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范例

高校劳动教育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1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观;立德树人;高等院校

一、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是立身之本,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神圣使命[2]。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渊博的学识,又需要学生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这就需要学生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专业本领的同时,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厚的劳动感情、真挚的人民情怀。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即将步入社会,成就个人事业,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精神,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磨练顽强的意志品格。在劳动教育中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就业观和创业观,从容面对社会的选择,在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实现、专业技术的学习与岗位的需求匹配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获得受益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1.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的题中之义。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必须通过加强劳动教育,深刻领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实现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建构个人与集体、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同频共振。

2.劳动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观需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劳动教育作为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念,培养学生以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理念,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重要路径。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其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通过劳动塑造正确的人生观,理解劳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诚实劳动的价值,意识到诚实劳动是劳动者的义务与使命,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学生体验和理解生活的能力,破除逃避劳动、轻视劳动甚至鄙视劳动的思想。

二、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劳动教育,在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各高校也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落实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变化,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和发生变化,劳动教育却逐渐被悬置起来,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教育的方式、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弱化,与新时代国家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合。

1.劳动教育认识窄化异化劳动教育认识窄化异化。劳动创造幸福,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最根本内涵。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包括教师在内都存在劳动教育窄化现象,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劳动课,就是让学生做一些诸如打扫卫生、搬运东西等体力劳动,并且普遍认为这些都是一些后勤工人应该干的工作,和大学生身份不符合。同时,劳动教育被异化,劳动教育的本身是创造社会价值,但在实际过程中存在人被物化为“经济人”“技术人”的现象,将“劳动”视为谋生和获利的手段,陷入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对立中,对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以及产生愉悦的情感有所忽略。甚至一度认为劳动教育是惩罚性手段,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初衷,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的价值。

2.劳动教育衡量价值化劳动教育衡量价值化、功利化。价值,在经济学中指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劳动价值的目的是使使用价值产生增值。“劳动价值观”不是指劳动本身的价值(劳动价值),而是人们对于劳动价值的主观认识[4]。当前,高校对劳动价值衡量价值化、功利化,衡量劳动教育的手段就是获取金钱和名利的多少,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将劳动和名利挂钩,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误导,劳动观念扭曲,劳动价值失衡,陷入了价值化和功利化漩涡中。33.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当前各高校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虽都有相关内容涉及劳动教育,但对于劳动教育缺乏校级设计。高校劳动教育如何开展、劳动实践课程如何安排、教学效果如何评价考核、经费投入和保障如何获取,等等,相关机制和体制还不完善。一些高校虽开展了劳动教育,开设了劳动课程,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现象比较突出。还有的高校将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同起来,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存在形式化和无序化等现象,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

全国教育大会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当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和调整,更是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教育地位的重要体现。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完善顶层设计,拓宽劳动教育路径,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1.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思想观念上扭转长期以来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偏见,把劳动教育提升到关乎国计民生、关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政府层面和高校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纳入考核,使劳动教育真正得到重视以来。

2.完善制度体系完善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体系,在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考核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及时跟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开设关于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加强对劳动教育相关研究。把劳动教育提上重要日程,和专业课程同等对待,精心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完善课程设计,编写劳动教育相关教材,制定劳动教育考核办法。同时,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作用,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和劳动教育功能,实现知识体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3.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推动思政课程与劳动教育的紧密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增加劳动教育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劳动的重要性等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真正懂得劳动教育重要意义,深入理解劳动的本质、劳动的创造价值、劳动的普遍意义,认可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5]。

4.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提升劳动教育效果除了在课程和实践上下功夫以外,还必须拓宽劳动教育路径,改变当前劳动教育窄化、弱化,途径相对单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状,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创新项目、专业技能大赛、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校外实习实训等,整合学校、企业、社会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拓宽劳动教育渠道,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辛勤劳动获得感和收获,让学生在实践中以劳促学,长知识,增才干。

5.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要深入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和实践。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依托校园文化载体,通过宣传大国工匠,讲好劳模故事等,增强劳动教育感染力。深入挖掘企业资源、拓展企业实践平台,推进产教融合、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等新模式,使学生参与到劳动当中,在劳动中加强锤炼,切身体会劳动教育重要性;发挥先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邀请行业先进人物、大国工匠到高校开展专题讲座和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弘扬劳动价值,传播劳动精神,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开展好劳动教育,通过慕课、多媒体网络教学、在线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劳动教育及时性、互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打造劳动教育“金课”,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躬身实践,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张烁.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武雪周.高校工作重要论述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8(6):102-105.

[3].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2).

[4]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2

朝阳科技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创立于1994年的私立科技大学,它是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连续多年获得政府补助,其中2012年获得公私立最高额补助款。朝阳科技大学在二十多年里取得好的成绩,连续多年蝉联全台私立科技大学第一,这与其人才培养方式有着较大的关系。笔者曾以“朝阳科技大学”为关键词在知网查了从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关于它的研究文论20篇,能深刻感受到朝阳科技大学务实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它那作为“零学分必修课”的劳作教育课程,使我印象深刻,反思再三。大概是这样的:朝阳科技大学为了培养学生爱惜环境和“弯腰”服务的意识,践行手脑并用的理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特别实施“零学分必修课”的劳作教育。

1.将劳作教育纳入必修课

朝阳科技大学将劳作教育固化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规定为必修课,但不做学分计算,这就是“零学分必修课”,不是考试课,不发试卷,只做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劳作”精神。学校始终认为劳作教育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通过劳作教育,比如与同学一起弯腰扫地、一起清扫卫生间、拖地板,学会与人合作。

2.劳作教育目标明确

通过劳作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均等及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学习基本劳动技能,通过亲身劳作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校园劳作扩展到“小区服务”,增加学习生活体验;通过不同院系之间的混合编组来增加互作协作、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劳作教育课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弯腰做事、亲身参与的态度;通过劳作教育形成爱校及整洁的校园文化。

3.劳作教育的类型

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包括基本劳作教育、团体劳作教育、身心障碍生辅导劳作教育、夜间环境整洁维护、交换生劳作教育等,其中基本劳作教育是学生清扫楼道、卫生间、教室周边环境等;团体劳作教育是学生每天进行校园草坪维护以及到校外小区服务;身心障碍生辅导劳作教育是安排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作,并安排同学从旁协助,增加同学友情;夜间环境整洁维护是学生每日最后一节下课前,对教室进行整洁维护;交换生劳作教育是对来自不同学校的交换学生安排劳作教育。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覆盖了全体学生。

4.劳作教育的组织与制度

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备。学校成立有“服务学习指导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关法规计划办法及操作细则,对每一种类型的劳作教育都有相关的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劳作教育课程评分包括工作态度40%+合作度30%+主动性15%+团体贡献度15%+加减5分,期末总成绩60分以上为及格,如一学期累计1/3课时未出席,即使表现出色,也不得通过,仍需补修该课程。

5.劳作教育的奖励制度

朝阳科技大学重视对劳作教育优秀团体和个人的奖励,每年学校花费900万台币进行奖励和补助,奖项设有“金质奖”“优质奖”“贡献奖”“全勤奖”“优秀小组奖”等,学校把劳作教育评定为“优异”列为申请校内工读的条件之一,并对各班获得“金质奖”的学生由学校颁发给他们“金戒指”。朝阳科技大学将劳作教育定为“零学分必修课”,成绩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该课程不得免修,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毕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劳作教育的监督者也是学生。每年学校从学生中找出有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担任劳作教育小组长、栋长、大队长,对劳作教育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这种劳作教育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进入职场后“弯腰”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锻炼学生手脑并用和知行合一的能力。然而,朝阳科技大学在实施劳作教育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阻力,但学校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自创校以来坚持实施劳作教育,现已经成为地区相关学校效仿的对象。虽然请保洁公司的费用会远远低于目前学生团队管理的补助费用,但是学校愿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及领导组织能力。目前劳作教育效果显著,学校终年保持非常干净的样貌。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程度都比较高,很少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

6.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课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作为正式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定为必修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符合实际的多种劳作类型,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有完善的奖励激励机制,保证了劳作教育的顺利运行,起到了非常好的育人效果。在二十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不断完善,被许多高校效仿,在社会上形成良好反响。

二、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演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950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中指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这一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教育的基本方针。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7—1977年)

这一时期国家将劳动教育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也作为解决教育经费问题的手段,还看成是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根本方式。后来在中更是把脑力劳动“妖魔化”,把体力劳动当作阶级斗争的法宝。

3.改革开放后(1978—1999年)

拨乱反正时期,国家为了给脑力劳动正名,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将我国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86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中关于党的教育方针方面提出应当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适当进行劳动教育,使青少年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基础教育。同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彭?云在中学德育大纲研讨会上明确提出“把德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五育互相配合、互相渗透”。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2000—2012年)

2001年国务院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针,后来写入我国的教育法。

5.新时代(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作为施政目标之一。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并举,提出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再一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缺位所引发的不良社会现象从建国到现在,经过三四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全面步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祖辈和父辈们夜以继日辛勤劳动和艰苦创业的经历早已成为过去,广大青少年无需劳动创造便可丰衣足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学校的劳动教育与年龄增长呈反比关系,即年龄越大受到的劳动教育越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不劳而获、贪污腐败等不良思潮盛行,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家长不愿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导致广大青少年在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未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身心发展不全面,最终未能健康成长,主要表现为满身奶油味、精神缺钙、眼高手低、抗压能力低、独立生活能力差、天马行空不接地气等,甚至当代大学生的一些极端行为与劳动教育的缺失也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大陆地方高校的实现路径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他重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马克思设想,随着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高度发展,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及集体财富充分涌流的共产主义社会,强制劳动、强制分工、脑体对立都将消失,劳动成为得到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第一需要。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劳动无上光荣的观念。

2.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朝阳科技大学能将劳作教育作为“零学分必修课”,从创校之初一直坚持实施到现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大陆地方高校完全可以借鉴朝阳科技大学的做法,将劳动教育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列为必修课。到底是否给予学分,要结合学校的实际而定。近年来,大陆地方高校都在压学分减课时,计划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在完全学分制下,修学分就要付学费,在这样的形势下,将劳动教育定为“零学分必修课”应该能行得通。大陆地方高校每年在校园保洁绿化上都要花费上百万元,完全可将这批费用转移至劳动教育上来。

3.融入专业教学

近年来,大陆地方高校都有扩大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比例的趋势,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实现了4∶6,甚至继续向5∶5改革靠拢,其目的在于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将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形式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树立劳动光荣、劳动美丽的理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劳动互助意识,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

4.重塑“五一国际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为了纪念劳动者争取合理权益举行游行而设立的节日,属于全世界劳动者自己的节日,我国政府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也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但实际在每年的5月1日,我国各高校都在放假,鼓励全民旅游,刺激消费。这与设立“劳动节”的初衷背道而驰,各高校应该在这一天组织劳动教育的相关活动,如对优秀劳动者的表彰和奖励、优秀劳动创新成果的展示、深入劳动一线体验别样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

四、结语

朝阳科技大学成功的“劳作教育”可为大陆地方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纵观建国以来我国实施劳动教育的历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曾经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将脑力劳动“妖魔化”,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等诸如此类的历史悲剧我们不愿历史重演。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纷纷发文予以响应。我们所期望的是将劳动教育作为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切不可将劳动教育视为一股运动和时尚,或者凌驾于五育之上。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实施二十余年,取得突出的育人效果,除了学习它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和操作细则外,更重要的是朝阳科技大学将“劳作教育”视为一项正常必备的习惯养成教育,没有夸大或忽略其功能。朝阳科技大学能在2018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佳大学排名1000+,这令大陆许多地方高校望尘莫及,这不是因为它的劳作教育出名,而是它的综合实力强。

参考文献:

[1]王胤?.朝阳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特色观察[J].文教资料,2019(5):1.

[2]罗建新.技职教育学校“劳作教育”的特色与启示——以朝阳科技大学之经验为例[J].广东教育,2016(9):2.

[3]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5):11.

[4]程德慧.新时代劳动教育观论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6):32.

[5]尹者金.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现[J].江苏高校,2019(11):2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9.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育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级各类院校应高度重视并落实劳动教育相关内容。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曾说:“劳动不再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更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1]劳动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意义生活和人类本质复归的主要形式。[2]劳动是锻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基本途径,通过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激发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1.1劳动教育价值观要彰显时代性

新时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教育价值观时,要注重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特征。劳动教育经历过从“劳动兴盛”到“劳动失宠”再到“劳动复兴”的漫长发展历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3]高校要培养经得起实践磨砺和检验、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势必要发挥劳动育人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仅仅是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等,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在劳动过程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和技能、强身健体。

1.2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更丰富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应更加丰富。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磨炼个人意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其内容也更加科学。劳动教育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型,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劳动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通过参加高校的服务性劳动、创新创业活动等服务社会。通过参加服务性劳动,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发扬劳动精神,进一步提升自身劳动能力。劳动教育的内容越丰富,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劳动教育在高校的落实也就越好。

1.3劳动教育的培养途径要更全面

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拓展、丰富劳动教育的途径,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搭建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从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安排、劳动文化氛围、激励和考评机制等多个角度出发,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4]劳动教育涉及广泛,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或者一项活动,它的真正落实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有了新内涵、新要求,致力于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培育劳动精神、培养劳动品质,这势必要求高校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

2高校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内涵

《意见》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明确提出劳动教育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型。高校可以通过实施服务性劳动教育提供社会服务,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其社会公德意识。[5]服务性劳动一般具有公益性、服务性、教育性等特征,高校通常通过宣讲活动、“三下乡”活动、公益活动等形式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高校的服务性劳动教育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分为两个类型:一类面向特殊群体,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例如看望孤寡老人、关爱伤残儿童等活动;另一类面向大多数社会公众,例如支援西部地区建设、组织学生担任义务讲解员和公益活动志愿者等活动。在服务性劳动中,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服务大众,同时增强集体意识和奉献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6]

3高校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

服务性劳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同时能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高校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重塑服务性劳动教育观,挖掘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观是对劳动和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7]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实施劳动教育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服务性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种,对于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性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输送出去,用于解决相关问题、服务社会。学生在参加服务性劳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并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还能够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更好地了解、适应社会,学会关怀他人、尊重差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3.2优化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丰富育人体系

当前高校的服务性劳动教育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在教育内容上,服务性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开展活动,更要依托课程,而且要有课时保证。《意见》明确要求“整体优化学校的课程设置”,可见课程设置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性。课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是高校落实劳动育人的基本载体。要构建与劳动教育相匹配的课程,进一步丰富劳动育人体系。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要把握育人方向,遵循育人规律,将课程与育人相结合。劳动教育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服务性的明显特征,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等方面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设置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强化实践育人,丰富育人体系。

3.3细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保证,多措并举

高校实施服务性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进而服务社会,促进国家发展。高校在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时,要从整体出发,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落实劳动育人。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服务性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任务等,进行细致的规划设计,保证育人体系的连续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融会贯通。[8]同时,高校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服务型劳动教育的各个实施主体及其责任,通过制度约束、引导、规范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过程。高校在劳动育人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必须充分意识到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各部门要形成协同联动的关系,共同为落实劳动育人贡献力量。高校应有一套系统的评价机制。服务性劳动教育通过理论课加实践课的方式实现育人,其开展效果到底如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否积极,都需要接受评价机制的评估。可以通过构建以学生参与学习为中心、以劳动为载体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做出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9]以评促教,让服务性劳动真真切切地发挥育人作用。

3.4营造服务性劳动育人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专业社团

我国一贯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多项劳动教育政策,随着劳动教育的开展,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当前,我国的劳动教育尚存在“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问题,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观念功利化、劳动技能缺失。2018年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阐述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1高校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

劳动教育指的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实践,不仅仅是局限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且更加强调精神层次上的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随着国家对高校劳育、美育等方面的重视,高校育人工作要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1.1劳动教育是高校学生端正劳动观的现实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弱化,学生从小受到的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劳动教育越来越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娱乐综艺等传媒行业的飞速发展,学生受到“一夜成名”“流量经济”等现象影响,劳动价值观呈现出一种急功近利、不踏实、不成熟的倾向。高校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是端正劳动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1.2劳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高校肩负着“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对高校培养的人才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劳动教育的任务是要让学生明确“我能做什么”的劳动意识的认知,“我该怎么做”的劳动技能的认知以及“我怎么能做得好”的劳动精神的认知。具备劳动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求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就业;具备劳动技能认知的学生能够磨炼技能,增加实践锻炼计划;具备劳动精神认知的学生能够在岗位上精益求精,锻造工匠精神,成为行业精英。

1.3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转型改革的现实需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教20条》的关键词是转型,即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要从普通教育转向类型教育。我国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需要数量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近两年来,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职能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育转型改革必须要加强劳动教育,探索培养具备劳动素养和劳动信仰的人才。

2高校专业社团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

高校专业社团是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成立的学生团体,立足于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培训和专业素养的培育,专业社团具有自发、自主和自治等特点。学生自发参加,学生自主活动,学生自我管理,这些特点对于劳动教育有很大的优势。将高校劳动教育与高校专业社团建设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学生加入社团的兴趣优势,在社团成长的项目优势,以及离开社团的影响优势,可以将劳动教育的理念、价值观深植到学生育人过程中。

2.1入社团,社团成员的兴趣优势

大学生加入专业社团绝不大部分都是对专业的兴趣,因此在专业社团中,通过合理的引导,必然能够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将劳动意识融入社团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客观认知自己的专业,培养对专业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明确劳动意识,树立积极的劳动观,让学生明确“我能做什么”。

2.2在社团,社团培养的项目优势

高校专业社团以实践项目为基础,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在专业社团的成长过程中,不仅可以接触到企业的实际项目,同时可以参与到不同岗位的职位磨炼中,项目实操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去消化吸收,更能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确“我该怎么做”的劳动技能认知,坚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决心。

2.3出社团,社团成果的影响优势

以项目运营为核心的专业社团,在运营项目的实践中,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创新创业的孵化项目、研究课题,这些成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等各大赛事中。大赛的磨炼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我怎么能做得好”,激发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精益求精,锻造工匠精神,成为未来行业精英。

3高校专业社团劳动教育的现状

3.1高校专业社团劳动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的规划

高校专业社团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健全的劳动教育制度,对专业社团的劳动教育规划缺乏系统的谋划。从人员上来说,高校专业社团不仅缺少专业指导老师,同时缺少对指导老师的政策支持,导致指导老师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社团劳动教育指导中来;其次,高校专业社团缺乏系统谋划,社团成员的成长路径缺失,导致社团成员流失严重,劳动教育培养出现断层。从活动策划上来说,高校专业社团的活动策划没有遵循劳动教育的基本规律,没有将学生专业学习进程与社团实践结合在一起,“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壁垒没有打通,造成劳动教育对接程度不足,消磨学生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3.2高校专业社团劳动教育资源不足,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高校专业社团在校企合作方面深度不足,开展劳动教育的企业资源不足,导致专业社团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单一,学生实践操作不足,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转变过程中,强调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将企业资源整合成高校专业建设的平台。但是专业社团校企合作的方式还比较单一,对S高校专业社团进行调研,其中只有80%的社团有长期合作的企业,合作形式重要以参观企业和讲座形式,只有20%的社团有深度合作的企业,能够承接企业的运营项目。由于劳动教育资源不足,所以社团人才流失严重,未能形成“比学赶帮超”和“传帮带”的氛围,人才短板明显。

3.3高校专业社团劳动教育成效不足,学生接受劳动教育与实际成长不同步

笔者从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四个方面对S高校的专业社团劳动教育成效进行调研。劳动意识方面,84%的学生反应,参加专业社团帮助他们加深了本专业的认知,通过专业研讨、企业参观、专题讲座等活动,让他们对于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有了一个认知;劳动技能方面,45%的学生反应,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训练,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明确了岗位目标,提高了他们对未来从业岗位的自信心,30%反映专业技能大赛的训练,由于设备有限,训练机会不足,成效不显著,25%的学生反应在训练方面缺少专业指导,因此成长空间不明显;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方面,仅有42%的同学表示通过项目运营的实操,增强对行业和岗位的认可度,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

4高校专业社团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5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党建引领;劳动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中无论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的全面发展还是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都与劳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职教育面向生产一线的特点,也决定着劳动教育对高职院校具有特别重要的特殊地位。

一、劳动教育对高职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必然具有政治属性。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校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教育各环节,明确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一起纳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中,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重要论述表明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劳动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强化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核要义,劳动教育是铸就工匠精神、强化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中的职业平等、劳动平等等观念的教育,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认同,有助于学生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二、高职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507名2020级新生的问卷和访谈中可以看出,在总体积极向上劳动价值观的前提下,受社会、家庭等多种因素影响,劳动价值功利化、把劳动仅仅作为谋生手段、劳动本身的意义与价值被忽略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一)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同不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同样是应试教育下成长的一代,从小接受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学业成绩,在成绩导向评价体系下成长的学生,家庭劳动必然会出现缺失,从未从事过家务劳动的人不在少数(34.58%的调查对象在家里会做饭,48.75%的偶尔会,16.67%的调查对象不会),主动参与劳动的人数更少(1.66%在看不下去时,3.32%在检查前才打扫寝室卫生,10.02%的学生没有每天整理书桌的习惯)。受到价值多元化的影响,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变形,对现在的美好生活来自何处不清晰,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愿淡薄(59.17%的调查对象完全认同“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部分学生认为职业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14.55%的调查对象认为如果实现了财务自由就不再选择一份职业)。不少学生将体面劳动直接与收入、工作是否轻松相挂钩(对体面工作的认同,22.49%选择了收入高,6.71%选择了工作轻松),也不太愿意选择卫生间保洁这样的岗位(如从事勤工俭学只有3.18%的学生愿意选择打扫卫生间卫生),部分学生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

(二)学生劳动能力不足。学生劳动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简单劳动能力不足和劳动协作意识薄弱。劳动能力(特别是创新劳动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与塑造,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不足(76.67%的调查对象在中学阶段除了教室和寝室卫生外,没有额外的卫生包干区等劳动场所),导致学生劳动实践机会很少,加之劳动意识淡薄,学生的劳动技能普遍不足。从我校上学期开始的卫生劳动中可以看出,正确挑选和使用工具、合理确定工作流程等劳动技能普遍缺乏;计算机类学生不能对电脑进行简单维修、不会使用办公软件等情况比较普遍。缺乏劳动实践加之个人意识的强化,劳动协作的意识薄弱(调查寝室卫生时,10.73%选择了个人管好自己的区域,30.77%选择了每个人轮流值日,6.88%选择了个人区域自己管理、公共区域集中打扫),不能适应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对协作的要求。

三、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包括了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和劳动技能的获得,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要以党建为引领,处理好专业劳动与生活劳动之间的关系,认真梳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与生活劳动教育的元素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一)以政教课为主渠道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政教课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每周固定时间开展,能根据学生的学业进展、近期思想状况、学校的重点教学安排等开展教学,教学时效性较高。在政教课主体外,通过思政课程、配合各类专题教育等形式,开展劳动知识、劳动安全、劳动纪律、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学习教育。由于高职学生大量接触的还是专业课程,要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教育中既要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养成,又要关注学生劳动态度、劳动品德的培养,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以专业劳动为主体培养学生扎实的劳动技能。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前都有经过3年学习掌握一门劳动技能的需求(61.28%的调查对象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是为了掌握一门劳动技术,33.93%希望专升本),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后学生志愿填报从原来的“学校+专业”改成了“专业+学校”,因此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专业学习目的性已经非常清晰(83.88%的调查对象在填报志愿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实践中也可以看出,专业劳动技能的学习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推进专业劳动技能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突出递进式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技能是动作技能,采用递进式劳动能力培养方案,从简单到复杂,能提高学习兴趣,解决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新生入校后即开展专业通用劳动能力的培养,如计算机类专业修电脑、安装软件、使用办公工具等,通过通用劳动能力的培养,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意向更清晰;二年级开始的专业核心劳动技能是学生毕业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三年级的选修课对于学而有余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专业方向的微调,从而使劳动技能与自身实际结合更紧密。2.注重导师引领随着现代学徒制的不断推进,企业导师的作用越显重要,要注重聘请优秀毕业生、劳动模范等担任劳动教育的导师,特别是优秀毕业生由于其成长道路的相似性,对学生的教育更有意义,让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下学习劳动技能,在劳动中深刻体会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改变命运、劳动缔造幸福以及劳动开创未来的充实与快乐。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劳动技能的学习不同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劳动技能是一种运动技能,及时的反馈对技能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机制,让学生能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6

【关键词】数字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性

一、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打破了传统教学限制,给劳动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时代带来的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劳动能力的高要求,给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的高校带来重大挑战。

(一)数字时代创造劳动实践新形式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媒体、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等新兴产业崛起,衍生了许多新颖的劳动实践方式,如脑力劳动、创意劳动等。这种通过创新、知识与劳动相结合带来劳动成果的方式,有趣且富有创造力,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就感。而现行高校劳动实践最普遍的途径就是打扫校园卫生、参与家庭劳动、社区服务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观念就停留在了劳动就是脏活、累活上,以致出现大学生对于劳动兴趣不浓,不爱劳动,甚至轻视劳动、抵触接受劳动教育的现象[1]。数字时代学生对于劳动的新要求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形式的滞后性不相匹配,加剧了学生对于高校传统劳动教育的抗拒。如何根据时代新要求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方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数字时代呼吁劳动教育新模式

数字时代,互联网、科学技术迅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二者结合产生的网络授课、视频辅助授课等新兴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时空限制,促进了学科领域教学模式革新。而劳动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不单单只通过视频授课、图文展示,辅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即可,更需要大量的课外时间、环境场地加以实践。特别是数字时代,传统劳动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劳动新要求,更需要高校根据劳动育人新特点,采用新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其革新。但观察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多数高校仍采用适合传统学科的教学方式,教育内容多脱离实际,难以在课余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探索适合数字时代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高校面临的又一难题[2]。

(三)数字时代催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首先,多数高校并不缺乏博学多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但是,在运用数字时代优势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多数高校存在不足。一方面,精通劳动理论教育的教师未经过专业数字化劳动教学技能培养,就数字时代如何展开劳动教育这一问题,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自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考验;另一方面,数字时代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缺乏数字能力的教师。要想将数字时代新特征注入劳动教育实现劳动与时代的结合,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活力,又成为对教师的另一大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时代给劳动教师设置的重重考验,促使劳动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迫在眉睫[3]。

二、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调查

关于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我们不仅要关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高校反馈的劳动教育成果,也要从学生群体出发,了解学生劳动教育知识素养是否提高、劳动态度是否有所好转以及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掌握的情况。经过综上多方面的考察,才能逐步检验高校劳动教育成效。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形式,分为线下纸质问卷调查和线上填写问卷调查。线下调查是由小组成员走访校园,进行发放。为提高问卷质量,等被调查者填完问卷,调查小组成员及时检查填写情况,对于谬误较大的地方,及时提醒被调查者修改;线上调查是在网上问卷,并由小组成员经微信、QQ转发等形式传播出去。与此同时,我们涉及不同专业领域以及年龄阶段,加大数据的可读性。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30份,经过仔细筛选有漏答、写错等情况的一些废卷,获得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99.06%。通过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经过调查初步数据统计,根据学生选择赋值分为5个评分标准:“劳动态度优秀”“劳动态度良好”“劳动态度一般”“劳动态度较差”“劳动态度很差”。总计20分,分数越高,劳动态度越好,反之,劳动态度越差。分析表1可以看出,劳动态度优秀及良好分别占比31.1%和44.9%,二者总占比已经超过了70%,这表明高校进行的劳动教育已经使大学生对于劳动的态度好转,持积极的态度。劳动习惯统计数据总分共计25分,根据得分情况分为5个层面,分数越高,表示被调查者劳动习惯越好,反之,劳动习惯越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劳动习惯一般者占比达到了56.8%。这表示,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的劳动习惯处于中等水平,并没有达到时代要求,仍有提升的空间。劳动技能总分共计20分,根据统计情况,分数越高,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越好,相反,如果分数低,则代表被调查者劳动技能素养有待提升。结果显示(见表3),劳动技能一般水平的人占比最高,达到了37.1%。这表明,在调查人数中,劳动技能掌握情况处于中等水平的人最多,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全社会普遍弘扬劳动教育,高校积极践行劳动教育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劳动态度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对劳动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这表明,高校劳动的理论价值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检验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除了劳动态度,更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劳动习惯、劳动技能掌握情况。劳动习惯代表着劳动态度向更高层面转化,而劳动技能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只有将学到的理论、价值观运用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中全面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较多的劳动技能,才算发挥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但纵观数据,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仍存在问题。

三、数字时代高校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加速新旧劳动体系结合,促进劳动教育一以贯之

针对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发挥最大作用的一环仍是高校。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将劳动教育贯彻到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每一个阶段。小学初中劳动教育以趣味性劳动为主,使学生初步了解劳动,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兴趣;高中时期将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实现知识观念向技能掌握的转变;在大学期间,提供丰富多样劳动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智力机能、道德水平、技能为标准,把劳动作为专业成绩考核之一,最大程度增强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形成一套体系化的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在数字时代,一些传统劳动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许多新型劳动方式,如网络运营、软件研发、IT等。因此,促进新旧劳动体系的结合,需要教授学生学会利用数字网络进行实践甚至从事工作,使学生融入以大数据为主导的数字时代,创造数字时代的劳动成果。

(二)扩大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推动专业技能提升

针对劳动教育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的就是改变高校对于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实效性相对较低现状,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开展专业性劳动授课。一方面,需要促进教师传统劳动教育知识技能的更新。数字时代的发展使得劳动教育展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现代的劳动更需要的是在掌握劳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其注入信息因素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劳动向智力成果的转变。学生要转变只能以出卖劳动力赚取收益的思想,用专业知识与头脑相结合,利用数字时代的便利性,将知识直接转化为效益。另一方面,开展数字时代技术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采用多样、有趣方式进行劳动授课,提高劳动学习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劳动实践结束后,教师及时进行课后回顾,巩固教育成果。大学生在情感和劳动实践的双重推动下,提高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从而成为符合数字时代需要的新兴人才。

(三)打造数字教育平台,营造全社会劳动氛围

对于劳动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劳动知识、劳动精神的传授,也要强调劳动知识和数字时代劳动实践相互衔接,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这个转化。首先,高校需要利用数字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打造一个专业、有安全保障的劳动教育场所,为学生提供综合全面的劳动教育设施。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从不同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特色专长出发,分成小组进行劳动教育实践以获得劳动教育技能的提升。其次,高校也要积极利用社会为学生打造的劳动教育平台。当下,全社会鼓励劳动教育,有很多地方成立了教育基地、还有具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博物馆对学生开放。各高校应该学会对社会资源加以利用,在课余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有意义的实践,从而在学校、社会劳动教育环境的双重影响下,促进学生质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李政林.成事与成人:信息时代劳动教育的突破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20(08).

[2]汤素娥,柳礼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1).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7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校党建; 协同育人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和劳动价值取向。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要求各学校把握学生成长的实际规律,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号召大中小学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1]。高校基层党组织是育人重地,应将劳动教育和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劳动教育与党建协同育人新模式,领航职业教育发展,为培养更多技能型、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这既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劳动教育与高校党建密不可分

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是现阶段符合实际的教育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结合基本国情和教育实际,在发展历程中创造性地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时代意义。

( 一) 劳动教育在党建中的重要功能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善于劳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用双手创造财富,用勤劳、智慧开创美好未来。在我国各个时期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要义始终没有变,它紧紧围绕时展需要,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服务。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在“五育”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是现代高校需要采取的教育方式。创新党建形式、引领劳动育人是“五育并举”的发展要求,也是教育发展所需。

( 二) 劳动教育是政治引领的新载体

指出: “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四风’的重要保障。”[2]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学校加强学生党员的劳动教育,回归劳动人民本色,有利于加深学生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的理解,帮助学生党员在实践认知中科学理解党的性质,摆正自己的位置,回归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阶级属性。将劳动教育融入党建,既能教育学生用双手创造财富,也能引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通过劳动教育,走进大自然,亲近泥土,在劳动过程中感悟革命年代共产党人奋斗的不易。教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蕴含的科学真理灌输给学生,用感人的历史故事、真实的历史事件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与精神的升华。

( 三) 劳动教育在高校党建中的重要地位

高校党组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检验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依据。新时代,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劳动观念逐渐淡化,劳动意识缺乏,不劳而获的思想在社会中蔓延,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的职业观。面对浮躁的社会风气,高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和党建协同育人新模式,将思想引领和劳动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建党百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踏实勤劳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同时,在支部生活中引入劳动教育,组织和鼓励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继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优良传统,加快劳动型党支部建设。

二、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党建的重要意义

( 一)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内容,是丰富高校党建内涵的催化剂

党的建设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劳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劳动史。劳动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校党史教育要把“劳动最光荣”融入红色教育血脉。回顾历史,毛泽东在 1939 年提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总方针[3],号召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这就是延安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劳动教育,在全社会引发“劳动光荣”的观念变革; 在战争年代,劳动人民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劳动人民用双手劈山填谷修建了太行山上的红旗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通过基层党支部建设,让学生了解历史,从历史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如何发展到今天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劳动认知,让劳动理念真正深入人心。高校在深化党建工作的同时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党建,厚植劳动情怀,创建劳动教育与党建育人协同育人新模式。在日常党支部建设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让党员身体力行感受劳动乐趣,体会劳动不易,收获劳动成果,让党员学习、党日活动变成身体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根植于每一位党员心间,不断丰富党建内涵,拓宽党建渠道,催生党建育人新模式。

( 二) 劳动教育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党建形式,是党建工作的新元素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创新育人模式[4]。目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党建模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缺乏对劳动形式内涵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员主动参与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直接弱化了教育党员、彰显党性的效果。如今,劳动教育被纳入大中小学教育体系,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党性教育不能局限于专题学习、集中思想汇报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党建内涵亟须得到深入挖掘,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引入劳动教育元素,使党性理论教育与实际生产生活劳作相结合,丰富党日活动和党员活动的形式,为新时代党建注入活力。

( 三)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要途径,是大学生抵御惰性思想的武器

近年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00后”大学生享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可是,一些大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为了让大学生忆苦思甜,感受当前美好生活的不易,克服懒惰思想,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紧跟劳动教育步伐,将劳动教育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精神,自觉抵御奢靡享乐之风,克服不劳而获的惰性思想,牢记的话,铭记“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只有思想端正,自觉抵御不良思想侵蚀,才能成为时代新人,担负起时代使命。

三、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党建的实践与探索

( 一) 人人参与劳动型党支部建设,全员助力协同育人新模式

在日常活动中,高校应鼓励教师党员深入一线开展劳动教育,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学生党员在劳动课程和专业实训课中争做表率。一方面,老党员积极参与学校劳动课程建设,躬行践履,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氛围,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教职工,充分发挥劳动型党支部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动员全体党员在实践中强化劳动教育思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实践为主,吸引普通教师和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将劳动教育作为党员发展工作的一项内容,保持党建工作的鲜活性,激发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 二) 建设劳动教育红色育人基地,全方位催生党建育人新平台

在物质生活富裕、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学习热情逐渐退去,难以体会得到革命年代的艰苦。目前,在基层党建中,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仅仅来源于集中学习、党日活动和组织生活会,学习渠道有待拓宽,认知深度有待挖掘。今后,高校党建应注重将劳动教育纳入党建活动,通过积极建立红色育人基地、开拓学校荒地或租赁农场等形式拓宽学习渠道,将以参观学习为主的党建活动转变成身体力行的劳作。基层党组织成立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劳动实践教育基地领导小组,根据院系自身的专业特点,结合红色革命老区的历史回顾,对学生进行红色劳动思想教育。此外,借助实践劳动基地,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办学理念,有效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

( 三) 创新劳动教育党日活动,全过程提升育人质量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8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社区;寝室

1高校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同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及“广泛开展劳动教育”,肯定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五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辩证统一体,而劳动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躺平”“佛系”心态,面对劳动,学生“不想干”“不愿干”“不会干”,出现了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的现象。学生社区是当代“宅”文化下高校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可弥补理论教学场所的实践功能,能促进教师、学生、社区员工教育力量的联动[2]。在学生社区内大力弘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观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2高校学生社区劳动教育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2.1劳动教育不系统

目前,学生社区管理主要由学工、后勤、学生多方参与,而社区劳动通常以“任务型”“通知型”的体力劳动为主,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各学校专职社区辅导员配比不足,社区辅导员一般由学院辅导员兼任,而学院辅导员平时忙于学校、学院的事务性工作,仅凭每月几次的查寝、值班,很难深入宿舍开展细致的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工与后勤之间存在“责任划分不明”的情况,学生仅由学工考核管理,而卫生保洁是外包给第三方物业公司的,受学历、学识、年龄、工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保洁人员仅仅停留在打扫卫生等基本服务,难以向学生普及劳动知识和开展劳动教育。

2.2劳动认知不完善

当前,高校社区劳动教育普遍存在“走形式”“走过场”“重拍照”“重宣传”等现象。很多学生将劳动和体力劳动画等号,将劳动教育简单理解为打扫卫生、做好清洁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认知,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劳动课程培训,无法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学校缺乏专业任课教师,部分劳动课程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节,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将劳动知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此外,社会上存在极个别人“重智轻劳”“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现象,给学生未成熟的劳动价值观带来了消极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劳动观念淡化、劳动习惯弱化、劳动能力退化,学生中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网络贷款等现象也因此而屡见不鲜。

2.3劳动方式不多样

劳动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性劳动,也可以是学习性劳动。学习性劳动不是指智力活动的劳动化,而是强调现实的劳动操作,它可以培养理性思维、培育美感、塑造心智。发明一种器具,绘制一幅作品,制作一段视频等,都是通过劳动去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学生社区目前主要通过开展宿舍卫生检查、宿舍美化评比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劳动教育活动缺乏创新,很难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这种重视“劳动”、忽视“教育”的做法,无法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3“三个下功夫”实践路径

3.1整合教育资源,在构建体系、全员劳动教育上下功夫

3.1.1构建全员网格化体系,提升劳动教育渗透力

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第三方外包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教师要强化劳动素质,用自身实际行动和踏实肯干的品质,为学生做好示范。另一方面,高校要在传统由楼栋长、层长、宿舍长组成的学生自我管理服务队伍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构建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共同劳动的新格局[3],实施“纵横交错、权责明确、层层履职、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劳动机制,扩大劳动教育覆盖面。此外,高校要引导学生做好日常生活劳动,在学生社区内划分劳动卫生包干区,设立劳动督导员、卫生检查员、垃圾分类指导员等劳动教育实践岗位。同时,高校还要强化学生劳动管理与反馈机制,以少数带动多数,让劳动教育有抓手、有监督、有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社区劳动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1.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劳动教育传播力

每个学院、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高校要鼓励各学院、各专业在学生社区内营造特色鲜明的劳动宣传氛围。学生可结合自身专业,自主设计劳动文化墙,举办劳动作品展。各学院、各专业可利用社区橱窗、楼宇走廊、文化广场、宣传栏、大屏幕等渠道,对先进劳动典型、文明宿舍、劳动标兵进行广泛宣传,以学生身边的榜样引领其加强劳动。

3.1.3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劳动教育影响力

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好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社区劳动基地、社区电子浏览室等单位的线下资源,定期开展理论教育和研讨。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手段,主动占据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比如建立“网上劳动学习社”,让学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体素质差异的限制,自由学习劳动知识、锻炼劳动技能。

3.2坚持以生为本,在增强劳动意识、完善劳动制度上下功夫

3.2.1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劳动意识有实效

劳动教育应该是走心、走实的。高校可结合勤工俭学、校园环境建设、学生管理、社会实践,依托社区学生自治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开设相关劳动教育体验营、训练营,建立节粮教育试验田、节约型校园示范体验中心、垃圾分类示范体验教育区、公寓楼协同党建服务区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校园志愿服务,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2.2完善课程设置,让课程育人有实效

高校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同等对待,为学生社区劳动教育设置必修学分,并将其与第二课堂、思政课综合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相衔接。高校可在学生社区举办“劳动教育大讲坛”,邀请专业技能教师向学生传授有实践意义的劳动技能,从而将劳动教育嵌入学生社区,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感受到劳动之美。在学生的实际劳动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与热情,同时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让学生在劳动中认识自我,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的目的。

3.2.3健全规章制度,让劳动成果有实效

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将学生社团、志愿服务队伍、勤工俭学专项队伍、特色班团队伍、党团学生队伍等纳入劳动教育队伍,扩大劳动教育覆盖面。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劳动教育规章制度,如编制“学生社区劳动教育手册”,建立社区劳动行为规范、社区劳动监督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劳动的范围、效果进行规范指导;可通过指纹打卡、劳动签到的方式约束学生行为,使学生认识并重视劳动;可采用教师、同伴、服务对象、第三方等多方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式,同时对先进劳动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号召更多学生参与劳动。

3.3创新劳动方式,在激发活力、劳动体验上下功夫

3.3.1因事而化,感知劳动艰辛

高校可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请大国工匠、省市劳模等进校宣讲,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非遗手艺人、传承人,走近身边的劳动者与家乡的劳动模范。此外,高校还要创新活动形式,可在学生社区开展“社区微视频”“劳动短视频”比赛,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他人的劳动过程,用镜头记录和感知劳动的不易与艰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还可举办“劳动体验周”活动,邀请学生代表深入学校基层工作岗位,如草坪维护与植物修剪师、食堂清洁员、宿舍管理员等,让学生实地体验劳动者的光荣和奉献,真实感受劳动的魅力。同时,高校还要充分挖掘劳动元素,将专业教育、国家大势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鼓励学生在社区开展“社区环境调研”“身边食品调研”等调研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劳动中收获。

3.3.2因时而进,唱响劳动教育主旋律

劳力劳心,知行合一。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实践课堂,将劳动教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相结合,在学生社区组建“红色文化实践队”,讲述红色故事,开展红色调研,演绎红色经典,还要鼓励学生用劳动的双手为公寓党员活动室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空间。另一方面,高校要将劳动教育和技能提升相结合,在学生社区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如插花、雕塑等,以实实在在的劳动技能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劳动、热爱劳动。此外,高校还可将劳动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相结合,将劳模事迹与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学习生涯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发展能力。高校要将树德、增智、强技、育美贯穿劳动教育始终,唱响劳动教育主旋律,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3.3.3因势而新,劳动教育“云”开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探索劳动教育的新形式,比如可通过设计开发“劳动技能大课堂”线上微课程,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劳动和劳动评价也可以在线上进行,高校要引导学生开展“云”劳动,通过“云”记录、“云”交流、“云”展示等途径,让学生在宿舍也能体验劳动之苦,感悟劳动之美。

4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学生社区劳动教育不系统和学生劳动认知不完善与劳动方式不多样等问题,高校可通过“三个下功夫”的实施路径,在潜移默化中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2]邓慧君.“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的困境及实践路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