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文化和服装设计课程融合探析

民族服饰文化和服装设计课程融合探析

【摘要】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高校服装专业以其专业系统性和人才资源优势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挖掘、保护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元素和非遗技艺,引入网络和信息化技术等多元教学手段,将柳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课程融合,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产生文化归属感与传接使命感,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柳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服装设计;课程创新;服饰文化;融合

早在2017年3月12日,国务院同意并了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在主要任务中明确指出应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广西柳州聚居了侗、苗、瑶等多个少数民族,拥有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个少数民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内容丰富,其中与服装设计相关的服装制作、织造技艺众多,如苗族百褶裙制作技艺、三江侗布制作技艺和瑶族织秀技艺等。作为柳州本地高校的服装专业,对承续少数民族精神、保持地方文化特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借鉴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与工艺是当下服装设计领域的趋势和热点,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艺术中的精华,将其融入服装设计课程中进行创新运用是传承和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

1柳州少数民族文化与服装设计课程中的融合现状

目前,柳州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内容只在少数民族服装史论课程中出现简短的章节,授课方式以教师单向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较被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方式以设计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技能。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较分离,缺乏多维度、立体化的少数民族传统元素设计运用策略,导致学生设计思维连贯性不足,且设计元素转化方式简单,相关的优秀设计作品和成果寥寥。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已不能满足多元化的教学需求,信息化技术逐步进入课堂。非遗数字化是近年来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运用信息技术将非遗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采用新媒体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借助3D动画、VR等技术将非遗技艺再现,这不仅极大提高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性,也为高校的少数民族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拓展了课程内容的广度。将柳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课程融合,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融媒体资源等载体,以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为柳州少数民族文化、技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合与运用探索新的方法与路径。线上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索,线下教学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利用学校非遗实习基地进行成果转化,挖掘课程的深度。根据已有资源自主开发建设与课程相关的非遗数字化数据库,提高教师数字化信息技术授课水平,加强和提高学生设计思维转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教学育人与时俱进、服务地方发展,最终培养出具备扎实综合设计能力、较强人文素养的服装专业人才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非遗数字化的建设和课程融入方面,地方高校走在前列,如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以非遗数字化传承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工作,2012年在校内建设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传承馆,逐步探索在馆内完成蓝印花布产品及版式图片、工艺流程视频等数字化资料的采集、分析和研究工作,成为学生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的一部分,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可行模式[1];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开始建设“非遗数字化与多源信息融合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进行非遗数字化开发工作,其内容与方向包括:应用与推广工作;非遗数字化的存储与呈现;非遗多源信息融合与挖掘;非遗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其工作成果反哺于高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国外关于民族传统非遗数字化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和课程融合的研究开展时间较早。法国巴黎ESMOD高级时装学院、巴黎服装工会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服装艺术类专业的学科教学中,采取增添非遗课程的做法,及时梳理学科发展脉络,进一步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国内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高校课程融合的教学研究有诸多可供借鉴之处,柳州地方少数民族非遗数字化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非遗数字化应用于服装设计课程的系统教学模式,缺乏将传统服饰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服饰创新设计的有效策略。

3课程创新探索

3.1课程创新模式

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引入服装设计课程,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加便捷、真实地展现,改革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改善理论和设计实践联系不紧密的问题,使理论和实践在信息技术手段下进一步融合,创建立体化、多维度的教学模式。形成课前引导自主学习、课中研究分析讨论和课后资源整合的新模式,开拓课程的广度、挖掘课程的深度,如表1。

3.2非遗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与探索

教师以纸质教材的内容为依托,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服装设计课程教材中,可使教学过程多元化,增强教学吸引力。除了在教学中利用非遗数字化信息资源,还要自主探索、形成柳州少数民族非遗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路径与方法。第一,对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利用与整合,教师结合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服装设计课程相关的柳州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教学内容运用于教材中,以系统性、可扩展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的建设原则,构建专业化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随时查找、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使学习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第二,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搜集一手非遗文化技艺相关资料,将非遗的创作生产流程、代表性经典作品等以电子文档、数码图片、音频视频和展示软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归纳和整理,添加技艺传承过程的演示动画与视频、技艺传承过程的电子提问和教学互动游戏等形式,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

3.3少数民族传统元素在教学中的分解和运用

充分认识传承中创新的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以资料保存完好为目标,而要从基础的保护走向合理的开发利用,在保留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平衡,才能做到有效保护[2]。加强学生对柳州少数民族传统元素剖解、分析能力的培养,从原始素材中提炼出适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关键元素。重视再创作过程,杜绝“拿来主义”,在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审美方式的基础上,对传统元素进行设计的解构与重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分析研究、素材提炼的能力。

3.4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基于传统手工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和非遗传承人进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通过非遗企业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工作[3]。目前,我系已与多个非遗传承企业共同建立非遗研究基地,学生在实地参观调研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与传承人互动交流,学习传统技艺,了解生产过程,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非遗企业来说也能够借助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帮助解决产品设计过于保守、缺乏创新的问题。

3.5设置多元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是柳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课程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与学有效性的检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探索。3.5.1教学过程评价系统化第一,课程教材评价方面,将是否体现柳州少数民族特色、是否体现服装专业特点、是否具备创新理念和实践性作为评价指标;第二,教学过程评价方面,从明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师引导作用、检验课程学习效果、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进行考量;第三,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以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实践目标为参考标准,进行整体质量跟踪评价。以此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评价体系[4]。3.5.2主体评价多元化柳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课程融合是多元化多维度的结合,应从教师数字化资源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效果、学生教学反馈、学生设计实践成果(设计竞赛、校企合作、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角度地进行科学与客观的评价。3.5.3支持系统建设评价数字化的课程建设需要多方位的支持,应从教学用具、多媒体运用、实践基地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进行评价,切实提供教学和实践的支持平台,使学生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提高得到有效保障。

4推广应用的价值

课程的创新改革将使得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更深刻体会服装设计方法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更有计划、更系统和更有效地完成《少数民族服饰》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使得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设计训练,具备初步的设计开发能力,扎实掌握服装专业技能,为日后从事服装设计与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语

本课程以培养深入了解柳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服装专业人才为目标,基于非遗数字化技术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念,以产出为导向,进行柳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课程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教学新模式,创新服装设计课程数字化教学方法。多角度认识传统文化技艺,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形成理解、判断和评述等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同时促进服装专业特色化建设、服务地方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千波.地方性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数字化传承研究———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化传承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职教论坛,2015(14):48-51.

[2]王娇.高校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中湘绣“非遗”传承与创新探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7(7):22-23.

[3]周剑.融入广西民族服饰文化的《民族服装服饰研究》教学方法[J].轻工科技,2018,34(3):169-170,172.

[4]孙静.原生态理念下的服装设计———以苗族服饰为主题的教学实践[J].装饰,2018(12):130-131.

作者:李西熙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