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的地方高校民歌教学改革思考

文化传播的地方高校民歌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皖北民歌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人文为创作背景,吸引众多高校将皖北民歌纳入到声乐教学中。皖北民歌作为安徽民歌体系的重要部分,是皖北人民生活艺术的结晶。言词朴实、题材生动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皖北人民真实生活状态。而皖北高校民歌资源库的建立为声乐教学系统提供优秀丰富的民歌作品,让民歌成为国家综合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皖北民歌;文化传播;教学改革

0.引言

皖北民歌歌词朴实、生动有趣、曲风质朴、耐人寻味,是我国优秀民俗历史文化遗产。让民歌走进高校声乐课堂,让学生感受生于乡野,兴于生活的皖北民歌在创作,流传过程中的独特魅力。让高校学生从民俗风尚的精神、文化和传承角度学习、理解皖北民歌中积极向上的生活力量和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

1.高校声乐皖北民歌的教学意义

1.1了解历史人文背景

民歌是皖北地区独特历史和人文特色的展现,是听觉艺术和情感艺术的共通。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民歌的赏析,让学生在欣赏、模仿、演创的过程中对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重要作用。让高校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理解民歌诞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声乐教学的开展,让学生了解皖北地区的独特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进而增强对本地民歌民俗的热爱和归属感。

1.2激发皖北民歌学习兴趣

皖北民歌是皖北文化的集中体现,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地域文化特色为声乐教学内容的开展奠定了学习基础。皖北民歌的创作来源于生活,让本地学生对皖北民歌有天生的亲切感和舒适感。民歌在声乐教学中的加入,让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达到新的高度。学生在学习和欣赏民歌作品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和音乐相关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进而加深对音乐的体会,激发对民歌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民歌的鉴赏能力和演绎水平。

1.3构建皖北民歌传播载体

皖北民歌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深受地域文化影响。每首经典民歌作品的诞生都具备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民歌音乐对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作用,是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歌曲风格,让学生在学习传统声乐教学内容外,增加了对歌曲多样演唱手法技艺的学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本土音乐艺术,认识,感受本土民歌民俗诞生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故事。通过对民歌学习感受的过程,为学生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教学融合的载体和平台。

2.皖北民歌的民俗文化特点

2.1具有合作精神的精神文化传承

皖北地区是老庄文化的发源地,道法自然是老庄理念的核心思想。老庄文化在皖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社会基础。皖北地区人民大多性格淳朴、待人诚恳、做事干脆利落、懂是非、敢抗争、热爱生活。“花鼓灯”是皖北地区最具民族特色的歌舞音乐。以其欢快热烈,刚劲朴实的舞蹈风格深受人民喜爱。整体演出节奏紧促动感、动作快捷敏锐、演员情绪高亢、唱腔粗犷。是皖北民族代表性的著名民族舞蹈,其中的杰出代表作品包括《王三姐赶集》、《凤阳歌》和《凤阳花鼓》等。皖北小调的出现,真实反应皖北地区农民生存现状,乡土气息浓郁。其中《苦命儿子孬种爹》、《父子泪》、《小拜年》、《李玉莲》、《押上老婆去》和《科学养妈》等代表作完美体现了皖北人民淳朴本色的精神生活。

2.2具有节日情节的行为文化

皖北文化是根据淮河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和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产生的。是传承炎黄文化至今的中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同时受到吴楚文化的影响,所以皖北文化具备兼容和过渡特质,是多种行为文化的融合。皖北是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是华北和扬子的板块结合处。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享誉全国。很多以煤矿为题材的民间歌曲广受流传,如《煤海里海燕在飞翔》、《英雄的旷工》、《挖煤的汉子》和《拾煤号子》等。煤矿工作大都是环境恶劣、煤尘、粉尘、水泥尘污染严重、很大程度上面临高温噪音作业和瓦斯爆炸的危险。这些民歌的出现,歌颂了煤矿工人不畏艰险,相互关爱,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很多脍炙人口的歌词如“生产过程莫偷懒”、“生产必须讲安全”、“井下生产把心安”等体现出矿工们没有被沉重的生活多打击,没有丝毫抱怨,尽是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认真和对可能发生危险性的警觉安全意识。

2.3具有民生情节的物质文化

皖北民歌的文学题材更贴近民生,作品内容真实反应了皖北当地物产的风貌种类。广袤的淮北平原,是是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战略要地,也是安徽省唯一的提出一带一路政策经过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影响,该地区降水量不足,以耕种抗旱作物为主,广泛种植大豆、高粱、甘薯、小麦等农作物。当地主食均以面食为主。在皖北民歌中也多以歌颂面食的歌谣居多。像《群众生活变化》里的“一天三顿红芋茶”、“离了红芋不能活”;《五更小调》里的“有钱人都吃鱼和肉”、“穷人吃的秫面窝头”等。皖北地区的年节风俗也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而炸九子是最具特色的一种。亳州民歌里《年关歌》里的“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炸九子”、“年三十,贴门神”是对炸九子民俗的充分展现。皖北地区物质文化生活的多样性成就了皖北民歌的丰富内容。

3.皖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

3.1音阶的分类

皖北民歌的音节一般由三音列、四音列、五声音阶、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构成。七声音阶在皖北民歌中比较少见。多数关于七声音阶的作品出现在淮北地区的民歌中,例如阜阳的《卖鞋》和蚌埠的《两条竹轨长有长》都是七声音阶的民歌。六声音阶的民歌数量仅次于五声音阶。在皖北地区的民歌中,多数运用六声音阶中“do、re、mi、sol、la、si”这六个音的音阶模式。如《何必再等收了秋》和《摇橹浩子》都是这种音阶模式的代表作品。而《大踏青》和《姐在房里拉胡琴》则是由“do、re、mi、sol、la、si”这六个音与“fa”和在一起构成的。五声音阶在皖北民歌中最为常见,是民歌中最常见的音阶模式,代表作品有《打长工》和《跟哥一去不回》等。而三音列和四音列模式在民歌中多数用来表达高兴,愉快等感情。

3.2曲调的形式

旋律是音乐形象的本质,也是音乐的基础。皖北地区的民歌曲调,受当地方言影响,曲调形式丰富多样,在民歌中通过其“侉腔侉调”的独特性,将皖北民俗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淮北花鼓戏和泗州戏是对皖北民歌中小七度旋律的常见运用,在结束的时候再用上行七度大跳。正如《王三姐赶集》里的大跳,丰富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皖北民歌的独特风格。而《小踏青》、《月亮一出照楼樵》和《你是一个铁打的心》则采用的是级进的旋律写法,有大小二度和三度组成,很少有纯四度和小跳的出现。

3.3调式的构成

皖北民歌是由五声调式,“宫,商,角,徽,羽”构成,调式构造的不同和采用形式的不同形成了民歌调式特征的独特性。宫调式和商调式在皖北民歌中数量最少,其中《凤阳歌》是最著名的一首采用商调式的民歌。而《打菜苔》和《小奴把你当亲人》则采用的是宫调式。角调式的作品多出自江南地区。徽调式的作品在皖北民歌中占重要地位。在皖北民歌中占一半以上,其中《大半好吃要把秧栽》、《金山银海收到家》、《大踏青》等都是徽调式经典作品。在皖北地区的徽调式民歌中多突出角音和羽音,这种创作方式让音乐作品更加的温和。羽调式作品多以小调为主,充分体现皖北民歌朴实无华的表达方式。

4.皖北民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4.1民族性特征退化严重

受西方音乐文化传播影响,我国高校声乐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声乐审美等方面日渐趋近西方化。教师采用单向教学方法,教学地点普遍在教室进行,缺乏个性和民族特色。民族声乐的核心内容是语言、韵味和风格。而表演者的生活阅历和艺术涵养与民族声乐的核心是紧密相连的。在皖北地区各高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皖北民歌演唱技术和表演形式的深入探究。皖北民歌的表现形式是历史的演变和历代民族演唱家表演能力的传承。西方发声方法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民族声乐的教学。皖北声乐艺术的特色在于共鸣腔的运用、气息的支持、和独特的发声方法,还有民歌歌词中体现的地域文化魅力。

4.2声乐教材的极度稀缺

皖北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民族声乐课程,但高校民族声乐教育资源和教材依旧处于稀缺状态。教学内容不完善,依然采用传统的曲谱教材,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让声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只能采用讲授声乐理论和演唱教学等传统教学方式。教材的运用是高校声乐学生对自身演唱风格的确立和技能的提高起关键作用。在皖北地区高校的声乐教学中,缺乏对极具地域民族特色民歌曲目的补充。皖北民歌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同时增加学生自身曲目积累,扩大视野。进而提高了学生对多样作品的鉴赏能力。

4.3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

首先,高校声乐教师整体素质良莠不齐,教师自身教学经验严重不足,并未接受专业的民族声乐学习训练,对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等方面教学经验不足,大多采取说教理论式教学手法。学生无法从声乐教学中领悟精髓,而高校声乐课堂教学效率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造成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单一的理论式教学,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学识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对音乐作品风格、内容、历史理解不足。不利于学生艺术视野的扩展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自身对民族声乐审美出现偏差,过分强调声乐技巧的训练,主张西式发声方法的引用,忽视民族音乐自身的传统韵味和个性。最后,民族声乐教师在整体声乐教师人数的比例过低,即使在专业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师和美声音乐教师的比例依旧严重失调。民族声乐教师的匮乏,是制约皖北民族声乐发展与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因。

5.皖北民歌教学文化传播策略及改革措施

5.1强化皖北民歌教学地位、借助文化产业传播民歌特色

民歌在声乐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以当前皖北地区高校声乐教育学习情况,民歌不被纳入主流音乐行列。长期受西方音乐影响的同时,逐渐忽略本土声乐的发展。对民歌产生错误的理解和认知。在吸收西方声乐精华的同时,要积极挖掘本土声乐特色,深入了解皖北民歌的历史起源和民族情感。皖北民歌涵盖性广,作品丰富,极具表现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声乐教学中,采用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手法,通过对民间歌手的基础,了解本土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借助新媒体扩充民歌表演形式。通过媒体、网站、APP等社交工具,开辟民歌声乐课堂。让民族特色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让世界感受皖北民歌的魅力。

5.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展现民歌魅力

皖北民歌是本地人民思想情感和人文风俗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歌词、方言及表演形式上都充分体现皖北民歌独特的艺术价值。将皖北民歌纳入高校声乐体系,开展多样教学活动的同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借助互联网等传播途径弘扬皖北民歌精神,促进皖北文化的传承。声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联合应用。丰富教学模式及教材之外的相关内容。多维度、多角度展现皖北民歌魅力。皖北民歌进入高校声乐课堂是历史性的传承,也是现代与历史相关联的综合体现。艺术资源的多样化是高校艺术资源的重组,也是艺术发展的长久积淀。因此,在高校声乐民歌教学中,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的同时,对声乐艺术资源和民歌资源进行整合。保证高校声乐民歌教学课堂内容丰富性和多样性,推动民歌教学发展,促进民歌民宿的历史传承。

5.3编撰民歌教学素材,建立民歌教学资源库

皖北高校对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文化活动,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精选有民族区域文化特色的优秀民歌,编入高校民歌音乐教材。针对民歌教材的编写工作,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编写思路。在介绍民歌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的取材。综合传统教材和改革思路的整编。建设皖北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最大程度发挥高校教师和优秀民歌演唱家教学资源。统一开展声乐教材编写工作。对民歌的发展脉络做好梳理和总结,将时代意识融入到教材的编写中。高校民歌资源库的建立,是一项持久性工作,以扎实的民歌学术功底和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为基础。借助政府职能部门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并注重吸引高校人才加入,加强各地区民歌保护宣传工作,同时积极鼓励优秀民歌创作者,尝试创作新作品,丰富民歌资源库。皖北高校民歌资源库的建立出发点是对民歌文化的保护,对民歌教学资源的拓展和丰富。充分认识建设民歌资源库的重要性,及时把握高校民歌教学的发展脉络和方向,是主持这项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传统民歌文化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高校民歌资源库的建设,挖掘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和艺术价值。提升我国国际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保护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延续的历史责任感。教学资源库所学素材,注重选择有民族特色和文学代表性的作品。已编制入库的作品从声乐教学角度分析文化源头,追根溯源,体现该作品的文化内涵。以保护、弘扬、繁荣传统民歌民俗为目的,让高校民歌资源库建设更具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指导思想,将民俗民歌文化提升成为具有与时俱进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的一种社会形态。让民俗民歌具有文化生命力,形成特有的文化特色。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完成对高校民歌资源库的建设工作,让资源库的发展更具时代前瞻性。

6.结语

皖北民歌是中华民族民歌地域分支之一,产生于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背景当中。皖北民歌是皖北人民热爱的民间艺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是最接地气的人民之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皖北民歌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必要契机。将皖北民歌纳入高校声乐系统的同时,编撰民歌教材,建立民歌资源库,构建以皖北民歌为题材的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进而达到对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婉侠.皖北民歌中的皖北民俗文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6):49-53.

[2]袁茵.皖北民歌的文化传承策略[J].戏剧之家,2018(10):42-43.

[3]安琦.基于皖北民歌中的地域民俗文化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8,34(05):59-60.

作者:况雪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