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范例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1

一、影响武警森林部队科学管理的原因

(一)静态管理行政化

有的干部人治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个人意志至上,抓基层管理全凭个人喜好和主观意愿,缺乏按条令管、按大纲训、按纲要建的自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言大于法、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指出的“黑头不如红头、红头不如白头、白头不如口头”等现象,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动态管理经验化

动态条件下遂行任务,部队在动、车辆在动、官兵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有的干部虽然工作时不长,却陷入了经验主义圈子,在做工作、带部队、抓管理、搞建设方面不是依“律”而是依“例”,谋划工作最先进入思维的通常是已有的经验、既定的套路、现成的做法,喜欢吃老本、翻“老黄历”,一事当前首先想的是过去怎么办、别人怎么办,不管现在的情况如何照抄照搬,用所谓的“超常措施”代替规章制度,搞以管代教、以罚代教、只堵不疏,经验式管理、放任式管理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三)依法管理简单化

有的干部执法不知法,对条令法规一知半解,对什么时候该搞什么教育、开什么会、各级各类组织该履行什么职责等,说不清、道不明,落不到实处。有的崇权不崇法,“人治”思维根深蒂固,把法规制度当“橡皮泥”,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作风家长制,决策一言堂。唯上不唯法,凭长官意志办事,对贯彻落实法规制度却关注不够、执行不力。重情不重法,把人情关系看成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二、社会管理发展趋势对武警森林部队管理的新要求

森林部队由于部队驻防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小散远直单位多,管理难度大;防火灭火任务艰巨繁重,人员和车辆动用频繁,执行任务环境恶劣,安全管理隐患大。

(一)要针对兵员成分不断变化抓管理

管理工作说到底是管人的工作,主体是人,目的为人,成效在人。因此,必须重点把“人”这个因素研究透,分析好。比如,“隔代教育”的,就是从小由祖辈抚养教育的,容易溺爱,与父母关系疏远,坏习惯多。“富二代”认为金钱能带来特权,花钱大手大脚,吃苦精神差。“打工一族”社会阅历丰富,比较散漫,江湖气、哥们义气浓。“四二一”家庭,六个大人照顾一个小孩,从小在温室中长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弱。“新居民子女”性格比较内向,有一定的自卑倾向。“留守子女”心理失衡,性格叛逆,不爱学习,等等。这就要求必须把每个战士的思想特点和性格特征摸准摸透,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因人而宜、因人施管。

(二)要针对部队建设发展变化抓管理

武警森林部队建设处在适应生态文明战略乘势而上的机遇期,是围绕强警目标要求整体推进的爬坡期,是着眼职能任务拓展提升战斗力的攻坚期,既面临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管理工作创新的责任更大。落实依法从严治警要求,深入开展条令学习月活动,从内务卫生、礼节礼貌、日常养成严起,着力强化官兵素质、培养良好作风。紧盯政治安全、任务安全、日常安全和经济安全不放松,把防范政治性问题、群死群伤、车辆和飞行事故作为重中之重,加强重大节日、敏感时段的管控,保持部队安全稳定。

(三)要针对部队多样化任务实际抓管理

武警森林紧紧围绕强警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眼履行森林部队的职能使命,强化战斗力标准,坚持中心居中,创新管理工作向前推进一步。学习、思考、实践是创新的三法则。没有学习积累,就没有改进思路;不去思考领悟,就出不了新道道。积极适应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适应建设现代化武警要求、适应部队建设实际需要,灭火手段由以风为主向以水为主转变,灭火方式由人力型向机械化转变,灭火指挥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灭火战法由地面作战向立体作战转变,灭火组织形式由以我为主向军警民协同转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可靠、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之能胜的森林防火灭火国家队、专业队、突击队。

三、适应社会管理变革,创新武警森林部队科学管理模式

部队基层管理,是在基层管理法规范围内,秉承科学的管理原则,组织、协调、控制、规范部队基层官兵以及基层部队各项工作的活动,基层管理的核心是纪律建设,重点是人员管理,旨在通过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实现将基层官兵培养成为高素质、高品质、高情怀的革命军人,形成严密的军风,维护部队高度有序、稳定、统一,从而不断巩固、提升基层部队战斗力。

(一)创新部队管理理念,构建部队管理发展新格局

1.民主管理的观念

要实施民主管理,就要以部队的条令条例为基本的管理依据,积极发挥基层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作用,充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让人人参与部队管理,实施民主监督,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部队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一部分管理者在思想认识方面不到位,认为士兵就是被管理者,还有一部分人甚至有“官尊兵卑”的错误思想。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管理者转变思想观念,认清士兵在部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消除潜意识中的分等级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士兵是部队建设主力军的地位。

2.质量效益的观念

追求效益,提高战斗力是加强管理的根本目的,部队管理的任何效益,最终都要见之于战斗力的提高。贯彻质量效益观念,就必须始终从全局出发,注重部队整体效益的提高。注重增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思维能力,使管理者具备处理各种复杂局面、棘手问题的能力素质。通过科学的管理,克服重复建设和分散建设,统筹协调,整体发展,把有限的资源高效率地用于部队建设最关键、最急需的地方,实现效益最大化。

3.系统管理的观念

系统管理就是按照部队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编制体制特点,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手段,依据法规制度实施的全系统、全员额、全过程、全方位、全时制的管理。运用系统管理思想指导部队建设,必须注重弥补部队建设的“短板”,针对薄弱环节突出建设重点,以重点建设带动全面建设,根据部队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优化部队总体结构,健全部队运行机制,使部队建设更加符合系统运动规律,更加合理地配置和高效地使用各种资源,从而形成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二)创新部队管理体制,提高部队管理的科学化水准

1.人力管理与技术管理相结合

建设信息化部队是技术运用过程,是依靠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推进部队持续发展的过程。森林部队管理的模式,也要逐步从人力管理向技术型、数字化管理的模式迈进。由于信息技术渗透于部队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整个流程,大大提高了管理融合度。部队管理实现信息收集精确化、信息处理实时化和信息分享网络化,对部队的实际情况能够精确把握,为高层决策科学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部队科学管理,不能仅仅依靠技术的应用,还要有效地发挥人的管理功能,也就是要把应用技术管理和人力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管理过程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科学管理。

2.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部队管理的动态性,是由部队系统的动态性决定的,即部队大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及其各个环节,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集中表现为部队成员的动态性、执行任务的动态性、武器装备技术发展的动态性等等。然而,这种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又是相对稳定和相对集中的,因而把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有效模式。如果实现了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的全面管控,也就能对部队管理对象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就是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掌握部队管理对象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使管理标准化、科学化,适应管理对象的发展变化,在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的结合中实现科学管理。

3.整体管理与层次管理相结合

整体管理,是指把管理作为一个整体,全面综合考量,注重顶层设计的管理模式。层次管理,是指根据管理能级性原理,区分不分管理层次的一种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就是把要达成的管理目标逐层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并赋予各级各类人员,使其权责明确、各司其职。在部队管理中,要把整体管理与层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整体管理在顶层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层次管理在执行时要充分领会顶层设计的战略意图,根据各层次的管理特点,细化管理任务,保证战略目标的逐层顺利落实。整体管理与层次管理相结合,既注重全局,又照顾部分,既考虑目标,又把握过程,使管理活动有机运行,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

(三)创新部队管理方式,化解部队管理中的新型矛盾

1.绩效管理方法

绩效管理,是以绩效衡量为核心的一整套管理方法。绩效管理可以把发展战略落实成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在动态中通过管理诊断、检讨来改进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优化、改善现有的管理机制,促进管理精确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实现,最终为实现总的发展战略服务。在对部队建设发展规划的战略管理中,我们可以运用绩效管理方法。绩效管理的关键要建立一个完整规范的管理程序,具体包括:设定目标、建模预测、确立指标体系、监控、分析评估、报告。这六个步骤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在循环往复中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链”。通过把部队建设发展规划分解为不同阶段的管理程序,在管理过程中加强了科学论证和监控评估,使整个管理活动更趋科学。

2.系统管理方法

系统管理方法,原是一种工程技术管理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系统管理方法又发展为系统集成(系统之系统)或者综合集成的方法,并逐步被引入到部队管理中。运用系统管理方法,要把军队建设看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部队建设大系统由很多子系统构成。在筹划部队建设时要用大系统的观念和思路,着力加强战略顶层设计,注重整体规划,使军队建设突出重点、有序发展,避免条块分割、资源分散、自成体系,充分发挥系统管理方法的作用。

3.矩阵管理方法

矩阵管理方法,是指通过建立矩阵式组织结构来解决问题的管理专法。其优点是:使管理中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分权化与集权化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监督;信息线路较短,反馈较快,组织应变能力强。这种管理可以克服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由于横向协调不够所带来的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等缺陷,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益。矩阵管理既要纵横结合,又要注重横向协调,努力把各系统联系起来,促进系统之间的协作,达成各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监督。

作者:卢永明 单位:武警警种学院

第二篇: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分析

1“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背景与起因

1.1“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完善传统基层社会管理的需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社会基层管理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转型的冲击。旧的管理模式形式单一,部分管理制度僵硬,联系沟通渠道不畅通,管理人力不足,工作方式各自为战,政府与民众是一种“管”与“被管”二元对立的关系,这种社会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在具体分析基层社会特点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对传统基层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它注重满足民众多元化的需求,充分发挥了网络信息的优势,拉近了“官”与“民”之间的距离,整合了各项社会资源,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得到落实,使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人性化。

1.2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缓和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一种健康的向上的、充满社会正能量的社会模式,蕴含着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法制有序、协作管理等现代治理思想,是指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善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整合各项生产要素,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最终达到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已进入社会的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期,加之传统的单位制解体,基层社会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管理主体逐步复杂化、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且得不到很好的缓解与疏通,导致群体性事件频频爆发,基本的“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已经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坚持“尊重传统、便于管理、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网格化定位,对每一个网格内的人员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和多元化的服务,使网格内产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化解与沟通,将引起人民不满与导致冲突恶化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切实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1.3“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曾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在基层组织团结带领下更有利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责任重大化、任务紧迫化、意义深远化的局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也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

2“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影响与成效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浙江舟山在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首创实践,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特点的必然产物。自2007年底在舟山桃花镇试点,至2008年8月在全市全面推行以来,掀起了各地区在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管理模式的风暴,并在一定的阶段内取得了初步成效。

2.1转变了传统的基层管理模式,实现了基层服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在改进传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去其槽粕,取其精华,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在保持原先行政区划不变的基础上将社区网格化,实行“分片包干”的责任制,坚持“统一协调,彼此互助,职责分明、分片包干”的工作原则,将行政资源、党员干部、各阶层骨干力量集中起来,得到统筹;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情感交流更加丰富,办事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推诿扯皮现象明显减少;主动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深入群众,简化群众办事程序,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以强大的、共享的、综合的、精细的、规范的、准确的信息平台为依托,将信息的采集、输入、监督、反馈融为一体,全面整合网格内各方面的管理与服务数据,将群众以短信、电话、实际走访等形式发出的诉求输入系统,系统将自动受理。这种以信息平台为媒介的管理方式,能使管理者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并立即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的渠道,有效地避免了因信息滞后、工作推诿、处理不力等问题引发的争端,提高了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效率。

2.2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实现了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网格内的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冲突,严重的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这都是因为政府重管理而轻服务,管理手段过于僵化、强制化,淡化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而且管理内容存在“真空”,没有做到面面俱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促进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管理和服务的两结合。网格化管理做到了将权力下放,工作落实在基层,相关服务人员单位每天都要定时查看平台上的信息,定期走访社区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即使不能立即解决问题,服务团队的相关人员也应耐心友好的向群众解释原因,并征求他们的谅解,保证尽团队的最大努力为群众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

2.3群众满意度、信任度提高,实现了群众参与热情的极大提升

网格服务团队经常性地深入网格、走进社区、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积极主动地了解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使得服务团队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群众对服务团队的信任度也有所增强,从原先的怀疑、不信任到如今的推心置腹,群众已经把服务团队和基层党员干部当成了自己身边的一员了,而不再是“官”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朋友”,遇到什么问题、困难或是有什么意见、不满都会向服务团队或党员干部寻求帮助,即使是家中有事也愿意找他们商量,可见,原先划分的有形的网格已经变成了无形的情感沟通之网,将网格服务团队即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前群众遇到事情,只能通过上访的形式表达诉求,效率低下不说,程序还很繁琐,常常引起群众对政府工作服务的不满,而如今群众的诉求的渠道畅通,只要通过短信、电话,或直接向网格服务团队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就能让事情得到回应,进而得到解决,这使得群网格服务团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群众的肯定,也使群众的参与管理热情和动力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2.4统筹各项资源,实现了网格团队凝聚力的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人民的利益诉求逐渐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政府和党组织不断通过改善服务方式,改变管理体制来适应和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求。以往,群众找政府办事,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跑很多部门才能办成,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筹了市县(区)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各方力量,以组团的形式来服务群众,改变了原先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分散状态,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同化程度,以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上下联动来解决一个部门、一个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实现了网格内服务团队凝聚力的加强。

3“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突破与创新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一种适应新时期时展、顺应潮流的新的基层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与传统“管制型”的治理模式相比,具有管理机制、管理主体、管理手段、管理资源、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创新优势,是一种更为直接、更加高效的服务。

3.1管理机制的网格化

网格化管理就是以“尊重差异、方便管理、促进发展”为原则,根据社区(村)所辖范围,地形分布,人口数量和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特点将管理单元细化,划分成若干网格,便于为网格内的群众提供服务。这种网格化的管理机制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被动、分散管理的弊端,使得基层管理更加主动、系统、高效。

3.2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在合理划定网格之后,根据每个网格的特点为每个网格组建一支网格服务团队来适应群众多元化的需求,了解网格的发展动向。过去,干部联系群众或群众求助干部都只是采取单独行动的方式,干部与干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层级与层级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都比较少,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而网格服务团队包括以镇机关干部、社区和村干部为主要负责人,弥补了政府单一管理工作的不足与局限,最大限度的发挥组团服务的优势,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3管理资源的整合化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基层管理工作资源条块分割的状态,运用科学的统筹方法,整合“条块”的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在服务团队方面,团队人员的组成范围广泛,不仅有各机关单位的干部领导人员,还包括民警、教师、医生、在校大学生等成员;在信息整合方面,强大的数字信息管理系统,网罗了群众就业、教育、救助、医疗、土地等方面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3.4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管理模式将管理的职责更加具体化、精细化、明确化,使之确确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身上。这种基层管理模式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共享式、综合式、集成式的信息平台,将服务群众的家庭状况、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的相关信息都输入其中,并派专人进行维护、更新反馈等管理工作,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更加准确、及时、高效。

3.5管理理念的人本化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治理模式以“为民、惠民、便民、利民”为宗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坚持以人为本,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落实到实处。这种管理理念的转变,并不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要求网格团队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管理方式、管理态度的改善,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主动深入群众,与群众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全面体察民情、深入了解民意、最终化解民忧。

4“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问题与弊端

自“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基层治理模式施行以来,各级党组织、政府都对此相当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模式渐渐地暴露出一些弊端,面临着发展遇到瓶颈的问题。

4.1持续性、长期性、稳定性存在考量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在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政府为了维稳而迫切进行的对管理体制的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优势,但新模式在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下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积极作用逐渐弱化,加之没有正式制度来使之成文,最终有可能变成政府在管理基层社会时的一种选择,无法保证制度的长久性。

4.2成本较高、投入与产出比不合理

将全市划分成若干网格,将原来的工作精细化、明确化,就意味着需要大量地创造工作岗位,增加工作人员来推动工作的实施,那么就会导致成本增加。而且建设庞大的信息平台,对人员的培训,对基层的调查走访,设配的添置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有些地区盲目投资,或投入后却没能收到预想的工作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些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对于增加的成本投入承担不起,就会阻碍新模式的实施。

4.3公众参与不足、参与不平衡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一种平等互动的管理模式,注重网格成员与群众之间两向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公众的参与是很重要的,既有利于集思广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强基层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加强民众对团内成员监督,提高服务的质量。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公众参与不足,参与不平衡的现象,参与人员在年龄上、男女性别上、在职或不在职人员上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与多年来“官本位”思想有关,公民的主体意识不强,对团队尚未形成信任感和依赖感,在各方面都处于被动的位置。

4.4相关配套机制不健全,缺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一种较新的管理机制,虽然在实行以来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但由于创建时间不长,缺乏系统的、相应的机制来推动该制度的实行,保障制度的落实。“网格”的构建使权利得到下放,但却忽略了对下放的工作人员的监督,“以人为本”、“权随责走”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完全落实。激励是动力的来源,由于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加之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酬和工作条件不佳,导致网格团队在服务过程中热情不高、动力不足,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陈丹 耿相魁 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三篇: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机制建构

一、非政府组织协同参与的理论基础

1.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的英文为“CivilSociety”,最早源于“城邦政治”。“公民社会”经过时间变迁,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公民社会理论认为公共应当着眼于公共利益,基于共同价值观念,以社会认可的非强制性内容为依据,采取目标趋同性集体行为。合理的公民社会应当包括个人权利因素、公共生活因素、公平公开原则、民主参与社会自治因素、空间与环境的法制健全性因素。“公民社会”不仅是经济领域概念,且是社会公共领域概念,其构成部分包括社会性组织和公共领域等,当前,其涉及领域已经延伸至文化领域。

2.治理与协同治理理论。

1989年,“治理理论”问世。在过去很长时间,“治理”被等同于“统治”概念使用,到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学者赋予“治理”新的含义,且将“治理”概念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领域。治理理论提出者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将其归类为用于管辖活动的管理性机制,治理区别于统治概念,和统治最大的区别在于行使主体的不一致性,统治的行使主体为政府,而治理的行使主体则不一定是政府,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协调治理理念由此诞生,即参与治理的主体并非只是单一的政府主体,还包括非政府组织。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和内因

1.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人类的生产与劳动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下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人类行为不可脱离于与周遭的关系,庞大的关系网络构成了社会网络群,人的基本属性是基于社会关系网络下所从事的活动中体现的。因而,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现实生产与生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矛盾。社会团体的产生源于社会关系之间的区别性,团体长期形成的习惯性构成了团体内部规范,确保了团体长期的内部稳定性与和谐性。在若干不可控因素影响下,政府失灵现象与市场失灵现象频发,非政府组织管理的作用由此凸显,非政府管理组织可以一定程度上承担起政府和市场所肩负的任务。非政府组织是民族政治发展的结晶,是公民参与的积极表现。风险社会具有不确定性,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社会组织的支持,社会矛盾的解决需要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2.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内因。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需要以一定的内生逻辑作为土壤。组织主体的行动偏好会主导内生逻辑的走向,鉴于社会组织建立的自主自愿性,非政府团体利益的表达是团体利益的表现和团体成员意识的体现,团体内生逻辑的走向具有外部排它性和内部趋同性。当今,“公民社会”形态下,人们对于个人参与社会行为的积极表现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在社会公众利益趋同性目标驱使下,各种社会团体形成,团体标签多种多样,包括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社会团体通过集聚团体力量,采用一致性行为,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团体的规模化与系统化发展,使其演变为力量深厚的非政府组织,且自觉参与社会管理。实际上,“利益相关者”学说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管理事物参与行为的内在驱动原因供给以另一种阐释。非政府组织通过捆绑组织内部成员利益与诉求,形成更具力量的呼声,从而提高了求胜的机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非政府组织团体内部利益的扩张性驱使组织团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运作,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与信息。

三、资源支持下的社会协同结构解析

非政府组织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大量资源支持。鉴于非政府组织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别性,从整体角度出发,我国非政府组织系统处于欠发展状态,各地区均存在资源供给不足问题。具体而言,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管理需要政府、社会和社会组织自身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资源支持。

1.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资源支持。

给予非政府组织在制度上的身份肯定是我国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所提供的主要资源支持表现,通过给予其在多方公共事务参与上的合法性认可,使得非政府组织在参与过程之中获得正面认可与支持。合法性的本质是社会权威认可价值,有了合法性认可,非政府组织在参与过程中可以使得别人在考虑之后自主接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参与过程中具有发言权和行使权。非政府组织可以为庞大的社会公共关系网络供给以社会利益的深广度和公正性。我国政府对于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资源支持主要变现为对非政府组织资源空间进行开放、供给非政府组织充足的政策支持、提供给非政府组织必要的财政支持和充分发挥好税收的杠杆角色作用。首先,政府需要认识到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并不是威胁,而是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从而弥补政府职能发挥上的不足,从而协助政府做好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工作;其次,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政策网络中蓬勃发展,意欲参与影响公共服务供给动态平衡过程之中。政府需要供给以充足的政策支持,体现社会善治;再次,政府应当对非政府组织所生产的机制进行完善,并且供给以充分的财政支持;最后,政府应当为非政府组织设立税收绿色通道。

2.社会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资源支持。

非政府组织以一定的社会大环境作为根植土壤,想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养分滋养。当前,我国社会环境严重缺乏信任和资源,非政府组织发展较为困难。公民生活步伐的加快、公共空间的挤压使得公民之间的交流机会和时间不断得到压缩,公民的信任能力和期望值不断减弱。非政府组织意欲在资本匮乏状态下获取更多的信任资源是存在难题的。社会资源存量是历史积淀形成,具有可复制性,如果社会资源存量出现不足,那么,自我缩减的局面随时可以到来。简单而言,当公民看到他人做出不信任的选择,自己也会复制他人的行为选择,以保护个人的利益。非政府组织得不到充足的信任,自然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难度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充足的社会资源支持,工作内容包括培养公民积极的参与精神与态度、整合和开发社区资源、发展慈善资本和监督社区非政府组织。首先,从个体角度出发,扩大公民参与意识和机会,提升公民自觉性。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双面出发,寻求提升公共自觉性的手段与途径;其次,在对社区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之后,开放社会资源,充实非政府组织的人才储备;再次,扩大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范围,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稳定社会发展;最后,为了规避壮大后出现的效率降低、制度腐化和信息阻塞等问题,公民可以选择通过监督非政府组织行为。

3.社会组织参与非政府管理的自身资源支持。

非政府组织内部成员来源于不同的单支网络体系,因而,非政府组织内部的资源丰富性无可估量。非政府组织因为工作性质具有区别性,其长期发展受制于资金问题阻碍,通过薪金与福利吸引人才不大现实,这就导致了非政府组织中成员专业素质缺乏。非政府组织要想顺利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之中,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还需要借助自身的优势与力量。首先,非政府组织需要关注建设与培养自身能力。其中,严谨的人才选拔制度是非政府组织内部建设的关键所在。只有具备优良的人才,才可以获得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提高组织整体领导力与号召力。其次,非政府组织需要关注组织内部的自我管理。只有具备有序的内部管理,形成强大的内部凝聚力,才能健全机构制度和规范内部运作。最后,非政府组织可以强化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对外部网络进行不断扩展,开发出更多有利于发展的资源。非政府组织具备公益性特征,决定了组织发展的资源匮乏阻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产生和发展对于政府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如果不能自我挖掘,构建起完善的资源支持系统,对闲散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那么,非政府组织在缺乏外部支持的状态下则会面临组织涣散与崩塌的危机。除此,非政府组织之间也应当寻求合作机会,构建起多样化的需求沟通网络,从而更好地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四、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机制

1.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理念创新。

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协同机制的重点在于妥善处理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之间形成流畅的良性互动,才足以对政府的社会服务质量进行改善。协同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整合组织,使得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界限得到打破,对组织内部多种资源进行再配置,从而体现出多组织所发挥的整体性力量,优化社会公共服务管理。非政府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协调机制过程中仅为一个子系统角色,以政府管理为主导。开放的理念是保证整个协调系统运作的强有力保障,只有大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可以交换各自的信息和资源,才能确保大系统实现和外部环境更为广泛的交换目的,从而确保既定目标与价值的实现。一方面,协调机制前提是基于不消除管辖边界背景下不同组织行为的协调。对子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物质、资源与信息交换进行关注,非政府组织的开放理念可以帮助整个社会管理系统有序健康地演进。另一方面,关键之处在于协同治理需要进行对组织理念进行创新。创新不代表消除和替代,而是多不符合需求的部分进行改良。基于公共管理角度,创新需要突破组织运作机制和流程改造。

2.政府参与进行科学规划。

政府参与进行科学规划的重点是对结构进行优化。政府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近期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结合其它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经验,对本区域的社会事务管理内容进行归类与划分,协调好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与矛盾。“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对于规划的科学制定意义重大。鉴于我国当前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够充分,“差异化”的战略规划与布局可以帮助发挥出比较优势,从而有效推进各个子系统共同参与的协调管理。一方面,开放领域需要实施“差别化”管理,使得开放过程朝着有序化方向发展,暂且不能开放的领域可以采用渐进性策略。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实施“差别化”管理,需要选择适宜。对于具备资质认定的非政府组织,考核其是否真实具备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能力,政府制定出统一的规则,并且积极鼓励非政府组织进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之中,对于缺乏社会信任与支持的非政府组织,政府应当建立其系统性的档案,按照一定的程序选择性地纳入。通过上述的策略与方法,不仅可以对社会管理的内容与构造进行优化,还可以对非政府组织的内容与构造进行优化,从而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协调管理的效率。

3.营造科学的外部氛围。

一般而言,非政府组织如果具备参与社会管理资质,那么其在能力上无可置疑,然而,很多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成效并非如人意。其中,社会管理环境是显著的外部影响因素。当前,外部环境创造最为关键的地方是对于法制环境的研究与创设。有学者认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需要立法性保障,体系化法制建设工作需要涉及组织的多个环节,包括:组织的成立、组织的运作和对组织的内外部监管等。还有学者表示,我国当前非政府组织发展尚且处于低水平状态,法制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因而,当前不适合进行大范围的改良,如果急于做出行动,既会有碍于固有制度稳定性的保持,也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融洽的外部发展环境需要公正准入机制的支持。既需要发挥正式制度的促进作用,也需要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促进作用,对制度环境进行适时调整,从而应对环境变化。

4.实现非政府组织多向联合网络。

协调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于网络管理模型的科学构建工作。网络模型具备多种特征,对其组织样式进行优化可以帮助降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所需成本,且对管理效果进行改进。构建网络管理模型需要关注两项任务:其一,非政府组织的介入、相互作用和动员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其二,鉴于协同管理的目的是提升所有参与者的预期管理目标,如果未能如愿,则会压抑参与者参与的积极性。依据我国政府组织构架情况,非政府组织协调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可以建立起多样化的网络体系,例如,同权利部门协同,从而获得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或者是同企业协同,从而扩大资源源头。亦或是同科研院所协同,从而获得非政府组织在专业上的优势。除此,同社区协同和其它非政府组织协同都是可以选择的路径,对于提升自身的社会管理能力,意义重大。

五、结语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2

最近几年,我国管理科学界对社会管理体制以及该体制的创新方面进行了为时较久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的观点比较赞同并且借鉴了何增科他的独到见解。社会管理体制应当是特指国家、社会针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管理主体事项在社会的生活、相关事务以及相关社会关系中的不同地位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相对应的运行方式而制定出的一些具有严格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或规则,当然还需要有一定的程序性安排,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社会各方面资源的协同下解决社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战略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直都离不开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对社会进行规范和指导,调节各类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是关系国计民生重大的战略问题。当前中国正处社会经济大转型的发展阶段,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迅速,利益多元冲突,社会问题不断发生,新老矛盾更迭交替,社会管理和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时代的变革使得人们的民主意识愈加的强烈,社会管理日益透明化和公开化,激发了人们对社会管理更多、更高的的要求。这些的种种现象,更加增强了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性。

1当今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1.1各阶层层级分化严重、矛盾不断

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结构是相当单一的。在当时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利益趋向统一,思想也是简单纯朴的,人们有同一目标,所以就不会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当如今改革开放等社会变革的迅猛来袭,导致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一切冲突的发生都几乎离不开利益这个根本性的因素,阶层利益的冲突所爆发的社会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民仇官”、“贫仇富”和“官压民”、“富嫌贫”等这些行为现象和心理歧视会严重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

1.2人口流动加剧,地区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存在着超过2亿的庞大流动人口,主要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流动。其中,农民工是人口流动的主流。每年有大量的农民工往返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他们由农村纷纷的涌向沿海发达城市,这就造成了人口地区间分布极具不均衡。城市的容量被迫的增大,而这样的后果就会产生社会福利保障、公平正义诉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治理等等一系列问题;相反的,农村劳动力紧缺,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也日益引人关注。

1.3社会信任缺失,价值观尚未达成共识

经济迅速发展,利益冲突不断,人情日渐冷漠。横亘在人们中间的是一座座无法翻越的象征着信任危机的大山,不仅仅是个体之间无法建立信任关系,人们对政府更是缺乏信任,充满着质疑。当一切都不在相信,一切都不敢相信,一切都不能相信的时候,谣言就会主宰社会,恐慌就会降临社会,动荡就会席卷社会。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变造成了既有价值观失去了共识,而新的价值观又没有真正的形成。没有统一的价值观的引领,社会的矛盾就会层层加剧,所带来的社会风险更是无法预估。

2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措施

2.1努力加强和完善对基层社会的创新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要充分考虑农村与城市的差别,现如今我国的居民生活虽然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农村与城市现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城乡在地域结构、生存方式、生在活方式等方面差异明显,广大农村地区在医疗、卫生、教育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城市。社会管理对基层的创新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充分向农村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重视和发展农村的医疗教育水平,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2.2改善网络建设、积极健康上网

中国庞大数量网民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要重视对网民上网的引导和教育,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正确的引导舆论,既可以激发网民们积极献言荐策的热情,政府又可以通过网络的平台听取民声,观察民情,了解人们的现实诉求,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参与到社会管理当中去,为党和政府的管理深入到民众心目中去。

2.3加强和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环节,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为提高公民的思想素质、道德文化的根本保证。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要重视对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素质,增强社会诚信建设,为社会管理打下一个切是可行的民众基础。

3结语

社会管理创新是制度的创新,是人的创新,要坚决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的根本利益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还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确立正确的方向和科学合理的路径,兼顾各方利益和发展要求,综合运用多项手段进行治理整合。党和政府要积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防腐倡廉工作,树立政府公信力,打造清正廉洁、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作者:商瑞兵 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

参考文献:

[1]吕志奎.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06:96-105.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3

1、将社会资本引入政治领域所进行的研究

(1)在对社会资本的解释过程中将其引入政治领域。解释过程主要是指在对社会资本的界定过程中将其引入到政治学领域。代表人物是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和肯尼斯•纽顿。罗伯特•帕特南将社会资本作为培育自由、民主的公民社会的基础,按照信任、内部规范、网络、协调合作、服务共同利益等要素构建起的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加强更大范围的社会互惠合作,从而更容易“使民主运转起来”。肯尼斯•纽顿则在帕特南观点的基础上做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社会资本是构建在公民之间信任、合作、互惠互利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之上的;是一个将家庭私生活与工作、社区管理中的公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是社会结构中有助于协调社会集体行动的社会关系。(2)在对社会资本的分析过程中将其引入政治领域。代表人物是詹姆斯•科尔曼和林南。科尔曼指出,社会资本通过社会规范、信任网络、公共利益等要素从而影响个体行动者,为社会结构中的个体行动者的行动提供便利。林南进一步阐述了行动者(个体或集体)如何在工具性需要或者表达性需要的驱动下与其他行动者进行互动,从而获取其他行动者的资源以得到更好的回报。

2、关于社会资本构成要素的相关研究

学者普遍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的、实体的、要素的有序集合。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包括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组织等。奥斯特洛姆则把社会资本看作是基于共同期望下,在知识、规则、规范达成认同基础上实现关系网络内部成员的良性互动。(1)关于关系网络的相关研究。部分学者侧重于社会资本中关系网络要素的研究。波茨强调社会组织内部个人凭借社会资本搭建的网络及服务结构内部个人的宗旨,可以在获取稀缺资源方面占有优势,侧重关系网络和内部人员资格的强调。帕特南主张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建立基于相互信任的纵向的和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并对破坏信任的人予以严肃惩戒。科尔曼强调了社会网络在培育社会资本中的重要性。林南则认为,社会网络是正式性较弱的社会结构的代表,在网络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利益节点,自我的社会资本则正是由嵌入这些节点的资源转变而成的。(2)关于社会规范的相关研究。制度、规范,作为规范、协调结构内部成员行为的重要准则,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要素,引起了国外学界的广泛研究。从规范的效用方面展开研究,科尔曼主张规则、规范与有效的惩罚并存,共同作为规范结构内部人员行为的有效形式。正如他所说“:在某些自治体的村庄、公社以及部落社会中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规范,限制某些行动,鼓励其他活动”;奥斯特罗姆则主张通过实现规则、规范、知识、期望的共享和认同来摆脱集体行动中面临的困境;福山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推进结构内部开展有效合作的非制度化规范;埃里克森认为,保持互利互惠的内部规范会推进组织总体利益的最大化。⑦(3)关于信任的界定。纽顿认为:“信任就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其他人不会故意损害你,而在最好的情况下,其他人将站在你的利益的角度采取行动”。

3、关于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互动关系的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帕特南(RobertPutnam)经过对意大利南北地区社会差异的调查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之间潜在的互动关系。北部地区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合作、公平公正的网络,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政府保持高效率、回应性、公平公正;南部地区则恰好相反,公民参与能力较低,参与意识淡薄,帕特南称其为“无公民心”。

二、国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

1、关于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互动关系的研究

学者们认为,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的关系。王强从公民社会的角度指出,发育良好的社会资本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前提,传统的家本位、伦理本位、依附权力的社会资本会严重制约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⑨;郑光梁则从政府回应性的角度指出,社会资本中所包含的网络、信任、互惠等构成要素,有助于在政治参与活动中实现公民之间、公民与第三部门、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与互惠合作,同时,社会资本的组织网络又可以整合各种利益和要求,为申张公平正义、政府善治创造基础。⑩因此,他认为社会资本可以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水平。胡洪彬从信任、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三个要素进行论证,指出信任可以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公民遵守社会秩序,公民参与网络的形成可以协调公民参与,推动公民意愿的表达和权利的维护。陶国根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角度指出,信任社会资本可以强化参与主体的相互信任,规范社会资本可以规范社会管理格局的秩序,参与网络可以推进社会协同机制的形成。刘雅静则从意识形态领域展开研究,她指出,信任社会资本可以培养政府及社会管理参与主体的责任意识,推动行政伦理建设;规范社会资本可以强化公民的自我约束意识;参与网络可以强化公民的集体意识、大局观念及政治参与意识。这一切,都有助于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样,良好的社会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资本的健康成长。陈述飞指出,良好的社会管理体系对培育社会资本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资本存量为创新社会管理创造了优良的社会土壤和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的广度、深度和质态都取决于社会资本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管理体系有助于推动互利互惠、相互信任的公民参与网络的构建,从而从强化信任机制、构建服务网络等方面推动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輯訛輥

2、关于社会资本构成要素的研究

在诸多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信任机制、社会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互利互惠、民间组织等,但是,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表述和解释方式。刘雅静认为,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是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輰訛輥唐贤兴从社会资本的性质和来源角度指出,人际信任、制度规范、关系网络和互利互惠都是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輱訛輥陶国根在探讨社会资本发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信任”社会资本、“规范”社会资本、“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赵曦对少数民族社会资本的内涵作出了界定,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道德伦理、宗族观念及民族和谐基础之上,蕴含于少数民族社会结构之中,并以成员间的信任和规范为保障。輲訛輥

3、关于社会资本发展现状的研究

从目前的社会管理实践看,社会资本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存量上来看,都未达到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相匹配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1)从宏观层面进行的理论分析。陈述飞指出,在目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社会资本的发展缺乏兼容并包,呈现出非理性化、分布失衡、成分杂乱交织的趋势。张凯兰通过对群体性事件频发并不断扩散的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信任危机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和谐,以法律制度为代表的制度化规范和道德规范为代表的非制度化规范普遍缺失,加之官本位思想突出和参与机制缺乏,致使社会资本存在严重问题。(2)基于实证调研的社会资本研究。张弛指出,北京大兴区城乡结合部在实行“村庄社区化”管理前,社会资本的状况是伦理缺失、规范失效和关系网络弱化。輳訛輥胡洪彬以浙江省为基地,采取试点的方式对浙江省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社会资本发育状况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在信任方面,从纵向来看,政府的公信力较高,但从横向看,民众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在规范方面,宏观上指导性规范较多,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具体规范不足;从参与网络来看,公民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缺乏参与能力。吴开松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道德伦理、宗族观念及民族和谐基础之上,蕴含于少数民族社会结构之中,并以成员间的信任和规范为保障、与传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内涵完全不同的一种资本形式。輴訛輥

4、关于社会资本培育策略的研究

如何将关于社会资本的理论创新成果应用到指导社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去,从而实现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1)整合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陈述飞、蔡潇彬、刘雅静都强调要整合社会资本,并从价值观、制度、社会等层面提出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公共价值),完善制度、规范,发展民间组织等第三部门等举措。(2)重构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部分学者侧重于对构建关系网络重要性的相关研究。吴东民主张将社区NGO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通过合作模式、信任模式、互惠模式来突破社区治理困境。张弛认为,通过强化社会关系网络,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可以培育社会资本,推动村庄社区化建设。张凯兰等学者侧重于对规范社会资本的重要性的相关研究,将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非正式制度,纳入到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当中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也有学者从完善机制的角度提出通过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来完善社会资本结构。胡洪彬从宣传机制、治理机制、工作机制和民间组织四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完善治理机制,提升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推进制度构建,完善社会管理的工作机制;加强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构筑社会管理的辅助平台等重要举措。輵訛輥(3)优化社会资本外在环境的相关研究。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资本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那么,通过构建适合社会资本成长需要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培育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途径。按照这个要求,唐贤兴提出通过完善法律执行,充分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及时回应民众需求,构建交流和沟通的互动平台等举措来适应和谐社会和社会资本成长的需要。(4)区域性社会资本发展研究。鉴于民族地区丰富的社会资本与政府管理能力的不足,在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更需要发挥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吴开松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人际网络、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增强公民参与意识、创新乡村发展的互惠机制等五项适合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举措。

三、社会资本视角下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评价

1、社会资本研究取得的成效

(1)研究是多层次、多视角、丰富和全面的。从研究的内容看,学者分别对社会资本的概念、主要构成要素、发展现状、培育策略及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从研究的视角看,学者分别从内部构成、服务功能等视角展开研究;从研究方法的看,学者主要包含规范研究,也包括实证研究;从学科领域看,社会资本的研究横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甚至出现学科交叉研究成果。(2)突出了应用价值。学者分别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为组织内成员提供工具性便利、推动组织内部成员的有效参与、构建组织内部成员的信任网络等方面对社会资本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和剖析。这样,更加明确了社会资本的研究导向,并给社会资本的研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社会资本研究过程中凸显的不足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是丰富、全面的,整个研究过程是深入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但随着研究的推进,存在的不足也逐渐凸显。(1)研究方法相对单一、滞后。目前,国内外对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规范研究或者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模拟法等许多研究方法并未得到广泛而有效的运用。(2)社会资本的测量未引起重视。尽管研究中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从概念到构成要素到培育策略,但却忽视了对社会资本的测量研究,如果不能对社会资本进行有效的测量,就无法了解某一区域的社会资本的存量,有效运用社会资本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3)缺乏对社会资本的个案和比较研究。社会资本的存量是受区域限制的,社会资本的发展具有区域性和发展不均衡的特征。在目前的研究中,除帕特南对意大利南北进行比较研究外,国内外没有其他学者从事社会资本的比较研究。在个案研究方面,只有国外的帕特南、国内的张弛、吴开松、胡洪彬三位学者从事过社会资本的个案研究,其余的学者基本没有从事过社会资本的个案研究。事实上,顶层的理论研究是基于个案研究的,否则,缺乏可信度和合理性。

3、创新研究的建议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4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多方参与;自主治理

一、政府发展的逻辑——善治政府的建立

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对政府来说,就是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即善治政府,目的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在实现政府自身发展的同时承担社会风险,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协调处理好社会关系,具体表现为有限政府和服务性政府的建立。有限性政府要求政府在处理社会问题时应对政府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和全面把握,明确政府应当做和适度参与的范围,坚持政府的有限参与。在经济生活中,政府应该协调好与市场的关系,将自身定位在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上,从大局上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严格控制经济交往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另外,要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协调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适当分配政府管理的范围,尊重社会管理的主体,共同发挥管理社会职能。同时,政府在为人民群众提供物质文化上的需求时,也应该及时关注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保障民生,排除影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只有人民安定,社会才能实现稳定,为一切社会发展打下基础。以服务促发展,实现对社会的管理。有学者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表达为服务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知识扩散,从一个较为崭新的角度叙述了政府管理的创新。认为社会治理是政府和其它管理主体在一个操作场域中共同实现的,从服务型政府规则知识化(主权让位于公共服务)、功能知识化(从官僚制组织到合作制秩序)、场域知识化(从中心边缘结构到去中心化)和角色知识化四个方面讲述了服务型政府知识化图景,服务型政府影响社会治理的范式不同于政府的权力型影响,它是以服务促管理、以合作促发展的新形式。

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逻辑——互信机制的建立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着重强调了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重要性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我国现阶段社会治理的格局。要实现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局面,就要捋顺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作为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政府应该赋予社会组织的管理主体地位并尊重其独立性,不能让社会组织成为政府工作的附属品;健全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完善管理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从社会组织准入登记到日常工作职能的发挥,政府各部门必须协调一致,保障社会组织的合法性并促进社会组织内部的严密治理,加强自律机制;推进落实对社会组织的优惠政策,就是鼓励社会组织积极与政府合作,承接政府职能或者购买公共服务,监督其民主性和专业性。对于具有代表性或国际经验丰富的行业协会,重点支持并大力宣传,鼓励行业间的交流合作,建立行业间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互信机制,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坚实的政策保障和物质基础。

三、社会发展的逻辑——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以日常社会生活层面面临的大量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问题为例,在大量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颇具影响力的公共池塘资源治理问题,即公共事物自主组织与治理的集体行动理论逻辑。他在自主治理理论中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一群相互依存的人们如何可以将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性治理,并通过自主性努力以克服搭便车、回避责任或机会主义的诱惑,最终以取得持久性共同利益的实现。在传统的治理问题方法上,人们通常认为要避免工地悲剧的命运,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实行彻底的私有化,要么集中政府权力,由一个集权的主体控制大局。而奥斯特罗姆则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了市场与政府以外的解决办法。她认为,人们通过自筹资金与自主合约可以实现问题的有效处理。虽然在现实的治理过程中远比理论上的博弈结构复杂,但却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路径。从此理论出发,社会管理在主体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能动性,推进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随着治理理论的兴起,政府改革的视角进一步拓展,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在多中心的治理结构中,要求在公共事务领域中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公民共同参与,形成相互合作、协商的伙伴关系和多维度的管理过程。只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的有限权力,鼓励和培育社会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切实保障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实行社会共同体的合作治理,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孔繁斌.服务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知识扩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02).

[2]张康之,张乾友.在共同体的视角中看民主[J].学习与探索.2011(02).

[3]张康之.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归宿[J].社会科学研究.2012(3).

[4]公维友,刘云.当代中国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理路探析[J].山东大学学报.2014(03).

[5]李成军.创新社会管理重在社会组织的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1).

[6]吴卓.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5

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主要在于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多种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合理发挥不同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能够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性、合理性。本文主要针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社会管理创新中多种社会主体的作用及其发挥策略。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主体;作用

社会管理创新中多种社会主体具有不同的作用,而如何正确发挥不同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热点事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找寻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的社会管理模式,使其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一、社会管理及其主体概述

(一)社会管理概述

社会管理,实质上就是社会组织与政府为了协调、运转社会系统,以此监督、控制、组织以及协调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与社会协调的各个环节的一种活动。社会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维护社会稳定、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公正、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规范社会行为以及协调社会关系等。从社会管理的本质上来看,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狭义的社会管理,另一种为广义的社会管理。狭义的社会管理主要为对思想文化、经济以及政治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进行管理,而广义的社会管理主要为对全社会的管理,主要包括对社会生活系统、思想文化系统、经济系统以及政治系统等包含在内的社会大系统进行管理。

(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主体分析

1.政府

社会管理创新中,政府不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社会主体,而且还居于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政府不仅具有公共服务职能、市场监管职能以及经济调节职能,其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政府正确行政自身具备的市场监管职能与经济调节职能,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社会发展奠定一个牢固的物质基础;还需要政府正确行使自身具备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公共服务职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得以提升,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②政府需要在社会活力激发、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维护以及利益关系协调等一系列方面充分发挥自身具备的作用,虽然一些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也能够对以上职能予以承担,但是政府具有主导作用。

2.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参与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①一种参与方式为协同政府开展社会管理活动,一方面积极主动的接受、参与政府委托项目,另一方面对政府赋予的一些职能予以直接承担。通过进入政府即将退出的一部分具体的社会管理领域,将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与政府保持一个共同管理协调关系。②一种参与方式为社会组织内部共同协调管理,联合不同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特长,在社会管理中协同工作,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3.公众

社会管理过程中,公众的参与能够进一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降低不稳定风险事件发生率。公众通过参与社会管理决策的制定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使公众能够进一步了解政府社会管理服务、政策,并予以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同时,公众参与到政府社会管理决策、实施的监督工作中,能够促进政府在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进一步改进,使公众与政府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还能够避免政府与公众在社会管理方面出现矛盾激化状况,加强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协调性,使政府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公众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合理处理,在此基础上化解社会矛盾。除此之外,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还能够增强其对社会组织的信任、理解,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影响力、公信力。

二、社会管理创新中多种社会主体的作用及发挥策略分析

(一)重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强化

1.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应当明确自身的职权范围,了解什么事务应当予以管理,什么事务不属于自身的管辖范围。首先,政府应当避免越位。从以往来看,以经济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应当将管理模式向“社会管理为主”转变,对于一部分不属于自身管辖范围内的领域应当予以摒弃。其次,政府应当防止缺位。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予以进一步加强。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社会管理的所有事务无法完全承担,因此在一些领域的管理、服务方面极易出现“缺位”状况,因此应当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合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缺位”状况。

2.重视社会组织发展的支持、培育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社会组织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进一步完善,立足于制度对社会组织生存环境进行改善,在此基础上使具备社会管理作用的社会组织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其次,政府应当加大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管理服务作用的支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委托相关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能够发挥自身作用的领域提供相应的服务,还要充分重视社会组织的合理培育、发展,这是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履行自身职能的主要体现。最后,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予以合理引导。政府应当对科学合理的制度、法规予以制定,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并提供更多的条件,使公众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强化,同时使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重视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1.解放思想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具有四项基本职能,即:表达诉求、社会监督、服务社会以及规范行为;其中,服务社会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能,其不仅能够使社会成员的一系列诉求得到有效满足,还能够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取所需。

2.强化培育

不同的社会组织,涉及的类型、性质存在一定差异。专业性、行业性、公益性以及学术性的组织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应当按照不同社会组织的不同特点、类型,对相应的方针、方案予以制定,对其予以相应的合理指导。现阶段,社会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城乡基层社会组织、服务类社会组织、公益类组织以及行业组织的快速发展。

3.模式创新

立足于全面评估,对评分细则、分类评估标准以及《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予以制定,同时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估委员会与专家库,委托第三方机构分类分批评估社会组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职能的发挥。

4.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不同社会组织在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功能予以明确;同时,对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资产界定、政府扶持以及登记管理等一系列事项进行合理规范。

5.加大建设力度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应当重视公信力的提升,只有提升公信力才能够获取公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通过服务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社会组织的知名度,扩大社会组织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使社会组织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中。

(三)鼓励与支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1.重视公众的诉求

社会管理过程中,制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方针政策时,不仅要对经济利益予以充分考虑,还应当对各方意见予以听取,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民意被倾听,使人民群众的诉求可以得到应有的回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管理的民主化,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

2.重视公众政治责任感的增强

通过加大人民群众的培训教育力度,逐渐提升人民群众的政治素养,使其了解与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管理相关程序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实现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化、合理化。

3.重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制度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基于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建立一个健全的相关制度,为公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提供一个有力保障。目前,现有听证会制度中,听证会运作流程、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参与代表们的选择步骤等一系列方面还缺乏规范性,甚至有随意性存在,应当应当予以合理完善。

4.重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意识的培育

对于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意识的合理培育,能够使公民树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依法办事以及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的观念,还能够增强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公众认识到幸福生活的创造,美好家园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实现,最终需要公众自身的努力。同时,对于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意识的培育,除了必不可少的教育、宣传之外,还需要通过实践进行培育,公众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自身参与社会管理的价值;因此,党与政府应当对社会管理体制予以不断的创新,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予以进一步扩展,从根本上发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

三、结语

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主要在于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管理创新中,不同的社会主体具有不同的作用,正确发挥社会主体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进程,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合理性;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选取合理的作用发挥策略,在此基础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作者:廖继超 单位:四川省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向春玲.论多种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05:89-93.

[2]罗振建,林华山.统一战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16-21.

[3]林卡,李勇,申秋.社会管理创新和推进多元社会主体发展的杭州经验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03:195-201.

[4]左梦瑶.浅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及其发挥[J].改革与开放,2013,18:85-86.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6

一、农村社会管理中面临的现实矛盾与问题

干部在群众工作中不能发挥先锋作用,组织在处理社会问题的关键时候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的村党组织出现了家族化问题,村党支部成为宗族或利益集团控制村庄的工具;有的村党组织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村党支部要开一个支部大会都很困难,开一个村群众大会就根本开不起来。村民自治在一些地方并没有起到真正作用,出现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止步不前的局面。制度衔接不够。虽然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建立了民主决策监督、联系群众民意沟通、群众诉求反映,以及乡务、村务公开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但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还不够,干部执行的力度还不够,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还不够,尤其是缺乏对干部的激励考核机制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等工作机制,导致社会管理工作和群众工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社会管理工作推进的整体合力不强。公共权力缺乏有力监督。一些村干部之所以能够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为家庭、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和小集团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关键在于公共权力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农民群众应有的管理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不到保证。农民利益诉求表达不畅通。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村庄内的信息是相对公开的,对于村务和自身利益,很多情况下,村民缺少的是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正是由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才出现了一些农民在实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的越级上访、甚至进京“告御状”的问题,给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压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管理中行政命令的彩色依然很浓,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主要是乡镇政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还往往习惯用计划经济的手段部署任务、安排工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化解矛盾、调处纠纷,不能很好地在领导方法上创新,公共服务上创优,为民办事上创先。

二、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社会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崇高的政治使命,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领导艺术,必须开拓创新,不断探索与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相契合的有效途径。转变社会管理理念。领导艺术上,实现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转变,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访转变,更加注重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工作方法上,实现由“堵”向“疏”转变,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方法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工作方式上,实现由少数部门负责向齐抓共管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员、全方位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一是通畅沟通对话渠道,完善领导接访、干部下访、网络对话、基层夜话等制度,保障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二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完善群众合理诉求反映、矛盾预防调处等长效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三是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参政、民主决策等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加强社会管理队伍。一是选好群众工作领袖,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农村各级领导岗位。二是配强社管工作干部,让那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具有相当说服和协调能力的干部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大有作为。三是提升社管工作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多岗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增强社会管理合力。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把问题化解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在基层,不能将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推向社会。二是坚持党政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三是切实加强领导,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责任、通力协作,形成社会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实际效果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五个结合”。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办实事、做好事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交民友,连民心,聚民智,惜民力,排民忧,解民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做到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打黑除恶,伸张正义,使老百姓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让老百姓有一个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安心生产、安全生活、安定发展。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乡、村干部开展增强群众观念、政策法制观念和勤政廉政观念的教育,使广大基层干部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发挥广大农村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牢固树立为民执政的理念。强化乡村便民服务管理调处帮扶救助工作,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工作机制”、“社会管理工作机制”、“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和“帮扶救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和村民代表“一事一议”制度,把村两委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取信于民。进一步规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共铸诚信生产,诚信经营理念,铸造“诚信”金字招牌,发展壮大村域经济,推动农民增收快富。进一步抓好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集体财产安全的管护,确保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并使村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快速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乡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加快乡村中小学校、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大建设。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内部管理,彻底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期盼的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农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吃药难、转诊处置难的问题,农民吃穿、居住、养老的生存保障问题,真正实现农民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由城镇转移到农村。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乡村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建设,着力纠正乱排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等陈规陋习,打造绿色生态、清新怡人的和谐乡村新环境;另一方面,把“打黑除恶”,“扫黄打非”机制引入乡村,使综治工作无盲点,法制建设无盲区,让外出务工者走得放心,干得安心,回得开心。倍加关注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首先要向外出务工者宣传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列法律法规,使外出务工者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好生命财产安全,其次要维护好孤残、五保、低保、特困、定补以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尽享改革成果。

作者:杨崇祥 单位:宿迁市社科联副研究员

第二篇

一、加强社会管理的法治理念

1.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在社会的所有构成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无论是宪法还是其他社会规则,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社会管理,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社会管理,就必须一切以人的正当利益为考量,根据人的需求来对社会管理进行科学设计,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依法管理。从根本上保障人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尊重和保障人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设法治、保障公正司法等的法律制度。在这些法律制度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建设的核心价值,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是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2.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在社会管理中兼顾“法理情”“法理情”是人类社会的规范要求和理性与情感的表达统一,体现了一定的道德水准和情感诉求。法律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由于社会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仅仅是严格依法管理也不一定达到法律所要求的最佳目的或效果。这时,就要求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以人为本,在社会管理中遵循法律规则的同时引入人性化因素,使社会在依法管理的同时兼顾情理。

3.依法行政,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基本前提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作为国家公权力的行政执法权对于社会来说就好比一把双刃剑,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和专门机关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者,但其一旦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脱离法律的控制便会变为公民与社会最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完善对行政执法权的监督体系,加强司法监督、执法部门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尤其要加强社会监督,及时对社会公众公开行政执法情况,畅通社会监督的渠道,使民众的诉求能得到及时的回应。

二、培育完善法治语境下的公民社会

1.加强立法建设保障公民参与目前需要着重完善保障公民参与权的普通法律制度,加快信息公开立法,因为无足够的信息公开,公民参与就会因为缺少指导而变的没有方向感。当前我国信息公开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规范依据不足以及各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混乱,《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这三部法律法规在保密事项、公开程序等方面的关系没有理清。因此,我国应当尽快起草《信息公开法》,使其作为一部特别法来协调各个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达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的目的,为公民行使参与权参与社会管理创造制度条件。

2.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选举是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一个国家选举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一要逐步扩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范围。确保选民能充分地了解候选人并拥有选择的余地,让选民能够真正的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出维护自己利益的代表。二要完善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制度。使人大代表能够与选民保持经常性地联系,以便其能及时反映选民的意愿和要求,更好地向选民负责,维护选民的利益。三要进一步落实选民对代表的监督制度。使代表能自觉接受选民的监督制约。

三、依法规范虚拟世界的社会管理

1.加强科学民主立法,完善法律体系首先,我国的大部分网络立法都只片面地强调规范秩序、维护安全,而忽视各网络主体的权利保护。其次,我国的部分网络立法都只是由权威部门自己立法,而没有征求大部分网络主体的意见,缺乏民主性。立法也没有经过专家的质证论证,不符合信息网络固有的特点和发展模式,缺乏科学性。再次,要对问题法律进行清理,及时废止那些可操作性差、与《宪法》相违背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颁布《互联网管理法》,宣示我国互联网管理的立法原则与目标。

2.明确管理部门,解决多头管理问题要解决多头管理问题,首先要避免多头立法,对同一具体的信息网络问题,要避免多个部门对其重复立法。其次,法律要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对于信息网络的管理职责,以避免因为部门利益而相互争抢或推诿对具体问题的管理。再次,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执法管理机构直接负责对信息网络的管理,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可避免多头管理的尴尬。

3.严格执法,使法律能够真正得以实施法律不仅需要被制定,更要得以有效实行。现在的网络不法行为越来越多,网络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隐蔽,网络信息安全危机越来越严重。在这一情况下,虽然信息网络法规被大量的制定,但仍是网络谣言四起,“网络水军”大量出现,网络违法问题愈演愈烈,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法律法规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

作者:刘文静 刘俊娥 单位: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第三篇

一、以社区为基础,夯实管理建设格局

通过建立网格管理组织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类界定、务实管用,灵活便捷、全面覆盖的要求,以“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中社区干部分片包户的片区为基础,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工作网络。其次是走访调查,明晰网格基本情况。全疆各街道社区制作了社区干部责任区划示意图、包户分布图网格图和工作流程图,通过社区包片干部和网格党支部书记共同开展调查摸排,进一步明晰网格基本情况,丰富网格图示内容。第三是整合资源,维护网格和谐稳定。新疆通过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整合“网格”内各类维稳资源,坚持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热难点问题进行解答,做到小问题不出社区、一般问题不出片区、突出问题不出街道、老大难问题不出。第四是发挥作用,提升网格服务水平。强化同一社区各网格间的相互沟通,切实创新为民服务的方法、途径、载体,共同推进社区服务品牌打造提升。

二、以宗教为依托,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新疆民宗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首先通过建章立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新疆自治区在各市层面成立统战宗教事务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各乡镇成立了统战宗教办公室,统战宗教干事全部进入乡镇党委班子,对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对涉及宗教领域问题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其次强化措施,依法管理宗教人士,管好信教群众。严把宗教人士的“入口”关,将后备宗教人士的培养、使用制度化,确保新疆宗教人士队伍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教诣、品德上能服众。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管理原则,依法管理宗教活动。第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不断提升宗教事务管理水平。深化宗教场所社会化管理,加强宗教场所管理民主化,将新疆所有的宗教场所民管会换届选举与村级换届工作相结合。

三、以法制为保障,化解社会进程管理矛盾

新疆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建立“诉调对接”联动工作机制,大胆实践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的新举措、新模式,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首先,以民事纠纷、案件为突破,搭建诉调平台,倾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全疆推进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配合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诉前引导调解,人民调解纠纷化解,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新机制,采用人员衔接、程序衔接、效力对接确诉调对接工作长效开展。其次,在刑事审判中拓展工作思路,延伸审判活动,注重宽严相济,推行刑事和解制度,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突出刑罚预防犯罪、改造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质功能。第三,在行政审判中努力探索建立化解行政争议、劳动争议新机制,力争把矛盾消灭在原发状态。充分利用联系会议制度,搭建行政案件协调处理平台,主动开展行政案件协调处理工作,促进行政纠纷的案结事了,实现了新收案件的“零上访”,达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

四、以督导为底线,推动维稳工作常态化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新疆政法委(综治办)突出抓基层,着力打基础,建立长效机制寻求突破,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夯实基础,加强社会管理探索创新,不断推动维稳工作的常态化。首先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不断推动维稳长效机制建设。新疆进一步提高维稳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在基层综合目标考核中的分值,将综合治理年终奖的发放审批权力逐级下放,既提高了基层组织落实责任的积极性,也树立了基层组织工作的权威性。其次依托人财物保障机制,不断夯实维护稳定的基层基础。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7

1、新型政社关系的构建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想要保证能够长远、和谐的发展,就要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职能进行划分,其最终目的不仅是要单纯的将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区分,更为重要的是将二者间的角色进行重新规划和定位,并且还要将其自身所具备的功能进行充分发挥。首先,就要积极主动的对政府职能进行有效转移,逐渐拓宽非政府组织的生长的空间,同时,对政府自身职能以及思想观念进行转变,是有效推动政社关系构建最为关键达到环节。其次,要构建完善的购买服务体系,不仅能为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还能获得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当中去,同时有效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效果以及水平。再次,还要建立起多层次的交流平台,从而有效促进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最后,要不断提升培训以及指导力度和水平,提高对非政府组织的建设水平。

2、新型政社关系的建设意义

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即社会组织)分开,有效的推动了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力度,这两者分开后,使得非政府组织本身建设得到了增强,其自身的主体意识以及作用也得到了加强。而政府部门的职能以及工作手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促进了社会发展建设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新型政社关系的建设意义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效地增加了非政府组织自身的主体意识,使其内部的凝聚力以及建设水平明显得到增强。其二,由于非政府组织的服务趋势在发生转变,使其自身的功能、价值以及作用日渐明显。其三,新型政社关系的建设推动了政府职能与工作模式的改变,使得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之间平等、公平关系越加明显。在没有进行政社分开之前,行业领域协会归属于政府部门,其中人力、物力、财力都是统一的,这就导致了内部结构有一定的缺失,通过分离改革以后,加强了行业协会自身的建设水平,逐渐形成了积极办会机制,使得行业协会得到大范围普及。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对行业进行有效规划,从而更好的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3、新型政社关系的建构机制

从整体角度上来看,我国国内的非正府组织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较为缓慢,自身能力不足并且具有诚信危机,不能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真实的作用。目前想要正确引导社会组织发展以及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就需要不断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其具备良好的能力并提高诚信度。现阶段,我国处在深化改革时期,社会管理水平以及科技水平在不断提升,因此想要保证新型社会关系的良好建构,政府与社会组织分开是基础,而对政府部门的职能确定是实际重点,政社之间有效合作是机制构建机制的途径,而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培育则是保证。构建出一种能够进行互补、共同承担责任,同时还要进行良好的分工合作,可以协调配合合作的机制,则是一种必然。这样既可以有效将政社关系进行很好的连接,还能在实践中推动政府组织的发展,充分促进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建设的水平和能力。

二、社会管理创新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1、社会管理创新中非政府组织具备的优势

首先,非政府组织本身就拥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有效补充政府部门中管理的不足之处。其次,非政府组织自身具有相应的专业性,能够有效提升社会管理的切实有效性。非政府组织的专业性不仅能对一些社会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并对其做出良好的预警。再次,非政府组织还具有志愿性,能够加强社会群众自我管控能力。同时,其自身志愿性就是对社会的自主性进行良好的体现,也是社会群众自我管控能力的直接体现。第四,非政府组织自身多样性,能够提升社会服务实际的覆盖范围。随着社会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导致了政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这时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有效的补充了政府服务在多元化、多样性方面的不足。最后,非政府组织本身还具有一定的民间性,能够处理解决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非政府组织不仅能够接近社会,了解实际民情,还能客观的表达群众的意愿,帮助其解决最为迫切的问题。并且能够切实参与到与民众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及分配中,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管理实际有效性。

2、社会管理创新中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

首先,就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的思想,帮助民众进行良好的自我管控能力,进而打造出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受到外国一些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人认为一旦非政府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势必会对社会带来影响,这就使得民众很难有效的对自我管控的组织进行依赖,因此就要帮助民众建立起通过非政府组织,进一步建立自我管控的良好意识以及自觉性。其次,必须要构建起健全的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保证非政府组织一些活动的开展都能够有法可依。这不仅能够使其拥有发挥社会管理作用的空间,还能释放其管理社会的力量。最后,能够不断提升非政府组织自身管控的能力,切实提升其自身服务社会的水平及能力。这是由于想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就要不断的提升自身能力,再通过相应制度以及体制的健全,加强组织内部成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满足政府或者是企业不能给予社会管理的实际需求时,才能提升非政府组织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从而为其自身发展获得更大的空间,更好的为社会管理贡献出力量。

三、社会管理创新与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未来发展

1、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面临的困境

首先,政府职能定位的不明确。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政企、政事、政社不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还依旧是大政府、小市场,这种导致非政府组织的主体性没有被很好的意识到,使得其自身特性不能被充分发挥,从而起不到作为参与社会管理中间桥梁的作用。由于政府职能定位的不明确,就导致了非政府组织得不到正常发展,对于自身定位也就不是很清晰,使得政府与非政府之间缺少有机合作,导致非政府合作精神的缺失。其次,非政府组织在登记、管理、准入等方面受到制约。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非政府组织涉及和倡导的社会活动不能有效开展,使得社会纠纷问题以及经费来源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一旦出现民众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能以法人的权益使其得到帮助。最后,非政府组织本身自律以及他律机制的不足。现阶段我国的非政府组织都缺少一定的监督机制,进而表现出非常严重的不对称性以及管理上的不足,造成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非政府组织自身自律的严重缺乏,其他监督机制定位不当以及行业之间互律性不足而导致的。

2、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非政府组织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已经成为了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搭档。第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这两者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相同的,即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帮助。其次,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优势上进行互补,也就是政府在某些方面拥有强制性权利,而非政府组织则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资金动员能力。这两者之间的优势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弥补了对方的不足之处,最终实现1+1>2的成效,因此,非政府组织就成为了政府部门的最佳搭档。

3、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路径

部分专家学者认为,非政府组织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中去,进而转变传统政治具备的权威性以及结构,让其在全新的前提基础上,重新获取政治合法性,同时还要将之转化成具有现代性意义并起到导向作用的政治核心。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非政府组织涉及的活动领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例如,扶贫范畴、教育范畴、生态环境的保护范畴、社会服务范畴以及社会保证范畴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社会服务范畴中,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比例相对较高,同时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也是非政府领域不断扩展的主要支撑力量。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完善和转变,国家也给予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而非政府组织一定会向更多的领域内进行延伸,从而有效的为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为提高社会福利而做出更好的贡献。

4、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建议

想要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水平和能力,首先,就要有效推动非政府组织自身良好的发展和建设。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非政府组织实际对于不同经济时期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其自身在社会管理中所占有的位置。其次,还要逐步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的水平。如,健全政府在进行购买非政府组织服务的机制,不断完善新颖的财税优惠制度和政策,以及加强创新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等。最后,要提升非政府组织自身监管体系。不断增强对非政府组织自身诚信水平的建设,还要充分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同时要加快对非政府组织的党建工作的管理步伐,进一步提升其登记管理以及监管力度,从而为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做出贡献。

四、结论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8

近年来内蒙古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上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调查鄂托克前旗基层社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基层社会管理网络,创新矛盾协调方式等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基层社会管理;基层党组织;鄂托克前旗

社会管理中基层的管理是基石,其既涉及到地方政府管理,又涉及到居民自治,是多元参与的动态复杂过程。

1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基层社会管理的现状分析

鄂托克前旗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总人口约7.5万,有蒙、汉、满、苗、回等族,其中蒙古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1%。全旗辖4个镇,68个嘎查村以及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分布零散,管理难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属于欠发达地区,鄂托克前旗虽然资源丰富,但就矿产资源和牧业来说,却缺乏精良的开采技术和销售渠道。总体来看,创新鄂托克前旗的基层社会管理,无论从区域还是经济角度来看,都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1.1鄂托克前旗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

鄂托克前旗紧抓基层党建,形成了党组织领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了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了鄂托克前旗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1.1.1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管理主体多样化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建文化的作用。鄂托克前旗通过建设“城乡统筹党建示范区”,在各级基层党组织中大力开展了每年至少一次的主题文化活动,主要包括生态文化、产业文化、服务文化等内容。此外,鄂托克前旗还在嘎查村实施了“年活百树”的增绿工程,支持和鼓励农牧民、社区居民发展农家乐和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每年定期举行现场手工艺品制作比赛,成功地构筑了党建文化品牌。在党建文化的影响下,使农牧民党员群众团结奋斗,积极进取,把党建工作与民族文化和特色及生态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二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鄂托克前旗在实施禁牧的嘎查,开展了党员干部“一对一”的创业就业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加大扶持力度,主动为农牧民创业和再就业提供信息和服务,同时,鼓励搬迁的牧民通过其他渠道来增收致富。除此之外,鄂托克前旗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党员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积极指导作用,调解了发生在农牧民、社区居民间的一些纠纷。三是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了“第一责任人”的领导核心作用。鄂托克前旗制定了基层党建工作计划、年度计划和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使各级党组织书记通过亲自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来了解农牧民的具体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攻克了制约农牧民致富发展的难题,最大可能地为农牧民致富铺平了道路。还开展了党务公开工作,制定了党务公开实施的细则,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基层党建工作在全旗的全面开展。

1.1.2创建新模式,扩大基层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管理的多样性、适应性、覆盖性

一是在农牧区社区中开展了“区协、镇管、旗统筹”的模式。鄂托克前旗的实际状况是地广人稀、对农牧民的服务不能及时到位,针对这些情况,建立上述模式,实现管理的适应性和覆盖性。二是在鄂托克前旗生态恢复区实行了“双联共建”模式。所谓“双联共建”就是在帮扶部门与结对嘎查间相互建立联系,针对建设生态恢复区的需要,转移农牧民党员的活动以及为转移农牧民就业、创业提供服务,使转移的农牧民能够稳定地再就业。三是在鄂托克前旗机关系统实行了“协作共赢”模式。在鄂托克前旗机关企事业单位,采用了“公推直选”的方式,重新组建相关部门党总支,并且明确其职能,这样一方面提升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另一方面在增强协作、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发挥大系统党组织的作用方面显示了优势。

2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不够完善

目前,鄂托克前旗牧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在完善,新型牧区合作医疗也在全面推行,但还有不足的地方:一是牧区普遍存在医护人才不足,医疗水平落后的情况。农村牧区的医护人员学历层次整体偏低,缺乏对这些人员的培训,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而且,人才流动大,有点成绩的就会很快进入城镇谋求发展。二是资金不足,牧区医疗投入不足。在牧区医疗机构中,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极其单一且简陋,医疗环境差,制约着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2.2基层社区管理压力较大,社区工作专业化匮乏

在鄂托克前旗农村牧区,村民委员会工作存在行政化、半行政化现象,削弱了一些社会组织的自治管理的能力,导致大量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事务积压到社区。与此同时,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制度的推进却明显不足。

2.3网络政务发展缓慢,信息安全缺乏保障

表现在:一是政务网延伸困难,阻碍了党建工作电子平台的搭建;二是即使有了网上信访业务,但效率太低,不能满足需求;三是建立了政务信息网,但是缺乏对网站信息的安全管理,存在隐患;四是针对突发性事件,不能够有效及时处理,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

2.4传统的矛盾协调方式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不相适应

鄂托克前旗基层党组织、党员虽然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发挥了一定的指导、协调作用,但在城乡社会转型期,城乡居民利益目前处于矛盾突发期,不同利益群体对各自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层次、分化、复杂的情况。通过本课题的调查,我们发现,鄂托克前旗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矛盾纠纷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来讲,由原来的城乡邻里之间的普通纠纷转变为局部与整体,甚至是干部与群众的矛盾;二是矛盾纠纷的内容也发生改变,过去主要集中在赡养、草牧、家庭等方面,而现在随着城乡发展,内容增加了农牧民维权、拆迁、征地补偿等新内容。

3加强鄂托克前旗基层社会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创新理念,找准社会管理切入点

社会管理的实质或核心是做好服务,服务是目标,服务是宗旨。首先,鄂托克前旗应提高事关农牧民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质量与水平。如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生产科技讯息及培训、农村文化建设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农牧民的生活,提高其水平,才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农民也才能安居乐业。同时,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现有文化室、阅览室等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的基础上,组织群众进行各种文化活动或比赛,增加群众间的交流与联系。此外,鄂托克前旗还需要整合基层各种资源,找到群众真正所需,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真正做到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

3.2推进“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整合基层服务资源

“公共服务中心”是鄂托克前旗目前基层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要进一步推进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与质量,发挥其主体职能。一方面要整合政府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承接村委会的一些服务职能,在村民自治、基层社会组织、集体经济等方面探索可发展的内容与空间,由此,形成基层的公共服务网络。同时,吸纳各类企业、组织参与本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以“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整合各项基层服务资源,不断发展区、镇、社区三级的服务网络建设。

3.3加强基层社会组织,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发掘社会组织的中介功能,加强社会团体的社会服务功能建设,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基层社会组织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掘其服务群众、反映诉求、调节纠纷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改变其传统的以老、幼、残、弱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情况,从而减轻基层社区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针对基层干部队伍水平偏低的情况,通过各种业务培训、学历教育、与当地高校合作的方式等途径,对基层干部队伍进行整体性、专业化训练,提升社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4建立网络信息应急处置机制,提高政务信息的安全性

第一,在鄂托克前旗农牧区应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普及网络知识及覆盖率,将政务网延伸到基层;第二,对于信访部门的干部也应定期进行计算机使用技术培训和观念指导,使网上信访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进而提高网上信访的办理效率;第三,鄂托克前旗应就政务信息安全研究建立网络信息应急处置机制,使党务在公开的同时能够保障其安全性。同时,要加强舆情分析,建立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完善对于网络的管理法规。特别是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舆情教育,提高其敏锐性和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

3.5强化社会矛盾调处,创新矛盾协调方式和手段

针对鄂托克前旗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应立足公平正义,通过建立和延伸有效的社会管理网络来解决。在基层社会管理中,要认真解决好城乡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合理协调各方利益与纠纷,要特别注意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争取在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把矛盾控制在初始阶段,防止矛盾与问题的蔓延与扩大,提高基层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宇洁 杨静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是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JZC13217

参考文献

[1]龚维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