计提供意见,也为最后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提供依据。

(二)降低绩效评估风险,发挥审计实施阶段“免疫”效应

审计实施阶段是对专项资金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作出客观科学评价的关键环节,也是执行绩效审计方案、整理绩效审计数据、编制工作底稿、形成初步审计意见的过程。由于高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广泛、投入量大、专项性强、占用时间长,因此,专项资金绩效评估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为了降低绩效评估风险,发挥审计实施阶段“免疫”效应,审计人员可以从评估指标、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三方面着手。首先,构建全面科学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估指标,对专项资金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进行评估,目的是反映专项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及效益。由于高校专项资金来源、性质、范围不同,体现的效益也不同,衡量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的标准也会截然不同,如高校修购专项资金体现的是硬件设施教学质量,科研专项资金体现的是科研成果及水平。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需要慎重考虑绩效评估的标准问题,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兼顾不同性质的资金,使不同性质的资金具有全面性和可比性。此外,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估,有些绩效无法用货币化计量,如社会效益,这必然会影响绩效评估结果,存在评估风险。因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定量化指标,当然定性指标也必不可少。总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兼顾全面性与可比性的基础上,考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做到科学合理,制度、标准统一,这样才能客观公允地进行专项资金绩效评估工作。其次,选择正确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方法。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在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估结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实施阶段从执行审计方案、整理审计数据、编制工作底稿直至出具审计意见书,都有审计方法的运用。因此,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审计人员需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选择科学、正确的审计方法。为了降低绩效评估风险,发挥审计实施阶段“免疫”效应,审计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如抽样调查、观察分析等,也应该结合比较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等定量评价方法,这样才能为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确定合理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实施程序。在确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审计方法后,审计人员要做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设计和实施合理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程序,即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审计人员根据前期掌握的情况,考虑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后,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系统运行方式、资源和制约因素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以便专项资金绩效的评估。为了确保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顺利进行,审计人员需要熟悉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包括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高校部分机构设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与实施情况等。结合绩效审计的内容及自身专业素质,借鉴绩效审计先进经验及管理技术,对获得的信息质量和可信度作出合理判断,确定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领域,完成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最后经过科学的验证,得出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结论。

(三)减少绩效反馈风险,发挥审计报告及反馈阶段“免疫”效应

审计报告阶段,最典型的特点是出具绩效审计报告,反馈信息。绩效审计报告的格式不局限于财务审计中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四种类型,形式更多样化,内容更广泛,视野更开阔。它不仅能确保审计报告的权威性与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也能反映绩效的好坏。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的来源、使用、管理、制度设计、内部控制、绩效结果等详细情况及相应的审计建议和改进措施将会成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其审计报告的最终目的是发挥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对高校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同时促进被审计单位未来能够有效合理使用专项资金。因此,审计报告的内容对被审计单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审计人员只是充分描述实地调查与分析状况并根据审计标准提出相关的建议,不用强迫被审计单位接受,也不需要对绩效审计处理作出决定,但是审计报告的准确性需要审计人员的保证,因此,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时,同样需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由于审计报告使用者的经验、知识水平等差异,对审计报告的审视与理解不同,这使得审计报告的反馈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减少专项资金绩效反馈风险,发挥审计报告及反馈阶段“免疫”效应,一方面,在审计报告中,应该针对专项资金来源情况、管理情况及使用带来的绩效现状进行描述,对被审计事项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对专项资金绩效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确保绩效评价的合理性及审计报告的真实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要及时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解释专项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进一步了解审计建议被采纳执行的情况。因为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就是揭露问题、纠正问题、抵御风险,达到绩效增值的目的。审计工作质量的检验效果则是了解审计建议被采纳的情况,如果问题没有纠正,建议未被采纳,审计人员则应从被审计单位及审计报告两方面找原因,从审计反馈中不断完善后续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

四、有效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免疫”效应的措施

高校绩效审计范文5

绩效审计在我国高校内审工作中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审计实践中,高校内审的主要审计工作仍然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来开展,在审计报告中鲜有涉及有关资源利用的效益情况的评价。

二、影响高校绩效审计的客观因素

(一)绩效审计体系不健全,缺少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标准

这是目前绩效审计缺乏实施条件的主要因素。绩效审计的对象具有复杂多样、综合性强等特点,所以很多理论知识和操作模式都没有定性,给绩效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绩效审计虽然在很多领域已有所实践,并颁布了较为详细的绩效评价操作细则或准则,如:《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企业效绩评价标准》等,但是此类文件,所提及的指标体系多为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财务指标,仅与经济性和效率性效益相关,对于其他效益方面难以评价。高校作为主要依托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企业的财务管理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校财务制度;且高校主要职能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仅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不能满足高校资源使用效益全面评价的要求。缺乏针对高校情况所制定的绩效评价体系、操作细则,没有明确的量化的评价标杆,直接影响高校绩效审计的开展。

(二)审计证据的限制

传统财务审计中,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评价,主要是对报表、凭证等财务资料进行检查,通过翻阅会计凭证即能获得大量原始证据,收集起来较为简单且完整。而绩效审计却要收集大量业务资料来作为审计证据,证据收集时还需要审计人员依靠财务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经验来判断证据的相关性、充分性及可靠性。同时相对于高校财务部门财务制度的完善程度,被审对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不一,所提供资料真实性、可靠性存在风险,甚至存在无法提供足够的审计所需资料的情况。审计证据的不充分增加了绩效审计评价风险,按照“四个不评价”原则之“对在审计过程中,未取得确凿证据或审计证据不充分事项不发表评价意见”,绩效审计难以进行评价。

(三)结合型绩效审计的制约

目前绩效审计在高校展开的主要形式是结合型绩效审计,该形式无法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特色。目前高校绩效审计主要采用传统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等工作中,将绩效情况作为额外需要关注的方面提出,未明确要求做出有关绩效情况的审计分析及评价;另一方面,一些资源使用的绩效情况,从宏观角度进行汇总分析,才更容易全面发现问题,如:高校资源各部门之间共享程度低,一些设备购买买来了闲置不用,一些老师却缺乏经费购买必要设备;基础建设工程缺乏长远计划,反复工程等。仅在单个部门或项目的传统审计中运用绩效审计,对于资源使用情况的信息掌握容易出现不够全面的情况,导致对绩效情况无法评价或评价不够准确。

三、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相应对策

(一)健全绩效制度建设,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绩效审计程序

要想更好的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就需要在实践中规范体制,发现和总结问题,健全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适用于高校经济和教育活动的绩效审计制度,这是发展绩效审计的前提,之后应在此基础上确定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细化评价指标,这是有效展开具体审计工作的依据。相对于较为成熟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2011财政部颁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更为适用,目前该评价体系已对“项目决策”及“项目管理”这两类一级指标细化了其评价标准,而对于“项目绩效”这类一级指标仍然没有细化出具体评价标准,高校需要根据高校的特点及发展情况,对评价体系进行细化,才能更具有操作性。

(二)加强高校内控制度建设,优化绩效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是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优化现有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员才能更好的实施绩效审计。首先绩效审计的发展需要得到学校各层领导的重视,正确认识绩效审计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其本身的局限性,才能正确推进绩效审计的工作开展。其次,高校应建立健全各部门的内控制度,加强部门内部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妥善保存必要的基础业务资料,提高审计所需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为绩效审计提供良好的可实施环境。最后审计部门需要规范绩效审计程序,明确审计对象,确定审计重点,做好审计计划,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也便于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考核。

(三)加强高校审计队伍建设

高校审计部门普遍存在审计人员少、审计任务重的情况,因此需要保证审计队伍的精锐性。高校应加强审计人员的任前选拔制度,选拔具有一定的审计专业背景的人才;上岗前,应重视岗前培训,如财务审计人员需要在财务处进行实习,了解高校财务运作体系等;在岗员工应加强后续的理论教育培训,形成一定的后续培养机制。同时绩效审计的复杂性,决定了需要审计人员在需要具备基本的审计、财经、高校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外,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分析能力,要依靠审计人员丰富的个人实践经验。因此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需加强在岗人员的实践锻炼,轮流担任主审、高校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与学习等,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开展独立型绩效审计

独立型绩效审计更有利于从宏观的角度汇总材料,分析现象,从而发现体制、机制的问题,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其可以着力查处资源浪费、资产流失、效率低下等专项问题,促进各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审计监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审计突出查找问题,独立型绩效审计则突出对影响绩效成因的分析并提出建议,其审计报告可以以审计调查研究报告、审计建议函等形式,向被有关决策部门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对于一些虽然符合现有政策,但存在制度性缺陷或政策落后不符合发展现状,短期内难以做到根本性改进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析报告模式,向被审单位、决策者阐明问题存在的本质原因,提出改进或发展的思路和框架。所以,通过独立的绩效审计,更能宏观的、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利于更好的发挥绩效审计建设性作用。

四、结束语

高校绩效审计范文6

【关键词】绩效审计;财政资金;高校

一、引言

新时代绩效审计广泛运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校各类项目资金日益增多,同时带来的使用风险不断增大,特别是在深层次改革进程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手段对开展绩效审计提供了空间,通过这种全过程的监督方式,构建活力、高效、顺畅的体制机制,是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应该说,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绩效审计是完善高校财政资金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抓手,对提升高校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经济效益评价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高校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绩效审计在高校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承担的角色,深入挖掘并找出高等院校管理改革过程中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绩效审计为抓手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因此,绩效审计是教育系统财政资金风险管控、构建第三道防线的重要监督手段,对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绩效审计在高校的运用情况

(一)高校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第一,绩效审计保障了高校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绩效审计是教育改革中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绩效审计在开展相关项目综合评估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方式为主,根据审查的资产、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情况,在各项审计指标中设定相应预警标准,对相关项目从经济效益角度作出评价。当然,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教育领域积极应用大数据审计,加大对学校相关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重点对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科研经费等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对资产实物量和资产质量状况变化情况进行审计测算和核实,通过全方位、多元化审计保证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第二,绩效审计降低了高校体制风险。教育体制中存在着各类隐性风险,仅仅通过相关负责人的主观判断难以识别,必须通过全过程的绩效审计,对相应事项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才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是政策风险。教育改革速度加快,国家出台各项政策,如《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频率加快,如何避免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是改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从绩效审计的监督角度来评判风险更加科学和具有针对性。二是经济风险。高等教育建设中的项目工程多,涉及财政资金风险大,对财政资金使用与调配以及融资项目开展项目审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而能够保障教育工程具有显著绩效,降低可能的经济风险。三是业务运营风险。高校业务涉及面虽然不广,涉及行业也有限,但是仍然存在管理缺位或错位、内部控制设计失当等方面的风险,通过有效开展绩效审计对降低相关业务运营风险将起到积极作用。第三,绩效审计助推教育改革试点顺利完成。教育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是,首先通过试点展开。在不同的试点中涉及人员调配、岗位设置、课程整改等各方面的内容,存在很多“真空”地带需要进行部署安排,在推进这些项目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风险和道德风险。那么,绩效审计作为第三方监督的重要力量和手段,可以从财务管理角度全程介入,从而能够保障相关教育工作顺利推进。此外,开展教育改革的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确认,以此优化改革方案,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也需要绩效审计作为后续综合测评者,对整个试点项目作出最科学、权威的审计报告。

(二)绩效审计在高校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中的现状

1、高校绩效审计工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高校绩效审计工作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高校工作的重点放在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绩效审计工作质量。另外,教育部门并没有制定一套标准统一的绩效审计流程安排,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初期,很多工作准则没有建立起来,高校绩效审计的规范性内容和工作范围还存在明显的限制性,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没有引起重视,绩效审计工作停留在表面。而且高校的绩效审计工作没有可行的经验借鉴,收集数据信息无从下手,更不用说用相应指标来考核评价,审计数据信息库难以建立,缺乏具体可行的绩效审计目标,阻碍了高校审计工作顺利开展。2、绩效审计标准和制度保障措施情况。绩效审计作为企业提升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监督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绩效审计逐渐运用到政府管理过程中,主要针对政府公共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到了广泛推广,但绩效审计运用于高校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的进程较慢。究其原因,主要是高等院校获得的财政资金在有限的情况下,使用比较单一、不易挪用,而且不直接产生经济效应。同时,绩效审计在高校运用中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标准,对高校的绩效审计工作并没有明确要求,审计工作程序和方式流于形式,审计监督制度相对薄弱,缺乏完整的行政问责制度,很多工作内容难以通过审计监督得到有效落实,导致绩效审计在高校运用中范围有限。这些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3、绩效审计队伍建设情况。高校对绩效审计工作并不重视,整个审计队伍专业水平并不理想。根据调查发现:一是高校管理体制造成审计人员水平要求低。高校管理主要是建立在上级部门监管的基础上进行合规性管理,缺乏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的监管,而且财政资金使用范围较窄,管理部门往往忽视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直接导致不聘用高素质水平的审计人员。二是审计人员缺乏系统性培训。相关审计人员缺乏在实务部门工作的经历,且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缺乏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后期培训学习中,也往往忽视审计专业知识培训,由此,导致高校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绩效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三是缺乏对审计工作的创新意识。部分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传统审计的思维框架内,排斥新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导致业务水平提升方面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绩效审计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审计独立性不强

高校教育改革中面临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受校内管理体制的限制问题,严重影响到绩效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降低了内部审计质量。比如邱凤仪(2010)就指出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是制约教育系统绩效审计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校内审计部门工作性质,对外部审计部门存在隐瞒或者谎报现象,使得绩效审计报告缺乏独立性。《国际职业会计师道德准则(2012)》确定了独立性的两个方面,即精神独立性和外观独立性,这是审计师独立性的必要特征。这种独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心智独立性,即允许审计人员发表意见而不受专业判断的影响,允许以正直的态度行事,并具有客观性和专业怀疑态度;二是外观上的独立性,即在了解所有相关信息(包括所采用的保护措施)情况下,将合理地确定公司或保证团队的完整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态度。尽管任命审计师的责任最终可能由高校领导层承担,但多年来任命有效权力一直是执行管理层的特权。在高校治理框架内,审核委员会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种影响,但在绝大多数审核中,审核员与执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仍然至关重要。

(二)绩效审计范围受限

大部分高校绩效审计范围仅仅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方面,偏重于审计监督职能实现,重点审查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否落实到位,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法合规。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事后监督,在经济事项发生后追责,但违规违纪行为已经产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很难弥补。对事前、事中的审计监督力度不够,而且没有从学校管理、长远发展、风险控制等角度出发落实高校绩效审计的重点,从而导致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审计等审计事项的缺失。事中审计流程管理是组织质量保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部流程审核要求机构的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不断改进流程,在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进行及时纠偏。那么,应该要在绩效审计的基础上建立教育财政资金使用保障体系,以确保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和质量,并通过相应指标反映在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内。

(三)绩效审计方法落后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主要以事后审计工作为主,且审计方法落后,从事审计工作的也大多是老职工,对计算机等审计方法不熟悉,不利于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会计方法运用不够。审计人员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依赖于执行管理层意见,专业会计技术运用不够,尤其是在会计数据或多或少地取决于对未来事件和可能的业务成果的估计的情况下。二是开展绩效审计业务不专业。大部分高校没有开展审计外包服务,主要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同时高校具体财务情况属于学校机密,不能外泄。三是信息技术在绩效审计过程中运用不足。由于缺乏运用电子信息整合内外部资源和资料的能力,仅凭借被审计高校的部分资料难以对整体经济活动实现有效把控,难以获得全方位信息,不能更好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这些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最终导致了高校开展绩效审计难度较大。

四、绩效审计提升高校财政资金效益的路径与方法

(一)建立高校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监督体系

在设计高校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过程中,构建评价指标是核心内容。要构建一级绩效指标和二级绩效指标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绩效评价的效益。一级绩效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校园项目建设、办学规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建设、师资人才建设、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指标;二级绩效指标在一级指标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最后根据各个指标比重并赋予相应权重来评价。

(二)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提升绩效审计运用水平

不断完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高校教育向现代教育推进,绩效审计应该建立在内部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升高校相关项目的绩效运用水平。其中,要通过外部绩效审计制度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的管理和实施。而高校内部审计可以连续或定期进行,不断规范审计制度和相关审计内容,不断规范内部审计控制流程,强化内部审计综合治理能力和风险识别管理功能,才能更好地做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达到优化高校综合管理服务职能。通过构建标准的绩效审计体系,引入内部和外部相结合审核联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嵌入可行的绩效考核办法,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构建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使得新时代审计技术在高校绩效审计中真正得到应用。

(三)加强高校绩效审计工作队伍建设

绩效审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相应的审计技能才能成为业内人才,而这些审计人员必须能够评估分析审计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内部控制漏洞,才能助推高校相关业务管理,并向管理部门提供可靠信息,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遵守大学和大学内部审计道德守则以及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能够履行好绩效审计人员应担当的职责,从而实现综合评价目标。当然,对于高校审计业务还可以吸纳外部力量参与内审项目,如技术人员、系统运用人员、法务等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协助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对于专业审计人员而言,除了要加强专业培训之外,还应该参与大数据审计方法运用培训,通过各类专业培训,提升对财经类法律法规掌握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四)创新绩效审计方法,提高高校审计工作效率

绩效审计方法创新需要围绕审计目标开展,结合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提升并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除了要加强高校内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更要关注在“互联网+”时代下学习应用更新的审计理论和方法。在大数据信息技术时代,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激增,再加上存储、处理能力和分析工具的技术进步,已使大数据在审计业务中逐渐形成显著的竞争力,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洞察审计业务,对于推进高校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审计效率更高,但是大数据分析的前提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特别是内部审计师,必须吸收新技能并获得大数据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地保证风险得到解决、收益得以实现。处理大数据的内部审计师应与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其他主要负责人合作,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安全性风险。同时,运用云计算技术服务于审计项目,如编制、购买符合高校自身情况的审计软件来提高绩效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蔡海鸣.“破窗效应”理论在教育审计中的应用探讨[J].财会学习,2017,(12).

[2]李凤鸣.新中国审计事业与审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03).

[3]李俊.绩效审计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路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9,(23).

[4]郝军.关于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财会学习,2017,(19).

[5]江璇.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以J大学为例[J].中国中小企业,2019,(09).

[6]王世田,张世峰.强化审计监督服务教育改革———河南省开展绩效审计的基本做法[J].理财,2013,(10).

[7]余婧.欧洲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审计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资讯,2019,(30).

高校绩效审计范文7

关键词:审计信息;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制度

一、高校审计信息公开的改进方案

1.加强高校公开非涉密审计信息的工作

高校开展审计信息公开的工作可以参考我国上市公司公开财务报告的方法。比如,高校的审计工作开展计划,审计的重点项目,审计工作总结和考核结果等审计信息。

2.教育部门应制定审计信息公开的标准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如果想要推动高校审计信息公开的工作,教育部门应该首先制定出审计信息公开的标准,制定的标准当中应该包含审计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对象、途径等方面的具体要求[2]。

3.高校主动开展审计信息公开工作

在高校审计部门的传统思想中,高校审计部门对审计信息持有保守态度。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审计部门应当做出改变,加强对审计信息的公开,全面的披露非涉密的审计信息。高校管理层应该对审计信息公开工作持鼓励态度,主动推进审计信息的公开工作。

二、高校绩效审计管理现状分析

1.高校绩效审计工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我国绩效审计工作相对国外的发展,大概晚了将近半个世纪,而在初期发展的时候,绩效审计工作只是在部分企业当中开展。前期我国绩效审计工作仅限于对国外先进理论知识的引进。从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我国的绩效审计工作还是有很多问题。对于高校绩效审计工作,目前没有很好的经验可以用来借鉴,这也阻碍了高校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2.绩效审计指标多样复杂

绩效审计指标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高校是一个要兼顾教育等多方面工作的非营利性单位。高校绩效审计考核涉及的方面很广,比如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要审计的内容信息量很大,收集信息的工作有很多很难,更不用说是用固定的指标来考核绩效。

3.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合格

因为高校审计的工作难度比较大,就需要审计人员有非常全面的专业知识。审计人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审计知识,还需要对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个专业的知识非常了解。另外他们在审计过程也需要有创新能力[3]。目前高校审计部门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很难提供专业的审计报告,阻碍了高校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脚步。

4.管理部门不重视绩效审计工作

高校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来进行监管,政府不会以经济效益来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作出评价,高校的主要工作重点还是放在教学和科研上。政府部门自然而然把对学校考心放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上,这样导致管理部门忽略了绩效审计的作用,对绩效审计工作不重视。

三、高校绩效审计的改进方案

1.提高管理者和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认知

高校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政府部门作出指示,然后再进行宣传。在这个过程中,对管理者和审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鼓励各高校主动开展绩效审计的课题研究。对国内外的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经验进行学习,加强高校管理人员对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视,也让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2.建立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

高校部门审计制度主要包含活动的方案、计算和信息整理的程序,还有关于各活动的规章制度。高校都希望自己能够反映真实的数据情况,减少失误的出现[4]。绩效审计是评价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的方法,高校需要将关注效益、经济和效果特点的绩效审计的思想全部融入到内部控制制度当中来,完善高校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达到高校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

3.探索高校绩效审计的适用方法

审计目标主要通过审计方法来实现,是连接主体和客体的桥梁。相对于传统的审计工作,绩效审计需要做的工作更多,不仅仅只是传统审计工作中审计活动是否合法真实,还要对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这样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各方面的专业素养,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找到适合绩效审计的方法。在开展高校审计工作时,高校审计部门主要的问题是审计人员能力不够、独立性不是很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审计,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审计项目和审计方法。

4.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建立分层绩效审计制度

我国高校目前实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职能部门逐渐增加,各部门的权利不同,为了可以有序的进行经济活动,对各职能部门的经济行为负责,保证学校经费的投入与产出比,对高校进行分层绩效审计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按照职能部门来划分高校,学校的职能部门可以分成行政管理部、研究机构、各教学院系、处室和各学院管辖的系、部和科室。审计部门针对各个部门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绩效审计指标,通过每个季度的考核情况对审计制度作出改善,找到最终适合高校的分层审计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审计信息公开和绩效审计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应主动开展审计工作并且公开非机密信息,利用社会监督找到高校审计工作的短处,再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一定可以找到适合高校审计的方法,从而促进高校审计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宁博.陕西普通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公开现状的调查分析[J].商业会计,2017(7):55-57.

[2]张训婷.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会计之友旬刊,2017(17).

[3]刘婧,王颖.深化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优化人才绩效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7(18).

高校绩效审计范文8

关键词:绩效审计;科研创新基金;互联网+

一、引言

2015年总理首次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使得这一新鲜名词迅速登上了各大期刊的头条。事实上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很早就在“互联网+”领域开始发力,可以预期这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绩效审计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重视,高校办学资金逐步充裕。我国高校近些年不断增加对科技与科研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了各具特色的创新专项基金,但高投入未必会带来高产出,高校学生的论文结题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课题的最终成果与立项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案例的引入与初步分析——××大学财会学院

(一)学校及其财会学院的简介

××大学是我国首批部级的“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也是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财经类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区。开设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九大学科,拥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硕士专业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现在校学生有35000余人,其中含研究生3200余人。

(二)××大学科研创新基金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能力,××大学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创新基金经费的资金来源为学校的专项拨款和校内外的捐赠,由校研究生部全面负责科研创新基金的受理申请、评审组织、验收和管理工作。1.申请注意事项科研创新基金的申请对象是全日制研究生。每届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间只有一次申请机会,并且申请者应满足以下条件:(1)课题申请人均为在校注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学风。(2)创新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应与申请者的学科研究方向保持一致。(3)科研创新基金只受理以团队形式的申请,且团队成员不少于两人,在同一年度的创新基金项目中同一人只能申请一次。2.实施、管理和验收(1)通过立项批准的创新基金项目,申请者不得无故中止或变更,要确保课题按时完成。若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中止或变更课题研究,必须提前提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理由,交由研究生部审核批准。(2)创新基金项目根据评审老师的意见分为普通项目和重点项目,研究周期原则上为一年。其中普通项目每项资助为两千元,重点项目每项资助为五千元。(3)为了方便资金管理,基金项目的经费统一实行立卡专款专用。课题立项后先拨付经费的50%,待课题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剩余经费。申请项目经费报销,需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使用者共同签字并交由课题指导老师审批签字。(4)创新基金结题验收合格的标准是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首先是普通课题要在学校认可的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至少一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且与项目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重点项目要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至少二篇不少于3000字且与项目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课题发表时应注明为“××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成果。其次是与项目研究内容相关、在省级以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最后是与项目课题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获得省级及以上计划立项资助或创新项目。

(三)××大学财会学院科研创新基金完成质量分析

关于科研创新基金完成质量的衡量,张瑞,柏丽等(2002)认为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量是衡量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财经类学院的学术成果更加需要考量结题论文的质量,既包括论文的结题数量,也包括的期刊级别。通过查询××大学研究生网站,可以看出结题论文刊登的期刊级别差别不大,基本集中于“北大核心期刊”和财会类普刊两类,因此主要考量结题论文的数量。手工搜集财会学院最初申报立项的课题数量和最终结题的课题数量,其中课题完成情况采用的是本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第一批结题清单,具体情况见下图。如图1所示,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张该大学财会学院课题立项数量逐年递增由2011年度的9个迅速增长到2014年度的34个,但与之相对的是结题的课题数量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由图2可知第一批结题数量基本是1-2个,最终结题率也只有20%左右。××大学科研创新基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理想的局面,学生研究能力薄弱和学校相关辅导学术较少是重要原因,但是更加直接的原因是管理部门重资金分配、轻过程管理。科研创新基金的绩效考核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尽管学校在相关章程中制定了创新基金的考核方法和违约惩罚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对于没有完成课题的学生没有任何有力的惩戒措施,使得学生对于课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产生这种状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绩效审计工作没有做好,关于绩效审计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Morgan和Raaum(2001)指出绩效审计的作用和责任是通过公正公平的评价体系,提供相关项目的绩效信息,其中既包括质量、数量、成本效益、财务状况等传统财务信息,也包含效率性、经济性、客户满意度和及时性等非财务信息。事实上××大学科研创新基金绩效审计状况是我国现阶段高校基金绩效管理的缩影,关于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李锋,葛世伦(2009)通过权重设置和专家调查,建立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和科研业绩分类体系,构建高校科研绩效的评价模型。这种评价方法较为合理,但是××大学由于缺乏科研基金的绩效审计是十分明显的,可以直接断定,故不用进行评分。为了切实改进××大学财会学院科研创新基金绩效审计的现状,本文引入“互联网+”思维。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科研创新基金绩效审计建议

创新驱动、开放生态、互通互联是“互联网+”的核心观点,具体到高校科研创新基金上就是要在绩效审计工作中引入互联网新技术,跨界寻求新人才,不仅要加强对审计专业人员计算机计算技术的培训,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也包含跨界招聘IT技术人才,具体建议如图3所示:1.强化数据的互联互通。首先建立高校内部的数据库,实现校内不同院系和课题小组数据实时对接,使得基金管理者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基金申请者过往的科研成果和完成情况,通过“资格筛选”,使得基金真正发放到有能力完成的同学手中,提高基金的绩效。并且本次科研创新基金的完成情况也会汇入数据库,这种类似“征信系统”的做法增强对基金申请者的约束。其次在校内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与其他财经类高校关于课题基金的数据对接,因为单个高校关于科研创新基金完成度和经费等数据存在数据特征单一、有限等问题,使得对本校基金使用状况的绩效评价缺乏对比,通过与其他财经类高校数据的共享,可以形成高校科研创新基金的数据库,方便比较不同高校科研基金的使用绩效,发现到自身的问题。2.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基金预算。“互联网+”不仅仅是要数据互联,更要发觉数据的价值,进行数据的预测,这也是与传统绩效审计的区别之处。××大学“一刀切”制定的2000元和5000元科研经费显然较为粗糙,对于认真做研究的学生由于经费太少缺乏激励,面对不完成课题的学生2000元是一笔额外的浪费,“互联网+”为经费的制定提供了工具,通过对数据库中本高校历史数据和其他高校数据的分析,可以分析出全国财经类高校科研基金的平均水平和使用状况等指标,可以预测并制定更具激励性的基金预算,提高基金的使用绩效。3.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实时跟踪管理.通过设置科研创新基金的互联网账号,关联微信等SNS平台,实现与基金申请者的轻松连接,从而强化对过程的了解和监督。以往××大学财会学院课题申请者拿到创新基金后,便脱离了基金管理者的监督,是否在进行课题写作、写作的完成程度都无法知道。这使得绩效审计工作只能在创新基金截止日之后才能开展,时间紧迫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由于课题过程不透明,缺乏一手资料,增加了管理人员获取信息的成本。通过互联网账号或者微信可以帮助基金使用者及时汇报课题进度、资金使用状况和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基金管理者对课题完成数量和质量的整体把握,配套建立基金申请者过程的打分制度,课题的过程和最终完成度都要进行打分。这有助于绩效评价更全面,将一部分工作前置也会减轻截止日期的工作量。××大学财会学院以往基金分两次发放、经费定期报销的做法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基金申请者与管理者通过互联网对接后可以实时完成经费报销的,还可以取消经费的提前发放,随用随取,有效降低经费提前的占用产生的浪费。4.数据的及时上传和公开查询也有利于出资方和上级领导加强对基金管理者工作的监督和关注。通过增加对基金管理者不作为的处罚,对基金申请者故意不完成课题行为的甄别和惩罚力度,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科研创新基金的使用绩效。

参考文献

[1]戴智华.高校闭环全生命周期科研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9):1420-1424

[2]李锋,葛世伦,尹洁.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71-272

[3]乔春华.高校经费绩效评价运作中若干问题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2(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