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地方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下地方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摘要]技术发展催生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受众或被稀释、阵地或被蚕食,舆论生态越来越复杂,主流媒体传播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困境,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全新课题。本文拟结合海口网宣传报道的实践,从题材挖掘、阵地建设、创新传播等3个维度,探析主流媒体传播地方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播策略;新媒体

一、地方网媒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传播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新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主流媒体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要结合实际传播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已经是新时代新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传播传统文化,是做强主流媒体的必然选择。现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媒体业态、舆论生态已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方新闻网媒必须做大做强,方能抢占舆论制高点,引领舆论,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强地方网媒,必须根植于本土,做足本土新闻,做透本土资讯,才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纵观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的各大新闻网媒,大都转变发展战略,不再追求大而全的“信息超市”,而是致力于“特产专卖店”的建设,做足本土资讯与服务。如中国宁波网打造了“宁波帮”;星辰在线在做足本埠新闻的同时,精心经营本地化的美食、旅游等。对地方网媒来说,深耕本地,做足本土文章,本土传统文化是一个独特的富矿。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媒体提供了最广阔、最丰富、最生动的素材源泉和赖以生存的土壤,为媒体树立自己的品质特征和文化内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地方传统文化传播路径探析

(一)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多维度挖掘琼崖。传统文化瑰宝,展示传统文化独特“内核”,聚成磅礴精神力量1.弘扬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我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与建设的辉煌历史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南岛,以冯白驹为代表的琼崖革命先烈,凭借着共产党人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的信仰观,坚韧不拔、敢于担当的责任感,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作风,在孤悬海外、交通闭塞、联系一时中断的海南岛,依靠海南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气势磅礴的光辉史诗。“23年红旗不倒”是一种红色精神,也是海南红色文化的内核所在。重温历史既是缅怀先烈,更是滋养后人。作为地方新闻网媒,海口网坚持将红色文化作为一条鲜明的主线一以贯之,以专题、系列报道、融媒产品的方式,结合不同时点大力宣传,让网上网下同频共振。以海南解放70周年报道为例,海口网开辟了“峥嵘七十载椰城烽火路”专题,通过“图片见证”“海口变迁”“历史时刻”“英雄人物志”等栏目,勾勒了一部恢宏壮大、荡气回肠的史诗,让受众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此外,地方网媒还应深入挖掘本地未被报道的红色文化。地处海口市西郊20多公里滨海渔村盐丁峒(现为大丰镇盐丁社区),曾是我党开展地下革命工作的根据地。因为是革命根据地,多次惨遭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扫荡,盐丁峒原有儒良、卜养、洋台等12个自然村,在海南解放时仅幸存6个自然村。至今,仍有9名无名烈士忠骨埋在当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历史鲜为人知。海口网决定派出报道小组,把这段感人的故事再现出来,并利用视频、两微等新媒体方式进行传播,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经过几年连续报道,如今,不少内地旅客都自觉地参与祭祀先烈活动。众所周知,青少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人群,更是传播的薄弱环节,这使得传统媒体的“浓墨重彩”和网站网页的“图文说教”陷入单向传播的泥潭,重传输而忽视互动,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海口网利用互联网,强化传播的交互性,强化青少年的参与体验,常年开展“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活动。网络签名、书写感言,全市数十所中小学学生踊跃参加,或感言或寄语,追思先人,反响强烈。2.基于乡音、乡味、乡情,以情感共鸣为纽带,展示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的新时代情怀。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美食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基因经过漫长的传承,已经潜移默化在人们日常观念和行为中,成为集体的文化记忆。这些文化记忆蕴含与凝聚着历史情感,成为区域社会整合重要影响因素。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日,海南沿海地区要举行祭海大典,以祈祷平安、感恩大海。2019年,海口市千人祭海仪仗队伍,以千年传承的“抬公巡游”仪式巡游祭海,随后举办祭海大典,彰显着尊重生命、关爱海洋、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主题。海口网发挥融合传播的优势,以融媒体形态,多侧面多渠道呈现这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传统节日。“端阳节”已被列为世界非遗,在这一天海南岛的岛民有洗龙水的习俗。这天,成千上万的市民会聚假日海滩游泳,出现了20万人“共沐龙水、同声祈福”的壮观景象,呈现出古今文化交融的氛围,也彰显着讲仁爱、重民本、求大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为此,海口网派出记者,网络直播、航拍、网文、H5等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再现了一幅盛世民俗海浴图。作为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传统美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海口网“海南吃货团”微信公众号策划了海南美食系列报道,派出记者走访海口、文昌、琼海、五指山、万宁等市县,挖掘和弘扬本土美食文化,通过图文和视频传播。如《一句话摧毁海南人之间的友谊:你喝的老爸茶不“正宗”!》,以新媒体话语范式,俏皮、有趣地将“海南老爸茶”这种独一无二的茶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海南到底哪里的米粉最好吃?》有图有艺,在有味有道的传播中,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海口夜市地图曝光!吃,才是对海口夜生活最大的尊重!》图解了海口夜文化——宵夜,通过对海口特色夜市直播,呈现海南特色美食,阅读量累计达百万。此外,每逢节假日,海口网制作主题推文,如中秋节推出琼式月饼特辑,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年夜饭特辑,呈现海南风俗习惯等。

(二)以培育传统文化品牌为目标,打造传统文化频道和微信公众号,加强阵地建设。没有阵地和品牌,就难以形成品牌传播效应。各地网媒大多根植于本土,并结合当代文旅活动,建设阵地,打造品牌。例如,宁波网的“文化礼堂”、大洋网的“美食”等,都着眼于阵地建设。媒体的责任就是要培育更多的地方文化品牌,让受众了解家乡文化、接触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地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海口网开辟了传统文化频道“琼台人文”,该频道质朴厚重,透出一股海南气息,有讲述历史名人故事的“琼台俊杰”,也有展现黑色火山古村落、南洋建筑骑楼老街的“古村老街”;有传统琼剧、八音器乐、临高人偶戏、盅盘舞、琼侨歌谣、苗族招龙舞、儋州调声等“琼台曲艺”,也有海南花梨、黎锦等“艺术与收藏”。“琼台人文”已开通10年,以地道的海南味集聚了许多海内外的“琼粉”。而“红树林文学”频道则主打本地文学,用海南传统文化滋养文学作品。为顺应媒体移动化可视化的大变革,海口网打造了“海南吃货团”微信公众号,作为展现海南美食、民俗文化的移动阵地。在公众号里,既有远近闻名的“海南四大名菜”之一文昌鸡的展现,又有海南粉、老爸茶、陵水酸粉、儋州米烂等各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既有海南酒席、海南公期、海口夜市的美食习俗,又有薏粑、炸炸、煎堆、鸡屎藤?仔等琼式点心,尽显本地饮食文化。于此,海口网构建起了PC和移动交互,网上网下共享的传播阵地。

(三)以创新作为发力点,增强地方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效果。传统文化由于具有隔代感、正统性、严肃性、系统性的表征,传播传统文化往往“曲高和寡”。当下,传播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困境,随着信息技术裂变式发展,这种困境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为传播主体,新媒体从业人员大多对传统文化不了解。二是传播覆盖面不广,特别是出生在网络时代又热衷于快餐文化的年轻一代,更是难以顾及。三是传播渠道单一,传播形式陈旧,让人产生情绪上的抵触。随着5G、云计算、AI等技术的强势到来,媒体融合已经从“相加”走向“相融”,融媒体语境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机遇。海南“何家大院”深藏海口老市区,三幢主体建筑分别为欧式、中式和南洋式,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系当时海口最奢华的宅院。何家大院的主人,是清末民初著名侨商何达启先生。何达启的一生,诠释“下南洋”海南人守诚信、崇正义、自强不息、报效故土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何家大院浓缩了海南百年变迁发展的历史。何家大院有一个传统,每年腊月二十八,其子孙陆续从国外赶回何家大院祭祖,一起吃一顿地地道道的团圆饭。为了把这个带有浓厚传统文化的团圆饭呈现出来,海口网连续几年进行网络直播,从议程设置上,坚持守正避免偏差解读,采编人员从浩瀚的史料典故中,挖掘题材,提炼主题,回归本真,彰显兼收并蓄、勤劳笃志、自强不息、报效故土的家国情怀。从传播形态上,重在应用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直播、航拍、H5等多种手段,力求鲜活,可感可亲。从传播形式上,强化交互融合,激发二次自主传播。从网上征集10名网友参加何家年饭,共同“沉浸”于何家大院的民俗场景:盛世乡情、敬老爱幼、乡音未改、乡愁犹存。网友纷纷通过朋友圈、微博转发,形成多层级的传播态势。海口网开辟的专题“何家大团圆——凝聚·传承”荣获海南省新闻奖二等奖。换花节原是海口市府城地区的“换香节”,每年元宵节府城的男女老少都要巡花灯,互换手中的“香”,互相祝福,寓意延续香火。在政府的主导下,“香”变成了“花”,阐释着“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祈福平安,香火旺盛”的传统文化,也成了“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时代注脚。海口网每年都组成报道小组,深入大街小巷,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进行网上直播,实时呈现海口换花节场景。

三、结语

有传播,才有传承。在技术快速迭展、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博弈加剧、舆论生态日益复杂的新媒体时代,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愈加重要。只有守正,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方能传播;只有创新,创新传播形态和手段,才能增强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伟.关于地方新闻网站建设的思考[J].传媒,2012(06).

[2]孙晓红.论地方文化传承与媒体责任担当[J].中国报业,2018(12).

[3]王麒霁.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城市品牌新形象[J].新东方,2020(03).

作者:王伟 单位:海口网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