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课程形态教学研究

艺术设计课程形态教学研究

摘要:

利用新技术,不断探索艺术设计中的形态与美学规律,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可以促进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艺术设计;形态构成;教学

设计学科中,形态构成作为设计教育的重要专业基础教学体系,其内容所涉及的构成原理和形态美学,不仅反映了现代设计理念的基本艺术规律,而且具有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探索的是设计艺术中的形态与美学规律、培养的是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设计思维的能力、动手协作的能力、观察思考的能力等[1]。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态构成的教学体系已经趋于稳定,相对规范和系统,教学内容相对完整和有序。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艺术的整合已成为现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形态构成的教学体系必将有着自身的转变,新的教学理念有助于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可有效避免形态构成教学步入形式主义的歧途。“形态”,由形象和形态构成。形态构成课程中的“形态”是脱离了事物表态的纯形体,具有抽象的概念,是人们经过归纳后的有一定审美和情感倾向的形[2]。形态构成即具有一定美感或情感的抽象形体的组合构建,是一种创作性的行为,具体可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光构成等等。从内容上说,形态构成揭示了构成的形式法则和审美原则,也是对造型要素:点、线、面、体和色彩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进行科学化、理性化的分析和感性化的创意表达过程。从教学目的上说,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严密的思考程序、灵活的构想方法、掌握原理和设计实践的关系、学会开拓和扩展现代设计新造型语言等等。故而,可以说形态构成课程不是以技术训练为目标,也不是以模仿性的学习为手段,而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通过灵活的方法,主动把握限制的条件,有计划的组织和创造,并多次的练习、分析、再练习、再分析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创造思维的育成。“构成”来源于20世纪初期的俄国构成主义运动,是由绘画发展而来,意指形的构造、解构、重构或组合,是现代造型设计的通用语言。形态构成教育在我国以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课程涉及几乎所有与设计相关的学科,是目前开设范围最广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年来,虽然有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内容进行了跟新,但与其他的设计课程相比,形态构成课程的发展还不够。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3]:一是教师偏重内容教学,重视课程本内容的知识灌输,而忽略与后续课程的相互衔接关系。形态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的流通语言,它的教学虽然以形态的结构与色彩关系为基本功底,重视从形态角度对元素的构建和形式美感的把握,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服务,专业课程中的设计构思和表现方法很多是与形态构成相交叉,学生在学习形态构成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熟悉专业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如果一味的盯紧课程的本身内容进行教学,不注重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上下衔接关系,就很容易让学生的学习出现断层现象。二是形态构成偏重作业,忽视了学生对美感的提升。练习中,教师往往会布置大量的课程训练,原本这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必须的基本功练习,但由于练习手段把握不当,使得学生面对海量作业只能一味的去努力完成,而忽视了对构成形式美感的过程研究,笔者认为,形态构成是认识课而不是技法课,所以更应该让学生从繁重的手绘中解放出来,去寻找更为有效的方式去提高课程中美学认识和美学技法。本文从形态构成教学的不足入手,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创新,从而达到提高形态构成教学质量的目的。

(1)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为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并布置训练任务,整个过程学生基相对被动而缺乏积极性。根据艺术设计的学生特点,其对图的认知感高于文字,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用互动化教学替代传统的保姆式教学,将学生分析作品放在重要位置,教师讲课以作品分析引入理论内容,学生以表达自身的作品来寻找作品本身的创新点和不足,教学过程采用、集中理论—分组讨论和练习—再集中讨论的循环过程。互动式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表达创作的能力,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4]。

(2)丰富教学内容。形态构成的教学内容较多,在部分院校曾被设置为三个独立课程,也有部分院校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化为一类,立体构成单独列为另外一门课程。笔者认为,无论形态构成怎么划分,在内容上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上更要将这三个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形态构成的共有特色,进行广义上的引导,又要有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到位。比如在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虽然分别讲的是不同的元素关系,但也不难发现平面构成的训练若建立在色彩关系上会显得更加有趣,而色彩构成中则无处不体现出是在平面构成的形式骨骼中进行配色研究,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故而在教学内容上,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教学可更好的理解构成的原则。

(3)灵活训练方式。由于艺术设计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的培养,在面对众多的形态构成内容中,更要灵活每个环节的训练方式,不使其千篇一律。如在平面构成的训练中,重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构成元素的发现、分析与创造,二是对构成元素表现形式的审美把握,前者是具有发散性的训练过程,是对具体元素的观察与表达,可以将发散思维揉进课程训练中,既可以通过现代工具进行元素的寻找,也可以揉进肌理知识对元素进行手绘的表现与创造。而构成的表现形式相对较为理性,重在对具体形式进行理论分析与美学引导,故而在表达上无论是电脑还是手绘都没有好坏之分,通过电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练习,将重点放在作品分析上;通过手绘可以弥补电脑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将比例结构或者疏密关系等更好的表现出来,通过两者工具的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更加有效服务于设计思维和创意。

(4)重视团队力量。由于设计过程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集体创作,才能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进而不断完善作品。而在设计教学实践环节,通过教师集中授课,学生分组进行方案的前期调研、构思、创作,教师可以灵活的深入到每一个创作小组,与成员组成临时团队,在评价学生作品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5)关注课程内部衔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形态构成课程内的衔接,形态构成教学应该将理论知识点进行连续性渗透,例如:立体构成中在要求学生构建三维效果的同时,需让学生注意立体构成中元素的平面组合关系和色彩的搭配。进而能加强学生对前课程知识的理性分析,分析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巩固和强化。

作者:佘慧莉 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易丹,构成学与构成教育[J],艺术生活,2008(3):27-28.

[2]卢少夫,平面构成[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6):15-16.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34-35.

[4]约翰内斯•伊顿,设计与形态[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