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

一、出现水污染的原因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结合我国农村的特点与西吉县的实际情况,可以分析得出西吉县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㈠乡镇企业水污染

由于城市对环境污染企业的严厉制裁,许多效益较差、能耗较大、环境污染较严重且技术含量低的企业转移到了郊区小城镇,尤以造纸、纺织、煤炭、非金属矿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业为主。西吉县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县有多家马铃薯淀粉厂和相关食品加工生产企业。目前,马铃薯淀粉工业生产用水均来自地下水资源,据估算,每年约有250万立方米地下水用于马铃薯淀粉加工。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COD含量在0.6克/升~10克/升,生产过程中约150万立方米的污水仅通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后,直接排入葫芦河等流域,造成了西吉县地域环境的长期污染。高耗水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及其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㈡农村护水意识淡薄

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居住分散,按照传统方式生活,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几乎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措施,很难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六盘山区,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用水意识淡薄,相应的水污染情况更为严重。据了解,在西吉县农村生活用水普遍采用水缸(桶)盛放的方式,且大部分水缸无盖或无纱网遮挡,这使得细菌极易污染水体,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水缸水的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也就不足为奇了。部分落后农村人畜饮水仍采用大口井,大口井密封不严,甚至有的无井盖,灰尘、牲畜粪便等污物易落入井内,极易造成水污染。㈢农村水处理设施欠缺一方面由于西吉全县苦咸水、含氟水分布较广,水源净化设备采用传统的反滤层,耗水量大,运行费用高,水处理不够彻底从而导致净化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城市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也是造成西吉县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缺乏资金、技术落后、集中排放难以及监督管理难等,都是制约西吉县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二、水污染治理措施

㈠提高农民保护水环境意识

西吉县水资源短缺,可利用水量只占总量的62.5%,而且利用效率较低,浪费和污染严重,急需提高农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这就要求政府和乡镇领导干部加强对保护水环境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村干部,更要提高环保意识,起到表率作用。农村可建立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栏,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大家学习环保相关知识,邀请专家进行环保知识讲座等,使村民有机会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让村民明白保护水资源就是在保护自身健康安全。

㈡加强污染源控制

要加强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减轻水环境污染负荷,同时尽量避免污染物的分散排放,尽可能集中排放,便于统一处理。严格监控企业污水排放,特别是马铃薯淀粉加工及相关企业的污水排放。在村民中推广节水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在雨季集中组织村民进行雨水的收集与储藏,减少水资源用量。鼓励农民开展和推广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秸秆等循环利用。鼓励乡镇发展易操作、成本低的农村水资源处理措施,如通过坡改梯、截流沟等措施,减轻农田水土流失。

㈢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能力

按照全国“十二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在西吉县城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处,安排相应规模的配套污水管网。大力整治流域河道排污口,清理河道垃圾,有效整治河道水环境。可采取分期分批治理、搬迁等手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力度。重视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分期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加强河道和湿地生态修复,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逐步恢复西吉水系生态系统。

㈣采用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

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天上水”,高度重视再生水利用,控制利用地下水,采取措施积极引用境外水,缓解西吉县用水紧缺的现象。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可采用多效蒸发的技术,将绝大部分生产废水经蒸发、冷凝后,作为生产用水回收,循环利用到工艺源头,从而促进其规模化发展,关停加工产能较小的企业,加快重点企业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污染治理工程设施建设。在污水处理方面可采用氧化塘工艺、地下渗滤等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可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能力。

三、结语

西吉县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一个县,应实行开源节流,以点源污染控制为核心,着力开展保护水资源教育宣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改造运行、马铃薯淀粉加工业污染治理等工作。重视客水、中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强化污水处理能力,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负荷。

作者:马 玲 韩志勇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