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日益变化发展,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模式暴露出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工作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简要叙述,再对目前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希望文章所分析探讨的内容以及优化建议可以给读者们一些启发和思考,也希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改善不足,促进事业单位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建议

一、概述

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财政统一拨付事业经费设立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随着时代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大部分的事业单位的经费已经由原来的单一财政来源向多元化来源方向发展,但是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占比最大的还是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具有服务型和公益性两大特点,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公共事业产品,可以说,事业单位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政府部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主要有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及其沟通和内部控制监督五大要素组成,在事业单位中表现为与行政、管理、财务会计系统合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等。内部控制通过对各类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基本职能、提升服务工作水平,最终有助于实现单位总体目标。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及意识普遍较弱。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内部控制环境基础弱、对内部控制认识理解不到位的现象。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看法非常片面,仅仅停留在财务部门层面,以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门的事,和其他部门关系不大。这种浅显的认识使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单位内部宣传不到位,以至于事业单位各部门员工没有充分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过程中各部门配合度不高,实施效果不明显。加上相关制度要求不严格,有的内部控制实施环节过于放松,甚至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现象,最终影响到整个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基本上都不能达到预期水平,对事业单位管理活动的促进效果差,对资金管理使用效率提升效果一般。总之,在缺乏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基础以及员工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的事业单位中,其内部控制普遍难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不到位。由于事业单位的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运用于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开展的各项活动项目均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因此,各种经费开支类别多、项目资金额度有大有小,需要有效地监督与管理项目经费开支情况,才能有效保证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然而,部分事业单位都存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督力度不够强、资金审批环节不严谨、项目预算控制不到位、固定资产采购管理不到位以及活动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不强等等。负责这些涉及财政资金的使用工作的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由于没有强烈的监督意识,在资金审批以及费用报销流程中不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定,对待凭证票据核查不严谨,不仔细了解开支费用的具体交易过程,导致某些工作人员在项目资金和费用报销方面谋私利,出现不同程度的违规情况,给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造成了流失。长时间的监督管理松懈状态下,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低,部分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越来越严重。

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程度低。财务会计管理是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部分,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在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利用信息化技术去管理财务会计工作,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各地的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也不在同一条线上。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还没有完全实现电子信息化,加上其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也比较低,会计凭证处理不规范不及时,固定资产管理管理效率低,造成不必要的购置及资产闲置,还有在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专项资金挪用、侵吞公款现象等等。财务信息化水平低给部分职业道德水平低的人提供了人为操作的机会,因此,造成事业单位在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低,财务风险高。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

1.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及单位内部全体员工有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够很好地实施并且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前提。事业单位需要加强所有人员,上至管理人员下至普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在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培育诚实守信、纪律严明、公开公正、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和谐关系,提高工作上的配合度,有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单位管理人员要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公正廉明,正确使用自己的手中的权力,以身作则带动下级职员遵纪守法,按相关的制度规定执行每一项工作。比如严格审批项目资金,严格遵守财务费用报销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相关制度,严格把关招聘岗位人选工作,避免某些管理人员利用其职位的影响力施压,而聘用不符合招聘要求的人。此外,事业单位还要严格执行权责制度,合理分配权力并且建立健全相应的权力约束机制,减少各种利用权力谋私利的现象发生。

2.重视且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中所存在的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各级事业单位都需要重视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工作,完善监督体系,强化监督部门的工作,提高对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避免一切形式主义,避免监督环节中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敷衍了事的现象。只有严格监督,才能有效地保障内部控制实施到位,才能促进内部控制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监督部门以及监督人员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重大项目的监督,重点关注资金往来情况,关注是否有不合理的大额费用支出,是否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夸大项目建设费用。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监督审计评估工作,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引入外包审计机构,共同参与重大项目的资金审计,保证项目资金高效使用,有效规避各种违规行为,有效保证单位的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除了对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督审计,还要监督日常的工作,比如采购部门的各种物资采购工作,需要严格监督其执行采购单位物资的流程,合法招标,合理使用资金,避免资金浪费以及各种暗中操作。

3.提升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水平。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单位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各级事业单位应该顺应信息时展潮流,根据其拥有的条件基础,积极提升适合本单位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单位要及时升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工作集中到信息系统平台上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事业单位各类管理信息在平台上畅通连接。比如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利用财务相关的系统软件进行电子发票的管理,对单位所现有的固定资产信息进行记录动态管理更新,设置各种相应的流程对费用报销工作实施网上审批报销,对各部门的报销额度进行实时更新以方便查询报销工作等等。这些信息化的财务处理流程将大大提高财务工作,减少烦琐的基础性会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财务信息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人为操作的空间,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有效降低财务腐败现象的发生率;还有人事系统平台,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日常工作考核以及人员流动的信息更新等等。总之,事业单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利于提高内部信息的流动性,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效率。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效率是各行各业实现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组织,必须要重视工作效率,重视管理水平,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发挥。要善于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及时解决问题,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增强单位全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以降低违规现象的发生概率,还要加快提升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利于提高单位各项工作效率,最终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积极发挥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友忠.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经贸实践,2018(04).

2.何伟.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财经界(学术版),2019(07).

3.郑文茜.全面准确理解好执行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议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20(09).

作者:杨文晋 单位:山西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