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体育课程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体育课程管理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1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

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性功能。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2

关键词:思政视域;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

自从改革改开放以来,我国走过了以前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我国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真正的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即伟大的民族复兴道路,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而是一个漫长且前面充满了荆棘的道路,当代的大学生成长于科技与社会大变革时代,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有足够的信念勇往直前。未来的社会是多元化的,也需要综合性的全面人才,当代大学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不仅要有健康强健的体魄,还要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才能使得祖国屹立在世界之林前列。

1、思政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育人的重要性

1.1、大学体育课程育人的先进性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就有“教书先育人”的思想理念,这样的理念也适用于当代社会,思想教育工作要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阶段育人。同志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备的教学设备、优化的科研手段,还要坚持“树德立人”的德育思想。传统的思想教育课程是以单独的教育课时存在,与其他课程相互分开,但是当前的“思政课程”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也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模式,要以创新求实的精神将体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确保大学生身体素质与思想素养协同发展的教学目的。

1.2、大学体育课程育人的时代性

为贯彻我党会议精神和指示,国务院针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高校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在2017年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在里面陈述了当前高校的德育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要引导,在教书育人方面要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健全的行为表率以及规范的工作质量体系,既要为伟大民族复兴培养全方面的人才,也要根据时展趋势创新德育的新篇章,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意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3、大学体育课程育人的前瞻性

大学体育课程要根据其教学特征提取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凸显体育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思政课程”为主要目标推动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案、注重教学管理,努力将体育知识与思想德育有效融合,促进同向同行、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以往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我国在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育领域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教育应该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体系,也就是说在思想上要有统一价值作为引导并贯穿在所有课程当中,育人不能将其分割教学,当前的大学教育要注重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也就是从单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向着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的全过程的转变,以“润物细无声的”的教学模式将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融入课程当中。

2、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基于思政视域下研究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首先就要对当前的大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充分了解现状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规划以及教学管理。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偏重于教学成绩和达标测评,育人与教学内容的衔接还有待完善和优化,下面我们逐条进行分析:

2.1、体育课程教学缺乏育人本质

体育课程教学缺乏育人本质主要就是当前大学校园中教师与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针认识还不够清楚,也没有明确学习方向和教研方向,还不能够达到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高度。高校对于体育课程都是以硬性规定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修两门体育课程,也可以自己加上一些选修的课程,这样的学分可能会高一点,然后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需要按照体育成绩进行达标,达不到标准就要扣分或者“挂科”,这样的教育模式是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常用方法。大学相对于之前的义务教育更加自由,学生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主动支配权,枯燥而缺乏生动性的体育课程“如同嚼蜡”,很多学生并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愿,很多时候是为了学分而被动参加课程,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2.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严重脱节

大学中的德育教育分为“显性”和“隐形”两类教育,所谓的显性教育课程就是当前教材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教学的实体和课时,而隐性教育课程则是其他专业的课程综合性的培养,其中的体育课程就是隐形教学中的一类,在体育课程中要通过教师的“耳濡目染”、“循循善诱”等措施,再结合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达到隐性教育的教学目的。但是当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严重脱节,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没能深入了解教学资源的可开发性,在本质上也就无法实现同步教学和协同发展。老师常认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同步就等于多增加了一个课程,教学负担更重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隐性课程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课程,而是基于当前的教学专业从侧面进行思想贯通与融合,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打通思想教育与体育教育的“沟通通道”,如果两者脱节,就很难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2.3、缺乏综合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高校体育教学的“孤岛现象”并不少见,很多教学方式都是常年不变的,体育教师完全按照多年前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技巧完成教学任务,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一直没有创新和变化,体育虽然需要竞技性,但是不能以竞技性为唯一的标准进行教学,而且以往的很多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学生思维模式,在总体运行上缺乏效率,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另外当前的大学体育教材更加重视对于体质的改善,也不符合当前先进的教育引导思想,忽略了思想与智力的方面,而在教师队伍中更多的是以教学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实践中凸显技能比赛、裁判能力、团队培训等多个业务方面,但是唯独忽视了育人能力,致使育人能力与教学能力没能达到统一的平衡标准,缺乏统筹性促使全面性的素质教育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缺口。

3、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探析

3.1、根据大学体育课程特征完善教学管理

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知,对于事物也有了初步评判能力,所以体育教学不能走“单一来源”的方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灌输科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道德理念。大学老师要深刻的认识到体育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种教育手段,在了解基础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身体和心灵双重角度塑造“坚强”的人格。大学体育老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示范性,在实践中创新和创造更多的教学方式,尽量拓展体育的教学维度,根据学生的课程选择进行教育夯实,并要根据课程特点将体育历史、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进行宣讲和传递,让学生了解体育带给人们的精神支撑,要培养学生果敢、坚毅的办事作风,充分发挥出体育精神的教育功能。

3.2、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优化育人方案

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从长计议,首先是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制定出一整套的教学方案,但是教学方案不会一次成型,需要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打磨”和“积累”才能完成。优化育人课程要从学生的基本兴趣出发,单独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是要从当代学生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入手,丰富教学形式,以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举办体育趣味知识问答、组织群体户外活动、体育精神知识竞赛等,要注重学生兴趣的趋向性,以引导的姿态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并在知识中传递思想。体育课程的开发与优化不同于其它课程,要尊重大学生的思想与身体成长规律,并根据教学目标不断拓展和延伸,体育教学要承担更多“载体”的功能性,教师们要勇于创新和改革。

3.3、突出核心价值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一线教师是思政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的重要影响因素,老师要坚持将育人思想贯彻整个大学过程,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教师要对核心价值观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教学中将主要思想更好的传递给学生,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此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我们倡导和建议对体育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老师搭建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平台,注重职业能力以及思想境界的提升,鼓励老师进行教育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同时建立、健全对老师的评价体系,体系的建立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如其他教师、授课同学、非授课同学都可以作为评价信息收集的对象,并加强对老师的职业思想道德考评,全面监督老师的职业操守和育人措施,以此促进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提升体育课程育人的时效性和前沿性,满足“教学思政”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我教学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教育课程正在与其它课程逐渐的融合,这也是“思政课程”的教育指导发展措施,大学生体育课在传统的观念中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要教学目的,只有将思想教育与体育课程相结合,才能锻造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作为教师要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寻找适合“思政课程”的教学路径,优化当前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教育工作。我们所处的时代思潮涌动、文化交叠,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只有正视挑战才能抓住机遇,因此教师要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树立“德育立人”的教学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凯,任艺林,罗婧.弘扬体育育人功能,全面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5(15).

[2]李敏,郜富伟,陈长伟.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育人途经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7).

[3]苏锐,王海涛,李栋.全面育人理念指引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2).

[4]张镜宇,王韵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块化实训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5).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3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织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把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为系统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和结构,了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规律,以期对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1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指由谁来承担体育课程开发的责任和义务。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当然,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全是由体育教师承担的,同时要有参与教育政策制定、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程评价活动的体育工作者和关心体育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来完成。国家和政府、社会、学校、学科专家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国家和政府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起导向作用,社会也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学校是体育课程资源最直接的开发者,是开发的主体,学科专家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主体。   学校是课程活动最重要的场所,是课程资源转化为课程要素和条件的枢纽。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层面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学校的管理者需要对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提出全面的规划,并会付诸具体的实施,如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获取,对学校人、财、物、时间的调配等。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这是因为:第一,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这是体育课程活动的重要素材,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第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需要体育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体育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体育教学服务。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拓宽体育教师的视野,为体育教学准备更丰富的内容,帮助教师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促进师生、同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交流。   学生是体育课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学生的思想、情感、经验、知识、身体状况、体能情况等都是体育课程活动中的最基本的资源;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者,他们创造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体育教师研究的资源对象。因此,学生也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2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环节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的过程概括起来包括五个环节,即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普查和分析、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评价。   2.1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指开发者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因,这决定着开发者将开发哪些体育课程资源,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如:是想通过开发条件性资源,改善体育课程的教学条件,还是想通过开发体育课程中的素材性资源,丰富体育课程内容等。不同的开发目的将会产生不同的开发方式,导致不同的开发结果。开发目的是开发者教育价值取向的直接反映,诸如对不同教育价值的取舍、对学生发展的认识、对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等。   2.2体育课程资源的普查和分析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普查和分析就是对现有各种体育课程资源的质量、数量和存在形式等进行普查,分析其特点,筛选出有开发价值并可以开发的资源,这些就是最原始的有待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原始的体育课程资源有一部分可以直接被体育课程所利用,不必进行加工,而绝大多数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情况,做不同程度的加工。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进行体育课程设计的依据,是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无法进行再加工。而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资源则十分丰富,有健身的素材、竞技运动的素材,还有新兴体育运动、户外体育运动、野外生存等都可以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资源,但都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处理,才能使这种体育课程资源的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   2.3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体育课程资源的建设就是对第二阶段筛选出来的原始的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如体育课程资源可以通过改造、整合、创生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将各种繁杂的原始的体育课程资源成为更加贴近我们需要的、真正的体育课程资源。   2.4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   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是体育课程开发的关键,它关系到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能否有效地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服务,能否有效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服务等。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的领域包括体育课程的设计、体育课程的实施、体育课程的评价、体育课程的管理,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的效率和体育课程资源利用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5体育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评价   体育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评价就是对体育课程资源利用后产生效果的评价。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体育课程服务的。通过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否能有效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成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果的重要标准。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4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前景展望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高校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展教育管理活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教育管理的进步和发展,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同样也不例外。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应该积极结合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和改进,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教育管理特点,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情况和未来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方法的缺陷和问题,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新时期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意义

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育来说,在新的教育发展时期,尽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当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缺乏对于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视,也很少会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给予较多的精力,创新意识缺乏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探讨新时期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是解决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困境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有着非凡意义,总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有效转变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育管理观念

一直以来,教学实践受到教学观念的影响非常大,不管采用哪种新型教学管理方法,如果教学理念不改变,教学和管理实践就不会有大的转变,很多情况下,还会导致全新的教学管理方法流于形式,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教育作用,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原有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改革和发展形势,急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因此可以说,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当前的教学管理现状,教育观念的转变已经势在必行,如果观念不转变,其他都是徒劳的。研究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与前景,有助于解决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质量提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陈旧教育管理观念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在这样的教学管理形势下,教师教学管理效率逐渐提升,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二)有利于掌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提升教学管理针对性

针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所学知识的趣味性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最终影响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结果。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实际开展学科教育管理活动的时候,应该将教学趣味性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而对于像公共体育课程这种平时受到关注比较少的学科来说,提升教学趣味性也应该是解决当前教学问题,推动学生不断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路径。但是以往的实践教学和管理之中,尽管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仍然会受到诸多方面因素,比如教学素质、学科教育内容或者教学评价指标等多方面影响,导致对于教学趣味性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深入分析新时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策略,可以让枯燥的公共体育课程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常会被有趣的体育内容所吸引,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这对于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和管理的顺利开展以及夯实学生的体育基础,都将起到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管是解决当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问题,还是结合未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措施,首先都需要明确新时期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采取教学管理措施,制定教学管理计划的时候,才能够起到最大化的效果,保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一)教学管理观念陈旧,公共体育课程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教学管理理念对于教学实践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在之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实践中,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实际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活动进行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评价效果,就会将主要的教学管理精力集中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成绩之上,潜心研究考试技巧和考试规律,平时的教学过程也都是围绕着考试内容和考试标准进行。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好,就会被评价为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素质达不到要求。尽管有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模式需要改革与创新,也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创新尝试,将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没有改变,如果教师的教学创新尝试没有帮助高校学生在公共体育课程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仍然会被评价为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教学管理难度较大

在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观念之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教师教学管理方式也都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很少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都养成了一定的被动性学习习惯,缺少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所以在整个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加之新时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创新,本身就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尝试和创新,要想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促进高校学生的公共体育课程学习,显然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同时,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是过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这对于高校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利的教学局面,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尝试和改进,结合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策略。

三、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在新时期全新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已经意识到在教学管理实践中,除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之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是教学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想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且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水平,还是需要一定过程和时间的,短期之内不可能实现。尽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许多其他教学管理方法不具备的优势,但是要想在短期之内就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还是存在诸多方面困难的。尽管如此,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管理活动的时候,还是应该有一个较为清晰和明确的认识,能够结合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管理方式的优势,然后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特点,将这两方面的突出特点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同时又不至于影响传统方法的效果。所以在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下,应该遵循有效性原则,让学生在掌握和提升体育能力的同时,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在采取教学管理措施的时候,还需要将学生的整体情况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加强和高校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对于公共体育课程的诉求,以便及时对教学管理进行针对性调整,使其最大限度地符合高校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采取教学管理措施的时候,应该将教学管理整体趋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和调整,有效提高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志伟,袁田.论体育移动应用与大学体育的融合发展———基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运动世界APP”的教学改革[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2)

[2]姜玉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高校公共体育在线教学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6)

[3]仲人中,张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研究———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4]陈林,杨明.安徽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合肥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20)

[5]吴东.基于改革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与模式构建》[J].大学教育科学,2020(1)

[6]包海丽.加强防护意识提升体育教学安全管理水平———评《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1)

[7]范丹丹,袁秋宝.基于社会需求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喀什大学为例[J].内江科技,2020(6)

[8]刘江波,柴广新.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理念与实践教学研究———评《当代体育教育学与管理研究》[J].高教探索,2019(10)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5

1.1留学生体育课程定位不够准确

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定位不够准确主要体现在:一、体育课程功能定位模糊。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留学生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体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不明确,尚不能明确地知道体育课程对于留学生的具体作用和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二、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楚。留学生体育课程目标是什么?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树立怎样的价值取向不是很明晰。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它是体育课程建设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体育课程目标定位模糊会造成体育课程建设的无序与混乱,同时,也会使课程目标与留学生体育学习现实需要脱节,很难达到体育课程教学的理想效果。

1.2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比较单一

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比较单调,主要体现在:一、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以传统的武术套路(包括长拳、太极拳、刀术、剑术、棍术、导引)、散打术以及气功为主,并没有过多地将时尚体育内容设置其中,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留学生对多元体育文化的现实需求。二、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留学生课余体育内容主要以体育欣赏、现代舞蹈、体育艺术等为主。而现实中来自五湖四海,对体育文化有不同层次需求的留学生,他们需要的是丰富的教学内容。他们既有体育实践的需要,同时,也有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因此,单调的体育课程内容既不能有效满足留学生体育实践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他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会使他们对体育课程学习产生厌倦。

1.3留学生体育课程规范管理缺乏

体育课程管理是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体育课程管理会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反之,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将难以保证。我国高校留学生分布很不均衡,一些高校留学生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人数差异较大,这给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带来难度。我国一些高校暴露出留学生体育课程规范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体育教学大纲制定不规范,体育课程教学监管不到位、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以及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不科学等,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留学生体育课程管理不到位。

1.4留学生体育课程发展指向不明

我国每年有约30万左右的来华留学生要接受体育课程的学习。这对于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如何通过体育课程建设,让更多的留学生了解、接受和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挑战在于如何建设留学生体育课程,满足庞大留学生群体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求。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既要把握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同时还要顺应国际教育的新潮流。当前,我国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思路不明确,主要以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为课程开设内容,观念陈旧、视野不够宽广,缺乏前瞻性和全球化视野,不适合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文化多样性发展。

2我国留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困惑

2.1留学生体育课程目标的差异化不好体现

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体能水平和环境适应能力,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让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留学生体育课程目标和我国高校学生体育课程目标有相似的地方,但因学生的地域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体育课程目标也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相似的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其身心以及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其留学生体育课程目标还应包括加深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了解,从而使身心得到陶冶,促进地域以及民族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但是,这些差异化的体育课程目标如何体现并具体实施?是当前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困惑。

2.2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不好把握

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合理性不好把握,主要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留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现实中我国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学习锻炼需求会有一定的差距。调查显示:就留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调研,留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不仅仅是我国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他们还对国际流行的体育时尚项目感兴趣,比如:棒球、垒球、飞盘、橄榄球等项目。如此以来,丰富的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不应局限在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但是,每个接受留学生的高校体育教育条件不同,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合理把握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就比较困难。

2.3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好确定

我国高校留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体质差异较大,各自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十分广泛。在这样的前提下构建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困难较大。主要体现在:是以体育学习过程评价为主?还是以体育学习结果评价为主?或者是二者的结合。是以定性评价为主?还是以定量评价为主?这些评价方式如何体现尊重留学生的体质差异、文化差异等。西方国家体育教学倡导的是自由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而我国体育教学则是“填鸭式”教学,在规定的框架和模式下开展。基于此,更不好构建科学合理的留学生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3我国留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3.1明确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目的以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切实增强他们的体质水平,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留学生传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使他们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使体育课程成为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体育教师组织留学生参与各种运动项目体育实践活动,充分调动留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留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体育生活方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要树立以学生参与性、锻炼过程为主,以运动技术、技能训练为辅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愉悦留学生的身心、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文化交流、促进留学生心理健康。

3.2完善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就是要以纲要形式编写留学生各运动项目教学内容,并以指导性文件形式规范和约束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与管理。各高校应编写《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在大纲中明确留学生体育课的性质、目的及基本任务。各高校要制定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确定体育课程授课对象和课程内容。例如: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确定、学制和学时安排等。体育课的类型要明确,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要构建留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在课程考试内容、学习成绩评定计算方法方面,要有具体措施并具有可操作性。要认真选编体育教学内容,吸收体育学科领域新知识,及时补充、更新教材内容,选择正规权威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留学生体育教材。

3.3不断丰富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

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课程内容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内容的竞技性与健身性相结合、内容的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体育课程内容只有不断地创新和丰富,才能满足留学生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求。因此,新时期,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就是要不断创新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首先,从广大留学生的体育兴趣出发,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内容设置主要以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兼顾考虑流行体育项目。其次,要为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体育课内容“菜单”。比如: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类;时尚体育项目类;身体素质拓展项目类等,让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自由选择。最后,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来满足不同体质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地域学生的多元化体育学习需求。

3.4明确留学生体育课程发展方向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6

我国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前所实施的体育课程管理与日本1978年以前各历史阶段执行的学习指导纲要均属于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即教学大纲作了明确详细的规定,不仅分别规定了课程的目标体系,而且规定了学习内容的分类体系和时数要求等等,教师只要按部就班、照章办事即可。教育行政部门管课程设计,体育教师负责实施,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相互分离,两者的关系是一种线性关系,这种管理体制下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极易出现忽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都明显地呈现出决策分享趋势,逐步把一定的课程决策权下放给地方和学校,使其能够参与课程决策与管理。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管理体制必须由单一的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向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转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使体育课程的决策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行政主导型体育课程将不复存在,学校必须自主建构适合本校特点的体育课程方案,这就意味着学校进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有了法规依据。[3]此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热潮,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开始出现了围绕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性设计开发的趋势。

科学人文主义和生命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主体性参与的思想源流

迄今为止,影响较大的课程范式是科学主义课程,它影响了整个工业时代的课程理念并延续至今。科学主义课程强调以科学作为导向,以理性作为准绳,反映并满足了“科学化”工业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例如追求高效率、强调精确性、可操作性等)。科学主义课程范式包括要素主义、泰勒原理、结构主义等课程流派,其具体主张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培养高智力的专家作为课程方向,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以严谨的分科作为课程形式,以悉心的传授作为课程的施行方式,以艰苦的训练作为课程途径等等。体育课程是一门具体的学科,科学主义在其中的表现,既具有科学主义课程范式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科学主义在体育课程中的主要表现可概括为: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重视技能与体能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推崇目标模式;在课程的形态上,重视学科类课程、显性课程;在教学组织上,强调整齐划一;在教授方法上,讲究传授式教学;在学习方法上,重视接受性学习;在课堂管理上,偏爱系统管理;在评价内容上重视技能与体能;在评价主体上,以教师为主;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定量评价、终极评价与绝对评价。现代人本主义课程范式(如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课程流派)一直在对科学主义的课程范式进行反思,它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对课程中人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和科学主义课程主张相反,人本主义课程强调以人的发展和人性关怀作为课程的导向和归宿,在课程的内容上突出人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在课程的实施上,则大多数采用协商、引导的方式。人本主义在体育课程中的主要表现概括为: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重视儿童的需求与个性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推崇过程模式;在课程的形态上,重视活动类课程、隐性课程;在教学组织上,强调宽松、自我管理;在教授方法上,讲究启发式教学;在学习方法上,重视探究性学习;在课堂管理上,偏爱情感管理;在评价内容上,重视情意与个性;在评价主体上,重视学生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定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相对评价。在当今课程建设中,单纯从科学主义或单纯从人文主义出发恐怕行不通,我们应该关照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推行科学人文主义的课程观。那么,我们怎样理解科学人文主义的课程呢?《学会生存》有相关的解释:“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总之,科学人文主义课程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但并非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半斤八两的并合,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的,在科学和人道的相互协调和补充中促使人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4]因此,科学人文主义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即为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在体育课程中各自表现的适切性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课程目标一直按照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注重体育对人的生理属性的改造作用,研究学生运动中的脉搏变化规律、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进行各种体育课程模式化构建;课程实施按照程式化要求把有血有肉的体育项目肢解成技术关键、技术细节、练习步骤和方法,体育课程“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过于依赖操作主义”,导致体育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无法得到升华,体育中所蕴含的智慧、激情、情感、自由、超越、公平、竞争、拼搏的人文内涵得不到释放,体育项目本身所蕴含的灵魂被忽视了,体育课程中“女生教学男性化”、“儿童教学成人化”、“教材竞技化和标准化”则无疑违背了生命精神的发展规律,模式化和程式化丧失了体育课程的生命本质———精神性的追求,背离了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属性,而这恰恰应该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追寻。体育课程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隐含着上层建筑的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意志需要,主体性教育并非否定体育课程特有的行为规训和精神教化的功能,尤其我国目前多数学校每个班的男女学生数较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质和身体素质差异很大,其运动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没有教师强有力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不能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纪律地施教,总会有部分学生被动接受或应付,直接导致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方式等规训与教化功能的缺失。如果课堂常规、准备活动、课间调度等全由学生自组织完成,或放弃整队与准备活动来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练习,势必导致学生养成自由散漫的学习风气,所谓的主体性教学也只是理想化的形式。体育作为人类的直观感性活动,其丰富的、赋予变化的内涵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体验生命的方式。不断变化的运动体验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体验到了乐趣、挑战、激情、超越,感受到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竞争、失败与成功、成长与衰败等独特的生命感受。而目前的体育课程实施“基本上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被一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左右了”,割裂了体育课程与生命精神的培养,教师们在各项目教学之间重复劳动,学生在一边无奈地机械模仿,复杂的体育学习被简单的分解示范等教学方法所替代,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沙漠化”现象,“生命价值也被不同程度地被压制、被遮蔽和被忽视”,具有丰富生命活力的运动项目在课堂上失去生命色彩,学生全然不知体育与快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5]体育的原动力被“健康第一”所遮蔽,偏离了体育是生命体验的本原认识,使学生丧失了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p#分页标题#e#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主体参与的价值理念

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中应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主体参与是实施体育课程的核心。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主体参与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关键因素当代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内容,而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动态场。生动活泼的体育课程形态是由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活性因素组成的。[6]它们既是形成体育课程机制不可或缺的因素,又是体育课程形态的基本内容。首先,体育课程的运行是建立在对意义符号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理解贯穿于体育课程的全部过程,决定着体育课程的一切形态。意义不通过个体的心理实现个体的内化,就不能达到体育课程主体对它的理解,体育课程的指令、反馈、调控、评价等也将无从发生。理解发生在体育课程主体的自身内部,它是单个主体在体育课程运行中的心理行为,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心理学前提。其次,只有个体的内显的理解行为,体育课程还是不能发生的。主体际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即沟通是体育课程的发生学前提。这是因为没有沟通,主体际的理解就无法实现相互传达,体育课程也就不可能发生。沟通是理解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理解相互转换的重要机制,它实现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际交流。其实,从主体性的角度理解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就是意义在师生、生生中创造与分享的一个过程。再次,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发展性活动,必须人人主体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参与是体育课程实施的起源性机制,个体如果不参与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就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体育课程运行中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凸显学生个体在体育课程运行中的地位、作用,才能使体育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有效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体育课程是主体间多元互动的结果。师生、生生互动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课程场。现代体育课程强调每个体育课程主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任何一个学生的游离都不利于互动的形成。由此可见,只有学生主体参与于体育课程系统中,才会有他们对体育课程内容、对活动等的理解;沟通是个体以主体参与为基础,在活动中的一种交流;互动首先需要个体学生的主体参与。因此,在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因素当中,主体参与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体育课程场产生的根本和关键因素。

2主体参与创造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理想境界体育课程在运行时,由于参与程度及参与性质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境界。以知识为本位的体育课程,学生与体育课程内容一样处于缺乏主体参与的客体地位,这样的体育课程是一种较低境界的体育课程。以活动为本位的体育课程,由于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往往会表现出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弊端,也不是理想的体育课程境界。以主体参与为本位的体育课程,由于学生身体、心理、精神的高度投入,他们会获得一种生命的体验,这才是现代体育课程观所认为的理想体育课程境界。以主体参与为本位体育课程可以表示为:“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生命体验”。主体参与过程中的体育课程内容不单是教师与学生关系之介体,而是作为社会类主体的代表与体育课程主体的生命和情感沟通。师生在主体参与活动中与教学材料相遇,必然融为一体,产生积极而有效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不是简单而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而是具有鲜明的主体间性。在这个系统中,学生通过对课程运行中一系列活动的参与体验着一种生命的意义,或者说他们是用这种活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表达着生命的激情。因此,主体参与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使学生在体育课程运行中不断获得发展自己的动力。主体对生命的体验有感性与理性两个层次,如果学生可以从这两个层次去体验体育课程的生命乐趣,他们就会成熟得较快。只有体验才能使体育课程运行中知识技能的掌握具有很强的生命性特点,而且体验本身还具有激活动知识结构的功能。在体验中,现代体育课程强调主客二体的自然融合,物我两忘代替了主客分离。

3主体参与蕴涵现代体育课程的重要理念

第一,主体参与蕴涵着现代体育课程的重要基石———活动。主体参与与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活动是主体参与的目的、对象与内容,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它昭示着人在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为性。活动不会自动地产生在主体面前,正是人的主体参与才使活动成为活动,成为展示人、发展人的重要途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它表征着学生个体对体育课程实践的一种态度与方式。主体参与是对活动的创造、运演,它决定着活动的方向、性质及结果,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建构性。参与是前提,决定着活动的始发;参与是过程,决定着活动的质量。现代体育课程所提倡的就是主体参与基础上的活动,活动基础上的发展。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7

关键词:人文素质;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校体育提出了要求。确定体育“全面育人”、“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追求体育教育的综合性。体育教育的综合性应该从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两个维度来理解才更为全面,然而我们通常所认知全面性更多是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出发,用量化的手段去衡量显性的教育成果。人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和结果本身具有隐蔽性,其生成要素很难展现出可量化的特征,所以人文素养形成过程及其结果难以用量化的方式予以衡量。不能有效衡量,就无法客观评价,教育成果难以直观体现,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体育人文教育价值,导致高校对体育育人重视不够,潜力挖掘不足。其实质是偏离了体育教育的全面性。大学教育是专业细分的教育模式,学科细分是教育趋势,越是专业细分,学生专业思维和技术能力越强,同时学生的认知幅度也就越窄。就全面育人目标而言,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需求就越迫切。目前我国高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载体十分有限。体育教育是人文素养教育为数不多的人抓手,体育课程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其改革的意义就十分重要。

1体育教育理念分析

体育教育理念具体来讲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体育教育的目的和方向。课程设置是理念的实践环节,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培养目标落实的路径和方式。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积极快速的变革当中,体育教育理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吻合度较高。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强调体育教育对人本属性的回归,在此基础上突出健康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改善,最终实现高校体育育人的全面性。我国现代体育课程基本是以西方体育运动为主要形式,不可避免的附着了西方文化特征,如规则、严谨、公平、竞争、团队等理念。由于文化差异,我们更认同“和谐”、“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一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竞争,所以有不少人不完全认同西方现代体育的基本理念。现代体育最主要的特质是竞争,没有了竞争,“规则、严谨、公平、竞争、团队精神”等理念就失去了承载的依据。但是“竞争”不能完全等同于体育,它需要健康的身体附着才有生命力,身心健康且有文化修养的人才是体育育人价值的最终目的,体育人文理性的教育功能也集成于此。

2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高校关于体育教育研究基本着眼于体育本源性功能。学生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与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没有同步提升。在体育心理、人文素养和道德教育等外延价值的实践与研究还存在不足。随着体育人文教育内涵的挖掘,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价值逐渐被接受,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文化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终身体育教育吻合了文化素养教育持续性、自觉性、长期性的特征。所以人文体育教育能否真正促进人文素质的综合性,关键还在于学校教育能否教化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锻炼意志、锻炼习惯和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公共体育教育也必须进行以目的为导向的系统性改革。但就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来说,依然是线段式的改革,并未将“终身体育”串联到人文素养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来。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延续性,与教育目标不太吻合。没有突出高等教育“高”的特点,课程设置上基本还是简单重复中学阶段内容。

3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改革

3.1课程分析

要实现体育育人全面性的指导思想。需要对教育主体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紧紧围绕目标进行充分论证,不是一味的以兴趣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而是基于目标、学生特点、兴趣进行课程分析,结合“我喜欢,我运动”构建内生性体育课程体系。课程要有内在逻辑和有机联系,文化素养要素有层次的附着于体育课程中,尤其在兴趣为导向的体育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文化素养内容的自生性设计,使文化素养教育与体育技能的内生性协同发展。课程分析包括教学主体分析和主导分析。任何课程分析都有前提和假设,“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同步化,教育过程中二者充分互动。体育课程设置的前提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知”,而不是“未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我运动,我快乐”的理想状态下收获快乐,增进体质、培养习惯,进而实现教育的延续性。但是运动技能最容易形成的中、小学阶段缺乏相应的技术教育,导致大学阶段体育运动技能不足,大学生对体育显现出来更多的是“未知”,所以催生了学生短视的利己机会主义行为。在现实情况下体育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教育行为与教育目标相背离。在认知缺位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越发重要,通过课程设置把个体行为有机嵌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增加体育课程教育维度,提升体育教育效率。

3.2体育课程设置

课程是理念实践的载体,体育课程在“以人为本”、“快乐体育”、“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导向下进行科学设置,采取以学生为本的选项课程模式,即学生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就选择什么体育课程。所以高校增设了健美操、跆拳道、轮滑、街舞、体育舞蹈、攀岩、高尔夫等时尚体育项目,迎合学生时髦追求,避重就轻等心理需求,课程设置休闲化倾向严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体育课程设置要回归理性,重点提炼对学生身体素质、文化素养等内涵价值,兼顾学生对该体育项目的兴趣。任何教育都是历练与感受交替反馈的过程,没有一味强调愉悦体验能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所以体育课程设置在传统体质锻炼的基础上开发人文素质教育内涵,打造成素质育人载体。人文素养教育课程设置要从人文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人”全面发展程度进行阶段性分析,需要哪些人文素质?素质教育内容与体育教育有哪些契合点?以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来实践素质教育?这些是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体育教育如何实现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承载是体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从两者的构成维度上看,人文素养和体育素质都包含知、行合一的要素,育人目的具有一致性。

3.3课内外一体化建设

体育教育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最重要的特征是体育运动技能附着在人体本身,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延展性,无论愿意与否,体育运动都超出体育课堂本身的范畴,所以高校体育课程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打通课内外壁垒障碍,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首先,体育课程设计一体化。分析原有的体育课程运动形式、运动量、运动强度、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运动项目普及度、覆盖面等体育课程价值要素构成。对人文素养教育要素与体育课程要素结合形式、生成方式进行梳理。其次,课内外制度安排。对教学管理制度和课堂评价制度进行分析,课内外一体化课程设计会破坏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从服务课程改革的角度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正,让制度形成强约束力,保障体育课程的有效延伸。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体育课教学管理系统内。将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无缝连接,形成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第三,挖掘体育课程育人潜力。体育课程运动形式不同,人文素质教育切入的维度也不同,挖掘体育课程的外延功能,以多样性的体育运动组织形式为载体,将体育的团队合作,公平正义,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等外延价值嵌入到体育课程中,提升体育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价值。

3.4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是体育课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制度保证,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从受教育的角度看是教育活动的目的,高效的管理制度是目的与手段的完美结合。首先,评价体系要突破局限于体育课程的束缚,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评价,将体育课外活动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来。其次,建立基于信息化评价模式,在体育运动APP、“运动世界校园”、“超级体育生”等校园体育运动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与体育育人全面性相适应体育课程管理软件。第三,将体育的外延功能软性指标纳入评价系统,更好的构建体育教育的人文素养教育平台。第四,注重生成性评价,将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将学生自身的进步纳入考核范畴。

4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研究,是以体育育人的全面性出发,从人文理性的角度思考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促进作用。分析体育课程本源功能和外延功能内在的联系,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促进体育教育课内外育人一体化。建立包括人文素养指标在内的体育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完善体育教育育人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长《“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Z].2012.

[2]张晋峰,王满福.西方“植入式”健康体育课程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7-90.

[3]王爱丹,董春晓.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与高校体育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50-55.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8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公共体育;课程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国家领导ren在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又对全国教育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要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关键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展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此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指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实际上回答了教育工作中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三个根本性问题。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8年6月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要把“课程思政”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学校体育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人民的期盼。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旧问题还未彻底解决,立足“立德树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挑战又摆在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面前。

一、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困境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基于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宗旨而提出的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的任务指标。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有明确规定,共包含五方面内容,分别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其中心理健康目标是指使学生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认知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目标是指使学生在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具有正确看待并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这两个目标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合格人才的要求和期待,同时也是评判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标。实施公共体育课程是高校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渠道。但通过调研国内部分普通高校体育部网站、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发现,一些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对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偏重于技能获得和健身锻炼,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层面要么缺少应有的体现,要么提法模糊、表述笼统,缺乏在全面育人高度对体育课程教育功能的挖掘和认识。

(二)课程内容

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从体育学科角度划分,大致是由专项体育理论、专项运动技术、专项身体素质、一般体育理论、一般运动技术、一般身体素质六个部分组成。其中体育理论部分是直接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发挥体育课“育人”价值的主要构件之一。随着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经过一段爆发式的增长,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但正因为增长速度过快,很多课程内容缺少教材化的筛选和加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存在照搬或简单处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内容,使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理论内容的整理和研究滞后于技术教学与素质练习内容的引入,体育课要么过多强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获得,变成了专业技术训练课、身体素质练习课;要么毫无原则的迎合学生的娱乐兴趣、个性追求,变成了体育游戏课、休闲娱乐课,课堂教学对新项目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的渗透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体育课“育人”价值。

(三)课程管理

公共体育课程管理权在教育部,教育部通过各项政策、标准、制度的颁布实施对课程的管理。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相关文件精神的理解与执行。进入新世纪,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两个文件,对公共体育课程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上世纪末,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遍下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单一、枯燥,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个性发展得不到满足等问题,这个时期,全国高校对课程的理解普遍带有“兴趣为先,技能导向”的倾向,以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但一些高校对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领会不深,导致对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想当然的改革,甚至“复辟”。从2014年5•4青年节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青年学生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到201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高校“在每一门课中都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强调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给高校课程管理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鉴于此,对公共体育课程的认识仅停留在解决学生的“体育”问题的层面,就更加显得片面与落后。

二、原因分析:对德、智、体的认识尚未真正理顺

“德育、智育、体育的偏废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受到包括学生、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全社会的热烈讨论。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经过连续十数年持续下滑,青少年超重、肥胖、近视检出率连续上升的近年来,学校体育的“问题”达到了热议的顶峰。国家先后颁布了多个文件、意见,强调和保障体育在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甚至专门发文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硬性条件,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在此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逐步得到重视,公共体育也逐步发展为以体育课教学为主干,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课外体育锻炼与指导、体育竞赛与训练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以“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意识”作为课程主要目标,迅速引入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拓展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充分挖掘校外课程资源,提高了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获得感,在教学实效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必须承认的是瑜不掩瑕,公共体育课程在强调“体育”改革的同时,却忽略了“德育”建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中,只有“体育”内容,缺少“德育”安排;教材又因为使用率低,其中的“德育”内容变成了一纸空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方面“重体育、轻德育”,注重生理锻炼的效果,忽视思想品德的熏陶……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看出:一是从公共体育课程对学生培养的角度看,“体育”容易、“德育”难。“体育”是一个显性的、直观的过程,在内容、师资、设施、媒介等各种基本条件的保障下,体育知识的增长、运动技能的获取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有迹可循”而相对容易的;“德育”是一个隐性的、渗透的过程,在多元、多变、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成受教育个体从外部认识到内心认同、从感性接受到理性坚持、从客体受教到主体自觉等一系列道德认知的转化,过程要复杂、曲折许多。二是从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角度看,“授业”容易、“传道”难。“授业”靠得是学术能力,是教师在自身专业领域内传播知识、教授技能,干的是“本职工作”,自是游刃有余。“传道”是教师宣扬信仰与真理,靠得是教师自身的德性和操守。再者,“业”可以定量评价,不断增长,“道”却可能反复难辨,只能定性衡量。如此,使得推行“德育”变得知易行难。因此,真正理顺德、智、体三者的关系,把“德育”融入体育教学,努力开创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新局面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三、对策研究:贯彻“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缘起中华民族对“德”的不懈追求,《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以德为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华民族对“德”的追求自古有之,已经内化为一种民族特性,在价值取向、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上推动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灭不衰的定海神针、精神脊梁。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从教育的角度对“德”的认识提出了他的见解,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12年,党的十八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强调教育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扬正气、树新风,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包括公共体育课在内的所有课面临的教育根本问题,以后,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要求,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将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工作,用“政治工作体系”贯通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以此引发了教育界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入思考和课程改革。在公共体育课程中贯彻课程思政思想,不是把体育课变成思想政治课,也不是生搬硬套的照搬思想政治内容,而是在体育课程的根本目标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利用体育课堂、体育知识、体育文化有目的的宣扬真、善、美,教给学生立身处世的基本道理,指给学生实现价值的正确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的融合到体育教学中。体育课本身就是融合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体育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体育运动中展现出的团结协作、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等崇高精神,可以充分挖掘、提炼和发挥,要通过体育课让“女排精神”这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学生心中。另外,建设一支讲政治、业务精、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也是贯彻课程思政思想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改革成果最终要落实于教师教学,作为教学主导,教师首先是要提高自身思想认识。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点明体育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价值。这就要求高校要站在政治高度,发挥教师党组织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导作用,指导体育教师在思想上提高自身站位,要从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定位体育教学,要让教师在自觉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前提下,规范教学行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体育精神的培养严格要求,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是努力提升体育教师育人水平。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对的是各种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高校在规划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时,要注意学科协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多挖掘体育外资源,丰富体育教师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合与渗透角度,提升育人水平,突破公共体育课程“体育”易、“德育”难的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