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生态系统一个概念性的文献思考

商业生态系统一个概念性的文献思考

摘要:从对单一企业的关注到把目光扩展到相互关联的少数几个企业,再到今天以一个联动的视角去看待当下的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逐步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在梳理现有商业生态系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剖析,并从其产生背景、概念、结构与发展阶段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阐述,得出了一些主要结论,深刻回答了“商业生态系统是什么”这个问题。同时以腾讯公司为例,深入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四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商业生态系统;发展阶段;概念

引言

2021年7月14日,一则标题为《腾讯阿里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的消息迅速引爆全网,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讨论再度成为热点话题。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陆续有学者围绕商业生态系统对各类问题进行探讨。在中国知网上以“商业生态系统”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发现,截至2022年1月27日,共有1341篇相关文献研究。这些文献覆盖了商业模式、发展战略等,也有学者曾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过整理归纳。然而并未有学者从概念这个视角出发,通过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发展阶段等诸多概念性知识进行阐述深刻回答“商业生态系统是什么”这个问题,而回答这个问题是开展一切有关研究的基础。因此,对商业生态系统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明确其产生背景、结构以及发展阶段等架构出商业生态系统科学完整的概念是必要且必须的。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产生背景

(一)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本质即万物互联,其衍生技术诸如大数据与云计算不仅使得万物得以互联,更使得这种互联能够互动,不同企业与不同行业凭借互联网的这种联动功能逐步由零散的个体走向交叉的群体。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形如“供应商—企业—消费者”的价值创造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由诸多参与者组成的价值圈层。在这种联动式的价值圈层中,多种类的参与者之间持续产生交互效果,这种交互效果使得企业间的联动真正成为具有“1+1>2”效果的系统。同时,价值创造不再是直线式的,价值创造的主体也不再是固定的,不仅可以是企业,甚至也可以是消费者。例如,对于一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而言,给用户画像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工作。借助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企业可以高效地处理庞大的用户数据,从而能够更精准地定位自己的目标客户,大幅降低经营成本等。因此,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的发展作为技术支持推动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产生。

(二)企业间联合的需要增强

上述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间通过互联互动形成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可能。然而企业间的这种联动需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正是这种需求的出现才催生出了商业生态系统。一方面,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单个企业难以完成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超分工整合的发展促使这一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必须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与上游供应商确立稳定的供货关系。换句话说,消费需求倒逼企业联合,这种联合关系不断优化升级,逐渐演化为商业生态系统。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单打独斗”已经无法使企业有效应对竞争对手,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也逐渐认识到孤立生存面临的由行业界限、竞争等因素带来的局限性。为此,企业必须借助外部企业的力量,消除各个企业所形成的资源边界,实现资源共享。企业间的联合逐渐兴起,并且联合的范围逐渐覆盖各个行业,行业界限倾向于模糊,商业生态系统的雏形逐渐显现出来。

二、商业生态系统概念回顾与界定

商业生态系统,就是将原本应用于生物学的生态系统理论经过适应性演化应用到经济社会。Moore(1993)在研究中指出,商业世界存在着和生物界相似的道理。在生物界,当物种之间相互帮助时互惠行为发生。通过互惠行为,竞争双方都变得更加强大,更易于存活。这种生态原理让企业意识到促成互惠行为的重要性,企业需要尽力把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敌对关系转换为互助关系。在随后的研究中,Moore根据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的定义,类比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是由个体、组织、政府,以及用来规范商业活动的政策、规则等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学界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仍停留在类比的层面,大都沿用Moore提出的经济联合体概念。Lansti和Levien(2004)通过研究微软和沃尔玛,发现它们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公司所形成的网络的成功。公司所采取的行动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业务网络的健康发展,进而最终影响组织的绩效。在这种视角下,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始与商业网络密切相关,Lansti和Levien将其定义为由供应商、分销商和外包商组成的松散网络。至此以后,网络在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中被广泛提及。Zahra和Nambisan(2011)首先提出,公司的生态系统是指影响企业、企业客户和供应商的组织、机构和个人的集合体。接着扩展到整个商业界,提出了与Lansti和Levien相类似的观点,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一个松散连接的公司网络。Zahra和Nambisan(2012)进一步指出,商业生态系统不仅包括已经发展成熟的企业,而且还包括初创的新企业。这些成熟的企业和新企业发挥着不同但互补的作用。企业参与竞争的网络为其提供了资源、联盟合作伙伴以及有关市场条件的重要信息。这些网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业生态系统,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这个长期进化过程定义了行业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综合现有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有形的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无形的商业规则等诸多相关者组成的一个联合体。

三、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现有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基本沿用了Moore的观点,根据商业生态系统内参与者的功能不同通常将参与者划分为基石型、坐收其利型、支配主宰型、缝隙型四类,代表学者如丁玲、吴金希(2017)等。也有部分学者给出了与此稍有差异的划分,例如将商业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分为网络核心型企业、坐收其利型企业、支配主宰型企业、缝隙型企业,代表学者如李景怡(2016)等。第二种是在对比分析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商业生态系统参与者的功能进行结构划分。这类研究认为正如自然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那样,商业生态系统也有其特定的结构。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市场,代表学者如张凯旋。鉴于商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本文沿用第二种说法,并对此展开论述。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指的是发挥生产功能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角色。企业通过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造价值。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或提供不同性质的服务从事着各自的生产活动。消费者指的是上述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生产不是目的,消费才是目的。只有当消费者愿意成为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时,生产者的活动才有了价值。这些消费者并不一定是单独的个体,也可能是一个家庭、一个企业,甚至政府部门。从生产到消费是商业生态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显著的受益者。分解者是指那些从事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废品物资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专门从事分解活动,收购与处理废品的企业也被称为纯分解者。除此以外,有一些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具有辅助分解功能,分别称之为生产带分解者和消费者带分解者。市场指的是从事交易活动的场所,可以是有形的,比如集市,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线上交易平台。市场的存在使得生产、消费、分解成为一个流动的环节,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也运转起来。需要强调的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一个企业采购原材料属于消费行为,该企业把这些原材料投入生产制造成工艺品属于生产行为。在这里,该企业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四、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阶段

Moore(1993)指出商业生态系统需要经过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Birth(诞生)、Expansion(扩张)、Leadership(领导)、Self-Renewal(自我更新),并对每个阶段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具体阐述。在1996年的研究中,Moore将第一阶段重新定义为开拓(Pioneering),第四阶段完善为更新或死亡(DeathorRenewal)。之后的学者们仍然沿用四阶段法,只是不同学者对某一阶段的说法有所差别,但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本文以开拓、扩张、领导、更新或死亡为演进顺序进行具体说明。

1.开拓。当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被制定出来时,企业家们必须识别那些能够从根本上创造出更好产品或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创新,以此来培育一种比当前市场上任何一种方式都更有效的创造价值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他们必须以新的方式整合资源,重新定义客户价值,寻求可以显著改善产品或服务的机会。企业家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敏锐地捕捉市场机会。一旦发现能够给客户创造新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就有可能开始规划构建一个新的商业生态系统。识别机会和创造新价值是这一阶段的核心。

2.扩张。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发展后,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基本建立并稳定下来。为了争取更大规模的市场份额,商业生态系统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扩张。在这一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必须吸纳更多的参与者,比如新的顾客、新的供应商、新的分销商。扩大规模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弥补商业生态系统缺陷,培育核心竞争力,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提高参与者满意度。为大众所熟知的支付宝正是阿里巴巴在扩张阶段推向市场的,支付问题的解决极大地完善了阿里巴巴所处的电子商务商业生态系统,使得阿里的商业模式日趋成熟。

3.领导。经历了开拓和扩张阶段的发展后,商业生态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商业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化,其参与者在系统中的地位开始明朗起来。一些参与者占据中心地位,成为领导企业或者是核心企业,而另一些参与者则处于边缘,这些都是系统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然而这种地位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地位之争使得领导权的确立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话题。在这一阶段,企业应着力补齐自己的短板,为发展减负,增强自身竞争力。这样做既能完善自身,也有利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4.更新或死亡。商业生态系统在长时间的发展后会形成强弱之分。强势生态系统会威胁到弱势生态系统的发展乃至生存。同时,即使是最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更新、更先进生态系统的威胁。因此,处于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在这一阶段必须寻找改进的方法,为生态系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得商业生态系统获得转型或新生,否则便会被渐渐瓦解。

五、商业生态系统发展阶段的实例分析———以腾讯公司为例

腾讯生态系统作为当前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商业生态系统之一,也体现出了发展的阶段性。

1.开拓———初步形成腾讯商业生态系统。1996年,三个以色列青年开发出一套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即时通信的软件———ICQ。ICQ提供聊天、传送文件等功能,一经就受到了市场的追捧,短时期内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这一现象让国人看到了商机,许多效仿者在国内推出了与ICQ相似的产品,比如CICQ、网际精灵等,马化腾团队的OICQ正是众多中国化的ICQ产品之一。OICQ把用户内容和好友列表从客户端转移到了后台服务器,适应了当时中国网民大多没有个人电脑的实际情况。此外,OICQ软件体积非常小,大大提高了下载和安装的速度。这一系列的微创新使得OICQ在ICQ众多的模仿者中脱颖而出,上线不到半年就成为当时下载量最高的软件。而后因为域名的问题,OICQ更名为QQ。腾讯QQ及其用户共同构成了初期的腾讯商业生态系统。

2.扩张———占领市场。群聊功能的出现解决了多人之间单线沟通消息滞后、混乱的痛点,把QQ的热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摆在腾讯面前的又一个问题是如何赋予QQ人格化特质,QQ秀的诞生给予了答案。2003年1月,QQ秀上线。QQ秀其实就是用户在网络上的虚拟形象,在QQ商城中,用户可以通过购买帽子、饰品、套装等装饰自己的形象。这一举动看似简单,实则切合了中国网民的心理需求。在相对保守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大多数人在现实世界中缺乏做自己的勇气,这一需求通过QQ秀得到了满足。QQ秀的出现不仅为腾讯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且使QQ蜕变为一个有温度的虚拟世界。人们好像达成了某种默契,都要拥有属于自己的QQ号,QQ成为了我们与这个世界对话的窗口。在此之后的许多年,不乏有竞争者推出各种即时通信工具,然而却始终无法撼动腾讯的地位。可以说腾讯凭借QQ拥有了一大批品牌忠诚爱好者,大大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基本形成了微信推出前社交生态系统的竞争格局,为日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3.领导。在腾讯的成长史上,“流量”一词如影随形。谈起腾讯,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非业内人士,一定能够达成共识的便是腾讯拥有巨大的流量。国民级产品QQ为腾讯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是如何将这些流量变现困扰着腾讯团队。2008年,时任腾讯执行副总裁的刘胜义首次面向公众提出MIND模式。所谓MIND模式也就是现在为大众所熟知的精准曝光。与传统的单纯向外传播广告的模式不同,MIND更加强调广告投放的有效性。以QQ为代表的腾讯产品典型特点就是流量大、互动性强,这些特点使得用户生动起来。广告商可以通过筛选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区、学历等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基于筛选结果进行更高效的精准投放。这种模式一方面增强了品牌方投放广告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使得腾讯找到了一条区别于传统广告商的差异化路径。巨大的流量和多元化的互动使得腾讯在广告精准投放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腾讯一跃成为广告业务的领跑者。在这一阶段,腾讯认识到了自己在广告业务方面的薄弱,创造性地提出MIND模式,使得腾讯重新定义了互联网广告,牢固树立了腾讯的领导地位。

4.更新。2011年,腾讯公司未来的又一国民级产品微信上线。如果说QQ把即时通信软件的“华丽”做到了极致,那么微信当之无愧是把简洁做到了极致。十多年的发展中,腾讯凭借QQ吸引了大量用户,但这些用户相对来说年龄较小、收入较低,而微信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陷。微信用户几乎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职业群体,它真正实现了腾讯的国民化。自此以后,腾讯形成了以微信和QQ为双社交平台的架构,两条腿走路,稳步前行。但腾讯认识到未来的互联网世界绝不是靠这些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腾讯公司的未来或许在这个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之外。由此,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提出了“互联网+”主张。所谓“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看做一种工具,利用这个工具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2015年,“互联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到。此后,“互联网+”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如同马化腾经常说的那样,腾讯没有哪一天是可以高枕无忧的,现在的腾讯依然在不断探索、试错、迭代,在自我更新。相信腾讯可以为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小结

本文在综合分析商业生态系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刻回答了“商业生态系统是什么”这一问题,得出了一些主要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间联合的需要增强,并且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的发展为企业间的联动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生态系统应运而生。商业生态系统是由有形的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无形的商业规则等诸多相关者组成的一个联合体。从结构看,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市场。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开拓、扩张、领导、更新或死亡四个阶段,并以腾讯科技公司为例,对这四个阶段进行了细致描述,深入体会商业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在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如何进行互动。

作者:王娜 叶嘉宁 单位:湖北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