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布局整顿思考

农村教育布局整顿思考

本文作者:范莉 单位:延安大学

什么是“经济学”及其与社会学的关系这里首先谈一下“什么是经济学”,原来我们所说的传统经济学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就是打破新古典,我现在要讲的就是传统经济学重视价格机制而现代经济学更重视非价格机制,于是政治、社会的结构对于经济学变得重要了。经济学应该干什么?经济学本质上应去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我国当前情况下农村教育布局调整问题中教育成本主要是由家长、受教育者、纳税人(政府)和社会人士共同分担,因为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是研究教育财政及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根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分配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地区经济实力的影响,越是发达富有的地区就越具有话语权,这样一种惯性会导致农村教育改革步履维艰。从城乡硬件设施对比中看待资源配置问题政府若是以理性的“经济人”思维出台政策或许遵循了经济学原理但却不一定适应社会发展真正的需求,本文对城乡中小学教育硬件设施来进行对比:2002年4月8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报道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文章,标题为“人大附中超过日本最好的中学”。文章历数人大附中在教学硬件方面走在了全球中学的最前列,拥有学生专用的、设备先进的科学实验大楼、高科技“全副武装”的图书馆和综合楼……实事求是地说,人大附中在我国只是办学条件最好的中学之一,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社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省市,不少中小学不仅校园建筑豪华,各种先进设备和设施连很多大学都望尘莫及。

可是就在同时中国西部不少农村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不少孩子的基本学习条件仍然缺乏保障,很多学生时时面临失学危险,“黑房子,土台子,中间坐几个泥孩子”是这些学校的真实写照。在一些村庄,学校的设施极其简陋,教师是租借来的废弃房屋,学校办学经费紧缺,连粉笔都买不起,无水、无电、无厕所和无操场的学校并不罕见,学校的教室常常是牲口棚、坍塌的庙宇或无遮盖的其他地方。在云南贡山县山区,有孩子在凛冽的寒风中光着脚,身穿单衣服,聚集在四处漏风的教室里。在与西部农村情况极为相似的湖北巴东,也曾有一所小学的学生打着伞在露天上课。这就不难看出我国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才能够将资源合理分配、合理应用将是社会学和经济学都需要重视的课题。教育成本投入中政府与农民的博弈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教育成本投入的主体是政府和农民。政府投入主要集中在财政拨款,政策倾斜等方面,具体表现在“撤点并校”的过程中为改善办学条件,购买新的仪器设备、配置新的教育教学设施,尽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倡导者宣称“撤并学校可以减少政府开支、提升学校的规模效益”,但实际上教育的支出不是减少了,而是转嫁了,离学校较远的农民家庭每年要为上学额外支出上千元的交通费、伙食费和住宿费。

我们“撤点并校”的愿望和初衷是美好的,然而20世纪90年代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项研究表明,政府宣称可为纳税人节约数百万美元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相反州政府在学校合并上的花费超过了十亿美元。教育收益由社会和个人共同获得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的收益集中在国家与个人两个方面,首先教育本身具有正的外部性,教育的普及率越高、教学质量越完善越会给社会带来好处。其次教育对个人是与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呈正相关趋势。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教育和收入之间都呈正相关。在美国,学历越高者收入也越高,博士学位者平均月收入3637美元,硕士学位者2378美元,学士学位者1827美元,职校毕业者1088美元,中学毕业者921美元。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的估算,每增加1年的学校教育,在韩国能使人们的收入增加6%,在马来西亚能使男性的收入增加16%,使女性的收入增加18%。所以马克•布莱格说“:教育与收入之间普遍的正相关性是现代社会科学最显著的发现之一,也是少数几条适合于分析所有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准则之一。”

农村教育布局调整问题上政府发挥的作用主要是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之所以会进行调整主要是考虑到了“规模效益”。“规模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教育需要很多资源,如果学校规模小,已投入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那么扩大学校规模就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均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果。“发展规模效益”的提出,首先是与农村教育经费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农村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和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税费改革”与“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推行,缩减了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大了县级财政的压力,使得一些原本就是“吃财政饭”的地区,教育经费明显不足、捉襟见肘。而我国原来“村有小学、乡设中学、县办高中”的学校布局规划,在农村学龄人口锐减的情况下,受到的首要冲击就是学校和班级规模的萎缩。“许多学校和教学点甚至无学生可教,出现‘空校’现象。多数学校的平均规模比20世纪80年代缩小三分之一以上,原来学校规模在300—500人之间的村小,现大多降至百人以内,有些小学教学点,总计不过10—20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教育系统的规模效益难以产生、教育资源严重浪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效能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由此,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调整,撤并一些生源少、条件差、质量低的农村学校,降低教育成本、发展规模效益,无疑成为解决县级政府教育经费有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为有效与最受欢迎的手段。

教育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政府通过财政支持教育,教育经由人力资源反馈经济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上海浦东,刚开始发展浦东的时候是没有人愿意去的,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当时浦东政府做过一件事情,就是在人气不高的时候建了好几所好中学,这就变成了浦东吸引力提高的一个很强的动力。其实这就遵循了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教育市场关系到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关系到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关系到当地教育投入,教育投入影响教育质量。从这个案例中就可以看到教育的发展对经济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那么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效益教学质量提高追求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调查发现,6省区(湖北、河南、广西、云南、陕西和内蒙古)有78.7%的教育行政人员、64.7%的小学校长、52.4%的学校中层干部和47.6%的教师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有51.9%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此外,有26.1%的教育行政人员和35.6%的教师认为入学率上升,67.6%的教育行政人员和47.9%的教师认为大致相当。#p#分页标题#e#

维护社会稳定贫困地区青壮年进城务工,孩子教育问题外出父母日夜牵挂,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使孩子们接受的教育有了质量保证,生活起居有专人管理,由此促进了社会稳定,提高了人民的满意度。据调查,占农村儿童1/3至1/4强的留守儿童上学问题,有三种可能的选择:留在乡下学校就近读书,由爷爷奶奶或父母中未外出务工的一位亲人照料生活;随父母到其务工所在城市借读;到户籍所在地的县城借读。由于缺乏可信的统计资料,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分析推测,目前,第一类情况占绝大多数,即至少有数千万农民工的孩子不能随父母一同进城求学而留守乡下,生活在与父母天各一方、亲情关系疏离、教育要素缺失的成长环境中。就儿童教育而言,可以到父母务工所在地就读是最好的情况,既可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也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然而所需成本太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解决了父母们的燃眉之急,确保了社会安全与稳定。③促进社会文明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将会使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地教育,教育会促进社会文明。对边远农村地区来说,一所书声朗朗、国旗飘飘、国歌嘹亮的学校,能对传播现代文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越多,其言谈举止的文明程度越高,在与人交往中容忍度也越高。有学者的研究还证明了教育在发扬民主自由中的作用。接受教育时间长的人,更重视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反对独裁,更珍惜手中的民主权力,积极参与选举,理性投出政治选票。这将使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得到较完整的体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只有教育普及,教学质量提高整个社会才会更加文明,更加进步。

带来的好处①城乡对比看出调整的必要性首先我想先进行一个城乡小学学生信息素养数据罗列,用数字来进行直观的比对:以上两个表格的数据给出了直观的答案,我国农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农村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基础教育还有素质教育,普通的“村小”、“复式教育”所无法给予。可见,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在我国是利国利民的一项政策。②价值观塑造提升内心满足感教育布局改革促使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无形中孩子会在心里形成某种自我定位,会出现“我是什么人?”、“我希望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类似的心理暗示,这表明教育已经深入人心。这涉及到一种类似价值观的理念在其中,例如哈佛大学第一堂课的第一句话就会讲到:“当这个世界出现危难的时候,我们哈佛人在。”又例如耶鲁校训那般“爱上帝,爱耶鲁”,可以看出教育对个人尤其是对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所带来的福音也必将会提高广大偏远农村人民的个人修养以及他们内心的满足感、愉悦感。③人力资源价值提高带来社会经济繁荣以往教育的不平等对人力资本造成的影响从动态效率的角度来讲,整个社会产出是下降的,因为没有让穷人家成绩好的孩子上好学校,使得人力资本积累的总量下降,从而导致社会产出下降,这对于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是不好的。这种教育的不平等是由于收入的不平等所造成的,这就会带来“隔代效应”,会导致穷人家的孩子因为收入低上了差学校,所以长大了也是穷人,结果,穷人生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生的孩子还是富人,社会的流动性下降。

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不断带来的好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公平,提高了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将农村孩子的劳动力价值提高,在知识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这不仅仅对当代有益还会将正的外部性外溢到下一代,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也会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文章开始的那个“放羊娃”,一旦这个孩子接受教育,眼界自然开阔,看到的除了放羊外还有自己的未来和梦想,所导致的结果是发展而不是世代轮回。带来的问题经济方面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承担的教育成本,给部分学生和家长增加了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布局调整也减少了学生为家庭劳作的时间,增加了学生上学的难度。此外,布局调整的不合理也造成多方面的利益冲突,比如:农村税费改革后,减少地方教育财政负担符合当地人民群众的长远经济利益,但不撤村校则符合村民当前的经济利益,由此造成了财政负担和政治利益冲突、政府和村民双方在教育机会供求方面的利益冲突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布局调整应充分考虑学校的服务半径,学生要就近入学,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有关部门对于“就近入学”的解释是,服务半径不超过2.5公里,最远不超过3公里。然而,很多地方在规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时,以农村儿童减少、提高教育质量和产生规模效应为由,强制减少学校数量,忽视保障服务半径问题,这样的情况会加重由于布局调整问题而带来的经济负担。很多地方农村初中每个乡镇一般只设一所,许多中学生由于离学校太远,交通不便,甚至需要解决食宿问题,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辍学。再者家长们看不到教育所带来的长远好处,没有什么送孩子去读书的激励,这就导致了农村孩子辍学率居高不下,以上都是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心理方面部分偏远地区的孩子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都需要在校寄宿,导致孩子们缺少家庭关爱与父母的教导。而家庭教育的行为,内在地实现着人类对后代的生命之爱、后代的独立存在、家庭生命体的利益和家庭的精神追求,外在地构成了教育大厦的基础,制约着个体人生的教育成败和事业成败,进而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结构和发展。家庭教育的亲和性、内在性和先在性,决定了不能以辅助教育来界定其存在。西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寄宿的学生很小就远离父母,缺少亲情关爱,缺少家庭教育的配合,其身心健康成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孩子从原来的学校进入到中心学校,面对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竞争,一旦成绩降低而产生挫败感就很容易造成厌学、逃学等现象,这也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住宿问题国家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进程中实施的一系列农村中小学学校建设改造工程,一方面明显改善了农村学校上学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同时带来了生活设施建设和住宿条件跟不上学生规模变化以及住宿拥挤等实际困难。实地调查和分析表明,在西部地区农村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的学生住宿状况总体上比较紧张,部分学校住宿拥挤和饮食卫生条件差的现象同时存在,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2006年,一些西部地区和农村偏远山区的小学每40平米的宿舍平均住了30多个学生,还有的地方甚至住了50人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城市小学每40平米的宿舍平均仅住6个学生。农村边远地区初中学校的寄宿生人均宿舍面积仅为1-2平方米,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初中寄宿生最低标准。教师问题2004年11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提高全民教育的质量”,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发了言。周济说:“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质量,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变革的执行者,是提高全民教育质量的保证”。有关教师队伍是个什么状况,有资料到宁夏固原市进行调研,得出以下令人担忧的5条结论:其一,教师缺编严重,城乡布局不合理。其二,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其三,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其四,教师队伍不稳定。其五,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窥一斑而知全豹,像这样的教师队伍如何可以担当教育祖国“未来的花朵”之重任?我们有理由说: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知识素质令人堪忧,这必将严重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持续发展。文化问题农村教育布局的问题与复杂的农村现实相结合还存在下列现象:首先,学校并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空间,它与农村社区有着复杂的联系,关闭学校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抽离乡村社会的意义所在;其次,农村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复杂社会,有的农村学校有百余年的历史,有的村庄与另一个邻近村庄有着宗族矛盾,不同的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有不合校的传统等等;再次,虽然今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但仍有很多地区交通不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最后,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的向城性流动极为频繁,而且未来农村人口总体发展态势仍然存在变数,如果以目前的学龄人口为基点确立布局调整标准,那么一旦出现返乡潮或人口政策变化,学校布局又会面临新的挑战。#p#分页标题#e#

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还在运行当中,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有很多缺点,接下来我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教育成本的分担教育成本分担,是指教育经费由谁以及如何支付的问题,即教育成本如何在政府、社会、企业团体、个人、家庭等各方面之间合理分担并最终实现的问题,它与“教育筹资多元化”、“对教育进行混合投资”、“教育成本分摊”及“教育成本补偿”等概念属同一范畴。我国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生,即义务教育的范围之内,通过表3可以看出我国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结构。从普通小学来看,(如表3)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实现了逐年增加。尤其是2001年税费改革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推进了我国“普九”的进程,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普通中学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也基本实现了逐年增长,但有很大的波动,有三个年份是负增长,到2001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生均公用经费都是逐年递增的。从表3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经费可以看出,我国政府为实现和巩固“普九”做出很大的努力。教育投入的多元化过分单一化国家统包全揽的投资模式,势必造成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农村教育经费除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外,还是有相当部分需要通过非政府渠道来筹集。应当借鉴国外多渠道筹资的有益经验,并针对农村实际开展多渠道筹资。比如:农村学校校田创收、学生勤工俭学、校办厂创收、企业和社会的捐赠、城乡之间对口支援,以及教育金融机构筹集的社会闲散资金,等等。

随着教育需求的日益扩大,必须改变教育投资主体过分单一化的局面,尤其要增强农村学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能力。各地农村要针对地方经济特色,帮助农村学校开拓多钟筹资渠道,使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构成日趋合理化。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民间办学是缓解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民办基础教育应当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精简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监督,科学预算公用经费开支,学杂费收入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农村学校教育基本建设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等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应防止农村中小学杂费被普遍挪用或提成。学杂费管理问题改革的方向是走收支两条线的道路,但要加强对杂费使用的监督力度,建立各学校“杂费专户”,杜绝学杂费被挪用或提成的现象发生,同时使上级部门管理与学校自己管理相协调,有效提高学杂费的利用率。此外,还要杜绝农村中小学报刊摊派,加大教育部门的自主权,规范各部门的教育行为,严禁各部门以各种名义向教育部门进行摊派或进行不必要的干涉。以上就是笔者在经济学的视角下对我国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提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所有的改革都不会一蹴而就,当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时我们应当付出耐心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