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法范例

课堂教学法

课堂教学法范文1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任务和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老师提出问题,以疑导读;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讨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并根据讨论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而且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打个形象的比喻:启发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另一方面,老师也往往会在学生的讨论发言中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教学思路。比如对《诗经•王风•黍离》中“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解释,这里的“何人”是指悲伤故国覆亡的周士大夫?还是导致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抑或是指其他的什么人?历来有多种看法,而这个问题是理解《诗经•王风•黍离》一诗思想内容的关键。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首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解读诗歌,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启发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横向交流,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共同提高,也容易让教师有意外的收获。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它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内容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可以结合自已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历史背景、作家活动场景等生活细节及民俗风情的描述,带动学生自觉地进入到文学发展的历程之中,让他们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和深厚意蕴。这种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情境教学法特别适用于抒情色彩较浓的作品。中国古代是诗歌的国度,泱泱诗国,浩浩诗海,别具魅力的诗歌不胜枚举。我们在讲授意境优美、感情丰富的唐代诗歌时,往往采用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等方式,带动学生进入历史语境。譬如,在讲初唐张若虚的诗歌时先播放中国古代名曲《春江花月夜》,让优美的旋律在教室里荡漾;接着鼓励学生随着乐曲尽情地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幅他们心目中的春江月夜图,身临其境耳闻其声地去体验、感受;然后再辅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实践证明,学生们往往会被优美动听的乐曲和充满感情的朗读所感染,从而更加容易理解思妇游子之间的离愁别恨。又如,我们在讲解先秦庄子的《逍遥游》时运用漫画制作课件,将作品内容以不同的漫画形式加以呈现,摒除了课堂上枯燥的纯粹讲解和单一理解的形式,使作品内容形象化,而这种视觉上的刺激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大提高。当然,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尽量使学生受到吸引。

三、演讲辩论法

演讲辩论法其实是问题讨论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将某一中心问题分成正反不同的两种观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通过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演讲辩论课的选题必须是学界有争议的命题,难易要适当。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尽可能多地掌握对立双方的材料,并形成自己鲜明的倾向性。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一诗到底是游子诗还是思妇诗,各家见解不同。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三大阵营,即“游子诗说”组、“思妇诗说”组、中立组,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各自所持观点,紧密联系文本和已有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思考,分头准备辩论材料,展开自由辩论。课堂上可由部分持中立观点的学生分别组成评委和观众,教师或充当辩论赛主持人,或作为评委之一,充分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最后对整场辩论赛作出评议总结。演讲辩论教学法使学生在辩论准备过程中接触到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信息,课堂上的唇枪舌剑也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为活跃,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学生对辩论式的课堂兴趣逐渐高涨,有些原来较为内向的学生被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最后也积极参与到了辩论之中。这种教学法越来越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四、参与表演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有些作品内容具有较为突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特别适合用表演法来进行教学。戏剧最适合让学生进行组合性的表演,所以讲元曲时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表演机会,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情感和创意投入到具体作品的不同情境当中。由于有学生的直接参与,加上这种表演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某种程度上也暗含了一定的竞争性,因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对此关注度也较高,上课时注意力也就特别集中。比如,可以在讲解王实甫《西厢记》的过程中让同学演张生、莺莺、红娘、老夫人等。有些同学非常投入,不仅自己制作或借用服饰、道具来增强表演效果,而且还能够在戏剧情节的处理上注意环环相扣,把风流俊雅的张生、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莺莺、机智泼辣的红娘等表演得惟妙惟肖。表演法运用得当能促进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地建构知识和拓展思维,进一步准确地体味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魅力,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社会环境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组织表演,将参与表演变成理解教材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增强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课堂自然会备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自然也会比较好。表演教学法既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协同发展,又能保证古代文学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法的运用对学生或教师的表演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它却是凸现教师教学风格和独特魅力的重要手段。#p#分页标题#e#

五、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法是指教师以文本内容为中心,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形成小课题,集小课题为专题,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查找相关的学术文章,掌握学界的研究现状,并据此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及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扩大课堂知识信息量,拓宽知识平台,培养创新思维,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研究性教学法比较适合用在对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上。孔子提倡“诗言志”,汉代人在《毛诗序》中进一步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魏晋南北朝开始进入文学自觉的时代,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诗学理论的探讨不断涌现。陆机提出了“诗缘情”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这是诗歌本体价值的回归。从此,中国诗歌理论就有了两种并行不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多阅读《毛诗序》、《诗品》等古典诗学的理论名著。中国古代文学时间跨度长、空间广,兼顾学科知识也非常多。要使学生在短暂的大学时代有较多的收获,教师不仅要向他们传授知识,还要向他们传授思考问题的方式及学习的方法,是“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其核心是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做到这点,教师自己首先应积极地参加科研活动,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尤其是文学史上那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重要的理论问题,包括对一些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学术追踪等,将这些成果链接文本,引入课堂;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适时关注学术动态,使教学内容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最终实现“以科研促教学”。比如,可以在讲解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研究论文,如《近五年来我国古典接受诗学研究述要》、[2]《试比较〈孔子诗论〉与〈诗学〉的异同》[3]等,这样做可以增强专业教学的学术性。

课堂教学法范文2

【关键词】高职音乐;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一、“翻转课堂”的理论来源以及与高职音乐教育的关系

翻转课堂理论需要有四个原则作为基础。第一,是要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安排,让学生能够更加合理地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第二,是要不断丰富学习素材,通过多种形式去获得知识,并且老师应该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比如问题引导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从而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第三,学生应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并且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水平,但是可能存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情况,这就要求老师能够通过不断的引导和帮助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第四,强调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有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合作,获得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环境能够变得更加社会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音乐教学属于艺术教学的范畴,艺术教学最应该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锻炼。“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音乐教学的特征相符合,在开展“翻转课堂”时,老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并且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水平,把握好锻炼和实践的时机。这就要求老师努力打破教学环境的局限,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除了重视课堂学习环境的营造之外,老师也要积极的开发课下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在活动的刺激下获得激发,这些都是保障高职学校音乐教学高效运用“翻转课堂”的基础条件。

二、充分理解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的概念是由美国学校“林地公园”最早提出的,一经提出就被全世界各个教育领域认可,开始教学制度改革。由“翻转课堂”的教学观念又引申出了许多教学观念,比如师生关系的翻转、课堂形式的翻转等,但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老师根据教学环境和实际情况做出及时调整和改变,才能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翻转课堂开展的基础就要让教学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更加智慧化。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趣味化,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学习,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很强的个性,对老师强行灌输的内容往往会产生很大的抵触心理,所以老师需要做到引导学生解放天性,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进行音乐学习、受到音乐熏陶。在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中,学生都更加喜欢自主学习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方式,所以作为音乐老师需要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和自我表达。以乐理、视唱教学内容为例,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重视这两部分的结合,保证这两个环节的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的感官中听和说这两个器官的联系最为密切,而音乐又是建立在听觉上的一门艺术,所以提高视唱能力的关键就要提高听音乐的敏锐程度,并且要做到用心聆听,做到内心与音乐情感的共鸣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听觉感受。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听”的能力进行充分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觉水平。音乐以乐谱为基础,乐理知识又是音乐的理性归宿,视唱是将乐谱符号表达出来的方式。在进行视唱之前,首先要确定市场的调性、牌子、节奏、音乐术语、音乐符号等,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乐理知识作为基础才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乐谱内容,因此可以说“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但是作为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枯燥的感觉,而视唱又能为乐理知识实践提供机会和平台,所以在进行乐理视唱课程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乐理知识以小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观看,在课堂上只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视唱练习,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进步和提高。

三、高职音乐教学的现实状况

高职学校中的学生,往往文化课水平较低,更加重视艺术追求和艺术修养,所以他们的乐理基础、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许多学生的乐理知识基础较为薄弱,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和培训。但是高职学校中的音乐教学往往都是集体化教学,对学生的针对性不强,这就导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难以得到满足,教学质量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音乐教育的定位不准确,对音乐教育的对象认识狭隘。音乐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音乐课程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在高职院校中进行音乐教学应该本着平等的教学原则,但是往往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高职音乐教育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在许多高职院校中都存在教育工作管理效果不佳的情况,高职音乐课通常会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并没有专门的音乐教研室或管理队伍,这就导致音乐教育不被学校教学工作组重视,导致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有很多问题隐患。

(三)教材的建设和选用不合理。由于在高职院校中音乐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课程的专业性不强,教材选择上可能会出现选择不恰当、教案不标准等情况,造成音乐教育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比如在进行乐理视唱教学时,对教材依赖性较大,并且受课堂时间的局限,老师开展互动和实践教学的时间较少甚至没有,这就造成学生不能及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表演相结合,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四)师资力量薄弱。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教师团队往往来自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或者表演团队,他们通常需要去应付很多私人表演活动等,很少会参加一些关于音乐教学的专业培训。许多年轻的音乐教师会让课堂的趣味性大于教育性,这也会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五)学生学习压力过大,音乐课让路。很多学生认为音乐课是一门不同于文化课的课程,音乐课可以用来放松和娱乐,这就造成学生对于乐理知识等一些理论性知识学习不够重视也不够积极。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家长更加重视技术类课程,造成学生不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音乐。

四、高校音乐的翻转课堂应用思路

(一)课堂教学流程上的翻转。许多高校,老师通常会对重点以举例子的方式进行讲解,然后再进行总结归纳,这是传统教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但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下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开放性思维的养成。翻转课堂最基本的就是要打破这种死板枯燥的授课方式,充分保证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乐理教学中,许多乐理知识都是相关联的,老师可在讲新知识之前,利用旧知识点做铺垫,从而引出新的知识点。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在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其他同学尝试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打开,对正确答案的印象更加深刻。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思维始终保持高度集中,并且也能够保证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内容上的翻转。在传统的高职音乐课上,老师的教学内容往往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授课,这样就会导致课程内容的安排过于枯燥,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应该努力丰富教学的素材和教学资源,让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能够被音乐教学所吸引。在新时代背景下,老师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更多,所以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好教学资源,不过分依赖课本上的内容。此外,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努力丰富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去寻找优美的曲目在课堂上分享,鼓励学生说出自己选择分享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鉴赏能力。

(三)课堂教学形式上的翻转。音乐课是一种借助声音表达艺术和传播情感的课程,在以往传统的音乐课上,老师往往只局限于激发学生听觉上的享受,而忽略了对其他感官的刺激。在数字多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授课应该更加多元化,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受到的感官刺激也应该更加丰富,比如借助VR技术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多感官、立体的音乐享受,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歌舞视频,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上都能够得到熏陶和培养。多种教学形式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选择余地,从而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有助于学生将感性理解转变为理性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收获。

五、翻转课堂音乐教学的意义

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水平有较高要求,所以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不高。在传统音乐教学中,老师更加重视学生怎么唱、乐理知识的背诵,而翻转课堂则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学习。但是在开展翻转课堂时,老师也要注重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如教学评价机制就是能够应用在翻转课堂上的一种评价方式。在翻转课堂中,老师可以对学生分享曲目的认真程度进行评分,从而激励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

六、结束语

翻转课堂的教学观念能更好的满足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虽然已经有了很多可供参考的教学经验,但是老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变,从而保证翻转课堂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开志.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黄河之声,2019,541(16):106.

[2]张明明.高职音乐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探析[J].中外交流,2018,(029):66-67.

课堂教学法范文3

关键词:PBL教学法;微课堂教学法;胸外科;护理教学

胸外科护理学是目前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因其手术护理多样性、病种繁多,往往使得护理学生对相应知识点难以理解和掌握,故如何提高胸外科护理学生的素养是一个难题[1-2]。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主要涉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等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剖析,易于被学生所接受。而微课堂教学法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对指导教师课堂内外相关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可达到反复播放复习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3-4]。我院胸外科应用两种教学方法对护理学生进行教学,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月间在我院胸外科实习的66名护理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人。对照组中男3名,女30名,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9±3.1)岁,文化程度:专科生6名,本科生21名,研究生6名;观察组中男4名,女29名,年龄19~26岁,平均年龄(21.2±3.9)岁,文化程度:专科生7名,本科生19名,研究生7名。两组在性别比、年龄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选择胸外科两名主管护师作为此次教学研究的带教指导教师,两名指导教师的年资、临床经验等方面相近。对两名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相关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教学方法并保证能将相应教学方法应用于日常护理带教中[5]。两名指导教师随机选择一组作为此次的授课对象,其中对照组采用微课堂教学法,即在开通以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为名称的相关网络教学平台,借助平台和相关学习软件,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微课堂中案例涉及胸外科相关护理基本知识、实际操作方法、患者实际心理评估与干预方法、沟通技巧等,如对于临床实际案例中常见围手术期疾病的护理,往往更加需要医疗、护理、营养、心理、疼痛管理等多方面综合的案例分析后进行护理指导,而对于患者因人而异进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6-7]。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PBL教学法,即本组指导教师在课前依据本次课堂授课内容设计6~9个问题,而后将本组学生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人,于下堂课之前在每组中随机选择两名学生担任正、副组长,协助指导教师将授课内容提前通知给每名学生。在理论授课过程中,由正、副组长对本组的总结进行陈述,其他两组对陈述组的内容进行点评,点评后存在的疑问由带教指导教师解答,对所形成的统一见解由指导教师点评后汇总。在临床实践前,指导教师依据实践内容提前设计6个问题,由每组学生搜集资料后进行初步解答,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一解答,对存在争议的地方由带教教师进行指导后形成较为统一的认知及观点[8-9]。

1.3观察指标。对两组实习学生基础理论成绩、临床实践成绩进行评定,由胸外科非带教教师出题,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成绩越佳。对两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主要从查阅资料能力、临床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述能力、协作能力方面进行,每项20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的该项能力越优。同时由学院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析,满分为100分,<59分为不感兴趣,60~79分为一般,80~89分为感兴趣,90分及以上为很感兴趣,感兴趣率=(很感兴趣人数+感兴趣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成绩比较。观察组基础理论成绩及临床实践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综合能力比较。观察组查阅资料能力、临床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述能力及协作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实习学生学习兴趣比较。观察组学习兴趣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讨论

随着社会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尤其是护理学生面临较大的压力。在临床中,胸外科有着皮损多样性、疾病繁多的特点,故而在临床实际护理过程中学生对于某些难点难以熟练掌握及运用。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真正面对患者时,有效沟通很少,无法将书本知识点运用到临床实际中,故而如何提高护理学生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10-11]。

3.1PBL联合微课堂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当主人翁,主动解决、发现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积极解答,通过问题的方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解、掌握。而微课堂教学可反复播放复习视频,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可使实习学生对多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点通过视频反复进行学习,不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12-13]。通过本研究发现,两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成绩和临床实践成绩。

3.2PBL联合微课堂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目前对于临床工作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而言,好的成绩固然重要,但综合能力的提升亦不可或缺,在两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过程中,通过问题的发现、提出,积极鼓励学生独自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显著提升学生的动手筛选和识别资料真伪的能力,同时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进行小组发言时,每名学生均有机会锻炼口头表述能力。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通过组间互相提问,可有效加深学生相关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对小组协作能力亦有显著提升。通过本研究发现,两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查阅资料能力、临床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述能力及协作能力[14]。

课堂教学法范文4

摘要:

课堂观察教学法的应用是提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应用也比较广泛,在中学、小学的课堂教学中都有所体现,相对有一定的教学背景、研究基础及研究成果,这为教师的课堂观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实验课程在高中教学中的开展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所占的比例却不高,也没有专业的研究资料在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生物实验课应用观察教学法的现状,并提出了应用课堂观察教学法对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了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应用课堂;观察教学法;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效果

课堂观察教学法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为系统,也是当前一种比较全新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将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分解,可用利用不同角度形成有效的观察点,通过不同的观察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定位,记录不同情况的课堂教学,透过这些不同的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并及时进行改进,这样有利用改进课堂教学行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高中生物实验课应用观察教学法的发展现状

1.课堂教学安排过于稠密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中学高中生物教学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张,而高中生物的实验课部分,恰好是高考中考察比较频率高的部分,导致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增长生物相关知识的实验课程开设较少.在生物课时相对充裕的背景下,把生物实验部分有序安排进行是完全可行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课时数,也能在实验中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助于高中学生对生物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验操作能力.

2.实验课程安排相对较少

目前,高中生物的实验课程只占生物教学的一小部分,而生物教学在高考分值所占比例又不能与语、数、外三个大科相等同,高考只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容易在思想意识上被教师和学生忽视.与此同时,在高中生物课程实验课安排比较少的情况下,对生物实验课堂中所呈现出来的制约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及时通过课堂实验进行有效的观察、总结以及改进,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教师及学生在开展实验课程时的效率,进而提高对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视度.

3.教师专业能力有所欠缺

由于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物课教师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了背题、做题、讲题等应试模式上,各学校对生物实验部分的专业能力及操作能力比较欠缺,甚至部分教师放弃了实验部分,从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导致了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程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也从思想上放弃了学习的态度,导致了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在各学校的开展变得举步维艰,必须要通过观察教学法来做出改变,以此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更加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二、应用课堂观察教学法对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的做法

1.加强实验课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验课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参考案例的部分有点进行实验报考设计,有效利用实验报告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学生也可以利用教师设计的实验报告中指导性问题提前通过教材进行熟悉掌握,以方便实验的具体操作,这也是学生可以利用实验报告进行提前复习的有效途径,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指明了方向.同时,通过实验报告可以对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进行有效的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有效评估,这样学生对待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就会明显提高,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的一种有效评价工具.

2.丰富实验课教学的形式方法

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选择适合实验和学生的多种教学形式,如多媒体、微课视频及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等形式,在选择这些教学方式的同时,要切实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下功夫,在充分进行讲解和观看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的理解与掌握.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教学形式的优越特性,可以将这些教学资料上传到学生学习的公共平台,或者存储到班级电脑、学生手机等等,这样便于学生进行课外时间自身提高,随机性较高,提高了视频的观看效率,对深入掌握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具体实验操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积极性.

3.深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课程时,教师应该提前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讲解清楚再开展实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操作流程规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与热情.在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应该在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反思,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撰写实验报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全部过程.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应用课堂观察教学法的意义十分重要,但在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值得思考和改进,无论是在教学的实践中,还是在教师、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都需要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针对现状问题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为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提供决策指导.

作者:刘菁 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

参考文献

[1]笪九海.应用课堂观察教学法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J].苏州大学.2015,05.

[2]闫真真.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指导有效性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5,05.

[3]叶丽英.学习环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J].社会科学2辑.2011,01.

第二篇:高中生物课堂问题情境教学研究

【摘要】

本文在结合情境教学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要选择问题答疑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于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借助教学多媒体来满足学生的直观感受等问题情境教学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问题情境;教学;高中生物;课堂;应用

一、引言

随着高中新课改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课程中需要将生物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二者能够形成紧密的生活关联,借助于对不同问题场景的生活化营造,可以一方面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对问题内容进行情景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让生物教学可以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具体来说,在对教学环境进行创设的时候,需要一方面提高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另一方面,也要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缔造兴趣点。

二、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通过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来提高教学活动的开展成效。其中,教学环境需要教师既注重于对实际教学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同时也要对教学软件设施进行优化,比如对教师的管理与设置,使得整个校园环境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完善自我的教学技能与专业知识理论,让教学技术优化与进步伴随着教学主体即教师本身的发展。在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的时候,需要将感情投入其中,使得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能够成为感情交流的对象,形成思维活动的频繁互动。情因境生,境为情设。可以说,创设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将学生内容深入理解,进而提高自我的生物成绩。当然,生物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生物教师在对教学情境进行设置的时候,也要明确对教学目标与教学价值的认识。

三、问题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选择问题答疑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达到教学成效的有效前提,通过对教学问题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提高教学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思考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得教学环境更具答疑性与研究性,特别是针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化存在,教师在对教学问题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注重于全面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在满足学生学习特性与能力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成效,让学生成为问题内容的解决者与探究者。

2.注重于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生物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生物教学需要引导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成为一个整体,让生物知识生活化。基于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多为学生设置与其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金缪相关,以此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在较高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能为学生提供极大的学习乐趣,让生物教学活动得以持续、稳定地开展下去。比如,在对DNA这一章节进行讲解的时候,针对于其遗传信息的内容,可以在对教学场景进行创设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位置的组合,使得学生成为碱基的代表来引导学生对组合形式进行思考。当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与讨论的时候,就会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既是学习兴趣的激发形式,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形式,学习成效也就能够得到极大提高。再者,在对营养均衡的重要性进行介绍的时候,可以与减肥这一概念相联系,以此来拉近学生日常生活与实践教学理论之间的距离,让知识成为教学活动的研究对象,源于社会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将有关糖类代谢、细胞呼吸的知识纳入其中。学生不仅理解生物学知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学生能感觉到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物知识的乐趣。继而使学生养成对生活的观察力、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自学探究能力。

3.借助教学多媒体来满足学生的直观感受

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技术能够为生物教学活动提供直观的教学体验,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到对生物学科理论的深入了解,让原本存在于书本中的枯燥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另外,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尽量地简单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生物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促使学生可以将所需的学习知识深入理解,借助于直观教学来达到更高水平的教学成效,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让图像、视频信息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例如: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动画并结合形象、精练的语言讲解,使学生把握有丝分裂不同阶段的特点,同时形成有丝分裂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过程的概念,并使学生掌握此过程无明显的时间界限。运用这样的直观的方法可把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化,化静态为动态,进一步使学生的思维活化。

四、结语

在高中教育阶段,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生物教师利用好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使得传统的教学活动能够得以深化改革,把生物知识真正意义上地做到学以致用,利用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不知不觉进入新课教学,在情境中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在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在情境中培养能力,在情景中领略科学家的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既从分析生活现象进入生命本质,也能让生命本质得以展现,提高情景教学的价值。

作者:曹元 单位: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参考文献:

[1]胡萧琼.问题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A2):147.

[2]王艳生.试论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J].神州(上旬刊),2013,(7):187-187.

[3]方永兰.高中生物问题情境教学策略与学习迁移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4.

[4]马海刚.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初探[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10):280-280.

第三篇:高中生物生成性课堂思考

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性课堂如何构建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

一、编写助学案,助力先学后教

生成性课堂首先要给课堂圈一个范围,怎么实现?笔者认为“助学案”(有些地方叫导学案)是不错的选择,借助于助学案让学生先学后教,先学意味着让学生先自己去感受,这是课堂重心的前移,通过先学发现问题,然后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前面学习困难的过程.那么,助学案如何设计呢?有包含哪几部分内容呢?1.借助于助学案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课堂之始、末,生成性课堂肯定不是漫无目的的过程,应该有明确的、可达成的目标.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等,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内容设计助学案时,在助学案中明确了如下几个学习目标:(1)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比较各方式的异同;(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2.呈现整个学习内容的结构和重难点每节知识都有其内在的结构,我们在设计助学案是应该对整个教学内容有所把握和思考,结合学生的学情将学习内容的结构呈现出来,重点和难点突出出来,让学生在课堂探究之前就有一个初步印象,为课堂生成打下伏笔.例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课笔者通过列表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学生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概念,生成问题.

二、指导学生课前探究打下底色

生成并不是无中生有!为了课堂上的生成更有效,我们在课前的指导上要多下功夫,为课堂的探究和生成打下底色.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可以设计成助学案或导学案)进行自主梳理,通过阅读书本或者观察实验完成助学案上的任务要求.在这一环节,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阅读、观察和思考,这些是下一环节交流合作的前提.1.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对课本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对整节课重难点的把握能力.进行阅读时第一步通读课本,根据助学案的学习目标找出重点和难点,第二步要仔细阅读,把笔拿在手上,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入研究,可边看边做记号,逐步理解知识发生过程,弄懂概念、公式、定义、定律及使用范同,若有疑问处可在书本或助学案上记下以便下面的交流讨论.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有很多,根据学习目的,让学生就地取材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观察,或者提供器材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让学生明白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以致用,即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思考,思维能力是综合能力的核心.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分为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需要思维.心理学家倾向于把思维看成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引子,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提问,指引思维的方向,加深思维的深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三、问题领引和反思生成

在课堂组织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生成,我们还需要从2个方面入手.1.用问题领引学生有序思考有效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有效发展,提高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性.例如,我们在和学生一起探究“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可以预设如下问题.问题1:“如何选择所鉴定物质的实验材料?”问题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两个问题属于引导性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探究、发现规律和方法,同时也有新的问题生成.生成性问题1:例如“甜菜”,学生会有如下的思考:为什么能不能选用叶片作为实验材料?生成性问题2:实验前不同材料的处理一样么?应该如何处理呢?生成性问题3:实验所用试剂又该如何配置呢?生成性问题4:为什么还原糖的鉴定需要加热?从问题的预设到生成性问题是教师主导性作用发挥的结果,有了这些学生自己生成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高,有利于探索理解生物知识,除了获得学问的增长,其情感的体验也获得了提升.2.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实现认识上的延展生成性课堂可以是知识、方法的延展式生成,即发现了一种方法后,再去引导学生反思其他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细胞分裂方式判断的“三看识别法”.一看染色体奇偶性: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偶数→二看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三看注意:若细胞分裂图为着丝点分裂状态,则看细胞一极有无同源染色体;若细胞分裂图为非着丝点分裂状态,则看整个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或分离:有同源色体配对或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色体配对或分离→有丝分裂总之,生成性课堂是师生共同生长、生成的课堂,是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主动思考、探究和总结的课堂.

作者:李晶 单位:江苏省金湖中学

第四篇:高中生物课堂自主学习研究

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文盲指的已经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人的代名词。新的课程改革指出,要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做出质的变革,改变学生“知识接收者”的身份,让学生变成“知识的发现者”,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勇于探究,从而提高生物素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导学案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有独立的要求和表现自己的欲望,他们表现自己的过程就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有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为学生提供一切可以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进行教学,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基因的自由定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就尝试了导学案教学方式,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导学案的大致框架是这样的: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和F2的分离比例。2.掌握孟德尔对自由现象组合的解释,并且可以画出遗传图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孟德尔对自由现象组合的解释,并且可以画出遗传图解。

(三)预习导航。1.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孟德尔是如何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六个探究的题目。

(五)课后总结。

(六)当堂训练。这份导学案比较注重学法的指导,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尽情表现,在自主探究中获取属于自己的知识。在上课之前,我将导学案发给了学生,要求他们提前完成。课上我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导学案教学法,将学习的重任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的身上。面对导学案,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不仅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凸显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这样教学,学习的意义才会变得更大,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不知不觉提高了。

二、问题式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学习方式中,问题在各个学习活动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前进的指向标,它贯穿了生物学习的整个过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一个科学的提问,既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贯穿的作用。它会将所学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方便教师的教,更方便学生的学。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精心设计,用问题将知识点有序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问题中自觉思考,主动探索,享受学习的乐趣。比如在教学《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这一节课的时候,我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作为学生自学的参考,将学生带入生物学习的世界中。1.糖类包括哪些种类,有什么功能?2.脂肪的种类有哪些,功能是什么?举例说明。3.哪些属于蛋白质,作用是什么?4.概括核酸的种类和功能。5.用什么实验可以鉴定出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6.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什么……问题是思维的引领,是开启学生内在潜能的金钥匙。我利用以上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本课的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要的是,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其思维方式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只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添课堂活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方式,就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努力钻研与探讨,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彩的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学生,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真正引导学生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

三、探究性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认真地观察,仔细地分析,开动脑筋,往往会提出让教师出乎意料的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搜集资料,验证成果,等等,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体验探索生物奥妙的乐趣,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益。比如在教学《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就采取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我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合作探究植物生长的向光性,寻找向光性与植物的哪一部分有关系。各个小组领到任务以后,都开始行动起来。其中一组先做出了假设,然后设计了实验过程,接着组内同学亲自做实验,观察、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在后来的展示过程中,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向光性与尖端有关系,原因是什么?可以用实验说明吗?”这样,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中体现学习能力,在探究中发挥创新精神。可见,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可以为生物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学生在探索与拓展的过程中,必定会擦出思维的火花,调动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这种学习方式发展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受益终生。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此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更新观念与方法,构建生物自主学习课堂,让每位学生手中都握有一把开启生物之门的金钥匙。

作者:魏娟娟 单位:江苏省淮洲中学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气氛调节

摘要:

合理调节与塑造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本文便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氛围的调节与塑造的现实意义与具体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气氛调节;塑造策略

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由于高中教学时间紧迫,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由此便知,课堂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课堂的整体氛围与环境与学生学习生物的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重视对课堂气氛的调节与塑造。

一、调节与塑造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氛围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抽象且枯燥乏味。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对于课堂教学氛围不采取任何调节措施,于是便造就了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学生难以激发起学习兴趣,于是会对学习产生惰性,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与之相反,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取措施调节和塑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便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调节与塑造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氛围的具体策略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课堂氛围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更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如何做好学生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各项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便成为了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核心。然而高中生物看似抽象、枯燥乏味,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不重视调节课堂气氛,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倘若教师能为学生创建出自由、活泼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课堂教学效率便会自然而然提升。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相关内容时,此章的内容涉及多种基因,其中包括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这两种基因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可以借助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调动起课堂氛围。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互相观察对方的眼皮,学生便会发现有的同学是单眼皮,有的同学则是双眼皮。借助学生之间的相互观察调动课堂氛围,在进行短暂的观察讨论后,教师便可以将话题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概念以及区别,顺利完成教学内容。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高中生物相较于其他课程来说,过于枯燥乏味,如果教师无法赋予生物课堂足够的活力,整个课堂便会显得沉闷,这是由于高中生物这门课程所决定的,但教师也不能因此而忽视课堂教学氛围这一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便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改变呆板的状态。

2.1巧创情境法

创设情境法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或其他手段将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立体的多维图像,通过卡通人物的诙谐幽默来营造出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讲解理论内容前,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视频,通过视频先营造出自由、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入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减数分裂这一重要的生物知识,在帮助学生普及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小组合作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动位置,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堂感受,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难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继而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为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法,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交互性,营造出自由、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法则是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然后教师布置与学生自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自学。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对本组合作探究的内容进行展示,在所有的小组展示完成后,教师对所有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不足进行补充讲解,让学生全面地理解学习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使得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得以提升。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调节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除了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塑造与调节外,还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会产生督促的作用,更是一种营造课堂教学氛围的良好方式。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动地位,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应试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为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也要努力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更加积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性的关键。教师要想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便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塑造与调节课堂氛围,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晓英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欣.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

[2]陈静芳.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物理知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

[3]刘娜.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困境和对策分析[J].新校园(中旬),2016(06)

第六篇:高中生物课堂气氛调节

摘要:

生物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高中生物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明显。然而在多数高中院校当中,所开展的高中生物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多数生物教学课堂普遍课堂教学氛围不足,从而导致学生生物知识学习兴趣难以提升,甚至有的学生由此产生厌学的情况。本文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当中的问题进行研究,由此找准调节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气氛的方式,归纳出有效的教学方式。为此进行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气氛条件;塑造

课堂气氛对于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而言,影响非常大。通常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活跃的课堂气氛塑造,主要需要教师和学生两组共同塑造,并以此通过此类互为协调和促进的形式,来真正有效的进行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过程。然而,在整个教学当中,教师本身是一种课堂气氛调节者的身份存在,因此就要求其必须尽可能促使自身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由此来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真正诙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

一、对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气氛造成影响的因素分析

影响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气氛的因素较为复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本身忽视课堂气氛的调节,通常有部分的教师认为教学主要是体现其知识性的过程,其只需做到传输知识的效果即可,课堂氛围的好坏对于其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重要。再加上教师本身在课堂当中处于一种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们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感,课堂气氛自然由此受到影响[1]。(2)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多数教学课堂依然使用的是以往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此类教学方式直接促使学生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只能接受被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此直接导致其师生之间严重的缺乏相关互动性,多数教师在此背景下,只是单纯的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从而致使学生们很快丧失了其持续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其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3)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其主要以高考发展为主,所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将来的高考做铺垫,因此由此直接忽视了学生们为自己而学目标。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

(一)教学方式多元化,活跃课堂气氛

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相对而言较为枯燥无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要求教师们不可只是单纯的采用语言教导的形式来展开讲述,这样整个课堂活动的气氛必然将变得越来越低沉,甚至导致学生们犯困的情况,由此严重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就要求教师们必须由此展开深入思考,不断的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加以创新,促使自身的教学手段多元化发展。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促使学生们能够以更为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而怎样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使课堂教学氛围获得改善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们应当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采取先进性的教学技术方法,由此不断的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加以丰富。例如,在教习“DNA分子复制”、“化合作用”以及“细胞分化”等内容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相应的多媒体技术来以动画播放的形式展示在学生们面前。而动画课件的制作要求采用较为有趣和活泼的形象,这样必然极大的刺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促使学生们自主设计相应的生物课件作品,由此促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最终由此其课堂氛围及教学效率更为活跃。还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形式来对其课堂氛围加以刺激,由此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其生物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有很多,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形式,不但能够极大的丰富学生们生物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将促使其本来枯燥乏味的课程变得有趣起来,最终实现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师生课堂互动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通常都是教师占据整个课堂的主导性地位,教师本身的权威性直接促使学生们的积极性受到压制,不敢在课堂当中表达自身的想法[2]。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并且在讲解某些生物知识时,不可单纯的进行一味讲解,而忽视学生们的思想感受。由此将直接导致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无比,师生关系也将变得极为平淡。所以,教师应担充分的认识到此类问题的严重性。要积极主动的和学生展开沟通,或者引导学生们自觉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问答当中。这样才能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从而为学生们构建出一个自主学习、交流的平台。例如,教师本身可以在进行生物知识讲解的过程当中,掺杂一些冷笑话进去,或者针对当下的热门话题展开讨论等都可。不过,教师需要为学生们时刻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这样才能极大的带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免疫调节”这节生物知识时,就可以针对当下社会持续热门的话题———“艾滋病”来展开讨论。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们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对自身生物知识的有效巩固。不过,需要注意,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以平等的心态看到艾滋病,引导学生们正视疾病,不可对艾滋病患者产生歧视的心理。这样学生们及学习到了新知识,同时能够真中感受到教师发自肺腑的关爱心态,整个课堂气氛将变得极为融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课堂气氛将有效促使学生学习态度更为认真,学习效率不断提升。促使教师和学生们都能够以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态来投入其中,从而促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水平不断攀升。

作者:刘锋明 单位:南昌铁路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曹丽辉.探析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J].学周刊,2015,01:89.

[2]李娟.略谈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与塑造[J].新课程(中学),2016,02:78-79.

第七篇: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气氛营造探讨

【摘要】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调节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将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和营造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气氛

前言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课堂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场所,如果课堂中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自身的学习效率下降。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培养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关于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气氛调节现状的分析

根据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况并不容乐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学习时缺乏活力,使得整个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沉闷。而这主要是由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到教师的思想中,部分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知道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知道对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致使学生的只能被动的学习生物知识,这不仅影响到教师调节课堂教学氛围,也阻碍学生思维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高中生物教师也会在处于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教师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下降,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改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氛围的现状,采用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氛围的现状[1]。

二、针对高中生物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提出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学生就会自主对这种事物进行探索研究。因此,生物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生物教学内容产生探索欲望。例如:在学习“DNA的分子特点”时,教师采用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这时学生就会对DNA产生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并对DNA的分子特点进行探究,只有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教学内容,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创新

创新不仅能推动一个国家的进步,创新也会改变教育。因而,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教师就会为学生营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课堂。例如:在学习“种群的特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使学生轻松的学习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会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从宏观层次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而多媒体的视频、图片等功能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知识[2]。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样教师就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减轻教学负担。与此同时,教师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细胞核”时,教师要使学生了解细胞核的功能,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复习导入法,让学生回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主要的差别在哪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谈论、自主分析教学内容,当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再对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会增多,课堂教学氛围也将会得到改善。

(四)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有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因此,生物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学习“细胞的分化”时,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观察胚胎发育成的种子,再观察动物的细胞和植物的果实,当学生发现其中的差异性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与同伴交流互动,从而为自身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3]。

结束语

总之,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和改善,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这样教师才能有效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者:宋昊 单位:抚顺德才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唐平,晏佳明.信手拈来皆教具奇思妙想现模型——自制教学用具突破“分子与细胞”中重、难点[J].求知导刊,2015,(21):12-23.

[2]刘玉昆.关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15,(12):45-56.

[3]张永祥.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学周刊,2016,(08):78-89.

第八篇:高中生物生本课堂建议

郭思乐教授提出了以构建主义为核心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下,学习者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这种学习模式有很大的进步性,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力发展;是高效的学习模式之一。但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变化很大,师生角色转变很大,而引起了众多师生的不适应以及教师对生本课堂的不理解,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东施效颦,机械死板,教条或是不知所以,放任学习,既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忽略了教师的重要作用。笔者也有同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各位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1实施生本课堂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生本课堂都是在培养学生,并通过对科学的认知训练能力提升素养;所以都必须遵守人心理上的认知规律,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再有升华到理论用于实践。所以实施生本教学课堂时,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认知状态和教学任务内容的关系,设计学生活动,是学生认知。并非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看资料书,或机械记录教师讲授总结的知识与方法。而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知,心有感悟并能总结。教师重点研究从已有知识到形成新知的过程,安排学生活动必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而不是率性而为。另,人们一般是先见树木,再见森林: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例如学习减数分裂,可以先复习有丝分裂,后通过看图、作图、看动画、做动画认知减数分裂的过程、总结描述减数分裂;最后训练时可设计有丝分裂与简述分裂的比较的问题,而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就边比较边认知。

2实施生本课堂要遵循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学生素养的培养、能力的训练都基于学科知识的认知、理解、表述、应用等具体形式;教师在实施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研究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确定好概念的准确定义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核心概念与一般概念的关系,按照他们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切不可胡乱安排。例如细胞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是基础,概念是提高,特点是总体升华。知识的本源和知识的应用以及能力训练都存在内在联系,教师要遵守其固有的自然关系,安排学习环节。生物科学本质、生命现象的过程是知识本源,而典型题的解决技巧是应用;前者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是学生认知清楚、熟练掌握;后者则进行训练,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独立思考方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头脑中的思考过程是不能被省略的,进而归纳总结解题技巧等。切不可教师告知技巧学生被动应用。在设计减数分裂教学时,细胞的变化(重点是染色体的变化)是知识的本源,推测形成配子的种类及减数分裂的意义是应用,与有丝分裂的辨析是能力训练。

3实施生本课堂要合理安排学生独立学习过程

学生独立学习是生本课堂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基础。如果这个环节没有做好或缺失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失败。独立学习环节要达到学生认知记忆相关的知识本源的目标,采用的形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阅读教材、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进行试验、制作模型等,其中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比例越大效果越好,独立程度越大越好,教师及其他同学都不能代劳。通过具体认知后再进行理论归纳概括总结,并用文字语言描述。这个环节极容易出现不善于自学的学习者懒于参与,而是等待他人学习成果照搬照抄,成为认知活动的旁观者,这一点需要教师警惕。

4实施生本课堂要合理安排小组交流、课堂学生展示

生本课堂经过学生独立学习,对学习任务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但难免存在不足、偏差、片面、甚至错误的情况;这就需要小组交流,每个学习者要把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交流,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更准、更全;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小组内要有中心发言人,和主持人,确保每位学习者能积极发言,实事求是交流学习成果。即便如此学习者也只能解决简单的、表面的、零散的知识,这就还需要教师为主持人的课堂展示过程,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选好拔高性的、系统性的、核心性的展示活动进行展示,要尽量多的让学习者把学习的实际情况展示并且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描述,确保把握学生达到的程度、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力求得到多种多样的思维模式,以充分训练学习者的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思维的深刻性。经过全班的学习者的交流展示达到概念理解精准、文字描述恰当、知识系统性强、逻辑性强、思维活跃、身心愉悦的高境界。

5实施生本课堂要不要忽略教师的重要作用

生本课堂在学习的形式上是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的讲授时间大幅缩短;师生的角色有很大改变,教师主讲转换为主持,学生的听取转换为发言主体,但教师的隐性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教师的这种作用不存在或较弱就会是生本课堂一败涂地。教师的作用必须存在:教师需具备熟练的知识基础,良好的思维方式,全面的思考能力、迅速的判断能力,掌握多样的教育技术、饱满的情绪、乐观的性格等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这些教育技能才能设计制作宽松、切合实际的学习方案,安排有效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能高效的进行独立学习,而不是只发学案,学生的独立学习就是看书,查阅资料填写学案;具备这些教育技能才能指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模式完成独立学习过程,认知生物科学基础,理解概念;不是要求学生机械记忆记笔记、看笔记、重复教师的思维过程;具备这些素养才能指导学生思考、交流、训练学生的思考力,准确判断学生学习障碍、进行有效性指导,而不是只会批判学生笨、懒;具备这些教育技能才能示范、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思维模式、犀利的观察力、精准的文字表达力、勤奋慎重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始终在关注学生的每个学习环节实际情况、即达到的实际效果这样教师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活动,否则会成为放任型学习。教师要主持好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的展示:选好课题、选好发言人、做好评价,这样才能巩固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做的事表面上看不到,实际没有一刻离开,哪怕全是学生在做,但都是在老师的监管、引导、参与下发生的,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实际效果。

作者:王旭 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第九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

生物是高中阶段的基础课,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当前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且结合生物教学的状况积极寻找对策,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物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新课改下,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呢?这是让每一位教师所迷茫的问题,也是当今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和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课堂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依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单一,讲授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以完成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但是,单一的教学方法,枯燥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到乏味,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反而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但是,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新时期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必须做好教学理念的转化,以新的理念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生物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之一,由于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们在生物知识的接受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屡次受阻之后,学生们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畏惧的情绪,从而影响了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新时期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状况,积极寻找对策激活生物课堂,使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明显的提高。笔者在多年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且积极寻找解决对策。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认识。

1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上,教师讲授生物知识的方法单一,讲授法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方法。在上课时,教师常常会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单调的教学让学生感到乏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对生物学习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一直以来,很多学生都把生物放在了“副科”的位置之上,学生们认为生物学习不重要,因此,在生物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足,不能对生物学习有所重视,也是影响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2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对策

2.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做到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方法做出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一定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性。(1)实验教学法: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生物知识都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发挥好实验教学的优势作用非常重要。但是,传统生物课堂上教师对生物实验并没有重视起来。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把生物实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运用实验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实验现象,获取直观上的认识,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在获取直观的知识后更便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能够上升为理性认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2)多媒体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当今社会中的先进教学技术,在新课改实施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了优势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学生们通过多媒体直观、丰富的教学形式对生物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们所收获的知识也更多。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时,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借助挂图进行知识的讲授,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好。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白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把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制作成flash动画,让学生形象的观看到分裂的过程,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2.2结合学生情况,做好分层教学工作: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都有所收获。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做好因材施教工作。为了更好地落实下新课标,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做好分层教学工作的实施。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等。在对学生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有利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实际层次的划分。做好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成功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在对学生分层之后,教师还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为学生制定分层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有效的分层作业,以便于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各个阶段参与课堂教学,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收获,在每个环节之后都能够有所提高。生物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门实用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的许多领域中都要用到生物知识。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激活生物课堂,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生物知识,并且把是所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有所用。我相信,重要每一位教师都不断努力和改进,一定能够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实现寓教于乐。

作者:陈建国 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晶晶,胡兴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理念的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9(09).

[2]周桂洪.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3]林祖荣.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08).

课堂教学法范文5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课堂教学研究;图示教学法

在我国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日渐普及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需要逐渐适应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找寻关键点,并不断加深理解。教学也是如此。在初中课堂教学中,以历史课为例,采用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随着图示教学法应用的普及,其在课堂实践中已经凭借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收到了显著成效。因此,在社会发展新阶段,教育领域需要做的就是将其进一步深化,充分挖掘其潜力,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服务。

一、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的作用

图示教学法,顾名词义就是将示意图作为教学载体,教师通过简单的图示结构帮助学生理顺教材中的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楚掌握教学框架,牢牢掌握课堂知识[1]。因此,将图示教学法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钻研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图示教学法可以做到将教材的每一个教学板块加以细化,特别是将那些重难点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对知识也更容易消化。第三,历史课是一门知识逻辑自成体系的课程,如果教师运用图示法将知识做成简单明了的图表,不仅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思路加以清晰,还能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办法,从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图示设计要依据课堂教学实际加以变化

就现有教学经验来看,图示教学法分为以下几种:时间图示、范围图示、历史现象图示以及结构型图示法等,这些图示法都是自成体系的,且在教学实际中经常会用到。教师在课堂中需要依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自身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内容,教师在设计图表时就可以将二者做一个显著的对比,从中体会两场战役彼此的重要性和其中的人物关联以及战事起因等。另外,初中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对于其中涉及到的时间和事件往往容易发生混淆,这时教师就需要通过时间图示和历史现象图示加以展示,并结合各大事件的内部结构关联制定相应的表格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现状。

(二)图示教学法需要依据课堂教学环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整节课包括了多个教学环节,基本的教学环节有预习、教材内容导入、教师对新内容的讲授、课堂总结和疑难解答、课后作业练习布置等。在这些环节中,图示教学法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例如,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就需要分环节利用教学图示法。在预习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熟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时间、背景、对战双方的领导阶级、期间主要事件概览以及大战结果等基本知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这些知识点做成图表,显示其先后顺序和整个世界大战的发生经过。在教学新内容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者在准备的PPT课件中先设置一个长方形框,在里面加入或者写下一些关键词和图示符号,如参战国家、德意日、资本主义制度、箭头、括号等,要求学生凭借自己预习的结果对这些关键词加以串联,从而完整阐释其所表述的事件或者如此串联的原因。在教授新内容时,鉴于学生对所学新知识已有了初步掌握,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画出扇形统计图,主要给学生分析交战双方在战前、战时和战后的经济实力、政治倾向、民主支持力度以及战后损失程度等,让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一战的认识,从而透过系列现象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本质原因。在总结环节,教师需要架构一个结构型图示,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到课前和课中学习到的所有知识,包括一战交战双方信息、大战导火索、大战爆发原因、大战最终结果、以及战后形势分析等关键节点,更为系统地让学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内容。图示教学法在历史课堂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该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应用中也需要注意和教师的生动讲授完美结合,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如播放网络上搜集的有关一战的音频、视频、图片、电影资源等,实现多维度、多侧面、全方位展现课堂内容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民华.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速读(中旬),2015(10):16-16.

课堂教学法范文6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具体运用

所谓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营造出具有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且富有感情色彩的教学情境,以此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思维以及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其获得最大程度地发展与进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其身临其境,再通过提问进行引导,使其思维以及状态能够进入到最佳境地,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从而实现学生价值观的回归。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展开探讨,以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探究欲望与好奇心理,当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困惑与难题时,便会激起他们的求胜心理、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其探究欲望与求知动机,提升学生参与度。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做一个交易,从今天开始在这个一月之内我每天给你们2000元,但你们需要在第一天给我2分钱,第二天给我4分钱,第三天给8分,以此类推。换言之,你们需要后一天所给我的钱应当比前一天多2倍,你们可否愿意?”此问题一出,立马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答应,但对于一些谨慎的同学则会通过计算再给出答案。如此以来,就能激发学生对于“2+4+8+16+32+…+2n”等于多少的重视与关注,以此将学生的思维力、集中到新知的学习上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

2创设生活情境,诱发探究热情

数学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联的学科,高中数学新课标也曾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其将所学教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以此让其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通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构建丰富的生活教学情境,以此增强教学形象和趣味性,使原本抽象乏味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贴近生活气息,唯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探究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主动性。例如,在教学“椭圆的定义”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对椭圆定义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其熟悉的事物,即鸡蛋,或者让学生观察水杯倾斜时水面的形状,通过熟悉情境的带入,唤起学生学习意识,增强其生活体验,让其在这些所熟悉的周围事物或者生活现象中最大限度诱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将教学内容渗透其中。又如,在教学“概率的应用”一课时,教师可利用福利进行教学,让学生计算“双色球”中奖的概率,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将中奖规则告诉学生,即双色球是由七个号码组成,前面六位是由1到31之间的号码组成,最后一位是由1到16之间的一个号码组成。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或听说过,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并在具体的运用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创设多媒体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备服务教学,而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与重视。基于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通过多样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教学情境运用增添课堂教学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在直观化、具体化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几何体图形相关知识的教学时,由于直接采用讲授法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学生则很难理解与掌握,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将复杂抽象的几何图形转化为直观具体的图像与动图,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观察几何图形的变化,在具体的运用中强化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此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激发出来,让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4结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作为现阶段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运用到各大学科的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借助这种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赖萍.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胡颖.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2.

[3]马子红.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5,(02):176.

课堂教学法范文7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用

英语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教师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很多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基础都比较差,因此,应用情景教学法,则能为其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英语知识综合学习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其实也是希望促进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事业实现有效发展。

一、情景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情景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但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生动、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而且学生的多种学习感官也将被积极调动起来,这样也能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通过对话创设生活情景

英语和语文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对于初中生而言,日常生活中很欠缺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而为了让他们能够真正掌握到英语知识,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情景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应该通过一些对话方式,尽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景。比如:在教学打电话的基本技巧时,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电话铃响,拿起电话听到对方说“Hello,mayIspeaktosb?”的时候,就需要假设三种情况,一是接电话的人就是对方要找的人;二是对方要找的人不在;三是对方要找的人在忙等等,关于“接电话的人应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则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由于这一情景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因此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提高,之后也将学会总结出类似“Thisissbspeaking.Who’sthat?Sbisn’there/athomerightnow.等常用的句型。

2.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课文情景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资源也因此被引进到了教学课堂之中,由于这一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直观、简单的英语学习内容,因此也深受师生的喜爱。比如:在教学“Whatdoeshelooklike?”这一章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词汇教学板块,就可以将修饰hair的形容词long,short...用相应的图片展示出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图片最好是初中生比较熟悉或者是喜爱的名人,之后再引导学生用所学目标语言去描述所看到的图片中的头发样子。与此同时,在教学如何综合描述人的外貌这一板块,则可以截取一段富有趣味性的视频,潜移默化中,学生也将掌握如何描述一个人外貌的基本方式。总而言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将是事半功倍的。

3.借用表演形式创设情景教学

对于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培养“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问题是缺乏一个比较良好的语言环境。而在情景教学法中,表演也是很具吸引力的情景教学形式之一,它既可以是学生个体的表演,也可以是师生之间共同完成的表演形式。一方面能够促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泼、生动。另一方面,课本上很多枯燥的知识点也将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以“I’mwatchingTV”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就可以广泛运用表演法创设情景,即安排一个小组的学生自由表演不同的生活情景,然后再结合本单元及以前学过的相关的词组,表演看电视、打篮球、跑步、看书等丰富且贴近生活的情景,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同学们问What’she/shedoing?等句式,然后学生也将按照要求作出相应回答Sheisplayingbasketball.Heisdoinghishomework...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地学习知识,教师最好还要把句子句式的结构告知学生,即主语+be+v-ing。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们不但会积极参与表演,而且也将深入掌握重要的英语句型,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整个课堂的教学也将都会得到更加有效的提高。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满足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实际上也是符合初中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通过不同情景的创设,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也将得到更加充分且有效的表达。虽然情景教学法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只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并将其加以完善,必定也将促使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得到更加有效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邸素华.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5(6).

[2]刘春英.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0).

[3]林增文.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5(7).

[4]韦绘合.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2015(2).

[5]陈招伏.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

[6]罗青.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7(10).

[7]谭国民.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6).

课堂教学法范文8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法

英语作为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我国愈加重视对初中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希望提高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出优秀的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教师要培养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初中生对英语的兴趣,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一、情景教学法

(一)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课文描绘的情景,创设出鲜明的图片或场景,辅以生动的文字,同时借助音乐感染力,再现课文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师生就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教与学。因此,情景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兴趣,启迪思维,拓展想象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二)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情景教学法形象逼真,情景并不是真实的复现,而是对课文描述场景在简化后进行模拟,与实体有相似之处,使学生如临其境。情景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教师的描述,为学生开拓出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用实物搭设情景,用音乐渲染情景,用文字描绘情景,用角色扮演情景,将学生引入到情景之中,从内心感受体验。

二、应用情景教学法的作用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融入其中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上创设情景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去,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是根据课本内容,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来创设有关情景的。在结合了实际生活中的情况以后,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来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书中内容。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创造出不同的情景,有音乐情景,故事情景等,这些情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种类的艺术,了解不同的风格特色。这样做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感受到英语中存在的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初中英语课堂创设情景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应问题,用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借助这些问题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强化他们使用英语。教师也可以对学过的内容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复习知识。比如在讲Atriptothezoo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在动物园都看到了什么动物,学生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们。教师还可以问学生在逛动物园时都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事情让他们感到遗憾,又有哪些事情让他们感到开心。

(二)创设故事情景

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创设故事情景。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内容编成小故事,可以利用现有的物品简单布置情景,将讲台作为舞台,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表演结束后让观看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创设故事情景的方法,可以让表演的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也可以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学习英语知识。比如在学习Anearthquake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物品模拟地震情景,让一部分同学扮演受难者,另一部分同学扮演救援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在表演结束后让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方法创设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原音视频,借此纠正学生的发音。比如教师在讲到Fashion这一单元时,可以在多媒体上投放一些当前比较时尚的衣服,可以为学生介绍时尚界的引领人或是介绍一下四大时装周,也可以播放一些走秀的视频,还可以让学生表达他们对于时尚的看法。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时尚的魅力,更加了解时尚。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景教学法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故事情景,以及多媒体情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董现亮.探究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2):152-153.

[2]王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情景教学法[J].英语教师,2015,16(15):42-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