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传承下探析高校钢琴教学

民族音乐传承下探析高校钢琴教学

【摘 要】素质教育提高了高校钢琴教学的地位,但对高校钢琴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元素缺失的问题,要求教师加强教学观念与方式的创新,通过钢琴与民族音乐的整合,凸显高校钢琴课程的特色,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主要对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民族音乐传承进行阐述,分析传承中的问题与对策,希望对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承;高校;钢琴教学;改革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分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对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意义。但实际上,受民族化钢琴作品少与钢琴教学体系不完善及教师传承意识不足等因素影响,民族音乐与钢琴教学的整合效果不够理想,值得深入研究。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

(一)满足中国音乐发展的内在需要

钢琴类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各时期音乐人的推动下,我国音乐得到质的飞跃,但受流行等音乐体系的冲击,民族音乐时常处于边缘化的发展状态。钢琴音乐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具备了民族化与本土化等特征,同时诞生了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但在高校钢琴教学素材中的体现少之又少。高校钢琴教师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技能与传播音乐文化的重要媒介,还需在钢琴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的整合,以推动我国民族音乐的现代化发展。

(二)钢琴教育改革的需要

音乐人在创作钢琴音乐曲时,参照民族音乐可丰富钢琴音乐的演奏内容,赋予钢琴音乐作品更多的民族特色与本土气息。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整合民族音乐,可充分发挥教学拓展民族音乐传承路径的作用,加速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流行趋势的衔接。通过民族音乐与钢琴教学的整合,创作出新式的民族音乐,更利于推动民族音乐的创新化发展,对推动钢琴教学改革有着积极意义。

(三)表达演奏情感的需要

虽然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体系逐步完善,但大部分学生仍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加上受中外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难以将国内外的钢琴音乐情感充分到位地表达出来。通过钢琴教学与民族音乐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亲近感与民族自豪感,更容易感悟与表达钢琴曲目中的情感,继而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更利于学生演奏水平的提升[1]。

(四)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民族音乐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位国民都应当具备重视与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不断提高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地位。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沿用国外的钢琴作品,难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依靠外来的音乐文化,难以实现我国音乐体系的长久发展。国民的传承意识是确保中国音乐文化持续不断发展的关键要素,针对西方文化,应当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念,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整合民族音乐的意义重大,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利于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高校钢琴教学现状

(一)钢琴类的民族音乐占比少

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民族化的钢琴作品少,学生通常接触改编后的民族音乐,存在曲目复杂与演奏要求高等特征,导致学生理解不透彻,学习效果不理想。我国钢琴音乐是在借鉴国外音乐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在创新方面难以摆脱传统思想的限制,导致音乐发展史上的钢琴类民族音乐少之又少,出现在教材上的民族化钢琴音乐作品更是缺乏。

(二)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近年来掀起了民族音乐的潮流,但从理论教学入手分析,钢琴教学中运用到的传统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相对缺乏,使得民族音乐在学习与演奏方面的教育效果不理想。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体系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需求错位,要想开辟与拓展民族文化的传承路径,还需加大研究力度。

(三)忽视民族音乐的传承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沿用大量的国外作品素材,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更加成熟,而我国民族钢琴作品相对传统,在曲式与调性等艺术构成要素方面严重缺乏新意。同时受教学观念滞后与教学方法固化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甚至存在抵抗心理。

三、高校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策略

(一)激发民族自豪感

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选择学生熟悉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发现民族钢琴作品的艺术魅力,逐渐产生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较多,首先需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引入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创作内涵与背景相关知识的理解,实现与作曲者的近距离对话,强化学生民族音乐认知的同时,促使其充分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师应当加强对传承民族音乐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中保持倾向,客观看待中西方音乐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转变教学方法,将学生从传统的学习观念与态度中抽离出来,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与意识。

(二)优化教学方式与内容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融合民族音乐,首先需创新教学内容,提高国内钢琴作品在教材中的占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以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效传承。在教学中传授西方音乐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民族音乐的创新研究与渗透,不断丰富融合的形式与方式,切实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2]。一是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运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要求教师传承钢琴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积极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需加强理论创新,不断挖掘中西方音乐中的知识技能传授点,切实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挖掘与了解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种类,尝试性地将民族音乐作品整合到钢琴教学中,充分呈现与讲解我国民族音乐的五声调式等特征。对教材进行分类处理,促使钢琴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将中西方音乐的情感与节奏等音乐特征,采取对比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真学习钢琴音乐特征,并不断发现民族音乐的优势,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全面型人才。教师应当加强音乐表现形式的创新,多方面展现民族音乐文化,不断强化学生学习与传承民族音乐的意识。二是开设民族乐器伴奏课程。我国高校开设的古筝与琵琶等民族乐器伴奏课程,可将各类民族乐器与钢琴进行合奏,感受各乐器合奏的音乐情感。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应当积极开展民族乐器与钢琴伴奏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各乐器课程中加强交流,使其对音乐情感有更深的感悟,学生了解各乐器课程的相关内容,更利于全面型人才培养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钢琴教学与民族音乐的整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从而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审美内涵与艺术美感。在钢琴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内容丰富与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在比赛与文艺汇演等活动中,接受全方位的点评分析,最终实现取长补短与优势互补。

(三)完善课程标准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接触与学习大量的西方钢琴作品及弹奏技巧,可以熟练地弹奏国外音乐作品。但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内涵及特征相对不了解,学生养成了演奏西方钢琴音乐的习惯,会弱化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潜意识里认识西方音乐是钢琴的根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观念。因此,教师需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调整,在钢琴教学中积极渗透民族元素,传授中西方钢琴音乐的弹奏技巧,详细介绍中西方音乐的思想情感与创作背景等知识,让学生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感受民族音乐的伟大,从而增强弹奏与创作民族音乐的自信心。

(四)赋予钢琴教学民族特色

大部分高校在钢琴教学中,仍沿用西方音乐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无法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传承民族音乐的必要性更加突出,加速高校钢琴教学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但高校钢琴教学体系的创新过程复杂繁琐,对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还需明确学生学习的需求方向,以此作为课程制定的依据与参照。需要在教学篇章与大纲考试中添加民族优秀作品,不断强化广大师生对传承民族音乐的认识。

(五)调整钢琴教材结构

相对于西方钢琴教材,我国钢琴教学教材,普遍存在专业教材数量少与教材结构固化等问题,不利于钢琴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也是限制民族音乐与钢琴教学整合及文化传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需了解钢琴作品的表现形式与表达内容,在其基础上整理分类钢琴作品。高校钢琴教学工作中的民族音乐传承,存在系统性与周期性等特征,需要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做好教材的挖掘与更新工作,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视角入手,发挥各人员的协同效应,共同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3]。

(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钢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与富有民族特征及钢琴演奏技术扎实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迎合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标准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与感受钢琴作品的艺术美感与魅力价值。利用合适的钢琴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加强钢琴教学课程与伴奏等课程的联系,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中,体验各种钢琴表演形式,带动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提升,从而尽快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四、总结

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融合民族音乐的意义重大,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渗透不能一蹴而就,还需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教材结构及课程体系等方面加强调整,推动钢琴教学体系逐步优化,使其更符合中国音乐发展与钢琴教育改革及弘扬民族文化的客观需求,让学生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自主推动钢琴艺术的中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呈穗 . 民族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J]. 艺术品鉴 ,2019,(4):138-139.

[2] 戚鸣 .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音乐 ,2019,(9):67-68.

[3] 杨春霞 .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J]. 北方音乐 ,2020,(3):186-187.

作者:施婧 单位:南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