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论文范例

制度建设论文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1

1.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从定义可知,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一系列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及程序。这些政策程序中就包含了内部审计。从目标上来看,两者具有一致性。

2.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工作对象。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中指出: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由此可见,虽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但是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中包括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点

增值型内部审计不是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它是一种强调了增加价值功能的内部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理念,是内部审计的新的发展阶段。其特点如下:

1.工作范围和工作对象更广泛。

内部审计不仅仅停留在差错、防弊,而是扩大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这些新兴领域,服务对象包括了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增值型内部审计把所有能够为企业增加价值的领域都纳入到工作范围以内,通过开展确认和咨询活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实现目标。

2.强调价值增值。

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是通过向企业内部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的形式实现自身价值的。

三、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第一,管理层和治理层认为,内部审计部门只是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是一个非物质生产部门,单纯消耗企业资源,是一个成本中心,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和利润。还有些认为有注册会计师进行外部审计就足够了,而且内部审计也可以外包给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部门只是摆设而已。基于这些错误认识导致内部审计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得不到领导的“阳光”,只能“枯萎”。第二,企业其他部门和员工,认为内部审计部门就是来“检查和找茬”的,内心中很反感,对内部审计工作很排斥,根本不会主动在价值增值、风险控制方面主动去咨询。第三,内部审计部门自己也没有定位清楚,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一般人员较少,很多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做分内工作就行了,何必要去关心其他部门的价值增值呢?

2.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多数来自于财会部门,大多数人有着一定的财务会计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背景,但是并不熟悉审计业务,工作中往往按照财务会计的工作思路和程序进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效果不明显。

3.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决定了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工作的执行效果。这种独立性和权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业务展开和工作进行等后天因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由谁领导等先天条件。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尚无定式,多数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层次是比较低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很大程度上限制、制约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内部审机构仅是将审计结果传达给相关部门,并没有权利做出相应奖惩措施,对于审计结论也没有进行后续追踪,咨询建议没有能够得到重视或利用,这些都造成内部审计结论成为一纸空文,浪费了企业资源。

4.缺乏行业自律和执业规范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英文缩写为CIIA,前身为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成立于1984年,是对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和其它事业组织的内审机构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人才培养、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标准和内部审计行为规范建立、行业管理、教育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建设当中的作用却没有充分的发挥。表现在:(1)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我国有8.6万多个内部审计机构,将近30万的从业人员,平均每个内部审计机构拥有人员3-4人,规模较小,取得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的只有2.5万,仅占全部内审人员8.33%。(2)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修订了内部审计的定义,这一全新概念中就强调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效。而我国的内部审计协会于2013年才将“价值增值”明确纳入内部审计的概念。(3)2013年我国内部审计协会了新的《内部审计准则》,这是根据最新的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所做的修订,但是相关的实务指南尚未修订,造成了新准则在实务中的使用缺乏具体业务指导。

四、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1.提高认识。

企业上下都要重新认识内部审计在企业价值增值中的作用,尤其是管理层和治理层要给予内部审计足够的重视,肯定内部审计具有价值增值作用。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要开展积极的“自我营销”,开展咨询活动。

2.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模式培养人才。一方面,聘请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内部审计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培养现有人员,送他们出去学习、培训。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仅要具备财务、审计、税收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战略、风险、法律、管理、金融、工程、计算机等知识,知识结构要向专业型和复合型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3.选择符合企业自身机构设置方式。

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适应同一种内部审计模式,要根据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等具体情况,兼顾独立性和权威性,建立适当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首先,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目前有四种模式:(l)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对最高层负责;(2)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财务部;(3)隶属于总经理。(4)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结合,隶属于纪律检查委员会。笔者认为,将内部审计机构置于纪律检查委员会下,对我国国有企业比较适合。其次,对于规模较大、具备设置独立、高效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机构的非国有企业,应当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也就是借鉴美国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最后,对于规模较小、不具备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来考虑,可以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采取在国外很普遍的内部审计外包方式。

4.发挥IIA的行业主导作用。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2

(一)管理意识存在偏差

财务会计工作自从企业诞生以来就已经出现,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财务会计工作都仅仅作为一项被动工作而存在,主要工作内容也局限于一些简单的财务会计操作实务,而在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当中应该予以加强的全局管理职能却仍然未能得到体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能够为企业赢得直接经济效益的生产、销售等窗口部门,对于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不甚关心,所以想要提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先扭转这种管理意识上的偏差。

(二)管理手段落后

当今社会是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网络、管理软件、信息化交流工具的应用也普遍推行于各行各业,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而言,一方面碍于有限的资金,另一方面也由于管理意识不够先进,因此在建设资金的分配方面也更倾向于窗口部门而忽视了内部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手段的升级,尤其是对于需要不断提升信息数据收集、分析能力的财务会计管理部门,管理手段的落后直接导致他们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数据收集,无法准确掌握其他部门在资金流动及财务运作方面的具体情况,无法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而敏锐的反应与判断,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具体管理制度有待加强

管理工作的质量高低不仅受到管理意识及管理手段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而当前在许多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当中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从而让管理工作难以真正发挥自身效用。比如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粗糙、程式化,没有真正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序管理,不仅难以提升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发挥,还普遍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固定资产分配不均等负面问题。在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方面也没有做到有机结合,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想脱离,让资金管理工作陷入两难局面,无法有效提升其经济价值最大化发挥,无法真正实现资金管理的精细化控制。此外在会计基础工作的制度建设方面也不够严谨细致,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看到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有让人满意的进步,此外在会计档案的使用效率及安全管理方面也一直停步不前。上述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直接影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对于企业全面建设以及整个行业乃至国内经济建设发展都将造成不小影响。

二、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前文我们就当前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想要切实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对策研究。

(一)树立科学管理意识

现代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方面的科学管理意识不仅仅表现为明确其在企业全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与突出地位,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其具体管理内容以及如何才能够真正有效的将这种重要性意识渗透于日常管理及工作当中,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具体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尤其是对于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经营者与决策者,这种切实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懂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内容与精髓,才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才能够避免提升管理质量沦为空头口号,才能够为制度的良性运作营造一个积极的内部环境。

(二)加强管理手段升级

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不仅应该大力应用于生产、销售等窗口部门来提升经营效益的直接获取,更需要应用于内部管理工作当中来真正有效的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助推整个企业的健康运转。对于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来说,对于数据、信息及时、有效、可靠、安全的收集与汇总是支持管理工作科学推进的最重要一环,所以加强网络化建设、自动化管理软件应用以及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就显得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跟上其他部门运作发展水平的同时发挥出管理工作作用,同时也才能够更快的对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及企业转型做出反应与判断,真正发挥出全局管理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具体制度建设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物质保障,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当中应该进一步落实一对一的档案跟踪管理制度,将每一项固定资产的管理都进行及时的管理数据跟踪录入,确保从购置、运输、入库、调配使用以及报废回收等各个环节都处于管理体系的控制之内,同时为了进一步实现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发挥,还应该根据资产运作现状、企业现实需求等加强资产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2、加强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相结合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主要就是对资金的管理,而预算管理是加强资金运作及使用的计划性,成本控制是切实把关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所以加强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机结合才是真正从流入与流出的一头一尾真正做到对资金的严格管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大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3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具有强烈的导向、激励、凝聚及规范作用.学风一方面体现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教风、师德、治学态度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当前,进一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实现高校质量立校的重要保障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的成长、教育的成败与学生的学习风气息息相关.因此,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工程,有效地发挥学风建设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积极营造一个健康、稳定、向上的校园氛围,是确保学校各项改革发展事业顺利进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1.2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学风建设不仅是学生学习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和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校风、学风对学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优良的学风又是促进建立良好的校园秩序,培育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的根本途径.

1.3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保证学校稳定的巨大动力

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会极大地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愈加重视学风建设,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都采取了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整体学风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仍显不足,有效促进学风建设的相关路径和方法仍在不断地探求和摸索之中,只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留给高校的时间越来越少,所有高校都想在教育市场上获得主动,并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创建学校品牌,然后通过创建品牌、增强实力,扩大知名度.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当前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并通过创建品牌、增强实力,来扩大知名度,找寻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2学习互助小组制度的内涵与组建原则

古代《学记》中讲,“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风建设中,以学习小组为重点,制度建设为保障,过程管理为手段,将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互助学习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相结合,着力打造学习互助小组制度,不失为一次极具创新意义的积极尝试.

2.1学习互助小组制度的基本内涵

顾名思义,学习互助小组制度即借助于班级分组缩小管理单元,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优势互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互助学习制度.新生入学后,在各班按照高考成绩及课堂表现成立学习小组,每小组大约6~7人,设一名小组长,各小组内组成帮扶对子(不存在排斥),小组自行制定学习活动计划,按月召开座谈会,检查、反馈活动效果,每学期末对优秀学习小组进行表彰奖励,并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加以交流推广.

2.2建立学习互助小组的基本原则

(1)组长负责制原则.

首先,一个学习小组须有一名成绩优秀的组长,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同学和后进生要保持数量大略均等,这样通过“一帮一”的学习计划,不仅可以使成绩差的同学其学习成绩得到提升,同时成绩好的同学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其次,学习互助小组组长一般要经过选拔产生,通常由政治觉悟高、品德修养好、学习成绩优异、自身综合素质高的同学担任;再次,学习小组的组长要定时带领自己的组员到自习室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通过讨论或组长的讲解能够迎刃而解;最后,对于表现好的学习小组长学院要给予相应奖励,并在各项评优评先活动中给予优先考虑.

(2)人数适中原则.

为了使小组成员都能得到锻炼,每个小组成员数以6~7人为宜.(3)异质性原则.由于互助小组是混合型封闭式小组,组员由同一班级的学生组成,所以要特别强调成员的异质性.为扩大交流面,同寝室成员要拆分到不同小组,小组内男生和女生比例要匀称,小组内成员的学习水平要有高有低,各小组之间学习成绩要均衡.

(4)开放竞争原则.

各组学习成绩与能力旗鼓相当,通过组建学习小组使各组间形成竞争态势,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每次开展活动都要做充分准备,力争取得理想的效果.

(5)平等尊重原则.

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彼此平等,都有为团队献计献策的权利,也都有为团队贡献力量的义务.

3学习互助小组制度的日常建设

建好互助小组以后,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借助于各项制度对互助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做出具体明确的分工,制度建设是学习互助小组取得进展的关键.在制度的框架内,小组成员不但要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还要帮助他人完成任务,进而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同学们创设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奋发成长的和谐氛围.

3.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为加强学习互助小组制度建设,保证学习互助小组组长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学习互助小组管理办法》、《学习互助小组组长选拔办法》、《学习互助小组组长培训方案》、《学习互助小组组长考核办法》、《学习互助小组组长工作条例》等,为学习互助小组组长的管理、培养及其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依据,并在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

3.2建立选拔、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和完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学习小组组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学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奠定基础.

(1)学的选拔.

学首先必须热心于互助小组工作,对自身的工作及努力方向有清醒的认识,思想品德良好,政治责任感高,工作中能秉公办事、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其次,学必须自身学习成绩优异,头脑灵活,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责任心强,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再次,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要保持自身心态不受外界干扰,而且要善于把握同学的心理动向,这样才能胜任学习互助组长工作.

(2)学的培养.

学任职之初也许并不完全具备以上各方面素质,因此进一步的培养便显得愈发重要.对于学的培养,应坚持岗前集中培训与岗中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坚持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坚持榜样示范和追踪反馈相结合,适时召开座谈会进行经验总结.工作初期可实施“老带新”方案,即由上届的学带新一届学,后期要做好工作交接,使学习互助工作薪火相传.与此同时,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还要贯彻培养和管理并重的原则,既要为学提供锻炼机会,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

(3)学的考核.

为激发学的工作热情,促进学习互助小组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学考核机制必然要提上日程.学的考评应侧重品德、实绩及个人成绩三个方面.品德考核的是学的奉献精神,实绩考核的是学对班级总体学风建设所做的贡献,个人成绩考核的是学在开展工作时,是否能做到学习、工作统筹兼顾,这也是考核学是否胜任的根本前提.对于学的考核,应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引入淘汰和竞争机制,对于考核优秀者给予表彰,对于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调换,从而增强学的责任意识与危机感,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局面,有效促进学习互助小组制度健康持续发展.

(4)完善学激励机制.

为了加强学队伍建设,保持学习小组的活力,同样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学习小组活动中,首先要积极宣传学习小组为同学们提供的宝贵锻炼机会,完备的选拔、培养、考核机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其次,对于参与工作的学要及时颁发聘书,对于表现优秀的颁发优秀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再次,要将学纳入梯队后备学生干部队伍当中,并且优先推优和就业,以此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学习小组活动中来,从而为班级的学风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4结语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4

目前,在学位论文选题上,专业学位论文有与科学学位论文相混淆的趋势,有部分论文学术性有余,实践性、应用性不足。按要求,专业学位论文是要重点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8)6号文件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要求是: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但由于各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及导师对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认识不统一,甚至不清楚,导致了专业学位论文选题仍存在科学化倾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基础知识为依据,要培养出从事医学专业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临床“专家”人才,从而体现“知行统一”的特点。因此,我校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明确了对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并不断探索、完善其质量保障体系。我校通过制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原则》,加强导师及研究生管理人员培训;通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答辩过程管理等途径,更好地引导研究生立足临床实际工作需要,选择恰当的临床问题作为研究课题,避免为了盲目追求高、精、尖的科研项目而脱离临床去从事单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事实上,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要遵循创新与实用的原则,根据所在医院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专业及研究方向,选题可以包括调查研究、病例分析、临床经验总结、前瞻性临床研究、临床观察研究及临床新技术革新等方面。在整个课题设计及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导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充分发挥导师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多渠道、联合培养的模式,为研究生课题的完成及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最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明确选题标准的同时,我们从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狠抓学位论文全程管理、创建各种激励机制等环节入手,通过建章立制,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不断探索并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行逐级管理

截止2013年6月,我校统招研究生已达1234人。为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大力推行“三级四导”管理体制,即实行“研究生处—院部—学科”三级管理体制;具体培养过程中,以导师为主导,学科为辅导,院部为指导,研究生处为向导。通过这种逐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保证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保障了学位论文质量稳中有升。我校近八年来,先后制定学位相关管理制度近20项,并应用于日常管理中,经过反复实践再行修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了学位管理,促进了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质量的提高。如我校实行了年度院部考核制度,更好地推进逐级管理体制。从修订导师遴选条件、定期进行导师培训、制定导师考核制度、制定兼职导师管理办法及优秀导师评选等办法入手,制约与激励制度相辅相成,从而加强了导师队伍建设,突出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地位。落实学位论文期中检查,跟踪检查学位论文撰写情况。实行学位论文科研原始资料审核及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严把论文评审关。建立优秀论文评选激励机制,积极开展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工作,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创新与创优热情。修订学位论文答辩相关规定,举行观摩答辩,严格规范整个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实行制度,对研究生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质量实现了公开检验。制定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办法,加强了学术道德规范,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鼓励研究生申报创新基金项目,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支持研究生管理队伍、导师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推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临床培养单位管理与合作,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我校通过以上举措,全方位健全管理制度,进行多环节、综合管理,有效保障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提倡研究生“自我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人才,其培养目标和作为学习者的身份特征决定他的学习特点在于自我教育。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研究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尤其在科研学习方面更显不足,限制了研究生学习成长和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自我教育是研究生为完善、发展自己而自觉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我们认为研究生自我审视、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科研学习、论文写作等各种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学位论文的撰写,不应是最后一年才提上日程的任务,而应该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自入学伊始,一个循序渐进筹备的过程。经过三年的自主学习,不断积累,最终将所见、所学、所想、所做汇总,提炼成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此外,我们把学术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各阶段,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临床教学等过程对研究生进行引导、管理。通过各类培训,告知研究生、导师、各院部及学科管理人员相关管理办法,不断强化学术道德规范,逐级管理,努力引导研究生树立科研诚信意识,防止少数研究生和导师不求质量,以求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从根本上杜绝了学位论文造假现象。

四、结语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共词分析;研究热点

一、高校师德师风的研究热点

(一)历年发文量分析

学术论文的发文量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问题的影响程度。统计336篇学术论文,可以得出高校师德师风研究领域的历年发文情况,自2001年,针对高校师德师风的研究开始出现,开始发文量较少。2006年之后,学者对高校师德师风的探讨增多,发文量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虽然在2017年略有下降,但是随着2018年《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出台,关于高校师德师风的发文数量迅速增多。从整体趋势上分析,高校师德师风的相关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文数量也将日益增加。(二)高频关键词的分析笔者通过识别和分析关键词,从统计的学术论文中获取原始关键词1120个,按照高频关键词计算公式[1],得到频次超过20的关键词,即高频关键词共8个:发展对策、高校教师、建设重(难)点、现状、内涵、重要性、评价、新时期。

1.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史晓东从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对师德师风进行界定,认为师德师风包含师德和师风,前者指向教师的内在精神品质,反映个体品德修养;后者指向教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反映行为习惯[2]。周宏分析了高校师德师风的特别属性,提出示范性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专属内涵,决定了高校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不应满足于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既有职业道德规范,而应该追求卓越化,为人师表,创造更高的职业幸福[3]。总体来说,目前鲜有专门研究高校师德师风内涵的论文,现有研究大多数缺乏深层分析,没有细化高校师德师风的具体内容、标准、特征。师德师风内涵是开展高校师德师风研究的基础,必须准确把握。

2.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认识,明确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探讨。有的学者从高校层面出发论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如回春园提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4];有的学者则基于国家、学校、个体角度探讨其重要性,如荣立和认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党的建设、学校事业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5]。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建设,还影响着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深远。

3.高校师德师风的现状。目前,对于师德师风现状的关注较多,学者对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如袁进霞认为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出现了对教育事业缺乏神圣感、对学生缺少责任感、对自身缺少自律感、对学术缺少使命感等问题[6]。关于师德师风问题的根源方面,雷占荣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认识的不到位、管理的不到位、教育活动的不到位、师德建设理念的不到位引发了高校师德师风的问题[7]。相关研究显示学者肯定了高校教师的主流,认为大部分教师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积极努力地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学校及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对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学者的研究多是基于师德师风的某些具体表现进行阐述,缺乏全面整体的认识及深层次分析。一方面,学者们对于原因的探讨更多关注于教师个体或学校层面的单方面因素,但是逐渐重视从社会、学校、教师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考虑,这是今后的研究趋势;另一方面,对于原因的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加强,形成有效体系,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

4.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及发展对策。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如赵培举认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从强化自律意识,建立考评机制、监督激励机制、组织领导机制、培训机制、模范引领机制、环境影响机制等方面进行[8];韩泽春等提出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就是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强化师德灵魂,锻造教师崇高的道德品格和人格情操;在路径方法上则要加强理论武装,实现观念认同,并将观念外化为行动,完善长效机制[9]。综上所述,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有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学者大多从中观层面即高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在国家和社会等宏观层面,以及教师自身微观层面的探讨则很少,这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5.高校师德师风的考核评价。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考评制度,有助于充分发挥师德师风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学者主要从师德师风考评的涵义、原则、现状、考评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如糜海波认为师德师风评价须把握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全面性与公正性相统一、人本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10];赵静认为高校师德评价需要设计科学的评价标准,完善师德评价内容,采取客观的评价方法,丰富评价主体,强化评价监督,健全反馈机制[11]。师德师风考评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外在他律与教师内在自律的重要途径,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性、体系上的探讨,求大求全,而对于如何建立评价指标及建立什么样的评价指标,特别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等具体操作方面缺乏深入研究,今后应从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入手,结合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合理的、可操作性的考评内容和指标体系,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选拔、聘用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6.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重点、难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包括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不乏重点和难点。有学者从师德师风的建设内容入手进行探讨,如黄少强认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应该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教师的科研等方面加强[12]。师德师风是道德的一个特殊领域,师德师风培养的过程是由外在规范的他律走向内在价值的自律的过程[13],兼具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特点,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道德的自律性与制度的他律性等关系。这启示我们既要注重宣传、培训等柔性手段,又要重视制度建68江苏高教2019年第12期设、考核评价和监督惩处等刚性手段,通过他律性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7.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师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师风。大部分学者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着手,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如佟书华等认为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在分析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4]。新的时代要求赋予师德师风建设新的要求,将高校师德师风置于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中进行研究,无疑具有深刻意义。从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师风的特点、表现形式、面临的新要求缺乏研究,今后应该在“新”方面多做文章;另外,将“双一流”建设等战略与师德师风结合起来探讨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思路。

二、研究结论与未来思考

(一)研究结论

1.分析合著情况和作者机构可知,师德师风研究的科研合作情况较少,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很少,且作者机构单一,基本是学校教师或宣传部门、人事部门、工会、图书馆等部门管理人员。

2.经过高频关键词和聚类分析可知,我国高校师德师风的研究热点包含8个高频关键词,其中,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是最为关注的研究内容。现有论文多从师德师风的重要性、现状、问题和原因出发探讨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和对策,对于师德师风的内涵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不太重视与热点领域的结合,对师德师风的时代性分析不够透彻,从而使得研究在思路和方法上存在三点不足:理论性和时代性的忽视、定量分析和数据支撑的缺乏、综合性和评述性文献综述不足,由此导致师德师风的相关研究具有片面性,缺乏说服力,提出的解决对策易与社会实际不符。

(二)未来思考

1.重视基础理论的指导性。其一,当前的高校师德师风研究论文总体上缺乏理论性,在336篇论文中仅有5篇论文分别以TRIZ理论、心理关怀理论、缄默知识理论、定位理论、胜任力理论为基础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二,关于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学者只进行了简单定义,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对师德师风的内容、表现形式没有深入分析。高校师德师风研究领域对理论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使得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支撑,而且限制了研究视野。加强高校师德师风研究,一方面应积极借鉴其他学科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及优秀研究成果,比如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开展研究;另一方面要从道德角度、新时代背景等方面对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进行分析。

2.开展实证调查与分析。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师德师风研究都遵循指出师德师风的不足、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建设对策的思路,学者往往结合个人工作实践进行经验总结与思考,只有少数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师德师风的外在体现、总体评价、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等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探讨师德师风的改进方式。而且研究多就本校、某一类高校或某一区域内高校开展研究,导致调查对象有限,调查信度和效度不明确,分析方法仅停留在推理及经验总结层面,缺乏科学的实证分析。未来应在深入分析高校师德师风内涵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采用行之有效的调查手段,提高问卷的信度及效度,针对更大范围进行调查分析,并选取代表性高校进行深度访谈,还要注重对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利用定量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模型等手段进行科学分析,确保研究的说明力和可信性。

3.推进高校师德师风与社会热点及时代背景的交叉研究。当前,师德师风的研究与其他交叉领域及社会热点的结合远远不够,虽然有一些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统一”、中国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等视角探索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但大多数研究者的关注点仍仅限于师德师风本身。今后若不结合或借鉴其他研究领域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高校师德师风的研究面将会越来越窄,且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将会越来越弱。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需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深刻把握时代脉搏,更好地服务社会,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寻求创新和突破点。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6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期刊出版中,期刊编辑部认为比较突出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一稿多投(85.3%)、同一学术成果重复发表(58.7%)、抄袭剽窃(49.7%)、署名不当(33.1%)[2-3]。抄袭剽窃、署名不当、故意隐匿重要参考文献这三项也是编辑部和学科专家公认比较突出的学术不端行为。一些学科专家对“隐匿重要参考文献”和“引文标注或注释不合理”这两种不端行为比较重视[4]。任何科研活动都是基于前人的基础,对他人成果不加以标注而直接引用,实际上是有意或无意地将他人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原创性成果,这种行为对于原作者来说是极大的伤害,也给整个学术交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通常与人性、各国具体的学术环境和整个社会大环境存在密切相关性。有研究表明,科研人员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现实的利益诱惑、绩效至上主义和社会期望值过高[5]。学科专家认为期刊出版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指导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问题”“缺乏学术道德教育,作者意识欠缺”和“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制不完善”,其中尤以“指导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问题”最为突出,近80%的学科专家认同这一点[6]。设想科研评价体系导向一旦功利化,无疑将形成浓烈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在无形中共同构筑一个利益怪圈并且使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扭曲一些科研人员的心灵和行为。这一点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缺失,作者意识薄弱”也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2009年7月10日,中国科协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60%以上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我国科学界的科研道德素质有所下降,近半数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不端是一种常见现象,相当比例科技工作者持宽容态度。显然科研群体对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点与学术道德教育不到位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监督机制和惩戒制度不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这其中不可免除学术期刊自身的责任。

三、防范对策与建议

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是复杂的,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关键在于整个科学道德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仅仅依赖于科学界的自律、学术期刊加强审稿力度和惩戒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着手,全面防范抵制学术不端之风。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频繁在社会上曝光,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应对措施和处理办法。与此同时,成立了一些专门从事科研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建设的组织机构。在政府层面,有科技部的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等;在科技机构和大学层面,有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这些相关组织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研道德制度。比如,科技部于2006年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凋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科学院制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7年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5年通过的《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为防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科技期刊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亟须建立更加具体可操作的防范措施,建议从四个层面予以关注:(1)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法律法规比道德规约更具威慑力和约束力,因此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强针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立法工作。(2)加强科学道德诚信教育,培养自律诚信的科学道德素质。比如,针对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开设科研道德课程,针对科研机构强化科研人员的岗前培训等。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认识学术不端的危害,明确科学研究的道德底线,自觉抵制学术不端之风。(3)制定学术期刊(或学科领域内期刊)通行的学术不端行为防范处理措施,并在同行期刊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这一点对学术期刊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有统计表明,高达97.4%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呼吁制定领域期刊通行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制度。(4)编辑部完善制度建设,在加强防范的同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例如,编辑部应根据审稿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补充修正期刊的审稿制度。《科学》在“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之后,特别添加三项措施补充其审稿制度,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要求论文所有作者指明自己在科研中的具体贡献;所有作者签署同意论文观点的声明;改进图像识别技术,利用科学招待会鉴定图片真伪。其实,从细节入手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是编辑部层面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最为切实有效的措施。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7

关键词:科研管理;新建本科;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处于本科建设的初级阶段,在科研管理工作各方面有待完善,往往效仿其他一般本科院校开展科研管理工作,同时未能完全摆脱专科时期的思维束缚,严重阻碍学校科学研究的发展。为了提升科研质量水平,新建本科院校需结合自身特有的情况,找准定位,坚持应用型科研发展方向,开展科研管理工作。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调查,梳理出其在科研氛围、激励导向、制度建设、管理队伍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特点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提高科研意识,营造科研氛围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在相关大专院校基础上升格而来,学校和老师对于科研的认识和态度仍然停留在专科时期。首先由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的中心工作集中在教学,同时学校缺少相关的科研条件和氛围。教师对科研的了解甚少,普通教师没有科研的观念,迫于职称和考核压力,消极对待科研,难以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缺乏将相关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成为教学内容的意识。新建本科院校学校知名度低,在项目申报和论文投稿中不占优势,教师对于高层次项目和论文更是缺乏科研自信。第一、教学与科研同为高校的基本职责,在保证教学的情况下,学校需要提升教师对科研的关注,关注教师个人学术研究的发展,制定科研激励政策,在年度考核、评定职称以及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面予以兼顾,激发主动参与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完善科研条件,对学校科研的软硬件投入需要有一定的保证,保证所需外文资料数据库,畅通信息检索渠道,以及购置相关先进的仪器设备。第二、教师个人需要坚持学术自由、学术自主,方能实现突破和创新,同时拥有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良性互动理念,争取将学术前沿知识带入课堂,实现教学的学术化,树立正确的教研观,在做好教学工作时加强科研。第三、提升科研能力,给予教师科研信心,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相关的经验,研究方向不明确,学校制度不清楚。学校需要定期举办科研工作会议,解读科研政策文件,普及科研知识,激发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同时,积极举办学术会议、沙龙等多样学术交流活动。聘请校内外科研骨干开设工作坊,从选题、申请书撰写以及论文润色等方面进行指导。邀请国内外学界名家举办“科研讲坛”,把握研究热点和国家大政方针,结合科研团队建设和自身优势,形成教师个人的科研定位。最后,学校需要在制度层面,实现类似“传帮带”的科研导师制度,通过一定的经费支持,提供可持续性的指导。

二、健全科研制度,坚持应用导向

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形成了相应的科研管理与服务机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文件。相对于一般的本科院校,由于刚从专科院校转变而来,缺乏相关的直接经验,认识和理解不到位,在科研的管理与服务的理念上存在一定误区。第一、科研管理偏重“管理”,缺少”服务”意识,致使教师们的体验不高,科研氛围不够。为此,学校应该在上级“放管服”文件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减法,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科研管理队伍不断创新管理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科研服务质量。第二、过分追求项目获批立项,缺乏后期管理。通过各种奖励制度,鼓励教师们进行项目申报,同时以新建本科院校的身份,甚至利用相关资源获取项目立项,但没有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与督促,缺乏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辅导,导致项目最终难以保质保量完成,甚至被延期,直至撤项,忽视了相关撤项对个人、学院和学校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该制定项目后期管理办法,对于延期撤项的给予惩罚性负向激励,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形成危机意识。第三、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往往注重项目立项奖以及相关论文奖励,而对人员培养,团队建设,学术交流以及平台建设等方面缺乏相关制度的有力支撑。学校需要通过制度在人、财、物方面,扶持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以及重大项目培育。在人才方面,积极推进“外引内培”人才建设,发展潜力科研骨干,组建科研团队,培养科研骨干申报省部级及以上重大重点项目,进行交流与深造学习。第四、新建本科院校普遍是应用型本科的发展道路,但是制度评价内容和指标并有突出应用型的需求导向,过分地关注科研项目的级别,忽视了项目对学校应用型定位发展的匹配程度和支撑作用。科研成果方面,制度评价内容和指标又盲目崇拜论文级别,过分倾向高层次论文,按照研究型大学思路构建评价指标,导致教师成为论文机器,使得学校在发明专利、横向委托课题以及其他应用性成果缺乏,难以支撑学校应用型定位的发展。所以,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制度应该具有导向性,充分体现出对应用研究和学校特色的倾斜,通过各项指标的倾向性,逐步引导教师从自主研究到贴近学校自身应用型发展研究,提高应用研究的比重。比如,适时修订校定权威期刊目录,符合学校定位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

三、完善激励机制,强化激励导向

新建本科院校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在各方面都加大了投入,短期内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学校也同步制定了相关的激励制度,学校的科研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提升。但是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人员激励制度普遍存在一些局限,无法满足学校科研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初期的部分制度大多是在其他高校的基础上,进行删删改改,并未贴近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新建本科院校获得的上级部门经费投入有限,造成人均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在相关奖励、项目配套和人才引进力度上不够,甚至经费不能及时到位,严重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所以,学校需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拓宽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实现科研经费投入的年年递增。第二、奖励制度偏向物质化,倾向于奖励金额的多少,没有关注到教师精神激励的需求,对个人荣誉、科研地位(头衔)等精神层面往往缺乏重视。为此,学校需要将物质和精神激励方式有机结合,除了一般的金钱奖励之外,还能通过给予相关的荣誉和身份进行激励。比如,取得的突出成绩进行宣传报道,评选年度科研先进个人,聘任“帮扶”导师。此外,组织和个人激励相结合,对相关科研单位、科研团队给予激励。这样极大程度地调动教师个人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三、激励制度评价内容和指标分类细化不充分,打击教师科研积极性。大多数激励制度评价指标中,对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关注不够,即使部分新建本科高校采用理工和人文分类评价标准,仍然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在研究规律与研究成果上的特点和差异。比如,在部级项目申报上,医学、数学等自然科类学科相对于英语、设计类人文社科类学科占有较大优势。评价指标甚至对某些学科取得的,拥有学科特点的科研成果不采纳认定,严重打击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各学科自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成果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能够使得激励评价制度能够更好地引导教师基于各自学科开展应用型研究,评价指标体系中充分关注各学科特点。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依各学科自身研究特点分类。邀请相关领域专家,针对每一类学科设计更加合理的指标,确定每个学科的论文级别、项目层次的认定,形成各自的评价内容。

四、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之前,通常采用扁平化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集中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具有资源整合能力强,管理流程短,管理效率高的优势。但随着科研规模的日益增大、科研队伍人员增多以及科研活动多样化,学校科研管理人员深陷常规性日常事务,难以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质量,无法集中精力规划和统筹全校科研发展,不利于学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实行校院二级科研管理模式,将科研管理流程下放至二级学院,给予二级学院部分科研管理权。新建本科院校中的二级学院科研管理队伍一般由学院(副)院长和科研秘书为主体,大多是兼职人员,甚至身兼数职,普遍存在科研管理业务能力不强、精力分散,管理人员队伍稳定性差、工作延续性差。第一、现行二级科研管理体系中,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管理职责不明确,往往使得二级学院作为“二传手”,仅仅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失去对本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职能。通过制度明确下放权责,二级学院才能规范、合理地把本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做实做细,激发主动性和能动性。第二、为了保证二级管理模式的管理质量,需要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学校对二级单位层面的考核,依据各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各级别项目立项、科研成果、科研获奖以及科研活动等方面进行科研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到全校二级单位及负责人的年度优秀评比。二是二级单位对内部教师进行分类考核,按照不同职称和岗位,制定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科研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个人年度考核和绩效奖励。第三、为了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激发创造活力,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学校通过相关制度,支持科研平台、重大项目和学术交流等科研活动,支持和引导科研朝着学校定位方向发展。制定有效的正向和反向激励机制,对科研考核优秀的二级学院进行奖励,反之进行通报批评,扣减预算支持。对于考核优秀的教师,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之上,配合以精神奖励,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第四、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研管理业务素质,进行针对性培训。思想上,增强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业务能力上,熟练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各项科研管理政策、项目申报指南、项目过程管理、经费预算、成果管理、学术交流等。同时,学习使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将其融入到科研管理与服务中,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对二级科研管理队伍进行考核与激励,定期评选科研管理先进个人和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同时在职位晋升方面得到倾斜,提升职业认同感,充分激发各级科研管理的主动性。第五、推动科研管理档案建设,随着科研管理规模的日益增大,科研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不断丰富,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流水账式粗犷的科研档案资料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对于科研管理中涉及项目、团队、基地等资料和数据,校院二级及时审查并归档,争取做到电子与纸质双备份,形成线上和线下档案管理。为今后的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溯源追踪的需要。同时,树立严格的保密意识,避免知识产权问题,严守相关信息安全。

五、强化后期管理,注重项目质量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视立项,疏忽项目后期管理。急于提升学校科研相关指标,通过各种奖励制度,鼓励教师们进行项目申报,以此来提高科研项目立项数和到账经费数额,其中不乏通过相关资源获批立项,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项目获批之后,在学校缺少相关科研氛围和科研诚信意识淡薄的大背景下,思想认识甚至仍然处于专科阶段,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缺乏实际的监督。同时项目负责人科研底子薄,相关专业领域知识缺乏掌握不够,导致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为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加强项目后期管理,实现项目的过程性监督,以此来规范和引导科学研究,方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科研项目,实现良性循环,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科研事业的发展。1.利用学术讲座、校内外专家科研座谈会以及外出交流学习等举措,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引导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正确的科研行为。2.通过科研项目后期管理制度规范科研相关行为,贴合本校的后期管理制度是开展后期管理的保障,同时也是为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服务,便于激励和约束的统一,特别是反向激励措施,如有项目撤销,本人三年内不得申报任何项目,所在单位年度考核扣除相应分数。3.采用高效的管理模式,传统的一级管理模式无法胜任后期管理。首先,在放管服大背景下,充分相信项目负责人,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给予足够多的自主权,同时强化其本人主体责任意识。同时推进二级管理模式,二级学院能够进行监督,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计划。

【参考文献】

[1]黄东升.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实现科研转型[J].中国高校科技,2018(10):22-24.

[2]崔怀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分类评价构想[J].管理观察,2017(13):157-158.

[3]罗兴奇.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评论,2014(10):9-11.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8

关键词:学术生态;科技期刊;科研诚信;出版伦理

科技期刊是科研工作者获取最新学术成果的主要平台,是我国科研成果面向国际的主要窗口,同时也是科研诚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与质量快速发展,出版内容的可见度大幅提升;同时,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不断出现。因此,重视科技期刊出版伦理制度建设和学术失信惩戒制度建设,加强期刊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对提升科研诚信水平、净化学术生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科技期刊编辑而言,一方面应做好学术不端行为的守门员和防火线,主动探测、防范科研诚信相关问题;另一方面也应自身过硬,恪守出版伦理与职业规范,认真履行科技出版的责任与使命。同时,科技期刊编辑也应积极参与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体系建设,建言献策,共同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1科技期刊应对科研诚信问题进行有效规范与监督

一篇科技论文的发表包括投稿、评审、编辑、出版等环节,其中每一步都涉及对科研诚信问题的核查与监督。科技期刊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应对常见问题高度敏感,尽量主动发现,提前排除。

1.1对常见的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问题进行规范说明。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做不到熟知诚信伦理相关的所有知识,而且不同研究领域往往还存在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习惯。因此,科技期刊可在投稿指南、稿件处理流程等公开信息中提炼出本刊常见的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问题与规范,供作者比对、参考。这是科技期刊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较为薄弱的环节[1]。以生命科学领域经典期刊《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中文名为《生物化学学报》,创刊于1905年)为例,在投稿指南中,除了期刊特有的出版政策,还包括编审流程、科研成果共享原则、医学伦理政策、数据可获取性要求、版权要求、撤稿要求、图片处理要求、利益冲突说明、署名标准等等[2]。可以看出,这些往往是科研工作者最困惑、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如果作者能够理解并遵守,期刊能够有效监督,通常可以满足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期刊可要求作者必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的原始数据;科研图片必须反映原始的结果,不得过度处理;图文版权转移、再使用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作者必须申明论文所涉及的学术工作没有利益冲突,著作权人需要从书面上对科研诚信做出保证;论文中涉及的实验方法与材料、软件数据等要与所有科研人员共享;科研工作必须符合相关的学术伦理规定;涉及人体的研究需要提供相关的审查文件;作者署名和排序要符合相关标准,通信作者要承担相应责任与享受应有权利;等等。

1.2对科研诚信相关问题高度警惕并主动核查。在论文编辑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出版全流程,主动探测、挖掘潜在的科研诚信与伦理规范问题,并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信息进行排查。同时,学术不端行为也呈现出越来越隐蔽的趋势[3],期刊编辑应积极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对新老问题都能保持熟知与警惕。在出版过程中,需要集中核查的问题包括重复发表、抄袭与剽窃、不合理引用、非正当署名、违反出版法律相关法规、未完成实验伦理审查、政治问题等。对于每篇投稿,重点问题都应至少排查1次,且力争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后期的无效投入。目前,已有多种软件和支撑数据库来帮助期刊完成这一过程,如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AMLC以及国外检测系统CrossCheck、eTBLAST、PaperFree等。国内外大多数主流期刊已将软件核查作为文章处理的必需流程,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投审稿系统EditorialManager的标准流程中,甚至包含了对每篇投稿进行科研诚信方面的人工核查,只有核查通过的稿件才能送达编辑部手中。对于存疑的稿件,期刊编辑部应及时通过多种方法确认,如对于稿件,可参考业内专家总结的方法进行识别和防范[4-5]。确认存在疑似学术不端行为以后,期刊编辑部应尽量进行退稿而非退修,退修往往会使初次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为编辑部带来更多隐患[6]。

1.3严格遵循同行评议的原则与规范。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沿用数百年的核心规则。同行评议既是对科研诚信相关问题的监督,同时也是一个本身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例如,2017年4月,国际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对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所发表的107篇来自中国的文章进行一次性撤稿,其原因就是作者推荐了虚假的审稿人,得到了虚假的评审意见。然而,在此过程中,《肿瘤生物学》编辑部并没有对审稿人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7]。研究指出,对于高质量科技期刊来说,编辑部审稿制度结合同行评议制度可大幅提升期刊的运行效率[8]。期刊编辑部在组织同行评议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制度上维护审稿的独立性,合理确定评审模式(单盲、双盲、单双盲结合、开放评审等),合理制定审稿的流程和审稿人规范,保证其他各方(包括主编、编委会等)不进行非正常的干涉。其次,期刊编辑应仔细评估审稿人资质与质量,慎重对待作者推荐和回避的审稿人。再者,期刊编辑对审稿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现象应高度敏感,比如过快过慢的速度,过好过差的质量,可能存在的偏见,等等[9]。最后,期刊应该尊重同行评议的结果,不随意删改评审意见,并帮助评审人与作者进行适度沟通,同时合理地处理申诉。当前,同行评议的公正与规范已经成为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2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本身应恪守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在已公布的科研诚信案例中,涉事主体除了科研人员以外,有时还包含了期刊编辑,其中有些是期刊编辑有意为之,有些是工作中的粗心与失误。可见,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也应洁身自好,恪守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2.1加强对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期刊编辑的工作往往难以被读者、作者所直接了解,工作量和质量也难以进行量化和考核。对来稿的核查标准更多地依赖于编辑本身的精益求精,这也是期刊编辑职业素养和敬业态度的最直接反映。因此,应重视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使其真正成为科研诚信的捍卫者和防火线。加强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牢记自身岗位在科研诚信共同体中的责任使命,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对投稿论文严格把关。第二,严格遵守期刊制度,崇尚道德自律,按照期刊标准处理稿件,拒绝利益稿、人情稿、关系稿等[10]。第三,严格遵守科技期刊出版在过程中的“第三方服务边界”[11],不与中介公司、等不合理、不合规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合作。第四,编辑稿件严谨耐心,一丝不苟,严格遵循我国现有的编辑出版相关标准与规范,实现内容的标准化、精品化,切实为科学家提供优质服务。

2.2对涉及的失范行为谨慎而积极地处理。之后,将由广大读者监督并反馈科研诚信相关问题。对于此时暴露出来的潜在失范行为,期刊不应消极回避,而应该谨慎核实其真实性,积极面对,按正当程序及时严肃地处理,必要时可与作者所在机构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对于可能出现学术不端问题的稿件,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撤稿。撤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明确证据显示文章内容不可靠(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内容在之前发表过;构成抄袭;研究过程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作者一致主动要求撤稿。撤稿的最终决定权在于编辑部而非作者,对于符合撤稿标准的稿件,期刊应按撤稿规范妥善处理,在所有版本上撤稿声明。撤稿声明应单独成文,免费开放,并在网络版本上与原文互为链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不符合撤稿标准的稿件,不应简单粗暴地进行撤稿,而应采用关注声明或更正声明[12]。其中,关注声明主要针对以下情况:存在疑似但无法确定的学术不端行为;作者的解释相互矛盾,短期内无法达成一致;对于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需要时间较长,等。更正声明主要针对论文中存在的少量非主观性错误。对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的多种伦理问题,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onPublicationEthics,简称COPE)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建议,尤其是COPE流程图[13-14],是实际工作中期刊编辑的有益参考。

2.3积极主动地履行传播科技的责任与使命。除了保证内容真实和符合法规,科技期刊还应关注自身在科技传播方面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在实践中促进研究内容在学术共同体内的分享。这不仅是出版伦理的延伸,也是科技期刊在学术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体现。首先,论文内容应按照既定模式保证文章内容的可获取性。获取模式主要包括订阅、开放获取和延迟开放获取。这由期刊所有者、出版机构等共同商讨决定,一旦确定就应遵守,无论是作者、期刊还是第三方,不得对订阅论文擅自进行免费传播,也不能对免费的论文进行收费售卖。其次,论文的获取模式也应尊重相关规定,促进科技论文的开放与共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要求,所资助的研究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6~12个月后应在国家平台上免费开放获取。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规定,所资助的研究论文在出版1年后,应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研究知识库并免费开放获取。期刊应支持并监督这一投放过程。第三,期刊应监督文章支撑数据的妥善存储。国际上科研共同体建立了多个公益性开放数据库,专门存放期刊无法直接发表但对后续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如蛋白质数据银行、核苷酸序列数据库等,期刊出版者应监督作者按照已有规定提供相关内容妥善存储。

3完善学术生态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的重要意义,我国各界已经形成了一致的共识,相关研究成果增长明显[15]。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如科研数据真实性检测难度较大、学术不端相关问题反馈渠道尚不清晰、联防联控机制尚不完善等。这里针对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面对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3.1利用大数据系统助力科研诚信问题的探测与审查。在科研诚信方面,除了较为熟知的比对系统之外,国内外还开发了多种大数据系统保障科研诚信的监督与管理,可成为科技期刊工作者的有益参考工具[16]。例如,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RCID)、全球科研人员交流的网络社交平台ResearchGate等。在这些数据库中包含的学者任职、论文、基金、审稿等信息,不仅全面、公开、透明,而且多为第三方导入,保证了学术名片内容的真实性。针对作者定义贡献不清的问题,国外科技期刊服务商开发了作者贡献度角色分类法(ContributorRolesTaxonomy,简称CRediT),将作者贡献分为较为清晰的14类。目前,ORCID、CRediT等已经得到了很多投审稿系统、出版系统的支持,并已加入Crossref元数据中。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应与时俱进,充分了解、利用这些大数据信息,协助探测和排查科研诚信问题。

3.2有效整合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规信息。在实践中,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出版工作者,往往都难以系统、详尽地了解所有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规,而这些内容又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因此,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整合,言简意赅、定向高效地传播给科研工作者,可对学术生态系统建设带来较大帮助。此外,对于目前已经出现的案例,尤其是常见的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撤稿信息等,可以建立相应的数据体系。美国已于2010年建立了国际撤稿监测网站(RetractionWatch),监测跟踪撤销学术不端的论文。我国期刊也进行了相应尝试[17-18],目前还应进一步推广,建立更为系统、全面、具有较强可见度和实用价值的撤稿数据库、学术不端案例数据库等[19],从而达成有效的信息共享,供科技期刊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借鉴参考。

3.3加强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制建设。当前,我国在科研诚信方面的法制体系尚不够健全,使科技期刊在反馈、核查、处理相关问题时低效且被动。如,根据对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的207篇撤销论文进行的统计,明确提出对作者进行处罚的仅16篇,其中仅有2篇提供了所有作者的姓名。责任认定、处罚依据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20]。这一数据与之前类似研究的结果相比,并未有所改善[21]。对于一稿多投、抄袭等其他常见的学术不端现象,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22]。此外,科研诚信相关法律尚存在较多真空地带,如对等行为如何定罪,对相关机构如何取缔等。在缺乏有力法律保障的情况下,期刊编辑部、科研院所相关机构等的职能和权限非常有限,实际承担主体职责时遇到大量困难。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明确的反应机制和健全的问责制度,将是科技期刊工作者提升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问题处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