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想范例

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范文1

[关键词]实践理论;符号暴力;反思;女性主义

作为有哲学教育背景的法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布迪厄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的洪流中,他关注教育、文化、艺术、经济活动和国家。早年农村地区的生活经历,使他秉承了马克思主义者关怀社会底层的情怀,当他面对阿尔及利亚地区卡比尔人的苦难时,他创作了《阿尔及利亚社会学》。在阿尔及利亚多年的实地研究中,布迪厄关注所有的权力不平等关系,包括性别压迫。《男性统治》是布迪厄关于卡比尔人两性之间权力关系的论著,书中布迪厄运用实践理论、符号暴力等概念论述了男性统治地位获得的原因[1](P1)。作为与第二波女性主义思想发展同一时期的法国社会学者,布迪厄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但是他关注所有的权力不平等的关系,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也在其中。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与女性主义思想法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关系论的思维方式与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整合

1.关系论思维下女性的解放之路

布迪厄的关系论体现在结构主义中的关系论要素、实践策略中场域和惯习的约束关系、资本理论中各种资本的相互联结、符号权力理论中权力与语言的关联及社会研究中主客体关系的界定。从实体论到关系论是当代社会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布迪厄认为:“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或个人之间主体际性的纽带,而是各种马克思所谓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愿’而存在的客体关系。”[2](P133)关于性别关系,布迪厄关系论思维方式体现在其对卡比尔人男性统治地位获取途径的研究上。布迪厄认为并不存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一个阶段对另一个阶级,一种性别对另一种性别的统治,而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接受和认可,他们只是从这种统治中感受到痛苦、屈辱和贫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是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在经济、政治上的特权所缔造的意识形态,被统治者不加批判地吸取这些观念,最终按照这种观念解释世界和统治关系。布迪厄认为此说法是有局限性的,不是只要意识到,就能够获得解放,女人就能够从男人的身体、法律和道德权力中解放出来[1](P198)。他摒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非此即彼的以经济为基础的认识方式,运用其所提出的实践理论,提出女性的意识觉醒和解放之路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布迪厄认为女性长期处于被统治地位,人类的集体历史通过各种文化形式深深嵌入个体的发展历史,男权统治的意识形态通过政治场域、经济场域、文化场域等的建构扎根于女性身上,男性统治的文化符号以各种形式存在(如语言、服装、建筑结构等)。女性的自我觉醒之路注定不是一条坦途,女性受到客观结构和主观性情的双重束缚。尽管如此,布迪厄的依据其资本理论中资本的转换与流动,提出女性的解放之路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制度。学校制度是妇女解放的伟大工具,但学校制度也是一个悖论,它通过巧妙的途径,再生产男性,也是使女孩离开科学或某些技术领域的方式[1](P189)。如此,布迪厄眼中女性解放之路需同时兼顾个人被男性统治文化影响了的主观性情的转变与父权社会的客观社会结构的改变。波伏娃曾提出的女性三条解放路径,即工作、成为知识分子和改造社会[3](P33),布迪厄的女性解放路径与波伏娃都强调女性个人的努力与社会结构的改造,但波伏娃忽略了女性中不同阶层的社会处境,而布迪厄的社会结构中的惯习却关注到这一点,女性的成长生活环境确实限制了其性情系统的开放程度。因此,布迪厄关系论思维下的性别观打破个人与社会、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传统,重新审视男性的统治地位和女性被统治地位的生成过程。布迪厄的性别观影响着女性主义思想从两性对立、女性与社会结构的对立逐渐走向包容与整合。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核心———个人的问题即政治的问题,有了个人和社会结构层面的双重理解。

2.关系论思维下女性主义思想的个人与社会层面的整合

女性主义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两个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两次女性主义运动和三波思想发展的高潮。第一阶段的女性主义运用和女性主义思想发展尚处于单一的视野中,女性主义者将女性的“解放”界定为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权力和地位,或者说是女性取代男性的统治地位,这一阶段的思想忽略了性别的差异和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对女性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二阶段的女性主义运动关注的是,工作、政治影响和公共领域中持续的机会不平等是如何广泛地与人际关系私人领域中对待女性的态度联系在一起的[3](P267)。该阶段以来,女性主义发展出众多视角用以解释男女间的不平等,包括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关注机会的不平等,其基本观点是理性、公正、机会均等和选择的自由。激进女性主义认为,只有消灭男权制,才能达到女性运动的目标。在男权制结构内部提高女性地位只会延续统治制度和不平等,激进女性主义主张个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即使是女性最私人的最隐秘的经验,也是由拥有特权地位的男性原则的制度和结构造就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论点是物质生活塑造了人的意识。关注男女平等的经济原因和资本主义问题,必须改变整个社会结构,正真的性别平等才有可能[4](P50)。米歇尔(JulietMitchell)是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1966年,她发表《女性,最漫长的革命》,提出女性的被剥削被压迫是通过四个领域来进行的,那就是生产、生殖、性和儿童的社会教化[8](P45);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倡导在男权结构中提高女性地位,激进主义主张消灭男权制度,两个流派依然是性别二元对立的思维。所不同的是,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将女性受压迫的处境导向社会结构本身的问题,个人的问题即政治的问题,女性私人领域的问题归结为社会公共领域的问题。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虽然秉承了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但经济决定论的要素较少,认为人性是由历史和社会建构而成的,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将男权制的心理加以转变,才能使女性得到真正的解放。很明显,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超越了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个人与社会二元对立的弊端,走向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可以说,布迪厄关系论思维下的女性观对女性主义思想从个人与社会二元对立到融合的转变是有推动作用的。女性的解放并非简单地消灭男权制度,也并非如波伏娃所说的女性解放的途径———个人对环境的斗争。女性的解放之路依赖于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与女性主义社会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1.反思主客体关系,是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的起点

反思性是布迪厄社会学的又一大特色。布迪厄反思社会的一个核心观念便是所谓的“对象化的对象化”(Objectivationofobjectivation)即将社会科学建构研究对象的过程本身作为对象来研究。社会学研究必须反思性地考察科学的对象以及从事科学的研究者自身,考察在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时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反思社会学是实践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实践理论不但关注客观主义形式知识建构的客观关系系统,而且要考虑这些客观结构和主观性情倾向之间的辩证关系。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开启了反对学术霸权、反对权威之门,倡导学术场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反思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女性主义社会学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起点。李银河认为,社会学对女性的研究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女性问题只是被包括进社会学的研究来填空;第二阶段,女性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进入社会学研究的主流;第三阶段,女性研究开始影响到现存的理论,开始修正现存理论[5](P35)。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性别概念出现危机,批判者为性差异理论家、后殖民理论家、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家、自然科学领域中女性主义认识论学者,他们强调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差异,促使女性主义转向各式各样的“文化”,其结果是女性主义理论的范式转换。

2.反思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对传统认识论的突破

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典型形式是立场理论,这一理论反客观真理之道而行,公然标榜认知的主观性和观察事物的女性立场。Dorothy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女性主义立场理论,企图建立一个为了女性的社会学。她认为,现有的社会学是一种上层视角,站在政府制度者的立场来思考,经典社会学是一种“超验”研究,缺乏场景和经验[6]。Collins补充Smith的不足,提出多元立场理论,融合种族的视角的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场景化、多元的认识论高度关联的女性主义方法论同样提倡女性应该成为女性研究的主体,由女性来为女性做研究。有女性主义者主张:“所谓女性的研究绝对是并且是由女性所作的研究,因为女权意识和女性主义之间有直接的关联。从女性主义方法论的角度看,早期人类学就是典型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它居高临下的去研究‘野蛮人’的文化,充满了种族或民族的优越感。”[7](P165)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论倡导与社会运动相结合,倡导社会关怀,不标榜价值中立。这些想法虽然不是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立场,但布迪厄和女性主义者一样批判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分析工具和分析操作中的社会和学术的无意识,知识分子要超越结构在他们身上的各种集体无意识,才能有所作为。女性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受后现代思想的影响,也开始反思女性研究中的研究主体的性别定位,批判实证主义的普遍性原则,强调研究对象的场景和多元特征;同时女性主义方法论还提出研究中的关怀原则。这些反思虽然不是布迪厄经验研究中所反思的内容,但反思性却是推动了女性主义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对传统思想的突破。综上所述,作为与第二波女性主义思想发展同一时期的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关怀社会底层,投身于经验研究,融合理论与现实生活,他的社会学思想反对实体论,反对研究主体对研究客体的压迫,倡导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和对研究本身的反思。在关系论的思维方式下,布迪厄认为女性被统治地位源于男性统治的社会结构和已被男性统治的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主观性情。客观的社会结构和主观的思想同时作用于女性。相较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社会女性主义,布迪厄的女性观强调个人与社会的整合,关系论的思维方式推动了女性主义思想在两性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这两个方面的融合。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中倡导的反思性,也为女性主义研究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开创了先河。可以说,布迪厄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但他同女性主义者一样关怀女性,他的思想为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当然,学术界对布迪厄社会学思想也存在一些批评和质疑。许多学者认为他的理论具有决定论的色彩,他的惯习概念深深嵌入社会结构中,也就是说女性的意识觉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受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思想,女性主义思想正不断朝着尊重差异性和情感关联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布迪厄.男性统治[M].刘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社会思想范文2

中国现代文学30多年的发展过程,其实质上就是中国现代作家作为中国人的代言人,表达人们与命运抗争,改变命运的愿望,探寻和追求社会理想和文化理想的过程。这一批中国作家虽来自于不同阶层,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但他们都以积极的姿态、高度的热情,诉说着他们对这个社会,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期望和理想。不过,由于在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洞察和理解也出现了分歧,因此在社会文化理想的构建及方式上出现了明显的区别。本文通过现代文学史上鲁迅、老舍、废名、沈从文等作家的小说作品的考察和分析,试图归纳中国现代作家的社会文化类型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挖掘社会文化理想类型之所以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两种理想,异样表达

参照王一川教授对中国现代小说形态的分类,他认为“在过去百年来的小说写作中,……可以约略梳理出三种基本模式,一是文化批判模式,二是学院田园模式,三是大众通俗式。”①本文通过对新文学作家鲁迅、老舍、废名、沈从文等小说作品的梳理,把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相继出现的较典型的社会文化理想类型分为批判反思型和认同迷恋型。

(一)批判反思型

五四新文学作家中,鲁迅、老舍、巴金等作家在小说中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理想总体来说,是以批判为主来审视和反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义无反顾、直面现实的态度建构着自己的文化理想。他们基于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的不满,由此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鲁迅以《狂人日记》为首的许多小说都带有浓厚的文化批判性,“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性”。②他敢于大胆的质疑和颠覆中国封建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积弊,从家庭、婚姻、祭祀,到子嗣、族规、宗教、死亡等观念、习俗展开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和思考;从制度到思想,从物质到精神对中国封建文化展开了无情的批判。如对阿Q式精神胜利法的批判,对祥林嫂式的贞节观念、迷信思想的批判;对狂人所控诉的“吃人”礼教传统的批判,对闰土式的麻木精神的批判,对孔乙己式的迂腐而愚昧的文化传统积习的批判;对华老栓式的愚昧迷信的批判,③对看客的冷漠无情的精神状态的批判都体现了鲁迅对中国封建文化的不可妥协的决绝态度。鲁迅正是以对传统文化的“破”的方式出发,达到文化理想“立”的归宿点,即彻底解构中国封建文化,重塑中国国民的理性人格,构建理想的文化,先“立人”,而后“立文化”。“只有通过‘立人’,才能使未来之‘真的人’去创建出充满活力的新的民族文化,而‘立文化’理想的完成也必将使国民性的痼疾得到彻底的疗救,并最终使国民性格与民族文化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文明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④在这种文化形态中,人们应该有民族独立意识和抗争精神,有反抗强权的个性主义精神,具有同情心和悲悯意识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老舍的文学世界里,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与鲁迅不同在于,老舍是立足传统,以世界性的眼光,明确的现代意识,温和的态度,反思传统,力争对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转化和创新。从早期的《老张的哲学》到《离婚》再到《四世同堂》等都是通过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风习、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心理特征等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建构自己的文化理想。老舍站在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上,以世界性的眼光,准确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成的腐朽的民族性格:奉行“钱本位而三位一体”哲学的老张,不学无术、虚伪浮滑、庸俗浅薄的赵子曰,封闭保守、毫无国家民族意识的马则仁,敷衍苟且、因循怯懦的张大哥,一盘散沙、贪图享受、萎靡颓唐的猫国子民,苟且偷生、奴性十足的冠晓荷、祁瑞丰等等。相应地,老舍同时也看到了国民性格中值得赞赏的一面:勤劳善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正道直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敢于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高尚气节。老舍正是在对这一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问题的思考中脚踏实地地建构起自己的文化理想的: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文化中腐朽衰老的心理痼疾持激烈的批判态度,而对传统中一些优秀的遗产则应该进行选择性的继承和创造性的转化。就像老舍在小说《四世同堂》中借钱默吟之口所说的:“诗人与猎户合并在一起,我们才能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它既爱好和平,而在必要的时候又会英勇刚毅,肯为和平与真理去牺牲”⑤,而这样的一种文化理想还应该有它“自卫的刺”:“一朵花、一座城、一个文化”,如果“缺乏保卫自己的能力”,便会“折断”、“死灭”。“……而玫瑰的智慧不仅在乎它有色有香,而也在乎它有刺”⑥。而在戏剧《大地龙蛇》中,老舍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他此前所建构的文化理想,融合“东方的义气、西方的爽直,农民的厚道,士兵的纪律”。只有这样,健美的新文化才能够生根发芽。而这样的文化理想则源自于老舍独特而开放的文化观念:“一个文化的生存,必然它有自我的批判,时时矫正自己,充实自己;以老牌自夸自傲,固执地拒绝更进一步,是自取灭亡,……必须看到它的过去、现在、与将来”。⑦

(二)认同迷恋型

与批判反思型的文化理想类型相对的,则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废名(冯文炳)开创,经沈从文等作家传承并深化而来的“认同迷恋型”。相对于前者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角度来阐释文化理想不同的是,后者则多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去表现和建构自己的文化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亲密无间。废名20世纪20年表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家乡淳朴的人物为蓝本所写的短篇小说,那里山青水秀,那里人们纯朴厚道,这些成为他全部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地。他小说中勾画的是一个简单淳厚的“乡土世界”,这里生活着仁慈勤劳而被流言击伤的洗衣妇(《浣衣母》)、唱木头戏为生而爱门前柳树的老爹(《河上柳》)、种菜打鱼之家出来的文静美丽少女三姑娘(《竹林的故事》)、相依为命的种桃父女(《桃园》)、采菱角的聋子长工(《菱荡》)等等。这个世界以秀美的田园风光,安详静谧的生活情趣打动人心,很容易让常处于人世喧嚣、名利纷扰的都市人沉醉其中,产生高度的认同感。而小说中透露出凄美的情调又让读者心生丝丝悲凉的意味。废名以他独创的冲淡的、宁静的风格构筑了属于他自己的“世外桃源”———一个他自己真正创造的,“具有强烈的个性,不和时代为伍”的“永生的角落”、“少数人流连忘返的桃源”。⑧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创作巅峰状态的沈从文更是把这样一种文化理想渲染发挥到了极致。他在小说《边城》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湘西世界”的美丽图画,他以精致的笔触构建着属于自己特有的人性理想、文化理想。这里有常年翠色逼人的幽幽竹篁,有明亮澄澈的清清溪水,有憨厚朴实、慷慨豪爽、纯美善良的人们,更有浓郁醇厚、友好和谐的风俗人情。在这里,沈从文予以更多关注的是人性,一种健全、完美的人性:“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座神庙供奉的是‘人性’。”⑨体现在小说中,读者则非常清楚地看到了,无论男女老幼,也不管农商军民,甚至于吊脚楼上的妓女,都闪烁着人性之美,他们善良、淳朴,热情;他们单纯,率真,自然。这一切都和那充满着灵性的自然山水融为了一体。试问,有谁会不陶醉于这样一种平静淡泊、无欲无求的生活境界中,又有谁会不迷恋这在现代社会中难以寻觅的化外之境呢?虽然,在《萧萧》、《丈夫》、《柏子》等小说中沈从文不乏对湘西世界中原始落后、贫穷粗鄙的生活方式有深沉的担忧、焦虑和质疑,但统观沈从文的创作,留给读者最深刻印象的还是那孕育出“优美、健康、自然,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纯美的湘西世界,一如《边城》、《三三》、《长河》等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而沈从文则是以一种缅怀、迷恋以及高度的认同姿态来描绘他的湘西世界的,因为沈从文是远离故土多年后回望“湘西世界”的,可以说,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他笔下永远只有一个留存于记忆中的美丽的湘西世界,“心灵的湘西世界”。这样,对于沈从文小说中弥漫着的“美丽总是愁人的”悲凉意味,读者应该不会感到奇怪了。废名和沈从文所构建的“世外桃源”式的文化理想,多有共同之处,都倾向于回归自然、纯朴的生活环境,欣赏和赞美朴素、纯真、自然的人性,追求和向往宁静、和谐的生活方式,共享人与自然亲密融洽的美好胜景。#p#分页标题#e#

二、两种理想,不同文化归因

这两类文化理想类型在表达方式、形成原因等方面都大异其趣,但最根本的在于这两种文化理想分别投射出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虽然中国现代作家们接受的大多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教育,读的是流传于世的儒道释的经典,但在思想上,在内心生命意识和精神气质上,他们又各有侧重。批判反思型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热烈,有强烈的现实性。鲁迅和老舍等人直陈民族文化的痼弊,勇敢的批判,理性的反思,积极的建构,充分应和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担当的胆识和勇气。迷恋认同型的表达方式则倾向于平和圆润,而建构的理想内涵也趋向于理想化,透露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厌倦现实而无力回天、回避现实但又心有不甘的失落乃至绝望的文化心态。

(一)批判反思型是儒家文化精神的体现

批判反思型的文化理想构建模式打上了中国传统中儒家文化精神的深刻烙印,是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文化精神的反映。鲁迅最早接受的是儒家经典的教育,也广泛接触其他传统文化典籍,从鲁迅的思想和个性气质上来看,其所想、所作、所为却更多的体现了儒家的理想人格。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他整个知识建构的坚强底座,尽管后来他猛烈抨击以孔子礼乐体系为基础的儒家伦理道德模式,反对‘不撄人心’的奴性文化,痛恨不敢反抗的‘不争之民’,但这种种激进的姿态归根结底还是缘于鲁迅骨子里以挽救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治天下’思想,而这恰恰与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入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⑩在面对民族危难、国民愚弱、社会政治黑暗的时刻,敢于直面现实、毫不退缩、积极抗争的精神正是儒家文化中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精神的高度体现;在小说中深切的关注和思考国民性问题,不遗余力的批判和揭露中国封建文化的弊端是鲁迅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的体现;在散文诗《野草》中强调的坚持不懈、永不倒下的战斗精神正是儒家思想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高尚品质的体现。虽然,鲁迅对道家文化、佛禅文化中一些精华也不无赞赏,但从批判和建构文化理想的方式和态度来说,鲁迅在潜意识中却暗暗遵循着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和精神。靠善人资助才得以接受教育,后又游历英美的老舍身上有多种文化精神的融汇,如儒家、佛教、基督教文化等,但他的个性气质上更加契合于儒家的理想人格:讲道德,守秩序,重气节,正直善良,亲和仁爱的精神和品格。而且他的文学世界中一以贯之的也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和思想。一方面,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困境的毫不回避的态度,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的正面交锋,并采取激烈的批判和理性的反思的态度,正是儒家文化积极入世、直面现实、勇敢前行的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老舍对传统文化采取温和和宽容的态度,并不时地表现出肯定和认同,乃是儒家中庸忠恕之道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建构的“诗人与猎户相结合”的文化理想既体现老舍对儒家文化基本精神的归依,又显示出儒家文化在老舍思想、生命意识、精神气质等方面的深厚积淀。

(二)迷恋认同型是道、禅文化精神的回响

废名和沈从文所建构的文化理想类型更多的是佛禅、道家文化思想的折射和回响。佛教禅宗禅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终极意义在于通过修行使人日渐向善,净化心灵,追求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则是追求虚静无为,超然物外,返归自然,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素。废名的小说中经常出现和尚或尼姑、庙宇,使得小说弥漫着浓郁的佛禅气息,使读者不得不推想废名内心深处难以化解的佛禅情结,其作品中的人和事以及由这人事所构成的艺术境界无一不是他所崇拜的禅宗文化的具象映现。“他深爱禅宗之学,家乡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传统给了他‘心’的滋润与‘意’的养护。他深谙禅思之学,将它视作精神伴侣,加之历代文人思想承传的影响,当面对现实,内心淤结许多失望与惆怅的时候,当正视人生,化解不了哀郁的苦闷与凄迷的时候,禅宗之道便成了他思想的蔽所。”???于是那“安闲舒静的情调、幽谧淡远的自然、古朴纯美的人伦、除却私欲的天性、超脱世俗生死与人生纷扰的理想人格追求”,便成为了废名希求心灵安歇,摆脱现实束缚,取得真正“自我”存在的人生追求,从而为自己也为尘世中精神疲惫的人们构建了桃花源式的精神家园,并深深迷恋于自己营造的禅味十足的相对封闭的世外桃源中。

社会思想范文3

一、挖掘社会新闻,探索思想哲理

思想品德课是社会的缩影,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世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热点新闻、分析热点新闻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维之光。以“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为例,在教学中,笔者将有关白色污染的新闻视频、图片分享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是否见过这样的情境?”对此,大部分学生都告诉我“见过”,甚至有的学生表示他家附近就有这样的垃圾堆。随后,笔者追问:“当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学生表示:“厌恶、讨厌!”“总是发出刺鼻的味道,真难受!”这时,笔者继续播放有关白色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新闻,然后要求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塑料制品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发明?”通过分析与总结,得知了“塑料制品是最糟糕的发明”的原因之后,学生流露出恐怖的表情,并表示“应该拒绝白色污染,不应该将塑料制品随便乱丢”。那么,具体该如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呢?这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重温教材,寻找答案。另外,我们也可以将当前社会中有关白色污染治理方法的新闻播放给学生,以此扩展学生的认知面,唤醒他们的环保意识。由此可见,利用热点新闻展开教育,可以增强课堂的代入感,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学习之中。

二、深入生活舞台,合理使用知识

在为学生出示新闻案例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赋予他们生活体验的机会,以此让他们懂得如何去运用知识,增强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以“从一滴水说起”为例,通过出示新闻,学生发现我国还有许多地区严重缺水,并意识到了缺水会带来何种危害。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生活,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笔者组织了两个活动。活动一: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调查表,而调查对象则是班级同学、隔壁班的同学,通过调查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以及每天的用水量,如洗漱用水、做饭用水等。在完成了调查之后,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对比,思考一下哪些行为属于浪费水资源,以及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活动二:开展“做节约用水小斗士”活动,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制作出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方案。如制作“节约用水”的宣传海报,总结“水资源再利用”的途径和方式等,以此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水资源的认知和重视力度。笔者认为,这类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从根本上落实教育目标,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开展课外活动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做”,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

三、学会反思自我,塑造高尚品格

社会思想范文4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创新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基于这一实践基础上的新的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共产党的初心出发,始终以人民为主体,形成了系统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本文,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作简要分析。

1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新时代”的这一表述我们要从我国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理解。首先,从客观实际来看,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的实力有了重大发展,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逐步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党更加牢记自己的初心,带领人民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我们的国防力量更加强大,我们的国家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整个中华民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我国的发展已经迈入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里要着重解决的不再是落后的生产力的问题而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次,党的报告对新时代的含义作了详细的论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足新的历史条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胜利的时代,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三是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四是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我国在世界发挥更大作用、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报告对新时代的含义的论述,更强有力的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事实,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所诞生的理论,这也就表明这一思想带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一思想正是立足于这个历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国发展的治国方略,这些方略与我国现在的时代背景想吻合,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2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党在发展过程中克敌制胜的理论法宝之一。人民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与创新。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这一伟大事业的实践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起统率作用,同时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人民群众的奋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源泉。只有党的正确领了与人民群众的奋斗力量相结合,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既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方向,又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的价值主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突出表明了我们党所做的全部努力最终都要满足人民的期望,党的各项工作做得好不好,是否有价值,最终都要由人民来评判。其次,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标志,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向全世界宣布自己的无产阶级属性。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党正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少部分党员干部,经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在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下,忘记了共产党的初心,忘记了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十分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并在多种场合、不同会议不断重申着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仅报告就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强调人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人民作为党治国理政举足轻重的主体,这一思想的人民性也是其最鲜明的特性。再次,人民性集中表现为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保持人民的主体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我国治国理政实践的一切成败都要接受人民的评判,人民是否满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终极标准。这一鲜明的思想特点同以往的发展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一人民性的评价标准为我们当代的治国理政实践树立了清晰的价值标准,为我们一切发展指明了清晰的价值导向。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使我们的事业发展既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又有有力的实施主体,人民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合理的标志。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保持人民性需要制度的保障。指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首先我们要继续毫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人民作出的自觉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能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诸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赋予人民最真实是的当家作主的权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一系列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方略,诸如,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协商式民主、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等,这些具体的实施路径就是在政治生活中人民主体地位的保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具体落实。

3体系性: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至今一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经验,这些历史经验都成为整个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有效素材,通过对经验的科学总结与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理论已经形成了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这一体系中的一部分,它本身也具有十分严谨的体系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普遍规律的认识,同时更加灵活的将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自身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性体现在“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的辩证关系上,二者的辩证关系需要我们科学的去看待。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多重矛盾,其中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的本质、影响其他矛盾的展开的是根本矛盾;而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在“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的辩证关系中,“五位一体”是针对根本矛盾提出来的根本路径,致力于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发展要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五个方面进行,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四个全面”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发展不全面的问题而提出的,“四个全面”的四方面内容关系到我国发展的实践目标、核心动力、法律保障和执政党的问题,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会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解决。“四个全面”仅仅是我国发展特定阶段所指定的特定战略,但“五位一体”的建设将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始终。“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的辩证统一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体系性。其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性还以体现在制度理论的完善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确切的指导,只是给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致目标,如何是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后世社会主义建设者自己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上主义道路则是我们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试验最终找到的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不断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我们的建设经验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些以实践为基础的理性认识不断积累形成了体系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些不断完善的制度理论又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创新,这一理论保持着马克思主义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的特点,又充满了符合当代中国的时代性、人民性、体系性。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是凭空推理出来的,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依据的,这一理论直面中国发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问题导向性也是该理论的一个鲜明特性。现实问题的需要催生理论的诞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掌握,又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以实践问题为基石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富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曾经说过世界和中国都在变化,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学习这一理论也要紧跟时代,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1-62.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7-79.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4-46.

[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16.

社会思想范文5

资产阶级的社会管理表面上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特定阶层的利益,因此具有一定的虚伪性,而在无产阶级性质的国家,社会管理活动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一种管理活动,其更是一种服务于人民的活动。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执行者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其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像工人一样领取工资,并在工作中接受人民的监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真正的社会管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管理理论中还强调要提高大众的社会管理素质,使之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公共事务管理中来,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表现。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真正的社会管理,必须树立服务的理念,将社会大众作为服务的对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政府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维护人民的权利。为此,党和国家在社会管理上便是要创造条件满足大众的公共需求,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增进社会福祉。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其所行使的公共权力是由人民所赋予,因此其应该将公权力用于服务于人民,而非凌驾于社会公众之上对其进行一味地管制。

二、扩大社会管理主体的范围。

社会管理的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大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一任务不可能靠某一社会个体或某一机构组织单独完成,而是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思想便强调社会大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性,这不仅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实现社会管理效果的现实要求。我国在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扩大社会管理的主体范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在社会管理中要充分调动行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社会中介的作用,让他们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社会公共诉求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社会公共管理行为,从而使得社会管理的各方主体形成合力,提高我国的社会管理效果。这表明我党已经意识到让社会组织或团体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要想形成这种管理合力还必须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广大群众的公民意识增强,其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而且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他们也具备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素质,能够为社会管理建言献策。要想进一步扩大社会管理的主体范围,党和政府还应该拓宽民众以及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保证其合法权益的实现。

三、彰显社会管理对象和内容的公共性。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多次论述到社会管理的执行者应该通过普选推举出来,无产阶级在获得政权后,必须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得社会管理权并交由普选出来的公职人员行使,这也就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管理为特权阶级服务的性质,真正实现社会管理的公共性,这是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管理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现代国家的社会管理中,公共性也是其本质属性,但应该意识到这种公共性质并不与私人权益相对立,相反,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管理是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为了促进社会个体的进一步发展而开展的活动。当代,随着民主意识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在公共性价值诉求上也日益增强,他们希望国家各项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与监督都能在民主环境下进行,因此我国在社会管理中要满足大众的公共性诉求,就必须要为公众提供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平台,积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共同决策关乎各方利益的社会管理事务。

四、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社会思想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元化社会思想;路径与策略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必须看到,伴随着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的日益多样化和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差异性,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面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里呈现出多种意识形态复杂多变的博弈态势,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是当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政治课题。

一、多元化社会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

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原因如下:

1、人们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与利益分配呈现多样化特征,社会生活与社会形式同样呈现多样化特征,这些多样化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了人们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从而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现实问题面前不断进行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取舍、价值利益的差异性选择,由此成为了我国多元化社会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

2、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多变性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当前,中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纷纭复杂,各种思想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多变性也成为了我国多元化社会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想的路径与对策

历史和现实表明,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如不对其进行合理化引导,危害是非常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国合理引导多元化社会思想提供了可能:只有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寻求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只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才能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营造珍视团结、顾全大局、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坚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抓住灵魂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并不一定要排斥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相反,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灵魂,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2、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民的思想合力——突出主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活力,同时人们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也更加多元。诚然,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主心骨”作用,这一“主心骨”可以凝聚全民思想合力,形成社会共识,进一步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3、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丰富社会思想的内涵——把握精髓

“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是这种精神。爱国主义也不是抽象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面对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思想潮流,要使我国人民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只有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丰富社会思想的内涵,坚定不移地举起爱国主义精神大旗,并用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把全体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社会思想观念的道德底线——打牢基础

当前,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导致一些单位、一些个人道德观念错位,道德行为扭曲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我国公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当前人们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多层次、多样化的现状,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使全体公民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牢牢把握社会思想观念的道德底线。

5、把多元利益诉求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之上——体现诉求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地体现和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呼声,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有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1)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在社会多元诉求中的作用。现代传媒具有协调社会关系和文化传递的重要作用,它通常采取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2)要注重发挥统一战线在多元化社会诉求表达中的独特优势作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我国最大限度体现社会多元的一个最广泛的联盟,因此,要正确处理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使多方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充分地表达出来,形成全体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局面。“一切时代的体系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我们既要允许各种社会思潮的客观存在,承认其差异,尊重其差异;同时,必须还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我国社会现实情况也充分地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多元文化思想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2.

[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579-580.

社会思想范文7

一、设计艺术文化符号的传播与社会权力的实现

设计艺术被认为是消费社会中的文化符号或索引,设计作为规划与造物的创造性活动,在改变物质特性的同时,也创造了符号价值和文化价值,并赋予其“文化的权利”;当符号的“所指”涉及社会伦理思想,或者携带某种政治信息时,就成为一种符号。设计符号不仅是传递社会信息的媒介,而且还是表达政治情感、思想和信仰的工具,是社会制度、社会人物、社会观念、行为或态度等抽象存在的具象展现。

设计艺术中的社会语意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将符号与文化经验或其他符号相联系而获得的。在历史的变迁中,对于文化符号的解释,以各种各样深奥或浅显的姿态构成社会信息的重要元素,以图像或其他视觉模式,传递着社会价值和政治观念。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设计艺术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意识形态产物,必然要反映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迁。潘尼•斯芭克在其著作《20世纪设计与文化》中企图在设计运动的背后找出设计演进的推动力,力图把设计运动与社会演进、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既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表现。良好的设计能够体现出时代、民族、地域的文化烙印,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步,并凸显出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与之相适应,社会文化是反映全部社会现象的文化总和,即社会意识形态中反映一切政治现象的意识形态部分的总和。

社会文化是作为社会大文化的组成部分,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社会文化的延续性可以通过政治社会化使不同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的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呈现出长期的差异性。同样,设计艺术中的社会文化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化媒介和途径来实现传习和传播,作为政治符号广泛应用于达成政治识别、沟通、明示权威和决策合法化等政治策略,透过符号行为的意义和情感有目的地灌输社会意识、政治价值,激发个体对政治群体的热情与忠诚。设计艺术的社会文化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设计理念的关键点,进而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建构起与之相一致的新型社会文化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设计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随着国际政治舞台由国内向国外自由扩展,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政治权力产生了直接的制约与影响,直接受制于管理经济的权力,以经济作为主导,全球化使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形成,就是美国动用经济文化手段干预政治的结果,正如好莱坞电影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的优越与西方意识形态通过美国精神或美国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一样,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交锋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等状态。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在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向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中,设计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自于符号产品所含意义的被接受程度,在当代媒体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传播媒介的丰富多样,跨文化、跨语言、跨种族的设计语言符号,使沟通更为顺畅更加便利。设计和建筑不仅实现了高质量生活状态的生存环境,而且是增强民族认同和树立国家形象的必要手段。“设计是生产力”不仅是指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更重要的是设计对于人文精神的塑造。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设计艺术应关注于人格塑造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塑造国家形象,打造政治平台,营造国际政治交流空间。在国际上发挥政治文化的影响力,需要国家政策和强大经济后盾对设计艺术的支持,确立设计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关系。

根据设计符号与设计对象的关联,设计艺术中的政治符号具有维护政治权力的功能,政治领袖凭借政治符号的传播与权力特征,使被统治者信任、尊敬,并受其支配。如先秦青铜器的重要代表鼎,本来是一种食器,在奴隶社会却演变成权力的象征符号,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体现等级差别的礼器。“藏礼于器”,其象征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原来的实用功能,具有统治阶级意志的教育和启示功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设计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自于符号产品所含意义的被接受程度,随着当代媒体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设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将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设计艺术不再作为一种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以符号化的载体渗透在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符号的传播也将发挥更强大的语言功能,成为伦理思想、政治文化构建的重要手段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设计伦理思想的提出与设计社会语境的关注

现代设计史中,西方学者对设计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形式与功能的角逐,现代设计先驱们的思想始终关注于道德伦理、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潮等社会问题,并将自己的设计思考融入设计的实践。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了《为真实世界设计》一书,率先提出了“设计伦理”的概念,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3个问题以强调设计的目的性:第一,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特别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第二,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第三,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1]。维克多•帕巴纳克将设计问题纳入伦理的角度,提出了为全人类而设计的最终目标。这本书的问世,对于当代设计的发展和设计伦理的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相对于“真实世界”,资本主义商业所追求的利润,则代表着虚伪和虚假。正如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心理层面的欲求,而非生理上的需求”。帕巴纳克的设计伦理旨在研究“为人的需求而非欲求设计”,在他看来,消费社会以享乐为主题的生活方式,造成对欲望的不断要求,不惜代价要得到满足。权力与金钱在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中,最近几十年建立的时尚与时髦的庸俗统治——对文化界来说是“多样性”,对中产阶级来说是享乐,对大众来说是色欲追求。而时尚之本性,正是将文化浅薄化[2]。汽车、住宅、服装以及奢侈品,以时尚的姿态影响和诱惑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对生活方式的态度,炫耀消费、物欲横流,这种“无限的需求”正是能源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失衡的根源。欲求的结果是消费,而在装饰、样式与风格等外在表象引导下的设计,正在充当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使美感在利润的追逐下朝着虚假的方向发展,漠视了真实世界的真实需要。#p#分页标题#e#

人类近5000年的设计发展史是一部为权贵服务的设计史。早在150年前,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就曾提出,设计的中心是人而不是机器。莫里斯发起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对社会性设计最大的贡献是认识到了设计的社会属性,强调了设计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用设计艺术表现人道主义的社会责任感。现代主义在思想上强调设计的民主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及工业文明的洗礼,平民化的概念逐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改变设计为权贵的这种数千年的历史,让设计为普通的大众服务。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文化重构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精神状态和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既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民族生存和奋发向上的灵魂,其中,社会文化是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凝聚,社会文化传播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美国国际战略专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广泛分析了当代文化现象,并指出未来文化冲突将取代经济冲突,成为全球矛盾的集中体现,并带来全球政治的不稳定,因为当代文化显示出的力量,比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都更为强大。同时,这种文化的力量可能对世界产生支配性的结果。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强权组织、传播与符号构成工业资本主义的新一轮扩张,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竭力阻止与资本主义政治观念相悖的意识形态在全球传播的机会和可能,同时通过对本国社会文化观念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为取得经济利益寻找机会,并凭借自己文化霸权的地位,通过设计、文化等手段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而美国文化艺术霸权主义的形成,则是美国动用政治、经济、文化手段干预政治的成果。21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应该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对话,达到某种程度的融合,进而在充分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宽容的、和谐的、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全球文明大有机体系。全球化不应以强势文明吞并或取代弱势文明,全球化的生活和全球化的视野应该以全人类的利益为重,以保护和发展多元化的世界文明为重。“超越狭隘的国家意识、地域观念、民族情结、宗教隔阂;放弃一切自我中心主义、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的偏执;充分认识到这个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一体的,各种文明既是独立的又是联合的。”[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众传媒的国际化进程,设计成为文化符号的制造者和载体,传播着包括政治观念和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表现方式更加直接、更大胆,在全球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符号化形成文化,文化形成权力,权力决定发展,发展促使文化进一步占据主导,设计艺术对于全球文明大有机体系的建造重任,责无旁贷。

四、波普设计与后现代主义符号

波普设计最早在英国得到充分发展。英国的设计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策失误,使得设计失去了“工艺美术运动”之后的先驱地位,远远落后于德国、美国、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现代设计,赶超现代主义设计对英国来讲,变得十分困难。但是,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现代主义设计已经不被战后新一代的消费者所认可,显得陈旧过时,而且缺乏个性。英国设计界敏锐捕捉到青年一代的心理需求和文化立场,决定发展波普设计以形成本民族的设计文化与设计风格,反抗被西方视为正统的现代主义设计和在美国发展壮大到世界范围的国际主义风格,因此可以说,波普设计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的反抗性与背叛性。

伴随西方社会进入后现代社会,后现代主义文化大众化的代表艺术——波普艺术,迅速成为消费社会和信息时代具有大众基础的商业化艺术形式。波普艺术之父汉密尔顿的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别致,如此有魅力?》(见图1)和电影《爵士歌手》的海报,把美国消费文化的内涵以光怪陆离的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成为波普艺术的一种标志。波普设计受到波普艺术的极大影响,针对富裕的青少年市场,打破传统束缚,直接借用了波普艺术中的各种通俗的、短暂的或是具有刺激性的元素,体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波普设计具有时代感和潮流感,具有明确迎合大众的商业和娱乐目的,好莱坞明星、汽车、商业广告、摇滚乐队、霓虹灯甚至工业产品,都成为设计与被设计的对象;艳俗迷幻的色彩和花哨、大胆、怪异的装饰手法,为设计而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刺激,却是商业社会消费刺激下的浮躁心理写照;作品造型的怪诞离奇充满了玩世不恭的游戏色彩,表现出对既往主流文化的的叛逆和嘲讽,也被看作是丰裕社会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急于与父辈时代划清界限,宣泄个性的一种方式。波普设计本身具有矛盾性,它源于大众,被看作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具备了迎合大众的亲和力,同时也促进了设计艺术的普及,使大众生活与设计艺术的联系更加紧密。波普设计不仅仅与商业、经济和文化紧密联系,当波普的形式与政治主题相契合,以具有政治含义的视觉符号相结合,则成为这一时期最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设计,被称为“政治波普”,与之有关的设计评论和设计展览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反响。被称为纽约“教父”的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曾在他的工厂里,通过机械复制,将政治人物的形象以一种戏谑的形式变成流行文化的符号,成功模糊了其政治背景和艺术特征,并将它推向大众与消费。

在精神内核上,后现代主义设计并没有抛弃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而是对现代主义的理念进行反思,并且表现出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强烈不满。美国商业设计的全球影响和现代主义的冷漠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和文化问题,让全世界感到失望,人们开始思考怎样使设计除了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和销售的代言之外,还能让设计与社会、文化重组;设计师肩负的重任并非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还要去设计人性化的产品,用创造力去改变人类生活。除去粗俗、荒诞、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设计,从设计的批评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后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修正和超越,体现了设计史的进步,体现了在复杂政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下,设计本身勇于自我反思和勇于批判的精神与追求。在设计艺术形式上,“后现代主义设计并非一种特有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意味着那被现代主义摒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4]20世纪的现代主义设计抽象化和几何化的表现,是为了适应机器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民主化进程。强调功能,为大众设计的理想并没有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走向极端、千篇一律、高度理性化、单调而缺乏感情色彩的设计风格受到更多的批评。不同的市场反映了不同文化群体的需求,大众设计需要满足基本的心理和审美需求,需要赋予设计更多的情感和人文关怀,人文主义思想再次觉醒,因此,后现代主义也被人们称之为“第二次文艺复兴”。多种元素进行融合,“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p#分页标题#e#

社会思想范文8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宣传思想文化;价值

1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够发挥思想的引导作用

行动的先导是思想,社会管理创新行动也是如此,社会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遵循正确的理念,对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对社会关系进行整合。不论什么时期的社会管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特定的价值理念影响,而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会对社会管理起到正面作用,消极落后的价值理念会对社会管理起到负面作用。因此,必须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根据实际情况稳妥对意识形态的问题进行处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保证社会问题,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必须全面展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积极解决社会矛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塑造公民的人格,能够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是能够帮助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还能够有效的培育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价值理念。另外,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还能够营造健康的主流舆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作用,在最大程度上将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够发挥舆论推动作用

社会管理不能够依靠单一的主体完成,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协作,需要公众参与,这就需要舆论的推动。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进入经济换挡期,社会转型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管理工作必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舆论推动作用是不会发生改变的。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够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为社会管理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人民的激励作用。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媒体对社会正气进行弘扬,进一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宣传片、新闻报道以及广播电视等方式对中央创新社会管理决策的部署与战略目标进宣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民大众了解社会管理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做人的工作,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就是将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思想文化工作联系起来。具体来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合理的运用,利用媒体拓宽民意表达的渠道。之后再结合民意与需求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影响力以及公信力,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舆论引导作用,巩固正面情绪,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够发挥精神激励作用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解决社会矛盾以及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要通过社会各方协作以及民众参与。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能够将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在实际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要对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掌握,然后再仔细研究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以及心理特点,坚持以服务群众的原则开展工作,并且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凝聚社会力量,发挥精神激励作用,让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力量。社会管理创新不仅要保证社会在物质利益层面上和谐发展,还要保证人们精神层面的和谐发展。而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够十分有效的解决人们精神层面的实际需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积极开展精神文化建设,逐渐让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另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当代道德模范以及劳动模范等进行大力宣传,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典型,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激励宣传,让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社会力量。

4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够发挥文化支撑作用

社会管理工作不仅要着力于解决社会矛盾与社会纠纷,还要努力提升人民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近年来,在社会建设中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公共产品的供给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管理必须要对利益结构的变迁进行分析和掌握,同时还要适应社会阶层分化的要求,具体来说就要不断完善以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协调社会利益关系,逐步解决利益冲突问题,最终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文化民生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民生改善的效果,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的支撑作用。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影响人的内心深处,这是其他力量不能做到的。另外,公共文化作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本因素,同时也是凝聚社会力量的基本因素之一。因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能够起到文化支撑的作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让人们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

5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社会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人服务和对人管理,在社会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凝聚人的思想,因此必须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实于社会管理创新之中。本文通过思想引导作用、舆论推动作用、精神激励作用以及文化支撑作用等四个方面研究分析了社会管理创新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价值,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兰珍,洪秋妹.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利益协调作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32(3):92-95.

[2]周兰珍,陈杰.论社会管理创新维度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作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28(3):86-90.

[3]杨雪敏.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的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14(8):103-104.

[4]周兰珍,王萍霞.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引领作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23-27.

[5]杨双,汪明松.社会管理创新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问[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61-6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