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鉴赏范例

中西文化鉴赏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1

一、钢琴艺术概述

钢琴作为西方艺术的优秀成果,从欧洲传入中国已经经历了超过百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西式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也传入我国,其中包括钢琴。钢琴艺术也作为艺术的一个类别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且不断“茁壮成长”。追溯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发现,刚开始的时候,接触钢琴的人并不多,而且普遍表现为在新派学生中最为流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艺术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不仅如此,我们会发现当前钢琴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东方特色和中国特色,构建了具有音乐价值的中国钢琴艺术音乐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钢琴艺术融入了中国特色,实现了中国钢琴艺术与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价值感。同时钢琴艺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也大大提高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当前的钢琴艺术发展来看,钢琴不再是个别受众的“专利”,老百姓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欣赏到钢琴的艺术与表现,久而久之,钢琴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音乐艺术。与此同时,钢琴艺术在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交流和合作下,已经从之前的纯粹演奏艺术演变发展为融欣赏和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音乐艺术门类,不论是钢琴的演奏表演风格,还是钢琴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加多元化。

二、我国钢琴艺术中所隐含的西方文化内涵

钢琴艺术的发扬受到两个方面的驱动,第一是钢琴作曲家的驱动,第二就是钢琴欣赏者的需求。在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发展背景极为复杂,当然也常有西方人为探索更高的艺术水准而专门对中国钢琴艺术进行了解。例如,著名文化交流学者齐尔品被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钢琴艺术所吸引,便开始着手用西方钢琴演奏方法与中国民族特色相结合,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曲目。当然,中国也在积极探索与西方钢琴艺术的结合,尤其是当前中国钢琴艺术的教学,还是主要以西方的著名钢琴曲作为练习和教学的核心。可见,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还是以西方乐曲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中隐含着西方文化的内涵特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种不同文化在钢琴艺术中的完美融合与发展。

三、我国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取向

(一)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取向。我国钢琴艺术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打破了钢琴艺术发展的局限性,在结合我国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了我国钢琴艺术与西方音乐与文化的交融发展。因此,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取向,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结合,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多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钢琴作品,能够让更多的国人欣赏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表现内容,让西方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发展。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钢琴艺术家们,为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将钢琴与其他中国民族乐器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在演奏方式上互相借鉴手法和技巧,进而能够让中国钢琴艺术具有独有的中国特色文化,与西方钢琴艺术形成明显的差异,进一步促进我国钢琴艺术的民族特色发展,也能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将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发挥出来,增强文化的表现力,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钢琴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充分理解和发展钢琴艺术,实则也是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之一。例如黎英海编写的《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钢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将这些元素融入中国文化特色的钢琴教学材料中,就能够更加促进艺术文化的传播。不仅如此,将这些艺术表现以雅俗共赏的形式进行演奏,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引起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的共鸣,更加能够达到该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熏陶作用。

(二)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特征。每一门艺术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与特征,钢琴艺术也不例外。本文认为我国钢琴艺术的第一个文化特征就是民族性。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具有丰富的文化与习俗。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极具民族性,文化内涵丰富。在钢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们不断尝试加入新的民族特色,以此来丰富钢琴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容。例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钢琴曲中,就吸收和借鉴了欧洲对比复调等手段,不仅如此,还融合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将民间的笛子特色用钢琴呈现出来,实现了民族特色与钢琴艺术特色的完美结果,也实现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感悟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征。钢琴艺术的文化特征之二就是时代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钢琴文化特点,我国钢琴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与特征。在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早期,主要还是通过借鉴和模仿的形式进行学习,所以原创性产品或者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艺术作品并不多见,甚至少之又少。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钢琴艺术表现逐渐与时代融合,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钢琴艺术也步入了快速发展和积极创作的繁荣时期,在与其他国家的钢琴艺术家日益频繁的沟通与交流中,我国的钢琴艺术逐渐呈现出民族性,如《第一新疆舞曲》《快乐节日》等钢琴艺术作品,都是极具时代文化特征的钢琴作品,为促进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构建中西文化价值共同体下的钢琴艺术路径研究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促进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通过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并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中国特色”钢琴艺术。

(一)夯实钢琴艺术理论基础,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认知。理论是基础,是基石。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音乐文化产业也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有了“变质”的苗头。一些钢琴曲目显得过于功利化,无法达到钢琴艺术的熏陶效果与作用,而且一些钢琴艺术表演或曲目也有商业化演奏和创作的发展趋向。这个显然是不利于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的。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夯实理论基础就是提高钢琴艺术和作品的本质要求。只有理论扎实了,才能更好地表现钢琴艺术作品,也才能不断提高钢琴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为推动钢琴艺术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积累作品,提高钢琴艺术的感性认知能力。感性认知是钢琴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艺术需要不断去学习与积累,所以多看、多演奏作品,可以增强钢琴艺术表现的感性认识,并且通过结合不同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品风格、作品类型等,更加有助于把握钢琴艺术作品的本质与内涵,钢琴艺术表演者也才能够更好地通过音符将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传播。所以,钢琴艺术家通过长年累月的对钢琴作品的练习与演奏,能够有效增强其感性认知能力。

(三)加强文化艺术培养,实现中西文化价值的融合。钢琴艺术虽然已经越来越大众化,但是还是需要足够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更好演奏或欣赏。加强与西方音乐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并且结合我国音乐的特色才能够更好实现中西文化在钢琴艺术中的融合。在巩固钢琴艺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多元化的演奏方式等融入钢琴艺术作品中,更多体现其时代性与民族性,实现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

(四)与传统艺术的“写意”结合,实现钢琴艺术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在于与传统艺术“写意”特色相结合方面。在钢琴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将中国传统与艺术表现形式实现统一,那么就要遵循“写意”这个美学原则。例如《阳关三叠》,该钢琴曲目是由同名曲目改编而成,在这个作品中也遵循“写意”原则,从而能够实现钢琴艺术的创新性发展。

五、结语

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精髓和内涵,我国钢琴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吸收和接纳西方钢琴艺术中具有的文化价值与内涵,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我国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去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与沟通,这样才能够更好实现中国钢琴艺术文化内涵与意蕴的全面提升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娜:《中国钢琴艺术创作民族化浅论》,《人民音乐》2007年第5期,第25-27页。

[2]居其宏:《钢琴历史在这里浓缩——意大利“瑞乔内古钢琴艺术展演”侧记》,《人民音乐》2006年第5期,第68-69页。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2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中英歌词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沟通和交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形式,音乐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音乐本不该存在文化差异和地域隔阂,但在英文歌的欣赏和理解中,地域文化、国家文化差异仍可造成理解误差。因此,如何借助翻译这一途径传达出英文歌曲的情感,实现中英文歌曲上的共鸣,已然成为中西交际和交流的重点和关键。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

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地域存在差异,导致各地区、各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存在差异,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形成了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早已根深蒂固。中国儒家文化注重内心的自省、中庸思想等,将“中和之美”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认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等各因素应保持协调和统一。从此方面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加保守、传统。而纵观西方的发展历史,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追求个性化和个人主义精神,西方人有非常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加注重享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总之,中西方音乐文化存在差异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文化含蓄,重“虚”,西方文化奔放,重“实”。思想上和思维上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差异,而这种所谓的文化差异,也是影响中英文歌词翻译质量及翻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的中英歌词翻译原则

首先,要忠实于原作。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实现文化传递上的等值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改变歌词原本的大意和文化内涵,这也是严复先生提出的“信”。在中英歌词翻译中,使翻译理解不同文化间对事物的认知存在差异以及对不同表达方法存在的差异。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在同一事物的理解上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导致差异的原因往往是中英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域存在差异,社会环境不同导致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因此,在中英文歌词的翻译中,要最大程度上体现翻译歌词与原有歌词在音乐风格及音乐意境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其次,歌词翻译要体现自然的原则,就是要做到严复先生提出的“达”。在进行歌词翻译时,译者要在歌词顺序、风格上与原来的歌词保持一致性,真正做到“以歌译歌”。以SteinmanJim作词的MakingLoveOutOfNothingAtAll为例,这首歌的翻译就充分体现了“达”的翻译原则,且符合歌曲的特点。再次,中英文歌词翻译要做到优美典雅,也就是严复先生所提出翻译原则中的“雅”。这是中英文翻译中的最高境界,这不仅是将歌词简单的翻译出来,符合语言特征和翻译原则。而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形式上自然、优美,体现出意境美、用词美等多方面的美感。作为音乐的重要分支,歌词需要具有更加优美的语感和语境。

三中西文化差异下的中英歌词翻译方法

在中英文歌词翻译中,若要保持歌词在翻译后与原曲的表达风格、歌词大意以及歌曲旋律上保持高度一致,在翻译的过程中则需要借助多种方法进行歌词翻译。通常情况下,译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翻译方法。首先,增译法(Amplificationintranslation)。所谓的增译法又称之为增词法,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对译文进行增减,通过添加必要的词汇、词组、完整句等方式,使译文在语言形式和语法特征上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等,使译文与原歌词在内容、形式、精神方面具有等值的表达目的。但这里的增译并非无中生有,也不是随意、肆意添加,而是针对原歌词的实际情况,增加其中无其词但有其意的部分。从理论上说,这需要遵循歌词上下文的实际情况决定,在什么时候增加什么样的词汇,才能使歌词翻译恰到好处,又不超过固定的界限。尤其是针对一些节奏欢快的歌曲而言,通常会在词汇或句尾适当增加一些儿化音或虚词,如:“儿”、“的”、“地”等。将这些虚词加到译文中,可使译文更具有真实性,也更加符合原歌词在情感上的表达效果和表达需求,使每个词语的音乐节奏呈现明显的对称关系。例如,Jewel演唱的著名儿歌TwinkleTwinkleLittleStar中,译为:像在天空中的钻石当烈日走了,当他没有照耀时,然后你显示你小小的光亮。这里加入“的”等虚词就是增加歌曲的节奏,使节奏呈现明显的对称性,使译文歌词与原歌词更加吻合,更具有真实性。其次,减译法(Omission)。所谓的减译法又称之删减式全译法,是指以全文为出发点,根据句子的逻辑、句法特征、修辞等,在译文歌词中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语言单位的全译方法。但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语法、词汇以及修辞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词语或句子成分是必不可少的,但若单纯的生搬硬套又将导致词语出现累赘,影响歌词译文的简洁性和通顺性。通过此种翻译方法,一些不需要翻译的新词中则有这个单词原本表达的含义。如在歌词中有一些“yes”、“oh”、“yo”等词汇,翻译成中文时,则自动省略。最后,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onTranslation)。所谓的归化翻译法是指在翻译歌词时减少歌词中体现的异国情调,这种翻译方法最初来源于Schleiermacher的著名翻译理论“尽量不要惊动原作者,尽可能的向读者靠近”。在此基础上,Venuti指出,归化翻译法是英美文化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策略。尤其在歌词翻译中,归化翻译法体现出较为突出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各国之间的交流和交际日益频繁,文化因素也逐渐成为中英文歌曲翻译的重要因素。歌词成为跨文化交际中最直观的素材之一,也是跨文化翻译中英文歌曲翻译成功的关键。因此,在鉴赏英文歌曲时,不仅仅要关注歌词本身的含义,更要关注歌词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蕴含的实际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循中英歌词的翻译原则,掌握准确的翻译方法,以提高中英文翻译的真实性,提升跨文化交际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中锋.文化差异视阈下中英文习语翻译方法探析[J].林区教学,2015(11).

[2]李萍凤.中英文化差异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对外经贸实务,2014(6).

[3]张翎雁.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5(5).

[4]刘蕊.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电影片名翻译上的表现[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3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向都“重技能,轻人文”。绝大部分高等院校把学位的获取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挂钩。不仅迫使学生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学习目的和直接动力,也使得教师以帮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为教学目标,致使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易于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了真实的了解到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武汉科技大学为一本,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二本,长江工商学院为三本,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专科)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分发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90份,回收率为98%。问卷主要针对三个问题展开:

一是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是否涉及到人文教育,75.23%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英语教育并未涉及人文教育内容,教师拘泥于课本本身的词汇语法知识,12.4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英语教育中涉及人文教育,12.32%的学生对此表示不关心的态度;

二是被测试者对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关系的认识,88.15%的学生认为人文教育与英语教学不相违背,能相互渗透;

三是被测试者是否愿意在英语课堂中接受人文教育,90%的学生表示愿意在英语课堂中接受人文教育。当代的英语教学,只停留在语言本身,过分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Kramsch曾指出:文化并非附加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第五种技能;文化存在于语言的背后,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也会因忽视文化因素而受挫,其实际能力也会受到限制,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会遇挑战。

由此可见,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对一种文化的学习。它涉及到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及生活方式的学习与了解,同时也是对英语国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学习。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语言本身,而且还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经历,陶冶人文精神,提高人生的境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坚持技能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由语言本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共同决定的。没有任何语言是单纯意义上的语言,语言总是与其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蕴涵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除了重视对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的掌握,还要知晓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所在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如何发现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人文色彩,如何应用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人文教育,避免“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是大学英语教育界应该重视的问题。提高英语教育的质量,做到“技能与人文”并举,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既是高校师生的历史使命,也是时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材是英语学习所必须的营养品,是学生汲取知识、培养人文素养的根本之所在。教材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它蕴藏了一种生命的潜力,向学生传递着历史与人文遗产、科学与科技发展等,是学生在英语世界中认识人生与世界的最直接材料。但是教材对学生素质的作用不会自然产生作用,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应对教材内容中的人文知识进行总结分析归类,并引导学生理解汲取,让学生在提高英语技能的同时,升华自身人文素养。让人文教育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并使之融合为一体,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对课文本身的内容进行讲授,还需对课文的事件因果关系、语言产生的背景、语言典故等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如果英语教师不对其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的理解将会受到影响。

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在大学课堂中实现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融为一体的程度。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增强自己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拓宽自己的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课堂中创建必要的情景再现。尝试以境激情,以情激趣,以趣导学,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以及对课文的背景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开展感知和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的智力处于兴奋和积极状态,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英语技能与人文教育的双赢。比如,教师在教授《AmericanMarriage》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关于美国婚俗的资料。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美国婚礼中,为什么新娘必须穿戴somethingold,somethingnew,somethingborrowed,somethingblue,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东西,它们的寓意是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美国婚俗的兴趣。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自己也应再次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回顾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观看美国婚礼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再现美国婚礼的流程。在老师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中了解了西方婚俗,较好实现了人文教育与语言教育的结合。

2.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中西文化的方式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大学英语教育涉及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抗与对话。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叙述模式的差异、语言结构的异同、文化源流的不同,都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一起冲击和碰撞、回合与交融。冲击和碰撞、回合与交融蕴涵着危机和机遇、舍弃与更新,这都需在英语课堂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平衡,使其相得益彰,相互汲取精华。在英语课堂中,对比中美婚俗,让这两种婚俗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在课堂中冲击碰撞、回合交融。让学生自己去对比美国的一夫一妻制与中国古代的一夫多妻制;中国古代婚礼的流程与美国婚礼的流程;中国古代婚姻的门当户对与美国婚姻的自由;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与美国婚礼中的纯白色……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本身,通过对比,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美国文化,辨别中西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判断中西文化中应该汲取的部分与舍弃的部分,提高自身的文化鉴赏能力。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4

 

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影视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等)已开始占据大众文化生活的主体地位。人们已从若干年前“阅读文本”的时代步入了一个“影像叙事”时代。“摄像机在一种比话语所建立的叙述更快更直接的叙述中控制了人类。”[1]。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被搬上了银幕,例如,西方的《傲慢与偏见》、《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国的《红楼梦》、《聊斋志异》等。成功的影视改编大大提升了传统文学的价值,在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加快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同时创造出巨大商业价值。   许多学者已对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进行了深入研究[2][3][4][5],但大多集中在基于文本影像化改编的探讨,特别注重文学文本的影像化诠释,把影视作品与被改编文本置于同一文化背景下对原著进行影像化的表达,倡导影视作品对原著的忠实性,强调站在原作创作时代背景下去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要保持原著的既定叙事风格[6],把改编视为“在不伤害原作主题思想和原有风格的原则之下……使它成为主要通过形象化诉诸视觉、听觉的形式。”[7]。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跨文化改编的研究报道则较少。本研究以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和中国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夜宴》为例,从文化视角探讨了外国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改编,包括跨文化改编中的文化碰撞或冲突和中国影像化策略,以及跨文化改编的文化意义与商业价值。   一、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改编中的文化碰撞   不言而喻,不同文化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固有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不同文化之间的震荡或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文化碰撞同样也发生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过程。此外,不同的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异,例如,本文讨论的文学作品与其影像化作品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   (一)中西文学艺术内涵的碰撞   外国文学作品跨文化影像化改编是文学影像化改编中重要的一类,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改编。它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改编那样,要求改编形成的影像作品忠实于原著以及在主题思想、情节安排、叙事结构上都要与原著相同或相近[2][8],而是对原著进行重构,改编形成的作品往往与原著有极大差异,甚至完全颠覆了原著的主题思想、情节设计和叙事结构。作为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国影像化的一个案例,改编自《哈姆雷特》的影片《夜宴》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主题思想是表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强调精神力量、人性的力量。   而这一主题对于中国受众来说,鉴赏时缺乏西方的文化背景而影响大众对作品的接受性。为了克服这种文化冲突,《夜宴》的导演将其主题改为能被广大中国观众所接受的古人对爱情和权力的欲望。这样便实现了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对外国文化进行了彻底“归化”和“本土化”,跨越了中西文化的鸿沟。   另一方面,在中国电影史上成功作品当中,有很多是历史题材的影片。中国电影工作者喜欢用中国的历史来突出中国“特色文化”,从而达到在国际影坛中独树一帜的目的。   但由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认识的不足,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同样存在障碍。而跨文化影像化改编———依托自西方经典文学的创意,通过情节重新设计、叙事重新建构改编成的中国电影,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传播架起了桥梁,有利于中国观众对西方文学的感悟,也有利于西方人在他们原有思维基础上进一步贴近中国文化,既促进西方文学经典在中国的传播,也增强了西方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受性,因而也实现了对文化鸿沟的跨越。这种影像化演绎的结果,虽然失去了原作中宏阔广奥的文化意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并使受众不能再感受到《哈姆雷特》给予的强烈的思想震撼,但却能够使受众得到大众化文化的娱乐享受。   (二)文学经典与大众视觉文化的碰撞   在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背景下,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一方面增加了经典作品广泛普及、传播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学家莱特•拉斯韦尔倡导的大众传媒向公众“提供娱乐”的功能。另一方面,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也有其得失。   成功的改编可为经典文学提供再现平台,也可为现代文学提供创作动力。然而在文本与视觉作品互动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技巧处理,若处理不当,效果反而差强人意。匈牙利著名电影评论家贝拉•巴拉兹曾指出:几乎所有艺术上严肃又聪明的电影改编都是对原著的重新阐释[9]。《夜宴》作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许多学者、评论家对其褒贬不一。作为一个以中国文化背景阐释西方文学经典的影片,《夜宴》体现了《哈姆雷特》著作中对人性、欲望的思索,整部影片更是加入了意识流的处理效果,使得观影者得到对电影的主观理解,但原著文本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影片中却荡然无存,因为后者多是用文本语言对哈姆雷特内心的剖析,而影像则缺乏文本的这种内在力量。影视给观众的是直观、形象的感官体验,而阅读文学作品则需要读者游走在抽象符号、意象之间。因此,影视作品的娱乐性相对较强,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改编策略   在外国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影像化改编过程中,为了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影像改编工作者往往采用各种策略加以处理,使影像化作品更加易于使观众接受。我们将常见的影视化改编的策略概括总结为以下四种。   (一)主题迁移   外国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过程中,尽管形式与架构上与原作相似,但是其主题往往发生转化或迁移,这样可以适应本国受众的观赏兴趣。我们仍以《哈姆雷特》和《夜宴》为例,在戏剧《哈姆雷特》当中,莎士比亚借助一个丹麦王子的复仇故事来隐喻人文复兴的困境,在表现出王子思考与探索人生的同时,也象征着整个人类的挣扎,这种表达应时应景[10]。西方的这种文化背景元素增强了西方对《哈姆雷特》鉴赏性和接受性。而《夜宴》看似沿用了《哈姆雷特》的主要情景和情节———叔父杀死父皇篡位并夺娶皇后,太子回宫复仇。但是《哈姆雷特》所贯穿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主题却荡然无存,原作中王子“思索人类命运、变革黑暗社会”的人道理想却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把人对爱和权力的欲望变为主题,没有了“生存还是死亡的”诘问,只有为江山和美人的争夺和厮杀,而后者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故事的主题。换句话说,电影《夜宴》作为《哈姆雷特》中国影像化改编作品,与原著相比,其主题发生了重大迁移,从而对原著成功进行了中国化演绎,将原著彻底“归化”成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宫廷故事。#p#分页标题#e#   (二)背景置换   故事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之下。《哈姆雷特》的故事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丹麦王国的宫廷,它的人道精神主题与其时代、民族、文化背景相适应。其时间和空间背景烘托原作的主题,使剧作主题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也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而《夜宴》则置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的宫廷。时间、空间、民族、文化等一切背景发生了彻底改变,叙事背景被彻底置换。这种背景置换,不仅是为了服务于影像化作品新的主题,使新的主题得以彰显,而且也是为服务于广大中国受众,迎合广大中国受众的欣赏取向。对于国内的观众而言,这种背景置换,把异种文化自然地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使受众不再因异域文化产生陌生感、距离感,拉近了同受众的距离,增强了观众对作品的亲近感以及对背景文化的熟悉感,同时增强了文化的传播效用。另一方面,对于国外的观众来说,由于借用了其熟知的《哈姆雷特》的骨架为载体,却又换上了中国故事内容,因而激发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也增强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性,可使中国的文化借力在外国受众当中得以传播。   (三)叙事重构   影视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具有混杂性,它借鉴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文学与影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文学和影视作品之间,决不是简单地“改编”,从文本转向视觉的过程,是一种“艺术重构”过程,改编被视为文学的再次语境化过程和叙事结构的重构过程。由于影像设置过程中,视觉表达手法受到诸多限制,视点的选择、情节的删减,都对原著的改编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影视改编需要体现其媒介特性,因为艺术依靠不同媒介体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我们不能用衡量文本的审美观念来衡量影视作品的好坏。随着视觉文化的普及,人们在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开始更加注重影视作品的审美性和娱乐性。然而,这种叙事重构也令许多学者担心,文学的影视改编将会破坏原著的艺术性,从而使高尚艺术演变成“草根文化”,由于改编导致原作的艺术魅力丧失而损害原作的艺术生命力。这也是外国文经典学作品中国影像化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惑。   (四)文化融合   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过程中,除了表现为因不同文化的冲突而进行调整外,同时也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就《哈姆雷特》和《夜宴》而言,后者作为《哈姆雷特》中国影像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融合的结晶,在中国故事中包容着西方的文化,既承载着西方的文化元素,又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和有机统一。   这种融合与统一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商业价值,这首先表现在为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方面,利用世界范围内的受众对《哈姆雷特》这个“外壳”熟悉与了解,制造了宣传的噱头,为《夜宴》走向世界提供了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宣传中把《夜宴》称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引起了国外受众的好奇,激起国外受众的极大兴趣。从实际上看,《夜宴》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后很快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十几个国家上映,并且取得不菲的业绩,标志着《夜宴》对《哈姆雷特》的中国影像化是成功之作,也是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范例。   三、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的文化意义与商业价值   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作为跨文化改编的文化实践,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也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一)促进外国文学原著的在我国的传播   文学的影视改编“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转变,是大众文化的回归。”[11]通过跨文化改编和现代影像化技术加工,增强了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移,借助影视作品在视觉时的强大传播影响力,可使人们对原著的文化、艺术性进行再次回味与反思。   由于在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过程中,对域外文化进行了完美的“归化”处理,从而克服了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障碍,扩大了受众群体,增强了作品普及性、通俗性和在受众当中的可接受性,因而也就扩大了传播的范围,从而达到传播对文学原著在更大范围进行传播和扩散[10]。“影视改编其意义不只是对艺术的一次探索,还是对文化的一次反思。”[12]从文化的角度看,由文学到电影的改编,可以被认为是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转变。随着当今时代进入了“视觉时代”,对外国文学的中国影像化改编,将会加快西方文学原著在中国的传播,引起人们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更多关注。西方的文化在影视作品中融入,并用中国式情节表现出来,加深了观者对其思想精华的理解。同时,由于国外人对原著早已有了解,会对这样的影视改编倍加关注,因而造就了跨文化的影视现象。这样一来,中国电影不再单以中国特色文化取胜,而且借国外文学作品之力走上影视的国际化路线。   (二)促进跨文化、跨学科的交融   在外国作品的中国影像化实践中,体现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化借鉴与交融。首先是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正如前面所述,西方经典文学中国影像化改编,使影像化作品既有西方文化元素,又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有机交融。其次是促进文学与影视的融合,既发挥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优势、艺术魅力,又发挥了影视的强大重播功能,最终使文学作品借力影视技术得到广泛传播,扩大了传播范围,达到文学与影视的跨学科融合。电影不仅具有艺术功能,它还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电影的商业、娱乐性也同样可以带动其艺术性的传播。   人类文化从功能出发,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化,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文化,三是解决人与超自然关系的表达文化。电影的触角可以延伸及上述所有文化层面。它既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还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等[13]。笔者则认为,电影是一种“寓雅于俗”的文化。每一场电影,对于大众观影者来说,都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只有满足了人们的兴趣,填补了受众的精神需求,才能将作品的艺术性渗透给受众。任何一部电影,都应以其审美性、娱乐性或者其吸引人的剧情作为最基本依托。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改编过程中,跨文化、跨学科文化的交融,在促进了文化全球化的同时,也推进文学和影视传播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这对文化传播同样有着积极意义。#p#分页标题#e#   (三)促进我国影视产业发展   由于电影是商业性文化产品。电影的拍摄既是文化生产,又是经济活动、产业活动,而票房则是维系电影产业的关键要素。外国文学的中国电影改编,在宣传工作上便为电影制造了闪光点。由于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畅销作品)已为大众所熟知,将这一外国题材放到中国背景之下,必将会引起观影者的好奇心,因而对电影商业宣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观众对原著有所了解,会加深对电影剧情、画面的印象。   中国电影将外国文化元素和中国特色文化融为一体,为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中国电影产业朝着跨文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拓展了电影产业发展的空间。   四、结语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作为跨文化改编实践,已经受到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并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对外国作品的跨文化影像化改编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一些研究成果对跨文化改编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然而,跨文化改编在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跨文化改编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全球化、信息化、视觉化时代背景下,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改编既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又蕴藏这巨大的商业价值。随着跨文化改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文本与视觉的互动经验的丰富和积累,未来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改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5

 

0引言   作为文化的重要符号,语言是人类进入文化世界的主要向导,是存在的家园。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以其自身的语言来体现其独特而具体的文化特征。狭义上的文化一般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产物,因此很大程度上语言学习就意味着文化学习,它是一个获取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进行有效交际所需要的具体文化知识和普遍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者的认知、心理、情感和行为改变与调整的过程。一种全新语言的学习往往会使语言学习者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我国英语教育对文化教学的目标定位也逐渐纳入规划,《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在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学大多存在一个误区:过分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却忽略了母语文化的导入,现行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涵盖面十分局限,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介绍。这种单向文化导入模式促成了英语霸权主义及文化帝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世界范围内某些文化的同化甚至消亡,不利于和谐文化生态的构建。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英语学习者,面对英语普及带来的英语文化,该如何确立本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立场呢?王辉认为,要使英语真正为我国所用,最重要是要加强用英语来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即强调英语的中国化[2];王芳则强调文化生态观的确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以树立正确的文化立场[3];刘雪莲通过解读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现状,试图从多元文化整合的视角解决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文化生态环境失调的问题[4]。笔者分析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和教材方面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建议从教师、课程设置及第二课堂方面拓宽少数民族文化英语的应用途径以保持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5]。的确,文化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要真正实现中西国家之间平等的跨文化对话,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角色需要理性定位,这样才能应对英语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问题。   1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跨文化对话思考   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跨文化教育是要“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增进国际理解,并使同各种排斥现象作斗争成为可能。其目的应是从理解自己人民的文化发展到鉴赏邻国人民的文化,并最终鉴赏世界性文化。”[6]115-125鲁子问认为,跨文化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以及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和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和传播的能力,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消解跨文化冲突,建构和谐的跨文化社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7]。要真正实现跨文化教育,需要对话,对话是解决冲突、消除矛盾、达成共识的最佳途径。“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8]。对话是一个语言哲学术语,作为人的存在本质,具有平等性、差异性的基本特征。平等性是指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平等,相互平等是文明对话的基础,差异性则使对话成为可能与必要。为此,民族外语教育要真正实现跨文化对话,既要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要尊重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文化平等意识。   2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文化角色定位探究   外语教育具有跨文化对话目标,但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教育淹没了母语及母语文化的教育,身处母语环境下的中国学生怠慢了母语的学习,语文教育止于高中阶段。2005年《教育新观察》杂志上有篇文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们的求学和晋升都必须依靠一门不属于我们的语言,汉语沦为二流语言了吗?谁动了13亿中国人的母语权?[9]。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表示,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标记,中国人必须提高对民族语言的重视。他还认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西方文化使许多人特别是大学生在节日习俗、生活语言、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了强烈冲击。有学者担忧英语的普及或许会损害中国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甚至有可能使中国的语言文化“殖民化”。的确,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弱化了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加剧了西方文化霸权地位,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培养和建立。为此,在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要充分树立跨文化对话思想,兼顾目的语和母语文化,实现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的平衡,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有意识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最终形成正确的文化观点和立场,这样才能带来真正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从而理性定位外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角色。   2.1扩展教材中民族文化内容,兼顾中外文化特色   “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加强对本国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加强对学生本国文化表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的。”[10]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民族文化内容的覆盖率偏低,中西文化比例失调,出现严重的文化赤字,当前缺乏民族文化元素的英语教材已无法满足实际交流的需要,学习者无法在教材中找到实际有用的表达方式,从而导致“哑巴英语”和“中国文化失语”,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大多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笔者所在的理工学校,情况尤为严重,在一次调查中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平时他们不能很方便地获取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资料。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和资料相对缺乏,涵盖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更是稀缺,学生们很难找到表达少数民族文化的范本和背景资源。Byram指出:“虽然外语教材不愿过于强调学生自身的文化,本族文化仍不应就此轻而易举地被抛弃,因为相互排斥肯定不能取得文化的能力和对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12]为此,外语教材编写时,要实现中外文化同构的原则,把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元素有效融入英语教材中,既注重外语文化的导入和介绍,也注重中国文化的表达和弘扬,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选择的民族主体性,真正做到“将中国介绍给世界”。#p#分页标题#e#   2.2增强教师文化素养培训,有效开展文化教学   开展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外语教育的人文特质和功能,外语教师也不能再局限于语音语调地道、语法正确和口语流利等方面的技能,更要对文化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有理性的认识,同时能较好地辨认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他们在向学生介绍异域文化时,能就文化差异、文化共性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避免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说明和讲解。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直接与学生接触,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宽广的知识面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他们可以将中西文化双向打通,有效引入英美国家与中国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站在本国文化的立场接受英语国家文化,同时也能鼓励学生用英语有效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让他们能在较深层次把握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最终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认同。   2.3拓展英语课程设置,融入民族文化亮点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等院校应设计符合自身学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语言和文化类课程要有机结合。目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通过课堂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报纸媒体及图书,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但是由于缺乏输入,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特色词汇及表达掌握不够,用英语表达本民族文化的能力还不尽如人意。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学生群体的因素,有意识地增加课程的民族性和多元性。学校可以考虑在常规大学英语课程中专门加入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甚至可以鼓励教师开设一些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譬如白族文化、纳西文化等。这样,少数民族学生既能提高英语语言知识的基本技能,又能从英语视角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学会用英语表达本族文化的亮点,强化向外宣传本民族文化的意识,有效促进本土文化对外宣传和推广。   3结语   语言生态系统中的语言竞争与和谐紧密相连,不同语言共同存在于一个社会中,相互间普遍存在着竞争的关系。随着英语学习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英语与我国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竞争关系逐渐显现,其文化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削弱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势力。李强认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外语教育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顺利进行交际的人才,即引导学生通过外语的学习去认知“外族”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群体,任何一种民族和其他民族交往时,都需要借助语言教育来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因此,树立目的语文化意识是民族文化传承中对待外语教育重要的理念,语言文化的关系问题则是外语教育中对待民族文化传承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准则[13]。要实现跨文化对话,民族外语教育要注重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为目标的文化教学,要求学生不仅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更应该加强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理解和认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意志内涵,有利于定位民族外语课堂民族文化的角色,并最终构建和谐文化生态。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6

【关键词】华商;文化冲击;坚守;会馆

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认同,正是源于这种文化认同,中华儿女不论身处何地,都会有一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情怀。广西是全国第三大传统侨乡,据数据统计有归侨侨眷300多万人,桂籍海外华侨华人700多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健全的海外广西籍华侨华人社团也有300多个,多年的海外谋生史让海外桂籍商人在外有了一席之地。更让人引以为豪的是,海外桂籍商人不仅经商成绩突出,而且秉承着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异国他乡发扬光大的精神,将中华文化很好地注入到了当地生活中。强烈的乡土和宗族观念,是同一地区的人互相沟通的重要纽带之一。海外华人华侨将这种纽带变成了一个个“同乡会”“会馆”,会馆在海外华人华侨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亲:同根同源

勿洞,位于泰国最南部与马来西亚交界处的亚拉府勿洞县,是泰国华裔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丰富的森林资源吸引着约80%的广西籍华侨在这里栖息劳作,是泰国著名的“广西村”,也是在泰国广西人的“第二故乡”。秉承着为桂籍同乡谋福利,沟通与侨乡的联系,维护和发扬中华文化等目的,广西籍商人于1969年3月在勿洞成立了八桂堂,这也是广西人在泰国成立的最早的合法社团。“八桂”二字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内南经》“番禺之西,八桂成林”;随后众多文人骚客喜以八桂指代广西:南北朝诗人沈约的《齐司空柳世隆行状》中有诗句“临姑苏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称赞“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故而唐代以后,八桂就成为世人对广西的专称。后明代官方的《大明一统志》还记载:“八桂,广西桂林府郡名。”进而,广西被称“八桂”正式在官书中固定下来了。勿洞八桂堂中取“八桂”二字既代表了海外桂籍华人的故乡寄托,更代表了广西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更好地联络及团结同乡,为同乡谋福利。继八桂堂之后,1979年另一个广西同乡会组织勿洞广西会馆也成立了。勿洞广西会馆的会徽中图形以桂林山水为原型,山水图案两侧写着中文“广西”二字。该会徽寓意着在泰的桂籍华人华侨要饮水思源,不忘万里之外的故土。海外创业生存是漂泊,是辛勤耕耘,是在陌生的国度重新扎根。前期只能依靠出卖苦力的桂籍华人通过发展橡胶种植业和其他事业也慢慢积累了一定财富。为了更好地团结桂籍乡人,增加桂籍商业同外界竞争的能力。经过重重困难,1981年桂籍商人在曼谷成立了泰国广西会馆。这三大由广西籍商人筹划成立的会馆使得在泰广西人对“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有了更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智:兴办教育

孟子随母择邻而学;颜回以学为乐……华夏儿女自古就有崇尚教育、勤勉苦读的优良传统。即使身处海外,在艰苦创业之际,桂籍商人不忘继续发扬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发展华人教育,培育人才,弘扬中华文化。而今在泰国谋生的广西人已经从最原始的开垦荒地、种植橡胶等较为苦力的工作转到了商贸活动。这一代转型的广西人也成为了后来泰国杰出的桂籍商人:祖籍广西容县的封家正已是泰国建筑业杰出人物之一;为了创业,十六岁只身闯荡泰国曼谷,为泰国旅游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泰国商贸旅游业娇子马振荣先生等等。无一例外,这些桂籍华商的佼佼者绝大部分都有着在家接受父母传统文化熏陶同时在华文学校又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历。为了鼓励桂籍后代接受中华文化教育,八桂堂、勿洞广西会馆都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以激励后代奋发学习,会馆每年的中秋晚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颁发优秀学子奖学金。会馆甚至会通过各类表演活动为华文学校筹建资金用以完善校园条件,目前泰国最大的华文小学就在勿洞广西村。正是在这种代代相传的奋斗不息的精神激励下,中文教育蓬勃发展,勿洞的桂籍华人受教育的程度是最高的,而当地最有实力的经济产业,也掌握在桂籍商人手中。

三、仁:互帮互助

仁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与奋斗中由经验凝结而成的文明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高超的生存智慧。艰苦奋斗、白手起家是许多桂籍华商的共同经历,创业之初也并非一帆风顺,多经过不懈努力才取得一番成就。这些奋斗的经历除了教育了他们的后代,也使得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更富仁爱之心和回馈社会的胸怀。宗亲组织,是指基于血缘、地缘以及方言纽带的地域性宗亲团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华侨宗亲组织,是海外华人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华人社团多为宗亲构成,构成与最权威的尊重都来自于国内的宗族传统,华人社团承担着宗亲文化世代传承,留住华人的根,并让年轻人发扬传承精神。宣扬自己优秀的文化和特点,也能让年轻一辈更了解会馆的由来。例如八桂堂下设有八桂互助社、八桂报恩祠,一个以推行同乡福利和慈善工作为己任;一个供奉着先侨神位,为海外鳏寡孤独同胞提供住所;广西会馆小到婚丧嫁娶、寻根问祖,大到政治交涉、商业交流都有一套完整的运作机制。正是这种互帮互助的仁爱精神,将桂籍华人们都拧成一股合力,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发挥影响力。如遇当地有需帮助之时,勿洞各会馆也会慷慨解囊,为灾区发放物资和善款。各大会馆的慈善之举得到了泰国本土文化的肯定,增进了与当地国的感情,也真是这种精神使得“广西人”在泰国越来越受到欢迎。

四、融合:海纳百川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7

关键词:中西文化;茶艺;英语翻译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茶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发展,而是结合各个历史阶段的传统文化,其中掺杂着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织,最终发展成今天我们所说的茶艺文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之间的较量不再仅仅限于政治和经济,文化也逐渐成为衡量国家发展的指标之一。我国的传统瑰宝———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之一,其不断对外推广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1中西文化差异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毋庸置疑的,中西方文化在茶艺文化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思考方式、风俗习惯和生活理念。

1.1思考方式

思考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每个人过往经历与人生的不同使得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大相径庭,而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更是如此。因为茶文化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形成的,所以中西方文化下的表达形式存在很大不同。

1.2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主要指的是群体的传统风尚、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的居住群体所一起遵守的言行规则。由于风俗是基于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所以它对团体成员有一种强烈的制约作用。通常而言,风俗习惯都与当地的特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会催生大不相同的风俗习惯,同样的,透过风俗习惯我们也能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随着风俗习惯的不断发展,它也会逐渐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当然也包括语言领域。茶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许多传统特色文化,不乏各个地域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等等。

1.3生活理念

主体、区域和时代的不同,所表现的生活理念也不同,人类的生活理念有它的共性和特性,共性体现在每个人都得衣食住行包括思维等人一切的本能日常活动,特性则表现在各个环节上的不同。而不同的生活理念则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于此同时也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巨大差异。譬如部分群体对茶艺英语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部分群体对其只是略知皮毛,甚至有部分人对茶艺英语中的专业表达根本一窍不通。中西方巨大的文化背景差异使得大家的生活理念也截然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艺作品的对外发展和推广。

2茶艺英语翻译的不足之处

2.1翻译精准性不足

由于我国茶文化中汇聚着各种传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因而有关茶艺的用语也充满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英文翻译而言,这也大大提升了翻译的困难程度。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当属难以保证有关茶艺的翻译精准性。因为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所以,整个茶艺过程涉及许多专有名词和专业用语。若翻译人员不了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或仅仅只是略知皮毛的话,很难完整传达茶艺文化的所想表达的内容,甚至有时候会曲解原文的真实涵义。

2.2翻译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由于关于茶艺的英文翻译涉及专业的用语表达,这也就提高了对于翻译人员的要求,仅仅具备专业的英文翻译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具备一定的茶文化专业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由于具备专业素养的翻译人员的稀缺,只要有一定英文翻译能力的人员都可以进行关于茶艺的翻译工作,过低的门槛也导致了翻译人员专业素养的欠缺,未能准确传达原文的真实内涵,也使得关于茶艺文化的翻译工作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此外,翻译人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不重视也是造成茶艺英文翻译工作不足的问题之一。

2.3茶艺英语翻译过于随意

茶艺属于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专属的茶艺英语固定搭配,也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熟知。但随着关于茶艺工作的逐渐发展,无视茶艺英语固定搭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就造成了茶艺英文翻译作品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若追根究底,还是应当归于市场与翻译文化的矛盾性。毕竟企业在进行茶艺英文翻译时注重的是进一步拓展其客户群体和商业市场,就使得翻译人员对固定的茶艺英语搭配的重视程度降低,最终导致翻译作品过于随意化和商业化,丧失其专业性。过于随意的翻译也使得西方读者对茶艺文化产生偏差,无法准确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3基于中西方文化茶艺提高茶艺翻译的途径

3.1保证真实和精确的翻译原则

茶艺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碰撞融合成一种传统中国文化———茶文化。而作为一种文化,茶艺势必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精髓和内涵,以及专属自己的表达方式。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茶艺作品在向外推广的过程中,基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背景,对于茶艺翻译的难度也将逐渐提高。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有关茶艺的工作时,需遵守以下几个原则,既精确、专业和真实。精确指的是,翻译人员在对茶艺进行英文翻译时需了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精确的语句运用和表达,完整传达茶艺作品想表达的内容;专业则指的是,对翻译人员关于英文专业素养的严格要求,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艺专属用语和表达以专业的英语呈现,且翻译过程中需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误差,保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能完整理解作品传达的真正内涵。真实指的就是其字面意思,翻译人员需要保证其翻译的真实性,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掺杂任何主观的情绪,确保翻译作品能真实表露原文内容。

3.2提高翻译人员关于茶艺的翻译水准

我国茶文化之所以未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除却茶艺本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关于茶艺的英文翻译水平不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提高翻译人员关于茶艺的翻译水准显得尤为必要。首先,翻译人员需了解关于茶艺的相关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相关的专业词汇,为后续翻译工作打好基础。其次,应当建立专属于茶艺的翻译体系,有助于翻译作品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并且,还应当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误差,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逐一解决。

3.3探究关于茶艺翻译的特定表达

除上述两点之外,翻译人员还需注意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运用和表达形式等等。基于对茶艺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探究关于茶艺翻译的特定表达,使茶艺的英语翻译作品更具地道性。第一,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形式。翻译人员需基于不同的文化差异背景对茶艺词汇进行转换,保证茶艺翻译作品的地道性。第二,以综合的翻译手法对茶艺工作进行翻译。由于单一的翻译手段可能无法保证茶艺英语翻译的水准,因而翻译人员可结合词形转换法、直译法和意译法等等,进一步提高茶艺英文翻译的专业性和地道性。

4结语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传统的茶艺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发展,提升有关茶艺的英文翻译水准显得尤为必要。但于此同时,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对茶艺工作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人们开始将探究的焦点逐渐置于消除翻译时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刘连芳,王春晖.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1):121-122.

[2]文斌,丁启红.探析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福建茶叶,2016,38(2):210-211.

[3]李玲,石学亮.中西文化差异对茶艺英语翻译的影响[J].读天下,2016(22).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8

关键词:中西美术文化;比较教学;研究

为学生科学而合理地开展美术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在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接触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来了解存在于美术作品背后的内涵以及主要的思想情感,在中西美术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艺术修养,还要让学生对这两种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赏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1.西方美术作品的概述

(1)代表作品。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在中西美术文化比较教学模式中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美术的主要特点和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还有助于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西方美术作品的特征和赏析的重点,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条理和有逻辑的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在西方美术中雕塑是比较常见的,不仅是一种非常新型的美术作品,还很有代表性,不同西方地区所产生的雕塑类型和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过对这些雕塑作品的分析和了解,可以全面的研究这一地区美术的发展现状和人们的思想追求,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广泛地融入雕塑美术这一类型来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美术修养进行良好的培育。一些雕塑的创作者不仅仅是雕塑家,也是哲学家,在雕塑作品中不仅可以体现出较为完善的艺术感,还可以进行哲学内容深入的研究,了解美术雕塑中所蕴含的丰富意蕴,从而使观赏者可以全面的了解这一地区和这一时期美术的发展方向以及主要的特点,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广泛传播。教师在中西文化比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述时,可以从西方雕塑文化入手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在雕塑作品中包含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很容易让学生深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进行雕塑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融入西方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在班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有关雕塑方面的知识时,既可以让学生从外观来了解雕塑作品背后蕴含的意蕴,还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美术修养深入的分析存在于雕塑中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西方的文化,更加有序和有条理的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

(2)教学思路研究。教师在课堂中,在让学生对西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和学习时,要从雕塑的特征和背后蕴含的内容入手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对于雕塑来说和诗歌和绘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雕塑属于三维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整体上更加直观地给人们视觉和触觉上的良好享受,在实际赏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雕塑的特点以及外观,善于抓住学生的情感触动点,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存在于雕塑作品背后的内容,帮助学生赏析能力的提高。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为学生展示西方雕塑作品,不仅有助于使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活泼,还可以将一些抽象性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的扩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这一知识内容的印象。米开朗琪罗认为完美的生命艺术体已经存在于顽石中,雕塑家主要是将其中所蕴含的艺术进行全面的积极以及释放,这也正是人们在观赏雕塑时情感的重要来源和情感激发的关键因素。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而丰富的作品,让学生进行了解中西方美术文化的差异,并且在讲述相关知识内容时,还要为学生扩展有关这一美术雕塑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的思路。在为学生进行雕塑内容讲解时。除了要让学生从整体性的角度186来了解雕塑中所蕴含的内容,还要让学生加强对一些新鲜部位的赏析,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个雕塑中所蕴含的艺术美以及艺术元素。

2.中国美术作品的概述

(1)代表作品。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较久,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人们的美好期盼和历史文化发展的精髓,构成了独特的中国古典美术作品。比如,在中国古典美术作品中,雕塑是比较常见的,并且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其中包含了许多哲学和道家的思想,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在欣赏中国古典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重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以及发展。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全面的赏析有关雕塑方面的内容,并且结合雕塑制作的技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可以全面地接触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课堂开始之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整体性的角度对雕塑中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从而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中国雕塑在写实手法的基础上,将艺术性和民间元素进行了相互的融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期盼以及愿望,比如,在秦朝盛行厚葬之风,在这一历史时期,兵马俑作为主要的代表,在雕刻的过程中,气势是非常磅礴的,不仅可以从侧面反映秦朝历史时期的强大,还使得这一时期美术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中可以看出在雕塑制作的过程中和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美术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雕塑制作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留白的艺术,给人们一种非常深远的思考。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一艺术形式的把控力度,根据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和对中国古典作品的感受能力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学思路。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雕塑教学时,要充分的结合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这个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非常生动和简洁的作品,并且很容易和一些艺术表现形式较为直观的作品产生非常浓厚的共鸣,所以教师要充分地把握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于雕塑中的内容为学生进行适当的扩展,比如,对于一些雕塑来说,和民族地区的风格以及历史发展的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域风格是比较明显的,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雕塑中的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以地域为主,增强学生对我国雕塑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学生可以从一个全面性的角度来加强对中国古典美术艺术作品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3.中西方美术文化的比较教学分析

(1)理论知识的探究。教师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在为学生开展中西文化比较教学模式时,在向学生介绍完有关西方美术作品和中国古典美术作品时,由于学生已经在脑海中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因此在接下来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入手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在以前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欣赏了西方雕塑的美和中国雕塑的美,能够了解中西方文化在艺术作品方面的不同。比如,对于西方文化来说,主要是以直观的方式来展现艺术美,并且一些美术作品是非常对称的,讲究几何造型,但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来说,所蕴含的内容是比较含蓄的,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追求意境,因此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结合自身以往所学到的知内容来进行深入探索以及研究。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一个小组确定研究的问题,比如,中西方雕塑的不同之处和不同的情感表达形式,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及研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中西文化在美术作品中表现的差异性。在这一教学课堂中,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和艺术的感受,使学生能够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角度来进行美术作品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美术素养的提高。

(2)实践性的学习。在中西方美术文化比较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到实践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深刻的认识中西方美术文化所存在的不同以及相同点,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美术思维以及丰富的美术文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到这一地区的一些美术馆中来深入的分析中西方美术的一些差异性,在学生探索时,教师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也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进行全面的记录。教师要让学生到美术馆中找到中西方美术文化一些非常典型的作品在创作风格以及创作特点上进行精细性的对比,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内容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后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所搜集到的内容在班级多媒体中进行完整性的展示,与其他同学进行广泛性的沟通和交流,其他同学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就这个同学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可以结合存在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认真的回答其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形成。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身所搜集到的内容进行模仿性的创作,比如当学生搜集有关美术画作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到的中西方美术画作创作思路的不同来进行模仿性的创作,主要是为了凸显中西方美术作品的不同,如果学生选取的是雕塑的话,那么教师需要让学生将自己雕塑设计的理念以及方法通过作画的方式进行完整性的展现。当学生完成这部分自主性学习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成果放到黑板中,让同学评判一下,哪个同学创作的内容更能够体现出中西方美术作品的差异以及主要的特点,教师要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让整个课堂作业变得更加生动和活泼。当挑选一名同学的作品之后,教师要让这个同学上讲台中来说一下自己的创作思路以及所展现的创作风格,从而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教师要进行充足的鼓励,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条理和高效率的进行学习,在实践的过程认识到中西方美术的差异。在中西美术文化比较教学模式下的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加强对西方美术作品和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的解读以及欣赏,并且结合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科学性和生动性为主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艺术作品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健.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思路探究[J].中华少年,2018(19):100-101

[2]王晓毅.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