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经济体制销售企业成本管理思考

市场化经济体制销售企业成本管理思考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达到绝对自由,销售企业在时代的需求下异军突起,迅速打入国内市场最顶层,甚至将发展目光投向了世界。近年来,企业成本管理理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变化,志在适应国内销售业务的市场。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市场化经济体制下销售企业成本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展开分析,并分析成本管理存在的成本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组织薄弱、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成本信息失真这几个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强企业成本管控的理念,进一步提高认识、引进高端的财会技术人员、完善企业业财融合流程,节约人力财力成本、完善成本核算体系采用智能化的财务系统,提高核算效率几条解决策略。

关键词:市场化经济;销售企业成本;管理思考

市场经济体制通常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是一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无论从哪一个社会制度分析,都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特征。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大国,市场经济体制一般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而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在这样的局势下,企业在销售成本管理上应面临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是新时代亟待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本文重点以销售企业为例,探析其企业成本管理。

一、市场化经济体制下销售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一)市场化经济体制下销售企业成本管理的含义

对于销售企业而言,他们的成本管理是以提高社会生活服务为宗旨的,同时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是一种社会组织。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销售企业只有在时代的推动中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在站稳脚跟,节能增效也成为销售企业在管理中重点研究的对象。优秀的企业离不开科学严谨的管理,而成本控制是销售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对成本费用,支出等的优化,对各个环节节约消耗进行有效管控。利用最小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利益,使销售企业在新时代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市场化经济体制下销售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促进绿色型企业建设

销售企业对自身的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很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指数。在降低了自身的成本支出费用消耗之后,则能够有效管控自身的成本,与此同时,践行节能节约的重要理念,进而建设绿色型企业。

2.提升企业经济收益

随着经济市场的变迁,这一概念迎来了全新的定义,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益是企业追求的第一目标,成本管理也并非单纯的减少支出,而是利用仅有的成本开启企业的造血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成本价值,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尤其在新时代,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今天,企业管理应将目光投向市场需求,向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益做好铺垫。

3.服务于民

销售企业本身就是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的一个企业类型,减少了他们的成本支出费用之后,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服务广大社会公民。让老百姓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优质的服务。这对于推动建设,实现让人民迈入小康生活的目标有重要作用。

二、销售企业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销售企业在我国发展有一定的历史,随着经济转型销售企业打开外销的大门,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进步的过程中,总会显现不足之处,本文主要对家电销售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一)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1978年,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新时代,这一经济转型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拓宽了路径,但是在面临经济改革的背景下,大部分企业难以适应新时代,在管理理念上无法彻底摒弃传统,探索全新管理模式。尤其是部分中小型企业在管理理念上较为落后,难以及时认清形势,对于企业成本管理范围、管理手段、管理目的等方面缺乏经验。甚至部分企业将成本节约的方向投向了企业生产活动,侧重于生产中的消耗。在生产中减少原材料消耗量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忽视了其他方向的成本节约,例如人力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服务方面的成本等。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虽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弊大于利,更多的是产品质量的下降、企业形象、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下降。由此可见成本管理的目的若局限于降低原材料的消耗,而未从效益角度衡量成本的作用,那么对于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仅依靠节约来实现降低成本,直接导致产品的质量、设计工艺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欠缺,对于企业效益存在极大的威胁,进而降低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组织薄弱

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质直接决定管理成效,因此,提高管理者管理素质是当前亟需改善的问题。据调查显示,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上缺乏具有先进技术的人才,管理者素质与企业需求处于脱轨状态。同时,完善现代化组织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条件,更是企业从事相关生产活动的主要特征。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管理层与员工必须目标一致,高度重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企业为了整体发展,培养员工的团结性,并未将责任制落实到个人身上,导致各阶层之间责任意识不清晰,定责范围不明确。成本管理模式混乱,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出现断层,上下级任务联系不紧密,下级在管理组织上不能及时执行上级的指令,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管理层难以一呼百应,也是导致企业成本管理出现问题的一大要素。

(三)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

新时代企业为提升经营效率,通常会将内部工作细化,将具体内容划分到个人,这样的管理模式在工作效率上虽然有明确的提升,但是难以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受工作内容影响,接受市场的信息少之甚少,员工在细化的工作中难以感受到市场压力,此外,分工过细也是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浪费。分工过细的另外一个弊端就是对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威胁,内部工作繁杂冗余,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因此,分工过细对于企业而言,在浪费人力资源的同时,还为企业的管理带来了难度,也是造成企业管理费用增加的一项主要因素。最后,就是分工过细对信息传递的影响,内部工作部门过多,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经历非必要阶段,导致信息传递过慢,还容易失真,管理层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信息,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信息反馈的难度。如此一来,直接导致管理层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大,而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也将会随之提高。

(四)成本信息失真

成本信息失真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的问题,按照当前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主要体现在下述三方面:第一,成本核算不全面,侧重于材料、人工、制造方面的费用,忽略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新技术的开发、车间设备、生产设施与后期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导致产品在成本核算上并没有做到协调,产品的相关内容并不全面;第二,成本核算方法不当,在新时代的科技支撑下,现代制造以机械化与电子智能设施为主,直接人工的成本在科技的因素下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制造费用却大幅度增长,但是部分企业在核算的过程中依然以人工工时的比例法计算相关费用,这一因素是造成信息失真最重要的层面;第三,人为的不计或者少记成本的现象较为常见,导致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消耗,造成企业虚盈实亏。

三、销售企业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现如今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民主时期,所处的环境是市场经济环境,而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一种现代化市场竞争机制,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基于上述的几点问题,本文重点研究销售市场化经济体制下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希望对销售企业有参考价值。

(一)加强企业成本管控的理念,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企业成本管控理念首先要引进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定。战略可以理解为宏观方面的大局意识,首要任务是关注企业成本的战略性空间、过程、业绩,在不同战略的背景下,选择组织成本管理又存在极大的差异。假设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性管理的布局之中,使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无限循环,通过对企业成本架构、成本行为的深入探析,充分拟定控制与改善措施,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其次,加强企业成本管控理念应做到只控制、不压制,成本管控并非无底线节约成本,而是减免不必要的资源流失,控制主要针对成本的投资建设,确保成本在收益上与前期规划的目标达到一致,或说不可相差太大。而不压制就是对于一些辅助企业发展的项目必须大力支持,但凡对企业有利的建设项目皆不可人为干预。最后,员工是企业经营的主力军,企业要做到将收益成果与员工共享,带动员工积极参与到成本管控这场硬战中来。例如,早在15年前,笔记本电脑并未普及到每一个人,因携带方便,某企业不少员工将其用作私人娱乐设备,无节制使用导致笔记本易坏,维修又是一笔高昂的费用。于是该企业就制定了一条规定,笔记本用于办公四年后将无条件赠送给员工,如此一来,员工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也更加珍惜,将其看成自己的专属产品。

(二)引进高端的财会技术人员

引进高端的财会技术人员是新时代企业应重视的问题,引进高端人才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首先,按照企业的需求引进,人才必须专业对口。在人才的引进思路上,必须符合上述提到的战略性布局要求,结合企业内部各部门实际情况,界定人才的专业领域,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原则,引进符合企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其次,企业在财会技术方面,除了上述的引进贤才,还可以将目光投至内部员工,选取有能力者,培养财会骨干,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夯实基础。此观点需要重视的是,内部培养的技术人员数量一定要高于外聘,促进企业的稳定、和谐发展;再者,适者生存,公开招聘,为确保企业引进的人才符合企业成本管理建设需求,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公平、公正、公开,为更多的人提供平台,发掘应聘人才的优势,综合分析选取符合企业文化的创造性人才;最后,设定目标考核,在人才选拔敲定后,设定三至六个月实习期,考核员工的资历,一旦通过复核,在双方无异议的情况下,签订劳务合同,一般以三年或以上为主。通过企业要求的财会技术人员在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后,企业应为其创造每年至少两次的学习机会,确保技术性人才时刻走向技术的最前方,为成本管理工作拓宽路径。

(三)完善企业业财融合流程

业财融合的定义是企业经营活动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融合,业财融合也是节约人力财力成本的一项重要举措。完善企业业财融合首先应打破传统管理体系,构建业财融合渠道。业务与财务融合发展是企业在现代化亟待迈出的必然之路,但是企业受传统管理思想制约多年,开启全新发展模式总会遇到各种问题的制约,如企业管理层如何改变管理模式?怎样构建经营思路等问题,在设定管理机制上,又需要从哪些层面出发,是否能顺利实施等,都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此外,在业财融合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协调好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受传统管理方式影响,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来往较少,只涉及部分发票报销,工作内容并无交叉,二者融合需要过渡期,管理层可以组织团建、内部活动等拉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其次,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性素质,加大人才建设力度是促进企业业财融合的催化剂。落实业财融合,首先应提高企业会计部门的融合意识以及职业水平,而企业管理会计是促进业财融合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数据分析以及宏观展望,便能迅速拟定融合计划,拉进业务与财务之间的交互距离。其次,要培养一批专业性的业财融合队伍,业务与财务部门必须实现信息共享与交互,拓展业财融合路径,探索融合思路,做好融合一系列工作项目。最后,应倡导财务人员参与业务工作,奋斗在企业发展的前线,充分了解业务知识,同时为业务人员普及财务知识,工作内容相互渗透,相互监督,相互提升,强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坚决打好业财融合的项目攻坚战。业财融合在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就是企业节约人力财力最好的见证。

(四)完善成本核算体系采用智能化的财务系统

首先,采用先进科学的成本核算法,是企业在核算体系工作中的智能辅助器,通常来讲,成本核算法主要包括分批法、分步法、品种法等构成,企业应结合自身财务情况选取最佳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且严谨的工作,在核算过程中为确保万无一失,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追求工作严谨性。其次,制定健全成本核算管理机制,企业应对核算工作加大关注度,在企业内部加大成本管理理念的宣传,大力号召财务人员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活动,企业在民主社会欲实现发展不可出现集权现象。此外,企业管理层应对会计部门加大培训力度,实时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最高效的参考依据。在财务人员工作过程中,可以为其建设奖罚制,优秀员工给予表彰奖励,犯错员工予以相应处罚,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严谨性。最后,加强智能化建设,本世纪以来,网络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代名词,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也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发展。因此,企业在成本换算工作上,应加大信息化建设,完善工作设备,优化工作内容,提升工作质量,对于电子核算信息建设专门的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又有其关联性,例如经营、生活活动、销售等,企业应结合内部工作结构,创建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智能化核算系统。

四、结语

市场化经济体制下销售企业成本管理首先应从成本控制方面着手建设,探索新时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来。自经济转型以来,我国销售企业就抓住时代的进程对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有部分问题制约,但总之利大于弊,本世纪以来,信息化发展登峰造极,又再次将销售行业推向了时代的顶峰。

作者:赵小华 单位:平定县惠胜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