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范例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1

德育生态,核心含义是德育系统生态因子的共生。它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到大学德育中,把大学德育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工程,竭尽可能地发掘和利用一切德育资源,促成大学德育的诸多要素或曰德育生态系统因子的良性互动,保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动态活力与和谐平衡,从而切实提高德育实效,以培养出符合既定德育目标的受教育者。其目的在于探寻大学德育生态系统的层次和结构及系统生态因子的互动,实现大学德育整体功能的统一性。德育生态理念主要是针对以刻板的灌输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而提出的。在大学德育过程之中,注重对受教育者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重视大学生道德选择和道德鉴别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德育方式上重引导、重启发、重互动、重内省;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重视德育环境的“熏染浸提”作用,重视整合社会、家庭、高校的德育资源,在德育方式上重视校园环境育人、家庭环境育人、人际关系育人、社会文化育人,实现校园内外大学德育的有效对接。可以看出,生态德育中的“生态”为狭义的含义,反映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学诉求,即以生态世界观教育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而德育生态观,则表现出“生态”的广义取向,不仅强调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还包括了社会和个体道德的层次结构、特定道德赖以生存的道德生态环境以及进行德育活动所必需的教育因素形成的生态。大学德育生态区别于生态德育的根本,就是要从单纯的德育活动转向创造大学德育环境的生态和谐及培养大学生在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中的和谐发展,实现环境生态与人的生态的和谐。

二、大学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策略

大学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是涉及德育理念革新的多层次系统、多生态因子协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建构:

(一)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以高校生态环境为核心,以社会(网络)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家庭生态环境为基础,构建“高校—社会(网络)—家庭”联动合作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构建良性合作的德育生态链,是改善德育环境生态结构的基本出路。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推动高校、社会(网络)和家庭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运行,完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的运行机制,协调合作,发挥整体的系统合力,实现德育协调均衡发展,为大学生的思想成长提供一个具有高度统一性的背景和基础,需要创造各子系统、各生态因子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大德育格局。一方面,高校、社会(网络)、家庭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就能对大学生思想成长产生积极正面作用。在现代网络及多样化的传媒手段下,传统的高校“净土”已不能独善其身,要有主导意识,主动引领外部环境建设和优化,为大学德育的健康发展创造优良外界环境。还要积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主动寻求支持和服务,调动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善于吸纳社会环境中的德育资源为己所用,促成相互协同合作,形成整体合力,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高校—社会(网络)—家庭”联动的德育生态链。形成积极正面的社会合力,实现大学德育校内外生态环境“无缝对接”,促进大学生德性发展和知行统一。另一方面,高校、社会(网络)、家庭也具有互相牵制、此消彼长的负向影响关系,也会抵消正面影响。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离开其他生态环境系统,就会脱离社会生活现实,陷入孤军作战,难以取得实效。社会(网络)生态环境系统、家庭生态环境系统中的负面因素也会消解、弱化大学生德育的实效,且往往如大染缸一样,将在学校养成的德性认识和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撞得粉碎。而且,三个子系统的负面影响也是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进而对整体德育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虚拟网络生态环境中,不良信息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造成社会生态环境的失衡。此外,不良的社会风气、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思潮流派等都会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直接破坏高校生态环境。在家庭生态环境中,家庭成员不良言行和思维习惯,也会影响到社会、学校甚至整个德育生态环境。

1.创设高校德育生态环境。高校是大学德育活动的组织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有最直接、最广泛、最深远的影响。高校首先要善于创设自然环境,在自然风光中陶冶大学生的心智,校园内小桥流水、亭台轩榭、建筑风物、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自然就会让身在其中的大学生们有“浴乎沂,风乎舞雩”的诗意,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使大学生在流连自然风光的同时获得丰厚的道德滋养。其次,要善于营造人文环境,讲师德师风,重校风学风,建设德育阵地,组织德育实践,凝练校园精神文化,使大学生不期而往,产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感染力,在润物无声中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再次,要善于创造制度环境,力求创造出以人为本、开放包容、民主和谐的制度环境,形成多元化、多途径的大学生选拔与培养制度,探索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营造海纳百川、崇尚真理,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环境氛围,使大学生能够对真理进行自由求索。最后,要善于制造舆论环境,加强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的建设,发挥图书馆、校史馆、橱窗、板报的宣传作用和校史、校训、校歌、杰出校友的激励作用,发挥报告会、宣讲会、研讨会和讲座的视点传导作用,真正形成“一支笔杆子胜过两千条毛瑟枪”的舆论引导力,让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而乐其道、善其事。

2.优化社会德育生态环境。任何人的道德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就像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社会环境是大学生道德“生长”的氛围、土壤,也是影响大学德育的诸多变量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变量。它通过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形式对个体道德成长产生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作用。社会德育环境的生态因子具有散乱无章、偶然随机的特点,对大学德育的影响也是复杂、多元的。一是发挥国家主导作用优化社会环境。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期和攻坚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但人们对改革代价的心理承受力还没有做好准备,社会环境中有很多忧虑情绪,甚至怀疑态度。对此,必须发挥国家主导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起来”,“进而引领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有效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同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公民诚信教育体系。二是调动社会力量优化公共生活环境。加强公民社会培育,健全社会组织,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生活领域的民主自治,实现宏观主流价值形态与民间伦理规范的对接。发展道德教育的社会课堂,在社会生活、职业生活领域形成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舆论力量和行为规范,营造一种有助于道德成长的公共生活文化氛围。三是全民动员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网络具有信息即时、互动传播、覆盖广泛的传播优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深入开展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法制建设,倡导文明上网,提高网络传媒的责任意识,净化网络不良信息,营造生态化的大学德育网络环境。四是加强文化自觉,营造和而不同的文化交流环境。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求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契合的积极向上的新文化风气,大力弘扬既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自觉抵御各种亚文化传播,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交流生态。

3.改善家庭德育生态环境。家庭是以血缘或非血缘法律关系为纽带编织起来的具有特殊情感性的群体,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成长不可或缺的生态因子。我们常说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既是大学生的情感寄托地,也是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地,家庭气氛往往会深深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在整个大学德育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家长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道德榜样。家庭成员如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情操、言行举止也会像遗传基因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因此,家长要改变德育观念,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明确认识家庭在德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在平时生活中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做好表率。其次要建立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改变传统家长制作风,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互尊重,相敬相爱,鼓励积极向上、善良美好的思想行为,及时遏制消极思想,以正确的教育方法避免产生逆反心理。第三,要树立重智更重德的亲子观。受社会不良风气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家庭不重视家庭道德建设,父母一味强调孩子学习能力等智力的培养,为学生包办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忽视学生德性的养成。

(二)在大学德育过程之中,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大学生的主体性两种作用,构建“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有机统一的德育接受生态环境从德育过程看,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的全面深化,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注重受教育者的德育主体性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生态型的交互主体关系,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既要尊重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引导和方向把握作用,也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性养成,调动大学生学习践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适应德育目标的要求,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应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发展水平,要使大学生将德育目标自觉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实现道德对大学生的人生引导与调节。

1.在德育目标上,坚持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生态化的德育目标,应该尊重大学生个体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制定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性化目标。共性化目标就是要根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个性化目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思想道德实际和在价值目标方面道德水平的不同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完美。总之,德育目标的生态化就是要兼顾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体的要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

2.在德育内容上,坚持向生活化回归。德育只有联系实际,才会生动具体。德育内容必须回归现实世界,树立生活化的理念。教育者一定要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善于把生活中的道德资源作为德育内容,引入德育教育,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学生学会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提高道德辨别力,抵制假、恶、丑行为,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德育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渗透于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教育者要善于选择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德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德育必须注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规范与遵守规范结合起来,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3.在德育方式上,注重实践锻炼和载体创新。德育方式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要凸显德育工作的实践性,提供更多的道德实践机会,发挥大学生客体的能动性,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的自觉精神,不断扩大德育正能量的影响空间。要开展广泛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经验拓展中锻炼人生的智慧,陶冶自己的情操,促进知、情、意、行合一的道德情感和理性认知的自觉建构。要激发大学生的自身需求,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德育和学生的切实利益关联起来,帮助大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仰。此外,教育者要注重师生“情感场”的建立,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让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让大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亲近,亲其师,信其道。

(三)聚焦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成长,推动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理解和心理调适,构建大学生身心和谐的自我心理生态环境从心理生态学层面观照大学生的个体思想道德成长,考察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生态环境,需要构建大学生和谐的心理生态系统。根据内化外化规律,大学生德性的养成必须经历一个外部影响内化于心和内在观念外化于行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两个阶段两大飞跃:第一个是内化阶段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将“高校—社会—家庭—网络”联动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所包含的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及作为教育者本质力量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能力等内在品质,使其获得道德理性认知和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渗透过程,即外部环境生态因子的影响向个人精神世界转化的进程。第二个是外化阶段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促使教育对象将新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转化为行为和实践,获得道德行为习得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显现过程,大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把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体现出来。

1.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理解。人的心理生活是对社会性共同生活的反映,是对社会生活意义和道理的寻求。“人的心理生活并不是单一个体的封闭生活,而是群体性或社会性的生活。在群体性或社会性的生活中,重要的不仅是空间上的接近,而在于对生活意义的共同的理解和沟通。”对于大学生的德性养成,首先在于追求思想道德意义的心理活动,对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有意义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问题,在社会、家庭、学校及虚拟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生活,接受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产生自我主体意识的自觉,形成生活的心理体验,理解德性养成对于社会人的重要意义,理解社会对人的共同规范,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生活赋予自己的意义,又按照这样的意义来理解和认可自己的生活,在德性内化过程中形成个体道德品性。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2

1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

1.1防止水土流

失森林可保护土壤和水,由于树木根系比较发达,对稳固水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树木落叶也能够降低地表水分的流动,从而有助于平衡区域水资源。科学研究证明,平均每1cm厚的落叶,就可以降低地表径流,还能够有效降低92%的泥沙量[1]。特别是在夏季降雨较多的时期,一些没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地区会遭受到雨水冲击而发生泥石流现象。但是,在雨季也要合理控制雨水流量,从而降低对地表土壤的冲击,及时进行水源给流,从而合理调控附近地区水分。

1.2防止土地荒漠化

森林对于循环土壤养分有着重要作用,树木汲取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与水分,而且树木落叶是土壤获取养分的主要来源,而树木根系也主要通过汲取土壤养分保证土壤中营养物质实现循环,进而更有效预防土壤荒漠化,对于维持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灌木和乔木树根可以很好巩固土壤中的颗粒物质。此外,森林也可能通过生物作用将沙土转换成具有肥力的土地,从而有效控制土地沙漠化。因此,在荒漠化地带进行植树造林运动,对于控制土地沙漠化、改变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缓解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现阶段全球各地都面临的一个环境难题,温室效应使得地球温度迅速提高,同时南北极冰面逐渐消融,海平面上涨,极大减少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森林经过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吸附CO2,从而降低碳排放量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缓解温室效应。现阶段,全球各地加大了对温室效应的关注度,很多国家开始控制碳污染问题。森林可以有效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同时将其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氧气,调节空气质量,避免温室效应。

1.4保持生物多样性

为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就会大规模开采资源,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森林资源能够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净化城市空气质量。

1.5保障农业生产

森林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抑制水土流失,树木落叶也能够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昼夜温差,此外,树木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更适宜植物生长。

2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荒漠化严重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直接表现便是土地荒漠化,中国土地荒漠化问题非常严峻,大多集中在中国西北部地区。通常情况下,出现严重土地沙漠化问题的区域,土地生产力较差,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严重情况下会发展成为荒漠化区,同时还会出现沙尘暴等不良气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2.2生物多样性减弱

森林既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各类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场所。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量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部分野生动物失去了家园,甚至存在着灭亡的风险。一些地区过于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使得植物资源多样性受到了破坏,森林资源面积大幅下降,严重损害了自然环境。

2.3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侵蚀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干旱地区荒漠化和湿润地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是地表物质在水和风作用下发生剥蚀、迁移或沉积的过程。水土流失会破坏土壤肥力,危害农业生产,影响工矿、节水、交通等建设工程,严重情况下,还会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经济损失[2]。

2.4自然灾害频发

森林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导致旱灾或洪水问题。森林覆盖面积不足是引发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各个地区森林覆盖面积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环境问题。例如中国华北地区容易出现沙尘暴、云贵地区容易出现泥石流、西北地区干旱现象严重,容易发生冰霜及沙尘暴。因此,应加强森林栽培,做好生态与环境工程建设,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率。

3森林培育与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3.1优化培育理念

在森林培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工作理念非常关键。为了更好地进行树木栽培管理工作,有效提高树木品质,科学的树木栽培理念非常关键。因此,必须重视森林培育工作,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探索科学的森林栽培方式,积极学习先进经验。

3.2注重可持续经营

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必须重视树木品种的多样性,注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在森林建设过程中也必须做好重点项目的建设,始终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森林培育规划编制,完成森林培育目标。

3.3科学选择营林技术

在实际森林培育管理工作中,要科学选择营林技术,首先为抚育采伐技术。此技术主要通过采伐部分树木优化森林林分结构及完善林分密度,为树木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其次,修枝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树木的生长发育状况。在修枝过程中,对发育不良或已经枯死的枝条要适时进行修剪。补植技术可以改善森林覆盖面、密度,当荒地面积达到25m2以上时就可以进行补植,所选植物通常是繁殖速率较快的植物种类。在实际补植时必须避免损伤原始植物。最后,杂草会对幼林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及时处理杂草。

3.4科学处理关系

必须处理好森林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必须对森林资源实行砍伐限额、逐步改变树木生长环境等。此外,还必须增强植树造林强度,进而提高林木覆盖率。健全国家森林管理体系,严格监督管理森林,打击违规砍伐活动,以此为森林培育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3.5加强森林监管

在森林资源管理过程中,需不断加强监管与日常维护工作,调整林业经济发展方式。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各种方式来扩大森林面积,恢复生态环境。同时,也应当注意日常维护,加强巡检工作,加强森林管护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以此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建立巡防制度掌握森林基本情况,及时有效处理违法事件。此外,还应不断完善森林档案,对于重点林区进行重点监管。建立畅通的举报机制,保证人民也可以积极参与到森林保护过程中。同时,签订防火承诺书,加强日常监管,提高森林生态安全。综上所述,森林资源是当前生态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保护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需加强对森林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竹益.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J].江西农业,2017(2):60.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3

近年来,社会各界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利用自然的同时更加强调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原有的面貌。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也应当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平衡,在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利用自然。本文将以青龙峡工程为例,全面系统的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

引言

我国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带,水资源总量丰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同时受到季风影响,降水十分不均匀,造成了地表水的分布的不均衡,各地的储水量也有很大差异,整体上形成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格局。因此,随着水电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水利水电工程,人们实现了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和调动,解决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人们的生产生活更为便利。但是,目前,我国水电技术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加上相关工作没有做到位,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能源。首先,水利水电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可以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空间上的调动,防止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或者发生洪涝灾害,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保证了不同区域农作物的需水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此外,通过控制不同地区的储水量,有助于开通更多的水路交通线路。最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而言也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流动,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干净整洁,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总之,水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因此,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必要的。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中水资源的利用与调动,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无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下文将以青龙峡工程为例,具体阐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气候的影响

青龙峡工程通过调整了水资源的分布,改变了大气环流,促进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大气的平衡,进一步改变了地表的环境和地下水的流动走向,改变了整个青龙峡周边的环境。同时,增加了周边地区的降水量,改善了周边的气候和湿度,是整个地表环境和地下环境都得到了改善。

2.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域的影响

青龙峡工程建成后,改变了整个水域的特征,通过在河流上修建大坝,减少河流的冲击力,让闸门拦截进行蓄水,将水资源进一步转化为能源。同时,在工程建成后,蓄集的水具有非常好的净化功能。此外,青龙峡工程的储水库中增加了水量,使得整条河流的水体流动变慢。与此同时,整个水环境的变化也会造成周边生物的生存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使生物链发生改变。

2.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的影响

青龙峡工程的建设明显导致河流泥沙发生了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河流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青龙峡工程通过在河流上游设置闸门,通过拦截的方法将黄河中的大量泥沙就在水库内,减少下游黄河中泥沙的数量。通过对黄河的过滤,使得该河段至下游时泥沙含量降低。但这样做也有极大的弊端,显然,将河流泥沙拦截于河流上游,加重了上游河流的污染,而且尚未制定后期排沙的相关措施,造成上游泥沙堆积,污染水域扩大。

2.4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质的影响

青龙峡工程建成后,大量的船只航行经过,在通过闸门得时候,都会对周边的水质造成影响。而且,这些船只一般均会在水库中停留一段时间,导致船只周围的水温迅速升高,进一步改变周围水质,同时影响到周围的环境。

2.5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

青龙峡工程建设后,对周围土壤的变化呈现出有利有弊的趋势。一方面,建设青龙峡工程后,疏通了原来地下水道中淤积的泥沙,调整了整个地表水的水量,为周围农田提供了有力的水源保障,方便农作物的灌溉。同时也对原来自然形成的河流走向进行了调节,重整了土壤结构和水质,为土壤提供了更多的养分,滋润土壤。另一方面,由于青龙峡工程会蓄集大量的水资源,因此,水资源具有大量的养分,从而造成周围土壤养分太过充足,使得杂物丛生,影响周围农作物的生长。

三、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3.1合理开发水资源。

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但是一旦遭到破坏,其危害范围极大,甚至会使整个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而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很多工程都是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造成水资源的破坏,同时对整个生态系统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生态系统破坏后修复的难度很高。因此我们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时候,应该合理开发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3.2建立生态维护系统。

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中,不仅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而且应该建立生态系统调整机制,在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能够及时的进行维护和修复,防止破坏范围的扩大。

3.3设计合理开发方案。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方面,设计者往往操之过急,亦或是考虑不周全,往往只关注工程中的一部分,而未将整个工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使得工程在建成后,出现诸多问题。

3.4强化生态保护观念。

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必须要从我做起,人人行动,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真正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四、结论

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水资源也是零污染的能源,符合人类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和时代要求。而受我国的地位位置和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各地储水量也各不相同。因此,通过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调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和分布,使得水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但是,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定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同时制定相应的补偿机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勇刚 单位: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永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6-04-09.

[2]陈香风.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新技术企业.2015-09-10.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4

一、贵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现状

首先是发展速度较快,贵州省从2010年以后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高速期,此点具体表现在贵州省城镇化城镇规模明显扩大,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明显增多,2014年全省城镇人口为1403.57万人,比2010年增加227.32万人,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3.81%提高到2014年的40.01%,2011-2014年年均提高1.55个百分点;城市用地面积增大,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973平方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138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比重由0.55%提高到0.78%;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投资由2010年的556.6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187.67亿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0年的5.33平方米增加到7.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由2010年的27.42平方米增加到2014年的36.58平方米。贵州省城镇化仍然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发展速度快也不足为奇,在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妥善的处理好环境生态的保护问题,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其次是对城镇量的追求要多于质的追求,由于贵州历史上处于边远山区,欠开发欠发展,使得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闭塞、文教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等等问题比较突出。现阶段贵州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贵阳和遵义周边,其他地区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即使是贵阳、遵义、兴义等在全省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业基础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仍然不够雄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不足与薄弱使得贵州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到城市中来,成为制约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瓶颈。正是工业体系存在的不足导致贵州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追求量而忽略对质的追求,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治安问题严重、老旧危房成为一大隐患等等。第三是集中力量发展中大型城市,对小县城、小城镇投入和建设力度不够。由于贵州绝大部分地形以山地为主,蕴含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地形的多样化造就了奇妙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质结构。为此贵州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除了引进工业以外,不仅仅应该只是致力于对外,更应该注重对内部资源的充分挖掘,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开发新型旅游业和绿色农业,以新技术新科技运用到农业之中激发农业创新活力,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在搞好小城镇的基础助推大城市发展。

二、贵州现阶段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经验

贵州省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特别是新一届贵州省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农村推广绿色产业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探寻新的发展模式,在搞好农业基础的同时,对工业布局和工业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贵州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经验笔者以黔西南地区为例进行简单介绍。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持续稳步发展。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符合本地区特色的绿色产业,依托本地富集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工业发展步伐,通过产城互动,壮大地方经济基础,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快城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对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采取生态移民方式,将农村人口向城镇周边集中进行安置,大部分不适宜耕种的山区和水土保持差的陡坡地带采取退耕还林还草,通过封山育林,严禁人畜活动,生态环境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建设。中小城镇在房价、生活成本和交通状况上都有独特的优势,它是对大城镇职能和角色的分担,避免在工业实力不雄厚的情况下因过度城镇引发社会问题,例如社会治安问题、就业和教育问题等等。黔西南州辖八县市,均属于中小型城市,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通过工业带动,城市规模扩展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义龙试验区”的设立,对推动城市化,产城联动,一体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发展模式。黔西南地区的兴义、安龙、兴仁、贞丰等县市,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各自特色,兴仁、安龙、贞丰县城毗邻兴义市,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兴(兴义)兴(兴仁)安(安龙)贞(贞丰)”四县市一体发展的城市集群,通过园区规划建设,修建标准厂房,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引进外企入住,对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充实完善,稳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农业基础牢固,工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兴旺”的结构特点,以工业反哺农业,共同推动三产发展。现阶段贵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需要改进策略研究首先是仍然要打好扶贫攻坚战,贵州地区按人均收入2300元人民币的国家扶贫标准,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0多万人,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阶段。打好扶贫攻坚战是促进贵州地区城镇化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键所在,贫困人口主要涉及武陵山、乌蒙山和滇桂黔石漠化三大片区。贵州受区域整体贫困与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并存、经济建设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人口素质偏低与公共服务滞后并存“三重矛盾”的制约,一直是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省份。扶贫工作开展的力度直接关系到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由于大部分上述三个地区是生态环境最脆弱、城镇化起步较晚的地区,因而加大对上述三个地区的扶贫开发是事关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其次是仍然要矢志不渝的坚持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为了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大力开发特色经济,对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投入以及引入大数据产业。贵州地区气候终年适宜人类居住,气候温和,贵州省要利用自身的气候优势,改善基础设施尤其是对外交通与运输,加大宣传力度,开拓省外旅游市场,走新型清洁发展之路。最后是加大对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投入,让教育为贵州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贵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贵州人民对改善生活现状的强烈愿望,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促进贵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保障。

作者:曾捷 单位:中共安龙县委党校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5

一、太原市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

1.城市水生态环境用水量现状

太原市地表水生态环境用水量呈逐年增加趋势,1998年河湖生态环境用水量为843.4万m3,随着汾河太原城区段美化环境工程及城西水系贯通工程的实施,到2003年市区河湖面积达到893.11万m2,人均水面面积4.97m2,河湖环境生态用水量达到1444.8万m3/a。现状城市绿地面积4161.82万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m2,城市绿地用水量916.83万m3。

2.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汾河太原段水生态环境质量汾河太原段污染最严重的河段包括两段,即汾河古交段(镇城底—河口)和汾河南内环桥至清徐出境口,水质均属劣Ⅴ类。汾河古交段地处汾河太原段中上游,位于太原市两大水源地(兰村水源地和西张水源地)和汾河二库的上游,水质好坏直接影响两大水源地和汾河二库的供水水质,同时,汾河古交段劣质地表水的入渗,对晋祠泉域的地下岩溶水也构成威胁。汾河太原城区段,因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蓄水工程的建成运行,使该段河道的生态功能得以恢复和改善,其他河段河川基流大幅度减少,加之地表水严重污染,河道生态功能已基本丧失。(2)汾河太原城区段边山六河水生态环境质量汾河太原城区段边山六大支流现阶段除汛期水质较好外,其他季节主要接纳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煤矿排水及沿河工矿企业的污废水,变成了排污沟,水质状况极差,河道生态功能彻底丧失,严重影响河道两岸居民的居住环境及太原市城市的整体形象。(3)城西水系及湖泊水生态环境质量城西水系是集园林与水系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水系由汾河一坝东干渠引水,北起太钢凉水池,南到迎泽公园,将黑龙潭、饮马河、西海子和南海子公园串为一体,全长12.6km。城西水系水面面积43.94万m2,年补水量60万m3,现状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如果换水量不足,水质有恶化趋势。晋阳湖是太原市最大的人工调蓄工程,湖面面积500万m2,占太原市湖泊总面积的70%以上,补水水源为汾河西干渠水,每年补水量为2600万m3,水质状态较好,达到渔业用水标准。

二、太原市城市水生态环境目标体系

太原市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围绕城市总体建设,建成完整的、功能健全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城市水生态建设以贯穿南北的汾河、城西水系两条纵轴和跨越东西的涧河、北沙河、南沙河、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六条横轴为主脉络,结城市绿地和景观湖面,形成“两纵六横”融合贯通、“点、线、面”交相辉映的城市水生态环境目标体系,实现河、岸、绿、路、景协调建设的总格局。1.2010水平年水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参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及园林化城市建设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现状,人均水面面积达到6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全面恢复城市河湖生态水平,城区以清水为水源的河湖达到生态健康等级较好水平,多数湖泊水质达到一般景观标准;水源是再生水的河湖(汾河二期部分)逐步建立适应该水质水流条件的生态系统,并能够维持中等的生态健康等级,不发生水华等生态问题。城市6条支流河道径流量达到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其水源可用中水。2.2020水平年水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建成符合国家环保总局标准的生态城市,人均水面面积达8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m2。各河湖的生态健康等级稳步提高,城区以清水为水源的河湖保持较好的生态健康等级,水质达到Ⅲ类地表水标准;城西水系利用农业灌溉用水使部分时段保证水体流动,水源是再生水的河湖保证水流充足;6条支流河道径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30%,维持中等生态健康等级。3.2030水平年水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人均水面面积达10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0m2。以清水为水源的城市河湖保持Ⅲ级地表水标准,城西水系、汾河公园水系均保证一定时段水流的流动,6条支流河道径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60%,以达到河湖物质、能量交换增加,河湖的整体生态水平显著提高。

三、太原市城市水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

太原市城市水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包括城市湖泊、城市河流、城市绿地生态需水量和城市环卫需水量4部分。根据太原市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指标要求及相应的用水定额,分析计算了不同水平年各生态单元的生态需水量,计算预测成果见表1和图1。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太原市城市水生态环境需水量随研究目标的增加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至2020水平年以后水生态需水量增长缓慢,到2030水平年,城市水生态环境需水量达到1.17亿m3,其中,再生水需水量约0.32亿m3。

四、太原市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战略布局

1.汾河主干水生态环境建设(1)汾河-库出口—森林公园(三给地垒)段为确保太原市城市重点水源地(兰村水源地、西张水源地)及城市战略储备水源地(三给地垒地下水库)的水质安全,研究目标要求汾河一库至森林公园区间汾河干流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因此,在此区间,严禁古交市城市污水及汾河两岸沿线、汾河主要支流上的工矿企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汾河河道。要求工矿企业污水实行“零排放”制,城市生活污水必须经深度处理后就地回用。(2)森林公园—学府大桥段汾河干流森林公园至学府大桥段为太原市城区治理美化工程景区段,全长12.2km,包括一期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全长6km,于2000年9月完工,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延伸,全长6.2km。二期工程北延伸段拟建成湿地公园,分湿地景观区、休闲运动区,自然蓄水湿地区面积20万~30万m2;南延伸段基本类同一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拟建5号和6号橡胶坝,增加蓄水面积114万m2,同时在水域内设置亲水观景平台、亲水步道、戏水游乐区、湖心岛及生态中隔堤(桃林景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北方水乡园林的特有景致。汾河美化治理工程太原城区段水质要求达到一般景观标准(GB12941-91B)。为此,必须严格按照不同水平年的环境需水量补水、换水,以保证景区水体的水深、水流和水质的稳定。(3)学府大桥—二坝段汾河干流学府大桥至二坝区间按要求2010水平年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2020水平年、2030水平年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为此,汾河两岸及支流沿线的工矿企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必须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入汾河。此外,为保证汾河干流的生态功能,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要求汾河基流最低不得低于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为此,要求汾河一库和汾河二库间断性地向河道放水,以恢复汾河的生态功能。#p#分页标题#e#

2.主城区边山六河水生态环境建设2010水平年,主城区边山六河的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2020水平年、2030水平年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同时,为确保六河河道水质及河道的生态功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六河河道治理工程该治理工程包括:①河床清淤工程,将河床沉淀多年的污染底泥清除;②在河道两岸增设湿地和利用河道自然湿地净化水质;③在整治河道时采用块石与植物相结合护坡,代替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式河岸,促进水、土壤、植物之间的能量转换,促进地下水的渗透和水的良性循环,提高水环境的自净能力;④在两岸进行绿化带建设,有效拦截面源污染。(2)雨污分流工程实行雨污分流,禁止六河沿线的污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污废水必须经污水专用管线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回用或排入指定的河道。(3)矿坑排水处理工程煤矿矿坑排水的水质相对较好,处理成本低。因此,对六河上游的煤矿矿坑水按水质要求处理后允许直接排入河道,以增加河道基流,尽可能满足河道生态需水要求。(4)河道梯级蓄水工程实行雨污分流后,除九院沙河外,其他5条支流在平川及居民集中的河段可分段修建橡胶坝,进行梯级蓄水,形成蓄水湖面,并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美化治理。这样,不仅可保证河道的水生态功能,而且增加了河道及两岸的景观功能,极大地改善周边居住环境。(5)河道小型滚水坝工程九院沙河因远离市区,在不影响河道行洪的前提下,根据河道的具体情况,在平川坡度较缓的河段,分段修建高度在0.5m左右的小型滚水坝工程,以满足河道的基流和基本生态需求。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6

光伏发电的环境效益有目共睹,它不会污染空气和水源,不会排放有毒或有害物质,对公众安全没有威胁,然而光伏发电对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景观的污染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分析了施工期和运营期光伏发电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为从事和管理光伏发电项目的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使光伏发电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期主要是土建施工、支架安装和电器设备组装调试、电缆埋设等,主要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

平整场地、挖填土方,使施工场地的地表和植被遭到破坏,表层土壤裸露,遇风可产生扬尘。土方的临时堆放会对生活区产生影响。堆放易产尘的建筑材料,如无围档,随意堆放,会产生二次扬尘。建筑材料的运输,如不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会产生扬尘。在建、构筑物施工期间搅拌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时也会造成水泥粉尘散发。施工垃圾的清理会产生扬尘。总之,施工活动将造成局部地区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增高,尤其是在久旱无雨的季节,当风力较大时,施工现场表层的浮土可能扬起,经类比调查,其影响范围可超过施工现场边缘以外50m远。在施工前做好施工规划,尽量减小施工面,施工中对集中起尘区采取洒水抑尘,可有效减小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废水和生活污水来自施工用水和施工人员生活用水的排水。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拌和和养护、场地的降尘喷洒等。采取合理安排和严格管理用水,基本没有废水产生。施工生活区会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由于人员相对较少,污水量也较少,可集中后经沉淀等初步处理洒于草地。

施工期噪声主要源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主要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有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装载机、压实机、振捣棒和振捣器、砂轮锯、空气压缩机等。这些噪声源的噪声级分别在79dB(A)~95dB(A)之间。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施工边界噪声达标衰减距离最大为100m,考虑到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施工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对施工机械设备做好检修维护,尽量减轻其噪声影响。

施工过程中将进行场地平整、基坑开挖与回填、道路修筑及排水沟构筑等土石方的填挖,如果能合理利用土石方量,做到挖填量平衡,则不产生固体废弃物。

光伏电站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进站道路、施工检修道路、光伏阵列系统基础及安装、配电装置和生活区、电缆敷设等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均要占压地表、破坏地表植被。另一方面,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活动也会对站内和附近地表土壤及植被造成扰动破坏,引起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光伏电站水土流失重点时段为施工期,重点区域为光伏阵列和检修道路区。因此电站建设中,应按已制定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范围,避免对周边土地和植被的扰动。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自然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在生产过程中不直接消耗矿物燃料,不产生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因此运行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运营期光伏方阵噪声主要是箱变和配电装置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光伏电站变压器容量小、电压低,运行中产生的噪声源强不大于60dB(A),同时变压器布置在变压器室,方阵四周有围墙,噪声源在变压器室内传播和围墙的阻隔衰减10~15dB(A),则在建筑外的衰减效果可达45~50dB(A),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逆变器是由电子元器件组成,其运行中的噪声很小,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运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废旧器件、废油和废旧蓄电池。光伏电池板故障率约为万分之一,逆变器整机的设计寿命为25年,内部元件主要是电容等一般使用寿命为15年,在逆变器整机设计寿命内需更换一次。电气元件及变压器的设计寿命均大于25年,不存在更换情况。更换下的电容等与故障后更换下的光伏组件可返厂维修再利用处理,不产生固废。废油主要来源于主变压器,事故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废油泄漏,但主变一般设有事故油池,能够满足防渗要求,防止废油渗漏产生污染。光伏电站使用的蓄电池,其正常寿命在10~15年间[2],产生的废旧蓄电池交给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多晶硅电池组件上表面为玻璃结构,因此会产生光污染。一般采用透光率极高的自洁防眩光涂层,透光率达95%以上,光伏阵列的反射光极少,对阳光的反射以散射为主,无眩光。合理的布置面板位置和放置角度,可以改变太阳光反射高度,不会对附近高速公路和居民住宅等产生光污染。

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质,使原荒草地变成工业用地。光伏电站建成后在站内道路边、墙根和其他不影响电站运行前提下能植草的地方种植草,恢复植被,可减轻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电站经生态恢复投入运行后,可作为当地一个别致的景点。光伏发电项目在保证安全正常发电的前提下,可作为所在区域一个很好的高科技生态环保主题的旅游景点资源,将有助于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7

[关键词]生态环境影响;东岸大渠;灌区;玛纳斯河;新疆

1灌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河流域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东至塔西河,西至巴音沟河,南接依连哈尔尕山,北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理位置见图1。灌区位于玛河流域中下游的冲洪积扇倾斜平原和冲洪积平原上,灌区总耕地面积为357万亩,其中灌溉面积316.3万亩,年灌溉用水量16亿m3,玛河灌区是全国特大型灌区之一。

2项目建设目标

灌区东岸大渠工程于1959年竣工,起始桩号位于红山嘴渠首进水闸,由南向北分别流经玛河四级、五级电站、312国道等,最终至玛纳斯县兰州湾乡,渠道全长17.2km,为干砌卵石衬砌的梯形渠道。东岸大渠建设目标主要有:(1)通过此工程来改善骨干渠道输水条件,使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66提高至0.70,同时在设计水平年75%保证率下,节水量能达到1075万m3;(2)东岸大渠经过几期改造,现渠道运行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桩号8+030.71~8+855.1段、长24.39m渠道破损严重;(3)改造东岸大渠闸门,由于闸前流速过大,普遍存在闸前翻水的现象,工程将调整闸前渠道纵坡,由1∶1.5调整为1∶2,以降低渠道闸前流速。

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1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1.1对地下水的影响

工程建设的目标主要是节水灌溉。节水工程的修建有效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可起到改善地下水的作用[1]。工程运行后将提高灌区内渠道利用系数,减少输水过程的水的渗漏[2-3],也会起到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在工程完工后,对地下水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结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可知该区地下水水质良好。

3.1.2对土壤的影响

地下水位降低后,将有利于减少土壤盐碱化[4];灌区改造完成后2个月和5个月得到的不同程度的盐渍土占比情况见图2,由图可知,随着改造时间的推移,非盐渍土占比有所增加,还可以得出中度盐渍土占比有所增加,但轻度、重度盐渍土及盐土均为降低的规律,这说明了东岸大渠工程建设对灌区土壤盐渍化具有一定修复作用。

3.1.3对动植物的影响

该期工程是在原工程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对原地貌扰动和破坏不大,工程占地多为农用耕地,工程完结后可进行相应的生态复原,对地表植被群落及动物种群影响较小[6]。

3.1.4对气候的影响

灌区处于中纬度地区,降雨量少且蒸发量大。在工程修建过程中,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不断实施,对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7]。

3.1.5对灌区渠系防渗的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年度灌区渠系防渗率(见表2),灌区在1980年之前所修建的灌溉系统防渗率很低,渠系渗漏问题突出,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加速土壤盐渍化发展,在1990年以后,随着防渗技术的不断提高,渠系防渗效果变好,2010年以来,灌区节水工程及其相应配套工程的实施落实使得防渗率大大提高。

3.2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2.1对地表水的影响

机械设备、材料运输及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等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将不同程度影响下游水资源[8]。

3.2.2新增土壤流失

工程建设期间,将占用土地近百亩,多为农耕用地,少量为荒地,破坏原生地表,产生一些新的水土流失,但这些都是短期的、暂时的,随着工程的竣工都会得到治理[9]。

3.2.3产生噪音和扬尘

工程建设期间,施工现场的机器设备不可避免地带来的噪音和扬尘对将对工程现场人员和周边其他动植物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见表3),施工区噪声监测值符合生产要求的标准。另外,表4反映了施工期间工地现场TSP单项指标Pi值均小于1,表明空气环境质量较好。

4施工期环境保护设计

4.1含油废水环境保护设计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汽车及其它机械维修、冲洗排放废水中悬浮物含量高,超出污水排放标准,因此对此含油废水的污水处理提出相应的要求。汽车及其他机械冲洗污水采用油水分离器、隔油沉淀池处理。施工场地的各类汽车和机械须一星期冲洗一次,并将冲洗废水150m3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进行蒸干。另外,考虑在东岸大渠渠道的中间位置修建100m3水泥防渗干化池并各设置一个油水分离器,共计三处,各工区施工机械轮流冲洗,干化池长10m,宽7m,深1m,基本可满足处理需要。干化池须在施工准备期完成,施工结束以后,将沉渣拉运至弃渣场填埋。

4.2施工区生活污水环境保护设计

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是工地生活区的食堂、洗浴等排出的生活用水。施工生活污水除少量不固定散排废水,采取排入附近荒地带自然蒸发损耗外,施工期其余大部分生活污水设干化池消毒、沉淀、蒸发处理;干化池可在4个工区各设1个20m3的塑膜全防渗干化池,长5m,宽4m,深1m,基本可满足处理需要。

4.3混凝土拌和站环境保护设计

混凝土系统废水采用沉淀池沉淀处理的方式,在每个混凝土拌和场设置3m×2m×1m(长×宽×深)、容积为6m3的塑膜防渗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再排放至附近荒地中。沉淀池须在工区施工准备期完成,采取“沉渣一天一清运”的作业方式,清运弃渣先单独堆放,施工完毕后,集中掩埋。

4.4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设计

施工期生活垃圾,必须每一个工区设立一个临时垃圾收集站,每一个垃圾收集站设立一个1m×1.5m×1m(长×宽×深)、容积为1.5m3的临时塑膜防渗垃圾池,并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和工具,由专人负责定期清理垃圾和运输的工作,将清运后的垃圾运至沿线荒地处填埋处理。

4.5声环境保护设计

干渠沿线只有少量居民,受施工噪声影响的对象主要是施工人员。高噪源主要为搅拌机、推土机、挖掘机,噪声值范围在104dB(A)~109dB(A),会损害操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须对上述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发放隔离罩、耳塞等。为减少施工噪声影响生活区工作人员的作息,应将生活区建在离施工现场至少200m的地方。

4.6施工区人群卫生健康环境保护设计

施工区人群集中且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易导致传染病(如痢疾、肝炎等)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施工区特别是生活区的环境卫生保护工作,禁止垃圾、废弃物及污水随意排放,防止滋生蚊蝇,传播疾病,以保证施工人群健康。应在施工区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严密防治施工期施工人员出现的疫情,并设专业人员进行环境卫生管理和监督。根据需要建设旱厕,根据施工分12个施工区,为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每个工区设塑膜防渗旱厕一个,共设12个。粪便由清洁车拉到附近耕地作肥料使用。

5结语

水利工程所建设的基础设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提高了对洪涝灾害的治理能力。通过玛河灌区东岸大渠改造工程的实施,虽然对工程区的河流、土壤、空气、生物、气候等产生一定影响,造成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但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检测分析,认为这些影响是短期的,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的水利工程开发可促进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龙益辉,王德军,余双.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生态环保设计[J].广西水利水电,2019(03):37-40.

[2]武敬佩.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环境防治措施[J].工程与建设,2018,32(06):901-903.

[3]艾洪霞.辽阳灌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J].地下水,2015,37(06):79+92.

[4]宋野.灯塔灌区改造工程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3(12):14-16.

[5]董晓荣.简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风,2018(29):135.

[6]刘俊豪.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7):3887.

[7]冯榆钦.大型灌区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低碳世界,2019,9(03):110-111.

[8]孙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灌区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10):120-122.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8

关键词:森林培育;生态管理;措施

毋庸置疑,森林资源对人类的作用与日俱增,我们如果不控制,无休止的向自然索取,其后果不堪设想,东北森林地区是我国林木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东北老森工基地,正因为如此,对于东北的森林培育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1东北森林培育现状

1.1认识存在误区

认识存在误区也就是说很多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抚育间伐或者说森林培育的重要性,非常容易出现对林木过度采伐等等,这就造成了森林生态的不平衡,也影响了林木产业的经济效益。

1.2森林质量与结构

东北地区森林覆盖比较广阔,正因为如此,森林的质量和其结构都是我们目前要提高的难题,经过一些调查和分析相关的文献,很大一部分森林中的质量,都有一些亚健康质量的树木存在,相当一部分灌木林老化严重,这些大多都是自然林的情况,没办法更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林的种植,提高森林的质量密度[1]。

1.3森林资源不够均衡

简单来说,东北的地形广阔,想要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改善现状,投入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巨大的,存在一定程度的森林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的冲突问题,总体来说想要进行人工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合处理。对森林培育如果从人工方面入手的话,必须重视抚育间伐,针对于东北的具体情况,我们需要着重对森林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看护,但是也要根据实际的林木功能进行改变,比如对于防护林,我们工作就是完善防护功能,可以从林木的间隔等方面处理;在用材林中,就是提高林分质量与产量,亦或是针对幼龄林我们需要调控森林的林分组成等等,实现可持续发展[2]。

2加强东北森林培育措施

2.1加强人员培训

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森林培育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就是与工作人员的素质挂钩,在日常工作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合理的进行抚育间伐,对于生长不良、腐烂的树木进行科学的处理,不能违背自然的生长规律,认真理解满足树木的生长需求,比如人工种植的时候要考虑树木之间的距离,注重其透光率等等,充分认识森林培育与人类发展的密切关系[3]。

2.2完善森林砍伐理论体系

在进行森林培育的时候,免不了进行相对应的砍伐,可以尝试在事前进行林区的划分,作出一部分实验的区域,分析此区域森林情况,作出具体安排。除了这一点之外还要针对东北地域不同树木种类之间的研究,包括结合气候的研究,反复试验形成合力的培育防范。总的来说我们对于森林的培育工作一定要是有计划,并且科学合理的,这样才能保证培育期间砍伐工作的效率。

2.3采取科学的技术进行培育

2.3.1修枝技术

修枝工作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培育技术,在树木的生长中,进行人工的手段对森林进行修善,能够改善树木的生长状态,工作人员主要对发育差或者已经死亡的树枝进行修剪取缔,要注意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修剪方法,但是一定要保证修缮完的树木高度不失为以前的2/3。

2.3.2补植技术

补植可以提高森林的密度和覆盖率,当森林中有超过25m2的荒地时,才有条件进行补植,补植所采用的树种多为珍贵且生长速度快的树种。在补植过程中,要避免对原有的植被造成破坏。

2.3.3割灌除草技术

树林里难免会存在一些杂草,这些杂草会影响正在处于生长阶段的幼龄林,有可能导致林木的生长姿势不正确,方向改变等等,正因为如此就需要对丛林中的杂草进行铲除,根据经验来看,可以控制在20cm以内,如果杂草与树木间距甚远就可以不用铲除[4]。

2.4加大资金投入

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情况,吸引相关的引资。要完善自身地区的技术,森林培育工作如果做的不好,自然没人来投资,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持工作效率,适当的调整一些相关的政策。此外,积极争取国家的财政支持,切实用好每一笔资金,认真做好森林的培育工作。

3结束语

毋庸置疑,森林培育工作对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的多样性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森林管理观念,让本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在舒心的氛围中。

参考文献:

[1]彭翠珍.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的对策探究[J].山西农经,2019(21):86-87.

[2]刘云光.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9(21):213-214.

[3]张庆生.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分析[J].农家参谋,2019(21):72.

[4]王荣祖.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