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环境污水处理的策略分析

农村生活环境污水处理的策略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从农村生活污水的概念与危害、农村污水处理现状等方面出发,详细分析农村生活环境污水处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当前部分农村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存在着没有构建完善的解决机制、运行成本大、负荷过高、缺乏完备的工作队伍等问题,治理部门应当从创新污水治理模式、建立完善处理机制等方面出发提高污水处理质量。

关键词:生活环境;污水处理;技术手段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步增加,污水处理十分紧迫。由于农村人口多,且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运行。但是,造成的污水问题非常严重,影响着生活环境。尽管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取得的成效却非常低。针对这种现状,污水处理厂需建立完善的排放机制,并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更好地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活环境水平。

1农村生活环境污水

1.1农村生活污水的基本概述。农村污水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如:厕所、厨房、洗浴室等;其二则是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水,涉及养殖业、水产和农产品加工等,甚至还包括日常的农田径流,这些污水中含有各种元素,结构复杂,无法精细的分类。

1.2农村生活污水主要特征。1.2.1 污水排放量小,呈现分散化。根据实际调查发现,80%的农村污水都属于生活污水,是由农村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所产生的,排放的总量较低。同时,由于农村居民地域的变化,生活污水的排放也会随之改变,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而且,当前对农村污水处理的方式也比较单一,缺乏科学合理性,容易造成排污受阻。如果在农村地域存在明渠,那么污水会朝着低洼处排放;没有明渠管道,则会直接泼洒,由天气自然蒸发污水。1.2.2 污水排放量不均匀。从数据统计分析,农村污水排放量处于不均匀状态。受到农村居民生活行为的影响,农村污水的排放量也会相应变化。在各个农村实际勘察后发现,污水排放最大量处于早晨和夜晚,即生活用水的高峰期,所产生的污水量也比较多。如早晨和晚上洗漱、厨房废水等。但是,农村经济的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污水的排放特点。

2农村污水排放的危害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具有点线面的特点,总体来看污水排放量还处于逐步上升阶段。大量的污水排放严重影响着农村生态平衡,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没有经过二次处理的污水,不仅会污染地表水体和地下河道,而且还会可能出现一些传染疾病,威胁着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农村生活环境污水处理工作异常重要,相关部门需深入调查,并制定系统化的治理方案。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基本现状

从现在农村污水处理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对处理技术的开发还不够,不能有效地对农村各地区生活污水进行精准的处理,进而造成水资源浪费。并且,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应用城市污水治理模式,耗费的资金成本高,治理效果也大打折扣。另外,农村缺乏高质量的技术人员,没有建立完善的治理队伍,影响着污水处理,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从后期的管理来看,农村并没有明确统一化的排放标准,无法形成生活污水的合理排放,严重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

4农村生活环境污水治理的方式

4.1创新污水治理模式,降低污水的危害。从全国各地区农村地区调查发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正处于不断上升阶段,每年的排放总量达到了8×108~9×108t,污水处理迫在眉睫。农村污水的主要源头是生活和生产,由于农村经济的滞后性,导致没有建立规范化的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出现了大量的污水肆意排放,制约着生态环境发展。因此,当地政府和污水治理部门需全面规划,设计完善的治理方案,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考虑到大多数农村地区建设资金和技术严重短缺,对污水管道的架构也非常困难,因此,政府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污水处理厂来规范处理步骤,提升工艺规模。例如,积极创新污水治理模式,根据实地环境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与方式。可以借鉴城市污水治理的方向和理念,创建新型的污水处理发展道路。考虑到农村污水的主要成分是磷、氮、钾,为了降低污水对生态的影响,政府可以专门构架“排污管道”,将污水直接引流到城镇污水中心,从而保护当地农村的环境平衡。可以运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建立分流管道,把农村各区域的污水统一输导在农地沼泽区域,如香蒲、芦苇带等,利用植物与微生物来分解和过滤其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源的目的。当地政府可以联合林业局,共同建造一个“自然与人工污水净化群”,通过种植特殊的植物,实现污水处理,降低管理的资金费用,保证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建立完善处理机制,提升治理效果。目前,集中式处理是农村污水治理的主要方式,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策略。集中处理则需要建立大型的“污水收集体系与处理厂”,对农村生活生产污水统一收集、输送、处理,并采取多元化的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运行,减少后期的管理费用,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实际上污水处理是一项非线性化的工程任务,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基于当下的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只有建立科学的控制模式,满足污水处理需求,确保污水处理机制的运行与维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例如,当地政府需配合污水处理厂,在农村各地区设立土壤地下渗滤系统,按照规定步骤有序地维护。首先,需要在农村每个节段安装“转接管道”,用于集中与分散污水,并导入扩散性较强的土壤区域中,借助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来降解有害物质,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实现物质的循环。这种处理方式所耗费的成本较低,能够大范围应用,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污水中的有益,增强土壤的肥力,也解决了污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也可以运用高效藻类塘治理手段,专门围建“菌藻池塘”,并定时的投放一些水草和菌类、藻类植物,并把污水集中在多个“菌藻池塘”中,利用光合作用,有效调节池塘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完善共生系统,强化净污效果,去除污水中的氮、钾成分,提高质量效率。所以说,针对农村生活环境污水问题,各部门需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努力解决污水污染问题,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

4.3运用高质量的解决方法,促进农村生活环境的绿色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污水排放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阻碍,需加强治理力度,维护农村生活环境。为了有效提升污水的治理效率,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确定科学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通过实际勘察与分析,制定有序的治理步骤,相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最大程度增强治理效果,减少环境污染量。例如,首先,政府需要组建“专业化”的污水处理队伍,引入技术型人才,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充分的资源与条件。其次,乡政府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农村环境讲座和会议”,让农村居民了解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学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污水排放总量。另外,还可以成立“监管部门”,监督污水排放情况,保证污水的合格处理,并且,环境监测站会派技术检测人员,进行全范围的勘测分析,保证工程运行。在技术多元体系下,也可以投入蚯蚓微生物生态滤池,借助蚯蚓分泌的酶,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5总结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呈现点线面的趋势,总体排放量逐步上升,直接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改善农村环境的现状,相关部门需制定科学的治理计划,遵循国家政策,并采取多元化的技术手段,严格把控污水排放,并加强日常监管,从而确保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雨 单位:保定市环境保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