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管理范例

经济体制管理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1

1.公路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公路运输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货物的流通和劳动力的流动提供极大地便捷,特别是在内陆欠发达地区,公路运输是核心交通运输方式,对促进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公路运输作为基础产业能够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起来了又会促进公路运输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2.公路运输会促进板块区域的发展

历史实践表明,要想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先铺设道路,道路打通了,交通方便了,能够促进劳力的流动和货物的流通。公路交通网络一旦建立起来,可以增强对投资商的吸引力度,对周边地区的各类经济发展具有辐射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和公路交通的发达程度是正比例关系的,落后的公路交通则会制约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公路建设需要适当的保持超前速度。

3.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良好协调有利于社会发展

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创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稳定的社会能够增强人们安居乐业的信心,提高生产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增长。公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公共交通设施,是解决人们出行的主要运输方式,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公路运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为实现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

1.整合运算并控制好公路运输经济成本

加强对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力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拉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也不能盲目过度、不计较效益的膨胀化地发展公路运输经济。发展公路运输经济往往是要以一定的牺牲为代价成本的,比如修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对农田耕地占用、对周边居民的迁移成本等等,这些都是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的成本,增加可持续发展的负担。所以,在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的时候要整合运算公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每一项工程的施工都会涉及到相关的利益体,这些利益都可以折算为成本,不管是工程前期还是勘验阶段都要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市场经济风险,并落实好工程职责,以合理、稳健推进公路运输经济规模的发展。

2.提高电子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促使公路运输经济进一步迈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就有必要采用电子信息管理手段来实现对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的实践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将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经济的信息管理中来。电子信息化技术能够将相关的参数用数学模型模拟出来,并随着参数的变化自动得出相关的交通信息,可以更好的合理引导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正在向规模化发展,现有传统的管理手段效率低,已经无法适应管理的需求了,提高电子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益。

3.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

公路运输经济是在市场经济这个基础条件上进行运作的,我们不能离开这个前提条件而套用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思维模式来进行管理。但公路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公路运输经济具有一定公共事业性质,具有公共服务特性和非营利性质。所以,在面临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公路运输经济项目时,需要调动政府的行政力量对其加以适度的管控,以确保国民经济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但不能让行政管理手段作为主要的管理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市场经济发挥主要的调控作用,行政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负责公路交通运输的政府管理部门要协调运输经济的发展,承担其相关的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位,保证公路运输经济在合理的市场调控范围内可持续的发挥作用,并配合适度的行政调控,使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不会偏离轨道。

三、结束语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产生了改变,因此,图书馆为求生产和发展,其内部管理也必将产生变革,以此来适应时代的步伐。并且,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之下,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旺盛,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发生了变革,人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本资料,也青睐于视频、音频等电子文本。另外,传统“刚性化”的图书管理制度在“人本主义”的冲击之下,也已行至暮年。综上所述缘由,作为存储和传播知识要地的图书馆,其内部管理工作必然要进行创新变革。

2知识经济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创新变革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过程就是知识的创新、传播以及应用过程。文字的载体已经从单一的纸质模式发展到电子、网络模式,现代图书馆也已经不再局限于物理位置上的图书馆,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孕育了数字图书馆。而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在传统纸质图书的借还模式基础上得到了丰富,逐步发展成为基于网络化、电子化的电子阅读和文件传输模式。因此,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之下,作为知识传播要地的图书馆就要实现现代化、电子化的图书管理,对图书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实现管理组织的高效化、管理技术的数字化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等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3知识经济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创新变革策略

3.1以人为本,创新人员管理模式

图书管理工作的实施关键在于工作人员,人员的管理模式影响着管理工作的效率。在人员管理模式的创新方面:首先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发展要以工作业务和工作的有效性为重心,这就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一支稳定的专业化队伍。因此,在引进人才时要注重人才的高素质以及专业化程度,要将人才的培养放在相应的高度。其次,在人员管理模式中,要树立“人本主义”的理念。领导层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站在员工的角度进行思考,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核心利益,努力营造自由、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另外,在岗位安排的时候,要结合员工的性格、特长以及爱好,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工作之外,领导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员工生活上的难处,努力为员工排忧解难,保障员工工作时的饱满精神状态。最后,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通过激励措施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引导,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双管齐下的方式,能够使得不同需求的员工都得到相应的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基于网络技术,创新服务方式

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日益重视知识的获取。因此,图书馆在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现代科学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数字化的服务体系,实现各图书馆文献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进行图书的采购,建立起数字化的图书编目。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全方面细致化的导航服务,方便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检索,使读者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图书资源进行定位。还要扩展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要将文献供给的全面性作为工作的重心,使得图书馆的馆藏能够满足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的解决读者对不同知识的需求。另外,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需求,人们的知识需求具有巨大的差异性,人们迫切的想摆脱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下的阅读被动状态,因此利用数字技术开展个性化服务,推出网上预约图书、书目推送功能,能够满足读者的差异性需求,使得读者的自主性得到体现。

3.3建立信息系统,实现图书的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图书资料的管理应转变重图书保存和摆放的思想,积极实现馆藏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这样有利于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该重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建立图书馆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图书管理工作信息的快速收集,通过收集的数据可以使得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得到显露,使得图书管理工作得到改进。同时,在知识的传播之中,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大大节省工作人员对图书情报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量。

3.4创新管理制度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3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现状及模式

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民为维护自身利益,实现增产增收所形成的经济组织,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然而,现阶段农村经济组织制度不健全,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财务纠纷等问题,影响着农村的和谐与稳定。为切实服务群众,需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模式革新,解决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达到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1]。

1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现状

在乡村振兴以及美丽乡村、农旅一体化等诸多战略方针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参与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中,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所以农民渴望建立能维护自身利益的财务管理体制,以降低财务问题对农村和谐与稳定的影响,摆脱传统乡村治理理念,实现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决策的科学化与制度化[2]。

1.1缺乏完善制度与流程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缺乏规范性,不符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国家有关规定。我国政府依据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实际,先后出台了多项农村财务管理的行政法规与制度,旨在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工作[3]。但实际财务管理由于缺乏制度支持,导致工作规范性不足、村级财务收支无计划、资金管理漏洞多。这些问题都能反映出同一个问题,即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财务监管不到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1.2专业人才匮乏

不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设有报账员岗位,但却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财务管理是由相关人员定期组织,但需要有村负责人签批和理财小组审查。这个流程看似比较完善,但却没有专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审核,管理与审核不到位所引发的财务问题尤为显著。例如,有些村级班子格外注重征集,盲目征用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搞形象工程或是村里违规违纪开支多,白条报支情况依旧存在。信访局也表示,多数农民上访事件都与财务问题相关,人才与制度的匮乏不仅影响组织经营与决策,还会妨碍社会组织构建与党群关系[4]。

1.3财务管理模式不相符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组织主要有3种管理模式。①独立式财务管理模式,也就是“村账村管”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村民监督财务管理,组织配备相应的财会人员以及账簿,每个季末进行财务公开和群众监督。②会计委派财务管理模式,是“村会计委托制”。③村账乡代管式,由乡镇单位成立村级财务管理中心,专职会计集中负责村集体财务。各地应该基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但不少组织都是直接模仿或是套用,没有进行调整与革新,以致于财务管理比较僵硬,缺乏灵活性,使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中很容易出现纰漏,不利于组织长期经营与发展。

2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模式革新的有效模式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要从组织发展现状与农村建设需求入手,基于资金流动逐步革新财务管理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以明确流程与各项职责,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监管。鉴于此,乡镇财务所应建立会计管理档案,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村级债务与资金调用的审批,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与法制化轨道。

2.1加强会计考核

会计考核是为了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支管理,加强对费用报销流程以及审批流程的管控,针对村干部的审批权限进行差异化审查。①要建立总账以及细分账目,以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费用报销与审批流程的管控则要直接从申请人到审批人,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资金时应先申请,在进行收益预算和分配管理,执行一事一议原则,以强化对资金的管控。②对于流动资产以及农业资产等,应进行全面的清点与估价,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有资产,并定期进行资产复查和信息公开,便于群众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变化,更好地行使自身的监督权利。③细化票据管理,乡镇财政办公室要针对票据建立领用管理制度以及使用审批制度,所有资金调用都要有领用相关的收款收据以及现金结算凭证,不同支出应有专项收据,以避免公款私用或是权责不清。④建立民主理财小组,负责财务公开工作,小组成员应该由村民会议或是代表大会选举,还要排除村干部及其直系亲属和外出务工人员,并要规定任职期限,使财务工作更加透明化。

2.2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责问追究是要针对各种财务问题,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与权限。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实行年度审计与工作人员财务审计制度,乡镇部门应牵头进行追责。对于已经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例如新增村级债务、违法制度规定以及票据不足等问题,明确是违纪还是违规,再交由监察部门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直接转交给司法机关。责任追究需要有相应的惩罚体系,财政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限、奖惩等,促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有理可依、有章可循。

2.3优化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体系

乡镇财政部门应引进信息化新技术,构建科学规范的会计技术规范,促进会计信息化发展,以创新会计管理手段。前提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体系完全,有法规支持,确保会计管理改革符合标准。优化治理体系,需在新的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下,协调好各方的利益,以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一方面,要确保委托方与方信息对称,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则要调动个人积极性,将会计作为联结权力与利益的纽带,促使利益各方能掌握更多的信息,革新现有的经济运行机制。

3结束语

当前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群众集体利益,需加快财务管理体系改革,优化财务管理措施以及革新财务管理模式,建立符合乡村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的财务管理机制,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元臻.加强新时代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2):85-86.

[2]孙涛.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探索[J].新农村(黑龙江),2018(27):43.

[3]杨兴民,董爱杰.对基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考———以孙吴县农业发展情况为例[J].黑河学刊,2019(4):114-115.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4

(一)农村市场化发展与基层治理的历史变迁

中国历史上乡村治理的形态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是社会政治结构变迁的基础和必然要求,每一次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都带来了基层治理结构的历史变革。中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古老的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由古代的自然经济形态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几千年漫长过程,与这一变化相适应,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结构和管理形态也经历了从宗法自理型、皇权支配性和地方保甲型到基层自治型的演变过程。这一变化的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由皇权到民权,由封建专制到现代民主和法治的进步,反映了农村政治文明现代化的发展历史。1978年开始的农村市场化改革,开创了农业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土地不再是维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唯一资源,农村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农村建立起来,这一时期国家先后制定了许多“三农问题”的发展政策,农村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农村市场化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加固,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激发了农民的发展热情,激活了农村的社会空间,农村社会自主性显著增强。农民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和发展,其对民主权利的要求越来越高,政治意识增强,农村的社会权力结构发生了悄然变化,村民自治由于能够满足农民对民主政治权利的需求,由国家推动在我国农村广泛建立起来。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与经济市场化发展是密切相连的,市场化发展是基层政治民主发展的基本前提。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引发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刺激了农村商品经济的空前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开始了市场化的变革趋势。随着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的推进,传统农村的政权机关、经济组织、基层社会三种功能高度混合的体制,很快就被市场化的经济改革瓦解,农村社会出现了“权力真空”,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这一背景下,1980年底广西的部分农村自发组建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政府维持社会治安,后经中央政府认可,成为基层农村群众的自治组织。与此同时,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开始渐趋成形: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此为基础开始探索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的制度建设。1987年《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公布,农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有了明确的法律规范和运行依据,在国家的推动下,基层群众性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治理的基本制度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来,村民自治走上制度化的轨道。与农村市场化改革同步,中国农民在创造了联产承办责任制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村民自治这一既适应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又能与整个市场化经济发展战略相耦合的农村公共权力新的制度安排。中国基层治理制度建设是以农村市场化改革后基层出现的民主选举为出发点的,经过选举,“建立起一系列民主规则和程序,并通过运用民主规则和程序的民主实践形式,训练民众,使民众得以运用民主方式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不断赋予民主以真实内容”。“通过选举,公民可以审定或否决送审的政治决定,同时,送审的统治者也就对公民负起政治责任”。在民主选举的过程之中,基层的政治生活得以延续,基层的政治秩序开始形成。尽管在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初期,基层选举的政治层次较低,选举技术和操作规程较为粗糙,村民的民主素养和法治意识还有待提高,但选举成为农村基层治理发展的突破口,成为基层政治参与的起点,成为基层有序政治参与的最重要形式。“在缺乏民主的历史传统且市民社会力量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与民主实践之间的关联紧密,则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在民众中生根、生长的可能性就越大”。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发展策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激活和激发了人们的发展活力与发展激情,全国经济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村的市场化改革也取得了成功,乡村在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民主、平等、自由、权利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政治理念在广大农村扩展开来,使得农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民主自治要求不断提高,村民普遍认同并亲身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实践之中,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的制度体制之中,全国在一段时期内掀起了村民自治的大高潮,民主程序和自治理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贯彻与落实,村民自治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也正是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乡村村民自治广泛且实质性实施的大背景下,需要对基层治理取得的成绩进行认真总结,需要对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需要对基层治理的更大发展进行规范和保障,1998年11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历经11年的自治实践,终于去掉了“试行”二字,意味着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本的治理模式被正式地确定下来。11年村民自治理论的丰富发展和11年村民自治实践的艰辛探索,反复说明一个问题,即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与农村市场化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平等与民主精神投射到农村政治领域,引发了基层治理的根本变化,最终解放了村民的自治精神,将中国农民由传统政治的边缘者转变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参与者与建设者。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对1998年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首次修改。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乡户籍制度、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村民自治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有必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后的村委会组织法从多方面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丰富了村民自治组织体系,拓展了村级民主的参与渠道,着眼于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的程序与制度,主要从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和罢免程序、民主议事制度、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完善,突出了法律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农村市场化发展带来基层治理根基的变化

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必然是建构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为农村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能够为乡村社会的转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村市场化改革开始了乡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探索之路,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模式和经济增长体制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的自主空间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传统农业经济形态在向现代农业发展跨越的同时,使乡村社会的治理资源和社会基础发生了质的变化。

1.乡村社会的经济结构改变诞生于1978年的安徽小岗村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实践,揭开了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宏伟序幕。农村实行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发展道路,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创新和变革,是推动整个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一环。农村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经济市场化,就没有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完整的中国市场经济体系框架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农村经济市场体制,只有完全的农村市场化体制,才能让传统的经济计划保护不会再对农业生产起到任何约束的作用。时至今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的巨大活力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农村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农业发展蓬勃向上,农村面貌欣欣向荣,农民生活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市场化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农业市场化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具体的说,农业市场化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投入市场化、农业产出市场化、农户收益市场化、土地市场化、资金市场化、劳动力市场化、技术市场化等农村市场化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标志性变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农产品供求关系和供求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全面短缺走向结构性和地区性相对过剩。(2)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全国工业化加快了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开始被打破;与此同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就业总量下降到50%以下。(3)农业增长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劳动力和土地贡献作用不断减弱,资本和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显著上升。(4)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即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分配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5)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加强。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0美元以上,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到20%以下,农业部门从业比重下降到50%以下,城市化水平达30%。这一系列指标表明在国内经济转轨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已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也带来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促进农业经营朝着专业化、组织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农村的经济结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促使传统农业走上市场化道路。市场化农业的全新实践,又必然突破传统的理论范式,提出许多农业发展中需要重新认识和解决的新课题,从而要求相应的理论创新”。

2.乡村社会走向开放和流动社会结构的静态稳定、社会空间的保守封闭和社会文化的迟滞落后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农民被严格限制在土地上,土地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惟一资源,也是农民生活的惟一来源,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这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状况。与传统农村社会和小农经济相适应的是,农民和农村人口不能自由流动,长期固定在一起,彼此之间生产和生活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农民生活区域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具有健全体系的家族组织,在家族组织的控制和影响下,农民的生活行为、社会关系都受到了严格的规制,再加上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农民的封闭思想和保守意识愈加坚固,这是中国传统农民生活的基本形态。“由于种地的产出极为有限,小农无法进行必要的积累,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弱。加之乡土社会中对发财致富者总是怀着极端的敌视和嫉恨,以及乡民对外部世界的不了解,这种种因素都使得乡民们悲观保守,凡事只会按老样子做、跟着大家干,不敢冒尖”。近代农村在国家整体遭受外力强制干预的情形下开始社会转型,但它不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自身发展的自然需求,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压力性的被动选择,虽然客观上使很多现代社会基因和进步因素逐步渗透到了农村基层,但并未真正开启农村社会现代转型的历史征程,反而因为农村社会结构在被动转型过程中的变更,而新的农村社会秩序结构尚未建立起来,乡村社会陷入了一时秩序混乱的困境,乡村本土资源流失,这一时期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崩解。农村市场化改革开始了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农村社会逐步开放,农村人口开始流动,封闭保守的乡村社会开始变革。体现在:第一,市场化运行机制使得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乡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强,土地不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惟一资源,农村经济在市场化机制调整下不断开放,乡村经济开始通过市场走向外部,构建起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外部经济通过市场走入了农村,改变了农村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第二,农村市场化改革带来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走向了城市,他们成为连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在不断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把在城市获取的经济资源、开放观念、进步思想带回了农村,给农村社会注入了新生活力,农民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心理结构逐步改变,传统的村庄共同体意识不断瓦解,农村社会在市场化改革中逐步打破了落后封闭的格局,走向了开放。第三,农村市场化改革在农村社会中传播了科学观念和发展思想,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了农村,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水平和技术含量,科学技术的广泛引入改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也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密切了农民之间的社群联系,加快了农村的社区建设。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呈现出经济飞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勃勃生机,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于社会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特别是交通、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于农村社会加强了村民之间的联系,拓宽了乡土社会的社群空间,传统封闭、保守、落后的农村社群发生变革,原有的农村村庄共同体开始瓦解。传统农村的风俗习惯随着乡村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而逐渐发生变化。农村人口流动开始加快,村民联系日益频繁,社会空间逐渐扩大,村民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范围和内容不断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已经提高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开放与流动程度,带来了农村治理空间的拓展和农民政治需求的提升。

3.乡村走上市场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快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发展的进程,由此也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这是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的社会转型背景。计划经济体制强调的是政府行政命令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全面管控,政府行政权力成为调动资源的惟一基础,根本不存在农村市场对发展资源的配置,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村发展进程缓慢。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市场成为配置经济资源的基础,农村市场化改革加快了农业经济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下,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再具有传统社会的盲目性和计划时代的被动性,农民可以独立自主的面对市场。市场不仅影响着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也改变着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社会资源和物质基础。计划经济背景对应的乡村治理基础是深受传统宗族影响的国家全面控制农村的政治生活和社区公共生活,市场经济体制对应的是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农村民主政治生活和社区公共生活,不同的农村生活模式折射的是不同的农村治理状态,而这一切,都与农村市场化改革中国家和乡村关系的根本转换有关,市场化的变革,不仅定格了国家与市场的特殊关系,而且还主导了国家在乡村治理中的“进”与“退”,这些都给农村的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乡村治理是在农村基层运用权威维持公共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农村市场化的变革使广大农村走向了市场化发展的资源配置道路,市场化转型带来了农村基层公共生活的逐渐繁荣,农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农民自主力量的增强,这种主体意识和自主力量的增强,正在重新塑形着国家和乡村的关系,改变着乡村治理结构,促进着乡村治理向现代转型。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村市场化改革带来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民参与政治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同时,农村市场化改革带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带来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也带来农村基层政治结构和治理模式的悄然变化,成为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基础性原因和本原型动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加快以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为核心的农民民主政治建设就是在不断探索与寻求和农村市场化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基层政治体系和治理结构。

4.乡村新的社会分层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和壮大了乡村的社会阶层。农民在乡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自主,享有了经济收益的合法保障权利。农村在市场化发展中不断探索民主政治建设道路,农民已经实现了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并且享有管理村内事务的民主自治权,国家建立了农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各种政治参与渠道和形式。农村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社会空间不断扩大,农民已经实现了社会生活的独立自主,农民通过各种形式在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由此可见,乡村社会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层,知识、权力和财富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人们已不再考虑家庭、家族、整个村子的利益,而只考虑本人的经济利益”。市场化带来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复杂,促发了新的乡村社会阶层的出现。农村市场化改革后,乡村出现了下列新的社会阶层:(1)农村私营企业主阶层。市场化改革的突出特征就是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涌现,城市如此,农村社会同样如此,而且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私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私人企业主逐步对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是乡村市场化改革的先驱和市场发展的主体,是农村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为20多年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对于政治地位上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成为变革乡村传统治理结构的新型力量。(2)农村个体工商户阶层。农村市场化改革也带来了农村个体工商户的大量出现,他们有足够的资金自己开业经营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决定要不要雇佣其他劳动者,这一阶层的数量相当多,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阶层的数量还会逐步增多,他们的实力也会与日俱增。同样他们的出现也对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提出了挑战,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他们要求经济上的更大自由,寻求经济上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他们对于乡镇政府过多的干预表示出不满,希望乡村自治治理的程度越来越高,要求自治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从而会因自身经济上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自治空间和政治环境,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对传统乡村治理结构变革的影响较大。(3)农村农民精英阶层。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致富能人”和乡村政治精英成为农村政治经济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角色,其中有一批精英成为农村村民自治的“村官”,成为村民利益的代言人和村内事务的管理者,他们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从事乡村治理工作,他们是农村治理结构的强力纽带和乡村治理事务的干将砥柱,他们对于村民自治的政治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有能力实现自主治理。

5.外出务工群体的出现农村外出务工群体的出现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突出现象,他们相对于城市来说是边缘群体,相对于农村来说是新兴群体。他们在城市体制内无法得到应有的生存条件和发展基础,因而与城市社会产生分化。他们对农村体制寄予较大希望,渴望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行程。在城市体制内无法得到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满足,催生了他们在农村体制内得到满足的要求和欲望。他们是农民身份,却又具有“非农性”,成为农村社会走向现展进程的推动力量;他们具有传统农村深厚的家族或家庭观念,但又具备城市市民社会的自主治理思维和权利意识,因而在传统行政体制无法结构性变革的条件下,他们在农村体制内实行民主治理和自主管理的利益要求越来越强,成为农村社会新的乡村社会自主组织群体,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结构变革发展的新生力量。

6.贫富差距的加剧农村市场化的制度环境与制度结构虽然有距离,但它毕竟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资源,是一种催化社会转型和治理变革的重要源泉。贫富差距的加剧是农村市场化发展难以避免的现象,甚至会影响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但正因为对经济增长的掣肘之处,使得市场化条件下制度结构的变迁成为强烈需求,使平等、民主、自治等政治要素在改变农村贫富差距的经济过程中成为必然要求,而当把这些要素注入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之中就会演进为一种制度环境的深层次变化和制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成为基层治理基础,不断激励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效率递进,刺激着农村自治结构现代化变迁的创新导引。

二、市场化进程中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建设的根本内容

农村经济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社会多元化已成必然之势和发展之趋,农村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农村经济社会在市场经济的推进下开始逐步转型。农村经济进步呼唤更加稳定的治理环境,农村社会转型需求更加健全的治理框架,农村利益多元要求彰显文明的政治生活方式。基层群众性自治是国家自上而下主导推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民主政治制度和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它深深植根于农村基层的经济背景和社会环境之中。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经济社会的转型,改变了农村基层的治理环境,客观上使得基层治理的变化具有必然性。

(一)维护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乡村社会秩序农村市场化变革带来整个社会利益的变化调整与重新组合,新的利益关系逐步形成,各种利益关系的冲突和摩擦难以避免,因而诱发基层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随市场化变革而产生的经济社会转型是摸索实验的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社会的不稳定性注定将伴随经济社会转型的始终。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落后国家不稳定不在于其落后,而在于其由落后向发达的历史转变。”“不仅社会和经济现代化产生政治不稳定,而且不稳定程度也同现代化的速度相关”。法治具有根本性的社会稳定保障作用,因而经济社会的转型在根本上依赖于良好法治秩序的构建。事实上,法治秩序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在不断变迁发展。法治实践在经历了近代西方的曲折历史和中国的艰难探索之后,以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的豪迈姿态展现在当今世人的面前,让人们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和复杂多变的政治改革中,深刻体会到法治文明的巨大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无限福祉。法治已经成为维系国家秩序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文明体制,成为各个国家政治经济体系改革发展的标杆模式,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文明标志。在市场化日益快速发展的农村,基层的经济社会转型与自治治理注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均是为了为村民提供更大规模、更高标准和更高质量的社会生活,构建和维持基层的发展秩序。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是自下而上的村民需要而应由国家自上而下主导推行,法治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形成国家主导下的农村理性政治生活秩序。农村转型期发展秩序的构建不是只要基层治理制度的变革转向就可以完成,它更需要在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之后形成更多的基层社会理性力量,即法治化自治治理模式下的基层社会组织与村民个人的有效运行框架,形成基层民众对自治治理法治化的意识认同和法治制度文化的根本接受。有学者曾说,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进程不仅需要在国家宪法条文和法治体制中规定民众的政治参与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和维护民众的思想信念、利益追求,这是一种真正彰显民主政治精神的态度和心理,这就是一种民主政治的文化精髓,法律只是规范民众政治行为、构建社会政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规则,真正要规范民主政治的运行秩序仅有法律是很难实现的,关键还在于形成一种民主政治的文化体系。

(二)促进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是指这样一种形态:“市场导向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显示支配性功能。”农村市场化发展使得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在不断发育和形成,要接受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和规范引导,市场机制所带来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率提高使农村的经济生活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但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也会使农村社会出现经济活动和商品市场的种种无序状态。农村基层现有的政治与社会体制机制在应对市场化弊端方面存在天生的缺陷,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化发展释放的各类信息,再由于对市场规则的陌生和应对市场竞争无序的经验不足,以及农村财政支持有限而导致公共产品供应匮乏,市场化波动使得农村容易造成社会结构性的紊乱和非周期性的不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构建起与农村市场化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相匹配的治理体制,现有治理模式在应对市场化变动时凸显愚钝。农村市场经济必然是有序经济,公平的竞争秩序、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经济运行秩序是未来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重视建立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农村市场经济权利本位思想,以此来构建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模式,规范和理顺基层治理之中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保障村民的政治、经济等各项权利,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规范功能、调节功能和保障功能,推进农村和农业的市场化进程,这种法治式的基层治理模式和农村民主政治体制能够为农村“创造一个其他政治体制所不能获得的长时期的经济发展优势”。

(三)实现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文明在探索和实现政治文明的过程中,体制和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体制和制度是政治文明的骨架。对于政治文明来说,制度具有两大特性:“第一,它不是偶然的、变动不居的,而是使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趋于稳定性和有序化的,在相同的情况下它可以反复持续地起作用,因此通过制度可以评价人的社会行为并预见其后果;第二,它不是针对个别人和个别事,而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和所有事都有效,即提供了一种通行的准则和模式,起到实行社会控制和调整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是以人民自治为基础的,要“建立由群众自己从下面来管理整个国家的制度,让群众自己从下面不定期管理整个国家,让群众实际地参加各方面的生活,让群众在管理国家中起积极作用”。基层自治是适应中国现实政治国情的民主制度设计、治理制度安排和自治制度创新,它代表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文明内涵和发展方向,从无到有地设计了中国农村基层的民主模式和自治治理结构。2010年10月26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将原法“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表述替换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然,村民自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表述意味着基层自治所包含和推进的文明涵义将更加广泛,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都完完整整的融入了基层治理的制度建设之中,这也是第一次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基层治理对于推动农村政治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政治文明进步的制度意义。基层群众性自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实现政治文明是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的目的,基层治理应当服务于基层民众追求文明生活的理想,评价基层治理的核心指标应包含它对促进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程度。

(四)建设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乡村公民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传统国家与社会高度统一的一元性结构,形成了社会逐渐从国家集权控制下相对独立和自治,同时又与国家相互依赖、彼此渗透、互为推动的新型的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结构”。市场化进程中推进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要农村社会随着经济的转型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通过治理结构的变化和治理模式的变革来推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现代化。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理顺,农村市场化发展使得国家与社会二元化趋势愈加明显,国家权力应当在市场体制和市民社会建设中逐渐有所收缩,构建社会的主体地位,集中表现为国家权力从经济生活中的剥离和民众对政治事务的广泛参与。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公民社会所具有的通过参与和自治对国家政治决策进行影响的功能就无从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农民的主体意识、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这些都是公民社会建设必不可缺的法治因子。有学者认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是建立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民主政治体制的重要部分,只有公民不断的参与政治,才能使民主政治体制处于正常的运转之中,缺乏政治参与,政治民主和经济繁荣将很难保证。广泛性的政治参与和法治化的自治治理使每个农民成为一个有参与意识的人,一个有参与能力、为社会尽职的社会公民。

三、市场化进程中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建设的路径方法

理论界普遍认为一个社会的治理模式是由这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运行的基本形式来决定,但社会形态并不自动产生治理模式,而是需要人们主动地把握时机进行构建。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已经相当明确,国家和社会已经形成为分工合作与协同共治的局面,国家的存在源于公民的同意,社会的强健源于国家的放权,社会和国家良性互动,国家和社会应当共同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学者认为,法治对于农村和基层治理来说,“农村自身是无法产生出这些基本的民主政治概念的,需要从外部启蒙和输入”。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的治理模式具有多元性和双向性。推进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国家与社会分离过程中,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分离过程中出现的紧迫性公共问题而对基层治理体系的变革,变革的路径是向基层社会和公民让渡和下放更多治理权,重新构造对社会整合体系。

(一)遵循法治化的基层治理方法民主法治的文化和方法能根本性地改善基层治理行为,提升基层治理的法治层次,从而构建起基层治理的法治体制和法治秩序。法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实施状况往往是衡量一国民主和法治进程的重要标志,而基层治理不仅是法治制度的重要方面,更是体现一国法治实施状态和政治文明标准的象征。可以说,法治和基层治理是现代文明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民主制度是有目标的政治实践,目标是民主制度前进的方向,民主不是盲目无序的偶然试验,为了使民主实现其预期的目标,需要给民主提供一种方法论的指导,需要一种设计民主的方法理论”。遵循法治主义的自治方法,将法治的研究方法导入基层治理的体制框架中来,既顺应了两者在影响一国政治文明现代化程度中的密切关联,又抓住了两者在发展机理和运行规则上的理念互通与制度嵌合,更揭示了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应当顺应法治化的政治发展方向,既体现了法治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权威地位,又彰显了基层治理对推进国家法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二)构建法治化的基层治理模式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构建法治化的治理模式,就是要在基层治理的运行体制中突出其蕴涵着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变革和发展农村基层治理的治理模式,不能割断法治与基层治理的通联脉络。将基层治理置放到法治的宏观视野中考察,其中闪烁着法治的智慧光芒:村民通过行使宪法赋予其的选举权和自治权,与乡镇政府的国家权力及村党组织的执政权力进行抗争与博弈,从而维护和保障自己的民主自治权利,这本身就是一种法治关系———“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在基层治理的伟大实践中,“乡镇政府权力———村党组织的执政权力———村民的民主自治权”三个维度的权力与权利的互动与冲突,构架了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法治基本结构,基层治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乡镇政府与村党组织权力侵犯和压制村民民主自治权”的现象是违背法治精义的“国家权力”侵犯“公民权利”行为在基层的典型投射。构建法治化的治理模式,就是要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建设一种法治机制,形成有效的基层治理的法治程序,使得村民能够真正通过行使民主自治权,管理自身事务,从而限制乡镇政权的国家权力与村党组织的执政权力的恣意扩张和干涉,彰显出基层治理独具魅力的法治精神。因此,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整合农村基层存在的各种矛盾、平衡其价值冲突是构建法治化治理模式的关键。

(三)导入法治化的基层治理文化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推行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建设,更要注重法治文化的培育,将法治文化的形成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特别是与农村基层治理相连接。因为在转型期,法治主义对于实现基层治理变革具有指引性作用,法治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基因随着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已经开始融入到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之中,如法治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国家政治权力在基层治理中的约束和规范、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主自治的变迁、法治秩序与基层社会稳定的巩固、法治体制与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关系等等将构成法治主义基层治理文化的基本内容,成为基层治理变革的法治命题,成为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能够知晓民主的价值,形成自己坚定的民主立场、清楚的民主观念,并且对民主实践给予强大的支持和亲身参与,那么这个国家建立稳定的民主制度的前景将会更加光明和美好。当然,如果这些对民主的认识、信念和践行最后能深深的刻印在国家的文化之中,同时能够世代相传,那么这个国家就将拥有民主的政治文化,这将是对这个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最可靠的支持。

(四)搭建法治化的基层治理秩序搭建法治化基层治理秩序的实质是对村庄公共权力的制度性安排与结构运作,是约束国家权力和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手段,是基层政治现代化的表现。在这一秩序中,无民主自治即无法治,无法治亦无基层民主自治。搭建法治化的治理秩序最终目标不在于民主形式,而在于民主的自由、平等以及民主的实现等实质性内容,通过确立基层治理中的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和法治机制,将国家权力置于特定的运行规则之中,保证基层村民自治权运行的实效化和科学化,使基层民主治理有规则、有秩序地运转,扩大基层治理的参与程度,实现基层治理中民主、自治、自由、平等的法治目标。农村市场化发展带来经济社会的转型,社会利益发生重新组合与调整,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呈现出频繁的变动性和趋利的快捷性、不确定性甚至非理性的特点,利益关系之间的冲突与摩擦在所难免,农村社会的稳定性需求一种有序的政治秩序。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会促进基层治理变革,转型的长期性和需求稳定性,根本上依赖于一种持续良好秩序的维护,而法治能够构建起良好的治理秩序,对基层治理具有根本性的引导和抑制作用。

(五)培育法治化的基层治理组织农村的基层治理组织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单位,它是村民自治治理权利行为与农村基层治理组织结构的动态自治行为与静态自治结构的统一。从法治发展的层面来看,培育法治化的基层治理组织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必然,是基层政治文明和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法治的实施需要公民及其构成的社会组织。法治的实现不仅仅体现为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分权制衡状况,还体现为公民及其社会组织通过权利制约权力的形式而实现对国家权力行为和政治过程的监督与制约,法治不仅仅是政治技术和程序操作的问题,更多的应是政治社会运作的方式方法,即社会组织对政治行为的参与和控制。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的多元化,而权利明确与利益多元的市场化发展需要社会组织及其有序参与政治和社会治理来保障和实现其社会利益,而这需要社会组织的健全。自治组织本身缺乏公信力和执行力,会使基层治理无所作为。因此,加强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的组织建设,规范市场化运行中国家和社会的权利利益关系,把属于自治组织的活动空间恢复和把守好,使其自主而有序地进行利益表达,在基层政治参与实践中成熟起来,培育法治化的基层治理组织,这样当农村基层公民社会培育成熟起来之后,基层治理的法治模式就会获得一种更有力更稳妥的运行轨道,基层治理的法治化运行就能真正实现。

四、结论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5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综合计划管理在当前经济体制下的分析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让电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且还能让企业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综合计划管理在当前经济体制下进行分析。

【关键词】

计划管理;经济体制;分析

考核电力企业的重要依据是在公司实施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的将综合计划指标作为考核的依据。公司经营业绩、电网发展、资产质量和供电服务是综合计划指标的4大类指标。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极强,并且供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也极强。但综合计划管理作为供电企业的导向性管理手段还存在或多多少的问题,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强化,不断更新改进。所以,电力综合计划管理在当前经济体制下的分析十分关键。

一、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内容

1.1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龙头导向作用

综合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保证综合计划全面实施。要将综合计划管理与供气企业的发展等结合起来,确保综合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它成为供电企业每个专业层面的主要依据和年度目标计划的主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并且成为龙头领导计划管理。

1.2转变计划管理理念

每个单位都有相对独立的计划管理理念,在计划管理中,要根据不同做出相对独立的条块分割式管理理念,不能集中化管理,要分散,多方面管理。尚未形成的计划管理模式“归口管理。分工负责”还没有形成,单纯重视日常工作和生产的观念还是时有发生的。

1.3优化管理流程

各个部门在综合计划管理中,还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相对独立的条块分割式管理理念还没有变化,分头编制、简单汇总集成和各自为政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综合计划的统筹协调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这些都是由于分口管理和条块分割而导致的。

1.4健全计划管理制度

健全计划管理制度是每个企业的重点,它涉及生产经营管理各个部门方方面面的事情。但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各个部门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工作流程混乱。从而也容易造成工作的环节出现错误和偏差。

1.5深化综合计划管理的全面预控和监督工作

公司实施综合计划虽然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部门虽然对全面工作任务和主要指标实行了分解下达,但是还存在研究力度不够,措施运动不得当等问题。供电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整体管控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二、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建议对策

供电企业发展经营的年度目标是综合计划,供电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综合计划管理,同时保证供电企业完成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的措施也是综合计划管理。因此把控整个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关键就是建立与供电企业战略规划一体化。

2.1完善管理目标

综合计划指标的建立是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中的关键。它包括了电网企业非常多的经营活动,并且最大限度的体现出了它们的价值。电网企业是很重要的一个企业,它对国家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担负着电力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企业在推动电力工业技术水平提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要考虑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以此来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谋利益。综合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要逐渐体现它的作用,例如:体现电网企业保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建设,同时,我们要为消费者提高满意周到的服务,创造供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把综合计划管理作为手段,建立综合计划、财务资金预算、工程项目管理为一体化的管控工作,控制项目投入使用资金和加强预算管理。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和最强呃预算管理做到让消费者满意。预算管理起着带头作用,我们要加强资金预算审批管理的流程,确保安全性并且通过资金的运作,提高供电企业的运营水平和运营能力。

2.2把握重点,优化体系

要以全局的安排为重点,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不断优化各项计划指标的平衡,制定合理的目标。积极努力为公司谋福利,创效益。综合计划要坚持“四统一”的原则,实现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下达和统一调整的原则,确保实现计划的高效性和计划本身的安全性、权威性和唯一性。我们可以从横纵向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从横向上来看,每个转向计划都有单独的部门来负责,负责审核和监督工作。从纵向上来看,其实各基层公司是公司生产经营的最前端。公司各个部门要相互协作,互相沟通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更深一步的优化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2.3考核体系的完善

实现综合计划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健全企业考核监督体系,实现制定的目标。考核体系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竞争机制和充分体现管理者、参与者的价值观。在每项工作上做到极致和完美。同时把它作为各级综合考核的体系。要建立供电企业指标和任务的考核激励机制,将企业年度业绩考核、月度考核等全部计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建立一体化的考核平台和一体化的管控体系。赏罚分明,确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在进行电力综合计划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电力综合管理目标。然后建立健全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综合计划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以“完善制度”为目标,对各个环节进行规定,明确管理责任,优化管理流程,做到工作更规范化,更标准化和有序化,建立月度和季度综合计划分析例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最后对考核体系进行完善,其必然能够实现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作者:刘岩 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宝应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烨.论电力设计院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0):15-28.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6

关键词:知识经济背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问题

一、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当中不容忽视的管理内容,而且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工作内容较为复杂,所涉及的内容灵活性较强,变化速度较快,给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从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开展实际状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充分突显此项工作的优势与作用,未能与知识经济背景接轨,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效性。为了能够最大化展现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价值,需要企业负责人明确存在的问题,从问题本质出发,抓住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核心要求与实施要点,掌握知识经济带给此项工作的影响,围绕企业自身状况以及战略目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水平,对工作内容与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保持创新意识,把控好新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特点,进而助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人力资源的充分运用,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相关概述

近年来,各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离不开技术、经济与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多元化时期当中,新的市场环境需要以知识经济时代为核心要素,助力企业发展。而判断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未来的获利能力以及良好资金状况的依据已不是其财务资本的多少 , 而是一个企业是否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源 , 而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发生了改变,更加重视人力资源价值与科学人力配置,在管理工作当中提高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工作水平,能够为企业降低成本,对整体收益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变化速率较快,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做好统筹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 企业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 ,进而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目前 , 大多数企业使用陈旧的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 这种方法不利于突出高级人才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将人力资源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应用到企业管理中 , 可以使企业管理者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关注员工的整体素质 , 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健康发展。

(二)合理控制经营成本

在企业经营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成本的合理管控,如果能够使企业资金得到最大化使用,就可以更好地保证资金链的稳定性。而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对人力成本进行严格的管控、科学的运用,对人力资源当中人事交接、人员培养等内容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同时,企业负责人也可以将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与报告作为决策依据,确定接下来的经营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三)让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只有让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才能保证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以及所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效性。而以往的财务报表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费用处理 ,使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失真。企业可能会低估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重置人员所发生的成本 , 进而使企业管理层做出错误的决策。而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看作一项重要的资产并计量其价值 , 那么在制定财务报表时将会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人力资源的有关信息 , 可以直接反馈具体的经营真实情况与综合实力。

(四)提高人力资源会计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对于人员专业度是有一定要求的,在知识经济体系下,对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比其他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发展来说,国内的起步较晚,缺少人力资源会计相关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企业应用人力资源会计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会计专业人才 , 这样可以促使企业尽快培养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高质量人才 , 全面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水平 , 进一步增强企业的主体竞争力 , 为企业壮大规模、提升市场地位奠定基础。

四、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所面临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

问题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并不会直接披露出来,这些信息只是在附注中进行说明,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有所涉及 , 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进行披露 ,这给报告使用者带来不小的麻烦。新时期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越发重要,它给企业带来了部分利润 , 管理者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 因此 , 就目前而言 , 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信息对管理者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 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这些信息 , 就难以做出精准的判断,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发展产生阻碍。

(二)投资成本较高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而前期投资成本过高,导致了很多企业重视程度不高,工作开展不顺畅。企业在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员工培训成本、为留住高级人才产生的高额费用、给这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提供保障的支出以及分析处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成本等 , 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此外 ,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程序烦琐 , 工作量大 , 使得企业在应用人力资源会计上所花费的成本 偏高。

(三)人力资源会计体系不健全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执行才能显现经济性的工作,在短期难以发挥其经济价值,所以,一些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整体管理体制不完善,人力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责任划分不清晰等问题,限制了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水平。在决策阶段,需要专家给予建议,大多数企业会直接聘请知名人员,但是,不同企业经营目标不同,管理方式不同,人力资源实际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异性,如果有健全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就能够通过模型分析决策的正确性,提高管理效力,做好综合评估,保证企业资金效益。

(四)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与核算问题

首先,人力资源的主观价值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面临着许多困难。其次 ,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 , 这将会严重阻碍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与核算。此外 , 计量成本大 , 计量程序复杂 , 步骤多 , 工作量大等缺点 , 这一系列问题使得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和核算难以进行下去。

(五)不同地区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差异性较大

经济水平高的城市人力资源体制会更加完善,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会计也会更加规范,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对于知识经济理解会更加深刻。但是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在管理方式以及观念上都有所滞后,企业的管理者也会更加看重短期所带来的资金价值,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准则与制度,而且人力资源组织架构也是不健全的,存在岗位配置不科学、管理重叠、会计能力不足等问题。

(六)对人力资源会计认知有偏差

在整体市场体制变革中,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管理人员对知识经济理解不够深刻,对人力资源会计相关概念研究不够透彻,人力资源会计认识的不足,致使不能在企业的管理中有效发挥人力资源会计的优势,这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五、知识经济时代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建议

(一)创建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

当前国内的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知识基础较弱,相关部门与各个企业应当重视起来 , 采取行动和措施全面深化和研究人力资源会计。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更为优秀的实践经验 , 加强和其他国家或者是先进城市的沟通与互通 , 并依据企业本身的真实情况推出具体方案。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做出表率 , 带领专业人员加大力度研究和应用人力资源会计,不断加强企业与企业间的协作 , 通过竞争推进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

(二)平衡人力资源管理效益

企业经营中的管理对象的角色变化越来越显著 , 要想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 需要平衡好人力资源效益。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当中,鉴于管理对象的多元化特征 , 实施绩效管理时应当予以合理优化。针对绩效管理 , 管理部门及人员需要明确考核目标和机制 , 及时发现与反馈考核问题 , 沟通人力资源会计 , 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优化措施。各部门联合分析实际考核问题 , 予以改善 , 确保绩效考核发挥作用 , 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掌握企业经营发展现状 , 发现和解决企业问题 , 科学管理与决策经营计划,优化企业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方面的指标。除此之外,还需要保障薪酬管理是合理的。企业需要能够留住优秀人员,引进新力量,明确企业人力组织架构,把控好人力资源成本与资金效益之间的关联性,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做好人力资源统筹管理,充分展现人才价值,为人力资源信息所有的内容、人才搭建、技术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充分运用人力价值

知识资源作为人力资源会计中的支撑力量,需要充分借助科技的便捷条件,融合新思想、新型管理方式,通过企业人力平台,将知识科技转化为经济效益与知识财富,并在知识经济发展时期,运用人力资源会计提升经营水平,增强企业核心力,在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中探究顺应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打破以往只整合人力的形式,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的对比与评价,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运用人力价值,强化企业综合实力。

(四)控制人力资源会计成本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 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 尤其是对高质量人力资源的管理 , 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发展人力资源会计 ,而应用人力资源会计就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管理者要明确人力资源会计成本类型,对人员流动所带来的成本、新员工培养成本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好预算控制 , 减少人员流动 , 如对员工进行培训后 , 也要留住人才 , 不能一直处在招聘和培训中。

(五)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分析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回报,并对整体人力经济价值进行深入的解读,为后续人力资源规划做好铺垫。但是人力资源会计不只是重视前期效益转化,还需要创建良好的竞争氛围。企业内部晋升少不了员工之间的相互竞争,在人力资源会计管理中,可以对岗位进行合理配置,然后积极评价竞争利害,对企业人才架构进行科学优化,使各部门、各团队以及员工之间有良性的竞争。在所整合的所有信息中,了解自己在企业当中的价值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调整工作方式与工作情绪,能够保持创新意识,展现自我价值,推动企业进步。

(六)计量方法的有效运用

人力资源因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力的特殊性、复杂性难以准确定价 , 而个体的差异性又决定了不能单单只用定量的数据来显现其价值 , 这表明不同的人力资源需要不同的核算方法。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强大高效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 , 依据企业和企业人力资源本身的特点加以修改和完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 , 能够推进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队伍的建设 , 促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在此阶段,企业还应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人力资源会计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形式。每个人能力的不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不同 , 企业可以按照员工能力的大小将员工分为不同类别 , 按照类别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计量和核算方法。

六、人力资源会计要点

人力资源会计的经济导向是人力资源,要探究人力对于企业的价值,并从人员的职业培养、技能水平、知识转化、职业素养、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所有的因素都会对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以及工作方式有所影响。其一是人力资源核算。有效的核算工作能够为人力资源调整方向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人才的良好配置,能够让人力调度更加合理。在人力资源会计具体实施阶段,需要测算好人力成本(培训、人员变动、环境改变、奖励政策等),并且要对人力资源所带来的效益进行测算与分析,使经济性最大化。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依照标准要求与计量方式开展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二是人力资源计量。由于人员自主性较强,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不同员工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能力以及不同的工作状态,使人力资源会计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计量办法,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有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与机会成本法,是对人力资源经济价值的统计方式。其三是人力资源的确认。对于管理型人员(技术者、部门负责人),管理能力极为关键,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统筹能力,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所以需要通过激励体制留住优秀人才,也是企业经营收益的制造者;而生产型人才(基层岗位人员)从数量上更多,要重视这类人员的技能培养,以及创新能力,做好人员分配,让他们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中发挥价值。

七、结语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7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策略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不仅与农民群众的利益相关,同时也与农村社会发展状态相关。在社会经济以及经济管理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尽管在这一方面上的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亟待解决。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对于我国农村地区而言,多数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且业务素质比较低,持有财政部门颁发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数量比较少,多数会计工作人员不能符合持证上岗要求,同时在财政工作经验上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这也是影响农村地区财政工作有效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常工作中,若出现会计难题,部分会计人员则习惯按照村领导的指示进行处理,而并非遵循会计处理原则,这也使得在会计工作中难以有效约束村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另外,农村地区的会计队伍还有老龄化现象,在所有会计人员中,年龄超过50岁的工作人员占1/3,这部分工作人员一般未接受过专业的会计知识培训,并且对先进管理知识的认识不足,这也是农村会计工作呈现出混乱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会计工作规范性不足

当前,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制度仍为传统制度,并未调整及更改其中内容,使得会计工作开展困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要求,会计项目作为资产类项目之一,但从本质上来看,其也具备双重性特征。所以农村地区的会计项目不仅需要将其集体经济与农户间的关系反映出来,还需要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本身的债权与债务关系体现出来,但在多数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中,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存在会计核算缺乏规范性问题,还存在收入与支出不记账、缺凭证等问题,这也使得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出现诸多与会计原则相悖的现象,使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三)财务管理工作落实程度不足

要想对农村内部管理进行强化、使农民受益增加,则需要对农村集体经济所涉及到的会计核算进行强化,这不仅是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农村地区会计工作中的关键任务之一。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中所涉及到的会计核算环节仍处于一种薄弱状态,部分地区对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支出与收入管理能力仍存在不足,所以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会计人员仅可以记录部分经济业务的账目,而对其他账目则并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这也使得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流于形式,财务管理效果不佳。

(四)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在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期间,一些理财人员因民主意识不足,加上监督力度不足,使得在财务公开时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开内容不全面等,还存在半公开现象,甚至还有假公开现象存在,加上会计人员编制方面的限制影响,使得农村地区经济组织的稽核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明显不足,并未真正落实整体财务监督工作,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制约作用。

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一)建设高素质会计队伍

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期间,会计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应按照科学管理以及创新机制原则,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队伍,通过对会计队伍建设的强化,可以全面、有效落实整体财务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期间还需要定期培训并考核农村会计人员,使这些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得到提高,并提高其业务能力。另外,在财务管理期间,还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其中,以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在农村会计岗位上安排能力和素质均良好的人员。会计人员只要强化业务学习,同时对会计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使农村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并强化其业务能力,使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性

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来说,相关管理制度非常重要,不仅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因此应重视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规范性。对于此,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应以上层政府要求为依据,并与本地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遵循实际、实效以及实用等原则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在农村地区会计工作中,需要规范执行会计制度,确保该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这样才能使我国农村地区所涉及到的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强化,会计记账方式流程得到规范,同时也使会计凭证更加规范,另外在日常会计管理中可以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涉及到的账务得到有效公开,并且在账务公开之后,还可以设置专人接待农民群众的来访,对农民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理。

(三)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

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以各农村地区实际经济状况为依据,并结合各农村地区管理水平方面的差异,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以及购买工作,这样才能使计算机等先进记账手段和工具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可以使避免传统手工记账中出现的数据、信息不规范以及不准确等问题,进而提高我国农村地区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强化会计监督工作

对农村会计工作而言,监督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强化会计监督工作不仅可以使村干部自我监管意识得到提高,而且可以使财务收支会签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就各村日常经营而言,所涉及到的财务支出均由村支部书记及主任会签。另外,要想做好会计监督工作,则需要对广大民众的监督职能进行强化,使其审核监督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这样才能使农村地区财务管理中所涉及到的审核工作力度得到整体强化,同时可以使农村地区监督权的落实得到有效保障。在财务状况得到联合审查之后,需要对审查结果进行公开。在实际问题处理期间,需要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做好财政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监督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使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有促进作用。

(五)强化村级经费支出管理

第一,由乡镇财政部门统一向农村干部发放基本工资,同时以本地人均纯收入为依据,并结合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对绩效补贴进行确定,对补贴比例进行合理制定。第二,农村需要降低村级招待费等级,上级部门来村开展检查工作所产生的招待费用不得从村中提取,在村级干部商议村内工作时,不得以村级资金作为招待费用。同时,统一征订党报与党刊,每年报刊费用应低于一千元。第三,对于村社集体的公益性支出,应以上级文件为依据,并结合自身财务状况,由乡镇进行开支标准制定,并对用于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核定,避免其他方面的开支,避免由村级代收款项代替。

三、结语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面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会计队伍建设存在不足、会计工作规范性不足、财务管理工作落实程度不足、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不仅需要建设高素质会计队伍,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性,而且还应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强化会计监督工作,另外强化村级经费支出管理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有效落实村级各项政策和制度,促进村级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更实在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剑平.试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J].财经界,2013(26).

[2]牟志刚,冯绍萍.关于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

[3]其曼古丽•买买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消费导刊,2016(05).

[4]于海杰.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3(04).

[5]孙志学.如何搞好村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J].现代农业,2014(04).

[6]王丽红.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J].河南农业,2016(29).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8

切实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规范村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管好、用好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

二、制定依据

省、市关于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有关规定。

三、主要内容

全乡村级财务实行“四不变”、“六统一”的管理制度:即村集体经济资金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资金收益权不变、资金审批权不变;全乡实行统一财务制度、统一审核凭证、统一集中记账、统一集中货币资金管理、统一财务公开、统一建档管理。

人民政府负责对全乡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具体由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组织实施,下设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乡“三资”管理中心),通过服务行为对全乡农村“三资”进行指导和管理,具体职能是:

(一)审核、监督各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情况,指导各村管好、用好集体资金、资产、资源。

(二)审核收、付款凭证,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拒绝报账。

(三)管好各村集体货币资金。反映和监督货币资金的保管和使用。不得平调、挪用、借支和为其他单位(个人)提供抵押和担保,不得对外出借,不得对外捐赠。

(四)记好各村会计账目。做到“账账、账表、账实、账款、账证”五相符。

(五)每月或季报账后,统一使用“三资”管理软件自动生成的《村级货币资金收支明细公开表》或现金日记账张贴到村公开栏,公开表应经村财务负责人和村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村监督委员会主任<以下简称村监会主任>)签字;对土地征用费等群众关注事项要专项公开,公开表也应经村财务负责人和村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村监会主任)签字。

(六)指导各村民主理财和村内部审计工作,及时纠正私设“小金库”、现金坐支等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协助有关部门查处贪污,挪用等违法乱纪行为。

(七)及时做好会计资料的建档、保管工作。

第四条各村分别成立村务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本村“三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核,并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