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论文范例

社会网络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范文1

人脉,顾名思义,即人际关系所组成的网络。《现代汉语词典》对人脉的解释为:“人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有的学者根据人脉的来源或形成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关系从哪里获得,将人脉分为六类:血缘人脉、地缘人脉、学缘人脉、事缘人脉、客缘人脉、随缘人脉等。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为了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关系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关系。根据人际关系在满足人们需求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把人际关系简单地分为情感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情感性关系主要满足人们在情感方面(如关爱、温暖、安全感和归属感等)的需求;而工具性关系主要满足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个人因某种需要或目的与不很关联的他人所建立的某种时效性关系。无论是情感性关系,还是工具性关系,它们都是个人正常、健康、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另有学者认为,人际关系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权力依附型的人际关系,有人可以据此结成“权力网”;利益相关型的人际关系,有人可以据此结成“专业网”;情感交融型的人际关系,有人可以据此结成“人缘网”。前两种人际关系主要受理性逻辑支配,维系这两种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披着情感“外衣”的权谋和利益;最后一种人际关系主要受“情绪逻辑”支配,维系这种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人格认同。

二、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认知的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基于上述人际关系类型,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学习等情况,我们设计了与大学生相关的21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试图通过调查得出现代大学生心目中应该重视和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考虑到当今社会中所谓的“拼爹”观念盛行,我们在问卷中先预设了三个关于“拼爹”的问题,用以考察大学生对该问题的相关态度。经过前测和优化,人脉关系被调整为23种,每个问题设计了6个选项: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说不清。最后收集了答卷大学生的个人相关信息,包括:性别、来源地、年级、是否做过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驻新乡五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总体。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首先结合各自院校的特色选定了各具代表性的共40个专业,然后从每个专业中任意选择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平均每个专业分配25份问卷,要求按照男女生比例来发放。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3份。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对预设问题的调查结果解读

问题一:有人认为现在是个“拼爹时代”,你认为?该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考察大学生对社会现状的认识。从结果来看,认可(36.8%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正确”和“正确”)明显高于否定(21.5%的学生选择了“不正确”和“很不正确”)的认识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高达41.6%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问题二:“拼爹时代”中的“爹”你认为是(可多选)。对于“拼爹时代”所谓的“爹”,“用得上的关系户”认可度(36.7%)最高,然后是多选“有钱人、有权人、用得上的关系户”(26.4%)。或许大家觉得“有钱人”、“有权人”可以是“用得上的关系户”,但后者不一定都是前者,只要对自己有用,就应该受到重视。问题三:与我无关,主要还得靠自己。该选项意在考察学生对将来步入社会工作与生活时的一种态度取向。结果显示,作为相对高素质的大学生,被调查学生在靠自己发展方面的肯定性取向上占有绝对大的比例(68.2%)。说明关系固然重要,但也不是人人都有关系,或者即使有关系也不一定能用上,真正有用的还是自己。同时四分之一强(25.9%)的学生选择“说不清”,说明大家对当前个人决定自己前途的能量方面不再充分自信,处于矛盾之中。

2.对各种人际关系重要性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将问卷中的问题按照“重要”与“非常重要”选项选择结果合并解释为“相对重要”,然后合并“不重要”与“最不重要”选项解释为“相对不重要”。通过对比发现,排列前6位的人脉关系竟然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在大学生心目中这些人脉关系的相对重要性与相对不重要性是非常稳定的。后面的人脉关系相对有些错位,但相差也不是非常明显,基本上都在相邻或隔一个位置的顺序上出现,说明大学生对这些人脉关系的重要性与不重要性有细微的分歧,但总体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尝试着将大学生心目中的人脉关系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包括“家人”、“同学中的交心朋友”、“舍友”、“有知识的亲戚”、“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上大学前的同学”6种人脉,认为相对重要的超过了六成人数。与预料一致,家人无论如何也应该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支撑力量,不管是在哪个领域,说明最直接的血亲浓情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无以替代。各选项中,“说不清”1人,“很不重要”3人,“不重要”8人,“一般”64人,这相对于153人的“重要”和734人的“非常重要”显然不成比例。选择前者的学生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自我顽强奋斗非常看重,或者有些个人的原因在里面。“交心朋友”位居“家人”之后占第二位,证明了学生对于这种纯粹友情的珍视和对这种关系之于自己重要性的高度认可。“舍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上过大学的人都有体会。除了家人,还会有谁能够和自己同屋共眠3~5年?所以这种感情是永远难以割舍掉的。可能因为调查对象是大学生的缘故,大家对“有知识的亲戚”的信赖程度之高有些出乎预料,彰显了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可与依赖。尽管当前社会现实日益证明“知识改变命运”越来越不靠谱,但相对于当前日益异化的社会来说,知识的力量永远是正作用。金钱和权力只能给予你一时的帮助,而有知识的人对一个人的指导、示范或塑造作用影响的是人的一生。“共同爱好”是大学生走到一起寻找快乐的最直接的因素。一起运动、郊游、看球赛、打游戏、去图书馆等等,这些爱好为彼此之间的大学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很多值得回忆的精彩瞬间。此类朋友的重要性也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可。作为曾经在一个“战壕”内艰苦奋战的“战友”,53.2%的学生依然惦记自己原来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这里面其实包括了发小(问卷后面的列举中很多人列出)、小学、初高中同学。这份感情的确值得珍视。第二大类以相对重要性比例在半数(班主任或班级导师为49.6%,这里视作半数)及以上、六成以下为标准,包括“专业课老师”、“有权的亲戚”、“上大学前的老师”、“恋人的家属”、“班主任或班级导师”5种人脉。作为专业课老师,我们在看到结果之前真不知道自己会在学生心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一个地位,真的有些不安。当前社会外在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强,能坐冷板凳的人实在太少了。结果还算令人欣慰,近六成(59.3%)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相对重要,一来说明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很看重,二来也说明学生比较认可专业课教师的授课等相关能力水平。鉴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历史发展过程中权贵思想的根深蒂固,“有权的亲戚”得到大学生的重视绝对无可厚非。

众多的“萝卜招聘”现象无不强烈昭示着现代社会依然是有权人的天下。上大学前的学习生涯在中国是一个极为艰辛的历程,学生们由几乎一无所知经过老师们的不断灌输,掌握了考上大学的基本知识,其中很多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恋人家属”选项是前测结束后增加的,数据(51.1%)显示其重要性深得大学生的认可。现在高校中的“班主任或班级导师”,通常由专业课老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们专业学习方面的事情,基本上是个虚职,没有什么实质性利益。但这样往往容易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畅快和有效率,很多老师还是非常负责地去履行自己的导师职责的。所以调查结果(49.6%)显示该角色的认可度比较好。第三大类以30%~50%的重要性比例为标准,包括了“辅导员”、“有钱的亲戚”、“邻里”、“老乡校友”、“院系领导”、“大学其他同学”、“院系干部中的朋友”7种人脉。“辅导员”的角色在当前的高校当中日益重要和奇特,学生除了学习之外的所有内容都必须和辅导员相联系,甚至学习也受其很大的影响,为之“翘课”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结果显示认为相对重要的占了相对多数(44.2%),选择一般的占了35.6%。在将来的社会中生存,得到“有钱的亲戚”的支持和帮助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43.9%的人选择了“一般”,41.5%的人选择了“重要”和“非常重要”,说明在大学生的心目中,金钱的力量在考验着大家的生存观念。只有10.9%的学生选择了“很不重要”和“不重要”,且后者比例占到了9%。中国是一个乡土气息非常浓厚的差序格局的社会,“邻里”之间的关系曾经那么亲切与和谐。然而现在社会的转型使得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部分异化,尤其对城市社区里生活的学生来说,邻居之间的陌生是正常的事情。但对于更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邻里关系依然具有很多美好的记忆,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老乡”这个词曾经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词汇,老乡彼此之间的照顾感觉很贴心。随着大规模的扩招,大学内老乡的规模越来越大,彼此间的感情和关系就显得淡漠起来。45.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但也有30.8%的人选择了“重要”,地缘因素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院系领导”之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从结果来看,36.1%的学生选择了肯定的一面,低于认为“一般”(39.6)的学生比例。事实上,从培养和就业的角度,院系领导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主要从课程设置和就业推荐等方面显示出来,不过学生似乎觉得影响不直接。除去交心朋友,大学中的其他同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明显降低,高达52.1%的学生认为其对自己将来的发展重要性一般。学生会干部似乎是积累人脉的很好的圈子,然而有近半数(47.9%)的同学认为这种关系对自己的重要性一般。但从“重要”(28.7%)与“不重要”(10.8%)的对比来看,还是更多的人选择了前者,证明可用之处还是有的。最后是第四大类,重要性认可比例在30%以下。包括“公共课老师”、“加入社团的朋友”、“打工或实习中结识的朋友”、“普通朋友”、“经常交往的网友”5种人脉关系。“公共课老师”的地位基本上可以认为不会太好,事实证明也不算很差,至少选择相对重要的学生比例(26.7%)超过了认为相对不重要的学生比例(20.4%)。另外还有5.2%的学生处于纠结状态,表示“说不清”,近半的学生(47.6%)选择了“一般”。这里面的原因不应该单单归结为教师的问题,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等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评价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社团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群体,相关的文章也很多。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加入社团的朋友”的重要性认可度一般(51.5%),或许很多人进到社团之中更多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相关能力,而对于结交朋友的作用看得相对较淡。当前大学生社团日益权力化和势利化趋势也对大家交到知心朋友有所影响。对于“打工或实习中结识的朋友”,多数人(48.1%)持中立态度,否定(23.8%)与肯定(22%)意见基本持平。显示目前的学生对这种人脉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太自信,毕竟在社会职场中这种关系相对较淡。区别于同学,大学生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经过一定交往,彼此之间会成为“普通朋友”,但这种关系因缺乏长久的联系而相对较淡。但其中有17.4%的学生认为这种关系还是重要的,其实很多时候帮助自己的往往是普通朋友。“网友”在当前信息时代成为一个很特别的符号,很多人素不相识,通过网络聊天结为朋友。但大学生对这种关系持有非常否定的认可度。即使设定为“经常交往的网友”,重要性和不重要性(反序)也都位居人脉序列的最后一位,这种结果值得思考。

3.大学生总体信息的意外与正常结果

当前女生更容易考上大学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探讨,我们在调查时特地强调了按所选专业的男女生比例来发放问卷。可能这次调查的工科院系相对较少,女生比例大些还可以理解。但结果显示,总体比例中女生高达63.7%,的确出乎所料。即使是工科类院校,男女比例也依然女生高出。此次的数据再次证明高校中男女生比例的确有些失常。相对于男女生比例,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农村生源占据了77.8%的绝大多数,应该是正常的事情。除去函授生,其他的在校大学生应该全是90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推行了20多年,然而数据却显示独生子女比例仅仅为8.2%。统计显示,来自城市(包括县城)的214人中只有53人是独生子女,占到24.8%的比例。而749名来自农村的学生中只有26人是独生子女,仅仅占到3.47%。

三、对大学生四类人脉的分析及网络构建

(一)对大学生四类人脉的分析

第一大类6组人脉中,除去“家人”和“有知识的亲戚”两组,其他4组全是大学生同龄人,而且都是贴心和亲近的朋友关系,凸显了大学生对同代人中具有亲密友情的人脉的深深依赖。而前两者都具有血缘关系,家长最为亲近,亲戚也血脉相连,这种血缘人脉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亲情为大学生所高度认可。而有知识亲戚的重要性远高于有权和有钱的,突出了大学生潜意识中对知识的高认知心理。第二大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大学生的长辈,而且其中包含了3组老师人脉。从第一层最为核心的血缘和友缘人脉过渡到第二层的长辈人脉,可以看出大学生似乎对这些人脉有某种直接而强烈的内在需求,老师提供知识,有权的亲戚或许可以提供岗位,恋人的家属则可能提供将来最为重要的家庭基础。第三大类的人脉则表现了大学生的一种纠结心态,这些人脉看起来不很重要,却又似乎都不可或缺。“辅导员”在大学里基本上掌控了学生可以获取的除知识外的其他所有资源,但许多普通学生又的确与之打交道不多。“有钱的亲戚”在当今“众多大山”的社会里或许可以提供最为“万能”的支持。远亲不如近邻,“邻里”所具有的特殊情分似乎永远不该忘记,但人们虽然对于现今社会“防盗门”的社区生态防盗功能不敢过于相信,但它隔开邻里亲情却作用明显。“老乡”,曾经多么亲切的称呼,现在却偶尔要提防,因为太多,否则最容易出现问题。“院系领导”本该令人尊敬,但现今的行政化大学时代,他们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尽管本应是但绝非领导的中心,所以他们似乎有些遥远。“大学其他同学”太多了,想要记住真的很难,但当他们帮助自己的时候真应该心怀感激。院系干部中有朋友吗?“学生干部”好像早已适应了钩心斗角的行政化生态而忘记了这里是服务学生的。最后一层的人脉关系似乎显示了无关紧要的感觉。很遗憾,“公共课老师”被大学生放到了这一层,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前面的定语吧。大学生社团现在主要在做什么值得思考,否则“加入社团的朋友”不应该放在这个位置。人力资源理论中似乎强调“打工或实习中结识的朋友”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管理层及以上人脉,但大学生将其置于接近最后的位置,有些较难理解。“普通朋友”和“经常交往的网友”本身似乎就是可有可无的吧,否则他们为何被放在了最不重要的位置?

(二)对大学生人脉网络的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第一大类人脉关系可以称为心理依赖层,显然其处于整个网络的核心地位。第二大类人脉可以称为生存支撑层,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第三大类人脉可以称为生活辅助层,这些人脉在人的一生当中或许真的可以提供某些甚为重要的帮助。第四大类人脉可以称为社交边缘层,这些人脉只是有些交往,在大学这个时代这些人真正的重要性似乎难以体现也无从考量,至少从数据上显示其地位如此。

四、简单讨论

社会网络论文范文2

“全媒体”概念最早来自传媒业界应用层面,作为传播学术语研究内容则是近年来的事。2009年,我国学者彭兰和周洋分别从“营运理念说”与“传播形态说”提出了“全媒体”概念。随着媒介深度融合兼具所有媒体手段来构建大传播体系,全媒体使网络空间全面拓展,融合终端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于一身,一个开放且不断兼容并蓄的传播形态悄然而至,人们通过三网融合、三屏合一超时空的“全媒体”传播渠道能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流与互动。全媒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渠道的无限多元化,它开放松散的多形态、多平台、多节点覆盖开辟出新的秒互动、泛关联、弱把关的虚拟社群地带。这种传播渠道给社情民意带来前所未闻的便捷通道,它异于传统网络社区(猫扑、天涯等),一种移动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无边界的网络虚拟社群正在形成。由于网民对全媒体移动网络的粘合度增高,一个个碎片时间成为人际互动的“微交流”高峰,这种极具特色的信息交流新平台重构着网络社群的传播模式,人们越来越不受制于某些固定社区或自然的控制了,它成为创新社会管理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领域。网络社群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连结起来进行网络互动的集合体,它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和持续的人际互动关系。全媒体时代网络社群的加速发展突破了传统网络虚拟组织的特征,它更加体现出人类深层的社交需求。全方位随时随地地全媒体互动,使虚拟“集群”变得简单而普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另据统计,2012年底“全国有5000多万个QQ群,按平均每个群10人计算,就有5亿人在群里”(严宏,2012)。因为,社交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网民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依据这一特点全媒体虚拟社群就易成为“微力量”的汇聚平台,它正在再造个体行动、群体串联的能力。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社群成为影响力极强的社会动员力量,对全媒体下虚拟社群的演化需要把握其传播规律。有学者指出,“全媒体网络使世界变平了:意愿表达扁平化、时空传导无限化、身份认可虚拟化、沟通路径多节点、互动关系平等化、社会价值多元化”(辜胜阻和李洪斌,2011)。综合一些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到,全媒体网络虚拟社群体现出以下传播特点:

(1)多媒体性。

全媒体综合运用了文字、音像、影视、网络等信息技术与新媒介手段,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社交网络中进行人际交往,它影响与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

(2)虚拟性。

它是基于数字技术多网融合下的人机交往,它不是传统社会的延伸,而是虚拟社会中的社区活动,这里人们大都使用网名、代号等虚拟身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面对面,而是凭借全媒体形成移动网来交流。

(3)跨时空性。

全媒体网络是一个全开放式的互动平台,它跨越国界地域,这种扁平化的传播空间无限延展,使网民之间的传播几乎没了边界,传播广度无限拓展,人际交往较传统网络社区更加开放。

(4)自由性。

全媒体社交媒介的准入门槛低,媒介应用平台多样化,而网民主体趋于低端化,传播的信息又无法及时过滤筛选,网众便可以随时运用任何终端自由进行交往、发表见解,言论自由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

(5)互动性。

全媒体社群的互动就是“跨媒体”间的全方位融合带来的全面互动;网民间的虚拟互动,这种互动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

(6)去中心性。

传统社会是一种金字塔式的传播结构,交流者之间的地位往往存在着不对等性。而网络社会是一个去权威、无中心的开放空间,网众交流呈现明显的平等性,使草根群体真正进入公共领域视野。

(7)碎片性。

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即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当今虚拟交往主要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使用手持智能终端,在一个个碎片时间交往交流,信息以裂变的速度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

(8)情绪性。

传统社会中社群互动,由于社会环境的压力,人际交往情绪往往受理性的控制,然而,网络交往特性决定网民可以“畅所欲言”,情感化、非理性的表达突出,这样就为网民提供了情绪发泄的渠道。

二、网络虚拟社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

1.全媒体网络社群为虚拟政治组织的生成提供了空间

传统社会自组织是参与公共管理的一支有形的存在力量,因而明显受控于“把关人”的约束。然而,全媒体网络虚拟社群传播中的把关人的作用弱化,其传播的自由性大大增加;加之,网络媒体的小众化趋势,虚拟社群聚集了同质化的网民,促成有着共同信息需求与思想观点的“虚拟共同体”形成,“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卢斯特,2001)。这就为虚拟社群建立“政治同盟”提供了空间。网络社群交往是把“双刃剑”,它在为网民积极参与政治民主提供平台的同时,由于网络交往的虚拟隐蔽性等特点,虚拟信息就成为虚拟政治组织联系的中介,近年来“网络同盟”、“网络社会运动”就不断出现。社群网民在网中从事的各种政治传播活动,其行为踪迹往往难以捕捉,活动时空无法把控,传播内容多元难辨,而导致虚拟政治组织的管理失去针对性的把控目标,把关人的信息控制权在此弱化。致使网络政治组织呈现出非理性、非法性甚至出现“群体极化”的政治传播倾向,从而“绑架”政治舆论走势。某些从事反国家反民族的网络组织,更是散播政治谣言,进行政治煽动,制造政治混乱等,它往往超出管理者规范与控制的范围。

2.全媒体网络虚拟社群活动易成为社会危机事件的引发源

全媒体的合力传播,往往是舆论热潮的引爆源,易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网络社群成员通过终端媒介,能同时获知同一信息,并不约而同地迅速传播、辐射这些信息,甚至引发群体骚动。2012年,根据百度高级搜索平台及新浪微博平台筛选出的舆情热度在10000以上的42起突发公共事件中,多数事件引发来自于社交网络。如广东“乌坎事件”、四川“什邡事件”、江苏“启东事件”等均是在网络社群推播下将敏感热点事件不断炒作、放大导致群体极化现象发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网络“地球村”结构,其无边界传播功能,使得网络更加复杂混乱。境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将网络社群作为渗透、煽动的主体,有意制造与传播负面有害信息,歪曲事实,虚构真相,煽动社群成员的不满情绪。如“201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驻华大使馆在中国的微博视频使用率达到18.97%,并对我国的舆论和民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美国之音’等诸多视听媒体也加大‘从电波到比特’的转型以及向社会化媒体的融合嵌入”(徐翔,2013)。这样,国内矛盾和国外干预推波助澜,更易引发危机事件,形成蝴蝶效应,造成我国社会不稳定。

3.全媒体网络虚拟社群活动易成为低俗文化传播的温床

近年来,随着媒体市场化的推进与全民娱乐化的凸显,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打造出网络社交媒体的升级版,全媒体的虚拟社群交往已经成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加速与满足了碎片时间文化娱乐的需求,碎片化的娱乐互动正在颠覆传统媒体的深度传播。微电影、微小说、拍客、MV、在线音乐等与社交网络有着天然的契合度,它的草根性、娱乐性、分享性、即时性等诸多特点大大助推了新兴虚拟文化的传播。碎片化与扁平化的社交文化使网民生活趋向肤浅与畸形,致使格调低下、媚俗庸俗等不良有害信息蔓延于网络社群生活,污染着网络环境。某些社交网甚至借爆料炒作、推播丑事而走红;有的借“网络水军”来绑架网众的言论自由等,这些都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影响。当下微博微信也成了尔虞我诈、胡言乱语、相互揭丑、情绪宣泄的场所,如2012年“韩方大战”,“李开复微博抵制《非你莫属》”等,虚拟社群互动出现传播紊乱,降低了网媒的公信力,给虚拟社会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4.全媒体网络虚拟社群易成为新形式违法犯罪的助推平台

全媒体网络的出现,为方便人际交往、彰显个性提供了传播的技术平台,与此同时也为人们传播不良信息、虚假信息等提供了空间。由于全媒体网络运用的经济成本更低,传播更为快捷,关注度更高,加之,网络立法滞后,监管力度不足,近年来,全媒体网络虚拟社区往往成了违法犯罪的场所(如2013年对“秦火火”等某些网络“大V”违法行为的惩罚)。各种网络暴力、谣言攻击、恶意诽谤、网络审判、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泄密、网络、网络色情等行为日益成为新的严重的社会公害。尤其是近年来虚拟社群交往中,对人生权益的损害而引发的网络事件时有发生。与传统网络媒体相比,全媒体网络社群传播更具突发性、放大性、情绪性、煽动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这种传播环境存在着传播自由性被滥用放纵的状况,一个个伴随着大量网民侵犯个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事件在虚拟社区不断出现,在网络围观、信息疯传、舆论发酵中,或经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恶意炒作或渲染,不仅造成了他人权益的损害,而且在“集体无意识”或“集体狂欢”的社群传播中很快点燃社会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我国网络虚拟社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我国网络虚拟社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管理机制已无法应对全媒体网络社群传播

传统媒体环境下政府有一整套有效线性管理机制。然而随着全媒体网络社群的发展,过去那种“威权传播”的管理机制已开始失效,即体制带来的职能部门之间“多头管理”的沟通协调机制壁垒越发突出;原有针对传统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有些已滞后于全媒体飞速发展的现实。尤其是全媒体网络社群的生成,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移动网络交流时间碎片化的趋势,网民间的虚拟交往与传播,变成了以“微内容”、“微操作”等碎片化的非线性“微传播模式”,它的舆论扩散效应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网络社群传播。面对全媒体生态系统,传统的把控机制已无法应对了,易造成工作的不到位,出现监管漏洞,致使对网络事件的异常被动。因此,针对全媒体网络社群的新发展,我们缺乏法制化与稳定性的有效监管机制。

2.现有的技术管理手段已无法应对全媒体网络社群管理

传统媒体环境下行政职责交叉、多头指挥、流程破碎、效能低下等管理弊病,已经无法应对全媒体网络的发展变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正使我国步入“三网融合”的大媒体、大传播、大数据时代,这是一种新的数字技术传播环境,传统部门之间高壁垒式的技术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变化了的新的技术路径环境。比如在PC(个人计算机)时代,浏览器是唯一的网络入口,而在全媒体移动网络时代,手机本身就是一个智能终端,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来看,人与人的网络虚拟交往途径众多、角色千变万化,这时,技术的监管力在下降,而技术带来的虚拟交往个体与群体的放大力却在不断增加,这就为虚拟社群人际传播的技术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

3.全媒体网络虚拟社群日益复杂多变致使舆情难以引导与监管

网络舆情是指网众通过网络表达和传播路径,将自我所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与全媒体网络社群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显突出,民意迅速聚集且前台化与组织化,人们在网络社群中频繁交往,传播思想、表达意愿,信息传播呈井喷般涌现、病毒式扩散,网中舆论力度骤然增加,网络舆情事件呈上升趋势。社交全媒体正在日益成为重要的网络舆论载体、舆情温室,甚至成为谣言的重灾区,对社会秩序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造成社会影响会呈几何级数“恶性膨胀”,成为影响和谐稳定的最新鲜、最丰富的信息源。然而,面对全媒体网络社群新的传播走向,管理与引导的难度大大增加,政府封闭式的行政监督机制趋于低效,法律保障时常失灵,就事论事式的引导已经失效,传统媒体舆论强势声音逐渐弱化,长此以往会危及政府的公信力。

(二)我国网络虚拟社群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全媒体网络社群管理环境发生了变化

社会转型正在加速,各种社会矛盾更为频繁爆发,成为危机事件的产生源。全媒体网络社群正好充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它成为舆情波动的重要触发因素,这样,转型期社会共性情绪形成的“舆论一律”与社会危机事件共振,一件舆情事件引发此起彼伏的同类事件,在虚拟社群舆情弥漫与叠加效应下,信息生成与扩散的同步性,使社会突发事件在移动网络中迅速发酵为公共危机事件。面对变化了的传播环境,虚拟社会管理的整合能力开始失效。

2.全媒体网络社群管理对象发生了变化

传统网络的虚拟性与开放性等传播特点,已经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然而,全媒体网络虚拟社交的崛起,形成了一个个流动的“人以群分”的群体圈子,更是加大了这种管理的难度。人们虚拟交往的不确定性、碎片化、迅捷性等新的传播特点,多元主体之间易形成“虚拟串联效应”,形成“多声道”的交流互动传播效应,更是强化了虚拟社群管理的难度。喻国明等(2011)说:“微博用户间的社会网络关系,也可能影响、规定他们对某一信息的获得、解读,甚至界定和塑造其对现实的理解,达成群体共识,进而促成具有较高组织程度的群体行为。”如果我们重视虚拟主体角色的变化,还是要沿用传统媒体“时间差”的管理方式来应对具有信息同步性实时传播的全媒体虚拟社群交往,虚拟社会的信息管控、治理能力必然下降。

3.全媒体网络社群管理手段发生了变化

由于全媒体网络是一种多级传播,虚拟社群交往就具有多节点性,使得传统意义上传者所具有的绝对信息特权,即信息生产先过滤后输出的机制已经改变,“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信息生产的“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虚拟社交主体有着、讨论信息的权力,这种虚拟交往是在“流动空间”中进行的,它是建立在新数字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上的一种虚拟社会组织方式。比如微信传播中的“摇一摇”、“查找附近的人”等新传播方式的兴起,就给虚拟管理带来较大难度。这样,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通过引导民意和社会动员来实现,若还依照传统管理网络的手段来应对,虚拟社群管理的控制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四、全媒体网络虚拟社群建设中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

1.构建多元化的治理体系,加强虚拟社群治理的结构创新

加强虚拟社群管理在内的社会管理结构创新是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就是要改变过去政府单一“管控”的体制机制,应该构建多管齐下的复合网络虚拟社群管理模式。第一,全媒体网络的监管体制是根据信息传播路径,实行关联主体监管的多主体的管理体制,信息通信保障归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内容的把关则属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这样必然导致各管理部门监管的边界模糊,责权难分,造成“监管真空”。因此,要加快媒介融合中的体制改革与建设,加快“三网融合”的步伐,改变政府部门的“多头管理”、“职权交叉”现象,真正做到监管的协调性、互补性和统一性。第二,相对于全媒体网络融合形成过程,法治管理还刚刚起步,跟不上全媒体发展的速度而显露出滞后性,出现监管空白。多主体监管也不可能解决媒介融合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应该建立超脱行业利益的第三方独立监管(政监分离)的新机制。不可否认,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卡斯特(2001)指出:“虚拟社群确实是社群,但不是实质的社群,不会遵循实质社群的那种沟通和互动模式。但虚拟社群并非‘不真实’,而是在不一样的现实层面上运作。”因此,必须将网络虚拟社群成员的信用信息纳入法律规范进行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形形色色的网络交往的失范问题,以完善虚拟社会失信惩罚机制。第三,全媒体网络社交活动必须加快法规制定,完善行业自律规范。事实表明,诸多网络缺失问题,导源于网络律规的不健全不完善。我们要加强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能力,更要加强网络运营商的自我监管。政府是宏观调控和管理,网络运营商则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推出全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的同时,强化对机房、网络接入点的管理,开发相关过滤软件净化网络交往或设置固定网络监管人员,全面强化网络社群的监管。这样,才能多种管理手段综合运用,全方位地实现良性管理。

2.加强网络社区的舆情监测,建立舆情快速应对管理机制

实践证明,网络舆情对加强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全媒体网络的多级传播性,使得虚拟社群形成多渠道、多节点传播,网民的情绪、意愿、意见的更易表达并迅速形成网络舆情,故此我们必须变革社会管理方式。第一,要提高网络舆情的综合研判能力。全媒体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大大畅通了网民公共表达的渠道,提高了公民参政的能力。面对网络社群传播的活跃,我们必须充分保障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利用社交媒体充分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自由,借此平台来主动进入网络听民声、察民情、纳民意、解民忧,增强全局的把控能力。与此同时,我们更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时机,兼容各种终端高访问,随时分析海量数据,建立政府各种渠道的数据分享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舆情,迅速调整管理方式、形成管理对策与措施。第二,要建立各种信息渠道,强化舆论引导。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各级政府要强化对虚拟社会的服务意识与提升服务能力,增强与健全网络舆情危机化解办法和快速的信息机制,如“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大数据新闻呈现制”等,及时准确信息,为公共舆论提供新的引导平台。第三,要发挥网中“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随着网络新媒介的出现伴之产生了众多影响力大的网络“意见领袖”,如与我国目前发行量超过百万的19份报纸相比,拥有百万以上粉丝的微博用户数以千万计。网络“意见领袖”是虚拟空间对网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意见阶层”。2009年6月《哈佛商业评论》的调查报告称:Twitter最活跃的10%的使用者产生90%的推讯。从众心理是中国传统群体心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全媒体网络交往中从众心理往往会导致社会热点的放大,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网络思想引导和共识凝聚,健全预警防范机制,掌握网络舆情,及时疏导民意与处理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确保舆论平衡。第四,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研究,掌握其发展规律。然而,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等的研究还不够。从徐厌平和邵梦洁(2013)的研究结果看,“在检索到的170篇有效论文中,高等院校网络舆情类论文数量为151篇,占88.69%,其次是社科院,占4.76%。高校有着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丰富的科研资源,是网络舆情最主要的研究机构……可见,网络舆情研究的机构比较单一,学术力量构成比较单一。”

3.加强虚拟媒介使用的素养教育,提高网民识别抵制负面信息的能力

全媒体网络交往是以符号方式进行的虚拟化生存,网民之间的互动可以多重分解的角色来进行,开放的虚拟空间容易让人忽视交往的种种约束。无论虚拟社群成员的交流如何具有隐匿性,然而,行为交往主体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真实人的延伸,人的媒介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网络人际传播行为的美丑。因此,第一,要提升网民的媒体素质与自律意识,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国际上传媒比较发达的国家,诸如英、美、法、日、韩等国早已把公民的“媒介素养”提升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对比我国,目前“媒介素养”教育远远跟不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我国也应该在大、中学校开设媒体运用公共必修课程,在全媒体环境下,加强青少年虚拟媒介使用的素养培育,让青少年学生真正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使他们的媒介信息辨析和应对能力不断提升。社会运行也应建立公民媒介素质的培训机构,加强公民的信息获取、辨识、应用和生产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健康有效的沟通和良性的互动互利。第二,要加强网民的心理教育与培训。现在网络社区流行着不信任情绪和不满情绪,这两种情绪往往是网络事件的助推源。要解决这些情绪问题,最好的途径是: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官员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建立网络社区心理引导机制,设置优质互动话题(有新鲜感、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话题),整合网络中的“影响力资源”,及时引导网民的心理健康和兴趣走向。因此,要积极开展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强化虚拟社会网民的社会责任,提高上网者、管网者的素质,恪守道德规范与话语底线,明辨是非真伪,推进全媒体网络社群成员的自律,更多地运用柔性的网络管理模式来强化虚拟社群传播的管理。

4.加强“虚拟领土”的有效管辖,实现虚拟世界的全球共建

我国对网络虚拟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安全非常重视,对网络的治理与控制依然有力,国家在网络空间行使管辖权,依法实行有效管理。但是,目前治理与控制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全媒体“网络传播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超越了时空、文化、政治的限制,有效地打破了国家、地区之间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界限,把世界上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为零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一个居民,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能够跨越地域、时间、甚至语言的障碍,相互自由交流”(张品良,2006)。这种无中心、无边界、平等开放、互联互通的全媒体网络跨境的网络生态环境和传播特点,导致技术层面的监管控制非常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促使社会管理从封闭走向开放,高度重视虚拟社群管理的跨国路径,依法保障各国网络空间的信息安全。第一,全球化时代必须建立起世界网络法治保障体系。全媒体时代各国都在更加开放地融入到国际环境之中,此时若没有跨国的网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就会给各国带来严重的问题,因为网络决不是法外之地。比如发生在美国的“棱镜”窃听事件,就使许多国家成为受害国,因其侵犯了国家主权和人权,而遭到国际的普遍谴责。这就需要制定国际相关法律,以确保各国的网络安全。第二,建立全媒体网络的国际协调机制,以更好地促进全球传播的民主化与现代化。和谐共处、自由交往的网络世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与追求。我们必须重视网络虚拟传播的全球共管、共建、共赢,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要有足够的力量和氛围包容差异,建立起多种多样的国际网络治理、管控标准、协调合作的机制,以化解隔阂、控制矛盾、解决重大问题,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网络世界,为人类创造更多福祉。

五、结论

社会网络论文范文3

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的界定,学者们可谓是见仁见智。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精准定义。笔者查阅了绝大多数学者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的高见,更倾向于认同学者谷士刚博士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的理解。他指出,“所谓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空间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行为的总称,它是民族主义在网络条件下的新发展,它以网络作为平台、途径、工具和手段进行相关的表达、传播和行动”。这种界定强调网络民族主义产生的技术载体支撑,即网络是网络民族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具有其正确性,但是对于影响网络民族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其他因素并没有涉及,不能准确地表达出网络民族主义产生的本质内涵。因而,通过借鉴以上定义中的正确性部分,同时运用社会生态学的观点,我们认为网络民族主义不是一种仅仅因网络而产生的孤立的社会政治现象,它同时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社会生态因子相互影响的结果,是网民基于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而在网络上表达和传播民族主义情绪、言论、思想的一种社会思潮,同时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民族主义的实践运动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网络民族主义这一现象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突发性和应激性并重

网络民族主义的发生往往是毫无征兆的,呈现出突发性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传统的传播媒体无论在传播速度上还是在传播内容上较之网络信息传播方式都难以望其项背,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在某一地方发生的民族主义事件,消息一旦被传到网络上就会铺天盖地地传播开来,形成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网络民族主义事件的传播呈现出突发性的特点就不言而喻了。与此同时,网络民族主义的这种突发性又导致了政府相关部门在处理网络民族主义事件时的应激性特点。尤其是影响较大的一些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由于其容易转化成网络民族主义事件,引发网民的诸多反应,因而,一旦发生这类事件,为避免事态朝着不良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就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灵敏性和反应性,注意疏导网民的不良情绪,从而引导网络民族主义事件朝着良性健康的轨道发展。

(二)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

从语言表达上看,网络民族主义的相关言论表达呈现出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特点。有些网络民族主义言论的表达,尤其是那些逻辑严谨、文笔流畅、观点深刻、篇幅较长的上乘之作,很可能是出自学界的学者或带有官方背景的研究者之手,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被各大网站、论坛、博客甚至平面媒体频繁转载,这类文章较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前景的担忧,体现了作者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理性反思,“彰显着理性的光辉”。另一方面,有些网络民族主义言论的表达表现出很强烈的情绪化特征,许多网民大量使用暴力性语言,失之于极端和偏激,存在极端化倾向。这类言论表达者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其话语表达没有经过系统化理论化的构建,一时冲动只顾自己不良情绪的宣泄,而不考虑其言论所引起的严重后果。这足以证明,我国网络民族主义还处于初级的不成熟的发展阶段。

(三)大众化与体制外并行

从参与者的身份视角和人数多寡来看,网络民族主义具有大众化和体制外的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尤其是原来不掌握话语权的草根阶层和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借助英特网在公共场合来表达他们自己对社会上发生的某些事件的见解,以及发表对政府如何处理这些事件的观点进而对政府施压,并且逐步把网络视为他们表达观点的意见渠道和唯一认同的政治社会。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大多数网民往往倾向于以虚拟符号出现,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所依托的网络空间具有不可察觉的时空位置和形态,其网上交往活动不具有实体性和可触摸性”。即便如此,网络民意的表达依然会对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和整个国内舆论造成深刻的影响。这又使得网络民族主义呈现出体制外的特征。

(四)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从网络民族主义者的言行来看,我国的网络民族主义衬托出网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通过对大多数网民的言行进行分析得知,不管他们的言行是否客观、理性,他们的初衷都是基于朴素而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本民族的热爱,出于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干涉我国内政、损害我国利益的愤慨,出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意愿,“其指向也多是损害中国国家利益和污蔑中国国家形象的言行,表达着对国家发展前景和生存发展空间的忧虑。”此外,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特点,部分网络民族主义者可能只在网络上发表其爱国言论,而不参与现实的行动,当然也不排除某些网民的极端偏激的不负责任的非理性观点,因此,不能将网络民族主义完全等同于网络爱国主义,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二者是可以划等号的。但是,即使是一些网民的比较极端的情绪化的由于一时感情冲动而发出的言论,在其背后深藏着的仍然是对国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毋庸置疑,爱国主义也是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网络民族主义产生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

以社会生态学的视角来考察和分析网络民族主义,我们认为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它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社会生态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产物。

(一)网络民族主义产生的经济生态环境分析

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经济生态因素是影响网络民族主义产生的一个决定性因子,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网络民族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除了与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之外,还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所造成的全球化与本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冲突息息相关。我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三十余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骄人成就举世瞩目,更为重要的是,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随之得到改善和提升。此外,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我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使得我国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碰撞和利益冲突。这一切因素都推动了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持续发展,全球化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冲突难以避免,加之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必然要求在一些涉及到我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大量涉外言论中,无一不体现着这种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初衷,“而其论证的前提无不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其次,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我国经济的长期繁荣和辉煌成就促使我国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日渐复苏,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伴随着这种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民众的国家利益意识也随之觉醒,在与国际社会的一些利益冲突中,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呼声日益高涨,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不可忽视的网络舆论力量。再次,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中国民众开始接触到网络,使用网络的人群日益增多,更多的网民出于爱国意识开始加入到网络大军中发表他们对一些问题的观点和意见,甚至被呼吁加入到网络行动中。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就是在这种经济生态环境下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

(二)网络民族主义产生的政治生态环境分析

网络民族主义现象的产生与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切对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作政治生态环境的范畴。把网络民族主义现象放到生态环境中去考察,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其能够在社会生态环境中获得良性发展。整体来看,影响网络民族主义现象产生的政治生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总体上讲,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广大民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大为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较之以往有了较大进步,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政治文明程度大大提高。相应地,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政治风气大为好转,社会民主、包容程度不断加强,我国广大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不断高涨,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它也是我国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民主的政治制度为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网络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他们网络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提高,网络政治参与的素质不断加强,这都对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2.在涉内方面,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关键节点,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频发,问题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政府和社会都产生了不满情绪。

这是网络民族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处于转型加剧期的当代中国,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闯关的关键时刻,社会矛盾和问题丛生,诸如住房问题、教育公平问题、腐败问题、就业问题、弱势群体利益维护问题等事关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足以引发网络上的舆论大战,激发人们的网络政治参与热情。其中不乏一些网民的极端言论,他们对政府怨声载道,对社会充满了仇恨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党的执政形象,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构建,更会误导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理性健康发展。因此,为消除人们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引导网络民族主义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党和政府就要认真努力解决好这些事关民生和自身发展的社会问题。

3.在涉外方面,当有损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重大国际政治问题出现时,我国民众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就会被激发出来。

这也是当前我国网络民族主义产生和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秉性、精神纽带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民族精神反映在思想学说上就是民族主义,民族精神是内核,民族主义是外在表现形式。民族主义是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宿、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是思想、学说、运动的统一。”毋庸置疑,中国民族主义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利益的认同和捍卫。解读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网络民族主义,不难发现,针对一些国际争端事件的发生,无论是中日间、中美间,还是中韩间发生的一系列摩擦事件等,我国网民所发起的旨在维护我国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的网络抗议运动,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凡是涉及到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一些国际争端和摩擦事件,我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就会显现出其无比强大的威力和对外震慑作用。

(三)网络民族主义产生的文化生态环境分析

文化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软实力,在当今这个时代,对一国社会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要素之中。当前我国风起云涌的网络民族主义,与我国社会特定的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反思推动了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我国的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曾一度认为就是这种传统文化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国家落后和民族屈辱的最深刻和最根本的原因”,主张摒弃传统文化、实行全盘西化。由此导致了一部分人对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持虚无态度,甚至形成了民族虚无主义和。这两种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极为不正常的,也是有害的,因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知识界对这两种社会思潮进行了批判,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家园,力图找到民族复兴与民族文化复兴的结合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强大的民族主义潮流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民族主义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2.当前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是网络民族主义勃兴的一个重要推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十七大报告明文规定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当前中国社会,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都非常重视文化的繁荣发展问题。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勃兴就是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一种体现。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发展,文化全球化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当中,由于不同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就是其中的一种。文化的繁荣发展助推了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和高涨。而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为我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服务,则是我们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3.广大网民自身民主素质提高,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高涨。

这也是我国网络民族主义产生和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我国公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自身民主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增。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现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很容易就能接触到网络,加之现在手机的普遍流行,大多数民众基本上都是人手一机,与手机形影不离,他们即使不使用计算机,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网,这就更增加了人们接触网络的机会,为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无疑这会进一步推动网络民族主义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哪个领域的问题,不管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社会的,不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只要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他们都可以利用自媒体在网络上各抒己见,自由发言、讨论,甚至有时会将网络上的言论化为现实当中的实际行动,凸显网络民族主义的巨大威力。但是我们要注意引导网络民族主义朝着理性健康的轨道发展,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分析网络民族主义现象社会生态的重大意义

社会网络论文范文4

随着经济的恢复国家得到了发展,加之世界发展的新形势的影响,中国又选择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经济道路的变革促使社会格局发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走出农村到城市去打工。现今城市中高楼大厦,城市中整洁的环境等都是由这些外来务工群体实现的,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但由于户籍等原因,他们的孩子并不能跟他们一起到城市中生活必须寄养爷爷奶奶身边或是寄养家乡的亲戚中。外出务工的群体逐渐的壮大,留守儿童的就越来越多,今天我国的留守儿童超过了5800万。由于留守儿童大都缺失父母的关爱而存在许多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本文则从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讨论。

二、网络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

现今的中国已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小国家,其综合实力已不容世界上任何国家小窥的泱泱大国,这背后离不开经济实力的支撑,而这种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对外带来外国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内促使社会人口格局发生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由计算机和网络两部分组成,计算机全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并高速度的处理大量数据的只能电子设备。而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社会人口格局变化就是指中国现代经济政策的变更,外来务工人员疏于对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致使“留守儿童”心理,学习和生活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样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社会人口格局变化就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范畴。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几乎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同时也影响了每一个人。社会发展需要依赖个人的发展,当今的个人发展就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每个人的发展与网络都是息息相关的。网络给知识传播和新事物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方便人们更及时正确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但是当今的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存不仅仅为传递正能量,正面消息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方便了消极信息和因素的传播,对于消极网络问题成年人尚不能处理的十分贴切,对于好似一张白纸的儿童来讲就更难以把握了。这一时期的儿童尚不能正确的辨别是非对错,又没有父母在身边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就被网络的消极面所“吞噬”。

三、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当今的社会发展不能离开网络,而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不能再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更有群体壮大的可能性,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就必须调节“矛盾”双方关系,尽量寻找到可以使双方达到“共赢”的方法。笔者根据所学的社会学知识和一些相关的调研针对网络消极面对留守儿童影响的弊端提出以下三条措施。第一,留守儿童随父母到务工地去上学。孩子健康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细心照料和正确的指引,但由于户籍问题大多数的务工子女都必须留在家乡接受教育。针对这一点国家可以采取宏观调控,采取一定的开放政策,让符合一定指标的留守儿童可以随着父母到他们的务工所在地去接受教育。这样就给留守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和一个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第二,扩大教师的监管范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教师,他们不但可以教授给孩子们知识还能影响其人格的发展。但是传统的教师职责一般都是负责教书,教书书本的上的知识,很少有教师能顾及到孩子的生活。但是针对留守儿童父母照料和指导的缺失,也可以由教师来弥补,虽不及父母的爱细致绵长,但至少可以保证孩子的成长不迷失方向。第三,为留守儿童组建专门的学校。针对一些父母没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教师能力又有限的条件下,最好是组建一种完全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学校,在这类学校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孩子的生活,心理知道,知识教授,弥补孩子缺失的父母的爱。让这些孩子更好更健康的成长并同时正确的指引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

四、总结

社会网络论文范文5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能够促进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从而使得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二)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需要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是国家兴盛强大的主要源泉,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将自己的前途和理想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盛结合起来,从而为国家的强大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以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一)构建网上教育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媒体渐渐地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基地来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在构建网上教育基地时我们可以采用现在的主流文化,从而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我们可以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了解并且掌握这些知识,最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同时,我们可以在网上举办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理念。我们也可以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另外,我们也可以将图片、声音、影像和视频作为教学手段之一。

(二)积极开展网上教育活动

开展网上教育活动能够大大地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定时举办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开展网上交流学习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畅所欲言,然后,可以由教师进行总结工作,并且将交流的最终结果公布,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强化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另外,我们可以开展网上心理辅导课程,每天由不同的教师向学生讲解,学生可以向教师咨询关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实施网上考试制度

我国的许多大学对于大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都比较低,这就使得大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压力,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程更是枯燥乏味,许多大学生只是将这一课程作为选修课对待。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我们必须制定网上考核制度。教师可以定期在网上对学生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测试,对于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并且让他们参加补考,如果补考成绩仍然不合格,应该扣除他们的所有奖学金和学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四)传承传统文化,借鉴国外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主要内容,例如,善良、理解等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文化并不是完全正确,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并且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外优秀文化相结合,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更加丰富。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国外优秀文化,并且将他们变为自己的文化。另外,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知识。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聘请国外相关专家与大学生进行文化交流,使他们学习国外的优良传统文化,不断的强化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小结

社会网络论文范文6

比对传统范畴内的营销途径,社会化特性的网络,促动了消费动机的递增,也协同企业去发觉多样的消费喜好。细分出来的营销阶段,包含着本源的形象创设、应当接纳的受众确认、拟定最优目标、互通及接续的参与、模式更替及成效的拓展。具体而言,社会化网络协同之下的营销路径,凸显了如下特性:

(一)便利了互通及对接

社会化架构之下的网络,便利了直接互通,实现惯常的信息对接。经由社会化特有的互通平台,企业能够助推品牌的拓展,变更了被动接纳的状态。网络的协同之下,企业建构了应有的实力水准,经由影响力的延展,来吸纳更广范畴以内的用户。不用等待这一范畴的客户,主动发觉新颖的品牌。社会网络促动之下,企业经由建构起来的影响力,来指引惯常的消费行为。

(二)提快了传递速率

社会网络框架以内的营销,不仅提升原初的影响价值,同时传递过来的消费信息,也会影响区域以内的其他客户。用户传递过来的反馈,能够快速延展至周边范畴,影响这一范畴的主体购买。例如:网络框架之内的消费页面,可以嵌入关联的代码;在这以后,把原初的购买信息更替成细化以后的消费指引。用户经由互通的网络,发送至亲友。这就化解掉了指引消费的疑难。社会网络特有的引荐性能,提快了传递的速率,优于既有的其他途径。

(三)缩减了耗费量

网络供应过来的信息,为各个时段的购买,提供了可用的参照。用户若拟定去购买特有的产品,就会耗费掉某些时间,去调研产品固有的特性、关联着的耐久性能。而网络的协同,缩减了耗费掉的这些解析。只要经由搜索,就能获取齐备的、最新更替的产品信息。与此同时,网络也限缩了企业调研耗费掉的时间、数值搜集耗费掉的解析时间,让企业着力去创设市场。

二、细化的应用路径

(一)明辨定位及目的

只有辨识了客户要求,才能创设最佳情形下的目的定位,选出最优平台。这是因为,平日以内的营销细节,被看成营销的本源基础。脱离了预设的目的定位,就没能明辨营销走向。经由前期时段的调研及考量,拟定适宜特性的这种目标,以便促动营销成效的层级提升。明辨了这样的定位,还要依凭最佳平台,以便执行接续的各类细节。应被注重的是,社会化架构之下的网络,并不带有全能性。网络营销特有的新颖路径,是可选出来的最佳路径。但除此以外,还应经由灵活的考量,选出配套架构下的多样路径。实际上,惯用的营销方式,仍能拓展既有的受众;这些路径配有的体系,也凸显出完备的倾向。企业建构起来的品牌,应把网络协同的这种营销,看成辅助的路径;经由平日实践,查验它的真正成效。

(二)信息互通及传送

网络营销惯常用到的信息,包含了带有宣传特性的商品信息。企业拟定好的宣传内容,应凸显出新颖的特性,才能在不停更替着的信息之中,被快速发觉。平台出来的多样信息,应当凸显出可靠的特性及真实特性。不要为拓展既有的销量,而捏造没能创设出来的产品性能,或添加不相契合的宣传。微博表征着网络营销的总倾向,然而信息互通的这种路径,也潜藏着弊病。例如:微博侧重去凸显的,是单向架构下的信息传递,以及建构的本体形象。这样的态势下,微博忽视掉了信息互通中的根本需求,毁损了双向互通依托的桥梁。若没能明辨多层级的需求,会造成整体态势下的宣传失误。

(三)营销实现依凭的方式

社会化态势的网络促销,创设了差异特性的展现平台。这样的宣传,只有创设了很贴近真实的、深层级的体悟意境,才会激发潜藏着的受众热情。营销依托的实现路径,包含初始时段的认知体会、接续的商品体验、心理范畴内的认同。如上的流程,表征着渐进的倾向。经由心理的指引,消费者逐渐接纳这一产品,并促动它的宣传。各个时段的营销实现,都要创设接续的对话。为此,选出来的互通话题,应当带有适宜的优势。拟定出来的营销主旨,应与平日以内的兴趣点契合;同时,不断调和既有的主旨倾向,以便适应更替着的用户心态。带有开放特性的这种话题,应当便利互通及参与,在尊重的根基上,开展交互态势的和谐对话。

(四)选出来的软件搭配

社会性范畴以内的软件,被看成独立架构下的软件。安设了应用依托的服务集,供应着网路协同的多样服务。交互特性的互动服务,便利了惯常的分享。例如:豆瓣网及惯用的天涯社区,都被划归进这一新颖圈子。用户经由软件,发表关涉的内容,影响了原初的品牌认知。现今时段内,社会性特性的多样软件,可以分出显式架构下的这种软件、协同通信依托的软件、聚合特性的出版软件。在这之中,显式架构的软件,经由拟定好的平台,建构了某范畴之内的互动关联。建构在软件根基上的营销互通,深化了原有的宣传,也拓展了视野。

(五)考量多样维度

品牌细分出来的维度,包含了本源的感情归属。消费者对创设出来的新颖品牌,会侧重去考量潜藏着的感情诉求。为此,带有拟人特性的新定位,供应了互通的更多时机,能够确认带有人性化特性的企业形象。情感的根基,被设定成品牌推荐依托的核心;品牌推广特有的新颖点,就涵盖着这一视点。网络营销表征出来的独有魅力,就是创设了情感互通。例如:企业经由调研,模拟了新近时段的热播人物,创设了情感衔接特性的广告。在微博的协同下,广告快速拓展,吸引了潜藏着的更多用户,这就表征着情感线索特有的维度效应。

三、结束语

社会网络论文范文7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上寄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党的行动指南,而且还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大学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而且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更需要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让大学生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修养,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

二、网络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网络具有强烈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和实效性,大大不同于传统的传播媒体,这些特性都有利于让网络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载体。

1.拓展了向大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影响空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核心。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消费品和物质消费品,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此外,网络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功能,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并引导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提供了向大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传播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网络的发展不仅能够及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动态传播出来,而且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成为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有效工具,加强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3.提供了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的手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网络所具有的及时性能够及时向大学生传递真相,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能够充分吸引大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利用网络工具调查资料,也方便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总之,网络能够大大促进当代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4.创造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条件。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网络以特有的形式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网络让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促使大学生全方位地理解和认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

网络给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急速的网络时代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堆肥渠道,消除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1.强化思政教育教师的队伍。

教师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只有教师队伍壮大了,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不仅只依靠思政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所有的学科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努力寻找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可以专门组织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期提高教师的思政理论修养;此外,教师还要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以便能够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

教师在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并结合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开展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要求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大社会、校园、和网络虚拟社会这三个层次的社会中,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大学生,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促进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校园文化建设还能有效制止网络上不良文化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3.积极开展并巩固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

很多高校都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其覆盖面和范围都不够广,所以国家要大大鼓励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建新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充分关注课程的趣味性和使用性,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只是简单的说教,学生麻木的听课,课堂缺少了生动和灵气,网络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微博、论坛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渠道与学生共同探讨感兴趣的问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辨析中积极思考问题,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四、结语

社会网络论文范文8

基于网络化感知计算的智慧社区管理项目技术改进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都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人们的需求日益增加的今天,信息技术对与我国经济社会变革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发展进步快的城市大都把建设指挥城市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目标,以达到增强城市竞争力以及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指挥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就要加强智慧社区的管理与建设,通过互联网、传感器等网络通信设备对社区住宅、医疗服务等进行智能化的更新与改变,形成大规模社区信息智能处理的新的社区管理模式。但是,目前来看,在现有的智慧社区管理方案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解决。因此,给予网络感知计算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建设中的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是很有必要性的。

2基于网络化感知计算的智慧社区管理关键技术

2.1多级社区安保系统设计:智慧社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社区人员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现在的智慧社区在安保系统方面加强了管理力度,但是仍然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并不能有效的保障人们的安全。因此在智慧社区原有的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级的社区安保系统,以保障社区人员的安全。首先,社区主出入口设置社区车辆控制车道、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加强保安人员的责任意识,对来往的车辆以及人员进行识别,增强了社区的第一级别的安全防范网络的保障能力。其次,在每一个单元门口设置对讲机,配合单元的闭路电视监控设备,进一步对进入单元的用户进行身份确定,减小外来人员作案的几率,增强了第二级别安全防范网络的保障能力。另外,在家庭内部还可以增设传感器,保护家庭内部人员的安全,一旦有意外发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社区管理中心,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和抢救,增强了第三级别的安全防范网络的保障能力。

2.2多系统的集成平台及其应用: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具有很多的子系统,分别管理不同的事物,这就要求智慧社区的系统具有一定的集成性,可以实现子系统的分类、统一管理等功能,并且能够借助于先进的与系统以及优秀的服务模式,使智慧社区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进步,更加全面的建设和发展智慧社区管理。这一改进采用了发展较完善的Web服务技术,用来解决系统之间的操作难题,并且能够创造动态性、开放性的环境,使系统的集成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应用,进一步提升智慧社区建设的发展。

2.3系统可靠性的设计与应用:智慧社区服务于全体社区人员,因此,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安全可靠的系统支持。同时需要考虑智慧社区管理系统不仅包含很多不同的子系统,还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运行的系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系统性能衰退、服务质量下降以及软件老化等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也会给社区建设造成一定的及时影响。因此,必须要对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进行更新以及再创造,保证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4个性化服务技术的应用:随着人们物质精神水平各方面的提升,人们在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开始不断的追求个性化、特色化的生活方式。而智慧社区的个性化服务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住户的喜好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展开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为更好实现智慧社区个性化服务,就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以及优势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机会把资源推荐给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

2.5个人隐私保护技术的应用: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不断的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高质量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智慧社区建设也同样的注重这一问题,要想使智慧社区建设更加完善,就要采取相关措施来保障用户隐私不会被泄露,为用户提供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应用了多级防护措施来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隐私不被泄露,第一关卡设置是社区管理的服务器的防火墙,第二关卡设置是家庭网关的防火墙,第三关卡就是软件系统中用户权限管理以及认证技术的应用,要想了解用户信息,必须要经过很多层次的验证以及省份确定才能够实现,这就有效的保证了社区用户的个人隐私安全。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