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范例

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范文1

1·1传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传统教育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源远流长,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等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了中国教育几千年,到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教育思想(如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以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理论等)的引入,给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在这些传统教育观的作用下,形成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基本原则,即以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纸质)为中心的“四中心”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灌输式教育;以黑板+粉笔+课本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育;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应试教育等。其实质就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系列教育理论。

1·2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信息化教育就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化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另一方面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从技术层面看具有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等特征;从教学实现过程看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特征。信息化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方面指信息化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实践领域指信息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一种教学实践,具体包括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数字化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评价与管理等。信息化教育不是为了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而是想通过信息化教育,改革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等,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质。最终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2传统教育思想对信息化教育的影响

有怎样的思想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在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模式、方法、手段、目标、过程等;同样,在信息化教育理念指导下也形成了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目标、方法等,结合以上对传统教育和信息化教育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对这两种教育方式作以下比较:传统教育和信息化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信息化教育在学校中的普及和推广:

2·1在教育理念方面

①以传统教育思想为主,对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持否定和排斥态度。②重视用传统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轻视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③以应试教育为主,扼杀了创造型人才的发展;④忽视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

2·2在教学内容方面

知识陈旧,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一种版本,没有将信息时代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情感融入到课堂讲授上。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学生的知识之源。教师的权威更多来自于这样一种感觉:我比学生知道的多。当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后,教师忽然发现学生知道的可能比自己多,学生不再依赖自己获得知识,而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得一些教师也不曾掌握的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更新知识内容持反对态度。

2·3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以课堂集体授课为主,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里分门别类地、按部就班地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依靠信息技术开展小组协作学习、个别化学习、网络学习、远程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畏难情绪。

2·4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

以老师为中心以“教”为主,以黑板+粉笔为主要的知识展现手段,教学方法单一,缺少教学设计,缺乏创新,对信息化教育中开发出来的新型教学方法不会用、不敢用也不想用。对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使用存在畏难、排斥、不认同的态度。

2·5在教学模式方面

深受前苏联学者凯洛夫的五阶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的影响,对在信息化教育中创造出来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等存在排挤思想。

3对策与建议

3·1转变教育观念,全面认识信息技术的教育作用教师要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具有“拟人”(让计算机等扮演教师和学生)和“拟物”(依靠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创设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虚拟教育环境)两种作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首先对传统教育的“读、写、算”这“三大基石”产生冲击,使阅读方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式阅读,使板书从单纯的黑板+手工书写转变为计算机多媒体+液晶显示器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从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其次,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使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手段、方法、环境等得到更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改变了教学方式、扩展了教育和教学领域。

3·2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信息化教育教师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和知识的呈现者为主,应从以“教”学生为主转变为以“导”学生为主。

包括:(1)引导。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认知能力。(3)诱导。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辅导。辅导学生利用各种便利手段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5)教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等各种优秀品质。要实现以上角色的转变,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信息化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各种信息技术教育媒体的教育运用(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应的教育软件制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技术,研究认知心理学,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参与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才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进行全方位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建构出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教学/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如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等)。#p#分页标题#e#

3·3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学研究内容

教师要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教育,就要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变化。同时,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教师已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教育科研。教师要不断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规律;研究如何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高层次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如何利用最佳信息呈现方式来突破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研究和评价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充实和改变教学内容准备资料。

3·4尽快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传统教育范文2

课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它是在扬弃过程中发展的。特别是传统教育的理论,是多少贤能志士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理应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可是有的老师不能理智地看待传统教育理论,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把传统的东西批得一文不值,仿佛要打进十八层地狱。在这些老师的眼里不打倒旧的东西,新的东西就没有立足之地。其实新的东西都是从旧的东西中演变发展过来的,离开了旧的基床,新的东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然旧东西客观上阻碍着改革进程,妨碍着新的东西的发展,不破不立,但要看怎么破,怎么立。改革中,我们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的东西,不要像马克思批判的那样,为了泼洗澡水,不惜把澡盆里的婴儿一起泼掉。我们应该把婴儿抱起来再去泼水,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二、剖析传统优劣、认识新课改意义

传统课堂“师道尊严”,造就了传统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被动者,是被支配者。建构主义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运用认知能力自行建构。他认为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协作学习,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学习活动应取代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是过程导向而不是成果导向,教学设计是学习导向的,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传统小学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把语文课仅仅看作是识字课、讲解课、把能力训练当作题型训练,让学生“题海无涯苦作舟”,既没有兴趣培养,也不注重人格价值引领,忽视了语文还有“人文性”特点。在人文方面,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改革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统一,培养出21世纪的合格人才。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既要重视双基、强调工具性,又要抓好以人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即人文性,这是语文教学的走向,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从传统的单一性中走出来,顾及两点,整体推进语文教学。

三、改革传统教育、促进新课改创新

传统教育范文3

1.1将教师的讲授与自我学习向结合

传统教育方法,通过课堂为基础,将教师的授课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体系之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讨论起到辅助作用。将自主学习与接受性的学习相互结合,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而在远程教育之中,虽然并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但是对于自主学习的要求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强,学生要自行的对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来进行学习,同时进行时间的规划,最后取得成果。

1.2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足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那么学生在完成了学习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在实际情况中将知识加以应用。目前来说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知识教学向实践教学不断地进行转化,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增长,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适应实际的工作情况。虽然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重视时间的部分,但已经有很多学校在传统教学的方法之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实践学习的部分。要注意到,远程教育的应用者主要都是在职者,他们对实践经验的重视程度比起传统教育方法的学习者来说更为迫切。但是远程教育由于自身的形式限制,并不能提供场地或者条件来为学生增长实践的经验,只能以一些毕业设计之类的形式来对学生的施加能力来做出考验,这当然是远远不足够的。

2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区别

2.1教学模式方面存在差异

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是远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显而易见的区别所在。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各项内容,教学节奏都是由教师来进行决定,而学生对学习次序和重点不能自行决定,只能靠教师的讲述,在学习姿态上属于被动的接受者。而远程教育对这个方面则是截然相反的,教师只是担任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而学生在学习上更为主动和自由。

2.2师生交流方式的差异

通过传统教育模式教师与学生同聚一堂,在教室中进行讲授,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可以直接的向教师提问并获得解答,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讲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同时学生之间也能获得交流。而在远程教育的方式下就不同,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能进行当面的交流,学生也只能自行记下笔记。若要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疑问或者建议就只能在课后通过电话或网上聊天的方法。这就是远程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缺点。总的来说,远程教育模式在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时间的决定上更加自由,但是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自由性就大大降低了。要注意到,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有着电脑所难以代替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活跃的气氛和教师针对问题给出的解答能够大大的增进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自由的发挥自身的教学才华和课程设计方法,而远程教育在这方面就远远不及。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自认为学习条件(时间精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更加倾向于选择远程教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惯于传统学习方法的学生也能够很快的对远程教学法得到适应,并不会出现难以适应或者学习效果大幅下降的情况。与此同时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明显的对于学习内容的交流程度较少,对于学习内容的心得体会难以得到交流和修正,但是获得的学习资料明显的更加丰富,可以在学习资料上获得更多的参考。

3完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3.1可以考虑在学生开始学习之前进行预先培训

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都是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考虑到参与远程教育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正在工作的人员,首先对于相关的知识已经多半淡忘,对于学习也很有可能不太适应,在开设学习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资料学习或者工作人员的介绍或者培训,帮组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3.2采用虚拟技术,让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我国的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越来越重视,而对于远程教育来说,假如缺少了实践环节,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大幅降低,达不到远程教育的成果。因此,如果要提高远程教育的工作成果,就有必要对远程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学习做出提升。对于远程学习来说,一般学生时间不多,学校也缺乏条件来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因为这样的原因,就需要应用虚拟技术来建立模拟实际情况的实践学习条件。利用现代技术来对实际中可能面对情况来进行模拟,让学生获得接近现实的实践经验。通过采用网络虚拟实验室可以获得以下优势:①由于是在网络上构建的虚拟实验环境,除了软件费用之外不需要太多的支出,相比于实际利用设备来进行操作来说,在经济性上有着明显的优势。②符合远程教育更好的利用零碎时间和便利的特性,使得学习者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模拟现实的学习,这样的便利性是传统教育远远无法做到的。③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能力自由的定制实践学习的内容,充分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④虚拟实验环境对于很多工科和理科的内容也可以进行模拟,既不存在实践中的危险性,同时也拓展了远程学习的范围。

3.3增强师生间的教学交流

之前已经提到过,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师与学生展开交流并对教学内容作出修改,但是在远程教育之中这一点就无法做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的渠道。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途径进行拓展,不断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比如说,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讨论群组和论坛,并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和有建设性意见的时候与老师或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成果与工作质量。

3.4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由于远程接受教育者的能力水平和学习能力还有学习目的都各不相同,一些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很多的实践经验,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来进行指导,另一部分学生则没什么知识基础,需要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来强化自身。学校在进行远程教育的时候也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在教学资源的设置上秉承丰富化和广泛性的原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获得知识的补充,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这也是提高远程教育水平的重要努力方向。同时,对于远程教育的课程而言,要提高实用性,不能是机械的对课本的复述,而是要与时俱进并结合技术应用的实际,从而更好的创造教育成果。

4结语

传统教育范文4

网络教育是我国网络技术发展的成果,是将现代的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网络教育的招生没有学历和年龄的限制,因此能够为更多想获得学历提升的人以进修的机会。截止到今年,我国共成立了68所网络远程试点高校,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考生可以通过“高校网络教育阳光招生平台”,“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等教育部承认的网站查询各高校招生简章,从而制定自己的报考计划。在这些专业和正规的网站上,有意向的考生可以查找关于:入学条件、学习形式、修业年限、学历证书、注册信息、收费标准等政策。我国的网络教育包括:幼儿网络教育、中小学网络教育、高等网络教育、企业E—learning等内容。我国的网络教育采取各高校自主招生、自主命题的形式,高校根据自己的招生计划和培养计划制定招生简章,并且在高校的网站和网络教育网站上进行公布。我国的网络教育以水平考试为基准,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因此考生只要符合了相关的入学标准,满足了基本的学习条件,取得入学的资格并不难,很多高校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策略。

二、网络教育的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我国学者对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都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我国的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研究,一是侧重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二是对关注二者的整合、互补。在差异性分析方面,田溪、邓凡(2009)的《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研究》一文通过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观点上的比较,得出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特点,以及这两种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他们认为网络教育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形式的,二者是共存并且相互促进的关系。庞天祥(2007)《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是对立还是统一》运用了教育学的基本思想,从实施方式的角度对二者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的是互补性,二者在各自的方向上逐步靠近并且统一。朱书强、刘明祥(2001)的《共存与互补: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中指出:网络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和教学的方式,网络教育以其优越性,对传统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冲击,他们对网络教育将使学校、图书馆、书籍成为历史这个观点进行了驳斥,但同时也指出了网络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与其他学者一样,朱书强等学者也认为在当前的国情下,网路教育是不能取代传统教育的,但是可以对传统教育产生一个很好的促进和补充的作用。在这个观点的贯彻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将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刘胜强(2005)《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互动与共存》中指出,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其文从网络教育的特点,传统教育的优势以及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互补和共存发展等方面加以阐释,指出了二者都有优势和不足,不能够相互取代,应该彼此相互补充以达成和谐的发展与进步。倪政林(2012)《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一文在阐明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策略之后又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二者的优势互补是可行有效的策略。杨建军;杨改学(2005)《保证质量,实现网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文首先肯定了网络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网络教育具有使优秀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共享,在新技术的辅助下扩大教育范围,适应了教育大众化和教育终身化的需求,因此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指出了生源质量、教育质量、学习标准、评价标准在网络教育中是四个重要的指标。应该时刻受到重视。程艳林(2004)《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及对策探讨》一文从网络教育的概念、特点、本质等基础性的信息角度出发,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分析,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的时空性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该文对两种教育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网络教育能促使教育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实现创造性的学习。洪彬彬(2002)《展望网络教育》一文对网络教育会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这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网络教育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性,网络教育要与传统教育相融合,从而实现虚拟学校与现实学校的一体化发展。总结起来,学者对于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二者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且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将网络教育的优点应用于传统教育,是传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网络教育发展的立足点。网络教育的互动性、自动性、个性化、开放性等特点都是超越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层次、教育对象、教学领域和教学目的上各有分工,在网络时代,更应该把握好网络教育的主动权,让网络教育成为发展传统教育的重要渠道。

三、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存在差别

网路教育提倡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采取自学性的方式,自动自觉的接受新知识,因为网络教育的课程存在于服务器中,这就需要考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的进行自我测评等,通过学生的自学加强构建知识的能力。而传统教育是以教师教授的方式进行辅导,无论从学习计划到学习内容都是由教师进行安排,这就减少了学生学习时的自主性,从这一角度看,传统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得学生对学校和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网络教育提倡采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手段,网络课程的内容是及其丰富的,网络平台中的多媒体信息都可以被学生所利用,例如:文本、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实时的交流与互动等都是网络教育中所独有的。这些优点是网络技术所赋予的,现今的传统教育中也借鉴了网络教育的这一优越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包括录音、视频、电影、电视剧、网络评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开启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起枯燥单一的“课本教育”,更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教育依托于网络数据库为基础,对每个学员的个人信息资料、个性提点、学习流程、薄弱环节、阶段状况等信息都能进行实时记录与跟进,同时系统能够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制定目标和计划,指导学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这些繁琐的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无疑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记录工作、学习特点、薄弱环节和学习阶段等信息的记录工作全部是由教师完成,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不利于教师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工作。

四、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存在差别

网络教育采取的是试听、距离、交流三个平面相结合的方式,虽然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师生是分离的,但是视听效果和实时交流弥补了这个缺陷,网络教育利用视频会议进行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在各个终端上课的学生,而同时在各个终端上课的同学也可以在视频里看见教师的形象,教师上课所呈现的文本、音频和完整的授课流程,教师可以与学生随时进行交流和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见,网络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模仿中而改进的,传统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面对面的讲授传授知识,但是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受到人数的限制,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既有试听结合的良好效果,又能达到现场交互的良好效果,并且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没有限制,与传统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传统教育自形成以来,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教学方式,首先,传统教育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集中在一起的,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一定面积的教学场地即学校、教室、课桌、实验室、教学器具、器材等,大部分学校采取全日制的教学形式,因此要有相应的后勤服务,学校应该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其次,传统教育的班级在师资配备上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某一部分特定的班级是由特定的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学生在年龄上相仿,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甚至智力发展水平上都不相上下,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小,缺乏对于学生个性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三是教学工作由教师进行主导,由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衡量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考试是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重要且几乎唯一的标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育确实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在我国,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的年龄基本上是在6岁到21岁之间,在这个期间,学生们通过传统教育完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级中学的九年义务教育,一部分学生继续进行了4年或者5年的大学本科教育。可以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仅需要基础知识的学习,也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阶段的传统教育使得他们认识了世界,认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中,学生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学习集中且效果更好。通过与班级同学的接触,初步的培养了自己的集体意识,养成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着最强的接受和吸收的能力,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能够进行由易到难的有层次的掌握和理解,总结来讲,传统教育更加适合思想意识都尚未成熟的6岁———21岁人群。因此,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不同的,传统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具有相仿的年龄与知识积累,而网络教育的受众在年龄和知识积累上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要求网络教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变通性,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传统学校教育多以“应试”为目的,网络教育除了对基础知识的加强,由于选择这种教育方式的受众往往目的性比较强,且具有自主自动的特点,因此会更加自觉的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最后,传统的学校教育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即在有限的学制能完成全部的学习计划,并且通过了相应的考核,就能够获得学历证书,而远程教育在获取了学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将所学转化为专业的技能,所学的内容能否快速的应用到实践中来。因此远程教育往往是结合社会所需制定学习内容和计划。

五、结语

传统教育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革命传统教育;实施策略

时代不同,赋予教材选文的育人功能就有所不同,教学策略自然也就有所不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革命传统教育,首先需要我们立足语文学科的性质,立足弘扬革命文化精髓,梳理出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革命传统教育的选文,挖掘革命传统教育元素,从而在“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实施策略。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教育选文概况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反对“空对空”的思想道德说教,主张通过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文教材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是实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依托。通过梳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革命传统教育相关选文有29篇,名著类有6篇,包括《邓稼先》、《回延安》、《黄河颂》等经典选文,以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的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意在实现语言文字运用与人文教育的联动共舞,从基础教育阶段大力弘扬革命传统文化,使青年浸润在社会主流价值之中,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下面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选文具体篇目。上述教材选录的革命传统教育经典篇目,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体现了教材编写意图。有的叙写了、等革命先辈的革命经历,如《沁园春•雪》、《梅岭三章》等选文;有的记录了闻一多、鲁迅等革命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和生活日常,如《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等选文;还有的反映了邓稼先、杨利伟等在不同时期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行业领军人物的光辉事迹,如《邓稼先》、《太空一日》等选文。既然这些篇目被选录进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和学的内容载体呈现在“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之中,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呢?如何借助语文教材中的既定文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呢?这是值得一线语文教师去思考的。

二.“三位一体”阅读体系有效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策略

“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即以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为载体,以不同人文主题的选文为内容构成的一个阅读体系,意在实现学生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的链接,让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生活。在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有效落实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要学生感受革命人物形象,体会革命爱国情感,传承优良革命传统,在教读课文中知晓事理,在自读课文中生成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走向课外阅读中外化于行,最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比翼齐飞,全面立体落实立德树人。

(一)教读课文引导渗透,晓之以理

“教材不过是例子”,在单篇教读课文中做到以文为本,以教为主。从选文来说,革命传统作品作为红色题材选文,其中革命优良传统和精神内涵最为丰富,这是教师有效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基点。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挖掘教材中革命传统作品的内涵和外延,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教学有效性因素方面着手,从内容、方法、思想三方面渗透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实现得意、得言、得法。“得意”重在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和精神;“得言”重在从革命传统作品类文本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法”重在教学生学习,在学习阅读方法和写作策略中发展学生思维。比如在教读《邓稼先》一文时,教师首先应把握单元导语中“群星闪耀”的人文主题和精读的语文能力要素,在教学中一以贯之。其次,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小标题,去收集了解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从整体上初步感受他的巨大贡献和人格品质,达到“得意”;在阅读中勾画圈点出具体描写邓稼先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句,勾勒出邓稼先精忠报国的爱国形象,实现“得言”;在教的最后,总结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使用的对比、细节描写等写法,以及学生学习中使用的勾点圈画等精读方法,实现“得法”,力求在“三得”中体悟邓稼先的爱国主义情怀。总之,要在教读课文中引导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从红色经典选文中整体渗透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自读课文生发渗透,动之以情“放得开,收得回”,这是自读

课文对师生的共同要求。自读课文在部编语文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要求教师“懒一点”,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读,学生要善于用教师教的精读方法策略去自学,为课外阅读做铺垫。那么,平衡革命传统教育选文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背景差异和时代距离,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就尤为关键。结合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和革命传统选文的性质,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一是在课堂上围绕选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主题活动,教师搭建多样化的学习支架,学生在自读课文中运用学习经验;二是将红色经典的教育内容延伸至课外,链接各类红色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真实独特爱国体验。比如学习自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时,通过设置“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为主问题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阅读提示和已学教读方法,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他们自身视角下的“鲁迅先生”,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文本中发掘鲁迅先生的革命形象;激发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兴趣,开展资料收集、阅读文本和生发感悟三方面的自读学习活动,最后进行小组成果PK互评和教师点评,于无形中渗透爱国志士的革命事迹于自读学习情境中。如此一来,学生在有趣的自学活动中自觉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不仅让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形象更加深刻,学生的爱国情感生成和发展也更加显著,从而使学习理解和革命传统教育深入融合。

(三)课外阅读拓展渗透,导之以行

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能够将革命传统教育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灵。因此,要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延伸作用传承革命传统。课外阅读作为新编教材的一大亮点,它是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延伸和拓展,意在改变学生读书局限于课内和单篇课文阅读的状况。在教材中,课外阅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拓展阅读:一是整本书阅读,二是以独立栏目存在的课外古诗词阅读板块,三是与课内阅读生发出的课外整组文章阅读。在这一课型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关键在整本书阅读和课外整组文章上下功夫,教师不仅要读懂教材,还要注重二次开发教材,通过开发关联课内革命传统选文和课外红色经典名著等其他红色经典篇目,再度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由于革命传统作品这类选文时代久远,学生生活与作品背景差异较大,这就要教师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思路,思考如何跨越时空的界域,在符合青少年心理和求知需求基础上完成选文的育人功能。具体地说,教师可以从同一体裁、同一时期、不同价值取向等角度聚合教材开展革命传统专题教学,甚至跨越学科开发整合革命传统课程资源,在课内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革命传统作品,不要仅仅把阅读局限在单篇课文上,而要在“学一知类”的指导下,让学生涉足更多作品。比如,教师在教学八年级课文《消息二则》时,可以用导读指导学生进行《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还可以开展《长征》和《飞向太空港》读书会,从而拓展课外阅读文本,发挥教材的立体“育人”作用。

三.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再思考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革命传统教育选文在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比例提升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由革命传统教育在新时代下育人的重要作用和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革命传统教育绝不只在语文教育中体现,它贯穿在整个教育体系,集中体现在政治、历史、语文三个学科中。而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性,语文学科中的革命传统教育自然也和其他学科式的革命传统教育不同,它在母语教育学习过程中应该是浸润式、潜移默化的教育。当代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身兼铭记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任。语文教育作为弘扬传承革命优良传统的主阵地,语文阅读教学与革命传统教育自然密不可分。因此,部编版教材编写组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本着“读书为要”的理念,在“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中有机融入了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加大革命传统教育力度,突出强调革命传统教育在新时代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传承革命传统的红色基因,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总之,在“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下落实革命传统教育,是语文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张艳霞.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使用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05):14-16.

[2]朱于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J].语文学习,2017(11):4-8.

[3]连忠友.阅读教学中如何践行“得意、得言、得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6):98.

[4]李海林.谈谈语文教材的语文性[J].语文教学通讯,2005(32):9-11.

传统教育范文6

语文传统教育讲求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语文是其他科目的根基,而“双基”是“毛细血管”,它是获取语文知识的工具。当前教育改革,有些思想偏离了“双基”轨道,一味崇尚“刻意”改变,忽视“双基”的重要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个“不教”就是基础的夯实性。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高度上出发,全面了解“双基”在教育中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教学虽称作“新”,但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利用传统教学精髓加以弘扬和发展的创新。传统教学精髓是血脉相连的中的“DNA”。教师要对“语文双基”有辩证思维,虽然新课标没突出说明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两个概念,但是我们在文本中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应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可见,新课标不但没有否认“双基”,而且还在“双基”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强调以学生自主合作式掌握技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在学习发展中借助浓厚兴趣和丰富独特的情感体验获取自我探索的能力,这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立体目标。

二、语文创新教育“探究”

新“三维目标”教学中,三者并不是独立个体,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贯穿的整体系统。这个系统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始终贯穿以学生掌实用知识和技能,注重系统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包括教师每一节课程的传授、每一次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都要落实在“双基”的基础之上。教师要顺应新课标要求,针对与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要了解新课标的要求、了解学生存在的“短板”,针对短板来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进行“对症下药”的“治疗”。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由于学生的思维局限性,不能洞察知识点前后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教学当中引导非常重要,引导是建立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上,也就是“合作”;为追求和结合知识连贯性,老师可在课堂课件设计下足功夫,力求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满堂问”,以积极方式,如情境、探究式提问、兴趣的引导,让学生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彻底贯彻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强调“自主”,才能将学习激情得到完全释放,取得学习扎实效果。“探究”存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点探究,围绕语文知识所遭遇问题进行研究;二是学习手段方法寻找最佳学习途径的研究。针对于“语文知识问题”探讨,可在语文教师之间展开民主谈论,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师可将教学课件拿出来进行评述,广泛征求大家意见,这不是专家评述而是自由式的畅所欲言;每一个教师都有着丰富的讲台实践,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技巧,“探究”既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分享。“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的研究”,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民主谈论,同样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手段,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能同样让其他同学受到启发和模仿。

三、结语

传统教育范文7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良传统;教育策略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观念,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国家的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若能在小学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教育,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教育的发展均会产生积极意义。下面我联系实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必要性做简要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让小学生多接触、学习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尊重、孝顺、仁义、宽容、诚信等多种美德,其能教给小学生许多道理,让小学生爱国、守信、善良、尊老爱幼,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崇尚美德、重视修养、人文素质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一直秉持的理念,这些理念即使在今天,也对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将中华优良传统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优良传统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小学生优秀思想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小学生思想文化水平的提升。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石灰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通过透彻的讲解使学生深入感悟、体会作者无私无畏、勇于抗争的高尚品质与宁死不屈的精神,进而使学生正确了解什么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让学生在古人高尚品格与精神的熏陶感染下,也能一身正义、坚守信念[2]。

二、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中的问题

(一)对优良传统教育不够重视

意识引领行为,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只有学校、教师重视优良传统教育,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来开展,优良传统的作用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但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关意识,语文课堂中仍主要围绕语文知识、技能教学开展,不注重对相关传统美德的渗透;教学评价中,也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忽略了中华优良传统教育问题的精髓,使得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的渗透与传承[3]。

(二)缺乏有效的渗透方法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优良传统教育的渗透途径有限,部分教师也找不到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不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有领悟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能根据具体语文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环节、灵活变化多种教学方法,方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能更好地理解中华优良传统,实现有效学习。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开展优良传统文化教学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工具与载体,教师在开展优良传统文化教学时,也应充分利用教材,将语文教材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材在文章选取、结构编排等方面也做了很大改动,教材中有不少关于优良传统的文章,其中许多古诗词中都体现了优良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应用这些有效元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教材,从语文课本中挖掘出有关优良传统的内涵,将其与一些事例、图片、故事等有机结合,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策略地向学生灌输、渗透,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使他们能逐渐了解到优良传统的意义所在。

(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优良传统文化知识

在平常的汉字、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渗透优良传统,在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实现有效教学。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古诗词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爱国精神、诚信友善的良好品质等。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古诗词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表现力的文化形式,古诗词不仅节奏韵律讲究,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辞藻华美精致,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追求,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诗词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渗透进去,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经典。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诵读全文,并组织学生了解诗词含义,通过诵读、释义的环节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让学生感受友情的珍贵,进而能重视友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做到真诚待人,与他人和睦相处。除了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良传统教育外,在识字教学中也应注重优良传统的渗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在引导学生识字、认字过程中,教师也要将知识教育与优良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将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独有的写法向学生演示一遍,让学生了解中华汉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深入了解汉字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与伟大智慧,激发学生了解汉字、学习汉字的兴趣,促进其汉字书写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让中国的汉字文化在小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4]。

(三)利用国学著作进行优良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华文化大花园中,国学是重要的知识体系,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优良传统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国学著作的作用价值,利用国学著作开展优良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将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与国学经典有机整合,于语文校本课程中融入国学经典中能对小学生思想产生启发作用的内容,从而实现优良传统的有机渗透。教师要科学安排教学时间,留出时间让学生广泛涉猎《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教师可在每天开课前留给学生5-10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在利用国学经典著作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做好讲解工作,小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起来难度大,教师要在学生诵读过程中及时给学生进行解释,方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四)开展实践活动渗透优良传统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阵地但并不是唯一阵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优良传统教育,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礼节,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让学生深刻感受节日背后的思想文化意蕴,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善良纯洁的美好品质;在五月五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搜集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例、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并组织学生在班级或校园内开展小型的“我为祖国唱支歌”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五)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优良传统教育渗透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质量与效益的重要因素。当学生身处于浓厚的学习气氛中时,学生的兴趣、积极性能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各类有效资源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优良传统文化。教师也可以将班级板报、手抄报的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布置一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板报主题,让学生课后自己搜集、整理、利用,完成板报设计活动,这样既能让教室中多了一份古风古韵,又能使学生从设计板报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有所收获。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于每周一或周五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开展有关优良传统文化学习的辩论赛、演讲会等,以此深化学习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适当调整优化教学方案,确保优良传统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专业水平

要想实现优良传统教育的有机渗透,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水平与丰厚的文化底蕴,必须做到德才兼备,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负责,能耐心、详细讲解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从书本中获得知识、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有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文化修养,为优良传统教育的渗透提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对于学生、教育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教师要能树立优良传统教育意识,并能充分利用教材等有效资源构建高效率课内、课外课堂,能根据实际学情不断探索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进而促进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陈雅涵.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8):92.

[2]欧阳凡子.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

[3]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163.

传统教育范文8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的培养方式正不断发生变化,思政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工作特点,“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强调高校教育教学中应全面贯彻落实思政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成果尤为重视,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领域和文化阵地建设,成为省内高校探索建设一流院校重点项目。

1吉林省抗联遗址遗迹资源融入高校革命传统教育现况

2021年10月,对吉林省内部分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数据表和统计图,系统和直观地了解不同专业、年级同学对抗联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观点。据调查显示,在思政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着“大班教学,集中教学”的现象,加大了思政教育的不均衡性。同时“大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备课缺乏针对性,部分学生对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不理解,对课堂内容更是“置若惘然”。在对省内某大学大一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政课程的教学上,对课堂外开展思政实践教育表示接触较少,同时,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大部分同学认为思政课堂枯燥无味,自学自讲的授课形式在提升小组合作能力和构建自学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调查显示,43.8%的同学认为,现阶段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教学较少,影像资料缺乏,高校思政教育缺乏有效载体,无法进一步凝练形象化教学成果,思政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僵化,呈现“灌输式”“说教式”现象。

2将吉林省抗联遗址遗迹资源融入高校革命传统教育路径分析

2.1“抗联三步曲”,重温抗联史

吉林医药学院开展“抗联三步曲”,即“重走抗联路、重忆抗联景、重怀抗联感”,以走访吉林红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例、组织学校教职工重走抗联路、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学校教职工先后参观了李二桥、杨靖宇居住地等遗址,杨靖宇将军战斗生活过的饮马池、碾盘、司令部等遗迹,以及东北抗日联军蒿子湖密营纪念馆,一幅幅史实图片、一份份珍贵文物、一声声慷慨激昂的讲解,展示了波澜壮阔的东北抗联史,使教职工深切体会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真切感受艰辛困苦而又不屈奋战的抗联岁月。

2.2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吉林省不乏抗战遗址遗迹,为充分发掘收集抗联遗址遗迹,定期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从到江源区革命烈士陵园到“四保临江”烈士陵园、从“四保临江”纪念馆到石人血泪山爱国主义教学基地、从白山市浑江区七道江纪念馆到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木屋村,每个文化景区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难忘的抗战故事,以及记载着这段历史的遗址遗迹。调研结束后,将优秀的故事和材料录制成校园红色文化课程,以班会、“四史文化长廊”、图书馆“红色资源教育专项计划”等方式,充实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助力学生了解吉林省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

2.3“影视、网络、载体、宣传”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