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编辑出版业困境与发展

新媒体下编辑出版业困境与发展

摘要:新媒体作为当前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各类文字、影像信息的有机整合,并对当下社会大众信息获取方式、信息流通及思维方式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发展势头迅猛。受到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传统媒体在业务范围及市场份额方面均有明显缩减。面临当前发展形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的困境下借助新媒体发展的趋势积极自救,成为了行业当前主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编辑出版;发展困境;发展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当下各类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且受社会大众对社会信息内容、形式等方面需求差异的影响,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途径也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开始出现明显的倾向性,新媒体已逐渐成为当今主流传播形式,并给以纸媒为主的编辑出版业带来了明显的发展限制,编辑出版业盈利及业务范围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促进行业发展转型,扭转困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1]。

一、编辑出版业受新媒体冲击的表现

相较于传统编辑出版业,新媒体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针对性及传播形式方面,且受当今新媒体渠道多样化发展的影响,融合传播特点日渐明显,且对编辑出版业造成了如下冲击性影响。

(一)传播模式变革

在传统传播模式中,以报纸、杂志等纸媒及电视为主要传播途径,社会大众是各类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受单向传播形式及内容审核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传播信息虽然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但时效性不足,且大众无法通过互动对相关信息进行反馈,信息利用率较差。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中,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短视频媒体等各类新型媒体传播渠道的出现,使得大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信息接收者角色,同时也是信息制造者及者,且可在人际传播的基础上,利用各类网络信息媒介技术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范围传播,信息成本较低。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上述网络媒介在用户选择方面的针对性提升,且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信息传播空间性及延伸性限制的降低,进一步加强了部分针对性信息的短时有效传播,实现传播目的。

(二)话语权转换

在传统的编辑出版业内容生产模式中,对信息接收者需求的考量较少,社会大众对各类信息多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大众无法针对性选择信息接收内容。在新媒体传播中,信息受众有了信息接收者及信息传播者双重角色,使得信息传播话语权出现分流,大众获取信息的针对性提升,且传播成本降低,使得大众在信息内容制造及方面获得了话语权。

(三)信息需求多样化发展

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在对大众意识形态造成影响的同时,也使大众对信息获取内容及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编辑出版业中,信息内容多样性较差,且纸媒传播形式使得大众难以在空间性及便携性不足的基础上,通过购买不同类型纸媒出版物获取多方面内容信息,因此难以满足大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实现对各类信息内容的整合性传播后,大众可借助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在空间性受限的基础上,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对自身偏好信息内容的即时性阅读,且信息多样,因此大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开始逐渐向新媒体传播倾斜。

(四)阅读便利性要求提升

传统编辑出版业所出版读物主要以纸媒为载体进行传播,而当信息内容较多时,纸媒体积及重量随之增加,阅读的便利性较差。新媒体传播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影响下,大众仅需通过智能手机及移动网络便可随时随地完成即时阅读,阅读便利性优势显著,促使大众逐渐偏好新媒体[2]。

二、编辑出版业新媒体发展的困境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传统编辑出版业在经历为时较短的黄金发展期后,迅速转入新媒体发展后的颓势期,陷入发展的困境。

(一)缺乏对传统编辑内容的有效新媒体传播

随着我国新媒体传播发展势头愈发强势,国家颁布了促进传统编辑出版业与新媒体融合的政策,各类传统编辑出版企业开始纷纷向新媒体领域开拓业务版图,但受传统编辑出版内容生产模式及思维的影响,各类报纸、杂志在新媒体发展方面处于颓势,且大部分出版社在新媒体传播中仅仅是将相关内容转入新媒体媒介上进行传播,传播形式变化流于表面。

(二)客户群流失严重

随着各类电子设备普及度的提升,利用移动电子终端获取信息已成为当代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且随着各类新媒体平台开放性及兼容程度的不断提升,新媒体传播中信息传播形式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文图表达,各类视频流传播内容的出现增加了新媒体传播的吸引力及传播普适性,导致传统编辑出版业的客户群流失严重。

(三)新媒体人才教育发展落后

新媒体在我国已经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相较于新媒体传播,相关人才培养机制则仍处于基础发展阶段,且在大多数高校中对新媒体传播的认识仍然局限于传统新闻传播学领域,忽视了新媒体传播中对各类新型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市场营销及视觉艺术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培养,因此难以为我国编辑出版业的新媒体发展转型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3]。

三、新媒体背景下编辑出版业的发展对策分析

(一)加强传播内容新媒体传播化特性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信息受众之间的交互传播及人际传播对各类信息传播内容的大范围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传播内容的制作,需要在提升受众群体针对性的基础上,增加新媒体传播特性。对此,在传播内容制作方面,需要结合传播内容特点选择合理的新媒体传播形式,选取图文结合、长图、短视频或交互内容形式,第一时间引起受众的好奇心,并使其获取信息后,产生共鸣,利用新媒体交互、人际传播特性进行传播,扩大信息传播辐射范围,吸引更多读者。传统编辑出版业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转型时,需根据现有新媒体传播媒介发展应用情况及自身内容编辑范畴,有针对性地选择编辑内容新媒体传播模式,如报纸等具有内容权威性的编辑内容,需选择使用解释性图文进行内容构建,且为了确保内容的权威性,配图应选择符合内容的新闻照片或说明性图表;对于文化生活方面的新媒体内容编辑,其所受内容传播局限明显减少,应积极依据自身传播内容特性选择视频、长图、交互图文等形式,进行内容构建,以提升内容吸引力。

(二)优化传播内容

传统编辑出版业工作模式中,对于内容制作,编辑多出于自身职业道德,选取客户需要了解的内容进行传播,缺乏对客户信息需求内容的考量,因此信息类型较为单一,具有局限性。而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中,则可积极利用各媒介平台后台数据信息统计及大数据算法,在了解了客户信息需求偏好后生产定制化内容,提升对读者的吸引力。这便需要编辑出版业工作人员在进行内容编辑时,在考虑客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灵活应用音频、视频或图片等视听内容强调内容主题,便于读者在明确信息内容后进行阅读,增加内容吸引力[4]。随着碎片化阅读模式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信息获取的专注程度明显下降,这就要求编辑出版业在进行内容新媒体转化时,需要在内容优化的基础上,通过标题及内容传播形式优化,第一时间吸引读者注意,提升点击量。而传播形式的选择可以在提升内容展现灵活性及内容丰富度的同时,吸引读者完成阅读,在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后,通过转发完成人际传播,因此传播形式的优化对传统编辑出版业的新媒体发展转型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三)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分析技术是现阶段新媒体传播中主要的应用技术,可通过各类平台用户阅读内容信息数据,对其内容喜好针对性进行有效的分析,其后在内容推送时,依据不同用户的信息获取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推送,在明确用户喜好后,稳定用户群体。编辑出版业在进行新媒体发展转型时,需积极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明确原有用户群体信息偏好后,结合自己的发展优势特点,设置新内容,吸引目标用户群体,并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果,加强对各类用户信息偏好的针对性推送,逐渐提升用户忠实度。在大数据分析中,AI算法的出现使得各类交互式软件对自身业务范畴内用户喜好及倾向性有了更准确的数据支持,为传统编辑出版业务的新媒体转化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持。对此,传统编辑出版业在拓展自身新媒体业务时,不仅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吸引潜在用户,增加业务基础体量,还需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紧跟新媒体发展的风向,尽快扩大新媒体业务涉及范围,在占据相应的市场份额后,促进自身新媒体业务积极发展。

(四)加强业务板块多元化发展,实现整合传播

在当前新媒体传播发展的环境中,以内容为主的传播已经明显饱和,且难以培养潜在读者及忠实用户群体,因此各出版社应该在实现内容新媒体传播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原有业务的发展特性,增加其他类型业务板块,如电商销售、知识服务、线下活动等,增强与用户的全方位互动感,并通过其他业务板块,扩大潜在受众范围[5]。新媒体业务发展中各类媒体技术、网络传播、电商等内容的多元化介入,使得传统编辑出版业在进行新媒体业务转化后业务范畴不再仅仅局限于内容传播,各类新业务板块的出现,使得新媒体传播中整合传播发展的倾向愈发明显,因此编辑出版业在新媒体环境中需要在积极拓展业务板块的同时,实现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多元发展及应用,进一步提升传播整合性。

四、结语

新媒体传播作为当今编辑出版业寻求发展自救的主要转型方向,需要编辑出版业在明确新媒体发展的优势及自身发展的困境后,积极利用当前的新媒体手段发展技术,优化内容,扩大业务发展范围,从而实现自救。

参考文献:

[1]门雄甲.浅谈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编辑创新方式[J].中国报业,2020,33(08):86-87.

[2]刘书焕.新媒体背景下编辑出版业困境与发展[J].中国报业,2020,33(08):56-57.

[3]王清.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8,10(23):182-183.

[4]周畅.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8.

[5]李丹.新媒体时代传统编辑出版的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18,10(16):63-64.

作者:马慧芳 单位:河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