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教学管理的冲击与对策探析

新媒体对教学管理的冲击与对策探析

摘要: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逐渐被广泛运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以及行为习惯均发生改变,这对高校教学管理带来较大冲击。从分析新媒体的主要特点入手,阐述新媒体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提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即注重新媒体教育管理模式的审视,积极扩大高校教学管理新阵地,适当扬弃传统教学管理内容,健全高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教学管理;冲击;对策

现如今,以手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正在迅速重塑与改变由自然、思维、实践所组成的世界。CNNIC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9.04亿,相对2018年年底共增长了7508万,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亦达到64.5%。高等院校中互联网和手机用户的普及率相对较高,就网络用户学历情况分布而言,网民中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41.1%、22.2%,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9.5%。由此可见,网络现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丰富知识、交流思想、了解世界以及拓宽眼界的主要平台。但同时,网络亦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及思维模式带来较大冲击,对其价值取向、政治态度与道德面貌均带来较大影响,这必然会对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冲击。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管理人员应深入探索新媒体特征,持续优化与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占领高校教学管理新阵地。

一、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新媒体技术主要以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以及互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依托,面向受众群体供给信息服务的相应技术手段。一般而言,新媒体主要特点集中呈现在信息交互性和及时性、共享性和海量性、群体化和个性化以及超文本和多媒体等层面。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在信息源、传递形式与接收形式等方面更具备优越性[1]。一方面,信息来源具有时效性与多样性特点。新媒体技术可利用动画、图文、视频与音频等诸多形式对信息进行,信息内容来源较为丰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群体可突破时空桎梏获取大量信息数据,在信息接收内容、主题与时间层面,学生可自由择选。新媒体技术为信息有效且即时传递提供了全新的渠道,用户群体可在各网站与平台当中及时获得社会最新信息,进而确保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信息反馈具有互动性特点。新媒体有着及时性与交互性特征,以新媒体为依托的信息交流互动更为真实、直接,例如针对微博或者网站中的新资讯,用户可直接进行评论、转发与互动,转变了传统信息内容的单向互动形式。而在高校教学管理当中,新媒体技术使得师生双方交互更为简便,师生互动亦更为有效与频繁。除此之外,信息传递具有有效性。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类信息的传播更为高效且便利。例如,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可借助微信群或QQ群进行信息通知与报道,使学生群体快速了解最新信息。并且新媒体的多元化信息传递手段,促使信息内容收集越发便捷和高效,仅需掌握关键词,用户便可在多样性的搜索引擎当中得到所需信息,真正提升了信息采集效率。

二、新媒体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

(一)教学模式层面。现如今,在国内新媒体平台当中,微博与微信普及率相对较高。学生群体每日均会借助新媒体平台实施信息交互活动,并在平台当中不断树立个体形象,以此来提高自身在信息互动中的影响力。而这些平台当中包含的信息内容具有较大的交流价值。在高校教育内容管理层面,依托于新媒体的教学管理形式,从本质上弥补了原有管理形式的不足,使教师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课堂中摆脱传统教育管理思路的桎梏,在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趋于平台化的过程中,教师具有更为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思路以及教学方法。就教师个体而言,以新媒体为依托的教学管理模式不但可助力其完善职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而且还可在较大程度上助力教师增强与高校教学管理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教师在持续的实践与探究中发掘教学管理主题,借助新媒体教育手段帮助相关专业或课程构建优质的教育体系及管理体系。并且依托于新媒体的教学模式所具备的公开性特点,促使教师并不会因信息传递渠道受到不良影响,针对教师个体教育水准与教学规划亦生成一定的驱动力[2]。

(二)师生关系层面。在师生关系层面,因新媒体技术可促使学生群体与外界广泛联系,高校大学生群体可借助互联网的多样化的通讯技术与其他学生、教师或者专家进行沟通。这样一来,使得师生关系不断趋于平等化,以往教师固有的教学权威性逐渐边缘化。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对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明确正确价值观与理想信念维度。现如今,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要求在于通过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社会传递的不仅有多样性信息内容,而且还存在多元思想观点与价值观念。诚然,新媒体的显著特点便是信息传递具有极度的自由化。基于这一特性,若相应管理者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监管,则会致使诸如色情、暴力、迷信以及等消极信息的肆意传播。这对于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均带来较大冲击,若学生受到这些消极信息的影响,而教师在具体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受到学生群体抵制。

(三)使用习惯层面。在使用习惯层面,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群体现实生活当中的诸多方面均带来较大改变,如生活模式、生活规则及生活程序等。新媒体作为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兴技术和平台,其所具备的虚拟性特点有利有弊,其可以为用户群体营造平等与自由度较高的环境,但因欠缺现实情境的人格感染与真情流露,导致这一特点对人际交往带来较大冲击。同时,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的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征,其会导致多数不良企业或者不良商家挖掘其中商机,从而在煽动大学生群体消费的基础上,利用其社交关系,恶意引导学生群体生成心理偏激问题。并且多数高校大学生在具体学习当中,喜欢通过新媒体平台发泄其不满情绪,而这些消极言论若未被及时纠正与把控,会对高校建设与发展过程带来反向影响,同时对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严重冲击。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新媒体教育管理模式的审视。在以新媒体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发展和实践过程当中,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应伴随新媒体的融入持续发展,在日常教育环境及管理体系构建中开发更多有效且多样性的教育管理新媒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强化学生群体对学校建设及发展的关注度,提升学生对于校内教学管理建设部署的认知度。一般而言,高校在创建新媒体平台,不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在根本上优化新媒体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本质上而言,高校创建新媒体教育平台,首先是具备新媒体独特优势,信息含量多、传播时速快,以及公平公开等等,大学生可将自身对于学习的理解与优秀学习习惯养成的经验上传至教学平台,以供其他学生参考学习,而教师则可将多元化教案、教学内容与管理手段公布于平台中,以供学生与其他教师学习[3]。如此一来,不但可提升教学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使新媒体在本质上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利用价值。现阶段,保留与延续以往教学管理中具备积极意义的模式和内容,并将其上升至新的历史阶段是教育工作者与高校管理人员实施变革的重要任务。因此,教育工作者及管理人员应明确以往教学管理模式中教师地位与角色的本质,即使身处新媒体大环境中,教师依旧要坚定其身为道德模范的重要责任,身为教育管理主体以及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必须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众所周知,教师言行对学生群体有着直接影响,是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的主要模仿对象。而教师表率、思想行为、工作态度以及品德作风时刻都在影响、感染与熏陶学生群体,这是直观、形象、极具感染力与说服力的教学管理方法。

(二)积极扩大高校教学管理新阵地。在新媒体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平台应及时创新,换言之就是及时开发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第二课堂。针对学生群体来说,开发第二课堂对其生成独立人格以及提高综合素养均具有正向影响。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及相应管理者可建设班级微信群或者QQ群,强化学生们的及时交流与互动。微信群与QQ群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交互平台,令学生可在开放与平等环境中自由表达个体意愿和观点,达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即时交互效果。并且借助这一即时交互平台可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学生的当下思想发展走向,从而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过程中,教师与相应管理人员不应固守“教师”这一角色,应与学生们进行平等对话。针对群内发表不良言论的学生应明确其原因,在私下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其次,注册班级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即时公布班级信息。微信与微博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信息化平台,在此平台当中,所有人均处在平等地位,可有效激发学生们参加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在公众号与微博注册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们关注,同时在这一平台当中公布教学管理日志、教学活动日志,并定期分享学生甚至班级成长小故事。在教学管理中运用新媒体平台,不但为教学管理带来较大方便,而且可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与公开性,对学生们积极参加教学管理及班级活动具有促进作用。针对平台信息内容的编辑和,教师可组织学生自由分组,各小组负责班级信息的采集与管理日志的公布,这不但可满足学生们渴求成功的心理诉求,亦能提高学生们创新思维水平及书面表达能力[4]。

(三)适当扬弃传统教学管理内容。在高校全面贯彻落实新媒体教学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还应针对教学管理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传统意义层面的教学管理内容无论是在广度、深度抑或是指向性层面均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教师与管理人员灌输更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创建更具开放性、创新性、针对性及时效性的高校教学管理内容。具体来说,高校可将创新改善学生教学管理内容架构作为着眼点,基于整体维度增强管理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强化虚拟空间维度的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学生群体清晰掌握新媒体的利与弊,防止其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当中,从而丧失独立思考、深度思考以及现实交流沟通能力。除此之外,针对以往教学管理体系当中具备一定价值意义的内容,高校管理者应加以保留与继承,还可考虑借助新媒体技术平台将其上升至全新的阶段。此过程与教师群体的努力息息相关,身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导者,高校教师群体应坚守个体道德模范的重大职责,把新媒体平台视为旗杆,以新媒体挑起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大旗,引领大学生群体朝着健康、光明与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四)健全高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机制。在高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机制完善和创新过程中,首先,相关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以及主体地位。伴随新媒体不断发展,现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发生巨大改变,越发偏重从全面和综合的维度权衡学生个体综合素养,并逐步延伸到对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心理素养、创新意识以及竞争能力等层面的评价。在此大环境下,高校教学管理应整体转型升级到全新层次,按照社会诉求培育高端人才,唯有如此才可最大限度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特点。其次,应及时健全教学管理的评价机制,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新媒体对于高校产生的巨大冲击,导致高校必须重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同时还应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将传统单一化与粗糙的管理评价标准不断合理化与精益化,进而对现如今大学生群体教学管理工作发挥规范作用。然而,若想建设科学的评价机制,要求相应管理人员不断提升个体新媒体素养。具体而言,高校管理人员应以基本理论作为着眼点,在把握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从而实现在教学管理中的熟练运用。唯有如此,管理人员才可在具体工作当中最大限度实现新媒体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新媒体领域建设程度已趋于世界一流,针对新媒体技术对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此过程需教育工作者一同努力,在持续实践中明确新媒体特征,针对以往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新媒体教育管理模式中探索解决策略,使新媒体教育模式切实成为当下最具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模式。

作者:黄敏 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