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数学范例

智慧课堂数学

智慧课堂数学范文1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智慧课堂

将智慧课堂引进初中数学课堂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课堂知识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带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创新。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主要是由课堂教学视频和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它是在原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主要特点就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资源结构情景化、主体突出、内容具体等,这也是微课的主要优势。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采用此种方式定会对智慧课堂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一、智慧课堂的优势之处

(一)智慧课堂具有自主性

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这是新课改一直倡导的方面,这也就说明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智慧课堂中就是要求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其真正地做课堂的主导者。

(二)智慧课堂具有多样性

不同于以往课堂模式的死板的讲授,智慧课堂拥有更为多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再用情景教学或组间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提升其在学习中的新颖性,有利于促使其爱上数学,这对于日后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智慧课堂具有灵活性

与呆板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不同,智慧课堂将师生间的等级相对弱化,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聆听的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数学素养。

(四)智慧课堂具有互动性

智慧课堂将教师的绝对核心的地位弱化,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在此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想法能够得到充分的沟通。此外,教师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采用微课教学的意义及实例分析

(一)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短板

传统的数学课堂多为教师“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学生被动学习,不仅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还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不是一个健康的教学模式应有的现象。微课模式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得教师更为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如此便可增加课程讲授时的针对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有效弥补了传统教育的短板。例如,在讲授“如何证明全等三角形”时,对于不同的证明方法应该在何种情况下应用,教师就应该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使得学生能够理清楚不同方法的应用条件,不至于使其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混乱。

(二)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初中数学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相关的概念比较多,学生在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微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不同的知识点用不同的微课视频呈现,其中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学方式,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记忆知识点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讲授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全等的方式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之前学过的证明普通三角形全等的方式SAS加以证明,最后得出HL的结论。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记忆,还可以让他们在遇到相同问题时可以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三)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用微课的教学方式教学,对于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反复地观看学习视频来弥补自己的空缺,而对于平时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完相关的课程之后还可以尝试着去突破探究类的视频内容。这种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建立,便于日后的学习。

(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程的总结阶段,教师也可以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将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且引导学生去探索相关内容的难题,使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结合课堂中学到的内容加以思考,并且使学生尝试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运用,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对于知识的联系能力。

三、结语

将智慧课堂引进初中数学的课堂中,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一种更新,同时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有的课堂模式得到改变,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秀凤.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中的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外交流,2017(44).

智慧课堂数学范文2

一、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构建任何的教学方式都要以教学目标为目的。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首先要对数学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往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将掌握知识,而在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上教师灌输知识转为学生自主学习,智慧课堂构建的教学目标应当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相同,而又能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贯通的,能够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目标。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对课堂进行总体构建的首要条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动机;有效的学习目标还能够推动学生学习的成果,还能够能够为班级总体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评价指南。

(二)教学内容设计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数学思想、丰富生活数学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连接紧密,激活学生在自身生活中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在生活中的认知规律和在生活中的经验,将课堂上的问题与实际生活内容进行整合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课堂的构建中,教学内容的安排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教材上,要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教学目标为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有学习动力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

窗体顶端在进行智慧教学过程中,以智慧教学硬件设施为基础,应用智慧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突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构建良好的、和谐的互动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新型教学理念的应用,如合作学习理念、探究教学理念等,以学生的基础和个性学习为目的,充分的利用智慧课堂,将快乐的学习气氛带到课堂上。同时构建情景化课堂,通过个性化学习活动序列,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并给他们分配学习任务,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和交流,在一定的情景中理解知识、体验知识,参与问题解决过程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丰富了知识的学习方式,这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掌握了学习技能、培养了问题思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智慧课堂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对教学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学生的预习和课后学生作业的结果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课下的作业情况来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学生根据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的反思对学习进行评价,在学习中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是相结合的,还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内进行学生内部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评价,根据学习内容的难以程度确定评价的标准;针对学习过程进行学习结果的评价。

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与传统的课堂相结合

现代的智慧课堂有许多优势,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创新性、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但是,智慧课堂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还是有些缺点的。智慧课堂对学生自身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它主要体现的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如果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智慧课堂的教学质量将大大的降低,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传统的课堂虽然有很多的缺点,但是他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很高,传统课堂上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进行学习、交流,教师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的情况,并及时的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

(二)教师为学生做好指导服务

智慧课堂数学范文3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必须与时代接轨,与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该阶段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发展与自主学习思维的形成。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与智慧课堂教学均是新课程改革下,我国基础教育做出的创新。通过我国部分学校的实践与应用发现,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被肯定。基于此,以小学数学课程为切入点,对我国网络学习空间和智慧课堂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网络空间;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随着智慧课堂教学理论的提出,备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作为新时代下教学模式的创新,逐渐被全国多所中小学院校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实践证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科学的、合理的。传统的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学重视知识结构的硬性灌输,没有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进行强化引导,进而使得部分小学生在进入初高中教学体系中,难以适应知识难度的增强。在智慧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学与其相融合,能够充分实现个性化协同与智能化活动。

一、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要学生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中进行学习,通过良好的课堂氛围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质上,智慧课堂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思考点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课堂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与时代的发展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创新性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让教育与时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二、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全面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学校,其各自的工作与职能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充分说明了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了时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学习空间旨在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空间与学习进行融合。数学作为一门思维发散性的学科,正如前文所述,其在各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尤其是在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部分,都需要人的转化性思维与三维立体空间思维的融入。由于每个孩子的思维模式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在统一的学习进度下,就难以实现数学教学效率的最优化。网络学习空间设想的提出,对数学教学而言,无疑是一项大胆的创新。它能够将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实物教学进行整合,进而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的虚拟空间来明确其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部分学校实施网络学习空间的数学教学以来,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虽然网络学习空间能够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个性化服务,但其亦存在着部分问题有待解决。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问题

第一,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的设计时,没有摆脱传统数学教学的思维模式。让教学流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表面形式,实际上还处于传统的教学思维中,让网络学习空间的价值与教学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二,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对传统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手段与结构进行重组,进而让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价值得以最大发挥。然而,现阶段的网络学习空间教学中,对传统教学活动的需求与重新组合十分匮乏,进而影响了网络学习空间的效用发挥;第三,网络学习空间将课堂的教学模式从交流型教学向空间互动的教学模式转变,虽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但课堂中师生交流的减少,势必会将答疑环节时间缩短,让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问题

教学设计中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即便过程考虑的再周全,也难免会在具体的实施中出现各种问题。第一,如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进行小学六年级“圆的面积”中,教师只是将圆的图形和公式搬到荧幕上,然后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讲解,这样与网络学习空间的宗旨是不符的,即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第二,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模式中,教学的各个活动没有充分对新媒体进行利用,使很多的教学用具形同虚设,让教学资源的使用呈现单一化形式,没有做到资源的集合与配给的优化;第三,作为技术化为依托的教学方式,教学器材有很多是电子科技产品,在应用的过程中甚至会因一点点操作的失误而导致故障的出现,且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恢复,对教学的进度和整节课堂的教学质量都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四、解决智慧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学问题中的有效路径

教学设计实质上是教学为了能够达到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教育。鉴于现阶段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中的问题,就必须要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智慧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在智慧课堂中完善教学设计

网络学习空间是现阶段教学领域正逐渐推崇的教学手段,因其与技术化、信息化的融合,逐渐被广大学校所青睐,逐渐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然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不能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盲目地引进,必须要注重运用的实践性,通过实践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中,教师不能仅为了让传统的教学方式向空间教学的转变,学生们在长时间的网络学习空间的学习中,若不能亲自动手将数学公式进行实践性推导,依然会形成知识点的迷惑性。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对各个公式的理论的进行讲解,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将事先准备好的木制或纸制的平行四边形给学生分发下去,让学生根据手中拿的模型与教学所讲的理论进行结合,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使网络学习空间中的综合能力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二)在智慧课堂中完善教学实施

在智慧课堂中,完善教学实施的有效路径在于关注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在于发现,所以,教师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保证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对其教学的问题进行挖掘。在进行网络学习空间教学中,可以让其他教师进行旁听,通过其他教师所提出的修改意见来找出自身的不足,进而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实现智慧课堂追求完善发展的目标。例如,由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室空间往往比较空旷,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很难注意到各个同学的动态,有些学生经过多次举手没有被教师发现,便容易打消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旁听的教师可以及时对授课老师进行提醒,进而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亦十分重要,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他们提出来的教学意见更具有代表性。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以此来对自身的教学做出整改和规划,进而保证教学的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模式不断兴起,不仅能打破传统教学的空间限制,更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其现阶段在我国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有待解决。为此,就要利用智慧课堂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地整改,进而让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谢茂森,张家录,钟嘉鸣.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6,(03):75-83.

[2]王慧.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87-93.

[3]周献珍.服务于职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实施[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8):74-75.

智慧课堂数学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实践策略

0前言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飞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智慧的学习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1]。智慧教育理念在教育界不断推进的同时,新技术环境也迅速地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在新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智慧教育如何开展,新形式的智慧课堂应如何构建[2]。

1智慧课堂的概述

“智慧教育”一词起源于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Planet)”的概念。对于智慧课堂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没有统一的论述,智慧课堂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提出智慧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的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国内关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研究主要依托融合于课堂的自主的、泛在的和个性化的智慧学习方式进行[4]。

2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1智慧课堂的技术特征

智慧课堂可以应用资源共享、学习情境采集、实时内容推送、智能学习分析、移动通信互联、合作交流、即时反馈等技术进行教学,形成开放、高效的信息化学习模式,智慧学习满足了多层次教育的需求。

2.2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为“教”与“学”的融合和统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增进师生互动和协作交流,使“教”与“学”相互渗透、融合一体,因而对智慧课堂的实用教学流程结构设计,应把“教”与“学”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来考虑[5]。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阶段(课前、课堂、课后)结合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情采集、实时内容推送、探究学习、智能学习分析、课后作业、信息化辅导、反馈测评等教学步骤构成智慧课堂完整的教学过程。

2.3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

2.3.1课前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放送预习内容、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学生也可以利用此平台进行交流,问题讨论。

2.3.2课堂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情采集,导入新课,讲解学生课前自学时的疑问,进行探究学习。课上主要为互动式教学,智能学情分析,布置课后作业。

2.3.3课后

课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信息化辅导,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利用网络资源采用网络试卷问答、在线提问、作业视频等方式反馈测评。

3智慧课堂实践教学的讨论

3.1技术支持

智慧课堂实现的前提是学校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目前,高校都配备微机室,大多数学生有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这就为实现智慧课堂提供前提。2017年锦州医科大学将实现全校区覆盖无线网络,在技术层面上满足智慧课堂的实施。智慧课堂模式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3.2学习个性化,跟踪智能化

智慧课堂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结合自己时间,自由安排学习,让学习真正个性化。由于移动通信设备的可携带性,使随时学习成为可能,跟踪学习也更智能化,更真实的挖掘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

3.3反馈即时性

智慧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学习评价,课前预习与反馈、课堂探究学习与反馈、课后作业测评与反馈,反馈信息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即时性反馈形成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3.4互动交流立体化

智慧课堂模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全时空的实现互通。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畏惧感,创造了平等、融洽的教学环境。

3.5学习资源推送的智能化、便捷化

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如微视频、教学课件、电子图片、语言教学、学习材料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智能化的学习资源,便捷的推送方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个性学习、快乐学习。

4结语

随着数字终端的兴起和网络应用的日趋成熟,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6],其核心在于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7]。智慧课堂作为新型学习环境,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够满足“数字土著”能力倾向、学习风格等方面的要求,在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应用价值[6]。此次,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教学中,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能力培养,增加了师生、生生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等.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5):65-71.

[2]庞敬文,王梦雪,唐烨伟,等.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9):63-70.

[3]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等.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34.

[4]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8.

[5]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

[6]李丽娟,郑晓丹.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数字教育,2015(4):40-48.

智慧课堂数学范文5

关键词:智慧教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一、引言

智慧教育的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泛在。智慧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智慧养成,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变革。近两年,通过学校搭建的平台,笔者陆续接触到了很多教学相关平台或软件,如云教育平台、智慧教与学、未来教室等。每一个平台或软件都各有优势,或师生互动突出,或作业信息反馈及时,或课件互动功能强大……学习的时候总觉得这些功能都能很好地用在课堂上,但真正上课时发现,用到的还是原始的课件播放。如何用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课堂变革?正巧,笔者需要上一堂关于“智慧教育”的公开课,于是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巧妙融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智慧教育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

1.课题构思

汉画像砖是《画像砖》一课的重要内容,它带有浓郁的四川特色,如同一部记载中国汉代丰富信息的图像史,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汉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和生活场景,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如何将这庞大的情境再现给坐在教室内的学生呢?教师又怎样让学生在“欣赏•评述”课中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呢?《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中指出:“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构思、讨论等过程,实现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本节课教学构思为:立足于孩子们拥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利用智慧教育将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画像砖”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画像砖”的特点。同时,笔者还设计了一个能将学生日常作品通过软件进行效果试做的环节——试做“画像砖”,让学生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了解汉画像砖的艺术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

2.资源平台的搭建 

智慧教育就是要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画像砖》是一节美术欣赏课,要上好一节欣赏课,就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然而,上课期间将学生带到实地进行观察与欣赏难度很大,并不现实。因此,笔者借助“武侯教育云平台”,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线上博物馆,放入提前拍摄的博物馆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搭建一个《画像砖》的学习资源平台。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通过线上博物馆对画像砖有初步的了解与学习,从而完成知识的储备。

3.智慧教育的课堂融合设计

(1)课题引入

活动一:学生摸一摸教师用宣纸包裹的汉画像砖,感受之后猜猜它是什么,之后教师将采用拓印的方法让宣纸下面的秘密慢慢解开。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演示过程,简明讲解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汉画像砖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2)学生课堂自主学习

活动二: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入教师搭建的虚拟的四川博物院,观看博物院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要求学生了解“画像砖”的特点。设计意图:在美术学习中,图像识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欣赏课,需要大量的美术图片欣赏与识读,以此丰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认知,从而提升图像识读素养。活动三:学生分为以下五个组,总结归纳其特点并填写在“导学单”中。(①色彩、材质研究小组;②种类研究小组;③构图研究小组;④内容研究小组;⑤造型研究小组)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进入到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学生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和审美判断。活动四:学生边自学边完成“导学单”上的内容;填写好汇报分工,并上传教师端。设计意图:分组学习、讨论后完成的导学单实时上传教师端,教师可以通过反馈有重点地选择内容进行讲解,实现课堂教学的智慧教育。活动五:全班交流分享。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以观察、分析、比较、评述、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欣赏和感受汉画像砖的独特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3)总结评价,比较鉴赏

活动六:学生制作“画像砖”。设计意图:将设计好的学生日常作品通过软件进行效果试做处理,只需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以把画变成浮雕效果,会让学生觉得既有趣又神奇。通过“未来教室”同步上传即可在教师的课件中进行全班实时分享,也让作业反馈更及时。通过总结评价和比较鉴赏,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

4.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虽然是一节欣赏课,但单纯的讲解还是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结合生活的小体验就很有必要。这节课用到了好几款软件和APP,看似复杂但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通过这次尝试,笔者发现,智慧教育的实施是以生本课堂为载体,合理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融合美术知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束语

智慧课堂数学范文6

[关键词] 智慧课程;基础教育;物理学科

一、当前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现状

(一)初中物理教学观念滞后

初中物理教学观念滞后,制约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究其原因,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虽然有系统、明确的教学目标,但缺少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物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具体实施的教学活动中有着独立的学科地位。[1]所以,初中物理课堂既要重视教授学生最本质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未与时俱进

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传统,不够创新,大多初中物理课堂真正的主角还是教师。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上,多以偏重学术性、理论性、知识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讲授,这种模式主要强调对学生基础物理学科能力培养,教学仍以“满堂灌”为主,这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学习主人”地位的塑造。

(三)学校考核学生仍主要以考试为衡量依据

学校考核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仍以单一的考试形式作为衡量依据。由于这种教学评价没有对初中生物理思维的养成有考核,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严重偏差,产生“唯分数论”的扭曲状态,造成学校教师忽视对初中生在物理学科启蒙阶段的实践能力考核,也难以实现对初中生物理学习情况的真实把握。

二、物联网技术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快速崛起,促使物联网技术成为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基础教育领域,引入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够推动教育产业转型升级,还能促进物理课堂向智慧化方向转型。[2]当前,不同教学模式的构建在特定课程上的实践应用效果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以施拉姆双向循环理论、情境教学理论、强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出一套动态开放的教学模式。

(一)课前:双向互动实现个性化指导

教师利用智慧教学系统预习资源,预习资源将通过物联网网络传输技术实时推送至学生终端,每个学生在终端进行课前检测,检测结果将反馈到教师端。[3]教师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判断学生的自学行为,并根据数据完善教学设计。与此同时,教师将会收集到每个学生对本堂课存在的疑问,在课前便对学生的学习诉求有基本了解。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融入,师生在物理课堂之前就进行了基本的互动,有助于教师设计合理化、定制化、个性化的物理教学。

(二)课中:情境中建构动态物理教学目标

课中阶段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情境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认为,教与学的个体是双边互动的重要产物,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才能将新学的知识与固有的经验进行双向联结,教学与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走向动态化。在智慧物理课堂中,教师将不同的任务分配给每个学习共同体,学生通过学习共同体内部的同伴互动,提升对新知识的同化与吸收能力。同时,在任务完成后,教师通过虚拟现实、智能展示等成果展现方式使学生进行反馈,不仅提高了全体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锻炼了学生用物理的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对本堂物理课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在智能设备上进行记录,并在课后进行深入讨论。

(三)课后:智能分析强化学生学习反馈

课后,教师布置作业与拓展练习,学生完成后,通过物联网技术上传至教师终端,系统将会自动批改学生作业,并将班级作业情况进行汇总,提交给教师。这样的反馈操作,有助于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实现精准化的教学决策与教学设计。

三、智慧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根据物联网技术本身所具备的各项优势,教师可以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初中物理教学,促使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进而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与学习效果。

(一)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树立将技术融入教学的观念

在日常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物理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对策的改革,利用新技术的独特优势,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手段的有效实施。首先,初中物理教师应具备优秀的信息化素养,能够完成物联网技术的操作与应用,以保证智慧物理课堂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全方位提高,还可以促进物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其次,通过对教学手段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将物联网技术与物理课堂紧密连接。这不仅可以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物理学科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在物联网技术的融合下,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等手段更好地观察到物理知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二)强化对物理教学改革的关注,进一步完善初中物理教学体系

物理学科是学生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在整个学科教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目标在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学科的感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通过观察和分析,积极开展相关的实验活动,营造智能化、生动化、系统化的物理教学氛围。教师在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前提下,可以在学科体系建设中创设更加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同时,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体现科学性、规范性,教师通过在课堂中的合理规划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物联网技术在使用中的重要价值;教师通过相关课程的演示实验,为学生感知、理解、应用物联网技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初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必须重视物联网技术的运用。

(三)实现初中校园第二课堂的开辟,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智慧课堂数学范文7

一、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

1.构建思路

在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主要是由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组成的,教师和学生主要以电子书包为基础,开展线上线下的智慧教育活动。比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最新版“Myfriends”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利用微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之间相互介绍,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让学生利用微视频预习、学习、复习,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搜索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不仅能巩固预习效果,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智慧课堂,能够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出来,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2.活动流程

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课中、课后阶段。首先,课前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比较简单的内容制作成电子阅读材料或者微视频,并将其给学生,并不断的更新学习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布置预习任务。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最新版“Whatwouldyoulike?”的教学中,就可利用电子书包将课文的朗读录制下来,还可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电影片段等,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发出来。其次,课中阶段,是智慧课堂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要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为学生创造高效的学习环境。最后,课后阶段,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可将学生端中的互动交流平台充分的利用起来,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并且,教师还可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测,使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得到提升,还能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

二、案例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在本节课中,其主题为购物,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新单词包括“work”“sir”“far”“park”等,购物与学生的生活也是比较贴近的,所以容易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比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扩展,以丰富课堂知识,并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学生需求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部分英语单词,在“Shopping”这篇课文中,生单词比较简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这些生单词。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也善于思考,新鲜事物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学生容易理解和接收新知识。在电子书包环境下对这篇课文进行教学,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3.教学工具需求分析

对课堂组织进行创新,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通过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达到对学生智慧进行培养的目的。因此,要顺利完成这堂课的教学,就需要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利用起来。在电子书包环境下上课,既要有教师使用的硬件终端设备,又要有学生端使用的pad设备,教室中所安装的白板设备还要拥有交互功能。同时,最为重要的应该是电子书包系统这个软件设备。比如,理想学堂,其中的资源和工具平台能够辅助教师顺利的完成上课,还能满足课下的各种教学需求。

4.教学实施流程分析

智慧课堂数学范文8

关键词:职业导向;动漫;美术;会诊式教学

近年来,“会诊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部分高职院校以职业导向为目标,完善动漫专业体系,探究“会诊式”教学模式,严格把控课前知识构建、课中知识掌握和课后反馈创新等三项环节。同时,加强与本地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从企业用人的角度优化动漫专业课程内容,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实现了学生充分就业。因此,本文将着重对职业导向下高职动漫专业“会诊式”美术课堂教学路径进行探究。

一、职业导向下高职动漫专业“会诊式”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构建完整的动漫专业知识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设置动漫专业的时间相对较短,在专业定位上存在一定的误区。部分高职院校将动漫专业归类为艺术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上仍沿用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致使动漫专业知识体系不全面,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动漫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自身知识技能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不对称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部分高职院校现有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充分满足动漫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1]基于职业导向的“会诊式”教学模式下,与动漫专业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相互配合,对涉及知识点进行授课,对美术课程知识点进行拆分讲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课程内容配置,增加实践与操作课程的比重,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动漫专业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全面学习和掌握美术课程知识点。

(二)增强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传统的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侧重于传授美术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忽略了动漫专业是一门集计算机三维建模、美术、动画制作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于职业导向下的“会诊式”教学模式,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在现有的美术课程教学方法上,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美术课程教学当中。在开展动漫专业美术课程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教学相结合,丰富美术课程内容。例如,绘画、写生、学生作品展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动漫专业美术课程的学习。此外,在动漫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尽可能多地选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较好的实践场地,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增强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动漫专业融合了设计美学、哲学文化、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所以,动漫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美学基础,还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才能较好适应动漫行业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相对侧重于对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计算机技术、文化素质的教育。基于职业导向的“会诊式”教学模式,针对企业用人需要,对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做出调整,适当增加计算机课程和实操课程的比重,包括Photoshop、素描、动画制作等实操课程,教授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动漫设计和制作,学会构思如何去设计动漫角色,提升学生动漫制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二、高职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定位不够明确

随着动漫产业的高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相继设置了动漫专业,但我国动漫专业发展不平衡,在实际教学与就业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对动漫专业缺乏清晰的认知,认为动漫专业是艺术类专业,将其划分到艺术教育专业类别下。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片面地照搬美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对动漫专业人才定位不够明确,认为动漫专业学生的美术基本功要扎实,Flash制作、PS、3Dsmax等软件会操作就可以,但实际动漫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远不止这些方面;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将动漫专业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反而缺少美术课程的安排,对动漫专业人才的定位不够明确,致使很多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动漫专业知识技能。[2]动漫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学生在毕业后可选择的岗位很多,而每个岗位对就业者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不同,导致动漫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定位认知不清。

(二)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动漫专业时,由于对动漫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定位缺乏系统化认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没有较好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使得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无法较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一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学理念较为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例如,有些高职院校简单地将动漫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与美术专业教学目标归为一类,注重美术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二是教学目标未能结合学生个性化需要,因材施教补足学生短板。按照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来看,每个人在成长阶段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文化、成长环境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性格、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动漫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对美术绘画和动画制作的要求都较高,同时还要求学生要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创作创新能力。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存在轻重之分,没有系统化、全面化的培养学生。

(三)动漫专业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我国动漫专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一些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出现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动漫专业时,仅有两三名动漫专业教师从事动漫专业课程的授课工作,由于招生办学准备较为仓促,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就正式上岗,在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难以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指导和解决意见。除此之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教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例如,动漫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师由美术专业的教师担任,虽然美术功底很强,在美术课程授课方面十分专业,但是在计算机技术、动画制作方面无法胜任工作。[3]而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专业技术强,但是不懂美术专业知识,艺术素养不够,无法从美术角度给予学生指导意见。

(四)教学实践活动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整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在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方面偏弱,这反映了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存在着不足。一是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实践操作较少。部分高职院校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大多围绕动漫美术作品鉴赏、设计大赛、动画制作大赛等形式开展,总体而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欣赏动漫美术作品,但是自己却想不到设计创意,创作有新意的动漫作品;二是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时间较短、内容相对单调,致使教学实践效果达不到预期[2]。例如,有些教师会组织学生去动漫实践室参加实践活动,基本上学生都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基础的Flash制作能力,但教学的重点没有把握清楚,侧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漫效果分析能力。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有些学生还是不具备把看上去复杂的动漫简单化的能力,难以较好地制作出来。

三、职业导向下高职动漫专业“会诊式”美术课堂教学路径

(一)以职业导向为目标找准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动漫专业在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与其他专业不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高职院校要以能力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运用“会诊式”教学模式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复合型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开展社会广泛调研,论证岗位工作要求,充分了解动漫专业的发展前景,以此为依据调整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要将动漫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知识板块、通用技能板块和岗位对接板块,在每个模块都匹配至少一名教师进行课程授课,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动画创意设计和岗位技术技能[3];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应该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例如,一些动漫企业设立编辑部和音效部,高职院校可以按照该职能部门的岗位要求,开设影视合成课程和合成特效实训课程,将其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动画策划、角色设计等多项内容,实践部分包括动画制作、上色处理、剪辑合成和配音等。从而构建完整的动漫专业体系,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实现学生充分就业。

(二)基于学生需求明确动漫专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要基于职业导向,将“会诊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明确动漫专业教学目标。一是在基础课程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课程内容匹配至少一位教师进行课程授课,由动漫美术教师负责让学生学习简单的绘画技术、素描和动画角色设计;由计算机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特效合成、3D建模和三维动画技术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动漫设计软件,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学习美术课程专业知识;二是高职院校要转变思维,借鉴国内外教学经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4]例如,有些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在设置美术基础课程时要调整教学目标,由培养学生艺术模仿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动漫设计创作能力,适当增加计算机技术与美术基础课程的融合。在学习动漫美术技能的基础上,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多种学科知识融入美术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应用“会诊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高职院校要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就业作为根本,运用“会诊式”教学模式优化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资源配置,促进学生个性与特长共同发展。一是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科学化程度高的师资队伍。如根据动漫专业课程内容要求,定期开展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的培训[4]。例如,在“会诊式”教学模式下,通常会安排两三位教师进行美术课堂教学,针对学科的相关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相互配合,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吸收和掌握;二是要增加资金投入,建立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增强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企业实际职能部门情况,在校内建立相应的实践室,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确保学生的实践环境能够与企业实际相接轨。

(四)加强校企合作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动漫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职业导向背景下,要应用“会诊式”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践场所。加强与本地动漫企业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产教融合”的方式,与动漫企业加强合作,由企业负责人安排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具体岗位技能培训,使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掌握岗位技能。学校在学生毕业后可以为其安排进动漫企业实习工作,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例如,动画技术、动漫设计、岗位训练等,可以让学生快速融入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在实践过程中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后期学习中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动漫企业用人需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