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育革新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育革新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承接着让学生认识、了解、传承祖国多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的重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各音乐院校相继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此课程现已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必修课.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受到了欧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新文化”运动开始,就出现了“欧洲音乐中心论”之说.直至今日,高校的音乐理论课程仍是以西方音乐理论技术为中心,而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为内容,系统的讲述各民族、各地域音乐文化的音乐理论课程,恐怕唯有《民族民间音乐》一门.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面临更高的要求的同时,改变旧观念,与时俱进,是新时代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下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探索中提出的几点思考.   1《民族民间音乐》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柯达伊教育思想认为: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本民族的音乐基础上,只有在民间歌曲中才最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和音乐传统…….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民间音乐》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一个素质完善的人,应有认识科学的理性素质,还要有与人交往的情感素质,其次就是体验美好,美化世界的感性素质的培养.高师是培养未来教育人才的摇篮,更应注重艺术教育的培养,试问不懂得民族音乐文化的人,又怎会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民族音乐的创造力?一直以来,在许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中,忽视民族性、地方性特色,使得此课程也处于边缘化地位.现阶段许多高等院校对于此课程的课时安排也截然不同,甚至课程要求也不尽相同,由于各院校教学理念的差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学目标.忽视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造成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缺乏,素质教育不均衡,创造能力低下,恶性循环的状态.反而关注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不仅仅对培养全面型、健全型人才有重大作用,而且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是将教与学二者统一,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而进行经验的传授.我国的民间音乐有着特殊的传播方式———“口头传播”,这样就形成了《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讲唱相结合,即理论讲解与感性实践相结合特殊的教学方式.该课程不仅要介绍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文化,同时还要运用演唱、表演、创新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培养.所以,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也倍感压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学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宽广,民族众多,人们在劳动与生活当中创造了丰富多彩民间音乐.面对如此浩瀚的民间音乐宝库,我们只有以比较典型的艺术形式作为具体内容.在理论讲述部分,首先,将民族民间音乐五大类别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理论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其类别的产生、形成范围、发展以及与其他类别的联系,有一个概貌式了解.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避免泛泛而谈,既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把握艺术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其次,将不同种类、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艺术形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例如在讲解民歌体裁时调时,既要讲解每一种时调的音乐特点,还要对不同地区流传的同一种时调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种“同宗”音乐文化传播现象.最后,我国个民族民俗缤纷多彩,很多民间音乐都来自于,民族风俗、节日习俗和传统礼仪当中.这就需要教师广泛搜集音响、音像等资料,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使用,使学生等到视觉、听觉的感性认识,真正的了解某种艺术形式的产生环境.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自觉的拉近了与民族民间音乐的距离,使之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自主承担起继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工作.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理论讲解与感性实践相结合,重点是传授感性知识.在感性实践部分,表演实践可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性体验.表演实践突出强调了此课程的感性色彩.对于“唱”不仅要求学生对作品的创作内容、风格等一系列知识有所了解,还要唱出感情,唱出味道,表现作品的风格.在学会“唱”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以这一作品为素材,重新创作演唱.或改变音乐的表现手段,或改变音乐内容,或改变风格,或改变演唱方式,经过他们的加工变化、发展、创新,又重新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通过学生的参与,从民间音乐文化当中汲取养料,重新进行创作,不仅“传递”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而且保持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活性生态的基本原则.这种教学时间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实现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发挥《民族民间音乐》地区特色   在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中应发挥本土民间音乐的特色.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挽救、保护工作,虽然多年来各级政府都在为此积极地作出努力,但由于经费不足、工作人员队伍的缺乏等因素,使得各地方政府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工作也显得力不从心,作为当地的高等师范院校,恰恰具备了保护当地音乐文化的几个先决因素.第一,整理和研究民族民间音乐是一项复杂的科研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得专业水平,而长期以来,由于各地文化馆工作人员老龄化,缺少专业技能,所以科研工作无法开展,导致停滞状态.而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地方,科研工作更是学院的重点工作之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也是一所大学社会声誉最集中的体现.不仅如此,高等师范院校具备了高水平专业的科研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并且国家为科研工作保障了经费.所以说在高师发挥民间音乐的地方性有着很多的优势.第二,当地的民间音乐是在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中形成的,只有当地才有,当地人也与这种地方化的音乐有着特殊的情谊.仅是地方方言的演唱,就给外地的很多研究者带来很大的困扰.而地方的高等师范院校和此地区的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团体和优秀的民间艺人建立长期合作的联系,既要“请进来”,把丰富的地方民间音乐带到学校当中,也要“走出去”,让学生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真正的了解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此外,过去的民间艺人的传授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而今,民间音乐的欣赏人群逐渐减少,出现“老龄化”状态,民间艺人也失去了表演的动力.那么,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新一代教育工作的接班人,更应该承担起推广地方民间音乐的重担,在校学生有着较高的专业素养,在高师除了建立系统的学科来介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外,还要把带有本地域特色的音乐文化,通过引进新课程或音乐选修课的途径带入课堂.将本区域的民间音乐文化引入到学科学分体制当中,建立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地域特色文化艺术的学科体系.例如在我们东北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就把当地的“二人转”、“驴皮影”等特殊的地方表演形式带入课堂,请民间艺人为我们讲解,学生亲身参与表演,引发了学生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这些毕业的高师学生,将来还可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文化馆等地方工作,进一步发展地方的民间音乐,实现本地的民间音乐得到保护、普及和传承,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意识.#p#分页标题#e#   4《民族民间音乐》多元化发展   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既留存于传统的文化中,同时,也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中体现着其特有的生命力.在中国历史的变迁与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民间音乐以各种形态绽放于传统文化表花园中.民族民间音乐来源于民间,它的存在不可能脱离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背景.虽说许多民族的民间音乐由于现代科技的提高,而失去了它的实用性,但它仍以另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呈现.在高师《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中,我们不但要树立学生保护本民族民间音乐,同时也要提倡尊重民族民间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为学生讲解、分析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例如介绍某一种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从历史角度纵向、多维度的进行追踪,对每一个时期的艺术发展形态做纵向比较,横向对形成的特殊原因,进行多元化分析,梳理其整个的发展脉络.在这个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再从单一的角度去看问题,而是在不断变化生成新的表现事物中,在多角度、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认识、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大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传播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领域,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新一代的传承者,必须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民族民间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的弱势地位.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还不成熟,有许多方面还在借鉴与探索当中.特别是在弘扬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观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还未形成一整套完善、成熟的体系.如果我们能合理的安排课程、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授课方式多样化、教师做有效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逐渐就会真正的体会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懂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存在价值,从而弘扬大学生民族文化艺术修养,增强青年一代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民间音乐在高师教育中的地位,做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