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论文范例

艺术文化论文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双创”;双师型师资;人才优势

2015年由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从此,“双创”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常态。毋庸置疑,人才是双创的硬核,是新常态的第一动力。为回应时代需求,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都积极踊跃地探索实践,为双创人才提供各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养能够在各级各类文化艺术机构从事创意、经纪、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将双创教育有机融入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取得实质性成果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文化艺术管理双创人才培养中双师型师资的优势和价值

2019年初,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界定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1]。因而,文化艺术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双师型师资,其意涵也应该是双能力型教师,既具有文化艺术管理相关理论的教学能力,也具有某种类型文化艺术机构管理或某种门类文化艺术项目管理的实践教学能力的人才,同时还应兼备思政教育意识和教书育人能力,能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高度融合。

(一)互动汇通——理论与实践有机互补

目前,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师资多来自于学校和各类文化机构。来自学校的师资,虽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教学培养,但缺乏文化艺术机构实践经历,知识和技能与行业的实际及最新发展存在脱节。而来自文化艺术机构的师资,虽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对文化艺术管理现状了解,但在专业理论修养及教育教学上缺少系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经验层面的动手能力较强,理论层面的系统归纳、研究能力弱。两者各执一端,都不能适应文化艺术管理双创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作为具有双能力结构的双师型师资,他们的学缘背景及行业实践经历能有效克服上述弊端。双师型师资的知识素质结构多维融合,理论思维与实践能力的互动汇通,给传统教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双师型师资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创新项目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贴近行业实际,根据行业需求开发多个新的专业方向,为专业建设做出贡献,提高双创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此外,双师型师资由于具有行业机构工作经验,对行业有深度了解,与行业机构的对接更有效,融入得更迅速,也能更准确地判定合作目标与可能性。通过他们的引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能更好地有机融合。

(二)跨界融通——双创教育的新动能

目前,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双创教育还在起步阶段,要实现递进式发展,必须具有跨界与融合的新理念,“跨”与“融”是创新的动能。双师型师资在理论知识体系上实现融合,在行业门类架构中实现了跨界,这些素质与优势必赋能双创人才的培养。一是突破校内外各层面的固化界限,聚焦协同发展。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既需要鲜明的个性特色,也需要各行各业协同创新。双师型师资的多重身份及丰富的社会阅历有利于突破各个层面固化的壁垒,实现大学及各个专业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也为推进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协同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更有利于拓展协同范围,深化交互程度,将视野融入世界知识生产的宏大体系中,实现与时俱进、互利共赢。二是促进学科融合、培养跨界能力。面对双创新常态的新问题、新情况,从单一学科视角审视,难免管中窥豹;要构建跨学科的文化视野,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才能实现前沿领域创新。因而,专业师资队伍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理论视野与实践架构能力,引领专业人才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创意、新方案。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5G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紧密结合,对人类文化艺术乃至人类社会的改变,也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师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三是有利于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AI、5G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迭代异常迅猛,双创人才既要具备复合知识背景与开放胸襟,又要有特定方向精深创新的能力。双创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也不可一蹴而就,其应与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体系有机融合,实现整合创新、结构优化、布局拓展、功能升级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教师只有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与融合创新的能力,才能赋予学生更多启迪。

(三)产学研贯通——双创育人的合力平台

双创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创新意识、思维、技能及创新性人格。其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给学生提供多元、全方位的学习体验,为学生建构富有创新价值的学习场域。产学研贯通模式打造了教学、科研及实践育人的合力平台,使学生具备敏锐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在这方面,双师型的理论积淀与实践能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第一,针对传统高校产学脱节等弊端,双师型师资的行业与学校双重背景使他们能够敏锐地把握文化发展面向知识和人才的全新需求,有利于发挥研究与教学、与产业的协同融合作用。无论是师资理念,还是人才培养途径,双师型的功能与价值不断凸显。所以,面向产业培养和输出人才的应用型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必须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第二,当前最常见的双创教育模式有双创和“互联网+”大赛、双创园区或基地、双创学院、设置创业课程等。这些方式虽然反映了各类院校对双创教育的探索,但值得反思的是当下的双创教育主要聚焦于创新项目竞技和创业行为本身,有急功近利之嫌。本质上讲,双创教育依然普遍存在于专业教育教学之外,缺乏双创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结合、融合的理念与方法。双师型师资可以充分利用高校与文化艺术机构、科研院所等不同环境和资源,凸显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通过他们构建起产学研贯通平台,能够有效地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真正突破相关壁垒,融入文化艺术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二、文化艺术管理类双师型专业师资素质与能力探析

(一)思维赋能

传统教育思维模式已不适应双创新常态对双创师资思维素养的现实需求。旧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会严重影响教师思维的创新发展,更给双创人才培养造成桎梏。文化艺术管理需要的核心创意人才,不是传统意义的教育教学思维所能打造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从时展的角度探拓双师型师资的思维赋能。一是批判性思维。对于批判性思维,有人误以为是刻意反驳或批评的思维模式。其实批判性思维指的是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清晰严格推理的思维,即对事物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严谨推理的判断。它提倡怀疑精神,不盲从权威和书本知识,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智慧。双师型师资须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颠覆传统的教师主体观,改变教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以及教育活动主宰者的地位,积极发挥学生个性,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分析思维过程和成果,明确思考内容、方式,在思维过程中进行思辨和控制;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思考、善于决策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批判技能,也是一种批判品质。二是大数据思维。文化艺术管理双师型师资需要大数据思维。即用全样思维取代抽样思维、相关思维取代因果思维,用大数据的全维度,开启创新人才观察分析事物全新视角。全样思维的应用能更加全面、立体、系统地认识事物,通过相关关系,帮助双创人才寻找事物间的可能性,实现事物之间创新性与有效性连接,获得更多的认知与洞见;有助于培养学生捕捉现在并预测未来的能力;激发学生更深刻、纷繁的创意。可以说,大数据思维是双创的正确路径之一。三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的核心是在价值链各个环节都以用户为中心,包含以下层次:沉浸式体验及与用户交互。双师型师资应具有用户思维,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及互联网技术,从基本的感官体验进入深层次认知体验,对双创人才进行感性与理性有机融合的全过程训练培养,增强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教育的参与感、体验感,实现人才培养的多维体验、多终端、多渠道、多元素的跨界式融合。

(二)实践能力结构体系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把专业理论原理向实践技能与能力进行深度转化。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除具备双师型普遍共性特征外,还需具有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实践理性和实践智慧。1.颠覆观念定式的能力。当前AI、5G技术渗透带来了整个艺术体系结构变革。传统的艺术相关概念已被颠覆;画廊、美术馆、艺术院校等各种文化艺术机构的职能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将会有许多机遇与赋能空间的延展。在新业态面前,双师型师资应勇于面对,并有能力迎接扑面而来的各种艺术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挑战。2.融合发展的引航能力。面对文化艺术领域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双师型师资必须紧抓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探索跨行业、全方位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思维中的教育壁垒,创新“智能+”模式下的当代文化艺术产业管理的复合型教育教学模式。如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思维方式及智能平台,完善文化艺术管理双创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建设。3.凝固资源向动态资本转化的场景切换能力。AI技术向文化艺术管理领域深度渗透和沉浸式应用,使人类语言、图像、文字等转化为新的数字化资源。这种数字化资源提升了文化艺术的附加值,推进了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的实现,也促使凝固的文化艺术资源向动态的文化艺术资本转化。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将一切时空界限打破,把散落的信息全样汇集、融合创新,形成新的产品和需求。通过信息的挖掘、传输、汇集和运用,原有文化资源的凝固场景转换成动态的数据场景。作为双创人才核心培养者,双师型师资应具备AI思维与创意转化能力,以引导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完成文化艺术资源数据化产业的场景切换,在资源向资本转化的实际项目过程中,完成双创人才核心能力的本质性飞跃。这种切换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多维效能。

参考文献: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2

元素解构是指根据自身的需求,把传统景观符号中不同体系、时代和地域的一些单体符号按一定规律或随机地加以组合,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代表某种新的含义。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构,就是在本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对元素进行分裂、片断化、不完整化和持续变化的创作手法,使原有的视觉元素产生新的形象与新的语义符号。元素解构打破了原有结构的整体性,强调结构的不稳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特性。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新整合体现出朴拙、大气的文化内涵以及强烈而浑朴的生命本质,加之动感丰富的空间构架,形成全新的空间语境。保留文化符号的某些肌理,通过对元素符号的重新解构,使人们在感受设计创新的同时也领会到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元素解构的设计手法为医院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空间表述方式,从而使地域文化具有了全新的视觉面貌。如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不锈钢浮雕取材自被誉为“天下奇观”的汹涌壮观的钱江潮,既提示人们,医院位于被誉为浙江“母亲河”的浙江省第一大河钱塘江边,更提示人们要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勇敢精神面对病痛,又告知人们要以“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的坚毅精神战胜病魔。在钱江潮的浪花中还加入了C、H、O、N、P这五种构筑生物体的基础元素,丰富了浮雕的文化内涵。

二、夸张变形

以当代的艺术手法,将元素意象加以夸张放大,产生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夸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在某种限度和原则指导下的夸大和强调。在设计中,夸张往往是对符号的提炼、分裂与变形处理,无论是尺度、形状,还是材料、色彩等形式要素,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内容和含义并加以强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象征符号,以此引起人们的共鸣,这种夸大的结果使人明白作品的“形”所强调的意义。如杭州市下沙医院住院厅背景墙石材浮雕“富春山居”意境清和,悠闲自在,宁静致远,取材于元朝书画家黄公望以杭州富春江为背景所创作的、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

三、借代手法

将地域文化元素中的局部、片段按照今天人们的审美情趣投射到当代医院公共艺术设计中,使其带有传统的文化信码,这样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能起到新旧沟通的作用,并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西溪湿地是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的城市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植被繁多,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如睡莲、莼菜、菖蒲、野慈菇等。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石材浮雕取材自医院所在地——西溪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睡莲,有着矜持超脱、芳华四溢、迎着朝气、抛去暮气的意境。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的挑台阳角选用具有杭州地域历史文化气息的“良渚玉琮”造型,通过现代手法演绎,使空间凸显杭州地域特性。

四、场景再现

场景再现就是把历史事件或传说中的部分场景通过画面的形式直接体现出来。这样能使人们联想起某一时代的生活、某个地域特定的传统景观,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加具体和感性。如杭州市下沙医院在电梯厅、候诊区、门诊和病区过道等公共空间陈设以杭州运河和余杭塘栖、富阳龙门、桐庐深奥、建德新叶等江南古镇村为题材的马克笔画、风景油画和石材浮雕等,将江南古镇村的沧桑之美、江南园林的婉约灵动之美展现出来,带给人们清美的视觉享受。

五、结束语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民间艺术;图腾;猪文化

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装饰着猪形象的生活用品,如给孩子做的猪头鞋、猪头帽,脚踩元宝的猪形存钱罐,春节时糊在窗格上的小猪剪纸,贴在大门上的肥猪拱门年画,这些猪形象无一例外都整体丰腴圆融、色彩丰富艳丽、造型憨厚可爱。在现今社会人们的观念中,猪是懒惰、蠢笨、肮脏、不思进取的代名词,为什么在有着丰富历史传统和广大民众基础的民间艺术中却被塑造得如此多姿多彩、可亲可爱呢?

猪,在古文中称作豕,《尔雅•释兽》有“彘,猪也。其子曰豚,一岁曰豵”的说法。可见,彘、豚、豵、豕都是猪的意思,区别在于成长的不同阶段。在悠远的原始陶器中,以猪作为造型和纹饰的就有大量发现,如出土于甘肃秦安县王家阴洼的猪面纹彩陶壶(图1),腹部绘有一圈猪面纹,憨态质朴。出土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的黑陶猪纹钵(图2),两侧各阴刻一猪纹,身上刻有花纹,脊背上鬃毛直立,猪的头部前伸低垂,双目圆睁。出土于辽宁红山文化遗址的玉猪龙,双耳直立,两眼圆睁,吻部凸出且鼻间有横纹,具有明显的猪头特征。商代青铜器同样也有以猪为造型的尊形器出土,如出土于湖南湘潭的豕尊(图3),头部细长、嘴巴向上拱起,露出尖利的牙齿,塑造了一头凶猛的野猪形象。同一时期,还有出土于上海炼艺铜厂的豕卣、出土于湖南汨罗的豕磬以及出土于山西的西周猪尊(图4),等等。这些都说明,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中猪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猪的形象在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较少见,多存在于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社会生活中。每逢新年,农家小院自然红红火火、张灯结彩,映亮了窗花里憨厚的小猪、大门上憨态可掬的肥猪拱门,洋溢着喜庆气息。厨房里热气腾腾的面花礼馍之中,也少不了肥嘟嘟的猪形象。屋子的墙上必定悬挂着背驮元宝、张大嘴巴的肥猪,意寓招财进宝、财源广进的美好希望。此时在北方、尤其是陕西农家,小孩必定会脚穿猪形鞋,头戴猪形帽,吆三喝四、成群结队地放着炮仗。到了晚上,玩累了的孩子抱着满身绘花、憨厚稚拙的泥塑猪形玩具,头枕绣着花朵的猪形布枕酣然入梦。正如原始人以虎、熊等动物的面孔装饰自己一样,用猪装扮的习俗同样因为猪有着超越自然的能力,与虎头帽、虎面具、虎玩具一样有着相似的驱邪功能。民间美术的主体是普罗大众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深信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的艺术形式,既不同于精工细作、装饰华美的宫廷艺术,也不同于畅神抒情、含蓄蕴藉的文人士大夫的艺术,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鲜明的功利色彩,体现着强烈的目的性,是以具体对自然的要求为导向的。原始时期,人们对极端的自然现象如惊雷闪电引起的山火、狂风暴雨引起的山洪、生老病死引起的的离别等现象无法理解,企图用某种仪式去控制自然,使自然服从人的意志,这种仪式就是巫术。当巫术无法达到目的的时候,便转而对自然产生敬畏,对那些具有超越人的特别能力的动物产生图腾崇拜。比如勇猛无比但又威胁人类安全的老虎,作为重要食物但又难以征服的野牛、野猪,具备强大生育繁衍能力又能够在水里自由游动的鱼、水陆两栖的蛙等等。图腾是以图像符号为手段的原始崇拜,因此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这些图像符号包含了人类长久以来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民间美术最核心的内容。

猪是勇猛的象征。在东北民间有句俗语叫一猪二熊三老虎,意思就是山林中最危险的动物是野猪,第二是熊,老虎第三。原始时期,动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但工具很落后,今天猎人拿着枪去打猎,原始社会则拿着石头、木棍与动物较量,捕猎成本很高,动物对于人类来说是既爱又恨。《淮南子•本经训》就有“封豨修蛇皆为民害”的记载,封豨就是野猪。因为青面獠牙、勇武剽悍,由畏惧而产生敬畏,希望借助它的力量避邪镇妖,抵挡自然灾难保护自己,野猪就有了超自然、超人性的神格功能,成为人们战胜邪恶、驱疫祛祟的精神图腾。《庄子•大宗师》列举古今得道之神,其中就有一个与猪有关的狶韦氏,列在伏羲、维斗、日月等之前生天生地,是名副其实的创世猪神。“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1]汉代也有治水猪神张渤,他在治水时变化为一头大黑猪,用长长的大嘴巴拱掘泥土、引水疏流。《山海经》中有许多以猪为形象的山神存在。如《山海经•北山经》:“凡北次三经之首,……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2]98《山海经•中山经》:“凡苦山之首,……其十六神者,皆豕身人面。”[2]161“凡荆山之首,……其神状彘身人首。”在今天四川北部地区乡村,路边的神龛里仍然能够看到被当地人认为能够消除猪瘟的“猪神土地”。俗语说人如其名,人的名字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家族对他的希望,既然野猪是具有神力的,自然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拜。二十五史中,以野猪命名的人物就层出不穷。《晋书•石勒载记》中就有“堂阳人陈猪妻一产三男”的陈猪,因为妻子产下三胞胎男孩而得到政府奖励;也有赫赫有名的燕云十八骑的“孔豚”,豚泛指小野猪。《陈书》记载有被高祖斩于建康的傅野猪,“己未,斩刘归义、徐嗣彦、傅野猪于建康市”[3]。《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立庆绪于户外,庄持刀领竖李猪儿同入禄山帐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李猪儿操刀入室,刺死了安禄山。《金史》中有“元帅完颜猪儿”。当然,最有名的应该是汉武帝刘彻,刘彻原名刘彘,彘就是野猪,据《汉武故事》记载:“景帝亦梦高祖谓己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4]。彘是汉高祖托梦给景帝的。除人名以外,也有以猪为军队命名的。《汉书•王莽传下》记载:“匈奴寇边甚。莽乃大募天下丁男及死罪囚、吏民奴,名曰猪突豨勇,以为锐卒。”[5]王莽将敢打敢拼、不怕死的勇士和死囚及奴隶作为精锐部队,取名“猪突豨勇”,希望他们像野猪一样勇猛、所向无敌。《南史•王琳传》记载:“琳将张平宅乘一舰,每将战胜,舰则有声如‘野猪’,故琳战舰以千数,以‘野猪’为名。”[6]无独有偶,日本语里,“猪”有“乡村狮子”的含义,猪突猛进(ちょとつもうしん),意思就是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猪是灵异之兽。从目前所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器皿上雕刻或涂绘的纹饰图案,有某种特殊的意义,或崇拜、或图腾、或神灵。不管在河姆渡遗址、仰韶文化遗址抑或马家窑文化遗址,都有猪纹或猪形塑品的出现,这本身便说明猪在原始先民思想意识中有着不寻常的地位,是作为某种吉祥之物或灵性的化身而受到崇拜的。《山海经》里面记载了大量具有灵异征兆神力的猪形动物,如《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2]118当康是兆丰穰的瑞兽,样子像小猪,有大牙齿,这个叫当康的动物一叫,天下就会大丰收。《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2]130这种叫蠪蚳的动物像猪,头上长角,叫起来像人哭,吃了它就不会做噩梦。《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凡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獜,见则天下大风。”[2]198这种叫闻的动物形状像猪,身子是黄色的,脑袋和尾巴是白色的,它一出现就必定有大风。《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鸣自叫。”[2]104名字叫狪狪的动物外形与一般的猪相似但体内却有珠子。《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2]103形状像猿猴却长着一身猪毛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呼叫,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水灾。《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2]119身形像猪,长着人的面孔,全身是黄色的,尾巴是红色的合窳,一旦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水灾。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猪与龙相通,是雷神的象征。在辽宁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出土了一件玉器,整体弯曲呈C形,双眼突起,鼻端齐平有鼻孔,背部近头处都有一小孔,与传说中龙的造型相似,被称为C形大玉龙,又因为头部像野猪,有的学者称其为玉猪龙。根据《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发掘简报》“墓中随葬三件玉器,一玉箍形器横置于头骨下,二猪龙形玉饰并排倒置于胸骨上,背靠背,吻部向外”的描述[7],冯时先生认为墓主“应为巫长一类的人物”,而墓主“胸前摆放的两件猪形礼玉便是巫长交通天地的道具”[8]。除玉猪龙外,女神庙还出土了泥塑猪形龙,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陆思贤认为,泥塑猪形龙是雷泽中的雷神形象。[9]《山海经•海内东经》有“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2]252的记载,《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东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兽,……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2]265的记载。“鼓其腹”“其声如雷”都说明雷神与鼓是一体的。不管是C形大玉龙,还是泥塑猪形龙,都具有猪一样的大长肚子,“鼓其腹”,目的是用来擂鼓打雷。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受尊崇的神灵,龙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雨水决定着农业生产的丰歉,而下雨往往伴随着雷电,龙作为雷电云雨之神,在不同的文化区域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既不是对某一种图腾的神化,也不是对多种图腾形象的融合,而是以多种动物特征综合表现的图腾神灵。红山文化的猪形龙,头部像野猪但没有角,身体像蟒蛇但没有鳞片,背部有鬃鬣飘扬外卷,与中原地区原始文化的龙神形象和商周时期的玉龙造型有所不同,应该是具有东北原始区域文化的某种特性。这也说明在原始宗教信仰中对猪的崇拜早已形成。猪是财富的象征。虽然凶猛、强悍,相对于老虎、熊却易于捕捉驯化,而且肉质肥美、易于储存。随着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野猪的神力对于人们来说不再重要,经过驯化的肥美家猪成为生活的保障和财富的象征。从新石器时期主要遗址出土的“六畜”遗存统计数据看,不论是绝对数或百分率,都以猪为最高。[10]猪已经是“六畜”中经济地位最重要的一畜,成为家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家”字,甲骨文写作“”,由一个尖顶房屋和一头“豕”构成,“豕”就是猪,可以理解为有家必有猪,有住的,有吃的,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成为真正的“家”。民间俗语“教子不离书,种田不离猪”“耕田不养猪,等于秀才不读书”,既包含农耕文化下猪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涵盖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寄托,带有质朴的原始思维痕迹。清代张英等人的《渊鉴类函》中有一句古老的民谣:“猪入门,百福臻。”[11]《墨子•非攻上》记:“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12]犬豕鸡豚比桃李价值更高一些,所以偷盗猪狗鸡家畜损人更大,不仁更突出,罪过也更深重。《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泽中千足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13]542“羊彘千双……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13]542《礼记•曲礼》说:“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14]可见,猪的多少显示着财富的多寡。在民间美术中,猪形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聚宝盆、蝙蝠等福瑞符号,年画中的“肥猪拱门”的“拱”字,不管是寓意还是形象,更是表达了福财堆聚、向上的美好愿望,深入民心。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4

(一)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1.楚文化的概念

楚文化作为我国春秋时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起源于古老的华夏文明,也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延续。楚文化吸收借鉴了华夏文明和南蛮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着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借鉴,楚文化自身的风格更加突出,文化艺术成就显著。楚文化的文化性质源于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创造。楚文化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并独具风格。楚文化作为一整套文化系统,包括历史、文学、经济、科技、文艺、人文等重要方面。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是古代中国人民发挥丰富的想象创造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中国人民审美意识的发展。因此楚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符号之一。

2.楚文化的内涵

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内涵十分丰富。最杰出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楚文化是一种神秘想象力的象征。

楚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其中包含着中国人民最原始的崇拜。楚文化的神秘性正体现在古老的图腾艺术中,古代中国人民发挥想象力,将耕种和祖先的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属于各个氏族的图腾文化。主要有凤凰、公鸡等图腾符号。通过图腾艺术传达人们祈福、祭祀等最原始的意识。楚文化丰富的想象空间还体现在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春秋时期我国的青铜器冶炼达到了顶峰,人们将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纸质、青铜、陶器和漆器上,从而成就楚文化中绘画、青铜器、陶器和漆器的繁荣。

2.2科学技术的进步。

楚文化时期不仅人文艺术繁荣,相应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在数学和天文知识的新探索和新发现上,也表现在建筑和农业的发展上。春秋时期的建筑集中反映在都城的建设上,楚文化建筑地址的选择和建筑的布局设计已经逐渐成熟,楚文化的建筑都城已经集群化发展,不仅有了护城墙,也开始建造护城河,兼顾建筑美观、居住舒适和国家防御的功能。举世闻名的章华台就建筑在这个时期。楚文化时期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楚文化我国的南方和北方相互学习和借鉴,楚国融合了南北农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修筑水利工程来解决农田旱涝的问题,孙叔敖修筑的期思陂就是我国第一个水利工程。

2.3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艺术不仅是楚人智慧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进步。青铜器是春秋时期出现,并在战国时期走向成熟,因此青铜器是楚文化艺术的集中代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和青铜铸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楚国人民能够博采众长,结合焊接和铸造技术冶炼青铜器。同时还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传统的装饰纹样结合起来,通过圆雕、浮雕和透雕的技法让我国的青铜器走向成熟。除此之外的制陶业、漆器、丝织刺绣、文学、音乐、绘画也彰显了楚文化的特色。

(二)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1.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

富含楚文化艺术精髓内质的湖北高校校园文化系统是中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应用楚文化的代表。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的应用现状还不容乐观。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行为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共同和谐发展。其中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都是静态的,而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动静结合,在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但是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实际上楚文化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不广

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在逐年壮大,每个学校也有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地域性比较强,北方学校十分注重儒家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应用,南方特别是湖北的部分高等院校会结合地域文化适当的吸收和借鉴楚文化。因此总体而言楚文化在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还很小,甚至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楚文化并不熟悉。

1.2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是为了起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为数不多的楚文化应用高等院校中,楚文化有的单单作为符号,被摆放在学校当中,学生缺乏对相关校园景观的了解,楚文化在校园中的文化认同度并不高。因此楚文化的传承作用完全不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从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中受到教育。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的建筑应用了楚文化的建筑风格,学生只知校园美,却不懂得将这种楚文化的美传承。

2.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2.1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的融合。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人文环境、校训等潜移默化的软件。这些都可以和楚文化结合。利用楚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古代楚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教育影响高等院校的学生,让他们形成勤劳、创造、智慧的观念,将楚文化融合到高等院校的学校文化中,形成高等院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2.2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的融合。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明是指学校中的建筑、雕塑、教学设备、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楚文化可以充分的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融合,楚文化中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手工艺作品可以作为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加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利用楚文化中的绘画、文字、音乐符号来装饰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利用楚文化中的建筑成就来设计学校的教学楼,让楼宇更加具有文化气息,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硬件条件。

二、国内外高校在导入民族地方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外高校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应用现状目前国内外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本文选取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典型代表进行研究。

1.中国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差距很大

有的高校能够将民族地方艺术特色完美的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以江苏省的苏州大学为例,苏州大学校园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学生置身校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但是部分中国高校在校园的建设方面过分的追求现代化,而忽视了民族文化和地方文艺的教育渲染作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根基。不仅让民族地方文化艺术渐渐被学子淡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岌岌可危。

2.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存在着地方上的差别。

以山东高等院校为例,山东是孔孟之乡,因此山东文化中一直具有浓厚的儒家氛围,山东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多重视儒家思想的再现,在山东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孔子雕像在校园中很常见,孔夫子在时时刻刻教育学子勤奋努力。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多注重地方文化的发扬,还是以苏州为例,苏州校园中处处流露出古代吴国的文化气息,东吴文化盛行,学子在漫步校园的时候也仿佛回到古代和圣人对话。

3.国外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上要略胜一筹。

国外的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经过长久的发展和融合,已经实现了民族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和谐相处,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富含魅力的校园文化。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的校园文化中不仅有美国的传统建筑等硬实力,也有美国传统文化等软实力,因此哈佛大学的校风一部分的贡献来自于美国的民族地方文化艺术的应用。

(二)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湖北省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理所当然的应该承担起传播楚文化和发扬楚文化的责任,高校作为地区文化集中地,更加应该将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的融合。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校园文化十分的迫切和必要。

1.湖北省高等院校校园建设中存在很大程度的文化失根现象

校园文化缺乏民族文化的渲染,而民族文化在重塑校园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民族文化也容易引起学子的共鸣。因此解决湖北省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失根现象,需要借鉴楚文化的优势,将楚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应用于校园,渲染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将楚文化的理念传播给学子,引起学子的共鸣。

2.楚文化的传承本身遭遇危机

楚文化发源于湖北省,但是人们目前对楚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只是简单的知道楚国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文物,对楚文化的内质并不清楚,湖北省的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有义务将楚文化艺术内涵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既让楚文化得以发扬,有让校园文化得以鲜活。

3.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是创新发展的需要

湖北省高校的学校建设需要创新,楚文化要想在时代的潮流中继续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因此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十分必要。

三、结语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5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承文明,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民族文化特性的人才。艺术学科属于大人文学科范畴,其教育模式不仅包括专业教育,也包含通识教育,必须以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双重教育为支撑,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思想、如何创造。陕西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主阵地和当代教育大省,以陕西传统文化激发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随着社会转型发展,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分支,服装艺术教育经历了重大变革,服装专业的名称与涵义不断变迁,从20世纪初期的“图案”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工艺美术”、再到“装饰艺术”和“染织设计”,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服装艺术教育和学科体系。陕西是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全国创立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的省份之一,服装设计教育不断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服装设计专业院校,服装人才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体系逐渐完善,目前已形成大中专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的有序教育结构,使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和产业化。服装设计艺术教育基本依托艺术院校,有的院校把书法、刺绣、茶艺、编结等纳入课程,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根基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作为教育使命与责任。服装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定位为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陕西服装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意识不断更新,真切认识到服装设计教育只有以传承民族传统、地域文化为办学定位,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把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教学体系中,呈现出科学化发展方向,才能使服装教育与时俱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现代服装艺术教育正在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于一体,集艺术性与技术性、综合性与交叉性而良性发展。服饰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应用必然涵盖服装文化学、服装设计学、服装工艺学、服装色彩学、服装材料学、服装造型学、服装生产学的整合知识,涉及人体工程学、解剖学、构成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心理学、美学、市场营销、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必将为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产生新的创造性教育成果提供契机。

二、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对于服装艺术教育的作用

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尤其是周秦汉唐文化)代表着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将其渗透到服装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地域特色教学,对于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丰富和引领服装设计创意思路,可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统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知识为载体,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出发点,特别是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代表,为陕西高校学生提供了亲历、亲为、亲识文化资源的环境。对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的掌握也是服装艺术人才必备素质之一,因此,在服装艺术教育中要以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为办学切入点,统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才能避免办学的同质化、课程的雷同和学生设计作品的千篇一律,从而使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服装创意设计、传承民族服饰、掌握流行时尚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可以与服装艺术教育、人文相契合,从而贯穿课程整个体系,包括服饰图案、民族服饰、服装史、服装创意设计、服饰效果图、毕业设计等。通过课程教学与作业训练潜移默化地渗透、提炼,将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特质、造型、色彩、纹样、传统工艺、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创新,结合当前服装设计国际流行趋势进行再设计,使学生了解到三秦大地曾经存在的辉煌的周秦汉唐文化、民间美术特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课程之间由于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贯穿而系统完整、交叉融合,使教学与作业不再空泛。

(二)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是教学实践的切入重点

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是陕西地域生活形态的凝缩,与陕西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身处陕西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遍览陕西服饰文化的文物古迹、艺术遗存,养成有益身心发展的基本文化素质与品质。因此,有必要加大教学实践调研课程的比例,安排学生到陕北、关中、陕南实地调研、采风、体验,采撷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第一手详实调研资料,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梳理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特征、内涵、形式,探讨其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关系,具体做法有:

1.采风。

通过陕西传统服饰文化调研,采用文字复制、图像收集、元素临摹、动态视频实地拍摄、口述记录等方式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了解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种类,如五毒服装、虎头帽鞋等,这些直接源自陕西人民生活的艺术创作与传承,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2.元素复原。

通过速写、纹样临摹、色彩款式复原、服装材料模拟、工艺复制等方式直观学习、思考、掌握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突出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对传统民间纺织服装的织、染、印、绣等工艺技术与工具进行研究分析。

3.设计应用。

将陕西传统服饰的特色语言,通过变形、夸张、解构、面料再造等多种创新手法与服装流行语言结合,应用于服饰设计、纺织品设计、陕西旅游纪念品设计等。在这种集零为整、立体化、系统化、参与性的学习中感受陕西传统服饰文化耳濡目染的文化艺术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学生对传统服饰、纹样、色彩、工艺和有陕西民间特色的剪纸、刺绣、蜡染、泥塑等民间美术耳熟能详,是其体验生活、学习艺术的丰富资源。传承保护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同时也使师生树立起对于地域文化的热爱,提高其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宝贵的陕西传统服饰文化艺术教育资源也有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营造服装教育创新的氛围和环境。

(三)通过服装比赛弘扬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以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为设计着眼点,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服装专业设计赛事,以设计实践和社会与企业发展需要为实战背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丰富的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已成为宝贵的服装设计元素,现在许多大赛的设计作品将陕西布艺、穿罗绣、布堆画、土布等地域性传统服饰艺术语言与现代服饰文化密切结合,构思奇特,使人耳目一新,随处可见对陕西传统语言的提炼应用。如雅俗共赏的年画、多姿多彩的刺绣、古朴典雅的纹样、精致富丽的铜饰、朴实憨厚的布塑和豪放粗犷的脸谱,或汲取陕西传统服饰纹样祈子求福、子孙繁衍的共同主题,或吸纳陕西民间服饰夸张强烈的色彩,或借鉴陕西服饰造型优美款式丰富的表现手法,应用于服装的纹样、图案、造型、款式、色彩、肌理、意境、内涵,这些都巧妙地结合了服装流行色彩、面料再造、立体裁剪、时尚材料等服饰语言,其形式各异,共性却是同一的,即折射出时代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文化底蕴,为服装设计开辟出新颖的设计思路。教学实践中,笔者已在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关于传统文化和服装艺术教育的研究,发表了《强化素质教育,增进人文精神——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地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蒲城传统土布纺织工艺研究——兼谈传统土布纺织品的发展前景和思路》《陕北民间吉祥元素在婚纱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擀制出的艺术——毡艺的存在与发展研究》《香云纱服装设计中剪纸元素的应用》《当代中国主题礼服设计中唐代花卉纹样的应用研究》等论文。

(四)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开辟服装理论研究新视野

近年来我国服饰文化的理论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著作颇丰,主要有服饰史的研究、服饰设计原理研究和服饰批评研究,展示出中国历史悠久的衣冠服饰制度。在服饰文化研究方面也有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的优秀论著,体现出服装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关于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学术重视,体系化理论研究尤为不足,更特别需要前沿意识。前沿意识为选题的前瞻性、新锐性、原创性和创新性提供了前提,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时代精神。前沿意识目前在国人的意识中尚显薄弱。在全球工业化发展中,作为人文资源的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遗产保护,被用来建构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话语权。对西部地域生态文化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中华传统艺术代表地区的陕西,其陕南、陕北、关中等地的服饰艺术兼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与鲜明的地域风格,两者互相渗透交融,在展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因此,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发掘、抢救、保护、发展工作亟待进行。要理论先行,高屋建瓴,全面了解和掌握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特征,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高度理论总结,梳理周秦汉唐辉煌的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博大的民间民俗艺术,特别是要注重整理、保护、发掘濒临消失的陕西原生态传统服饰文化的题材与工艺,运用科学方法将传统、民族、民间服饰纹样,以及色彩、造型和工艺中的精华进行客观、合理、完美地理论研究,体现科学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无形的,在研究保护中使服装文化理论研究者养成求真、务实、尚理的品格,使之成为每个人的自觉意识。

(五)弘扬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是陕西服装艺术教育的责任

陕西服装企业众多,纺织工业发达,天然资源丰富,技术成果较为先进,但是,陕西的服装产品缺乏创新,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却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服装艺术教育过程中,陕西服装艺术教育有责任针对陕西服装企业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定位培养、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学术理论研究的系列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熟悉陕西文化传承、服装设计与营销现状、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陕西服装行业需要的人才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首先,针对服装设计,能解析传统服饰文化和现代服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文化元素为设计着眼点,树立以传统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为核心的现代服装设计理念,设计创作具有地域特色又不失现代气息的优秀服饰作品,发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设计。其次,针对服装行业,能严谨、科学地调查服装行业状况,全方位对陕西服装的设计、功能、文化定位进行研究,明确陕西服装品牌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研发与创新机制,开展服装品牌文化的推广和研发,提升服装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影响力,创造新时期陕西服装的文化价值和形象。最后,针对社会责任,能借助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相结合,依据丰富的陕西传统服饰文化遗存,自觉构建陕西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

三、结语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6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团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艺术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一门重要学科。为了促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实行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意识课程指导方案》等条例,加快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在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都设置了相关课程,但是得到的重视程度却比较低,甚至没有配备专业的老师,存在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情况。另外,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落后,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的环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上课的目的主要是凑学分或者是单纯地觉得好玩,很难达到艺术教育原本的教学效果。

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以一个悠久的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古代中国到现在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都很强大的现代化的中国,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社会礼仪、节日、风俗等方面,与艺术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这样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普遍热衷于追求快节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如果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无法体会到优秀非物质文化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之魂在世界上长盛不衰。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还能发挥艺术的熏陶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应当实现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让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艺术教育的效果。

(一)树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理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比较强,主要引用的是一些正统的文化和艺术,忽视了对本土非物质文化的引用,还没有正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体系中,因而造成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脱节现象。高校公共艺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逐渐养成“文化自觉”的思想,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出现代价值,不断丰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实现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二)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劳动人民生活与劳动的积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针对性,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提炼,挖掘其中的艺术内容和教育价值,并融入到高效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继续发扬光大。高效公共艺术教育要实现与民间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等的融合,不断拓展其题材和内容,吸引更多学生的眼球。

(三)建设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队伍

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他们大都毕业于正规的艺术院校,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他们掌握了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较少,很难实现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融合。针对这样一种情况,高校要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鼓励他们深入研究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课题,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和能力,为艺术教育效果的提高打下基础。

(四)实现课堂教学与参观实践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其艺术载体展现出来,如果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或者是欣赏图片、观看影响的形式,则不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走出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近距离与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在辅助以必要的讲解,把遗产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艺术思想传达给学生,教会学生一些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新颖的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于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融合的实际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经验。

1.将公共艺术教育当作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平台,并将其纳入专业课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个教学平台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知道,知识应该更新换代,并不等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遭到抛弃,与之相反,对其传承与发扬理念应当贯穿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始终。

2.在教学中抓住校内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教学的基础元素,积极践行设计实践、采风实践以及假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并且带率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可以将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内外得到广泛传承和发扬。

3.使用多媒体以及校内刊物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教学的平台,配合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窗口和栏目,征集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价值的观点和论文,以便辅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设计的教学效果,达到设计的教学目的。

4.老师可以利用假期或周末,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拜访一些民间艺人,让学生记下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发掘更多的本地文化遗产。

四、结语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7

桦树皮技艺在我国主要是北方狩猎民族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多项考古挖掘都有证明。例如1963年黑龙江镜泊湖畔莺歌岭遗址出土了一件桦树皮器物,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1959-196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鲜卑古墓群出土桦树皮器物20余件,其中包括桦皮器物盖、桦皮盒、桦皮弓和弓衣,据考证属于东汉末年。而现有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的桦树皮制品更为丰富,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大到居住建筑、交通工具,小到烟盒、火柴盒,可以说除了煮饭用的锅以外,任何器具都可以用桦树皮制作。常见的桦树皮制品类型有桦树皮房子(也称撮罗子)、桦皮船、桦树皮容器、桦树皮服装鞋帽、桦树皮包、桦树皮武器套、桦树皮装饰品,等等。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北方狩猎民族还保持着相对传统的狩猎生活方式,也保留和使用着较完整的桦树皮技艺。1954年以后,北方狩猎民族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实现定居化,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狩猎文化和桦树皮技艺走向衰落。首先,桦树皮技艺完全失去原有的效用,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品没有必要再使用桦树皮来制作,新型的瓷器、金属器、塑料制品迅速取代了桦树皮制品;其次,桦树皮技艺的原材料和制作技艺都处于难以为继的困境,造成掌握和从事该项技艺的人数迅速萎缩;再次,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使得当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审美观发生变化,传统的加工技艺与产品样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这些都导致桦树皮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如今,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掌握传统桦树皮技艺的人少之又少,桦树皮器物在当地百姓家中也不多见,而更多的是在各旅游景点出售的现代桦树皮旅游纪念品。在考察走访中我们发现,除了已纳入国家或省级传承人名录的人还在使用传统技艺制作少量器物外,其他从事桦树皮加工的人几乎都是在按照各自的方法制作桦树皮旅游纪念品,既不考虑手工传统的延续问题,也不顾及批量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追求的只是短期经济回报而已。

二、开发+利用=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

在对黑龙江省呼玛地区桦树皮技艺的考察中发现,为了增加收入和提高加工速度,很多人都采用了新的加工方法甚至机械加工,原材料除桦树皮外全部采用低价新材料,在装饰上也尽量简化和迎合大众。这样的做法既不能体现传统手工技艺的特点也缺乏美感,更不宜量产,甚至可以说生产的越多,对传统桦树皮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越不利。我们认为,当下出于保护与传承目的的桦树皮技艺利用应该分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是完全采用传统的方式制作,要数量少、材料和技艺纯正,主要用于研究和文化传播;另一个方向是通过理性分析,开发和利用其工艺精髓,结合时代特色赋予新面貌和样态,即我们提出的“开发+利用=保护与传承”概念下的量产制品,用于创造经济价值和传播民族文化、提高大众认可度。

1.“开发+利用=保护与传承”思路符合桦树皮技艺发展需求

这一思路的确定有其现实原因,首先,桦树皮技艺依托的原材料在当前条件下已非常不易采集,例如制作桦皮船的大块整材和缝制桦树皮所用的犴筋、鹿筋现已很难采集到,如果不对原材料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势必导致该项技艺因原材料匮乏而失传;其次,以往北方少数民族采集桦树皮制作器具只局限于生活必需品,采集数量不多,而今因经济目的进行的原材料采集已大大超出当地森林资源的承载量,出于保护资源的目的,应该为量产桦树皮制品制定出更合理、健康可持续的施行方案;再次,目前内蒙古和黑龙江地区居民采用的新加工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创造了一定经济价值,但是从长远来看无疑会降低这项古老技艺的艺术和历史价值,甚至会造成传统技艺被完全消解的情况。所以,从艺术设计学的专业角度出发,利用专业优势对其原材料、加工技艺、民族特色进行创意的开发利用,赋予其新的面貌是具可行性和发展前景的做法,更具有保护和传承传统桦树皮技艺的作用。

2.“开发+利用”的内涵

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提出的“开发+利用=保护与传承”概念强调从专业优势和特点出发,对开发利用的内容、形式和手段的设计,体现“艺术的”、“设计的”内涵特点。“艺术的”开发利用首先指要发现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所在,以桦树皮技艺为例,其艺术性首先体现在桦树皮制品的外形、色彩、加工技艺的观赏性上,我们可以从专业角度用专业手法对这些艺术特点进行整理、归纳、强化并展示出来;其次,“艺术的”开发利用指用艺术的手段加以利用,并用艺术的手法表达,这方面可以从艺术设计学涉及的各个专业方向入手,例如从产品设计角度可以开发桦树皮技艺相关纪念品、商品,从视觉传达设计角度出发可以开发桦树皮技艺题材的视觉形象、符号,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可以开发桦树皮技艺主题性的空间形式,从媒体设计的角度出发可以开发桦树皮技艺题材的影视媒体、移动媒体应用,等等。用艺术设计的手段和形式展现传统手工技艺的美,是利用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扩大传播受众面、增强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更是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设计的”开发利用主要指对开发利用的内容、形式、途径、效果评价的设计,只有经过理性、缜密的考察设计,才能保证整个开发利用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这个环节我们将面临若干问题,例如要利用哪些元素,怎样利用,如何平衡开发利用与保持传统原真性的关系,是设计开发新型的桦树皮制品还是只借鉴利用其技艺特点而开发全新的产品,开发与利用的效果如何评价。这些问题都要在具体的开发利用时具体对待,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2013-2014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和实验,用“开发+利用”的概念设计了一组环保容器,其定位是体现桦树皮技艺加工技巧、有北方狩猎民族典型特征的新型旅游纪念品。选择做容器设计源于桦树皮技艺一贯体现出的实用为先理念;在原材料的选取上我们做了大胆的二次开发,完全放弃以往采用的桦树皮,而使用更环保的再生纸,这主要是出于资源保护和可持续设计的考虑;容器的外观形状、拼接方式、装饰图案则借鉴传统桦树皮技艺的外形和加工特点,从完成的作品来看,虽有待改进之处,但不失为一种可试行的量产方案。

3.开发与利用的前景

桦树皮技艺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面临着原有的文化生态逐步被现代文化消解,而新的文化正在重构的处境。我们不得不接受有些传统工艺如果不能与时代共同发展就必然消失的现实,以桦树皮技艺为例,现今既没有对桦树皮制品的生产生活必然需求,也没有制作桦树皮制品的丰厚物质、地理条件,该传统技艺走进博物馆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如果能够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出发,开发这项传统技艺中可以发扬、利用的审美要素,并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人们还能通过视觉、触觉感受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失为一种积极、务实的态度和做法,可以期待它未来有更大的发展前景,被广泛应用于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

三、桦树皮技艺可供开发与利用的价值所在

通过实物考察研究和相关人物访谈,我们整理出桦树皮技艺在加工技巧、成品造型和装饰手法、选材三个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

1.桦树皮技艺在加工技巧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

传统的桦树皮制作技艺流程一般经过剥取—加工—剪裁—装饰—缝制五个步骤。桦树皮的剥取通常在农历五至六月份进行,因为这段时间桦树的枝干与外皮之间含水量多,容易剥取;树皮剥取后在使用前先将树皮正反两面凹凸不平的部分剥去,再通过浸泡、火烤或蒸煮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软化处理后的树皮根据制作对象大小结构不同进行剪裁;裁剪完成以后桦树皮就可以进行装饰了,常见的装饰手法有彩绘、压印、刻划、剔刻、拼贴等;最后一道工序是缝合成器,早期多用鹿、犴的筋或红松根缝制,后期常采用麻线与兽筋混合的线缝制。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桦树皮制品不借助任何铁钉、化学胶,却经久耐用、防潮防水,表现出高超的性能,有许多我们现代设计可以借鉴和利用之处。其中最典型的加工技巧一是对桦树皮进行软化处理的技巧,一是桦树皮的榫接技巧。新剥取的桦树皮干燥坚硬不便于制作器物,北方少数民族创造性地用火烤、蒸煮、掩埋发酵的方法使其软化,以达到进一步加工的目的。类似的将木质硬纤维软化的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例如弯曲木家具、弯曲木陈设等。通过研究桦树皮实物和采访,我们发现这种将桦树皮软化的技巧更具灵活性,也更适用于小型器具的制作,因为火烤、蒸煮、发酵的时间和火候都较易掌控,且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利用木质纤维制作形态特殊、精细度高的作品时更有优势,这是我们可利用的技巧。桦树皮技艺的另一个典型技巧是榫接结构。这种榫接结构巧妙地解决了桦树皮条状坯料两端连接,围合成筒状的问题,且非常稳定、耐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曾对一个桦皮筒进行解剖观察,发现榫接结构的原理是通过将桦树皮修剪成正、负互补性状后互相插接、咬合达到连接的目的;整个结构没有任何钉子、粘结剂和缝制的痕迹,连接部位借助形状的咬合和材料微涨的特性完美结合在一起,可满足盛水盛物的要求。在设计领域,材料连接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桦树皮技艺的这种榫接方法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发,可以加以广泛利用。

2.桦树皮技艺造型和装饰手法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

桦树皮制品的外观造型丰富,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也注重形式美感,尤其是日用器具类中的桦皮盒、桦皮筒、桦皮篓、桦皮罐、桦皮壶、桦皮包、桦皮摇篮等。例如桦皮盒子有方形、圆筒形、椭圆筒形、有盖形,桦皮筒有带盖形、有耳形、有绳带形,桦皮篓有束口形、直筒形。除了外观形态以外,桦树皮制品的表面装饰和色彩也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例如桦皮盒子上压刻的云雷纹、驯鹿纹、植物纹样都直接来源于生活,显得格外生动、粗犷;色彩上北方少数民族喜欢使用代表萨满教的色彩,如黑色、黄色、红色、蓝色,这样的色彩搭配表现出原始、神秘的美感。从艺术设计角度来看,以上外观和色彩上的特征都可以作为代表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的典型元素来加以利用,这方面我们项目组在设计制作北方狩猎民族地区旅游纪念品的过程中做了初步的尝试,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桦树皮器具的表面装饰手法主要有彩绘、压印、刻划、剔刻、拼贴,其中压印、刻划、剔刻是比较有特点且值得借鉴和利用的。传统的压印是通过打击骨质雕刻器的末端在桦树皮上印出由凹点组成的图案和花纹;刻划是直接用骨质雕刻器在桦树皮上划出图案的线条;而剔刻的手法基本和漆雕的手法类似,是用刀具依图案的轮廓剔除一定厚度的桦树皮,可以形成阴刻和阳刻两种不同的效果。无论是压印、刻划还是剔刻,操作起来都很简单,而且适应性强、用途比较广泛,也较容易取得有立体感的效果,有较大的可利用性。

3.桦树皮技艺在选材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8

剧院一层北面主要分为一个主舞台,两个侧舞台。并配有24平米小化妆间、50平米大化妆间、34平米抢妆间、44平米抢妆间、67平米贵宾接待室、39平米道具间、男卫生间和女卫生间。设备间:变电间和新风机房。剧院二层南面有一个休息长廊,东边有个一休息厅。中间是观众厅楼座,设有2个耳光室。东西廊道往北各有一个21平米的男女卫生间。剧院北面二层设有两个空调机房,一个配套用房。剧院三层,在北面设有38平米办公室一间,29平米办公室一间,21平米办公室一间,24平米办公室7间。男女卫生间各一个。38平米小排练室一间,49平米小排练室一间,新风机房一间。

2功能介绍

2.1会议中心功能简介

会议中心一层设有6间35平米管理用房,146平米门厅一个。110平米休息区一个。215平米艺术培训室一个、180平米艺术展览区一个。16平米男卫生间、11平米女卫生间,消控中心一个。会议中心二层设有12间35平米办公室,70平米办公室一间,70平米圆桌会议室一个,140平米会议室一个。16平米男卫生间、11平米女卫生间。会议中心三层主要分为多功能厅、大多功能厅。250平米多功能厅设有放映室、主席台。653平米大多功能厅设有放映室、声控室、灯控室、配电间、服务间、控制室。另有19平米男卫生间女卫生间各一个,48平米休息室一个。

2.2剧院观众厅

整个剧院观众以暖米咖色调为主,局部采用浅米咖色冲孔板和深色木饰面与其大面在色彩形成对比。整个主舞台造型大气而稳重,特别是主背景的造型以独特的跳跃的音阶形态来表现,与整个剧院相融合。而主舞台两侧则以抽象形态的红旗的形态来体现极具形式感,这把铜鼓的红色文化体现其中。在剧院耳光墙上则是一道道的横向的具有层次的造型,这体现了铜鼓大好河山。而剧院的大的椭圆形的吊顶造型则是一个鼓的造型。这是我们把铜鼓的音乐由来结合其中。椭圆形上一个个明亮的同等真是我们的铜钉。墙面的其余部分我们的吸声板为主要材料,既符合吸声要求,又美观大方。

2.3剧院大厅

这个大厅以米灰色为主色调,显得大厅特别雅致。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的主立面,主立面上是体现铜鼓特色的鼓的造型主题浮雕。其题材可以是秋收起义的内容。在大厅的右侧是一处小景,既体现了铜鼓的山水也使得大厅具有灵气。在小景上则是一组荷叶的雕塑,丰富了这个大厅。大厅的整个吊顶层次丰富。使得整个大厅气势宏伟。

2.4剧院二楼休息室

二楼的休息区,整体造型简洁,其主要特点就是吊顶上的中式造型图案与地面的中式造型图案相呼应。而休息区的主背景则是抽象的山水组合。整体材质以木饰面和木纹石相结合。

2.5剧院休息大厅

剧院的休息大厅和一层的走道相连,为使其区域位置更加明确,我们在柱网的位置增加一道装饰隔断。而在休息厅的右侧则是一处中式的园林造型,把中式园林设计手法引用到装饰中来,以体现铜鼓的优越的自然生态。

2.6剧院主舞台

主舞台的整体造型颇具层次。主舞台的主背景造型是以抽象的山的造型和音阶来表现的。而两侧则是以抽象层次感极强的红旗造型来体现。这充分的与铜鼓的当地特色相结合。而整个吊顶的造型层次丰富。再配以合理的灯光,使得主舞台充满了艺术感。

2.7剧院会议室

小会议室的设计整体也是用我们主要设计符号的抽象的山水木饰面相结合。而吊顶的造型也是以中式的叠级造型来体现。主要材质上以不锈钢来表现,以体现会议室的现代感。

2.8剧院卫生间

卫生间整体以米灰色调为主色调,其中小便位置的墙面我们也是以抽象的山水来体现。而马桶位置的门,我们则是以深色的木饰面来体现,使其与整体形成对比。

2.9剧院接待室

接待室的整体设计稳重、大气以大面积的木饰面再结合的山水为主题的装饰背景。而层叠式的钟声吊顶造型更显接待室的大气。

2.10剧院一层过道

剧院一层的过道是与一层的休息厅相连接的。因此在休息厅和过道的柱网处我们设计了一处装饰隔断,使得过道与休息厅的区域分开来。也使得过道的整个空间更加的丰富。过道墙面是以洞石工字形的拼贴方式来处理的。而整个墙面都加上以鼓为主造型的主题浮雕。浮雕的题材也是以铜鼓的山水式秋水起义为题来创作。而过道则以序列感极强的中式吊顶处理。

2.11会议中心培训室

培训室的设计没有过多的设计语言,只是在吊顶上以中式的花格形来设计,使整体的设计元素能统一起来。主立面则是以布面硬包来处理,使其与侧墙深色木饰面形成对比。

2.12会议中心小会议室

小会议室的设计相对简洁,主立面的木饰面造型与吊顶的木饰面造型相连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造型。而吊顶木饰面的拼贴方法则是延续墙面中式工字形拼贴方法,使整体设计有机结合。再配以两侧的灯光,使得会议极具设计感。

2.13会议中心大多功能厅

大多功能厅是作为整个会议中心的核心区域,因此在设计上我们也尽量使其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所以在两侧前面的造型上我们是以山的层叠形式或者也可是音阶的一种体现。这个元素也使得会议中心和剧院有机结合,在吊顶的整体造型上我以欺负折叠的形式来表现,这也是山的一种体现形式。而耳光室的墙面我们则是以冲孔板和实心板文叉拼贴的方式处理,这使它与整个舞台形成一个整体的区域。使得整个多功能厅气势宏伟。

2.14会议中心展览中心

整个展览中心在设计上时尚而不缺稳重。整体吊顶与地面的形式相呼应。地面以不同的材质的拼法把各个不同的展区划分出来。而吊顶的不同做法,正好与地面相呼应。使灯光和展区同时的相呼应。在展厅靠墙的一侧我们采用内嵌式的展柜,而靠窗的一侧则是采用独立式展柜,整个展区布置合理,虚实结合,极具节奏感。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