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摘要:文章主要总结国内学者近年来对乡村建设提出的各类意见以及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与转型展开的相关研究,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建设与转型等相关研究,并基于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分析由传统村落的建成环境和深层历史文脉等主客观因素主导的新型农村建设活动以及文化发掘,讨论并总结新时代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更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1背景

以“传统村落”为关键词,从知网的指数分析来看,近十年特别是2014年以后关于“传统村落”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现在已经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图1)。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的学科门类是建筑科学与工程、考古、农业经济以及文化、旅游和政策相关的话题(图2)。传统村落话题涉及最多的关键词还有“保护”“乡村振兴”“发展”等话题。这说明有关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关联度十分紧密(图3)。关于传统村落的定义,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部门在相关文件中统一认可:“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2]。通过对相关经典文献的阅读与学习,可以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主要方向是讨论政策背景下关于新型农村建设以及发掘传统村落的深层历史文脉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比如廖军华总结传统村落的研究包括多元化的需求。其的结构层次包括传统中的单一价值,也包括了建筑学者关心的建筑本身价值、建筑组成环境以及非物质形态的部分,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物质遗产的历史价值、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保护价值、旅游发展的经济价值等等[3]。也有学者对传统村落的发展路径做分析。如陈喆提出的关于传统村落自组织更新的策略研究,其中提出根据传统村落的组织特性,对不同的村落区分其建设重点[4]。如李伯华总结的传统村落与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研究,其中总结出5种建设思路与导向,以原本村落所拥有的可开发资源为类型进行分类,提出指导性发展路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5]。传统村落的保护现在也从单一的“片面保护”逐渐转型为“整体关照”,如王小明提出的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就是保护一个整体的、生态圈模式的传统聚落。这包括了村落的建筑形制、建筑聚成方式、村落文化环境、乡村的生态环境以及其包含的非物质文化。这意味着全面保护不只是保护人与自然景观、建筑风貌等等单一的要素,而是将这一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动态的保护与发展[6]。同时,王国栋认为,主动地发展、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在保护过程中更能推进传统文化与现展理念结合,避免被过时的保护理念桎梏住发展机遇,以及王路通过对德国村落更新规划的分析认为传统村落的组成与周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是气候、土地环境、水文、林草和聚落地形关系等,都是需要考虑的要素形态[7]。单彦名以附件晋江塘东村为例,分析基于“人本观念”的传统村落发展,认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本来就不是矛盾的对立体。尽管过度旅游开发会破坏文脉风貌,但是如果在这之中取得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依然对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会起到良好作用[8]。传统村落的主体是同时包含人与物的一个共同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下,人与物互相影响,产生的各种现象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传统村落的人文景观、建筑风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等。以人为代表的是传统村落中的生产生活、文化遗产、文脉条件、乡土风情等等,这是一个相对动态却又永恒不变的概念,它的形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是不断演变的,但是却始终将焦点停留在关注人这一基本原则之上。一物为代表的是传统村落的物质条件,这其中典型的要素有建筑风貌、地理环境、生产工具、交通方式等等。这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静止的概念,它在较长的时间当中有着较小的改变,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是不断在演化变化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源。从唯物辩证的角度来看,人与物是一体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同心一体地组成了现代传统村落的主体。从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人与物质世界的小系统,这当中的山水、田园、湖草与人类社会都是不断运作,不断发展的整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最终都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手段,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终极话题。

2乡村振兴

根据知网数据库,关于乡村复兴的最早研究出现在2016年杨希对日本能登里山里海地区的乡村振兴中,价值观层面的突破。其中提及乡土价值观的复兴与存续关键是承认乡土价值观在特定地域的主导地位,并引导社会理念向适度舒适与可持续发展上发展[9]。根据李力敏等学者利用CiteSpace分析关于国内近十年的建筑学传统村落的综述研究发现,在2012年以后,国内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逐渐由建筑学者的研究向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发散。近年的学科新方法的使用也使得关于传统村落开发保护变得更为科学,研究结果更为完善[10]。乡村振兴的这四大发展路径总结成要点,可以写成以下几点。(1)深化改革利用机制创新路径,从政策上完善分配制度、经营模式、生产方式等要素促进农村的发展积极性。(2)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利用经济发展模式改变农村经济地位,打破城乡二元的空间结构,确保农村的经济主体。(3)发挥科技作用,提高科技创新的农村应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农村地区的潜在优势。(4)打造属于农村的人才队伍,让人才进入农村,实现农村的有效治理,加强农民的新时代生产技能培训,鼓励城市人口下乡创业,培养农村信息人才队伍,让农村产业融入信息化社会[14]。所以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的保护与更新都应该采取合适的路径,多面发展,避免单一的发展要素无底线地被拔高作用,造成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现象。从发展潜力上来看,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道路已经从“以保护为主”的发展方式变成向振兴以及文化内涵开发保护的思路转型。这当中的新型发展模式主要的实现方式从村落本身的价值以及旅游开发的效益出发,同时兼顾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15]。

3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或者说古村落区别于一般性自然村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历史文化价值远高于普通的村落。换言之就是传统村落的经济开发价值、文化旅游价值、风机旅游价值等等先天条件超过普通农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仅仅依靠着“金山银山”就能发展。恰恰是因为庞大的历史文脉使得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保护传统文脉,在生态自然中选择一条生态有机的发展战略,使得传统村落进行有机更新。根据现在学者对于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与保护的研究来看,历史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都是现在传统村落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缺失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薄弱、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过度开发、传统村落缺乏传承人员与传承力量[16]。从村落的适应性质上来看,自组织性是传统村落的一大特点。村落中的村民生产生活都是具有自组织性的,他们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和自身的需要进行选址、建设和生产[17]。根据陈喆等关于自组织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系统的复杂性来源于系统的适应性,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要发展自身的结构并且适应结构对应环境的变化,则系统必然产生能够进行内部进化的机制[18]。将这些理论活用在传统村落的发展与更新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传统村落的聚集形成及演进发展当中存在着“一系列隐形秩序以及生成语言”。这样的村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便是村落的自我调节机制对外界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19]。从目前的传统村落改造发展模式来看,上下协同的操作方式作为一种普遍且科学的方式方法被广大学者、建筑师、城规师、政策制定者等等参与传统村落建设的人广泛地认同。如研究者中,朱良文强调在解决发展问题上要改变机制,让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一体化[20]。对政策制定以及社会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的何仁伟,经过对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之后认为,乡村振兴是城乡融合过程,中国各个地方差异性较大,分类统筹推进全国乡村振兴是较为踏实的执行模式[21]。从建筑师建造活动上来看,李竹等进行的李巷老建筑改造,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社区,从政策执行、规划方向以及社区产业、开发模式等等要素上,兼顾上层引导以及基层的生活需要。甚至以旅游开发的研究框架也要求对整个传统村落的生态系统做上下统筹的资源开发规划。如陆林等在乡村旅游引导的研究框架与展望中提出当地政府、农村居民、生态保护等多方操作,共同促进传统村落发展保护[2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不只是单一要素发展的可持续,而是通过对整个系统的全学科研究共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在这当中,将人与自然置于一个统一的系统看待,人类的活动始终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当中。传统村落的更新保护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如何正确选择发展路径,始终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中之重。

4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路径研究

现今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不再只是建筑学学者的研究方向,也不是建筑学者能够单独把握的内容。如何结合多学科理论探索出新的发展内涵才是研究者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建筑学者当然不是不再研究“建筑”如何如何,而是应该拓宽视野,探求符合新时展的出路。至少从建筑学的眼光出发,学习别的学科如何建设传统村落,同时可以提出建筑学的建设意见。根据知网的数据查询可以得知,现在学界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与建筑科学最接近学科方向是旅游、农业经济、文化、政策制度四个大方向。那么以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统筹这些学科的方法理论可能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以最为明显的旅游行业为参考,程海帆关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更新研究中提出构建传统村落的循环更新机制[23]。这是因为适度的旅游开发能够帮助传统村落进行更新活动,同时能促进农村的脱贫致富与保护传统文脉[24]。而且吴必虎对于传统村落的活化理论也认为构建新的经济关系作为活化手段将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生产空间保留下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25]。有机更新与动态保护作为两个由来已久的概念,其内涵本身也在多年中外学术界的研究中被不断丰富。可以说,在这样的更新保护理念下,只有趋近完美却始终无法完美的人居环境。无论何种的技术手段都不是我们更新的目的,在新的社会情境之中,“更新”这一概念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现状的问题,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迫于现实的妥协。吴良镛先生在《广义建筑学》中精辟地将“西为中用”与“坚持传统”的建筑技术结构模式划分了4个层次。(1)密切注视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2)有选择地结合国际技术与中国国情,发展探索我们中国自己的技术道路与理论道路。(3)将有开发价值的传统技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发展出适合时代的新技术。(4)继续使用传统技术[26]。如香港大学建筑师DonnHolohan在福建省培田村设计的一座风雨桥,其设计手法和建设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工艺技术有机结合,在计算机上完成复杂的数字设计、装配计划和调试等工作。整座桥梁未使用任何连接构件,与当地传统的、互相卡和的木结构相一致,在当地传统工艺上再造方法,选择性地使用当代有机材料,创造了在社会层次和物理层次的多重创新结构[27]。可以说,“有机更新”“动态保护”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理念与内涵都是在不断丰富的。一方面,这两个理念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另一方面受到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念的直接指导,动态且发展的手段技术才能在“以人为本”的当代社会兼容并蓄,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乡村。这一点的实现不但依赖学界学者的不断努力,也要依赖中国在乡村强大的基层组织力量。

结语

传统村落是地方文化特色的载体,承载着当地人的历史和传统的记忆,凝结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智慧,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的物质遗产。在传统村落保护方案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应强调其乡土价值观的确定和宣扬,注意自然生态的正反馈,在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更新,并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理念的宣传,在政策制定前,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以更科学的方法保障文化价值、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的长久发展,从而高质量、可持续地提高传统村落的建成环境和民居的生活质量,激发当地文化潜力,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有着更明确、更准确的方向。以人为本是当代建筑思想的基本规则,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之美,亦是建筑师应当承担的责任。时代在讨论如何复兴乡村本身即是在讨论如何复兴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跨越时间空间,适应当代物质文化环境的新型乡村生活方式。这种建设活动需要参与的可能不再是单纯的建筑师与使用者的关系,因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不可能只有设计者与使用者这种二元关系。参与建筑或者说建设新型乡村需要考虑的使用者实际上不止居住在里面的人,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实际参与到了建筑的“居住”当中,而且同时在漫长的时间当中不断地对原本的建筑进行改造、建设。认识到这一点的当代人,在与时代共生的同时不断向美好生活的愿望进步奋斗。

作者:涂奇 聂志勇 单位: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