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技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基础科学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基础科学技术

基础科学技术范文1

2013年1月我国《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颁布与实行,有效的指导了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开展。在新财务制度要求下,需要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对单位会计核算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以便能促进国家基础科学技术研究目标的实现,同时确实做好国有资产保护工作。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常见问题;改进措施

在我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推动下,加大国家科研工作力度,促进我国各项基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内容。随着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定位、财政科技投入的大幅增加,对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利用全面有效的会计核算措施,完善财务制度体系,解决当前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为科研工作及单位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持。

一、合理规范使用科研项目资金,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科研项目资金是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问题多发地带。因此,应利用有效的财务核算工作,合理规范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方法与过程。制度规范模式。在管理制度制约下,会计核算人员以制度内容为基础,制定资金使用规范并予以执行,可以极大的提高规范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制度规范模式,可以极大地避免核算工作者与资金使用者,因资金使用歧义问题造成矛盾与纠纷的出现;过程规范模式。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的规范,可以保证科研资金全面核算管理的实现。过程规范管理的开展,将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由专人对每个过程进行责任管理,实现财务人员对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的掌控;细节规范管理。细节问题是造成资金管理问题过程必须注意的内容。如资金审批签字与用章顺序;资金使用原始单据管理情况;财务印章管理人员等细节内容的规范,都有利于资金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利用资产总额精确清算措施,改进应收应付款核算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存在资产总额中应有应付款以及其他资产构成混乱问题频现,进而影响了应收与应付款核算的顺利完成。所以会计核算人员,需要采用精确清算措施理清单位资产总额与具体内容。做好资产账目核算。会计核算人员首先需要对资产账目中的内容进行仔细核算,清晰账目的资产总量;对资产实务进行精准清算。核算人员对单位资产内容进行精细准确的清算工作,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较难清算的内容,聘请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资产评估,以获取精确地资产数据;将账目资产与实际资产数据进行核对并逐一进行清算,对于账目中的资产问题结合资产实际价值进行完善;在清算完成后的资产账目支持下,对资产负债科目中应收应付款按照科研项目、固定资产经营等核算内容进行单独设立核算账目,解决当前科研事业单位应收应付款核算不清问题。

三、提高往来款项核算质量,改善收入环节核算问题

科研事业单位,由于受到体制影响财务收入组成较为复杂,包括财政与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各种收入内容。由于其组成过于复杂,造成了当前科研事业单位收入款项核算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出现。科研事业单位的收入核算与往来款项核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会计核算人员利用以下措施提高网络款项核算质量,进而改善收入核算问题。做好收入款项分类登记。财务管理工作者对于收入款项内容需要做好分类与账面登记工作。分类工作是指会计人员将收入的款项,按照款项来源与作用合理分类,特别是对于来源相同但分属不同收入内容的款项(如同一用户支付的本期应收款与下期预付款),进行合理分类核算保证款项数据准确。而登记则是将分类完成的款项进行账目登记,为核算的进行提供账目数据支持;往来款项定期核算。虽然在会计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要求往来款项需要定期核算,但是为了提高其核算质量,科研单位会计管理者需要自主定期开展核算工作,实现会计应收、预收款项内容清晰,保证收入核算的开展。

四、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资产,减少资产流失

当前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核心内容中,减少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据着重要位置。为了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其管理有效性,会计管理人员利用资产合理配置以及提高资产利用效益方法,减少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合理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混乱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单位会计人员在前期理清资产内容的基础上,将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保证资产管理者责任与收益平衡,进而保证资产管理责任管理到位,同时收益核算效率与质量得到保障;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可以很好地增加资产收益实现资产升值,进而避免了资产流失问题出现。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需要财务工作者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合理规划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长期呆滞;其次挖掘资产内部潜力实现资产隐形升值;最后合理开展资产经营,实现资产收益的稳步提升。

五、结束语

面对传统会计工作遗留问题,以及国家提出的事业会计改革要求,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以提高单位会计管理质量为目标,坚持实效性地健全与完善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内容与环节,促使科研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与合理发展,为我国基础科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作者:孙文雨 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海研究站

参考文献:

基础科学技术范文2

质量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是质量科学进步的必然结果,它既是质量本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质量工程技术的成功应用是质量科学的现实需要,而质量科学理论的丰富为质量工程技术的发展指明方向,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关键词:

质量;工程技术;发展;提升

0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人们对质量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它时刻伴随在我们左右,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民经济建设。质量的提高与改善离不开质量工程技术的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质量科学成果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1质量需求推动社会进步

质量依附于产品和服务中,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终极目标,这同时也是产品占领市场的基础工作,只有顾客的感知质量超出认知质量后,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质量时效性使质量的内涵随时间推移也在不断变化,产品只能不断地适应这一变化才能生存,这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如果这一循环关系被打破就会使产品停滞,甚至最终退出市场,质量时效性使质量的内涵随时间推移也在不断变化,产品只能不断地适应这一变化才能生存,这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如果这一循环关系被打破就会使产品停滞,甚至最终退出市场,如三鹿奶粉事件为乳制品市场敲响了警钟,并最终导致免检的终止。

2社会进步促进质量科学发展

新产品不断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和新的生产方式,这对质量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人员素质差别,逐利方式的不断更新,使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棘手的质量管理问题,如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的发展,虚拟空间的不断扩大,在考验质量道德水平的同时,也在拷问质量监管手段的有效性,这也正是质量检验四职能中关键一环“把关”职能的发挥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需要科学技术与质量科学完美结合,这也正是质量科学发展的动力。

3质量工程技术使质量科学理论更加完善

质量科学是管理范畴内的理论科学,其作用于过程和过程输出,而其评价指标必须是可量化和可测量的,只有这样的质量才是有意义的质量。将各种质量指标的规律性进行系统总结,利用数理统计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评价指标,确定期望值,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如果没有质量工程技术的支撑,质量科学将成为高台楼阁,其作用于输出结果的效能将无法发挥。

4质量科学为质量工程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

质量是目标,工程技术是手段,目标确定,剩下的就是如何实践,质量工程技术正是基础科学在质量方面的成功运用。在20世纪30年代由休哈特等质量专家将数理统计的原理引入到质量管理中,形成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后来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通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质量工程技术手段已在所有追求质量的企业和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贯穿于全过程管理的方方面面。

5工程技术的运用促进质量提升

质量科学与质量工程技术综合运用,使质量保持和质量进步成为可能,而质量科学正是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实现这一目标。质量控制是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改进是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当质量水平低于顾客感知质量时,需要质量改进提高质量水平,在满足顾客对理所当然质量要求的同时,大力发展魅力质量,使产品以质量优势占领市场,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提高质量水平的过程,是质量工程技术成功运用的结果。质量控制的基本技术SPC控制图,其以统计技术和概率理论为基础,质量改进活动中的QC和6σ项目等都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如新、老七种工具和参数估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技术方法。

6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是质量提升的必然过程

质量科学与质量工程技术综合运用,使质量保持和质量进步成为可能,而质量科学正是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实现这一目标。质量控制是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改进是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两者的辩证关系如下图,其中水平线为质量控制阶段,当质量水平低于顾客感知质量时,需要质量改进提高质量水平,在满足顾客对理所当然质量要求的同时提高一元质量水平,大力发展魅力质量,使产品以质量优势占领市场,而这两种方法提高质量水平的过程,是质量工程技术成功运用的成果。质量控制的基本技术SPC控制图,其以统计技术和概率理论为基础,质量改进活动中的QC和6σ项目等都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如新、老7种工具和参数估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技术方法。

7“6西格玛”管理是运用质量工程技术实现质量改进的成功案例

“6西格玛”标准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振兴的三大法宝之一,是由杰克•韦乐奇推行的现代管理方法,从最初的提高产品质量引申到全领域改进的现代管理方法,其追求的理念是“零缺陷”即百万机会缺陷数为3.4,其将通用电器公司从一个弥漫着官僚主义气息的公司打造成一个充满朝气、富有生机的企业巨头,几乎重新定义现代企业,而这一改进方法均是以质量工程技术为基础。质量科学离不开质量工程技术,两者的深入融合将充分发挥质量的作用,并在经济领域产生更大的效益,基础科学进步、工程技术发展不断丰富着质量科学内涵,而又对质量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需求推动着质量科学不断进步,最终实现共同提高。

作者:金秋玲 张旭 康秀翠 单位: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基础科学技术范文3

工程是综合应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最佳地为人类服务的专门领域,同时包含技术方法和科学理论问题,相对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其任务是改造客观世界并取得实际的结果。工程教育是以技术科学为基础的,在工科高等学校以培养工程师或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这个目标并不是狭义地限制工科高校仅培养工程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工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只是准工程师,其工程实践能力还需在其职业环境中继续积累和锻炼。近年来,作为我国工程教育主要承担者的工科高校,在很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直饱受诟病。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完善,教育体系延承前苏联模式,强调以研究为导向的工程教育,工科趋向理科;重视科学教育,而轻视技术实践,把工程实践作为科学的附庸,导致人才培养趋同化、单一化。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工程实践和训练不足,实践教学远远滞后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设置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趋于理论化、形式单一,方法和手段落后。此外,工科高校缺乏与行业内外企业公司的广泛对接,不甚了解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所以高校难以根据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工程实训,导致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因此,以完善教育体系为根本、以强化实践教学为中心、以与社会和市场对接为导向,积极推进面向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是工科高校未来发展与改革的必然方向。

2工科专业工程教学改革

工科是指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科学为工具,结合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工科的目标是面向实践能力,培养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面向工科专业的工程教学,在工程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未来实践中所需的基本方法、理论、技能都需要通过教学过程获得。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工科专业过多地注重课程本身体系完整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在所谓重要知识点的传授上“面面俱到”,忽视了吸收新兴科学技术、与相关学科交叉、将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中。据统计,当前70%的课程主要内容没有更新,30%的课程更新较慢甚至对社会发展和需求并无关联。这致使学生毫无兴趣地记忆分立的知识点、无法建立课程之间的联系,更谈不上学以致用。当前多数工科高校课程改革往往不能摆脱传统大纲的限制,基本上集中于课程学期调整、更换个别理论课程和实验章节、削减学时数、变换考核方式等,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考虑设置课程,更没有把内容生动的实践内容考虑进去。而工科专业实验和实践环节依然过度依赖教科书和大纲,实验多是验证性实验,依照现成的指导书和讲义完成规定的内容。加之大容量的课堂讲授,客观上使得学生无暇了解课外知识,更对如何实践和应用无从下手。尽管目前很多高校与大公司、企业(如ALTERA,TI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可是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实践环节仍与工程、生产和实践严重脱节。很多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实验和设计,仍然无法独立从事工程实践和实际项目,教师普遍反映研究生阶段学生独立完成课题能力下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看重经历而并非实践能力本身,而企业往往也需要廉价劳动力做一些非技能实践类的琐事。一些高校定位过于学术化,追求科研项目、论文层次和数量,使得高校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气氛,从而使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被大大削弱。可以看到,仅仅以教学为主的高校,其实践教学成果和学生实践能力往往也不够优秀。由此可见,高等工科学校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合格工程专业人才,需要花大力气,从高校科研教学定位、多元化教学、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工程实践与行业对接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2.1对于高校科研与教学定位,应该本着立足校情、实事求是、科教相辅的基本原则,让科研对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近年来,国内高校几乎同时加大了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做项目、写科研论文、申请专利成了各大学、特别是重点高校的“重头戏”,教师绩效、学科排名、晋升职称等无一不与科研直接挂钩。这种重科研的导向使得教师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学生、家长、社会也颇有微词。因此,高校应回归以学生和教学为主体教育上,这也是培养工程人才的基本前提。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和办学层次,确定是以科研为主、教学为主或者是二者兼有。以科研为主的高校,应该在政策上适当奖励教学,引导教师回归课堂与实践教学。以教学为主的高校,也不应固守老旧,通过内引外联,拓展实践教学基地。摆正科研和教学二者关系,有利于以科研项目促进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水平提升,让学生从实际工程项目中领悟如何学以致用。

2.2针对传统课程内容老旧、缺乏新技术融合、工科教学刻板乏味等问题,应吸收新科技发展中与课程相关的成果,特别是与应用、实践相关的成果

同时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让课程内容新鲜起来,让学生心动起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与国内多数教材饱受诟病相比,对国外经典教材,学生大呼看得懂。这主要归因于国外教材不吝惜大量篇幅给出背景、原理和具体应用,例如电子类专业基础教材“PracticalElectronicsforInventors”不仅包括电路理论部分,还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电路部分,每一部分涉及的电路元件、实际器件、都给出实物图和具体应用,各部分之间过渡都毫无突兀感,通过教师提纲挈领地讲解,学生通过自学很容易厘清从电路、模电到数电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工科高校普遍缺乏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在哲学、文学、历史、政治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积淀,对其形成正确的三观,进而成为行为指导规范,最终树立正确的科学实践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工科高校开设了人文类选修课,但是一来学生不够重视,二来工科高校普遍对人文相关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师积极性不高,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因此,课程内容上推陈出新,重视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面向工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2.3对于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应该以科学范式为基础,以工程范式为导向,构建工程科学范式。

从学生的角度,学生厌倦于几年如一日的课堂式教学,困惑于过度科学化的课程体系,痛苦于教材中复杂的理论和公式。特别是对于大四学生,在被各种基础和专业课程“折磨”后,还要经受用人单位对实践能力水平的苛责,因而他们对课程设置“回归工程实践”的呼声最高,这种呼声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从教师的角度,几年如一日给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也会大大削弱教师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过度科学化,是阻碍培养工程人才的桎梏。以工程为导向,需要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践环节、减少理论课程容量,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例如网络上很受学生推崇的郭天祥“十天学会单片机”,就是先从实际案例开始,先让学生有直观认识,预留问题,再有重点地讲解相关知识点及运用,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讲单片机本身让学生云里雾里。当然,也不能把高校办成技校,因为科学范式是工程范式的基石,二者不是彼此孤立的关系。对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来说,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回归工程实践为目标,将科学范式与工程范式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工程科学范式。

2.4对创新实验与实践课程改革,可以在课程体系与设置改革的基础上,增加自主设计和实践环节

广泛借鉴实际项目设置专业类课程设计,积极拓宽学生校外实习和实践渠道,与行业内单位广泛联系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使学生实验、实践、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与社会需求尽量对接。当前,国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瞄准社会和行业需求,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组织和精心安排各种创业、实习、调研,并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此类创新与实践活动。课内科学知识与课外创新实践有机结合,工程教育才会更富有生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人才。

3结束语

基础科学技术范文4

一、现代教育科技功能的基本特征

教育功能的多元化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然而,关于教育科技功能的特征问题涉及较少。我们认为教育科技功能的大小植根于科技生产力的价值,现代化生产日趋自动化、高科技化,生产过程的科技集约化和管理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驱使教育的生产性越发显露,并协同科技生产力服务于经济和社会进步。现代教育的科技功能归为如下几点。

(一)科技知识的筛选功能。科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在艰苦的劳作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产,蕴含着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特别是近代社会以来,科学知识增长极快,被称为“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总量大约每10年增加1倍,科学技术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缩短,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知识激增的同时又产生了许多负效应,怎样使青少年一代把握机遇,客观面对科技发展的趋势,恰当处理知识积累、汲取、淘汰的关系,显得极其重要。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针对如此丰富的文化,进行归类、系统、综合、取舍,遵循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普遍性、实用性、理论性的知识,营造科技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

(二)科技知识的传递功能。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教育对科技知识的传递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普及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培养同现代化经济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教育正是在传递科学知识的过程实现这一目标。二是推广专项科学技术。主要是协助政府部门,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和人们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提供技术方面的咨询和指导,面向市场需求,积极推进科技进步。

(三)科技人才的培养功能。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依赖于大批科研人才,科技人才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他们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并结合一定程度的体力劳动。科技人才是社会新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人类进步的促进者,注重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是教育的重要责任。教育能够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将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把以体力劳动形态为主的劳动力,转变成从事复杂形态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满足各行各业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造就大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科技人才,在我国科技进步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改造生产设备,更新工艺技术,开发新产品。科研人员要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通过调整高等教育专业,促进科技人才培养速度的加快并走上合理道路。

(四)科技成果的生产功能。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直接影响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据“八五”统计表明,我国普通高校理工农医有科技人员60余万,科研实力雄厚。强化高校人才培养功能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蕴藏着巨大的科研力量,高校教师科研意识浓,科研能力强,科研条件良好,为进行基础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从国外情况分析,基础科学研究主要依靠高校科研力量,应用科技成果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我国近年高校投资数量较大,建起了一大批重点实验室和各种各类的研究所,开办了许多实验工厂,据“八五”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67%,高技术“863”计划民口项目占49%,自然科学奖88项占1/3左右,科技进步奖550项,占1/4左右。许多成果转让到生产部门,创造了很高的经济价值。教育的科研功能伴随科技体制的改革,以及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产生越来越大的效能。所以,充分认识教育在生产科学产品方面的作用,既是教育与科技结合的内在规律的表现,又是当今时展的要求。

(五)促进科技价值的实现功能。教育是传递科学知识的载体,但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科技与生产活动的一体化,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很快,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现代教育为中介,把科学知识物化到劳动者身上,形成劳动能力转化到生产当中,科学将始终是一种知识形态,不可能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现代教育之所以把科学技术同生产活动紧密相联,这是由现代生产的本性决定的。生产发展要求科学技术迅速进入生产领域,作用于生产过程,实现经济价值,科学的本性只有在生产结合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现代教育是连结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的纽带和途径,要加快科学技术进入生产的步伐,就必须实现科技、教育与生产的一体化。

(六)科学管理的社会化功能。管理是人类的一种自觉控制活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经济管理有三个性质,即生产力因素的属性,生产关系组成部分的属性,上层建筑环节的属性。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成为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协作要求加大,特别是生产区域和国际化的协作,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教育能够培养大批高质量的软科学队伍,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决策水平,不断挖掘生产要素和劳动者的潜能,改变生产的经营方式,推动企业向现代化生产转轨,因此推动经济发展。总之,教育的科技功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促使科技生产力施放巨大能量,同时,也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生产属性和经济价值。

二、强化科技与现代教育深层次的融合之对策

我国由于受体制关系的影响,教育与科技各自为政的局面依然存在,制约了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发展。教育与科技的结合是由规律决定的,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改变不利因素,促进二者进一步加深融合,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生产力,带动经济全面腾飞。

(一)深化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

从国家宏观调控视角分析,教育与科技的联系首先需要体制上适当调整,体制是体系结构和组织制度,包括结织形式、管理机构、职责权限和管理方法等。教育体制直接决定教育结构、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关系,教育结构必须同经济结构相适应,尤其要同生产过程的技术结构密切结合起来。教育体制改革必须依据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1985年我国做出了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从现状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要充分挖掘科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就需要很好研究科技与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完美结合问题,发挥教育与科技的整体功能。党的十五大指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提出了科技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强调科技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共同服务于社会经济。#p#分页标题#e#

(二)建立教育与科技人才流通机制

科技体制与教育体制的条块分割,势必造成国家优秀人才的分散。我国高级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和科研院所之间相互封闭,缺乏横向交流和人才流动,不同程度地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数量和质量,甚至造成重复研究、课题相近研究和交叉研究的现象,极大地浪费了科研实力。针对我国当前形势,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逐步打破科研人才与教育封闭的怪圈现象,必将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与效益,构建横向交流、业余互助、项目共研、效益均享的科研新体系,强化科研成果的商品意识,加快科技成果转让速度,尽力缩短科研成果交换与生产车间加工的周期,加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三)科研资源统筹安排

近年来,我国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经费比较大,相继建立了许多大项目实验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工厂等,从国外购进了大量科研设备,为今后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教育系统庞大,科研机构繁多,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经费投入分散,科研设施不完备,且又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购置等现象。加强对教育科研奖金的管理,协调大型实验设施的统筹规划,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很有现实意义。“八五”期间,国家先后在高校投入2.5亿元人民币和9000万美元,建立1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还在高校建立了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计委和科委实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高校有19个国家工程中心和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每年科技经费达47亿元左右。抓好科研设施、经费的统筹管理和使用,将会大大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果。

(四)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信息化社会更加突出了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地位,加强地域和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由于科技研究、开发、利用的全球性,人们不断开拓科学研究新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学习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吸收改革学校教育的课程和教育方法,将极大地推动教育与科技的发展速度,节约科研资金和科研时间,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捷径之一。

(五)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

科技、教育与生产结合是现代化生产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依靠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人才和设备优势,吸纳企业资金,针对企业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搞产品开发,改造工艺技术,为企业创造利润。此外,高等教育还可以为企业对口培养技术人才,需要什么人就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通过劳动力的供给实现经济效益。

(六)完善科技立法,保护知识产权

基础科学技术范文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动态说明,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崛起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广东已全面进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广东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实现广东的新一轮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广东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广东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新一轮发展;而农业基础研究是农业科学之本和技术之源.对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广东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广东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这必然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农业基础研究创新。   l农业基础研究的内涵广义的基础科学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主要包括科学家自主创新的自由探索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定向性基础研究,以及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系统地进行采集、鉴定、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它包括通常我们所指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农业基础研究泛指以农业生物为研究对象.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等为目的所开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2农业基础研究在广东农业与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和机遇   近年来.广东农业基础研究实力和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广东农业基础研究迎来大好发展机遇。然而,广东农业基础研究底子薄、结构分布也不合理;加之广东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这给广东的农业基础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2.1优势   2.1.1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近年来,广东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逐步在水产、畜禽、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产业形成繁育、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集群。2009年。广东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9772家,带动农户245万户。年户均增收3189元;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108家,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107家.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进入共同发展与合作的新阶段。为广东农业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市场需求IIi。   2.1.2农业良种覆盖率和科技贡献率提高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极其需要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基础研究做支撑。2007年.广东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家禽良种覆盖率达85%。猪良种覆盖率达95%田。2009年,广东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2.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水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6.78%、比2008年提高0.4个百分点,蔬菜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65%,花卉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7.13%。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由2002年的48%上升到2009年的52%。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40%,这为广东农业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31。   2.1.3农业基础研究卖力增强广东涉农单位获得的农业基础研究项目经费逐年增加,拥有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和平台也逐年增多。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农业基础研究领域所获得的奖励成绩比较突出。“十一五”期间,广东各主要涉农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每年递增,其中2010年获得217项、资助经费7485.4万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57.25%和67.64%。广东省涉农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其中一等奖l项、二等奖2项,分别占全省获奖数的100%和20%;全省唯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成果在农业领域。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共5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分别占总获奖数的40%和6.25%。在已公布的50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涉农领域有7项,其中广东占1项。说明广东的农业基础研究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这为广东农业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2劣势   2.2.1农业基础研究先天缺陷首先,广东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人口承载能力有限,生态环境容量不足。其次,广东处于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水、旱、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据统计,2009年广东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7813万hm2。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达1.9538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35亿元。最后。广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过程机械化、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农民收入不高。   这些直接制约了广东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广东农业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141。   2.2.2农业基础研究后劲不足目前。广东农业基础研究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结构也不合理;支撑农业基础研究的科研平台少且布局不合理;从事农业基础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偏少。领军人物缺乏;高水平的农业基础研究团队不多。以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多年以来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每年的财政拨款都维持在4500万一5000万之间,远不能满足基础研究的需求,导致一大批制约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无法得到及时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些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广东农业科技发展尤其是农业基础研究发展后劲不足。   2.2.3农业基础研究定位不准一方面.现行的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往往要求“一年一小成(果)”、“三年一大成(果)”,使得科研人员不得不定位于追求短期效益,而无暇顾及长远的发展。这将导致农业基础研究缺乏长远的、系统性的研究。另一方面,广东基础研究绝大部分的研究经费来源于国家,社会筹集的资金相对较少,这将可能导致广东部分农业基础研究与农业生产的实际结合不紧、与市场需求有些脱节,从而影响广东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2.3广东农业基础研究发展面临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事业投入力度加大、发展速度加快、创新举措增多、惠农政策健全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步伐的有利条件将越来越多、形势将越来越好,广东农业基础研究发展迎来大好的机遇。#p#分页标题#e#   2.3.1低碳农业为农业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将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2010年广东编制完成《广东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国家低碳省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低碳农业的目标,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质量效益为导向,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特色园艺,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现代林业、农产品和水产品精深加工服务业,建立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流通等服务体系,实现现代农业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经营。大力推广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和低碳农业技术.使传统高消耗、高投入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农业”转变,探索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农村生态保护和农产品质量提高互相促进的路子。同时也为广东农业基础研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3.2《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农业基础研究发展确立了目标2008年国家出台的《珠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广东发展现代农业确立了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2010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建设“农业强省”的重大决定,即在未来10年里,广东农业科技的发展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这一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这为下一步广东农业基础研究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2.3.3科技强省、创新型广东建设为农业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04年以来,广东先后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等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以及若干配套实施意见。此后,广东省政府制订了创新型广东的行动纲要和战略目标。<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做好种质资源库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农林牧副渔业等地方特色优良新品种的培育,提高安全种养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水平。这些政策措施为农业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保障   2.3.4省郝(中科院、基金委)为农业基础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2005年。广东与教育部、科技部率先启动省部产学研合作;200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订了为期5年的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协议;2009年,广东又与中国科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的加入,标志着“三部两院一省”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新局面在南粤大地拉开了序幕据统计,自实施以来,广东省、市财政相继投入70多亿元,引导企业投入超过800多亿元用于产学研合作四:共投入资金2.5亿元支持联合基金,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投入7500万元、广东省人民政府投入1.75亿元。2011年政府将投入10亿资金支持“三部两院”省部产学研合作;第二期的联合基金也将安排2.5亿元(每年50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安排7500万元、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安排1.75亿元。政府大力增加资金投入。支持“三部一院一省”产学研合作和NSFC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为广东农业科技发展和基础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   3农业基础研究在广东农业与农村发展过程中担当的角色   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转型期,遇到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广东的科学发展,只有在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广东现代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广东经济社会才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现代农业也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现代产业建设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又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广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的关键.也是广东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核心支撑。广东省委书记表示。广东之所以能够以占全国2.5%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9.8%的农业增加值,靠的就是科技创新和规模经营。   有科技含量的、有自主创新的技术是关键,它决定着在多大范围内让农民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广东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既是广东农业生产发展的目标,同时173又对农业科技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将会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系统的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储备,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4对策建议   “十五”以来,广东农业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品种资源、遗传育种、基因改良、生态修复等方面获得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在提高广东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广东农业基础研究受资源环境约束,加之长期以来对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业科技和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导致农业发展模式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加快制定全省农业基础研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对国内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基础研究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支持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发展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优势农业。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依法保护、挖掘和创新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业种质资源。开展农业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全省特色、优势农业的科技水平。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和科学技术人员遵循服务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原则开展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为创造重大原创性成果和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省科技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应当实行超前部署,重点突破,动态调整,科学管理。#p#分页标题#e#

基础科学技术范文6

1中国工程技术期刊发展困惑

1.1稿源匮乏

与生物、材料等基础学科期刊相比,工程技术期刊普遍存在影响因子偏低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如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系列期刊;世界机械工程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如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系列期刊,其影响因子与生物、材料类顶级期刊动辄大于10相比要低很多,大多仅在1~3之间徘徊。而中国的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同类期刊相比则还要弱很多。由于当前国内科研机构唯影响因子评价论文的导向,造成许多原本做工程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另辟蹊径”,找一些与自己研究领域关系不密切,但影响因子很高的基础科学类期刊(其中不乏所谓“灌水”期刊),以便于其职称晋升或获得更高的学术荣誉。由此出现大量优质工程技术类稿件外流至基础学科期刊,或是外流至国外知名工程技术期刊的现象,导致许多国内工程技术期刊稿源匮乏,发展举步维艰。试问如果一个期刊的稿源都已成问题,又何谈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

1.2稿源质量不佳

当前,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绝大部分学科仍然是以跟踪型研究为主,其直接原因是我国许多领域的关键产品与国际最先进产品相比存在代差,如航空发动机、汽车、通用机械行业等,行业提出的需求没有学术引领性和巨大挑战性,基本上可以按照国际上的既有路线解决工程问题。这样一来,直接导致一个现象:一方面,我国从事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的项目很多,投入的经费很多;另一方面,其研究水平普遍不高,距离世界一流尚存在一定差距。在这样一个工程技术发展的生态环境下,我国要想办世界一流工程技术期刊确实面临许多挑战。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我们应牢记为读者、作者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办刊宗旨,立足本土,面向世界,通过多种途径与措施,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并将其发表在祖国的期刊上。以响应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倡议: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2中国工程技术期刊突破困境的措施

2.1一流期刊建设应依托一流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当前,中国的高校与研究机构研究从“望其项背”到“紧密跟踪”演变,SCI文章爆发式增长,但少有“独上高楼”的原始创新。如何抓住论文中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思想,对任何期刊编委会与编辑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工程技术期刊应该坚定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为工程师、科研人员最关注的交流平台,同时邀请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执行主编,组织策划专刊或专栏,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集成的最新研究进展,引领学科发展。以航空航天学科为例,航空航天技术是近年来最活跃、发展最迅速、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综合运用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最新成就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欧美国家对航空航天技术严密封锁,我国主要依靠科研人员自力更生。近年来,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如在大型客机、先进战斗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加大投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大幅缩短了我国与航空航天强国的差距;而我国的探月工程、高超声速飞行器、无人机研制等,则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如何向世人彰显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引起全球同行关注,作为该领域的旗舰期刊,《航空学报》与《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以下简称《CJA》)倍感责任重大。两刊编委会与编辑团队作了以下尝试。

2.1.1紧密跟踪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挖掘热点选题

工程技术期刊首先要满足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航空航天发展是国家规划的重中之重,《航空学报》理应更好地服务国家航空航天发展规划。首先,编辑部开展全国性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研究机构的调研活动,走访全国40多家航空航天一线科研院所,强调科学技术与工程应用协同发展,梳理出一线研发人员真正关切的技术问题。然后,深度挖掘热点选题,邀请热点领域领军学者担任执行主编或联合主编,策划出版专刊/专栏(包括:大飞机专刊、航空器总体设计专刊、高超声速飞行器专刊、直升机专栏、飞行器防除冰专栏等),为国家重大需求项目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展示和发展平台,推动产学研结合,驱动行业创新。《航空学报》策划出版的专刊/专栏不仅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与关注,而且期刊的引证指标也得到大幅提升。以《航空学报》大飞机专刊为例,该专刊邀约了多位院士、专家撰写深度综述与研究论文,共发表31篇文章,其中就有超过10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而《航空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也“水到渠成”地得到大幅提升,在历年的全国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评估中始终名列第一。

2.1.2开展国际合作,展示工程技术创新发展

中国的工程技术英文期刊是向全球展示中国工程科学领域发展的重要窗口。科技期刊编委会,一方面应该高度重视论文的学术质量和论文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真正关注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的重叠之处。事实上,我们不鼓励简单追踪国际热点,但在国内毫无根基和需求的工作。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引导,《CJA》编辑部一方面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就某一国际前沿问题撰写高质量综述,对学科前沿问题发展进行高度概括与预见,引领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际编委作用,开展国际合作,策划组织国际专栏。例如:《CJA》2017年第1期策划出版了“航空发动机中法国际专栏”,该专栏发表的均为中法合作撰写的论文,充分展示了两国航空发动机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CJA》2017年第2期策划的“空中交通管理国际专栏”是与国际会议合作,邀约了8篇来自欧美国家的高水平论文。截至目前已有11次(Scopus数据)引用,即年指标为1.375,远高于SCI收录期刊的刊均即年指标0.549,且引用来自英国、德国、瑞典、比利时、巴西、韩国等多国学者。虽然《CJA》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编委会不畏困难、正视自身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分别选取SCI收录的美国《AIAAJournal》、英国《AeronauticalJournal》、日本《TransactionsoftheJapanSocietyforAeronauticalandSpaceSciences》与中国《CJA》等航空航天领域代表性期刊进行数据分析。由图中4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变化可以明显看出,英国与日本的期刊近年来数据基本稳定在中位,美国的期刊《AIAAJournal》为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其数据一直稳定在高位,而《CJA》虽然被SCI收录最晚,但其发展最快。根据2018年6月最新的JCR数据,《CJA》已与《AIAAJournal》并肩而立,且略高于后者。这意味着相对于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的期刊正在大踏步前进。

2.2期刊评价被影响因子“绑架”,评价体系亟待改革

作为办刊人,我们应该知晓工程技术期刊的办刊宗旨应为服务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在2012年考察中科院时也曾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然而,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在很大程度上被影响因子“绑架”,导致其办刊宗旨异化。一些期刊主管部门或期刊编委会在讨论期刊发展时,往往忽视了科技期刊原本的办刊主旨,而是唯影响因子至上,所有办刊措施均围绕如何提高影响因子,未充分考虑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及其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据任胜利等统计:201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位列SCI影响因子Q1区的期刊数量为34种。然而,这些中国Q1期刊的平均年载文量在4年间下降了13.77%,而JCR收录全部期刊的平均年载文量在4年间则增加6.62%。可见,在“唯影响因子”的评价体制下,不乏有中国期刊为了追求影响因子的增长而有意识地减少年载文量。根据2018年6月26日最新的JCR数据,我们发现,进入SCIQ1区的中国大陆期刊已由2013年的13种增至48种。这一方面与近年来我国针对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与登峰行动计划广泛实施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笔者注意到,这48种期刊中,有34种期刊的平均月发文量不及10篇(即年发文量小于120篇),占所有Q1期刊的70.8%。可见,以影响因子高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对我国一流期刊办刊者的办刊理念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工程科学总是与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因此工程技术期刊与纯基础研究期刊相比,更应该具备不同的使命。工程技术期刊应深刻认识到其肩负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影响因子。只有多方呼吁,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与科技期刊评价机制改革,才能使工程技术期刊具备更好的发展空间,否则很难回归其服务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办刊宗旨。

2.3一流期刊需要一流的主编、编委与编辑人才作支撑

主编与编委会是科技期刊办刊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树立期刊品牌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航空学报》为例,其编委会职责如图2所示。所有编委在任期间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编辑部定期向主编、副主编汇报编委会成员工作情况,能够胜任的留任,不能履行职责的则及时更换,以保证编委会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与活力,在期刊的办刊方针与组织策划热点专题、引领学科发展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集中传播的媒介,是争夺国际科技创新成果首发权的主要平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而青年学者具有创新思维与较强的执行力,工作积极主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学术期刊要想增加期刊发展动力,使编委会具备更强的执行力,建立青年编委会是一种有效途径。以《航空学报》为例,于2016年12月成立首届青年编委会,成立1年半以来,青年编委的加入大幅缩短了期刊的审稿周期(稿件平均初审时间仅为3天,且有详细审稿意见),审稿效率大大提高;初审退稿率由10%提升至33%,减少了外审专家的资源浪费、提高了期刊的学术声誉。实例证明,青年编委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巨大的工作热情为期刊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为期刊提供了发展动力,该方法值得推广。办好一本科技期刊,不仅要有一流的主编与编委会,而且要有一个积极向上、具有创新思维与执行力的编辑团队作为支撑。然而,当前社会对科技期刊编辑这一职业不够重视,一些科研单位的编辑人员往往被定为辅助人员,其岗位、待遇与正式科研人员相比偏低。另外,与当前国家面向青年学者提供的“杰青”“青千”“青拔”“青托”等多种机会相比,期刊青年编辑基本没有职业上升空间,与编辑相关的奖项较少,导致编辑职称晋升困难,职业认同感不强,幸福指数偏低。由此,期刊编辑部一方面难以招聘到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难以留住优秀人才,期刊发展渐渐陷入恶性循环。一个期刊的编辑团队一旦缺乏了凝聚力、执行力与战斗力,即使有优秀的编委会,创办一流期刊也如“纸上谈兵”。为了创建良好的办刊环境,促进期刊健康稳定的发展,建议相关期刊主管与主办部门重视对青年编辑人才的储备与培养,为其提供更多的职业上升空间,增设编辑奖项与科研基金,提高编辑待遇,以进一步稳定办刊队伍,发挥编辑团队的主观能动性,为创办一流期刊作好支撑。

基础科学技术范文7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主要就当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途径的建设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能对我国基层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

畜牧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而要保障基层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提升,就首先要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为前提。

1完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体系

(1)各级领导干部均要认识到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要采取实际行动来支持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改善推广条件。例如为乡、镇、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与工作经费,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打造现代化、综合性的教育推广体系,扩大推广覆盖面。

(2)为了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集中性、有效性,并带动畜牧经济现代化发展,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宣传教育等措施,帮助畜牧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与组织形式,实现产业化畜牧养殖。

(3)成立专门的“下乡上门”工作小组,精选畜牧兽医技术能力出众的工作人员深入村户,为基层养殖户提供上门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养殖生产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实际难题,教会他们常用的兽医诊治知识与操作方法。

(4)要灵活多变,丰富畜牧兽医技术培训、推广方式。基层的很多养殖户在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可能较为欠缺,常规的培训教育方式可能难以对他们起到有效的作用,甚至可能打消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应当丰富畜牧兽医技术培训、推广方式,例如要在文字性讲解的同时配以图片或视频,帮助他们理解,也可以直接在课堂上进行真实的诊治示范,还可以组织他们收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为他们做进一步的解释等等,这可以显著提高畜牧兽医培训推广的作用效果。

2重点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1)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创办养殖场,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引导和带领农户依靠科学技术致富。重点抓好养殖示范户的选拔培养,带动更多的群众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转化率和入户率。

(2)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养殖技术能手以及大规模养殖户,把他们培养成一支有技术、懂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引导他们走科学化的畜牧养殖生产路线,带动广大养殖农户推广、普及畜牧兽医技术。

3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1)相关的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及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完善意见。

(2)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县级下乡指导员、乡村人才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健全激励机制来调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稳定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

基础科学技术范文8

侦查学体系是将侦查学研究的对象具体化之后,对内容加以排列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形式。对侦查学体系的研究和把握,表明对侦查学整体及其联系的认识程度,这是进一步发展侦查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条件。换言之,侦查学体系形式上是一种知识组合,实质上是一种分析模式、逻辑结构和思维进路,以往注重的是其形式的一面,而对其实质的一面则没有给以足够重视,结果是侦查学体系陷入学者所谓的“螺蛳壳里做道场”状态[1]。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侦查学与法学等学科相比,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仍存在较大差距,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我国的大部分侦查学教材、专著,还处在对党和国家刑事政策的阐述、对法律条文和办案程序的注释以及对侦查实践经验归纳的低层次状况,未能将侦查的实践抽象为系统的理论范畴。不少学者仍对侦查学理论体系提出新的设想并加以论证。反思传统的侦查学体系,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突出重围,准备重构。①德国著名哲学家包尔生指出,所有历史进化都是一种分化过程[2]。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侦查学体系也经历了一个分化过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建国初,我们直接翻版了前苏联学者建构的侦查学体系[3],它将侦查学体系划分为侦查技术、侦查措施和侦查方法三部分,该说一度成为学界通说,并影响至今。应当说,侦查学教科书所采用的理论体系,是侦查学体系现状的最重要标志。

浏览一下我国迄今出版的侦查学教科书,就可以得出上述结论。如有的侦查学教材开宗明义指出:“依照侦查理论、侦查措施、侦查谋略、侦查程序和侦查方法的结构,构筑我国侦查学的学科结构”[4]。近年的研究虽然没有突破这一框架,但在具体内容方面也有不少新的发展和变化。总的趋势是:其一,物证技术从刑事侦查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学科,并有新的发展。传统的痕迹物证技术领域、文书物证技术领域以及新兴的生物物证技术领域均有所突破[5]。其二,以探究侦查现象一般原理和基本机制的侦查学基础理论研究被提到重要位置,在相关的侦查学教材与专著中篇幅明显加大。其三,其他学科的基本原理被用于侦查学研究,带动了侦查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如侦查思维学、侦查心理学、侦查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建立与发展[6]。这说明,我国侦查理论研究取得了辉煌成果,侦查学体系的分化仍在进行之中,但只不过尚未获得实质性的突破。进一步说,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侦查学体系是一种认识论范式的学科体系[7]。其主要围绕侦查破案来对党和国家刑事政策进行阐述、对法律条文和办案程序进行注释以及对侦查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后来随着侦查学界对侦查学基础理论问题、犯罪规律、侦查程序等问题研究的重视和深入,这些新的范畴甚至是侦查史、刑事司法政策等问题也被纳入既存的侦查学体系中。传统的认识论范式的侦查学体系不可能给这些问题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于是,侦查学研究到底何去何从的感觉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侦查学理论研究。反思与质疑之声四起:司法实践为什么会对目前的侦查学理论充耳不闻?难道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同事的责任感和理解力就与我们会有这么大的区别?是实际工作对侦查学理论的要求太高还是我们的侦查学理论发展出现了问题?笔者认为,今天的中国侦查学理论本质上还处在我们上一代侦查学者们的认识框架中,传统的侦查学理论体系已经无法型构作为交叉学科的侦查学的理论内容,从体系到内容突破既存的侦查学理论,已经刻不容缓。①由此,笔者主张从横向维度与纵向维度来构建立体侦查学体系。

一、立体侦查学体系的横向维度

在横向维度上,侦查学可划分为侦查哲学与侦查科学,侦查科学则可依照侦查的职能划分为规范侦查学与方法技术侦查学。哲学、科学存在于人类社会,分别为了满足人的智慧与知识诉求;然而它们形成之后,对于人们对每一个具体对象的思考便具有相应的方法论意义。也就是说人们面对一切具体对象,都可以分别用哲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加以思考。用哲学方法思考一个对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这个对象的整体认识以及这个对象在无限宇宙中的位置的把握;用科学的方法思考这个对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这个对象的具体构成要素及其结构特征的认识[8],进而帮助人们立竿见影地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人们对于侦查这一世间现象或实践活动,同样可以而且必须分别用哲学的与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从而分别形成侦查学的哲学理论、科学理论,我们分别称之为侦查哲学、侦查科学。②

(一)侦查哲学的整体性具有克服侦查科学的形而上学性的功能

侦查科学是一种部分的理论,侦查哲学则是一种整体理论。③具体而言,侦查科学基本上是一种内部视角,即把侦查从大千世界中相当明显地分割出来,把一分成九,掰开揉碎以了解其内部构造及其各个要素;就是说,它是从侦查之内来研究侦查,而难得一见侦查之外的世界。既有的侦查学理论研究都是基于科学理性从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层面针对侦查的有关问题来进行的,而试图充分发挥侦查部分性功能,如侦查学目前又分化成法学领域的规范研究,方法技术领域的物证技术、法医、法化、侦查心理、侦查思维学等诸多专业领域研究,这导致了侦查学研究的进一步专门化。这一难以遏止的进程,必然会产生将目光死盯在“专业”上之危险,结果是联系、整体和基础在视野中消失。也就是说,我们不怕侦查学分工太细,怕的是人们只讲局部不讲整体,把本来具有结构的侦查整体分解为构成它的要素。但不要忘记,“分”是为了更好地“合”。“分”虽然有助于帮助我们获取知识,立竿见影地解决侦查实践中的问题,但“合”才能使我们拥有具有强烈穿透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侦查智慧。人的理性总是以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为价值取向,总喜欢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主观逻辑和客观逻辑的统一。所以,当“分”有碍于这种理性诉求时,人们势必又试图把分开的东西“合”起来。侦查哲学是关于侦查的整体性理论,因应了“合”的理性诉求,它是一种外部视角,即把掰开揉碎的侦查各个方面加以还原,九九归一,使之回到其所源于和存在的世界,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侦查同整个世界的关系,并通过这一把握来进一步认清和感受侦查,同时也进一步认清和感受世界。①可见,要克服侦查学研究中“原子论倾向”的形而上学性,只能由侦查哲学来承担。离开了侦查哲学的超验视野,侦查学必然陷入狭隘经验之中而不能自拔[9]。#p#分页标题#e#

(二)侦查学理论的发展需要侦查哲学对侦查科学的反思与批判

哲学是一种反思的理论。反思,即对思考及其结论的再思考。黑格尔说:“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要获得对象的真实性质,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反思。唯有通过反思才能到达这种知识”;“感性的东西是个别的,是变灭的;而对于其中永久性的东西,我们必须通过反思才能认识”[10]。只有善于反思,才能不断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并对解答再次提问,如此反复以至无穷,从而推动人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化。所以,有的哲学学者说,问题意识构成一切哲学发展与转向的发动机[11]。侦查哲学是一种反思性的侦查理论,其以侦查科学知识一定的积累程度为前提,并通过思辨对实证性的侦查科学进行反思,不断提出问题,使侦查学获得深入持久发展的动力。康德说:“人类理性非常爱好建设,不只一次把一座塔建成以后又拆掉,以便察看地基的情况如何。”[12]也就是说,人类理性中包含批判性和建设性两种属性,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健全的理性,而其中建设性又是根本的、目的性的。人类的批判性集中表现在哲学上,而其建设性集中表现在科学上。侦查哲学与侦查科学的并立,根本上是人性的这种两面性使然。侦查科学的建设性与侦查哲学的批判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侦查理性。如果把这座塔比为侦查学,那么建成它的是侦查科学,拆掉它的是侦查哲学。侦查哲学之所以不只一次地把侦查科学这座塔拆掉,是因为人们希望检讨它的基础性理念、信仰、感情,以使侦查学之塔不至于越建越歪、乃至坍塌下来。换言之,侦查科学一定是抱着对某种关于侦查的基础性理念、信仰、感情,来建构一种旨在对侦查实践进行指导与修正的技术体系;而侦查哲学则是通过怀疑、反思、批判、破坏侦查科学所赖以构成建构的这种基础性理念、信仰、感情,为确立更符合人性要求的解释模式与技术体系开辟道路。侦查哲学与侦查科学将哲学理性与科学理性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健全的理性,如果说侦查学理论研究追求的是侦查智慧,那么无疑,以侦查学理论为载体的侦查智慧只有在实现了侦查科学与侦查哲学的有机结合后才能获得。这既是一种社会分工,也是一种理论分化,更是一种学术防疫机制和学术创新机制。因此,一个健全的侦查学理论体系,一个健全的侦查理性,不仅需要侦查科学,亦需要侦查哲学与之分立、对立与合成。

(三)侦查科学可依据侦查的职能划分为规范

侦查学与方法技术侦查学侦查科学是近代以来,为了给刑事司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而产生的,因此侦查科学是实践科学,而不是理论科学。实践科学不但不排斥哲学层面的考察,相反还以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不过,实践科学的立足点和侧重点却在实践层面上。①就作为实践科学的侦查科学而言,其划分是由侦查职能决定的。在这里,侦查学的职能是双重的:一是决定侦查的目的;二是指出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或手段。侦查的目的可由以下两个层面来观之:一个层面的目的是在侦查方法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科学技术收集证据,准确地回溯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及时查获犯罪嫌疑人。该层面的侦查目的追求侦查权行使的效率与效益,归根结底是个方法技术问题。另一层面是要限制侦查权的扩张,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该层面的目的追求侦查中的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兼顾,归根结底是个侦查法治问题,即法律规范问题[13]。由此,侦查科学要研究法律规范与方法技术两个层面的问题,进而指出实现这两个层面目的的方式或手段。前者可以称之为规范侦查学,后者可以称之为方法技术侦查学。综上所述,就横向维度而言,侦查学体系应自侦查哲学始,而于规范侦查学、方法技术侦查学终。完整的业经分化的侦查学体系应当包括侦查哲学、规范侦查学和方法技术侦查学三个子系统。规范侦查学要对包括立法与司法两个既相衔接又相区别的阶段进行研究,所以侦查学体系在规范侦查学的层面上应分化为立法侦查学和司法侦查学两部分。如前所述,我们在方法技术侦查学上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方法技术侦查学应继续注重对物证技术、侦查方法以及各类侦查措施实施的技术规则的研究,并使其保持动态性、开放性,不断汲取现代科学技术的营养来逐渐发展与完善。

二、立体侦查学体系的纵向维度及其整合

从纵向维度而言,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观也为我们正确认识和预言侦查学体系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14]。早在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从系统观的角度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建立起一个开放、复杂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所有通过人类实践认知的学问,目前暂分为11大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以及文艺理论等。“这是个活的体系,是在全人类不断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展变化的体系。”[15]这是从人们研究问题的着眼点的不同来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所作的横向划分。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纵向结构上,钱学森按照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比较间接地联系改造客观世界的原则,把每一个科学技术门类区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文艺理论的层次划分略有不同),三个层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基础科学,是综合提炼具体学科领域内各种现象的性质和较为普遍的原理、原则、规律等而形成的基本理论。它侧重在认识世界过程中进行新探索,获得新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论。它是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先导,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与实力的重要标志。技术科学是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才在科学与技术之间涌现出的一个中间层次。它侧重揭示现象的机制、层次、关系等,并提炼工程技术中普遍适用的原则、规律和方法。主要是如何将基础理论准确、便捷地应用于工程实施的学问。工程技术,侧重将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并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总结经验,创造新技术、新方法,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学问。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必将丰富、完善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它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钱学森指出:“人首先要认识客观世界,才能进而改造客观世界。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识客观世界的学问就是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改造客观世界的学问是技术。”[15]由于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所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各学科、各层次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各门科学技术的三个层次之上,是各学科的哲学概括。这是通向整个体系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它们是:自然科学的自然辩证法;社会科学的历史唯物论;数学科学的数学哲学;系统科学的系统论;思维科学的认识论;人体科学的人天观;军事科学的军事哲学;行为科学的人学;地理科学的地理哲学;建筑科学的建筑哲学;文艺理论的美学。各门科学技术通过各自的桥梁,最易找到共同点、结合点,从而相互融通,相互促进。在这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外围,还有大量一时还不能纳入体系中的前科学的知识库,如古往今来人们对世界的探索、认知,初步的哲学思考以及点滴的实践经验、不成文的实际感受、直觉、灵感、潜意识等等。对此,人们可以通过主动地在实践中反复比较、鉴别、分析、综合,逐渐将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提升到理性认识,纳入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p#分页标题#e#

按照前述系统观,在纵向维度上,作为实践科学的、以解决问题为己任的侦查科学也应像其他一切学科一样,从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研究: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建立在上述三个层次之上的哲学概括。侦查科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它应当是综合提炼侦查学领域各种现象的性质和较为普遍的原理、原则、规律等形成的基本理论研究。侦查科学中的技术科学研究,它应当是侧重揭示侦查现象的机制、层次关系等,并提炼出侦查工程技术中普遍适用的原则、规则和方法。侦查科学的工程技术研究,侧重于将基础侦查学与技术侦查学应用于侦查立法、司法实践活动及侦查破案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创造新技术、新方法,使侦查学迅速转化为社会正义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学问。这样,从横向维度到纵向维度,侦查学体系便整合为立体侦查学体系(见图1),此体系克服了传统侦查学体系的诸多弊端,既有分化又有整合,同时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开放性特征。在此体系下,侦查学的所有问题皆是分层次的,皆有所归属。立体侦查学体系分析模式清晰、思维进路开放、逻辑结构合理,这将在下文对传统侦查学体系的反思当中得以体现。

三、对传统侦查学体系的反思

传统的侦查学体系虽然也认为侦查学是实践学科或应用学科,但在分析模式、逻辑结构和思维进路上存在严重偏差。

(一)分析模式的混沌性

这种混沌性的要害就是缺乏分化与整合,未与现代立体思维形态相适应。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学科体系不断分化与重整的历史。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6]这里的“需要”至少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指社会实践的需要;二是指思维水平的需要。就前者而言,社会实践的需要一直是而且永远是理论体系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历史地看,社会实践对理论体系发展的最大影响就是不断推动着理论体系在更新的水平上重新分化与整合。“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和灿烂辉煌的时期。一大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蓬勃兴起,现代科学技术愈分愈细、门类繁多。加之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范围日益广阔,层次更为深入。与此同时,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整体化趋势也愈益增强。”[15]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科学体系的不断分化和整合,说到底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合作日益强化的要求。侦查学要不断适应侦查实践的要求,也必然需要不断分化与重新整合。就后者而言,一定的思维水平也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思维科学的研究认为,早期人类群体思维的直观、混沌性特征,表明原始思维是点的思维;古代个体思维的整体性特征,表明朴素的辩证思维是分化中的点的思维;15世纪下半叶以来个体思维重分析的特征,表明抽象思维是线性思维;19世纪以后,群体和个体思维既重分析又重综合的特征,表明认识单一矛盾的常规辩证思维是面的思维;二战以来,群体思维重系统研究的特征,表明常规的辩证思维已发展到立体思维这一现代形式[17]。要对事物作全面深刻的认识,仅仅依靠辩证思维的辩证分析和辩证综合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而必须运用立体思维的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方法。

综上,学科体系的不断分化与整合,在实践论上源于社会分工与合作的不断发展,在认识论上基于思维的不断分化与整合。所以,侦查学理论的分化程度与整合程度,既要与侦查实践相适应,又要与现代立体思维水平相适应。运用立体思维对侦查进行研究,就是对于侦查现象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手段地考察、研究,力图真实地反映侦查思维对象的整体以及和其周围事物构成的立体画面的思维形式。同样,立体思维绝不忽视侦查的各个单一层次,但它着力于这些单一层次在运动中的相互联系或先后相继。这样思维获得的有关侦查的成果,必然是综合的或整体性的。①在现代立体思维下,侦查学研究既要以科学之态度将侦查系统分解,把一分成九,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又需要以哲学的态度将分解研究加以整合,九九归一,恢复其本来面目,并将其作为一个子系统放在本来与之联系的事物中加以全面、整体、动态考查,以克服系统分析研究带来的偏差。②前者是在侦查之中看侦查,是侦查研究中的系统分析与建构;后者是在侦查之外看侦查,是侦查研究中的系统综合与反思批判,二者应同时存在于侦查学的研究中,并行不悖。这样一来,侦查学体系应是立体的,分层次的,既有侦查科学的系统分析,又有侦查哲学的系统综合;既有侦查科学的建构,又有侦查哲学的反思批判。在立体侦查学体系下,每一个子系统均具有不同的立足点与理论功能,其理论体系都有内在的逻辑体系与外在精致的表现形式。由此,立体侦查学体系克服了传统侦查学体系的两大弊端:一是将规范侦查学与方法技术侦查学明确区分;二是将立法侦查学和司法侦查学明确区分,原来混沌的侦查问题便可以被立体化、多元化对待。这样一来,侦查研究涉及的所有问题在立体侦查学体系中皆有所归属,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分层次的,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时,均能找到理论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不会将侦查规范问题中的立法问题与司法问题杂糅在一起研究,或是将侦查方法技术与侦查规范问题杂糅在一起进行研究,这既避免了学术精力与资源的浪费,又避免了研究成果成为骑墙理论的尴尬局面。

传统的侦查学体系所表现的混沌性,从思维方式角度看,就是点的思维、线的思维、面的思维支配着整个侦查学体系,而看不到立体思维的地位。比如点的思维问题。传统侦查学体系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不知道这一体系是立基于方法技术论还是立基于规范论,抑或立基于方法技术论和规范论之间。以传统侦查学体系中的侦查概念为例,学者大都立足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相关规定将侦查界定为:侦查机关为收集证据、查明案情、查获犯罪嫌疑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首先,这种方法论的侦查定义把表现为法律运动过程与方法技术应用过程的侦查问题凝固为一个抽象的点来研究;这个点仅仅是一种刑事立法结果,而这个点之前的立法过程、制度建构和这个点之后的方法技术创新等都在思维之外。换句话说,侦查概念通说停留在一个点上,至多不过是做到了与生活中人们直观形成的侦查观相照应;而对侦查的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方法技术应用与创新来说,它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有意义的信息。其次,现行侦查概念的界定把侦查看做是平面的,侦查概念必然缺乏层次性,从而成为一种抽象和静止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一脚踏在规范领域,一脚踏在方法技术领域,并将本不是同一层次上的“本质特征”混合杂糅在一起,思维上总的特点是缺乏动态性和立体性。而侦查理论的展开,有赖于科学的侦查概念建立。“对于同一类事物,人们可以形成几种不同的概念;这些不同概念的内涵,分别地反映同一类事物不同方面的特有属性。”[18]我国著名学者张东荪曾言:“我以为凡是概念,其功用都在对付我们自己。详言之,即概念所代表的并不是对象的自身,乃只是我们对于对象的观察,亦就是我们对付他的态度。所以,我主张每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对于对象的反应态度之一组。”[19]针对客观存在的侦查这一思维对象,我们宜分别以规范与方法技术层面“态度”来对待,形成不同的概念来揭示其在规范层面与方法技术层面不同的质。①在立体侦查学体系分化组合分析模式下,构建侦查的规范概念与方法技术概念,并分别在其上展开侦查规范理论研究与方法技术理论研究,正是这种区分的逻辑要求。但由于传统侦查学体系不是立体的,所以没有给侦查概念分化提供理论空间。此外,点的思维不仅使侦查立法与侦查方法及技术创新被排除在理论体系之外,还使得侦查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要求相去甚远,往往是理论上洋洋万言,实践中不知所云,更严重的是使侦查学的理论思维受到了束缚。#p#分页标题#e#

再如线性思维问题。线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割裂性。应当承认,传统侦查学尽管强调其应用学科性质,但仅仅是一种平面单质的刑事司法科学体系,而没有给侦查立法提供什么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事实上,侦查立法实践的研究是一项十分繁复的理论工作,侦查哲学和方法技术侦查学都不可能对此进行专门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立法侦查学比司法侦查学更重要,因为没有正义的立法就不可能有公正的司法。侦查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本身就是分层分类的,侦查学体系应当有所分工,否则,在方法技术论的侦查学中不得不分出精力和篇幅涉及侦查的立法问题、司法问题乃至于犯罪学的事实问题、刑事政策问题和侦查哲学问题等,结果是什么都想研究,什么都研究不好。传统侦查学这种平面单质的体系,不可能为以上问题的研究提供多大的理论空间。如在狭小的平面单质体系缝隙中加入某种程度的侦查哲学研究,这种研究就不可能是充分展开的。许多侦查教科书的前面都有关于犯罪本质乃至侦查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论述,而这种论述一方面十分单薄,另一方面对后面的侦查程序和方法技术操作几乎派不上用场,于是成了一个沉甸甸的理论装饰物。这种装饰物对整个侦查学体系往往还产生某种负面导引。最典型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统一说”。“辩证统一说”与所谓“主客观一致”、“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诸如此类的“原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用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或者伦理的抽象展开来代替侦查学本身的规范、方法逻辑与论证以及代替侦查运行的实际规则。这些原则完全偏离了规范与实践的目的,使寻找新的方法技术改进者与制度创新者不知所云,司法机关更是无从下手适用;可以说这些原则出现的地方,基本都是理论上说不清或者自相矛盾的时候,用这类原则来代替侦查学中的定量研究是目前侦查学研究中形式繁荣、以数量代质量和侦查学理论与司法实践脱节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侦查理论发展的重大障碍。如果这些东西可以代替科学、规范地论证,那么我们的侦查学者就应当退出这一讲坛,而让位于哲学家、政治家或者经济学家,因为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掌握要比我们高明得多。上述情况表明,侦查体系如果不在分化的基础上整合,就必然使分析模式出现混沌性。

(二)逻辑结构的矛盾性

这种矛盾性的要害就是侦查理念、侦查原则以及侦查规范、规则之间的不相容。如上所述,由于对侦查学性质和职能的片面性认识,传统侦查学体系产生两大弊端:一是将规范侦查学与方法技术侦查学混为一谈,二是将立法侦查学与司法侦查学混为一谈。而这种分析模式的混沌性势必引致逻辑结构的矛盾性。例如,有人从侦查属性———侦查目的———侦查构造角度将传统侦查学中业已存在的侦查理念作了梳理,将其归结为“专政活动说———打击敌人———敌我斗争模式”、“认识活动说———查明真相———实事求是模式”与“执法活动说———公平正义———正当程序”三种[20]。而综观许多侦查学著述,或是仍然固守落后的专政打击说,或是错位将不同的侦查理念杂糅在一起,这就造成了观察点的纷乱、误置和随意调换,造成研究结论的逻辑矛盾、杂乱无章甚至完全错误。再如对侦查原则的论述中,论者往往将本属于不同层面的法律原则与技术原则混为一谈,作为规范侦查学中的侦查原则,即侦查法律原则,其调整的侧重点是寻求追诉犯罪过程中如何按照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来规范侦查机关的权力,正确处理侦查过程中控、辩、裁三种职能的关系,以实现追诉犯罪过程中国家权力与公民个人权利的平衡问题,实乃侦查权的限制。作为方法技术侦查学中的侦查原则,即侦查方法技术原则,其着眼点在于如何更有效率地行使侦查权,实现侦查效益的最大化,以有效发现和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查清案件事实,实乃侦查权的扩张。限缩的侦查法律原则无法单独承载扩张侦查的技术规范与技术规则,扩张的侦查技术原则亦无法单独承载限缩的侦查法律规范与技术规则。当然,侦查的实践理性是合,即侦查实践是法律问题与技术问题的统一体,体现侦查权扩张与限缩的紧张关系,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割裂。但作为学术研究,只有在立体思维下对侦查的法律与技术的层面分别有了深入认识后,才能更好地将其还原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即是一个合———分———合的否定之否定研究进路。传统的侦查学体系,局限在初级的、混沌的合的阶段,所以无法正确解决侦查学研究中存在的“双重人格”矛盾问题[21]。其实存在双重人格并不是问题,因为侦查本身就要实现两个相互矛盾的价值目标:犯罪控制与保障人权。关键是如何在侦查中实现二者动态的平衡。可怕的是人格分裂了,这表现为研究者在规范与方法技术之间游走不定,不知道其是站在哪个角度、哪个立场。传统侦查学中许多混乱使用的概念正是以上缺陷的例证。仅以侦查学著述中经常混淆使用的侦查行为与侦查措施为例,二者到底是何关系?其内涵和外延有何不同?有人认为侦查行为等同于通说意义上的侦查措施[22]。有人认为侦查行为在外延上小于侦查措施,有人认为侦查行为的外延大于侦查措施[23]。笔者认为,如果不将二者置于立体侦查学体系下来认识,任何区分都有自说自话之嫌。侦查行为与侦查措施在外延上虽有重叠,但二者的理论功能和着眼点是不同的:侦查行为是规范侦查学下的范畴,作为侦查权行使的具体表现内容,其邻近属是法律行为,是从人权保障的立场出发,立基于程序正当、人权保障来规范调整侦查权运行的,是侦查权的限缩;而侦查措施是方法技术侦查学下的范畴,其邻近属是侦查方法,是从犯罪控制的立场,立基于有效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的方法与技术来界定的,是侦查权的扩张。由此观之,二者不能互相混淆、互相取代。传统侦查学中立足于侦查措施概念来论述侦查规范问题,或立足于侦查行为概念来论述侦查方法技术问题在逻辑结构上是矛盾的。

(三)思维进路的封闭性

这种封闭性的本质就是缺乏系统的观念和方法。这种封闭性同样也是由于对侦查学性质和职能的片面性认识决定的。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近代科学的发展,分化的趋势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这种抽象的、局部的和分化的思维方法,使得各种经验科学得以建立,而近代科学发展的日益数量化、体系日益公理化、方法由定义定性分析转入定量分析,而大大精确了人类的认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该种思维方式的割裂性、孤立性和片面性,使得本是互相联系的科学失去了应有的联系。各门学科成了一些互不联系、各成一体的封闭体系,都只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事物,而不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因而使得单一、定型化的线性思维、平面思维占据了统治地位。而立体思维的提出便成为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然。立体思维也叫整体思维或空间思维,它是在时空思维中,对于认识对象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手段地考察研究,力图真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整体以及和其周围事物构成的立体画面的思维方式。它从思维对象的本来面目出发,努力反映思维对象的外在全貌、内在多极和全部规定性,克服了抽象、局部、分化性思维的片面性,全面动态体现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走向,真正反映和把握了思维对象,它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在刑事科学理论研究领域,也要顺应思维科学发展的规律,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即由抽象、局部、分化性的面式、线式思维向立体思维转变。#p#分页标题#e#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开始了影响深远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自然科学正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飞速发展。自然科学各学科广泛渗透,相互影响,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科学体系。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现代方法的出现,正标志着人类认识进入了从事物的整体联系和发生、发展过程来系统考察物质世界的立体思维时代。要对事物作全面深刻的认识,仅仅依靠辩证分析和辩证综合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而必须运用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对侦查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在研究方法上将侦查学作为刑事法学学科群这一母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同时侦查学又由若干子系统组成。从侦查学体系的现状看,其未顺应刑事一体化的发展潮流,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缺乏系统性。

有学者深刻指出,“刑事法活动本来就是血肉相连的整体性活动,我们根本找不到相互割裂开来的刑法活动、刑事诉讼法活动、刑事执行法活动,它们只能在人们的思维中存在。”而由于线式思维和面式思维在我国长期占统治地位,把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执行法等各个属于刑事法的学科、侧面加以人为的分割,形成了刑事法领域各分支学科“老死不相往来”的奇怪格局。而尤以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割为甚。如此割裂与封闭也体现在侦查学研究中。长期以来,在规范层面,侦查学侧重于侦查程序研究,而侦查中的刑事实体法问题研究却付之阙如。在传统侦查学理论研究中,根本看不到犯罪构成理论的地位。犯罪构成作为一种历时性的定罪模式,是一种兼容实体与程序的模式,或者说是以实体面貌体现程序意义的模式[24]。传统的犯罪构成模式“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的逻辑体系,就是在回答侦查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与内在逻辑的四个问题,即发生了什么,是谁所为,因何而为,危害何在。因而犯罪构成理论与侦查实践是高度契合的,侦查实践根本无法回避犯罪构成理论的指导:立案阶段要判断有无犯罪事实发生;决定实施强制措施时要对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危害性进行预断;进行专门调查工作时要指导侦查人员收集证据;到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时要对涉嫌犯罪的危害行为的定性定量判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