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管理范例

医疗机构管理

医疗机构管理范文1

关键词:新医改;医疗机构;绩效管理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医疗体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新医改背景下,医疗机构不论从经营管理还是财务预算,都应该围绕“公益性”展开工作,将绩效管理的内容应用到职工的绩效考核中,防止出现医生失职、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我们要避免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只考虑经济效益和“数量服务”,一切应以人为本,注重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一、医疗机构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绩效的概念

绩效是指组织绩效、个人绩效和社会绩效内容的综合。医疗机构绩效则是针对一定指标业绩的一种测量,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临床业绩和管理方面的业绩,国内对医疗机构绩效的认识包含经济效益和效果等多方面内容,需要从医疗机构的工作量进行绩效评估。

(二)医疗机构绩效管理的内容

医疗机构的绩效管理要遵循医疗机构的发展战略,要以医护人员的业绩评价为主,行政、后勤为辅,使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处在绩效管理的范围之中,促进全体医务人员的绩效得到有效提升,对医疗机构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战略得以快速实现。医疗机构的绩效管理主要包括绩效的规划、评估以及发现问题并加以改造等。

二、医疗机构绩效管理存在的部分问题

(一)绩效管理概念模糊

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医疗机构的业绩,从规划、制定、评价应用等方面出发[2]。在新医改背景下,许多医疗机构对业绩管理的概念认识模糊、重视度不高,多数的管理人员都认为绩效管理是针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效果进行的,在评估时,是针对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各个部门的工作评估,忽视了医疗机构整体的工作状况和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在认识层面过于片面。

(二)道德责任感的问题

在医务人员接待或治疗患者的过程中态度恶劣,患者及其家属情绪不稳定,医疗事故等问题的影响下,医患问题成为当下不管是医疗机构还是患者都相当头疼的问题。医疗机构是以大众服务为根本目的的公益单位,不论任何原因,医疗机构都应在矛盾发生时,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医疗机构在管理的同时,要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服务理念以及医疗事故的处罚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三)不能体现真正的公益性

新医改的一项重要目的在于恢复医疗机构本身的公益性,但是恢复公益性与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相矛盾,是医改中很难做到二者兼顾的环节,从而使医疗机构的公益性难以执行。照顾病人,昂贵的药品、材料、医疗器械等就会使医疗机构的经济收益大大减少;照顾医疗机构,则病人的意见就会变多,从而使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成为一纸空谈,医疗机构公益性的执行难以落实[3]。

三、对医疗机构绩效管理的意见

(一)深入贯彻落实新医改的公益性

在新医改背景下,将公益性运用到医疗机构的改革中,医疗机构既要进行绩效管理,也要明确医疗机构的经营目标,同时有效关注和重视其公益性,有效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医疗机构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医疗机构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加对医疗机构的投资力度和资金支持,从而使医疗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社会公益性,也可以使医疗机构能够更长久更全面地发展。

(二)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者和医疗机构职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绩效管理具有复杂性,在医疗机构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及医疗机构职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培养医务人员对绩效管理实施价值和必要性的认识,积极有效地学习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与内容,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做到对医疗机构薄弱部门进行必要的帮助。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式

国内的很多医疗机构在绩效管理的实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的时候,绩效评价的方式不合理,传统的绩效评价方式是由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利益分配。这就需要医疗机构进行绩效管理的同时,对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式进行实践,医疗机构要着重对“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加大对“非经济效益”方面的考核力度。在医疗机构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对考核频率加以把控,既不可过于频繁,也不可次数过少。考核频率过于频繁,会导致医疗机构费用过多,给医疗机构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考核次数过少,会失去绩效管理的意义,管理目标难以实现。

四、结论

医疗机构的绩效管理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中的重点。绩效管理是保证医疗机构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新医改背景下,由于绩效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医疗机构的发展。在对医疗机构的绩效内容及绩效指标进行改进之后,医疗机构得以构建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深化新医改的理念。绩效管理机制的实施,能够提升医疗机构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工作效率,使医疗机构能够持久发展,全面进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韩敬,杨旭.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构建模式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8,182(09):108-109.

医疗机构管理范文2

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所引发的职业暴露事件不断出现,已经成为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问题。应从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转运、贮存、交接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规范化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教育引导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断完善操作规程,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杜绝由于医疗废物导致的职业暴露发生,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污染环境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疗废物;医疗机构;管理

21世纪以来,各类传染病频发,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机构作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面临不断出现的“新”病原体挑战,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1],成为新的焦点,因忽视生物安全从而导致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事件屡有发生[2],由于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所引发的事件尤为突出。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手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因其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3]。若处理不当,不但医务人员面对一定的感染风险,引发医源性传播,而且由于其空间污染的特性,可导致环境污染,引发疾病的流行。建立规范化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医源性传播[4],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的流行风险。

1医疗废物分类

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目前通常将医疗废物分为损伤性、感染性、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五大类,最常引起生物安全事件的是前两类。医疗机构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可分为固体和液体废物两类,不论固体还是液体废物均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高压灭菌)后,固体废物存于医疗废物暂存场所,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处理;液体废物在调节pH至中性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医护人员常常由于处理注射器和针头等损伤性废物的方法不当而发生职业暴露,医疗废物收集及处置人员也是发生锐器损伤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或病理切片后废弃的组织、病理腊块等病理性废物以及废弃的药品、疫苗等药物性废物,特别是废弃的减毒活疫苗,应严格按照感染性固体废物处理。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化学消毒剂等化学性废物应由有资质的部门集中回收处置。

2医疗废物的管理

2.1建立管理体系

医疗废物作为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容易被忽视。首先应该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要正确分析医疗废物管理涉及到的部门,查找可能存在的危险环节并评估其危险性。

2.2建立制度

2.2.1分类收集制度

工作人员应将处理好的医疗垃圾分类收集,严禁将损伤性、感染性废物等混合收集,收集的物品不得多于包装袋盛放量的3/4,用黄色胶带缠绕封口(或48h内),贴上专用标签,标签信息应包括医疗垃圾分类、重量、产生科室及时间,由指定人员转运到临时贮存地点保存。

2.2.2转运制度

医疗废物转运应指定专门人员按规定穿戴工作手套等防护装备,按照规定的专门路线使用专用的医疗废物周转箱和专用平车进行转运。转运人员应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确保医疗废物的完整性,严防洒、漏事件的发生;核对医疗废物标签信息,无误后方可运送。运送交接后应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消毒,并将运送工具放置于固定地点加锁保存,以便下次正常使用。

2.2.3集中贮存制度

贮存医疗废物的暂存地应为独立的密闭房屋设施,房间内应有上下水,设施地点应便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并远离生活区。暂存点应设有医疗废物标识和禁止吸烟、禁止饮食标识并有防蝇防鼠设施,暂存点应加锁由专人管理,通常贮存时间不超过2d,冷藏贮存不超过7d。

2.2.4交接管理制度

医疗废弃物的转运,临时贮存及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均要实行交接管理,以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失,交接登记应包括下列信息:交接日期、来源、分类、重量、交运人,登记资料应保存3年,以备检查。

2.2.5人员管理制度

从事医疗废物的管理、转运、贮存、交接等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相关专业技术以及防护知识的培训,重点关注新分配及新调入人员,所有人员均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不使用保洁等非专业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尤其是收集、转运工作,以降低不必要的感染。应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并注射乙肝、麻疹等相关疫苗,必要时贮存相关人员的本底血清。

2.2.6应急处置制度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洒漏事件,应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洒漏物,吸收溢出物,从外向内倾倒适当的消毒剂,保留15~30min后进行清理。洒漏医疗废物清理后要对污染地面局部喷洒漂白粉或0.5%含氯消毒液,保留15~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如果医疗废物污染到皮肤黏膜或发生皮肤刺伤,应首先对伤口进行挤血,然后用水冲洗,对能用消毒液的部位可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冲洗15~20min,同时立即报告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对事件的危险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2.3注意事项

2.3.1选择有资质企业生产的锐器盒

锐器盒为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锐器盒放置锐器不应超过锐器盒总容积的3/4。

2.3.2医疗废物处理的首要原则

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须在供应室内清除污染、高压灭菌,因此高压灭菌器的高压效果至关重要。每年应对高压灭菌器的高压效果进行至少一次评价,每次高压灭菌均应放置3M指示带以监测高压效果。

2.3.3医疗废物收集后的处理

医疗废物收集后一定要用胶带缠绕进行封口,使得封口后的医疗垃圾不易打开,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一日一清,不要过夜,严防流失。

2.3.4转运用的医疗废物周转箱和专用平车要及时进行消毒

一定要让消毒剂保留15~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切不可缩短消毒时间。在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尤其是单位领导者中普及医疗废物的法律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使其充分认识医疗废物处置不当造成危害的后果,科学合理地制订各种制度将医疗废物纳入规范化管理十分重要,教育引导涉及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转运、贮存、交接等诸多环节的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建立正确的工作规范,不断完善操作规程,确保环环相扣无缝连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系统,养成良好的管理习惯,切实杜绝由于医疗废物处置不当导致的职业暴露发生。

作者:顾文辉 单位:北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办公室

参考文献

[1]由继红.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0(28):169-171.

[2]于敏,皮之军,李建海.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及事故预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29):207-209.

医疗机构管理范文3

[关键词]医疗机构;医疗设备;设备管理;设备购置;管理制度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成果及时应用于医疗设备研发,为医务人员的诊疗提供了更可靠、准确、精密的资料和数据,也尽可能减轻了患者治疗时的痛苦[1-2]。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开展诊疗、科研、教学等工作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提高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其配置水平直接反映出医疗机构的现代化程度[3]。据调查,医疗机构所拥有的医疗设备大约占其固定资产的1/2,而其所回报的经济效益约占医疗机构收入的2/3。因此,作为反映医疗机构生产效能的重要固定资产,医疗设备管理已成为医疗机构评估的重要标准之一[4]。但是目前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设备管理滞后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积极推动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对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功效,保障医疗机构临床诊疗、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调整、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医疗设备购置程序缺乏合理性

1.1.1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程序不当

目前,医疗设备购置论证通常只需经过医疗机构管理层通过即可,流于形式。即使重视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的机构,关注焦点也是设备的价格以及其所能达到的预期目的,至于设备的质量、售后服务以及其他需要审核的项目并没有列入论证范围[5]。同时由于决策者认知不足,过分重视硬件配置,一味追求设备先进性,片面追求高精尖、大而全,导致单位盲目购进医疗设备,出现设备闲置、使用率低的现象。

1.1.2科室职能规范不足

医疗机构的专项资金有限,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以诊疗收入作为经费主要来源,使得临床科室压力非常大。为盈利创收,医疗机构往往赋予临床科室更多自主权,临床科室一般根据自身需要自主确定所购医疗设备的规模及型号。由于缺乏专门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引导以及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往往造成购入的医疗设备质量难以保证,致使设备过早报废;科室之间的竞争和沟通不畅也容易产生重复购置的情况,增加了设备经费开支。

1.1.3医疗机构评价指标认识不深刻

医疗设备配置是医疗机构重要的评价指标,受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的影响,器械的先进性、设备配置的全面与否都关系到医疗机构等级的高低。为了达到等级评选的标准,医疗机构盲目购买医疗设备,难以全面掌握供应商和设备信息,不能保障采购的设备质量和最终带来的效益。

1.2医疗设备相关人员配置不合理且能力较低

1.2.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配置失当

随着医疗设备的大量购置,医疗机构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长。通过对军医大学9个附属医院进行调查,发现其每2500万元固定资产对应配备1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而国外的医疗机构在每拥有100万元固定资产时就会配置1人[6]。当前我国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教育层次相对较低,在三级医疗机构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与仪器数量之比为1∶194,在二级医疗机构为1∶510。三级医疗机构中超过50%、二级医疗机构中超过80%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没有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这与过多引进大型进口仪器设备的现状不相适应[7]。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维修知识,仪器设备出现问题时,医疗机构过于依赖厂家维修,缺乏维修技术培训意识。医疗设备研发人才更为稀缺,导致创新创造能力欠缺,先进的医疗设备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

1.2.2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能力欠缺

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多数为设备操作人员或是其他科室调任的人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医疗设备的特性,但管理经验不足,对医疗设备整体管理和医疗设备对医疗机构整体效能认知存在偏倚,很难实现科学化把握和规范化管理;其他科室调任的人员对设备了解不足,更缺乏管理设备的实际能力。同时,医疗机构对设备科人员重视不够、培训不足,造成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能力欠缺,影响设备管理效果。

1.3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

临床各个科室分布在医院不同地域,医疗设备管理主要由各科室负责,每个科室有不同的设备管理要求,设备科功能相对萎缩,对设备综合评估和管理受到各个使用科室的限制。各科室在管理医疗设备时存在维修规范、保养制度、责任人员、报废制度不统一的情况,造成了设备管理困难,难以真正发挥其功用。与此同时,医疗机构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不扎实、保障方案不完善、应急替代机制滞后、不良事件监测落实不到位、登记上报不及时等问题突出,设备科能力难以有效发挥[8]。

1.4医疗机构医疗设备财务管理不合理

医疗机构虽然对临床科室和医疗技术科室的医疗设备进行折旧,但是设备安装环境的装修、配套设备、人工投入等费用未计入成本,导致其成本核算的难度较大。有些医疗机构的科室还存在账目不清、账物不符的现象,也给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带来了困难。在推行科室成本核算之后,各科室虽然注重成本问题,但是许多医疗设备使用过度,导致其性能降低、安全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加大医患之间的隔阂,严重损害了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利益。

2改善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的建议

2.1建立规范化、流程化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2.1.1完善医疗设备论证的研究程序

医疗机构应组建由院长、主管院长、院外专业人员、设备科、财务科和临床科室组成的设备管理委员会,在进行医疗设备采购时严格遵循公开招标的工作制度和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的工作原则。院长、主管院长、专业人员的职责是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批、对采购与供应进行监控;设备科需要了解市场行情,采买仪器设备,并进行后期维护工作;财务科负责财务、资金的统筹管理;临床科室负责设备使用和日常的报告[9]。设备管理委员会的设置可以更好地汇集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和财务相关专家的意见,从而保证论证的科学性和决策的合理性,使采购流程透明化、公开化,杜绝仪器设备管理中的权钱交易、权物交易,防止出现牟取私利等行为。同时还可避免购置的重复性和盲目性,从机制上消除不合格设备进入医疗机构的可能,保障医疗机构的利益[4]。

2.1.2规范科室职能

医疗机构应对临床科室自主权加以规范。临床科室可以自主确定购置设备的型号,在购置医疗设备时需要提交申请和论证报告,由设备科和财务科共同做出设备购置预算,最后由设备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申请通过论证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品质好的企业进行招标,招标购置过程中,要求医疗机构财会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了解产品价格和质量,防止劣质设备进入医疗机构,为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提供保证[10]。

2.1.3转变医疗机构对等级评审的认识

医疗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病痛、维护民众的身体健康、提高国民素质,不能只是为等级评选。医疗机构的领导决策层和管理层要转变观念和意识,树立为患者服务的观念,不能仅仅为了等级评选而盲目购置仪器、设备。在建设硬件的同时,注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高超的医疗水平和舒心的服务才是患者真正需要的。医疗机构将医疗服务做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自然随之提升,也就有更充足的资金购置先进设备。由此良性循环,也为等级评审带来更积极的影响。

2.2增加医疗设备相关人员配备,提升医疗设备相关人员素质

2.2.1提升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素质

首先,增加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医疗机构设备应配备适当数量的人员负责,做到精密贵重的仪器专人负责、专人管理,责任明确。其次,提高医疗设备技术人员知识层次。目前已有高等院校开设临床工程技术、医疗器械等相关专业,以培养专门人才。医疗机构应该积极提供岗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再次,提升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督促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同时加强技能的培训和再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使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与供货厂商进行交流和学习,为设备维修保养提供良好的保障[11]。

2.2.2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能力建设

医疗设备是医疗机构高效、准确开展诊疗服务的基础,目前医疗机构配备的医疗设备多为高精尖仪器,涉及电子、计算机、机械、声、光等现代综合技术,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专业培训迫在眉睫。同时,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设备管理队伍是仪器设备建设和维护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重视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作用,改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增加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在工作晋升、选拔等方面的机会,为医疗设备管理人员提升能力创造学习环境。

2.3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

医疗机构设备科应立足医院实际,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医疗机构发展的目标制定包括医疗设备采购申请、论证、招标、购进、检测、操作、维护、报废等完备的设备管理流程规范,同时明确各个科室的责任,建立设备使用档案,做好登记和报告工作,确保设备使用和维护及时有效[12]。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引进国外医疗设备管理标准,推动设备管理国际化;强化安全管理,加强设备质量与安全、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信息化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医疗设备纳入电子档案管理,对设备使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更正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和疏漏,通过信息化管理分析设备资产的使用情况,掌握最真实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4妥善管理医疗机构设备财务

财务科要制订完善的医疗设备采购计划,对购置资金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按照公正公开的原则招标购置所需医疗设备,对不同厂家设备的价格进行评判和比较,不仅可以有效地使用资金,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医疗设备的质量[13]。医疗设备的资产管理应由设备科建立统一的临床科室医疗设备账户,建立专门的设备档案,对各科室设备的采买、验收、使用、维修及报废等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进一步维护设备的性能、降低淘汰的速度,提高财务在设备资产管理中的效率和效用[14]。

3结语

医疗机构管理范文4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基层医疗的扶持力度,基层医疗机构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但同时也使得一些医疗机构对财务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缺乏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市场竞争意识。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理念却没有发生改变,甚至很沿用“不以盈利为目的”传统观念,在管理方面还停留在粗放管理状态,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还仅仅停留在财务收支核算方面。由于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所以在市场经济以及医疗事业深化改革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受到的很大的限制。

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有效建议

1.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现状,需要转变原有的理财观念,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首先,医院的领导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严格的管理财务管理机制,为医院选拔和引进业务素质高的财务管理人才。第二,需要重视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会计后续教育。第三,建立财务管理考核制度,对财务管理按照月、年实施考核,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提升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财务基础知识,还需要对经济相关的其他知识进行了解,如税收、金融、法律法规等。另外,财务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财务创新理念,主动学习新知识,增强自身的责任心。

2.改善财务预算工作,提升财务资金利用率

医院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将医院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财务预算工作中。这就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完善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机构,完善财务预算制度,做好财务管理中各项预算工作,包括资金收入预算、资金使用预算、分配预算等。在财务收支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上年的收支情况,并与医院整体的工作规划相协调。在制定医疗收费相关事宜过程中,需要以药品市场价格变动、物价变动等作为主要依据。第二,基层医疗机构的各个科室,需要积极配合财务预算工作,落实预算制度,财务管理部门对于计划使用资金,需要按照严格的审批制度,提升医院资金的利用率。

3.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如果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完善的制度,不仅会使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竞争力,严重制约医疗机构的发展,甚至会造成管理混乱。这就需要医院不断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另外,实施科学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医疗贡献。

4.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实施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信息化管理进程。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完善的医院收费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医院门诊收费系统以及住院收费系统实施网络连接,实现对每天医院收费信息的及时掌握;第二,建立医患信息平台,病人可以通过平台向医院咨询相关问题,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还能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第三,建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工资管理系统、业务收支系统、物资管理等,该系统需要与医院其他经济活动相连接,利用信息化技术,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网络。

三、总结

医疗机构管理范文5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医保资金;内控管理;财务管理

一、基层医疗机构医保资金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一)医保资金管理是基层医疗机构的重大责任事项基层医疗机构医保资金管理上具有医疗机构组织管理形式多样和机构数量多监管困难的特点,基层医疗机构医保资金包括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等基本报销业务,还包括对村卫生室居民门诊医保资金的使用业务指导管理。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资金占流动资金的比重逐步上升,基层医疗机构对医保资金的有力监管能够有效的化解和防范财务和经营风险,特别是在财政资金补偿不足的经济运行形势下,医保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疗机构医保的资金管理工作主要说的是在尽量保证其资金风险不增加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医疗机构降低成本,提升其整体收益和增加综合实力,所以总的来说,加强医疗机构医保资金管理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合法合规使用医保资金。加强职工的医疗保险法规教育和执业资格管理,严防发生基金套取和违规使用医保资金。

(三)强化医保资金使用管理,严格落实医保资金报销政策。深入分析居民和城镇职工医保资金定额与医疗收入协调的关系,加强医保审核和控费管理,充分发挥医保资金“保命钱”对职工和居民就医的社会保障作用。

(四)加强医保资金使用导向功能,推进医疗业务开展与医疗保险两个核心系统的协同发展。贴近普通患者群众为民做好基本医疗服务,同时改善自身医疗服务设施环境,增强医疗服务功能拓展和补齐群众医疗需求短板,进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声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基层医疗机构医保资金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规范的医保资金财务核算管理办法可借鉴。基层医疗机构医保资金大部分使用统筹管理、定额使用、超支不补的医保基金管理办法,财务结算多采用的是总额预付部分周转金,每月资金拨付时还需要扣除不合理费用和预留5%—10%的质保金,一般统筹决算会在年度终了考核后才予以补拨。这种结算拨付方式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占用自有流动资金较多,应收医疗款核算和对账管理增加,也影响了医疗机构营运资金加快流转的作用效果发挥。财务部门在开展医保资金管理工作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医保患者费用结算和核查上,单纯对整体业务进行记账,而缺少对医保资金运营过程的分析、监管、控制。

(二)财务部门与医保部门业务交流信息不畅通。财务部门和医保经办部门分属两个部门管理,双方协作配合机制不完善,工作组织参与和管理能力需要总体把握和配合。虽然各自做好本职范围内工作,并没有经过合理正确的交流沟通,仅做了简单的资金流动记录,没有形成各个应收款账务明细类别的主动核对。事前和事中控制日常业务处理关口前移不到位,事后总结对账时发现医保有资金支付业务错误等情况,很可能已造成资金管理损失或坏账,不能真实地反映医保资金垫付和审核支付等全面情况。

(三)医疗业务收入增长与医保资金超支管理相矛盾。医保制度保障的目标是控制医保资金支出的过度增长,减少医保资金的不必要过度消费,这与医疗机构增加医疗收入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但在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不足的实际情况下,需要找到发展与利益平衡制约点。对医保资金既要做到足额合理使用,同时也要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快速增长带来的是医保资金的严重超支压力,会给病人增加医疗费用负担,更会让医疗机构自身经济运行造成资金紧张并陷入发展困境。

(四)内部信息化系统控制更新滞后。经济科室任务指标体系设计与分配不合理,只把资金调控停留在医疗机构层面,没有要把核算的具体指标明确细化分解到科室或个人。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内部管理要求我们在资金核算控制方面要将每个科室的医保超支核算出来,便于医疗机构内部全面考核各科室任务绩效实际完成情况,需要信息化系统跟进适应管理节奏。

(五)医保资金使用的日常过程控制管理内涵细节上注重不足。忽视在加强医保审核管理机制,做好基础性资金工作和过程控制细节方面的管理。要做好医护人员和患者医保政策的宣传和引导,要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维护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医保资金使用社会效果。

(六)村卫生室门诊医保资金相关内控管理制度实施难度大。受人员及投入制约监管实际不到位,村卫生室为管理方便,找理由或有意不给居民在就诊取药或检查治疗时打印医保报销统筹结算单据,使居民群众在就诊时得不到医疗保障权益待遇。

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保资金内控管理的措施

(一)财务部门要尽快适应医保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理顺建账层级关系。做好医疗应收款等科目的构建管理设置,按照实际管理需要对应收款进行二级科目或三级科目设立,要能够全面及时记录反映资金使用、垫支等管理需求。其次,财务部门应在收费报表中增加医保明细日报表,结账时财务的收费报表与医保的明细报表相核对,确保数据一致后交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财务部门和医保部门要建立定期核对制度,对不合理费用扣减、质保金结算及长期未收回款项要及时与医疗保险机构进行核实查明原因。

(二)合理规划布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畅通信息链。加强财务部门与医保部门的整合优化,包括人员胜任能力和内部业务办理流程的打造,投入时间和精力培养既懂医保审核政策又懂财务分析的综合性管理人员,实行定期专业技能考核测试,实现关键岗位操作人员知晓政策会分析。加强规范资金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从制度层面加强资金管控。医保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应进行对接培训,使双方学习彼此的工作程序,加强新医改后的政策、法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

(三)全局处理医疗收入增长与医保资金超支的平衡关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社会公益单位的理性站位,以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服务宗旨,对医保资金的良好控制,有利于减轻国家医保费用负担,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防范财务风险。医保资金超支的总量要进行适度预测调整,将资金超支控制在医疗机构经济运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收入增长和适度超支之间把握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的平稳发展。

(四)规范设立院科二级绩效考核管理指标体系,有效信息互联互通。综合分析各科室的门诊量、床位数、住院费用总额等经济数量指标,按照相应比例计算出总额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病人住院医疗费用进行有效的提示预警,从而更好的规范各科室的医疗行为。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现医保、财务、医疗、药剂、行政管理等各科室间有序沟通,减少信息盲区和不对称现象,能更好地加强管控医保资金使用。

(五)注重医保资金使用的日常控制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理有效。第一,利用每季度的医保资金报销调度会,将医保局下发关于加强医保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和文件进行解读,将查处的违规收费和检查治疗项目进行梳理汇总,落实科室管理责任,与所在科室绩效核算挂钩,加大警示和经济处罚力度,保障资金有效使用。第二,加大住院患者检查力度,安排财务科和医保科不定期对住院患者在院情况进行检查,再次审核病人医保身份,防止冒名住院和挂床现象。第三,严控住院标准,对无明显住院指征的患者,不予办理住院治疗,保证住院资金的有效使用。第四,会同临床科室、药剂科重新对使用药品审查,对价格高的药品使用进行严格筛选,剔除高价药品,用能替代的合格低价药品进行补充。第五,强化医保支付审核力度,与其他科室建立联动机制。在内部设立医保收费监管双人审核制度,将临床医生的医嘱作为依据检查记账与医保资金的使用情况,以防范医保经办人员违规为参保患者办理收费事项或结算票据单证,防止造假骗保等情况发生,维护患者利益和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六)强化村卫生室医保资金监督管控和拨付,保障居民医保权益实现。加强对村卫生室门诊医保资金的检查指导和督查,充分利用召开卫生室业务培训会时机,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强门诊医保业务指导和基金管理教育。各卫生室设立门诊医保资金报销管理台账,每季度与医保和财务部门核对资金金额,核实无误的再予拨付报销周转资金。全年业务综合考核时一并检查村卫生室居民医保统筹资金报销使用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切实让普通群众享受到医疗惠民福利。

四、总结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医疗保险业务报销办理的最底层医疗机构,需要正视自身医保资金管控中存在的问题,要切实增强医保法律法规的敬畏遵守和红线意识,加强职工医保业务培训和报销流程优化,合理保证医保资金的有效安全使用。保障好基层普通群众的医疗健康权益诉求,逐步提高他们对医保制度的认识和关注。改善财务核算和人员管理组织模式,加强经办科室之间的协作沟通配合,从发展角度看待经济利益关系调整,抓好医保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管控,努力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良性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立钰.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医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9):139-140.

[2]杨菲,于明霞,杨林楠等.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医保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6):133-135.

医疗机构管理范文6

(一)全面预算管理行为不合理

由于现存的医疗机构的预算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在医疗机构实施预算时就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首先,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医疗机构管理层认为只有财务部门才制定预算,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部门。其次,简单的认为,预算就是财务人员依据上年的财务经营成果,考虑一些浮动因素,最后编制出收入支出账表。但是,在实际预算中,医疗机构的预算涉及到资产、业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很多方面,并且需要各个部门参与制定与实施。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目前,医疗机构的预算方法主要是采用定期预算法、固定预算法以及增量调整法,其中上年预算数加上增长数的预算方式较为常见。其实全面预算法中弹性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有很多优点值得尝试,这些方法效率高,适合医疗机构预算。另外,医疗机构的预算会出现为满足上级要求而进行预算的现象,不能为了预算而预算,要把预算具体内容应用到医疗机构的经营运转当中,把财政补助资金和自有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做到更好的资金配置和优化结构。

(三)预算执行和编制脱节,预算管理基础薄弱

据数据统计,医疗机构预算执行的符合率较低,各省预算执行符合率在90%以上的大约占其8%。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医疗机构的各个层级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预算具体执行者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利用编制预算的机会降低预算目标。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就会造成医疗机构的预算管理机构基础不牢固,尽管各个医疗机构采取最新的管理技术,但仍旧会出现很多问题。目前的医疗机构部门预算主要是由财务部门编制,通过向各个业务部门提出数据参数并进行汇总分类。这也造成了制定大预算很少,制定的小预算很多,不能从全局上系统的分配资金,没有充分运用预算带来的优势。在实际的预算工作开展中,当财政的预算方案被批准后,医疗机构并没有把预算方案贯彻到预算执行中,到年末才发现很多预算没有完成,甚至有的预算还没开始,造成了预算执行和编制严重脱节的现象。

二、如何加强医疗机构的预算管理与执行

(一)加大对医疗机构预算管理与执行的重视

医疗机构的战略管理可以通过预算管理来实行,医疗机构若要做得更好获得更好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可以使其单位明晰奋斗目标、增强经营理念,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从而不断地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协调和相关监管部门的关系,及时传达反馈信息,谋求医疗机构更好的未来发展,确保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充分提高中国的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目前,关于医疗机构的预算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很少,2008年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指出了医疗机构预算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提及具体的实施要求,也没有对不执行预算的单位给予处罚规定。因此,制定统一的预算管理与执行办法,不断地规范医疗机构的行为非常重要。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的管理体系,做到实际预算工作中的有法可依。首先,是建立分层次的预算管理组织。医疗机构可以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医疗机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他们负责制定和批准相关部门的预算目标,及时化解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问题,审查和批准预算过程中的重大调整,监督预算的具体执行并对相关部门预算实施效果给予奖惩。另外,一个医疗机构还可以设置专职预算人员,比如可以由财务人员担当,由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管辖领导,以保证预算方案的有效执行。在所有要参加预算的部门,应该考虑设置预算专员,预算专员对该部门的预算负责,但隶属于全面预算委员会领导。同时,应该设置其他相关部门更好地为预算服务,比如成立财务决策小组、资产配置小组、内部审计小组。财务决策小组负责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的进行,对单位的经营业务活动进行效益分析研究,向医疗机构管理层提供决策方案。资产配置小组主要负责机构的筹资和投资以及现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以确保医疗机构资产配置的高效率性。内部审计小组独立于其他小组,在负责人的直属领导下,负责对经营业务、财务活动的监督和审核,最重要的是监督预算方案的实施。

(三)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方案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以往的资料数据不做参考,以零为基础,对基期的数据不考虑的情况下,编制的预算方案。除了医疗机构的各种业务量指标,比如各门诊的看病人次、各个部门的住院人次以及人力资源经费支出、一次性医疗器具费用支出等等,可以参考基期的数据,并结合当期的各种相关政策以及最近的医疗机构的经营情况来预算预期内的财务数据和目标任务。其他的消耗性支出支出应该采用零基预算法来编制预算方案;建设类支出的预算比如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任务也应该采用零基预算法进行编制。在预算编制时,实行可行性预算,根据采购清单推算,并实行三年预期滚动预算,真正做到预算编制的切实可行。预算编制的方法很多,比如弹性预算、动态预算、固定预算、零基预算等,这些预算方法各有千秋,但是上年基数加上本期调整数的预算方法坚决不能使用。现代的医疗机构的财务制度要求采用零基预算方法,但是在预算编制的时候仍旧需要随机应变。当预算所涉及的范围很大,不同业务范围下的收支情况又有各自的规律,那我们的预算编制据不能采用一种编制方法,而是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四)加大预算审批制度的严格性

预算方案必须要经过审批才能实施,审批后的预算对医疗机构的领导者、各个部门、每一个职工都会产生约束力,这些人员会按照预算管理的制度规则和目标要求来进行工作,长期进行下去,医疗机构的全部从业人员就会使工作行为、经营行为规范化,甚至慢慢形成一种良性趋势和良好环境。这样预算管理才能在医疗机构中得到体现,成为其管理的准则,最终提高医疗机构预算的严肃性以及约束性。综上所述,医疗机构及其监管部门对预算方案进行审核审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

医疗机构的预算效果怎么样,不仅与预算编制的方法的正确性,预算方案的科学性有关外,还与预算是否顺利执行有关。医疗机构要严格监督预算执行,在执行中,一般预算方案不予调整,除非特殊情况需要进行调整,但是必须先申请并且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同意批准后,才可以调整预算方案。现在还没有配套的预算分析软件来供医疗机构对预算执行进行跟踪监督,大多数还是依据最后的财务信息分析进行监督。因此,医疗机构必须及时提供财务报告信息,以便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及时的、合理的预算方案,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也应该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努力完成预算工作和工作效果分析。财务部门依据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及时报告预算管理委员会,以便做到及时调整预算偏差。(本文来自于《经济研究导刊》杂志。《经济研究导刊》杂志简介详见。)

(六)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

预算效果怎样,必须要有判断标准,必须进要行考核,发现问题,才能为下期预算做好准备。如果不进行考核,各个部门对完成目标也没有动力,预算编制的质量,执行情况也不能得到评价。医疗机构可以在每一年年末进行考核,制定奖惩制度,在预定目标下,对完成预算的部门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预算的部门适当惩罚,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预算管理的实施。

三、结束语

医疗机构管理范文7

关键词:医疗机构;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在新医改等相关政策以及自身发展需求的推动下,虽然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在各个医疗机构得到应用,但相比其他医疗单位,基层医疗机构受地域经济、单位规模等多方因素的限制,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重心侧重于成本费用预算,在财务预算、现金流预算等方面缺乏关注。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速度常处在行业末尾,全面预算管理应用较浅,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单位通过对整体经营活动的规划,从各部门活动、各人员执行情况等全方位进行的预算管理。相比传统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帮助单位管理者从宏观层面掌握整体经营情况,进而更好地制定资源配置计划,不但提高了单位资源利用效率,也实现了单位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统一,有利于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也能进一步帮助单位内部控制、成本管理等机制的完善。

二、基层医疗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全面预算目标不够科学。当前,虽然各医疗机构针对内部设备购置、业务规模等工作设定了相应的资金预算指标,但一方面,基层医疗单位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预算管理人员难以准确、客观地判断出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通常所制定的预算目标较为宽松,出现“合规浪费”现象,基层医疗机构资源浪费和资源短缺问题并存。另一方面,受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层思想认知程度的影响,在设定全面预算目标时,主观性过强,所设定的全面预算目标契合单位短期经营目标,但偏离中长期发展规划,不利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良性发展。此外,受内部预算管理组织结构限制,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全面预算目标由财务部门负责,但由于机构财务管理处在转型初期阶段,财务部门和其他科室间的沟通不足,实际所设定的全面预算目标脱离实际,没有针对性。

(二)全面预算执行力不强。目前,虽然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具备预算管理制度以及各项活动开展流程,但从实际应用来看,单位所采用的预算管理制度普遍性较强,缺乏针对性,规章制度不够细致,使得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各项开展流程也不够完善,从而加大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另外,多数基层医疗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常和内部控制割裂存在,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没有实现有机结合,各科室预算管理责任划分不够明确,相关责任难落实到具体,进一步削弱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三、基层医疗机构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多是根据“两级预算管理”模式来开展,多数基层医疗机构预算管理人员配备不齐,甚至部分单位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由财务人员兼任。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管理人员应全面搜集、整合单位各业务经营数据,结合实际开展财务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等工作,专职预算管理人员的缺乏直接影响到预算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同时也加大了管理难度,单位现有组织结构模式已渐渐难以满足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需求。

(二)缺乏完善的全面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基层医疗机构的全面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考评内容不够全面,难以有效评估出个人、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实际工作效率,促使单位各科室人员在工作时刻意去迎合指标要求,实际工作效率不及预期。而管理者对人员工作效率的模糊又使得其难以将这一指标作为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公正性不足,所制定的激励奖惩制度并未发挥有效作用,极容易影响单位整体队伍工作的积极性。

(三)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不足。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单位经营的方方面面,应用信息化手段是提高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效率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虽然多数基层医疗机构拥有财务信息系统,但系统软件主要以服务财务会计为主,系统功能、流程程序等都不够完善,单位各科室、各业务项目数据还不能实现实时共享,而且自动化程度较低,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较多财务人员支持,数据处理和核算工作量较大,财务人员缺乏足够的精力、时间去深度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知识,从而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建设进程迟缓。

四、基层医疗机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措施

(一)优化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建设。首先,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参照“三级管理模式”,即将医院院长、财务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等作为一级预算管理组织,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统筹规划工作;以财务人员或预算管理人员作为二级预算管理组织,主要负责上下级间的沟通协调以及业务数据的转换等工作;以各科室基层人员作为三级预算管理组织,主要负责对各自管理范围中设备采购、药品引进等方面需求数据的提供,经由二级预算管理部门转换为相应的财务信息后,递送给一级管理人员,由其规划当期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方案、确定全面预算目标等。其次,基层医疗机构还需重视各人员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建设,在内部积极宣贯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点明各科室、各人员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运行中所担负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从而积极参与其中。

(二)科学设定全面预算目标。基层医疗机构在设定全面预算目标时,首先应遵循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现结合以及和单位战略目标相匹配的原则。其次,合理选用目标管理方法来设置目标。比如目前常用的BSC平衡记分卡方法,以财务、患者、业务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为对象设定相应的目标。在财务层面上,应考虑医疗单位的资产负债率、收入增长情况等;在患者层面上,应考虑患者满意度、门诊人次等;在业务层面上,应考虑预算准确性、预算偏差度等;在学习成长层面上,应考虑医护人员培训支出、进修次数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科室业务、项目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作为部门人员工作开展以及监督考察依据。

(三)以内控为导向强化预算管理执行力。首先,基层医疗机构应明确全面预算管理部门的权责利,严格按照制定的预算管理组织层级责任履行开展相应的工作,确保预算编制、实施等工作的独立性。预算管理部门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单位其他领导不得越俎代庖直接干预预算编制,主观影响预算编制、预算审批等工作的开展。其次,以内部控制为导向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基层医疗机构通过梳理内部控制流程、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来有机结合内部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对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监管,并对各参与人员工作行为的分析,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各流程工作开展都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可依,进而减少人员在全面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

(四)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首先,基层医疗机构应先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在预算绩效考核指标设定上,基层医疗机构应根据各科室的业务不同而针对性设计考核指标。比如针对各诊疗科室,应从患者满意程度、实际工作量、床位占有率等和其业务相关指标为主,再参照兄弟单位或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优秀经验为各项指标划分权重,从而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其次,医疗机构应完善奖惩机制,将奖惩措施和部门、个人利益挂钩,再结合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和表现差劲的科室、人员分别进行奖励和惩罚。比如对于当期预算目标达成率过差的科室,应适当削减下一年部门预算,并分析预算原因,追究相关负责人和执行人的责任。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首先,基层医疗机构应重视财务信息系统的革新,及时做好财政资金申报工作,尽快获得财政资金来引进功能更加全面的系统软件,再根据自身全面预算管理各项业务流程来进一步完善软件程序等。其次,做好软件维护工作,确保基层医疗机构内各系统数据可以进行实时共享,为预算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并利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数据整合、加工效率。最后,设计预算评估板块,以便在基层医疗机构完成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活动后,可以及时对各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协助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层制定科学的全面预算规划。

五、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预算目标设定、预算执行、预算评价等多个环节,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也需要基层医疗机构从战略规划、实际实施以及信息化等多角度开展。新时期,面对全面预算管理落实问题,基层医疗机构还需从优化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建设、科学设定全面预算目标、以内控为导向强化预算管理执行力、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等方面出发,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而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杨.SF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

[2]高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J].财富时代,2019(11):181+183.

[3]张筱.全面预算管理在医疗机构财务内控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9(05):90–91.

医疗机构管理范文8

关键词:预算管理;基层医疗机构;问题;措施

一、预算管理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的实施是对收入与支出的平衡与协调,进而保障医疗机构完成各项日常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它不仅对财务人员的知识技能有所要求,还需要基层医疗机构与自身的发展规划相挂钩,同时对管理体制的完善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有效实行预算管理会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响应政府要求

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要实施预算管理。并对预算编制、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流程等做出具体要求。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使用效率与质量愈加重视,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亦是对政府政策的积极响应。

(三)社会公众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民众对于各类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督与参与意识愈加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运转状况提出了更为公开、透明的要求,以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基层医疗机构作为我国政府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的合理使用,并及时向大众公开,是整个社会的共同需求。

二、基层医疗机构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一)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其组织构成一般是相对简单的。在部分医疗机构中,并未设置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管理的工作一般都是交由财务部门来完成,其他科室并未有效参与。财务部门在开展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其他部门也并未将其视为自身工作范围,未能帮助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另外一方面,财务人员对各科室业务的开展并不熟悉,其他各科室也未提供有效信息,导致预算编制所制定的各项目标与实际工作脱离,指标的设定不合理,也影响了各岗位人员执行的积极性。此问题的产生根源则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普遍性的存在预算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

(二)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预算管理制度的匮乏会直接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在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预算执行状况很难有效展开。但是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从预算编制到最终的绩效考核都是需要以制度为基础来进行的,制度的匮乏会导致其整体运行不力,很难发挥有效的管理作用。另外,预算管理制度需具体到预算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如编制制度不明确,会导致预算执行不规范;审批制度不健全,会导致资金使用混乱;预算执行制度不合理,会导致执行约束力不强等各类问题。制度是保障预算管理实施的基石。

(三)预算流程不全面

在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中,预算管理在实行过程中,其流程存在不全面及不合理的现象。预算编制仅是对财务收支预算进行制定,对往来款项、采购以及库存等相关内容的预算编制则是相对匮乏。预算编制在正式执行之后,仅在年末进行一次统计分析,未对中间过程进行监管与控制,事前、事中及事后的流程均不明确。而在预算考核方面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处于缺失管理的状态,这对预算管理的整体流程而言是极大缺陷。流程的不全面与不合理最终可能会导致预算管理混乱,甚至是仅流于形式。

(四)预算公开工作开展不力

在预算管理体系中,预算编制是一项相对冗杂的工作内容,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如此一来留给财务人员进行预算公开工作的时间就相对紧迫,这也导致了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预算公开工作开展不力,未起到实际成效。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下两点较为突出:其一,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算执行状况查询不到,使预算公开、透明的原则失去其应有效果;其二,有较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存在预决算公开的口径存在差异,预算仅对财政收入与支出进行了透明公开,而决算则是以全面的收入与支出进行公开,导致无法与预算进行公开对比。

三、优化预算管理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的建议与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其需要多方面及各环节的协调进行,从预算目标制定到具体的内容编制,既而再到最终的预算考核,在对各项工作的管理过程中,是需要专业且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要结合自身运营状况,建立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并将整个单位囊括,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各科室都应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参与,保障预算管理的工作的顺利执行。

(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以制度作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算管理有序开展的保障是建立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预算管理是一个闭环的管理系统,其各项工作的开展彼此挂钩,有始有终。在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时,要根据自身业务开展特点,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的拟定,保证各项日常工作的规范开展,避免违规行为的产生。制度在针对预算执行方面,要与各项资金审批流程、考核监督以及奖惩措施进行有机结合,保障各个环节预算工作顺利实施。在预算管理制度中,还需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明确的操作规范,确保工作开展有据可依,有规可查,进而整体性的提高预算管理执行效率。另外,制度在具体实施之后,还需根据实际执行状况进行适时的修改,使其能与各项日常工作更为贴合,提高其有效执行的可行性,对各项影响预算管理的正常及非正常因素要及时分析与解决,充实并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三)加强预算流程的优化

预算编制工作的进行,需事先与各科室之间的沟通,避免形成预算形式化的局面。各科室要根据以往的资金使用情况,并对下年进行合理的预算分析,将各方面因素综合之后报备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算管理部门进行审批,经过统一的核算,对预算进行合理调整,经各科室确认后再进行正式的预算下达。并且预算编制一旦确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修改,当遇到不可控因素时亦需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才能进行酌情改动。另外,预算编制方法要根据具体的资金来源来进行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的各项业务收入可采取增量预算编制法进行编制。而财政部门的补贴收入,则以零基预算法进行,其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无需考虑之前发生的影响因素。而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其他收入也可采取零基预算法。另外,对于医疗支出以及医疗机构中的管理费用的预算编制则依据其支出性质可有效分为归口预算以及非归口预算。非归口预算则是针对于各科室自行编制的预算内容,归口预算则是对各科室或业务部门提出的预算规划,由医疗机构统一审批所需的预算资金。另外,对于预算执行考核与分析的工作开展,要明确所分析的工作目的,收集相关的资料与财务信息,寻找预算实际执行与目标之间所存的差异。对于预算执行状况的考核,一方面要针对于各项具体的业务,在发生预算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相应的配置资源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年终要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整体系统的考核,为今后的预算管理工作查缺补漏。

(四)健全预算的公开工作

预算公开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需要对预算编制在时间上规划要准确、清晰,以配合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算公开工作;另一方面要着重加强对预决算公开内容的标准化、规范化,以此加强预算公开的严肃性。统一各项预决算的标准与范围口径。要细化预算公开报告的附注内容,以便公众能够更为清晰的了解预算执行状况,及预决算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相应的公示改进措施,获得公众的支持与理解。

四、结语

预算管理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首先要从内部改革着手,完善并细化各项管理工作,使预算管理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能够切实的发挥应有价值,进而为社会与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