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讨

地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地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情况,认为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是:文学文本的讲解,学生获得审美愉悦、陶冶情操、培养语文能力。古代文学教学实践应以作品为中心,以文学史为线索,结合诵读与作业,学生才能较全面地接受文学教育,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文学教育

一、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因为主客观因素(如课时压缩、培养目标变化、社会需求),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戴建业将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归纳为以文学史为中心疏于对文学作品的讲习、侧重于文学史常识的教学而忽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等方面。[1]韩国良则将我国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固守于知识本位,缺乏审美性、文学性的教育;囿于专业藩篱,缺乏与相关专业的联系;缺乏服务现实的自觉;缺乏与西学的对话。[2]李新宇也提出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压缩教学时间、分段讲授文学史、割裂文学史与作品选等问题。[3]也有学者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的减少、中学课程改革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衔接等方面对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反思。[4]这些研究大体上揭示了新时期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针对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解决办法。王洪泉提出以教师为主和以学生为主的两套教学法,前者包括讨论式教学法、讲读与示范式教学法、兴趣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还原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后者囊括再创作式教学法、自学指导式教学法、鉴赏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自我教育式教学法等类。[5]吴在庆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与历史相结合,以解决在教学与研究中所遇到的视角狭窄,不能深入了解相关问题的弊病。[6]吴大顺赞同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正确认识文学研究与文学鉴赏之关系,合理安排二者比重,不能顾此失彼。[7]现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益显著,部分基层教师试图借助多媒体技术以解决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高春花从原典重现、诗词朗诵、剧作欣赏等几个方面肯定了多媒体教学的正面价值。[8]尹楚兵认为多媒体手段因其客观的优势,故在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9]甚而有人认为信息化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根本路径。[10]王卫波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巨大冲击,而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的教师角色需要重塑,教学内容需要重新丰富,而授课模式需要推陈出新。[11]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一而足,而学界提出的解决办法亦五花八门,得失亦在伯仲间。有的研究与古代文学教学的客观规律脱节,并不十分严谨;有的研究过分集中于“技”的探讨,而漠视“术”的重要性。综合看起来,因为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学科属性与任务尚缺乏普遍清晰的认知,由此引起在教改相关问题上的混乱与纷争。现有的研究及结论,不能让人满意。

三、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康震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文价值体系。而古代文学教学中应当完成的,就是人文主义的导向。[12]赵解放认为爱国主义凝结在自先秦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借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13]这些学者摆脱了古代文学教学中“技”与“术”层面的纠缠,从古代文学学科属性与其任务角度,为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那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到底该如何推进,应该遵循什么标准?胡怀琛认为文学的实质是情感,但情感是蕴含在内别人所看不到,而文学的表达必须通过某些工具及方法。[14]因此,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就中国古代文学来说,包含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若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流变及对重要作家作品的识记上,显然是有所欠缺的。地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应逐步培养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能欣赏古文学的能力,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全面传承。古代文学教学应达到两个层次:其一,从根本层次说,接受系统深入的文学教育,经由文学文本的阅读、讲解与接受,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愉悦,培养语文能力,进而传授人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15]郭英德从“文学发生学”“文学发展学”“文学传播学”角度研究了三者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作家的创作与成就非凭空而来,而是不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经历的最终产物。[15]地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和较高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写、口语表达能力,能在相关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的高素质人才,而这种培养目标的达成,仅凭大纲式教学难以为继。从这个角度来说,首先应摒弃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文学教育的核心是在作品阅读基础上,对其内在丰富情感的体验与体悟,进而达到淘洗灵魂,感受美学的震撼。要理解司马迁为何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刻的眼光”“丰富的体验”“雄伟的气魄”“大量的同情”“有力的讽刺”“压抑的情感”[16],《报任安书》无疑是一把钥匙。其奇绝之文字,遒劲之风骨,充沛之感情,逼人之豪气,激越之悲愤,满腔之怨恨,纵横驰骋,天马行空,淋漓尽致展现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初衷。此篇若能畅然解读,则半部《史记》读毕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恰当结合相关文献,与作品的解读才能相得益彰。在讲到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创作时,仅从文学发展角度阐释,总觉隔靴搔痒。《南史•谢灵运列传》记载谢灵运“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理人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这其中有“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惋”[17]的缘故,结合这些,才可见谢灵运徜徉山水之间,醉心湖光山色,实乃真性情之体现。此外,背诵相关篇目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可在课堂提问与讨论环节完成后对学生背诵情况进行考察。布置作业时,让学生写出阅读感想,或对某些篇目进行仿写,完成整个文学教育的过程。文学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对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教学,应以文学史为线索,以文学文本解读为核心。当然,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时被压缩,增加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难度。这就需要从教育设计层面,充分重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给予该类课程足够和充分的课时保证;老师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其二,全面理解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作品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古代文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诗歌(《诗经》《楚辞》)、散文(先秦散文、秦汉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叙事文学(志怪志人小说、唐传奇、明清章回小说以及历代戏曲)皆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康震曾总结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崇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以“道”自任的人格尊严与批评意识、高蹈旷达的人生之思与忧患意识、以民为本的至爱亲情。[12]实际上,古代文学中所蕴含的内容,可能更丰富。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等方面。就以人为本来说,古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一派,关注生活,抒写现实人生。《诗经》主要反映殷周时代的社会风貌,展示了现实生活中不同阶层人物的内心世界;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诗人的情怀表达紧贴社会生活;《金瓶梅》《红楼梦》描写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恋爱婚姻、家庭关系、家族兴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勾连了从上层贵族至下层庶民无数人命运的跌宕。就刚健有为来论,《易传•彖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8],天道刚健,君子取之为法,故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及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在远古神话中便已成形。先民正视现实灾难,通过锲而不舍的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诸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便是深刻体现。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则更是广泛地体现在从先秦至于明清的诗、文、词、小说、戏剧之中。文学教育的根本与基础在于作品。实施以作品解读为中心,诵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法,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学习、理解与传承。正确认识古代文学学科的属性,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以作品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课内外配合诵读与写作,古代文学教学才可能从纷繁复杂的“技”之讨论中解脱出来。

作者:王强 单位:许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