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体系构建探析

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体系构建探析

布审计报告,公布政策落实与执行情况。根据审计报告来看,国家审计署对教育扶贫的审计主要聚焦于扶贫资金使用与项目建设两个维度,审计重点在于教育扶贫资金是否存在侵占、闲置、应用其他领域,或是项目建成后无法使用、进展缓慢等问题。例如,在2019年第二季度报告中,披露19个县存在“雨露计划”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不够精准问题;2018年第三季度披露20个地区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扶贫资金与项目未及预期效果问题。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披露具有一定督促作用,促使各地政府积极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但就现有审计结果来看,披露的多为合规性问题,对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查较少,导致实践中各地政府更多的关注扶贫资金如何使用不违规、如何盘活扶贫资金、如何避免扶贫资金浪费等,而较少关注如何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果与价值这一核心问题。因此,有必要改进现行绩效审计体系,明确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与目标,构建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计合理审计程序,强化跟踪审计,切实发挥审计效果,保证教育扶贫资金价值充分发挥。

一、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体系设计

1.确定审计重点,提高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针对性。当前,教育扶贫资金的使用分为计划、资金分配、使用以及跟踪评价四个阶段,因此,在绩效审计中,可依据教育扶贫资金运行不同阶段,明确审计重点,提高审计针对性。各阶段审计重点内容及重点如表1所示。根据上表可看出,各阶段资金运用情况不同,因而审计重点也有所不同。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应当关注立项是否契合国家扶贫政策,同时还应关注资金使用计划是否详细,实践中是否按照计划推行项目等;资金分配阶段,审计人员应注重教育局、财政局是否按照确定的方案分配教育扶贫资金,以及资金到位时间与数量;资金使用阶段,该阶段是体现教育扶贫资金绩效的关键阶段,也是审计的核心所在,在资金绩效审计中,既要注重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性,同时也要注重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价值;跟踪评价阶段,主要检测资金应用一段时间后是否发挥应有效益,是否可持续产生效益,审计人员还需提出建议促使单位采取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发挥审计的效用。

2.确定审计目标,构建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教育扶贫资金作为助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切断贫困传递的重要资源,如何发挥资金效益是关键。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核心在于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提高资金应用效益,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在具体审计中,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对教育扶贫工作的制度设计与执行进行审计,了解教育扶贫采取的措施、实施计划、职能分配、工作执行情况及扶贫效果,对内部设计、工作执行提出优化策略,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在确保教育扶贫资金使用合规性的前提下,对资金使用经济、效率以及效益进行审计,经济方面是确保资金使用性价比,即支出少部分钱获取同等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效率是提高时间、物料、人力、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投入的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价值;效益方面是促使扶贫工作朝着预设目标奋进,推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确定审计目标的基础上,选定合适指标构建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确保审计工作开展的逻辑性、全面性。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3.审计程序设计,保证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效果。在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要有明确流程,从掌握情况到绩效评级再到提出绩效优化策略,切实保证审计效果。首先是通过实地调研,掌握该地区学校数量、贫困师生人数、教学现况、教育扶贫项目等。其次是从制度设计与执行两个方面检测教育扶贫制度有效性,制度方面,主要关注当地政府是否制定有与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对应的制度或采取何种措施、地方配套措施是否合理、工作开展是否有完善的规划支撑,执行方面,关注教育扶贫工作执行是否精准到位、责任分配是否明确、监督机制是否的当、是否制定考核机制保障工作效果等。再次是从合法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对教育扶贫资金绩效进行评价,不管是哪个维度的评价,根本目的在于发掘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出优化策略奠定基础。最后是基于评价结果,从中挖掘具体问题,比如,若政府制定政策与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导向不符,则帮助其纠正;若扶贫工作执行结果与预期相差较大,则帮助其找到问题原因,理清问题根源在于制度设计、执行方式或是其他方面。在明确问题基础上,还需结合当地实情,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提高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及时止损。

4.强化跟踪审计,确保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结果整改落地。跟踪审计是最后一道流程,应通过多部门联合审查,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形成整改合力,确保教育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结果整改落地。首先,制定多部门联动审计整改机制。审计部门应将审计结果与督察部门信息共享,通过资料分享、情况沟通,与纪检、检察等多部门形成联动,一方面,构建审计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由财政、发改等部门依据审计结果与建议,提出问题对策,例如,对于贫困地区教育扶贫资金供给不平衡的情况,财政与发改委两部门可依据审计建议,对扶贫教育资金进行合理规划,解决政策落实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监察体系,审计部门定期检查整改情况,并将结果呈送至市政府、人大常委会以及上级审计部门,同时配合人大对问题进行检查,并督促整改,确保审计结果整改到位。其次,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审计部门可通过书面公告、政府公报、新闻会、电视媒体、微博微信平台、举办审计开放日活动等多渠道公布审计结果,加大信息公开范围,详细披露扶贫教育资金效益情况,满足民众对审计结果的知情需求。通过扩大审计公告范围,扩大审计影响力,以此实现倒逼作用,提高整改效果,保证整改落实到位。

二、结语

“审计:一要有重点,二要有深度,三要有步骤,四要有成效”,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传递的关键,对贫困地区健康长远发展意义非凡,因此,对教育扶贫资金的审计除了合法合规性外,还应关注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保证教育扶贫政策落地,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助力。

作者:何辉 单位:上高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