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运用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多媒体技术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其中就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来说,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融入,转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形式,将更多的视频、图片以及音乐等元素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感。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技术应用优势入手,阐述具体应用策略,并对应用当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多媒体技术作为当前新兴的教学形式之一,其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进一步突出课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升课堂整体教学质量。例如在对《史记》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首先从作者生平入手,对其悲惨经历进行论述,并突出其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媒体将司马迁的肖像,以及其被后人广为传颂的文学作品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对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此时,教师可对好的回答给予表扬,若有的回答欠佳或者过于偏激,须及时给予纠正。

二、多媒体技术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一)融入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形象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佳作时,一般都不难看出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所处时代的特点,而这样具有个性的人物,我们在现今的生活中是很难遇到的。因此,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就很难深入理解,就更谈不上对人物特点进行深刻探讨了。如果教师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就能使抽象的人和物变得具体。可以采取影片播放的形式,让课文中的人物活起来,这样学生便能够直观地看到人物所处环境、样貌、外形、语气等。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学生并没有切身体会过科举考试,现今是全面发展的时代,考试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学生很难理解范进中举后的行为,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科技进行教学,就能够使学生通过时代背景去解读人物,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以皮亚杰为首的心理学家所倡导的创建主义学习观点认为,情境式教学方式中是学习环境四大要点最关键的一点。文学作品的最基础元素便是情感,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就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文学作品第一要做的就是将读者带入作品的情感中。但是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差别,或者是读者的生活经历不够丰富等因素,采用以往教师讲解的方式,学生对古代的文学创作理解起来就会变得表面化,想要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切身体会到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是比较困难的,更谈不上感同身受。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视听功能创建和授课内容相关的情境,用直观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通过生动的人物表现、所处环境等激发学生的认知度、感知度,使得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感知到跨时代的体验,从而完成对文学创作的深度理解,进而排除教授课程的困难之处。例如在学习《诗经•蒹葭》时,为了使得学生深刻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凄凉悲愁却又不舍的复杂心情,在上课之前,教师要特意放映由这个作品改编成的由邓丽君表演的曲目《在水一方》,随着优美动听的乐曲,学生很自然地被带入歌曲的情感中,接下来再进入课程的学习时,就能够得到更佳的效果。

(三)利用音像资源,加强诗词赋吟诵水平

在教授古代文学时,教师更倾向于对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诵读、解析与探讨。而诗文、诗歌就是古代文学中的关键内容,这部分文学作品讲求的是文采、深意、韵律、情感、文化修养等,只有经过诵读才能够受到感染。在古文中就有很多描述此意的诗句,例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贵熟读,读多自然晓”“人读书不至千遍,终于己无益”。由此可见,古代文人读书的方式便是多读、精读,从而深刻理解文意。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古代文学时,也应该多诵读。目前,有很多的古代诗词被配置上音乐来吟诵,然后制作成光盘。在课上教授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放映有关教学的吟诵诗词片段。这些吟诵诗词注入了吟诵者自身对诗词的情感。优美动听、带有感情的音乐,再加上饱含深意的诗句,使得学生切身体会到诗词等文学作品的深意。在对同一作品进行歌颂时,因为表演者对其理解的不同而产生顿挫上的差异,所以,所呈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例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一文中的“也无人惜从教坠”,根据个人欣赏角度的差异,有的人会读成“也无人惜,从教坠”,也有的人会读成“也无人,惜从教坠”。授课教师在针对不同的断句方式表达不同意思进行讲解以后,让学生按照作者原来的意思诵读,使得学生在诵读时切身体会作品的深意和美妙,并与作者思想进行结合,和诗词的境界、作者的感受达成一致,以期能够实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效果。采用这样的授课模式便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期许。

三、多媒体技术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目前,将多媒体科技运用到课程的教授中已是很常见的模式了,但多媒体教学为课程的教授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具体来讲就是,多媒体的放映过于直观,直接将学生的专注力带走,视觉的冲击掩盖了教师的讲解过程,从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的作用。科技化教学干扰了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教授过程中,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能使学生快速地认知,但是也削减了学生主动想象和发散思维。这样做是节省了教课时间,但也降低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得学生对古代诗词含义欠缺感性的理解。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期间,有不少学生对多媒体科技有了依赖,导致这部分学生懒于动手、懒于主动思考。对作品情感和人物的理解变得表象化、一致化,缺乏自身的理解和感知。从学生的课业与提交的论文中,就能看出网络化程度极高,严重欠缺自主创新、个性理解和艺术审美等。教师教授的目的被带偏,失去了教授课程的真正意义。面对这样的结果,教师必须加以重视,提升和加强课上的师生互动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积极思考,最终达到切实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融入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要视具体状况进行,要结合教材内容,重视课堂互动,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达到为实际教育活动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向辉,张玉红.浅析多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J].北极光,2018(06).

[2]何亮.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促进师生互动初探[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3]赵莎莎.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创新古代文学传统教学模式[J].电子测试,2014(12).

作者:李岚 单位:四川南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